初一地理笔记(注释)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经纬网
辨识经纬网上的点
1、中间度数小,两边度数大的经度散布图左手为西,右手为东
30°

140°160°180°160°140°
2、中间度数大,两边度数小的经度散布图左手为东,右手为西
30°

30°
40° 20°0° 20° 40°
3、低纬度: 0° ~30°中纬度: 30° ~60°高纬度: 60° ~90°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自传产生现象:日夜更替时差
二、地球的公转
1、周期:一年
2、产生的现象:
方向:西
1、季节的变化
东轴心:太阳
2 、日夜长短变化
3 、五带
三、季节
1、五条重要纬线:北回归线—— 23.5 ° N赤道——0°南回归线——23.5 ° S北极圈——66.5 ° N 南极圈—— 66.5 ° S
2、
季节的时间
北半球:春天( 3 月、 4 月、 5 月)夏天( 6 月、 7 月、 8 月)秋天( 9 月、 10 月、 11 月)冬天( 12月、1 月、2月)
南半球:春天( 9 月、 10 月、 11 月)夏天( 12 月、 1 月、 2 月)秋天( 3 月、 4 月、 5 月)冬天( 6 月、7 月、8 月)
3、五带
北寒带: 90° N~66.5 ° N北温带:° ° N热带:° °S
南温带: 23.5 ° S~66.5 ° S 南寒带: 66.5 ° S~90° S
第三节地图
一、地图三因素
1、三因素:比率尺、方向、图例
2、比率尺 =图上距离÷实质距离
3、三种比率尺
①数值比率尺②线段比率尺③文字比率尺
二、方向
1、八个基本方向: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方向≠方向
2、三中地图方向确认①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带指向标地图——跟指向标而定③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3、确认事物间方向的方法:在“在”或“是”后边的事物上画十字
N
楚河房屋
A 地
汉界
B地
三、图例和注记
四、比率尺的换算,大小的比较,地图的运用
1:4000000040km
图上1厘米代表实质距离40km
五、地形图的判断
1、海拔和相对高度
2、等高线和等深线
①一条等高线上的全部点海拔同样②等高线间的高差叫等高距(固定)
③等高线疏,坡度缓,等高线密,坡度陡
3、等高线的五种形态
第二章陆地和大海
第一节和大洋
一、陆地和大海
1、陆地占地球表面29%,大海占地球表面71%
二、七四大洋
1、基本观点
岛+半岛 +大陆 =(海、海峡)<大洋
2、七
①面积最大亚洲,最小大洋洲
②赤道穿过的:亚洲、非洲、南美洲
③最多经线经过的:南极洲
④七的界线
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伊士运河
南美北美: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白令海峡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一、海陆改动
二、地壳的运动
1、大陆漂移学说首创人:格纳
2、板块运动学说
①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②板块的运动
山脉——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
碰撞岛——日本岛
大海减小——地中海
大海扩大——大西洋扩大
开裂
裂谷——东非大裂谷(红海)
3、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
第三章天气与天气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一、天气与天气
1、天气
2、天气与天气的差别
天气围小时间短稳固性变化大
天气

长变化小
二、天气预告
1、常有的天气预告符号
2、天气预告图
3、风向——风根源的方向
第二节气温随和温的散布
一、气温与生活
1、气温
2、气温的观察
①单位:℃
②测时间: 2 时、 8 时、 14 时、 20 时
③日均匀气温,年均匀气温
④气温日较差 =最高气温 - 最低气温
3、气温的变化
①日变化
最高 14 时,最低日出前后
②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③气温的年变化
北半球:陆地最高7 月,最低南半球:陆地最高 1 月,最低④气温的年较差1 月。

大海最高
7 月。

大海最高
8 月,最低
2 月,最低
2 月。

8 月。

气温年较差 =月均匀气温最高- 最低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温带
三、气温的散布
1、等温线的定义和特色
①等温线是地图上气温同样的点连成的线
②等温线密,温差大,等温线疏,温差小。

③中心气温低,表示的是低温中心;中心气温高,表示的是高温中心。

2、世界气温散布规律
①由低纬向高纬气温渐渐降低(惟独因素)②同纬度地带,夏天陆地气温高,大
(海陆因素)海气温低;冬天陆地气温低,大海气温高。

③气温随海拔高升而降低,每高升
100m,约降 0.6 ℃(地形因素)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散布
一、降水与生活
1、降水:从大气中下降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水量的丈量单位:mm
3、降水与生活
二、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多雨(雨量丰沛)≥100mm
假如在 7 月左右雨量≥ 100mm夏天多雨型
100mm≥润湿≥ 50mm
干燥≤ 50mm
三、降水散布及成因
1、赤道邻近降水多,两极降水少。

(纬度因素)
2、回归线双侧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3、温带沿海降水多,陆降水少。

(海陆因素)
4、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地形因素)
第四节世界的天气
一、天气特色和因素:气平和降水
二、世界天气种类的散布规律
高原山地天气——非地带性
三、气侯直方图的判读及各天气种类的特色
1、直方图的判读方法
气温:①当月气温≥20℃是高温② 0℃≤当月气温≤20℃是平和③当月气温≤ 0℃是严寒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一、世界人口的增加
1、人口增加愈来愈快
2、人口自然增加率=出生率 - 死亡率
二、世界人口的散布
1、人口密度 =人口总数÷地域面积(人/ 平方千米)
三、人口问题
1、人口增加过多过快
2、人口城市化过快
3、人口负增加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