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炭外热式回转炉低温干馏工艺及技术装备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炭外热式回转炉低温干馏工艺及技术装备简介(概述)
1 我国低变质煤资源特点
我国低变质煤炭资源储量占煤炭资源总储量的40%以上,目前年产量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30%左右。
我国低变质煤资源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
2 煤低温干馏技术背景
煤的干馏是指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原料煤受热分解为焦炭/半焦、煤气和焦油的过程。
根据加热终温的不同,干馏可分为低温干馏(560℃~600℃)、中温干馏(700℃~900℃)和高温干馏(900℃~1100℃)。
煤低温干馏(或称低温热解)技术仅是一个热加工过程,常压生产,不用氧气,也不用加氢,即可制得煤气和焦油。
由于低温干馏比煤的气化和液化工艺简单,加工条件温和,所以建设投资少,生产成本低。
3 煤低温干馏行业现状及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低变质煤低温干馏行业所采用的及主要研究的热解工艺有内热式直立炉、固体热载体、流化床热解等生产工艺。
内热式直立炉低温干馏工艺
内热式直立炉低温干馏工艺主要存在以下技术瓶颈:
①原料问题:目前通用的兰炭炉用30至80毫米的块煤,实际煤矿生产中,这样的块煤只有30%到
40%,将面临原料供应问题;
②煤气质量问题:由于工艺原因,煤气热值较低,含氢气、甲烷较低,氮气含量过高,达不到化工利用
最佳条件,只能当燃料;
③焦油回收率偏低,现在只能达到6%,工艺提高后,应该可以达到9%。
湿法熄焦系统及出焦机构:
采用湿法熄焦,所产兰炭含有大量水分,限制了兰炭的使用,增加了运输成本,需要耗费额外的能量对其进行干燥。
熄焦过程产生的废蒸汽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恶化现场操作环境,污染大气。
熄焦过程产生大量的含酚废水,需耗费大量成本进行处理。
固体热载体低温干馏工艺
固体热载体低温干馏工艺主要存在以下技术瓶颈:
①仅能处理粒度为6mm以下的原料煤。
②运行过程中需要将热载体提升至相当的高度,需要耗费大量能量。
③涉及到一些高温物料的转移和输送,受设备材质影响,目前尚无设备能理想的实现其工业过程,难以
实现工业化生产。
④工艺流程复杂,单位产量投资较其它工艺大。
⑤流化床热解工艺和焦载热流化床气化工艺
循环流化床电气三联产工艺(上图左)和焦载热流化床气化工艺(上图右)等目前尚在试验阶段,无成功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先例。
政策方面面临的挑战:
现行工艺技术在某些方面未达到以下产业政策的要求:
①国家焦化行业准入制度。
②国家节能降耗相关政策。
③环境保护相关法规。
④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要求。
⑤煤炭资源开采大型化、自动化、机械化的趋势。
4 外热式回转炉应用于低温干馏行业的意义
在当前低温干馏行业末煤无法综合利用、产品质量不够理想、环保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的背景下,亟待将一种适用范围广、可靠稳定的工艺推向整个低变质煤综合利用行业,在低变质煤产区投资外热式回转低温干馏系统可以促进企业取得颇丰的经济效益,为企业资源综合利用开辟了全新的途径。
