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沿海滩涂秸秆还田对大麦生长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秸秆还田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秸秆还田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秸秆还田是指将农作物收割后的秸秆留在田地上,用作肥料或者覆盖物,帮助保持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质量。
这种做法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降低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化肥施用量,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农作物生长。
秸秆还田对农作物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质量。
农作物收割后的秸秆可以覆盖在田地表面,降低土壤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土壤肥力。
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碳、氮、磷等元素,经过分解可以为土壤提供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秸秆还田可以有效改善农田土壤质量,为农作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秸秆还田可以减少农作物需施用的化肥量。
秸秆中富含大量养分,经过分解可以释放出来,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所需的养分。
在进行秸秆还田后,农田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可以得到有效补充,降低了农作物对外源化肥的需求。
秸秆还田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土壤的肥力,使农作物更容易吸收养分。
通过秸秆还田可以减少对化肥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秸秆还田也可以帮助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
秸秆在农田中堆积,可以形成一层覆盖物,保护土壤表面,减少水土流失,抑制杂草生长,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秸秆还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秸秆还田对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秸秆还田对农作物生长也有一些不利的影响。
秸秆在分解过程中会消耗一定量的氮气,这可能会导致土壤表层氮素含量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如果秸秆还田不当,会增加土壤表面的覆盖层厚度,阻碍土壤气体的交换,影响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对一些农作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在进行秸秆还田时要根据农田土壤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以充分利用秸秆的有利因素,减少不利影响。
秸秆还田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0年10月刊49节 能 环 保秸秆还田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李建波,刘晓静,邢延富,吴 旭(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 烟台 265500)摘要:秸秆还田能够改善土壤性状,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可显著改善地力。
目前大部分秸秆被丢弃或者焚烧,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该文对秸秆焚烧、直接还田、沤肥3种不同处理方式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重点分析秸秆还田对土壤、作物生长情况与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使农业生产实现良性闭环,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关键词:秸秆还田;土壤:农作物:循环农业;生态环境李建波,刘晓静,邢延富,等. 秸秆还田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J]. 农业工程技术,2020,40(29):49-50.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始终走在中国农业发展的前沿。
秸秆还田是现在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处理好秸秆问题能极大地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改善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有着重要意义。
一、秸秆还田的处理方式常见的秸秆处理方式主要有焚烧处理、直接还田、沤肥处理。
1、秸秆焚烧秸秆焚烧是直接对秸进行焚烧处理,之后将焚烧后的草木灰还田,极大地浪费了秸秆的养分,对环境也有极大破坏。
虽然这种方法对于肥力有一定的恢复效果,但是作物的有机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1]。
有一部分农民为了节省时间,直接将秸秆焚烧还田,造成了空气中的颗粒物成分骤增,产生的有害气体对农民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
以山东省某地为例,焚烧秸秆使农田周围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大幅度超过国家空气质量标准,达到了重度污染的程度,而且在秸秆焚烧时易发生人员伤亡、引发火灾等。
随着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应禁止秸秆直接焚烧处理。
2、秸秆直接还田秸秆直接还田按方式不同分为深耕、地表、留茬等,有全还和半还的区别。
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质量、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中的各种元素含量,但存在一定弊端。
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影响的研究进展

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影响的研究进展
秸秆还田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它既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又可以提高土壤质量,以及减少土壤侵蚀等。
秸秆还田还可以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增加
土壤的生产力。
本文主要探讨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以及研究进展。
秸秆还田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秸秆还田可以降低土壤表面
温度,减少太阳辐射的热量吸收,从而降低土壤水分蒸发。
此外,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
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的持水能力就越强,土壤
的透水性也会得到改善,土壤水分也会更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
目前,对于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机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田间实验、室内模拟
实验、田间观测等。
田间实验是最直观的研究方法,可以观测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但是田间实验
