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温瑞塘河流域地表径流污染负荷的调查与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市温瑞塘河流域地表径流污染负荷的调查与评价
摘要温瑞塘河的水环境恶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地表径流污染作为非点源污染的重要部分,对塘河水质污染的影响不可忽视。
对温瑞塘河流域的四种地表径流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该流域每年因四种地表径流进入水体的污染负荷中,CODCr、总氮、总磷分别为13 310.6t、1 342.9t、217.8t,总等标排放量为4 408.2×106m3/a。
应提高对地表径流污染的重视程度,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温瑞塘河;非点源污染;地表径流;污染负荷;等标排放量
温瑞塘河位于瓯江以南、飞云江以北的温瑞平原,近年来水质严重恶化。
除了已经受到高度重视的工业污染以外,随着农村污染比重的上升,农业非点源污染也成为塘河水质污染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农业非点源污染主要包括农村生活排污负荷、畜禽养殖排污负荷、水产养殖污染负荷、农田与村镇的地表径流负荷以及固体废弃物等几个方面。
本文主要针对温瑞塘河流域的四种地表径流污染负荷进行调查与评价。
1调查和评价方法
1.1调查区域概况
温瑞塘河是温州市境内十分重要的河道水系,被温州人民称为“母亲河”。
该流域水网平原又称温瑞平原,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分属于鹿城、瓯海、龙湾、瑞安等“三区一市”,整个流域面积740km2,其中大部分为农业区域。
土壤主要分为青紫塥粘田、黄化青紫塥粘田和弱脱潜青紫塥粘田3个土属。
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湿润性气候区,年降雨量1 500~1 700mm,均温16.1~18.2℃。
1.2四种地表径流定义
水田地表径流:指水旱轮作农田,以稻、麦或稻、油菜轮作为主的农田地表径流。
旱田地表径流:指蔬菜地为主,在轮作中未遭水浸的农田地表径流。
村地表径流:指农民、村民居住地,包括附属畜禽用地的地表径流。
镇地表径流:指镇或乡所在地,包括居民、企业、道路和其他公共用地的地表径流。
1.3调查方法
地表径流的污染负荷,与径流深度、径流中污染物浓度及产流面积三个因素有关。
地表径流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Qi=d·Ci·S·10-5
式中:Qi-地表径流中i污染物的年负荷量,t/a;S-产流面积,hm2;Ci-i污染物的浓度,g/m3;d-径流深度,mm/a。
(1)径流深度。
根据温瑞水网平原土壤特点(主要为土质粘重,较不透水的青紫塥粘田)和土地利用方式,结合上海市环保局研究成果中径流系数的测算方法,采用以下回归式计算温瑞平原各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径流深度(表1)。
(2)污染物浓度。
调查的污染物种类为CODCr、总氮、总磷,浓度值为径流水进入环境水体入口处的浓度,参考上海市环保局研究成果(表2)。
(3)产流面积。
鹿城、瓯海、龙湾面积资料参考温州市国土资源局2005年温州市区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报告,瑞安市部分村镇水田旱地面积资料参考瑞安市2005年年鉴,村、镇面积参考瑞安土地局土地利用现状2005年统计资料(表3)。
1.4污染源评价方法
以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三类水标准GB3838-2002(CODCr 20mg/L、总氮1.0mg/L、总磷0.2mg/L)作为评价标准,采用等标排放量法评价四种地表径流的污染源。
D=Q/Si
式中:Q-i污染物的年排放量,t/a;Si-评价标准,mg/L;D-等标排放量,×106 m3/a;即,将Q数量的污染物稀释至评价标准的浓度,需要多少量的纯净水。
2调查和评价结果
2.1温瑞塘河流域四种地表径流的污染负荷调查结果
在温州市年平均降雨量为1 552.6mm条件下,塘河流域径流负荷调查结果如表4。
瓯海区因产流面积大,其四种地表径流污染物负荷均为最大,龙湾区居第2位。
鹿城区因其城市面积占了较大比例,而瑞安只包括了塘河流域部分的区域,产流面积相对较小。
所以,这两个区(市)四种地表径流污染物负荷相对较低。
2.2塘河流域四种地表径流污染负荷的比较
从表5可以看出,水田径流中各污染物的负荷量最大,村径流污染物负荷最小。
CODCr、总氮、总磷三种污染物负荷量从大到小依次为CODCr 13310.6t、总氮1342.9t、总磷217.8t。
2.3四种地表径流等标排放量评价结果
四种地表径流中CODCr、总氮、总磷等三种污染物总等标排放量为 6 882.1×106m3/a,四种地表径流污染率指数分别是:水田42.71%,旱田21.62%,村12.59%,镇23.07%。
三种污染物中CODCr占17.19%,总氮占19.51%,总磷占63.29%(表6)。
3小结
通过调查表明,温瑞塘河流域每年因四种地表径流进入水体的污染负荷中,水田径流中各污染物的负荷量最大,村径流最小。
CODCr、总氮、总磷负荷量分别为13 310.6t、1342.9t、217.8t,总等标排放量为6882.1×106m3/a。
建议加强对地表径流污染的重视程度,采用合理施肥、改善村镇卫生设施、建地表径流集水塘等措施减少对塘河的污染负荷。
4参考文献
[1] 钱秀红,徐建民.杭嘉湖水网平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综合调查和评价[J].浙江大学学报,2002,28(2):147-15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