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推广外热式回转炉低温干馏工艺是促进低温干馏行业产业升级最高效的途径之一。
⑥西安三瑞实业有限公司
兰炭外热式回转炉低温干馏工艺(兰炭产品用途及市场预
作者:西安元级标签:兰炭干法熄焦兰炭干熄焦兰炭低温干兰炭回转炉2011-03-14 10:14 星期一晴
产品用途及市场预测
1 兰炭用途及市场预测
行业用途可替代产品市场预测万吨/年
电石还原剂冶金焦900
铁合金还原剂冶金焦1760
化肥造气无烟煤、焦炭1300
冶金高炉喷吹无烟煤、其它烟煤1105
民用清洁燃料无烟煤、烟煤、木炭等200
活性炭炭质吸附剂脱硫剂等50
半焦在各行业使用比例预测
2 焦油用途及市场预测
煤焦油轻馏分或全馏分加氢处理可生产优质汽柴油调和组分或优质燃料油、沥青等。
作为粘结剂被应用到型煤等燃料的制作。
经粗加工可生产杂酚油、防腐油、煤沥青等化工产品,用于生产碳黑及其它碳素材料。
添入其它填料,经加热炼制可以得到筑路沥青和防水沥青,用于非重型车辆通行道上和屋面防水。
工业上用作大型锅炉和加热炉的燃料。
为了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我国正在实施多元化能源战略。
发展煤制油是实施国家能源多元化战略的对策之一。
其中,煤热解提油技术方法相对简单、投资较少,具有一定竞争力,符合国家能源政策、产业政策的要求,其工艺成熟,是目前以煤提油领域为数不多可产生经济效益的途径之一。
3 低温干馏煤气用途及市场预测
低温干馏煤气不仅可以作为工业和民用燃料、燃气发电、直接还原铁等,而且可以作为化工原料气,用于以下行业:
1)甲烷化制取天然气。
2)生产甲醇。
3)合成油及其它化工原料。
4)生产化肥。
5)制取氢气
西安三瑞实业有限公司
作者:西安元级标签:兰炭低温干馏兰炭干法熄兰炭干熄焦兰炭回转炉2011-03-14 10:12 星期一晴
技术的应用领域、创新性及先进性
外热式回转炉低温干馏工艺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工艺形式,适应不同的煤种和产品,注重产品的一体化应用及经济效益,是低变质煤加工和综合利用的有效工艺,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和应用前景。
在工业应用方面,该工艺可用于以下目的:
1)高含水煤(如褐煤)的提质。
2)由低灰、低铝煤生产铁合金还原焦。
3)由劣质年青煤生产无烟燃料。
4)与气化、燃烧、发电等配合,实现煤的综合利用,形成大规模煤炭能源一体化工业。
另外,外热式回转炉干馏工艺还可以用于其它固体物料的热加工,如油页岩干馏、垃圾处理等,有利于环境保护。
因此,该工艺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
项目的创新性及先进性
①原料的适用范围广:根据产品最终用途,外热式回转炉可以处理40mm以下的原煤,包括8mm以下末煤。
②焦油产率高、质量好,所产焦油轻质组分高,质量优于传统内热式炉所产低温焦油,由于加热终温及温升速度可控性好,焦油产率比内热式高10~15% 。
③工艺装置操作灵活、弹性大,可根据不同的市场要求即时调整工艺参数改变产品品质。
④煤气纯净、热值高:由于采用外热式工艺,煤气未混入惰性气体,提高了煤气的热值,且成分稳定,适宜作为工业和民用燃料。
⑤半焦水分低:由于采用连续干法熄焦,可将产品水分控制在“零”。
提高了兰炭的质量,节约能源,减少了有害气体及工业污水的生成,减少了相应的治理装置及费用。
⑥装置产能大:单台套装置可以实现20万吨/年以上。
外热式回转炉低温干馏工艺与传统工艺技术指标对比