受气象、土壤等因素的影响较大,难以确定因素的作用大小。
室内模拟实验主要是在控制条件下进行的实验,可以排除气象、土壤等因素的影响。
但是室内模拟实验与田间实验存在巨大的差异,模拟结果不能完全反映现场情况。
田间观测主要是通过对农田进行长期观测,确定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但是田
间观测需要长期时间的积累,周期较长。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的影响进行了许多研究。
研究表明,秸秆
还田可以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增加土壤的透水性,降低土壤表面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但是,由于气象、土壤等因素的影响,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与地区、降雨量、土壤
类型等因素有关。
三、结论。
秸秆颗粒化高量还田快速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小麦玉米产量

第35卷第1期农业工程学报V ol.35 No.1148 2019年1月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Jan. 2019 秸秆颗粒化高量还田快速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小麦玉米产量丛萍,李玉义,高志娟,王婧,张莉,逄焕成※(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摘要:针对黄淮海地区秸秆还田难度大不利于土壤快速培肥的问题,探讨秸秆颗粒化高量还田快速提高土壤有机碳的可行性。
采用2a的田间定位试验,设置秸秆不还田(CK)、秸秆颗粒12 000 kg/hm2(KL1)、秸秆颗粒36 000 kg/hm2(KL3)、粉碎秸秆12 000 kg/hm2(FS1)、粉碎秸秆36 000 kg/hm2(FS3)5种用量30~40 cm还田处理,研究了颗粒化秸秆高、低量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养分元素比例平衡以及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秸秆还田2a内对>20~40、>40~60 cm 土层有机碳含量影响显著,其中FS1提升幅度最低,分别为7.2%(>20~40 cm)、5.9%(>40~60 cm),KL3提升幅度最高,分别为12.3%(>20~40 cm)、11.1%(>40~60 cm)。
与粉碎还田相比,秸秆颗粒化还田能在还田1a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KL3较FS3 >20~40、>40~60 cm土壤有机碳分别提高1.7%、1.3%,KL1较FS1 >20~40、>40~60 cm 分别提高0.8%、0.7%。
另外,高量还田具有大幅提高有机碳的优势,FS3较FS1分别提高>20~40 cm土壤有机碳1.7%~3.9%、>40~60 cm 土层有机碳0.7%~3.8%,KL3较KL1分别提高>20~40 cm有机碳2.4%~4.7%、>40~60 cm土层1.3%~5.1%。
解读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解读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及作物生长的影响1.改善土壤环境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环境,主要是因为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微量元素。
通过秸秆还田,这些有机物质和微量元素可以逐渐分解并渗入土壤,为土壤提供养分,增加土壤的肥力。
秸秆还可以成为土壤中的一个保护层,可以减少土壤的风蚀、水蚀,进而保护水源和水土。
2.减少化肥使用在秸秆还田的过程中,秸秆中的有机物质会逐渐分解,释放出养分,可以减轻对化肥的依赖。
通过秸秆还田,可以减少对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对化肥的需求,对环境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秸秆还田还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
秸秆中的有机物质可以为土壤微生物提供养分,为其生长繁殖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从而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
而土壤微生物在土壤中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可以促进土壤中养分的循环利用,提高土壤的肥力。
秸秆还田对作物生长的影响2.保护作物秸秆还田可以起到保护作物的作用。
在冬季,秸秆还田可以形成一层厚厚的秸秆覆盖层,可以保持土壤的温度,减少土壤的温度变化对作物的影响,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覆盖层还可以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保护作物。
3.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通过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提高土壤的肥力;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保护作物,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有利于减少农田环境的污染。
这些都有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4.防控作物病虫害秸秆还田还有助于防控作物的病虫害。
秸秆覆盖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作物的地面温度变化,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秸秆中的有机物质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增加土壤的生态平衡,提高作物对病虫害的抗性。
总结通过以上的解读,我们可以得知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以及作物生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秸秆还田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秸秆的处理和肥料的搭配问题,以免出现过度施肥导致的问题。
希望农民朋友们在进行农田管理时,能够充分利用这种技术措施,保护好农田的生态环境,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秸秆还田对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环保·2023年第08期 33秸秆是作物生产的重要副产品,是一项重要的农业资源。
秸秆焚烧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农业资源,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
在国家提倡秸秆资源“五料化”利用的背景下,如何认识秸秆的价值和合理利用秸秆资源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就当前秸秆资源利用状况而言,还田利用是最重要的利用方式。
研究发现:在全球尺度上秸秆还田有利缩减作物产量差,提升作物生产能力;在全国尺度上,秸秆还田技术能使作物产量提高7%以上。
总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提高土壤肥力 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让土地变得更加“肥沃”。
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秸秆还田就像为农田土壤微生物打了一针“兴奋剂”,可以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加速转化秸秆中的有机物为植物营养元素,让作物吸收更多更好的养分,茁壮生长。
田间试验表明,秸秆还田能够提高土壤中的全氮、有效氮、全磷、有效磷、全钾、有效钾含量,分别平均提高10.3%、9.6%、5.9%、15.2%、1.9%、9.5%。
同时,相比于施用有机肥、化肥等,秸秆还田的成本更低。
2.改善土壤结构与功能 秸秆还田为土壤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来源,对土壤结构与功能有明显影响。
