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浸泡在一定浓度硝酸钾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与此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
①液泡②核糖体③线粒体④叶绿体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⑤D.②③④
2.下图是某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结构①是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B.结构②是线粒体,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C.结构③是高尔基体,能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
D.结构④是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
转移途径示意图。

某小组在密闭玻璃温室中进行植物栽培实3.下图①〜④表示不同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的CO
2
验,他们对室内空气中的CO
含量进行一天24小时监测,并根据数据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曲线。

下列分析正确的
2
量)
是(忽略土壤微生物代谢活动产生的CO
2
A.①与曲线中a点相符B.②与曲线中b点相符
C.③与曲线中c点相符D.④与曲线中d点相符
4.在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染色体数加倍和DNA分子数加倍B.染色体复制和染色单体的形成
C.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D.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5.图1是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动物正常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
B.图1中表示减数分裂的是细胞甲
C.图2中c→d是因为着丝点的分裂
D.图1中的细胞乙对应图2中的bc段
6.假定三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杂交组合AaBBDd×AaBbdd产生的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Dd 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A.1/2B.1/4C.1/8D.3/8
7.如图是某遗传病的家系图。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B.7号与8号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几率是1/6
C.11号带有致病基因的几率是3/5
D.12号是患者的几率是0
8.图1表示染色体DNA的基因表达过程,图2为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表。

下列说法或判断正确的是
A.图1中II过程只能发生在细胞核中,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
B.图1所示的碱基改变一定能引起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改变
C.图1中过程遗传信息的流向是从mRNA→ tRNA →氨基酸→蛋白质
D.若图1的碱基改变为碱基对替换,则X是图2氨基酸中精氨酸的可能性最小
9.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和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其原因是
A.能产生新基因B.发生的频率高
C.能产生大量有利变异D.能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10.下列变异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改变
B.人的第五号染色体部分片段缺失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11.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B.群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D.生殖隔离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12.某线性DNA分子含有5000个碱基对(bp),先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完全切割,再把得到的产物用限制性核
酸内切酶b完全切割,得到的DNA片段大小如下表。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和b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酶与b酶切断的化学键相同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和b切出的DNA片段不能相互连接
C.该DNA分子中a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有3个
D.仅用b酶切割该DNA分子至少可得到三种DNA片段
13.科学家已能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让羊合成并由乳腺分泌抗体。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该技术将导致定向变异
②DNA连接酶把目的基因与运载体黏性末端的碱基对连接起来
③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④受精卵是理想的受体细胞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4.生物工程的兴起,标志着人类从探索生命活动的奥秘到按照人们的愿望改造生物的巨大飞跃。

下列有关生物工
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载体
B.植物组织培养是植物细胞工程的基础
C.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最重要的用途是制备单克隆抗体
D.人工诱变、基因工程等都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
15.下图表示利用棉花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培养进行遗传改良的过程,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需在适宜条件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
B.②过程能定向诱导原生质体产生优良性状的突变
C.③过程中叶肉细胞失去了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
D.④过程需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处理
16.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可能把两个植物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在杂种植株上
B.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
C.利用聚乙二醇可以促进原生质体融合
D.植物体细胞杂交就是将不同的植物体细胞融合成杂种细胞
17.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除适宜的温度、pH和无菌条件外,还需要有植物激素进行调节
B.植物体细胞杂交前需要用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然后再用灭活的病毒促进融合
C.利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方法得到克隆动物是培育新物种的一种方式
D.动物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箱中培养,C02的作用是为细胞提供含碳的营养物质
18.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刺激可以诱导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或动物细胞的融合
B.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C.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杂种植株的过程不涉及染色体数目变异
D.烟草叶片离体培养能产生新个体,小鼠杂交瘤细胞可离体培养增殖
19.下列有关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备单克隆抗体运用的技术有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
B.需要用选择培养基筛选杂交瘤细胞
C.需要从杂交瘤细胞中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细胞
D.利用生物导弹治疗癌症就是利用了单克隆抗体清除癌细胞
二、综合题
1.下图表示植物细胞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部分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属于光合作用的阶段,过程③称为。

(2)由图可知,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除此以外光反应还可以为暗反应提供。

(3)图中属于有氧呼吸的过程是(填序号),过程②进行的场所是。

(4)活细胞一般都能进行的是图中的过程(填序号)。

2.基因X b控制红绿色盲,且等位基因X B、X b均有1000个碱基对,X B上存在一个EcoRI酶切位点,X b上存在两个该限制酶切点,切割情况如左图。

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分析一对夫妇基因型,所得杂交带谱如下右图:
(1)由图可知,X B基因突变成X b基因是由于DNA分子上发生了从而引起核苷酸序列的变化。

由X b基因转
录出来的mRNA最多能够翻译形成含有个氨基酸的蛋白质。

(2)该父亲在减数分裂形成精子过程中,一个细胞中最多时会出现个X B基因;形成的精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成为。

(3)由此可以推出双亲的基因型为。

其家族中外祖父和外祖母表现型都正常。

可推知儿子B的致病基因
从处得到。

(4)已知以上两个图的实验结果都是正确的,根据遗传定律分析,发现该家系中有一个体的条带表现与其父母不符,该个体编号为。

3.利用小鼠制备抗羊红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取相应B细胞前必需先给小鼠注射,形象地说先“打针”,否则失败。

