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课教案《物体的移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课教案《物体的移动》
前言
在幼儿园阶段,物体的移动是孩子们感知和探索自然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次教案以大班(四岁)幼儿为对象,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孩子们深入体验物体的移动过程,理解其原因和规律,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实验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帮助孩子们理解物体的“走”是因为有推力或
拉力作用;
2.培养孩子们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孩子们的合作学习意识,并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节课:观察物体运动的过程
教学过程:
1.老师放置不同材质和形状的物体在教室中,并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它们;
2.老师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话描述物体(如重量、大小、形状等),并
尝试推动或拉动它们;
3.老师引导孩子们关注物体运动的过程,观察它们是如何“走”的。

教学重点:
帮助孩子们理解物体的走动是因为有推力或拉力的作用。

教学方法:
观察、讲解、探究。

第二节课:探究物体的移动原因
教学过程:
1.老师放置两个大小和重量相似的物体在桌子上,并让孩子们比较它们
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2.老师会给孩子们几个问题,如:“为什么A物体能够动?”、“你是否
可以仅仅依靠自己将B物体移动到桌子的边缘?”等;
3.老师鼓励孩子们合作尝试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理解物体获得运动的
原因。

教学重点:
帮助孩子们理解物体的移动原因是由推力或拉力引起的。

教学方法:
探究、实验、讨论。

第三节课:积极尝试探索物体的移动规律
教学过程:
1.老师放置一个小的木制玩具车在地面上,让孩子们在推动它的同时,
观察它是如何运动的;
2.老师引导孩子们提出问题和想法,如:“为什么玩具车可以在地面上
滑动?”、“如果车子沿着斜面滑动,速度是否会有所不同?”等问题;
3.老师鼓励孩子们合作实践,尝试发现物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重点:
帮助孩子们理解运动的规律,并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教学方法:
实践、探究、小组讨论。

总结
物体的移动是幼儿园科学活动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对“物体的移动”进行系列探究、实验活动,能够帮助幼儿逐步理解物体的移动过程、原因、规律,提高他们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这样的历程也能够促进孩子们深入参与学习,注重团队合作,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的热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