田间试验表明,秸秆还田能够平均降低3.9%的土壤容重,平均增加10.2%的土壤孔隙度,平均增加可以把一部分碳固定在土壤里,增加土壤碳库的库容,从而达到固碳的效果。
田间试验表明,秸秆还田能够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提高约 12.3%。
其次,减缓了秸秆碳向大气释放的速度。
相比于其他处理方式,秸秆还田后经过碳周转过程,成为微生物量有机碳或者经由代谢物形成腐殖质,进入土壤碳库,并被长期固定到土壤中,这就延缓了秸秆中的碳回到大气系统的时间。
最后,减少了农田系统间接排放。
秸秆还田可以补充土壤中的养分,减少化肥的使用,从而减少化肥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4.有利于土壤健康 秸秆还田可以促进有益菌群的生长,相关菌群能够参与秸秆的分解、腐熟,提高土壤肥力,有效避免土壤板结以及严重的土壤污染和退化问题。
我国农作物秸秆还田的研究进展

我国农作物秸秆还田的研究进展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副产品,其合理利用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土壤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在农作物秸秆还田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秸秆还田能够改善土壤物理结构。
长期的农业生产往往导致土壤板结、通气性差,而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通气透水能力。
研究表明,还田后的秸秆在土壤中逐渐分解,形成的腐殖质能够使土壤颗粒团聚,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从而为作物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土壤化学性质方面,秸秆还田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它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升土壤肥力。
秸秆中富含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还田后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这些养分逐渐释放出来,供作物吸收利用。
同时,秸秆还田有助于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使土壤环境更有利于作物生长。
从土壤生物学特性来看,秸秆还田为土壤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碳源和能源,促进了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
微生物的增加能够加速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转化,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
此外,有益微生物的增多还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在秸秆还田的方式上,我国主要有直接还田和间接还田两种。
直接还田包括粉碎还田、整株还田等。
粉碎还田是将秸秆粉碎后均匀撒在田间,然后翻耕入土。
这种方式操作相对简单,但需要注意粉碎的程度,以免影响还田效果。
整株还田则是将农作物秸秆直接铺在田间,适用于一些特定的作物和土壤条件。
间接还田包括堆肥还田、过腹还田等。
堆肥还田是将秸秆与其他有机废弃物混合堆积,经过发酵腐熟后施入农田。
这种方式能够提高肥料的质量和肥效,但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场地。
过腹还田是将秸秆作为饲料喂养家畜,家畜的粪便再还田。
这不仅实现了秸秆的利用,还增加了有机肥的来源。
然而,农作物秸秆还田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例如,还田量不当可能会导致土壤孔隙度过大,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
秸秆分解过程中可能会与作物争夺氮素,导致作物前期生长缺氮。
解读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解读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秸秆还田是指将秸秆作为有机肥料返还到田地中,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改善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秸秆还田的益处不仅限于提供养分,更能够降低土壤侵蚀,增加土壤保水性,减轻化肥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业的可持续性。
1.改善土壤质量。
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进而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
秸秆中的养分可以逐渐分解成为供植物吸收的养分,同时还能激活土壤微生物的生命活力。
提高土壤质量有助于提高作物生长的条件,降低作物病虫害发生率。
2.缓解水土流失。
秸秆还田可以控制土壤流失,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与其他农业生产方式相比,秸秆还田可以使土壤含水量得到持续地增加,改善了土壤孔隙结构,大大降低了土壤流失的风险。
3.减轻环境压力。
4.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秸秆还田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土壤肥情,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秸秆还田也可以降低化学肥料的使用量,减少肥料对环境的污染,实现更健康、清洁、可持续地农业生产。
综上所述,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及作物生长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这也是倡导农民们采用秸秆还田的原因之一。
通过实际操作及科技手段的引导与推动,更多的农民可以实现自然界的循环利用,从而合理地利用资源,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
苏北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苏北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摘要】苏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域,秸秆处理一直是该地区面临的难题。
本文就苏北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在文章提到了苏北秸秆还田技术的重要性和当前存在的问题。
在分别介绍了苏北秸秆还田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益和影响、发展趋势以及推广与普及情况。
结论部分对苏北秸秆还田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以及加强研究和推广的必要性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应用苏北秸秆还田技术,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和保护环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苏北秸秆,还田技术,农业生产,效益,影响,发展趋势,推广与普及,未来发展方向,生态环境,研究,必要性。
1. 引言1.1 苏北秸秆还田技术的重要性苏北秸秆还田技术是指将农田中的秸秆、稻草等农作物残留物利用起来,通过还田的方式将其还原为土壤中的有机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苏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每年收割后留下大量的秸秆。
秸秆还田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可以有效解决农田秸秆处理难题,避免秸秆露天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能够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有利于作物生长和提高农作物产量。