(与现行主导工艺–内热式直立炉低温热解工艺进行对比)
目前本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三项(外热式卧置回转炭化炉热裂解原煤制备兰炭的方法专利申请号:201010153412.0、一种用外热式回转炉进行褐煤提质的方法专利申请号:201110161521.1、利用自返料回转炉对煤进行固体热载体热解的方法专利申请号:201110314980.9 ),实用新型专利一项(新型卧置外热式回转炭化半焦炉专利号:201020161332.5)。
西安三瑞实业有限公司
兰炭外热式回转炉低温干馏工艺(主要技术指标)
作者:西安元级标签:兰炭低温干馏兰炭干法熄兰炭干熄焦兰炭回转炉2011-03-14 10:11 星期一晴
主要技术指标
单套装置可实现的生产规模(以神府煤为例):
年消耗煤炭:31万吨
年产半焦:20万吨
年产低温煤焦油:2.3万吨
年产煤气:0.56亿标方(其中自用:0.21亿标方外供:0.35亿标方)
产品规格及品质(以神府煤低温干馏产品指标为例)
1 半焦产品的品质
2 焦油产品的品质
3 煤气产品的品质
煤气的热值达到4300 kcal/Nm3以上
外热式回转炉低温干馏工艺流程示意图
产品半焦(兰炭)半焦是低变质煤经过低(中)温干馏所获得的固体产品,由于其燃烧的时候不会冒烟,只产生小小的蓝色火苗,因此也俗称兰炭。
外热式回转炉低温干馏工艺所产半焦具有水分低、挥发份低、比电阻高、反应性好、可磨性好、无爆炸性及气孔发达等优点。
产品焦油
低温煤焦油是煤受热的初步分解产物,因此未受到深度裂化,也称初生焦油。
采用外热式回转炉低温干馏工艺由于焦油二次裂解的程度减少,因此焦油产率较其它工艺高。
轻质组分含量高,300℃前馏分占50.4%,360℃前馏分占到73%。
,H/C原子比为1.1~1.3,适宜加氢制取燃料油。
产品煤气
采用外热式回转炉低温干馏工艺所产低温干馏煤气没有大量惰性气体混入,成分纯净,CH4、H2、CO有效成分达到90%以上是深加工利用的理想原料。
热值高达4300 kcal/Nm3,是优质的工业和民用气体燃料,也可用于发电。
450 kg/h外热式回转炉低温干馏试验系统
西安三瑞实业有限公司自行设计并制造了一套最大处理能力为450 kg/h的外热式回转炉低温干馏工艺试验系统,该套系统包括进料系统、干馏系统、收尘系统、焦油分离系统、热风循环系统等五大部分,以及原料筛分、计量等附属设施,系统中各关键点均设置有温度、压力、流量等测量仪表,可准确、可靠的得到相关试验参数。
外热式回转干馏炉
外热式回转炉是由西安三瑞实业有限公司研发并设计的低变质煤综合利用系统的核心设备,其具有原料适用范围广、产成品性质优良、产能及操作弹性较大等优点,是低变质煤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焦油分离系统
低温干馏荒煤气的处理普遍采用一级文氏塔洗涤、一级旋流板塔洗涤、一级电捕焦油器收集焦油雾的流程。
在洗涤循环水中回收焦油。
该工艺成熟、运行稳定、焦油分离效率较高。
外热式回转炉低温干馏工艺推广应用前景
外热式回转炉低温干馏工业化开发的最终目的是在靠近低变质煤种矿区,与气化、燃烧、发电等配合,实现煤的综合利用,形成大规模煤炭能源一体化工业。
单套系统的年产量可以达到20万吨以上,总厂的规模可以达到上百万吨,可以分别处理不同的粒度的煤种,产品以直接应用于冶金、化工、碳素、发电等生产为主,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循环发展的煤化工产业园区,形成煤→半焦→发电、高炉喷吹,煤→半焦→电石,煤→半焦→合成气→油或醇类燃料,煤→煤气→发电、天然气、甲醇或合成氨,煤→半焦→铁合金、煤→煤焦油→清洁燃料油等成熟的产业链。
西安三瑞实业有限公司
60万吨/年兰炭外热式回转炉低温干馏综合利用项目建议
