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咸阳纺机学校高三生物二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咸阳纺机学校高三生物二模试卷及参考答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物质中都含有肽键的一类是()
A. 胰岛素、抗体、消化酶
B. 维生素D、受体、雌性激素
C. 雄性激素、载体、酶
D. 唾液淀粉酶、雄性激素、抗体
2. 蜜蜂中,雌蜂是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二倍体,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来的。

某对蜜蜂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为:雌蜂是AADD、AADd、AaDD、AaDd;雄蜂是AD、Ad、aD、ad。

这对蜜蜂的基因型是()
A.AaDd和AD
B.AaDd和aD
C.AADd和ad
D.Aadd和AD
3. 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及大豆种子中含量丰富
B.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组成,脂肪酸的结构组成都相同
C.胆固醇也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能够有效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D.性激素可由性腺产生并分泌,可以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也是重要的储能物质
4. 比较玉米和人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
A. 种类和含量相差很大
B. 种类和含量相差不大
C. 种类相差很大,其中相同元素的含量大体相同
D. 种类大体相同,其中相同元素的含量大多相差很大
5. 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上升。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会导致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
B. 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后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C. 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
D. 甲状腺激素与靶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
6. 下列实验不能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或内)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的是
A.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B.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C. 用高倍镜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实验
D.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
7. 如下图①~①表示甲刺激所引起的调节过程,乙表示参与调节的重要器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乙表示下丘脑,①过程主要通过神经调节实现
B.若甲刺激为血糖浓度升高,则“甲刺激→乙→胰岛”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C.若甲刺激为寒冷条件,则“甲刺激→乙→垂体→甲状腺”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
D.若甲刺激为食物过咸,则在乙处下丘脑产生渴觉,且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
8.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水分子主要是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出细胞的
B. 性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自由扩散
C. 小肠液中的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D. 生物大分子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需要膜蛋白的参与
9. 下列化合物的组成中,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是()
A.纤维素、胰岛素、性激素
B. ADP、tRNA、质粒
C.脂肪、丙酮酸、核苷酸
D.抗体、酶、生长素
10. 一个随机交配的果蝇种群,有一对相对性状甲和乙(由基因A、a控制),经统计,它们的数量之比为甲:乙=3: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一定为显性性状,乙一定为隐性性状
B.可通过分别统计雌雄群体中甲、乙性状个体的数量比,判断该性状是否为伴性遗传
C.该种群中A与a基因频率相等
D.选取一对具有该相对性状的个体进行杂交即可判断甲乙的显隐性
11. 某同学分别给甲、乙两组正常小鼠静脉注射20mL生理盐水和5%的葡萄糖溶液(已知生理盐水和5%的葡萄糖溶液与实验小鼠的血浆渗透压相等),则两组小鼠在短时间内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忽略实验操作本身对动物产生的影响()
A. 甲组小鼠的尿量增加
B. 乙组小鼠的体温升高
C. 乙组小鼠血浆pH减小
D. 甲组小鼠组织液中Na+增多
12. 在遗传学发展史上,许多科学家开展了相关的探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基因的遗传规律
B.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摩尔根首先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予以了验证
D.艾弗里利用对照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3. 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的内分泌活动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下丘脑中有一些神经细胞能分泌激素,促进垂体中某些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B.图中①能调节血浆渗透压
C.当①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
D.①①在血糖调节中具有协同作用
14. 下列关于细胞的组成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组成小麦细胞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均可找到
B. 组成人体细胞含量最高的元素为H
C. 青蛙和玉米细胞内的元素在含量上基本相同
D. 组成细胞的元素有20多种,其中O是最基本的元素
15.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B. 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C.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间接价值
D. 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CO2浓度的增加会对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产生影响。

研究人员以大豆、甘薯、花生、水稻、棉花作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三种不同的实验处理,甲组提供大气CO2浓度(375 μmol·mol-1),乙组提供CO2浓度倍增环境(750 μmol·mol-1),丙组先在CO2浓度倍增的环境中培养60 d,测定前一周恢复为大气CO2浓度。

整个生长过程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选择晴天上午测定各组的光合作用速率。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随着CO2浓度的增加,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始终成正相关
B.在CO2浓度倍增时,光合作用速率并未倍增,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增加的因素可能是固定CO2的酶的活性不够高、有机物在叶绿体中积累较多等
C.丙组的光合作用速率比甲组低,可能是因为作物长期处于高浓度的CO2环境中而降低了固定CO2的酶的活性
D.该实验自变量仅是CO2浓度,因变量是光合作用速率
17. 细胞色素C是生物氧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电子传递体,在线粒体内膜上与其他氧化酶排列成呼吸链(呼吸链将电子和质子沿着特定途径传递到分子氧)。

外源细胞色素C可用于各种组织缺氧的急救或辅助治疗,如一氧化碳中毒、中枢抑制药(催眠药)中毒、新生儿窒息、严重休克期缺氧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具有双层膜,与其他细胞结构分隔开,保障了呼吸作用的高效有序
B.线粒体内膜在内腔中堆叠形成基粒,增加了细胞色素C等物质的附着位点
C.组织缺氧时,可吸收利用细胞色素C起到矫正细胞呼吸与促进物质代谢的作用
D.质子的传递离不开NAD+,通过与NA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现质子传递
18. 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

假设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保持不变的蔗糖浓度为0.4~0.5mol·L-1
B.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能量大于b组
C.实验后,a组细胞液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
D.浸泡后f组细胞的吸水能力大于b组细胞的吸水能力
19. 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与人体肥胖有关的蛋白质类激素。