苏北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加强对苏北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才能更好地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双赢目标。
.1.2 当前苏北秸秆处理存在的问题,格式等。
感谢!一、焚烧污染环境。
由于部分农民习惯将秸秆焚烧,导致大量有害气体和颗粒物排放到空气中,严重污染环境,影响居民健康。
二、浪费资源。
秸秆是一种宝贵的农业资源,含有丰富的养分,但目前大部分秸秆被浪费掉,未能充分利用。
三、滞留田间成为“秸秆草堆”。
由于没有及时处理和利用,农田上的秸秆积压成堆,影响了农田的整洁和美观,同时也影响了土壤的通风透气和保水保肥能力。
四、易引发火灾。
用秸秆还田改良土壤的方法

用秸秆还田改良土壤的方法秸秆还田是一种提高土壤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用秸秆还田改良土壤的具体方法,以帮助农民朋友们提升土壤肥力,实现高产高效。
一、秸秆还田的优点1.增加土壤有机质: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还田后可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2.提高土壤肥力:秸秆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养分,能补充土壤养分,提高土壤肥力。
3.抑制杂草生长:秸秆覆盖在地表,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农药使用。
4.保持水土:秸秆还田能增加地表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
二、秸秆还田的方法1.直接还田:将秸秆切割成一定长度,均匀撒在地表,然后进行翻耕,使秸秆与土壤充分混合。
注意事项:切割长度以5-10厘米为宜,过短不利于土壤微生物分解,过长则影响翻耕。
2.堆肥还田:将秸秆与动物粪便、厨余垃圾等有机废弃物混合,进行堆肥发酵,待充分发酵后施入土壤。
注意事项:堆肥过程中要控制好水分和通气条件,以保证发酵效果。
3.覆盖还田:将秸秆切割成一定长度,均匀覆盖在地表,不进行翻耕。
注意事项:覆盖厚度以5-10厘米为宜,过厚可能导致土壤透气性差,影响作物生长。
4.沤肥还田:将秸秆浸泡在水中,使其充分腐烂分解,然后施入土壤。
注意事项:沤肥过程中要定期翻动秸秆,以保证分解效果。
三、秸秆还田的注意事项1.时机选择:秸秆还田的最佳时机为作物收获后立即进行,此时秸秆含水量较高,有利于微生物分解。
2.秸秆处理:还田前应对秸秆进行切割处理,长度以5-10厘米为宜。
3.耕作方式:采用深翻或旋耕等方式,使秸秆与土壤充分混合。
4.秸秆用量: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需求,合理确定秸秆用量。
5.土壤调理:秸秆还田后,适当补充氮肥,促进微生物分解秸秆。
通过以上方法,秸秆还田能有效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秸秆还田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秸秆还田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秸秆还田是一种将农作物秸秆还田到农田中作为肥料的农业生产方式。
它可以提高土壤质量、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作物产量等一系列好处。
下面具体分析一下秸秆还田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首先,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质量。
经过冬季露天储存,在还田过程中秸秆经过微生物分解变得更容易被土壤吸收和利用。
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微量元素,这些元素相互作用可以形成具有营养价值的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保持水分和增加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土壤质量。
其次,秸秆还田能够改善作物生长环境。
秸秆覆盖在土壤表面可以防止土壤流失、降低土壤温度、避免土壤干旱甚至减少有害昆虫的危害等。
与传统的田间除草方法相比,秸秆还田更加安全、环保,可以减少化学农药对作物和土壤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此外,秸秆还田可以减少化肥使用量。
传统的施肥方法往往会使用大量的化肥,这些化肥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作物产量下降等问题。
而秸秆还田可以在不添加化肥的情况下,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
通过秸秆还田,农民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不仅可以降低农作物的生产成本,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
最后,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农作物产量。
通过覆盖秸秆,可以保持土壤湿度,改变土壤微生物形态,从而有助于扩大作物的根系、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率,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根据统计,通过秸秆还田,一些农作物的产量可以提高10%到20%。
论述秸秆还田对水稻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论述秸秆还田对水稻病虫害发生的影响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民们也在努力探索更加科学和合理的种植方式。
其中,秸秆还田成为了很多农民实践的一种新型种植方式。
事实上,秸秆还田不仅有利于土壤的改良和保护,还能对水稻病虫害发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篇论文将拟就此展开论述。
一、秸秆还田对土壤的改良和保护当农民收割完一季庄稼后,秸秆往往是被随意堆放或者焚烧掉的。
这样做不仅浪费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而采用秸秆还田的种植方法,则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秸秆资源。
将秸秆还田至稻田中,可以起到很好的土壤改良和保护的作用。
首先,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
秸秆还田前,水稻田的农业生产往往依赖化学肥料和农药来提高产量。
然而这些化学物质会使土壤逐渐贫瘠,影响农田生产。
而采用秸秆还田的方式,可以使秸秆分解产生肥料,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从而为水稻生长提供更好的营养条件。
其次,秸秆还田还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
水稻田一般常年泡水,但这种种植方法会使得土壤产生积水和泥团,影响水稻生长。
而采用秸秆还田,可以使秸秆在土壤中分解,形成有机质和微生物,进一步改良了土壤的物理结构,使其更有利于水稻生长。
另外,秸秆还田对土壤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一方面,秸秆还田可以减少对水稻田的翻耕,降低了土壤的破坏性。
另一方面,它可以起到覆盖作用,抑制杂草的生长,从而减少了农民在除草上的投入。
二、秸秆还田对水稻病虫害发生的影响除了土壤的改良和保护作用外,秸秆还田还能对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为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许多病害都是由土壤中的病菌、虫卵引起的。
从这个角度出发,采用秸秆还田不仅能改善土壤条件,还能降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率。
首先,秸秆还田可以促进土壤中有益的微生物的生长。
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如果土壤中有足够的好菌,就会起到对抗有害物质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的化学和物理特性,增加土壤微生物和有机物,从而促进土壤中有益菌株的生长,有效地提高了水稻田的生产水平。