作者:西安元级标签:兰炭低温干馏兰炭干法熄兰炭干熄焦兰炭回转炉2011-03-14 10:09 星期一晴
60万吨/年年轻煤外热式回转炉低温干馏综合利用项目建议书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西安三瑞实业有限公司
目录
1 概述1
2 市场预测分析1
2.1 产品用途1
2.1.1兰炭(半焦)1
2.1.2煤焦油2
2.1.3干馏煤气2
2.2市场需求及预测2
2.2.1半焦2
2.2.2煤焦油产品6
2.2.3低温干馏煤气6
3 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11
3.1生产规模11
3.2产品方案11
3.2.1产品及副产品产量11
3.2.2产品及副产品规格11
4 工艺技术方案12
4.1 工艺技术方案12
4.1.1 煤干馏(热解)工艺分类12
4.1.2. 国内外主要煤干馏(热解)工艺概况13
4.1.3. 生产工艺技术选择18
4.2 生产工艺流程及消耗定额20
4.2.1 装置组成20
4.2.2 物料平衡20
4.2.3 工艺技术特点及工艺流程简述21
4.2.4 主要原材料及公用工程消耗22
4.2.5 主要设备23
4.2.6 装置环境保护24
5 劳动定员24
5.1 岗位工作制26
5.2 生产班制及定员26
5.3 人员来源与培训27
6 投资估算27
7 技术经济分析27
8 静态投资回收期28
9 社会评价28
9.1 项目财务效果28
9.2 项目社会效果29
1 概述
煤的干馏是指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原料煤受热分解为焦炭/半焦、煤气和焦油的过程。
根据加热终温的不同,干馏可分为低温干馏(560℃~600℃)、中温干馏(700℃~900℃)和高温干馏(900℃~1100℃)。
煤低温干馏(或称低温热解) 技术仅是一个热加工过程,常压生产,不用氧气,也不用加氢,即可制得煤气和焦油。
由于低温干馏比煤的气化和液化工艺简单,加工条件温和,所以建设投资少,生产成本低。
兰炭也称半焦,是低变质煤经过低(中)温干馏所获得的固体产品,由于其燃烧的时候不会冒烟,只产生小小的蓝色火苗,因此就将其称之为兰炭。
我国的陕晋宁蒙甘接壤地区是重要的兰炭生产基地。
据地质勘探结果,这些地区煤炭储量约5000 多亿吨,占全国的72%以上,主要为侏罗纪煤,该煤种属于长焰煤和不粘煤,具有低灰、低硫、低磷、低灰熔点和高发热量、高惰质组分含量、高氧化钙含量的特点,是优质的化工用煤和动力用煤,适合低(中)温干馏生产兰炭。
兰炭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七十年代末“土炼兰炭”到九十年代“机制兰炭”至21世纪“高能效、高附加值、低污染、自动化的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过程。
近年来受市场需求的推动,我国陕晋宁蒙甘接壤地区建设了一大批兰炭生产厂,总能力约3500~4000 万吨,用煤5600~6400 万吨。
其中陕西榆林地区约2000 万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但由于企业规模小,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参差不齐,综合利用水平低,低温干馏企业目前焦油深加工不够,产值低;基本未对干馏过程中产生的煤气进行回收和利用,大部分企业采用燃烧排放,部分企业直接排空,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加重了污染。