下图1表示瘦素通过下丘脑发挥作用的过程,已知瘦素可使神经元A兴奋神经元B抑制;图2为图1某局部模式图。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A、B分别兴奋、抑制,与其膜上瘦素的受体不同有关
B. 瘦素合成后,以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下丘脑
C. 若人体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降低,但神经元B上缺少相应受体,仍可能导致肥胖
D. 当图2中神经元B释放物质甲,并引起①的抑制时,①处的膜电位无变化
20. 某研究小组利用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来探究微生物的细胞呼吸,实验设计如下,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侧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组右侧液面高度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细胞呼吸时O2的消耗量
B. 乙组右侧液面高度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细胞呼吸时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
C. 甲组右侧液面升高,乙组右侧液面高度不变,说明微生物可能只进行有氧呼吸
D. 甲组右侧液面高度不变,乙组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韭菜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蔬菜,下图是同学们画出的韭菜细胞中部分元素及其构成化合物关系图。

其中x、y代表化学元素,a、b、c、d代表不同的有机小分子,A、B、C、D、E代表不同的生物大分子,请据图分析回答:
(1)若A为动物特有的储能物质,则A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若A为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则A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

(2)c是____________,如果要观察D、E在韭菜根细胞中的分布,在染色之前需使用盐酸水解,从而________________,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物质D可被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染成_______,与E相比,D特有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

(3)为检测韭菜根细胞的营养物质,同学们将根切成薄片进行实验。

某同学将薄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少许苏丹①染液染色3分钟后又滴加1~2滴体积分数50%酒精,目的是________,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质中脂肪滴的颜色是_______。

22. 果蝇种群中常出现性染色体异常的现象,从而产生不同的表现型。

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XX和YO(细胞中只有一条Y染色体,没有X染色体)时表现为胚胎期致死,XXY时表现为雌性可育,XYY时表现为雄性可育,而XO(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没有Y染色体)表现为雄性不育。

为探究果蝇眼色的遗传方式,摩尔根做了下列杂交实验:①白眼雄果蝇×红眼雌果蝇→全部红眼;①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1/2白眼雄、1/2红眼雌。

但蒂更斯通过大量实验发现白眼雌果姆与红眼雄果蝇的杂交子代有少数例外:每2000~
3000只雌果蝇中出现一只白眼可育果蝇,每2000~3000只雄果蝇中出现一只红眼不育果蝇。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红眼和白眼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

(2)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合成来控制生物体性状。

(3)杂交实验:①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1/2白眼雄、1/2红眼雌,子代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子二代中雌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子二代中雌果蝇全部跟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三代中雌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4)用遗传图解解释蒂更斯实验中为什么会出现例外(设有关基因为B、b)。

________________
23. 人工合成的芸苔素内酯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适宜浓度的芸苔素内酯浸种和茎叶喷施处理,可以促进蔬菜、瓜类、水果等作物生长,从而可以改善品质,提高产量,色泽艳丽,叶片更厚实。

(1)研究发现,芸苔素内酯是固醇类物质,其在植物体内也能合成,它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细胞器名称),芸苔素内酯、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物质能调节植物生命活动,它们被统称为植物激素,植物激素的
特点是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2)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有明显的向光生长现象,有些花卉需要低温条件,才能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发育,联系植物激素,分析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3)实践证明,在始花期适度喷洒芸苔素内酯能保花保果,显著提高座果率,请以梨树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该结论。

请简要设计实验思路:________。

24. 如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a、b、c、d分别表示的液体是: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d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其渗透压的90%以上来自于_______________两种离子。

25. 细胞凋亡是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下图表示细胞凋亡的过程,图中Dnase为核酸内切酶,能够切割DNA形成DNA片段;Caspase是一类蛋白水解酶,负责选择性地切割某些蛋白质。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受体的存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的功能。

(2)凋亡基因的表达包括_____和_____两个过程,最终通过_____(填细胞器名称)来实现。

(3)Dnase破坏DNA分子的_____(填化学键名称),从而形成DNA片段,使正常基因失去功能。

Caspase 能够破坏特定蛋白质中的_____(填化学键名称),从而形成多肽片段,导致蛋白质失活。

(4)吞噬细胞以_____方式吞噬凋亡细胞,与凋亡细胞分解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

参考答案
1. A
2. A
3. A
4. D
5. B
6. D
7. C
8. C
9. B
10. B
11. D
12. A
13. D
14. A
15. D
16. BC
17. ACD
18. BC
19. AC
20. ABC
21.
(1).糖原
(2).纤维素
(3).核苷酸
(4).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5).绿色
(6).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7).洗去浮色
(8).红色
22. 1)红眼
X
(2)蛋白质
(3)红眼雌果蝇:白眼雌果蝇=1:1
红眼:白眼=1:3
23.
(1).内质网
(2).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微量,有调节作用(内生、能移动、低浓度有调节作用)
(3).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
达进行调节
(4).取生长发育状况基本相同的梨树若干株,平均分为两组,一组在梨树始花期定期喷洒适量芸苔素内酯作为实验组,另一组梨树喷洒等量清水作为对照,观察梨树开花结果和座果率情况并记录结果
24.
(1).细胞内液
(2).组织液
(3).淋巴
(4).血浆
(5).蛋白质
(6).Na+、Cl-
25.
(1).糖蛋白
(2).信息交流
(3).转录
(4).翻译
(5).核糖体
(6).磷酸二酯键
(7).肽键
(8).胞吞
(9).溶酶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