膨化秸秆还田对寒地水稻养分积累、转运、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497·膨化秸秆还田对寒地水稻养分积累、转运、分配及产量的影响刘丽华1,2,李杨1,秦猛3,崔士泽1,翟玲侠3,吴印莹1,宋佳聪1,姚钦1,郑桂萍1,李红宇1,2*(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2农业农村部东北平原农业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庆163319;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摘要:【目的】分析膨化秸秆还田对寒地水稻养分积累、运转、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筛选膨化秸秆适宜的还田量,为探索水稻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水稻品种垦粳8号为试验材料,以秸秆不还田(秸秆用量为0)为对照(CK ),设25%、50%、75%和100%(当地常规秸秆还田量7500kg/ha )4个膨化秸秆还田量处理,分析不同处理间水稻植株氮、磷、钾的吸收、运转、分配及产量差异。
【结果】不同水稻秸秆还田处理中,均以25%处理的地上部氮、磷、钾积累量最高或较高,2020和2021年成熟期地上部氮积累量分别较CK 提高1.10%和10.53%;2021年磷和钾积累量较CK 提高1.30%和3.04%。
25%处理能促进茎叶氮、钾向籽粒运转,进而提高氮、钾的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有利于成熟期叶片、茎鞘和穗中氮、钾的积累。
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来看,膨化秸秆还田通过增加水稻穗粒数和结实率,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其中,25%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CK 及其他秸秆还田处理,2020和2021年分别较CK 提高5.54%和8.93%。
【结论】25%膨化秸秆还田量处理能促进寒地水稻的氮、磷、钾积累及植株营养器官氮和钾向籽粒转运,且产量较高,可尝试在寒地水稻生产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水稻;膨化秸秆;还田量;养分;产量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1191(2023)02-0497-09收稿日期:2022-09-14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18048);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人才培养项目(2022010006);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博士启动金项目(2031011046);大庆市指导性科技项目(zd-2020-42)通讯作者:李红宇(1979-),https:///0000-0003-1016-3543,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水稻栽培技术研究工作,E-mail :ndrice@第一作者:刘丽华(1979-),https:///0000-0002-8848-6433,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水稻高产优质栽培研究工作,E-mail :llh*****************Effects of puffed straw returning on nutrient accumulation ,transport ,distribution and yield of rice in cold regionLIU Li-hua 1,2,LI Yang 1,QIN Meng 3,CUI Shi-ze 1,ZHAI Ling-xia 3,WU Yin-ying 1,SONG Jia-cong 1,YAO Qin 1,ZHENG Gui-ping 1,LI Hong-yu 1,2*(1Agricultural College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aqing ,Heilongjiang 163319,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Low-carbon Green Agriculture in Northeastern China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Daqing ,Heilongjiang163319,China ;3Keshan Branch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Qiqihar ,Heilongjiang 161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effects of puffed straw returning on nutrient accumulation ,transport ,distribution and yield of rice in cold region ,and to screen the appropriate returning amount of puffed straw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exploring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rice straw resources.【Method 】A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which rice variety Kenjing 8was taken a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Taking no straw returning (0straw dosage )as control (CK ),four treatments of puffed straw returning amount (25%,50%,75%and 100%)were set (local conventional straw returning amount was 7500kg/ha )to analyze difference in nitrogen (N ),phosphorus (P )and potassium (K )uptake ,transport and distribution of rice plants and rice yield among various treatments.【Result 】In puffed straw returning treat-ments ,the higher or the highest N ,P and K accumulation amount in above-ground parts were all found in the treatment of54卷南方农业学报·498·0引言【研究意义】随着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秸秆数量也相伴增长,秸秆作为农作物的主要副产品,含有大量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元素(崔月峰等,2019;成臣等,2020;尤锦伟等,2020)。
小麦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与农作物的影响

小麦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与农作物的影响小麦秸秆是农业生产中产生的一种农作物残留物,一般情况下被认为是一种废物,可以直接焚烧或填埋处理。
然而,将小麦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并且对农作物的生长也有积极的影响。
小麦秸秆还田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增加有机质含量小麦秸秆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将其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有机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团粒和孔隙,提高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
同时,有机质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加有益菌的数量,有利于土壤健康和生产力的提高。
2. 保持土壤水分将小麦秸秆还田可以减少土壤表面的水分蒸发,同时增加土壤保水能力,防止水土流失。