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2 市场预测分析
2.1 产品用途
2.1.1兰炭(半焦)
焦化行业主要产品为冶金焦、铸造焦,少量为半焦,本项目主要产品为半焦。
半焦是铁合金、电石、合成氨等行业的专用焦,这三个行业过去都是用冶金焦,存在焦炭价格高、冶金焦性能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些行业的需求等问题。
半焦除广泛用于铁合金、电石、合成氨等行业外,还用于高炉喷吹、制作活性炭、吸油剂、脱硝剂、炼焦瘦化剂及民用燃料等领域。
2.1.2煤焦油
本项目副产煤焦油,由于本项目采用低温干馏工艺,煤的裂解温度相对较低,裂解深度不够,煤焦油属低温焦油。
低温焦油的主要用途:
⌝作为粘结剂被应用到型煤等燃料的制作;
经粗加工可生产杂酚油、防腐油、煤沥青等化工产品,用于生产碳黑及其它碳素材料;⌝
⌝添入其它填料,经加热炼制可以得到筑路沥青和防水沥青,用于非重型车辆通行道上和屋面防水。
⌝煤焦油轻馏分或全馏分加氢处理可生产优质汽柴油调和组分或优质燃料油、沥青等。
本项目即将煤焦油进行加氢处理扩大煤焦油应用范围,提高煤焦油的附加值。
⌝工业上用作大型锅炉和加热炉的燃料;
2.1.3干馏煤气
煤气是干馏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主要成分是氢气和甲烷,还有少量烯烃、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
低温干馏1t 煤要产生120~240 m3的煤气。
本装置采用外热式干馏炉产出煤气纯净,没有大量惰性气体混入,煤气热值比较高,煤气后期处理负荷低、投资小。
这种较为纯净的低温干馏煤气不仅可以作为工业和民用燃料,而且可以作为化工原料气,用于甲烷化制取天然气,提取氢气,作为甲醇与合成氨的原料气等。
西安三瑞实业有限公司
60万吨/年兰炭外热式回转炉低温干馏综合利用项目(产
作者:西安元级标签:兰炭低温干馏兰炭干法熄兰炭干熄焦兰炭回转炉2011-03-14 10:06 星期一晴
3.2产品方案
3.2.1产品及副产品产量
a ) 产品半焦:60万吨/年(年处理原煤90万吨)
其中:6~40mm 半焦50万吨/年
≤6mm 半焦10万吨/年
b) 副产品
煤焦油:6.41万吨/年
煤气:1.56亿Nm3/年
3.2.2产品及副产品规格
a ) 半焦
半焦产品规格见表3.2-1
b) 煤焦油
煤焦油属低温焦油,含有轻油、杂酚油及沥青等馏分,主要用于生产燃料油、油毡纸、碳黑及一般碳素制品,煤焦油质量指标见表3.2-2。
c) 煤气
干馏炉煤气组成见下表3.2-3
60万吨/年兰炭外热式回转炉低温干馏综合利用项目(工
作者:西安元级标签:兰炭低温干馏兰炭干法熄兰炭干熄焦兰炭回转炉2011-03-14 10:01 星期一晴
4 工艺技术方案
4.1 工艺技术方案
4.1.1 煤干馏(热解)工艺分类
煤干馏(热解)是指在隔绝空气(或在非氧化气氛)条件下将煤进行加热,煤在不同的温度下,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的复杂过程。
煤干馏(热解)最终得到固体(半焦或焦炭)、液体(煤焦油)和气体(煤气)等产品。
煤干馏(热解)工艺按照加热终温、加热速度、加热方式、热载体类型、气氛、压力等工艺条件分为不同类型。
按加热终温可分为低温(500~700℃)、中温(650~800℃)、高温(900~1000)和超高温(>1200℃)煤干馏(热解)工艺;
按加热速度可分为慢速(3~5℃/min)、中速(5~100℃/s)、快速(500~10000℃/s)、闪裂解(>10000℃/s)煤干馏(热解)工艺;
按加热方式可分为外热式、内热式、内外并热式煤干馏(热解)工艺;
