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考化学大二轮总复习 压轴题型提分练三 物质制备定性探究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考化学大二轮总复习压轴题型提分练三物质制备定性探
究型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某些气体的制备、物质性质的探究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省略)。
请按要求填空:
(1)实验室制取SO2气体时,可选择的合适试剂________(选填编号)。
A.15%的H2SO4溶液
B.75%的H2SO4溶液
C.Na2SO3固体
D.CaSO3固体
相应的制取装置是________(填上图中装置下方编号)。
(2)实验室若用装置①来制取H2S气体,可选择的固体反应物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Na2S固体B.CuS固体
C.FeS固体D.FeS2固体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检验装置①的气密性?简述其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里可用浓硫酸和无水酒精反应制取乙烯,除了题中的仪器外,制取装置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5)该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制备乙烯是否存在副产物SO2和CO2,制备的气体从发生装置出来除去乙烯后依次选择了装置②、④、⑤,其中装置②盛有的试剂是________,装置④盛有的试剂是________。
2.硫代硫酸钠(Na2S2O3)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还能与中强酸反应,在精细化工领域应用广泛。
将SO2通入按一定比例配制成的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可制得Na2S2O3·5H2O(大苏打)。
(1)实验室用Na2SO3和硫酸制备SO2,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编号);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关闭止水夹,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不断通入SO2气体的过程中,发现:
①浅黄色沉淀先逐渐增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盐为正盐);
②浅黄色沉淀保持一段时间不变,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盐为正盐);
③浅黄色沉淀逐渐减少(这时有Na2S2O3生成);
④继续通入SO2,浅黄色沉淀又会逐渐增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盐为酸式盐)。
(3)制备Na2S2O3时,为了使反应物利用率最大化,Na2S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____________;通过反应顺序,可比较出:温度相同时,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溶液和Na2CO3溶液pH更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是在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
(1)在组装好装置后,若要检验A~D装置的气密性,其操作是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往D中装入水,然后微热A,观察到D中有气泡冒出,移开酒精灯或松开双手,D中导管有水柱形成且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装置B中试剂X是________,装置D中盛放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闭弹簧夹2,打开弹簧夹1,注入硫酸至浸没三颈烧瓶中固体,检验SO2与Na2O2反应是否有氧气生成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闭弹簧夹1后,打开弹簧夹2,残余气体进入E、F、G中,能说明I-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验证E中SO2与FeCl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
取E中的溶液,往溶液中加入用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O2与FeCl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上述方案是否合理?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过程中G中含酚酞的NaOH溶液逐渐褪色,此实验证明SO2具有漂白性还是其溶于水显酸性?请设计实验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了解到以下内容:
乙二酸(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俗称草酸,易溶于水,属于二元中强酸(为弱电解质),且酸性强于碳酸,其熔点为101.5 ℃,在157 ℃升华。
为探究草酸的部分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向盛有1 mL饱和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乙二酸溶液,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盛有乙二酸饱和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发现其溶液的紫红色褪去,说明乙二酸具有________(填“氧化性”、“还原性”或“酸性”),请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MnO-4+____H2C2O4+____H+===____Mn2++____CO2↑+____H2O。
(3)将一定量的乙二酸放于试管中,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未标出):
实验发现:装置C、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中CuSO4粉末变蓝,F中CuO粉末变红。
据此回答:
上述装置中,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二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将2.52 g草酸晶体(H2C2O4·2H2O)加入到100 mL 0.2 mol·L-1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简单表述)。
(5)以上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5.(xx·镇江模拟)某兴趣小组拟制备氯气并验证其一系列性质。
Ⅰ.【查阅资料】
①当溴水浓度较小时,溶液颜色与氯水相似也呈黄色。
②硫代硫酸钠溶液在工业上可作为脱氯剂。
Ⅱ.【性质验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
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按图示加入试剂。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装置C中Ⅱ处加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选填下列字母编号)。
A.碱石灰B.硅胶
C.浓硫酸D.无水氯化钙
(2)装置B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装置F中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探究与反思】
(1)上图中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有同学认为该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该组的同学思考后将上述D、E、F装置改为下图装置,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打开弹簧夹,缓缓通入氯气。
②当a和b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③当a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色时,停止通氯气。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步骤③的实验思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