小麦秸秆能够形成一层覆盖在土壤表面,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风化侵蚀,避免干旱和水分不足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改善土壤肥力小麦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氮、磷、钾等元素的含量,促进土壤养分循环和生产力的提高。
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钙等元素,将其还田可以有效地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4. 减少环境污染将小麦秸秆还田可以减少焚烧和填埋产生的环境污染。
将秸秆还田能够减少大气中农作物残留物的烟尘和有害气体的排放,避免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同时,还田也能够减少土壤和水源的受污染风险,对环境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体来说,将小麦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的提高都有显著的作用,同时还有环境保护的效益。
然而,还田的效果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还田的时间、方法和秸秆的量等。
因此,在进行还田操作之前需要认真分析土壤的情况,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确保还田效果的最大化。
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应用腐熟剂对秸秆快速腐解及水稻产量与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应用腐熟剂对秸秆快速腐解及水稻产量与上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庄迎春季林章李山东孙楠(泗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泗阳223700)摘要:通过使用秸秆腐熟剂,加速全量还田小麦秸秆的腐解速度,对稻麦轮作区水稻产量的提高与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提供依据遥关键词:秸秆全量还田;腐熟剂;水稻产量;理化性状泗阳县地处苏北黄淮海平原,耕地面积105万亩,土壤主要为黄潮土,成土母质主要为黄泛冲积物,沙土面积占68%,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秸秆还田成为本地区耕地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之一遥泗阳县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65万亩,其中小麦面积71.0万亩、水稻54.0万亩、稻麦轮作面积51.6万亩,是典型的作者简介:庄迎春(1964-),男,稻麦轮作粮食主产区,年产稻麦秸秆56.0万t左右,其中,小麦秸秆29.5万t左右。
近年来,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小麦、水稻机械收割面积在99%以上,加上政府秸秆禁烧的常态化管理,泗阳县积极推广小麦、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全县小麦、水稻秸秆80%以上实行机械还田,2020年小麦秸秆全量「作o电话:139****5863;E-mail:****************知,在12万~20万/亩基本苗范围内,随基本苗的增加,成穗数增加,但超过20万/亩基本苗后,成穗数增加有限或不再增加。
而且随着密度的过度增大,每穗结实小穗明显减少,退化子房显著增多,导致穗粒数明显下降,千粒重降低,产量显著降低叫本研究表明,亩穗数随着基本苗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但增加幅度逐渐降低;穗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降低,穗粒数与穗部性状关系密切,这与杜亚君等人研究结果一致[1,4,9]o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试验条件下,亩基本苗超过35万的处理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伏,影响了产量,这主要与高密度条件下基部节间长度增加、茎秆变细抗倒伏能力降低有关。
综合产量及倒伏情况,本试验条件下,多穗型品种轮选987和农大211获得高产的亩穗数在60万穗左右,对应的播种密度为亩基本苗30万,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获得最高产。
实施秸秆还田效果对比试验

实施秸秆还田效果对比试验【摘要】本研究通过对实施秸秆还田效果进行对比试验,探讨了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作物产量等方面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
同时分析讨论了秸秆还田的影响因素,包括秸秆还田量、还田方式等对试验效果的影响。
最终得出了结论,建议在农业生产中积极推广秸秆还田,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展望未来可进一步深入研究秸秆还田的机制及更高效的实施策略,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提供更多有效参考。
【关键词】秸秆还田,效果对比试验,实验设计,试验结果,分析讨论,影响因素,结论,建议,展望。
1. 引言1.1 引言研究背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秸秆是农作物的主要副产品,而且含有大量的养分,能够有效改善土壤肥力。
传统的焚烧秸秆的耕作方式不仅浪费资源,也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秸秆还田成为了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
目前对于秸秆还田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比较零散,尚缺乏系统性的对比试验数据支撑。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实施秸秆还田效果对比试验,评估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并探讨影响其效果的因素。
通过系统性的研究,为秸秆还田农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背景农业废弃物秸秆是农田中一种常见的资源,然而长期以来,大量秸秆被焚烧或者直接丢弃,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实施秸秆还田成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
秸秆还田是指将秸秆在庄稼收割后留在地里,经过垄整、压实等措施,使其分解成有机质进入土壤中,起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保护水土等的作用。
根据专家研究,通过实施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水分保持能力、减少土壤侵蚀等,对于农田的产量和质量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目前对于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秸秆还田效果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通过对比试验来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实施秸秆还田的具体效果及影响因素,为推广该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质积累与转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质积累与转化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秸秆的处理和利用问题逐渐凸显,其中,秸秆还田作为一种环保且资源化的利用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秸秆还田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秸秆堆积、燃烧带来的环境问题,还能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质来源,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对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质积累与转化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和分析当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农业生产中的秸秆利用和土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概述了秸秆还田的基本概念、方式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为后续研究提供背景支撑。