按热载体类型可分为固体热载体、气体热载体、固—气配合热载体煤干馏(热解)工艺;
按气氛可分为氢气、氮气、水蒸气、隔绝空气煤干馏(热解)工艺;
按压力可分为常压、加压煤干馏(热解)工艺。
煤干馏(热解)工艺类型选择取决于获取的目标产品的要求,并综合考虑原料煤质特点、设备制造、工艺控制水平及最终的经济效益。
慢速热解目的是获得最大产率的固体产品---焦炭;而中速、快速和闪速热解包括加氢热解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最大产率的挥发产品---焦油或煤气等化工原料,从而达到通过煤的热解将煤定向转化的目的。
下表列出了目标产品与相应的工艺条件。
目标产品热解温度℃加热速度加热方式挥发物导出及冷却速率
焦油500~600 快、中内、外快
煤气700~800 快、中内、外较快
半焦550~700 慢内、外慢
焦炭900~1000 慢外慢
BTX 等气态烃750 快内快
乙炔等不饱和烃>1000 闪裂解内较快
4.1.2. 国内外主要煤干馏(热解)工艺概况
煤干馏(热解)始于20 世纪初,当初的生产目的是制取石蜡油和固体无烟燃料,随后发展了以制取发动机液体燃料为目的的工艺,如鲁奇二段炉、三段炉。
20世纪50年代,随着世界范围内石油、天然气的开发与应用,煤的热解加工发展速度减慢甚至停顿。
但在一些煤资源丰富的国家,始终没有停止对煤干馏(热解)的研究与开发。
20世纪70 年代开始,为了由高挥发分煤制取较高产率的液体产品和芳烃化合物,人们对煤干馏(热解)工艺的研究开发重新重视,一些新工艺接续开发出来。
这些新工艺的目标是提高煤的液体产率,普遍使用的方法是加快热解反应的速度或在临氢的条件下进行热解反应,同时新工艺注意提高煤的利用率、提高过程的热效率及注重环境保护等。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中国也曾进行了各种类型的热解工艺生产,包括油页岩、长焰煤的干馏,其主要目标是获得当时非常短缺的石油替代品。
典型的工艺有鲁奇二段炉、三段炉、间歇干馏甑、方形立式炉等。
近年来,为制取民用煤气、碳质还原剂、发热值较高的固体半焦等产品,国内对煤干馏(热解)工艺的研究和工程开发一直没有间断,有的工艺达到工业应用或工业示范阶段。
国内外典型的煤干馏(热解)工艺包括:外热立式炉工艺、内热立式炉工艺、美国的Toscoa1 工艺、德国的LR 工艺、澳大利亚的流化床快速热解工艺、前苏联3TX(ETCh)—175 工艺、中国的多段回转炉工艺、中国固体热载体新法干馏工艺及其他工艺。
(1)外热立式炉工艺
干馏所需热量由加热炉墙传入称外热式,原料煤可以是弱粘性的烟煤,也可以用热稳定性好的块状长焰煤。
英国开发的伍德炉用于干馏制气和半焦(或焦炭),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德国开发的Koppers 炉用于生产煤气和半焦(或焦炭),中国大连煤气公司引进了该技术,用抚顺弱粘结性煤生产城市煤气。
中国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院开发了JLW、JLK、JLH-D 型立式炉,以适应中小型煤气厂的需要。
(2)内热立式炉工艺
块煤或型煤低温干馏主要用气体热载体的内热式立式炉。
气体热载体内热式立式炉能低温干馏20~80mm 块状褐煤和型煤,这种炉型不适用中等粘结性和高粘结性烟煤。
鲁奇三段炉即是这种炉型,煤在立式炉中下行,气流逆向通入进行干馏。
对粉状的褐煤和烟煤要预先压块。
煤干馏过程分为干燥-预热,干馏和冷却三段。
在干燥-预热段循环热气流把煤干燥并预热到150℃。
在干馏段热气流把煤加热到500~850℃。
在冷却段半焦(或焦炭)被循环气流冷却到100~150℃最后排出。
排料机构控制干馏炉的生产能力。