接着,重点分析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质积累与转化的影响,包括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组成和转化的影响,以及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提升和作物产量增加的潜在机制,为农业生产中的土壤管理和秸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总结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秸秆还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农业生产中的土壤管理和秸秆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秸秆还田方式及其特点秸秆还田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管理措施,旨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根据还田方式的不同,秸秆还田可以分为直接还田和间接还田两大类。
直接还田是将收割后的作物秸秆直接翻入土壤中,让其自然分解。
这种方式简单易行,成本较低,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秸秆还田方式。
直接还田的优点在于可以迅速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但同时,直接还田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秸秆分解速度慢,可能影响作物生长;秸秆中的病虫害和杂草种子可能给下一季作物带来危害;过量的秸秆还可能导致土壤过于疏松,影响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间接还田则是指将秸秆经过一定的处理后再施入土壤。
滨海县生态犁耕深翻还田存在问题及对策

滨海县生态犁耕深翻还田存在问题及对策一、滨海县秸秆还田总体状况滨海县是江苏省粮食生产大县,稻、麦、玉米常年种植面积在200万亩左右,从2015年以来每年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面积在180万亩左右,近几年来,随着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农作物秸秆量也不断增加,目前滨海县秸秆综合利用还是以旋耕还田为主,少数镇区的部分村进行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作业。
(一)传统旋耕还田带来的问题旋耕还田是滨海县夏、秋两季田间秸秆处理的主要方式,具有作业效率高,省时省工的优点,但由于长期旋耕作业会造成以下问题:一是影响农作物生长旋耕作业深度较浅,一般在8-12厘米,遇到干旱年份特别是粘性土壤,作业深度在6-10厘米,导致大量秸秆没有被埋入土中,秸秆的覆盖率很低,影响后茬作物的生长,特别是还田后没有镇压的田块,容易形成漏风土,夏季影响玉米、大豆生长,水分流失造成幼苗死亡,秋季影响冬小麦的生长;二是造成土壤板结长期的浅旋耕作业,造成土壤耕作层上移变浅,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根系生长及营养的吸收,降低土壤的蓄水保肥保墒能力,以及农作物抗倒伏、抗旱能力和产量;三是病虫草害加重长期的浅旋,使得一些杂草种子和病菌得不到深埋,增加小麦的基腐病的发生,水稻田中的杂草、寄生稻大量增加,增加用药和人工除草、处理寄生稻成本,影响小麦、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为更好的提升还田质量,大力推广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作业技术对促进全县粮食安全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作业的优点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作业是一种用铧式犁、液压翻转犁或圆盘犁将农作物秸秆深翻还田的现代耕作技术,是一种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耕作的技术革命。
与传统的旋耕作业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一是能够有效地蓄水保墒生态行犁耕深翻作业深度一般在18-35厘米,进行深翻后,打破土壤原有的犁底层,疏松的土壤能起到很好的蓄水保墒能力;二是培肥地力进行生态型犁耕深翻将全部农作物秸秆深埋土壤中,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加速土壤中养分的分解,同时更好的吸收外部空气中的养分,有效地提高土壤的肥力;三是节本增效生态型犁耕深翻能将秸秆、杂草等深埋到土壤中,提高了土壤的肥力、秸秆覆盖率,清洁耕层表面,减少秸秆对作物苗期生长的影响,从而提高耕整地和播种质量,减少肥料、种子的用量,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种子的出苗率,降低人工除草或化除的费用,能较好保持农田土壤生产能力;四是减少病虫草害的发生长期的浅旋耕还田,使得土壤中病虫草害增加,各种有害病虫、草籽、寄生稻籽在农田里不断增加,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提升。
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性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性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1. 改善土壤质地结构水稻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的质地结构,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肥力。
水稻秸秆在土壤中分解后可以释放出大量的有机质,提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强土壤的持水保肥能力,从而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和保水性。
2. 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水稻秸秆还田可以为土壤微生物提供丰富的碳源,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和活性。
土壤中的微生物对于土壤的肥力具有重要影响,它们能够分解有机物质,释放出丰富的养分元素,并且对土壤中的病原体有很好的控制作用,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减轻土壤病害的发生。
3. 减少化肥的使用水稻秸秆还田可以通过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来提高土壤的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
有机质含量提高后,土壤的保肥能力也会提高,作物生长需要的养分也会得到相应的保留和释放,从而减少了对化肥的依赖,有利于减少农业对化肥的需求和减轻环境污染。
1. 提高土壤肥力水稻秸秆经过分解后可以释放出大量的养分元素,对土壤的肥力起到了良好的改善作用。
土壤肥力的提高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是非常有利的,它可以为水稻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有利于提高水稻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2. 增加土壤含水量水稻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的持水性,使土壤的保水能力得到提高。
土壤的保水性的增加对于保证水稻生长期间的充足的水分供应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干旱季节,它有助于提高水稻的干旱抗性,从而保证了水稻的正常生长和产量的稳定。
3. 减轻土壤病害的发生水稻秸秆还田不仅可以解决水稻秸秆的处理难题,还可以对土壤性状和水稻产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应该更加重视水稻秸秆还田这种生态友好的处理方式,充分发挥其在提高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方面的积极作用。
还要进一步加强对水稻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推动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充分利用水稻秸秆这种资源,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秸秆还田对农作物病虫草害新发的影响与对策

工作研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第10期秸秆还田对农作物病虫草害新发的影响与对策姜春玲,张晓英,刘艳香(胶州市农业农村局,山东胶州 266300)摘要:秸秆还田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但是也会导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加重。
以华北地区为例,研究秸秆还田后对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的影响,分析了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研究发现,秸秆还田对农作物病虫草害发生的影响主要有秸秆还田为害虫越冬提供了一定的适应环境、土传病害逐年加重、农作物老病重新发生、一些虫草害明显发生等。
提出的对策建议为:提高整地质量、选用抗性强的农作物品种、及时进行化学防治。
关键词:秸秆还田;农作物;病虫草害;对策0 引言近年来,秸秆还田对土壤改良作用及其对作物影响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研究表明,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微生物的含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矿质养分含量,而且还能显著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光合速率等,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2近年来大力倡导秸秆还田,目前该地区农作物秸秆还田率达到90%以上,但是农作物大量收获后产生了大量的秸秆,这样农作物秸秆还田后会导致耕地内的土传病害致病菌的数量大增,并且导致农田内的土壤小环境发生改变,导致土传病害进一步加剧,一些次要的害虫转化为主要的害虫甚至产生爆发性的危害,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以华北地区为例,分析秸秆还田后引起耕地内一些农作物病虫草害发生情况逐步严重的原因,并且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以便为该地区的农作物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 秸秆还田方式1.1 直接还田秸秆直接还田是将农作物的秸秆直接还田到土壤中,或者覆盖到农田的表面,使其腐熟,然后回归土壤的过程。
秸秆直接还田是一种实现秸秆回归土壤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
秸秆直接还田有整秸秆还田、机械粉碎还田和覆盖土壤表面还田三种。
秸秆机械粉碎直接还田,是采用机械将秸秆一次性粉碎后作业,将秸秆粉碎后还用旋耕的方式灭茬,这样可以提高秸秆还田的生产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作物秸秆资源非常丰富 , 2 0 0 5年全 国以水稻、 玉米 、
苏北沿海滩涂秸秆还 田对大麦生长及 土壤质量 的影 响
刘 冲 ,王茂 文 ,刘兴 华 ,丁海 荣 ,朱小梅 , 邢 锦城 ,赵 宝泉 ,董
( 江苏沿海地 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 江苏盐城 2 2 4 0 0 2 )
静 ,洪 立洲
摘要 : 在苏北 沿海滩涂地 区 , 研究了秸秆还 田对大麦生长及对 土壤质量 的影响 。结果 表明 : ( 1 )秸秆还 田可使 大 麦产量较对照显著增加 , 其中4 5 0 0 k g / h m 秸秆还 田水平下大麦产量较高 ; ( 2 )秸秆还 田条件下 , 土壤微生物氮 、 微 生 物碳含量显著提高 , 土壤全氮 、 有机质含量 以及 土壤 呼吸量也随着秸秆 还 田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 ; ( 3 )秸秆还 田量越 大, 土壤微生 物的平均颜色 变化率 ( A WC D) 值越大 , 碳源代 谢活性越 强 。土壤微 生物群 落物种 丰富度指数 ( 日) 、 物种 均匀度指数 ( E) 增大 , 优 势度 指数 ( ) 值减小 。表 明高秸秆还 田水平 的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高于低水平秸秆还 田。
试验在江苏省大丰市金海农场滩涂试 验基地进行 。土壤 为冲积盐 土类 , 潮盐 土亚 类 , 表层多 为中度盐渍化土 , 土壤略 呈碱性。供试大麦 品种 为苏啤 4号 , 由江苏 沿海地 区农业 科 学研究所大麦研究 室提供 。
1 . 2 试 验 材 料
隔一定的时间( 4 h ) 于波长为 5 9 5 a m处的 B i o l o g 下测定并 在 电脑显示屏 上读数 , 培养时间共 9 6 h J 。 所有数据均采用 S P S S 1 3 .0进行相关性分析。
小麦为主 的秸秆 总量 达到 8 4 1 8 3 . 1 2万 t , 且 呈逐 年递 增趋
采用 随机 区组试验设计 , 秸秆还 田量为 4个水平 , 分别为 ( 1 )无 秸 秆 还 田 为 对 照 ( C K) ;( 2)秸 秆 还 田 量 为 3 0 0 0 k g / h m , 以J 1表示 ; 秸秆还用量 4 5 0 0 k g / h m , 以J 2表 示; 秸秆还用量 6 0 0 0 k g / h m , 以J 3表示 。每处 理重 复 3次 。 试验小区长 4 m、 宽3 m, 小区面积 1 2 l T I 2 。秸秆还 田于水稻收 获后进 行 , 将 留茬秸秆 粉碎还 田并进行土壤耕作 。
近几年研究的热点。本 试验利用秸 秆还 田作业 方式 , 在苏北 沿海滩涂上研究不同秸秆还 田量大麦生长及对 土壤质量 的影
碳含量 , 用浓 H s O 消化后半微量定氮法测定 土壤微生物 氮
含量 。采 用 L i一6 4 0 0便 携 式 土 壤 呼 吸 速 率 监 测 系统
( I R G A; L i 一 6 4 0 0—0 9 ; L i —C o r l n c . , L i n c o l n , N E) 测 定 土 壤 呼
积, 是非 常重 要 的后备 土地 资源 。但 沿 海滩 涂 土 壤盐 分
土壤全 氮、 有机质含量采用《 土壤农化分析方法 》 中的 常规方法。采用 自动分 析仪 ( P h o e n i x 8 0 0 0 ) 测 定土壤 微生 物
高, 养 分少 , 肥力差 , 成 为限制农业生产 的主要原因。如何 采取有效作业方式以更好地利用滩涂资源 , 变废为宝 , 已成为
1 . 4 分 析 测 定
势 …。作 物秸 秆不仅含有相 当数量 的碳 、 氮、 磷、 钾等营养元
素, 而且具有改善土壤理 化性状、 提 高土壤肥力 、 提高作物产
量等作用 。在 目前 田间作业方 式中 , 秸秆 还 田已成 为不可
或 缺 的渠 道 之 一 。
苏北沿海滩涂资源丰富 , 拥有 占全国 2 5 % 以上 的滩涂面
响, 以期为盐碱地秸秆还 田技术推广 提供科学依据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试 验 地 点 与 土 壤 条 件
吸速率 。 B i o l o g方法步骤 : 1 0 g 土壤外加 9 5 m L无菌的 0 . 1 4 5 m o l / L N a C 1 溶 液 在摇 床 上 振 荡 1 5 ai r n 然 后 将 土 壤 样 品 稀 释 至 l 0~, 再从 中取 1 2 5 该悬浮液接种至革兰氏阴性板 的每个 孔中 , 最后将接种好的板放 至 2 5℃ 的恒 温培养箱 中培养 , 每
一
4 1 4一
江苏农业科学
2 0 1 5年第 4 3卷第 7期
刘 冲, 王茂文, 刘兴华, 等.苏北沿海滩涂秸秆还 田对大麦生长及土壤质量 的影响 [ J ] .江苏农 业科 学, 2 0 1 5 , 4 3 ( 7 ) : 4 1 4— 4 1 5 , 4 2 5
d o i : 1 0 . 1 5 8 8 9 4. i s s n . 1 0 0 2—1 3 0 2 . 2 0 1 5 . 0 7 . 1 3 8
2 结 果 与 分 析 2 . 1 不 同秸 秆 还 田量 对 大 麦产 量 的 影 响
试验采用水稻 一 大 麦一年两熟 种植模式 ,于 2 0 1 3年 1 1
月2 2日播种 , 播种 量 2 6 0 k g / h m , 行距 3 0 c m, 2 0 1 4年 5月 2 8 日收获。 田问 统 一施 肥 : 基肥折合纯氮 1 5 0 k g / h m , 纯 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