循环气和干馏气混合物由干馏段引出,其中液体副产物在后续冷凝系统分出。
大部分的净化煤气送去干燥段和干馏段燃烧器,有一部分直接送人焦炭冷却段。
剩余煤气外送,可以作为加热用燃料。
冷凝系统包括前冷器、焦油分离槽、后冷器、终冷器以及洗苯塔。
在前冷器用干馏得到的约85℃热水喷洒和蒸发使煤气冷却。
焦油分离器一般采用电捕焦油器。
经过这两步,低温焦油被分离下来,在后冷和终冷段分出残余油分,水凝结出来。
在洗苯塔用焦油馏分的洗油把苯洗下来。
一个炉子每天处理300~500t 煤,加工成150~250t 半焦。
得焦油10~60t/d,剩余煤气180~220m3/t。
煤气热值1400~2100kcal/m3(5880~8820kJ/m3)。
国内在鲁奇三段炉的基础上开发了不同类型的气燃内热立式干馏炉,现已广泛应用于内蒙鄂尔多斯、陕西北部等地区,利用当地优质长焰煤(或不粘煤、弱粘煤)生产半焦(兰炭)。
但由于目前的生产装置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副产煤气和焦油大部分没有利用,环境污染严重。
因此必须进行整顿,实行关停小型半焦炉,新建干馏炉必须达到一定规模,配有正规焦油回收系统,煤气必须利用,整体达到环保要求。
(3)Toscoa1 工艺
Toscoa1 工艺是美国Tosco 公司基于Tosco—Ⅱ油页岩干馏工艺开发的煤低温干馏方法。
用瓷球作为热载体,在热解转炉内进行煤的干馏,属于内热式—低温—中速—固体热载体干馏工艺。
该工艺开发的主要目的是对煤提质,增加其热值,并回收高价值气体和液体产品。
所产半焦含有足够的挥发分,可用于现有的发电厂而不需改变设备或附加辅助燃料。
此法始于1970 年,最初选择美国怀俄达克次烟煤为原料,在25t/d 中间试验工厂进行试验。
试验表明,该方法即可用于非粘结性煤也可用于弱粘结性煤。
可降低煤炭的运输费用;降低电厂的硫排放量;半焦可用作气化原料或生产型焦;所产粗焦油经加氢可获得优质的轻质合成原油。
存在的问题:设备复杂、投资高、维修量大。
(4)LR 工艺
LR 工艺是德国的Lurgi 和Ruhrgas 两公司联合开发的一种有多种用途的内热式固体热载体快速热解工艺,处理原料包括煤、油页岩、油砂和液体烃类。
自20 世纪40 年代开始研究,首先用于煤干馏生产高热值煤气,后来用于液体烃类裂解生产烯烃,20世纪60 年代中期开始将本工艺用于油页岩(及油砂)干馏。
1957~1960 年,在德国建有一个240t/d 煤干馏中间试验厂,累计运行了2100h。
LR 工艺于1963 年在前南斯拉夫Lukarac 开始工业化,原料为褐煤,处理能力为2×800t/d,所产褐煤半焦(挥发分为15%~20%)用作炼焦炉的混掺原料,用来代替进口痩煤。
至1983 年时世界上已有4 套生产装置,它们分别建在英国钢铁公司Scuthorpe 工厂(1977 年,规模为日加工能力600t,生产的烟煤半焦用于制取热压型焦)、德国Bergbanforschung 焦炭生产试验厂和Ruhr 地区的Prosper 煤矿(1974年,规模为日加工能力350t,生产的烟煤半焦用于制取热压型焦)。
LR 干馏工艺即可以处理非粘结性煤也可以处理粘结性煤。
LR 工艺的优点:油收率高,能耗较低,设备结构较简单。
存在的问题是排料系统堵塞,油品含尘量较大。
(5)3TX—175 工艺
3TX—175 工艺是由前苏联开发的固体热载体粉煤干馏技术。
建有处理能力为4t/h和6t/h 煤的中试装置。
在中试装置上进行了多灰多硫煤、褐煤及泥煤试验。
在КрасноярскаяТЗЦ2 号建成了每小时处理175t 煤的3TX—175(即ETCh—175)工业化装置。
矿山来的褐煤经破碎后,用烟道气干燥,干燥粉煤再在气流式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