(2)诱导融合的两种细胞名称及作用:——产生抗体;骨髓瘤细胞一一。

(3)诱导融合与原生质融合的不同方法:。

(4)两次筛选的目的及方法:
①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在该培养基上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
的细胞才能生长。

②经①筛选后的细胞并非都是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需经培养和检测,经多次筛选后就可获得足
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5)两种培养提取场所:
①体外培养一一细胞培养液提取。

②体内小鼠腹腔中培养一一小鼠腹水中提取。

(6)优点:强,高,并可大量制备。

4.番茄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一类果蔬。

但普通番茄细胞中含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控制细胞产生多聚半乳
糖醛酸酶,该酶能破坏细胞壁,使番茄软化,不耐贮藏。

为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科学家们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了抗软化、保鲜时间长的番茄新品种。

操作流程如图,请据图回答。

(1)在该实验中的目的基因是。

图中通过过程①形成重组DNA,需要的工具酶有。

(2)将重组DNA导入普通番茄细胞,采用的方法是。

由于土壤农杆菌的重组DNA中含有,它可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

除图中所
示方法以外,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还有花粉管通道法和。

(3)从图中可见,mRNA1和mRNA2的结合直接阻碍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合成时的过程,最终
使番茄获得抗软化的性状。

据图可知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与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不是等位基因。

其原因
是。

(4)图中培养②和培养③过程能顺利完成,通常主要取决于培养基成分中的植物激素的 ;要快速繁殖转基因
抗软化番茄植株,目前常用的生物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

(5)为防止转基因番茄通过花粉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传播给其它植物而造成“基因污染”,可以
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导入到番茄植物细胞的(结构)中,从而使目的基因不会通过花粉传递而在下
一代中显现出来。

贵州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浸泡在一定浓度硝酸钾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与此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
①液泡②核糖体③线粒体④叶绿体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⑤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①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是液泡内的细胞液与环境溶液发生渗透作用的结果,因此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与液泡密切相关,①正确;②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的同时,还需要载体协助,载体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因此该过程与核糖体密切相关,②正确;③由题意可知,浸泡在一定浓度硝酸钾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是由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进而使细胞液浓度增大的结果,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因此该过程与线粒体密切相关,③正确;④叶绿体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④错误。

综上所述,A正确。

【考点】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2.下图是某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结构①是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B.结构②是线粒体,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C.结构③是高尔基体,能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
D.结构④是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
【答案】C
【解析】A.结构①是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①正确;B.结构②是线粒体,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
的主要场所,②正确;C.结构③是内质网,能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C错误;D.结构④是叶绿体,是绿色植物
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D正确。

【考点】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名师点睛】细胞器问题的解答技巧
一是能区分各种细胞器的结构,能够根据是否有膜、是单层膜还是双层膜,正确识别各种不同细胞器。

二是准确掌握各种细胞器的功能及其特点,对相关问题进行判断,如叶绿体具有双层膜、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具有双层膜、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核糖体主要是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高尔基体是单层膜细胞器、与动物细胞的分泌物的形成和细胞分裂过程中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形成有关等。

转移途径示意图。

某小组在密闭玻璃温室中进行植物栽培实3.下图①〜④表示不同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的CO
2
验,他们对室内空气中的CO
含量进行一天24小时监测,并根据数据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曲线。

下列分析正确的
2
是(忽略土壤微生物代谢活动产生的CO
量)
2
A.①与曲线中a点相符B.②与曲线中b点相符
C.③与曲线中c点相符D.④与曲线中d点相符
【答案】C
【解析】A.曲线中ab段的前一段时间,没有光照,只进行呼吸作用,而①细胞即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A错误;B.图中b点时二氧化碳达到平衡点,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而②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
B错误;C.图中b点和c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对应细胞③,C正确;D.曲线中bc段时,二氧
化碳含量不断下降,表明此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可对应细胞④;c-d段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d
点是24点,只进行呼吸作用,D错误。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
【名师点睛】“三看法”解答坐标曲线题
解答坐标曲线图类的题目要遵循的步骤是:第一看坐标图中横、纵轴的含义,找出横、纵坐标的关系,结合教材联系相应的知识点;第二看曲线中的特殊点,即始终点、转折点、交叉点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第三看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含义。

4.在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染色体数加倍和DNA分子数加倍B.染色体复制和染色单体的形成
C.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D.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答案】B
【解析】有丝分裂过程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出现染色单体;(2)前期:
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的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2条子染色体,并被纺锤丝牵引分
别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A.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后期,而DNA数目
加倍发生在间期,A错误;B.染色体复制和染色单体的形成都发生在间期,B正确;C.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后期,而细胞质分裂发生在末期,C错误;D.细胞板出现发生在末期,而纺锤体出现发生在前期,D错误。

【考点】细胞的有丝分裂
【名师点睛】根据如下的特点之一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
5.图1是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动物正常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
B.图1中表示减数分裂的是细胞甲
C.图2中c→d是因为着丝点的分裂
D.图1中的细胞乙对应图2中的bc段
【答案】D
【解析】A.图1甲细胞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4条染色体,说明其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A正确;B.甲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是有丝分裂后期,B正确;C.图2的ab段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1个变为2个,表示DNA复制,是细胞分裂间期;bc段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cd段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由2个变为1个,表示着丝点分裂,C正确;D.图1的细胞乙每条染色体上只有1个DNA,对应图2的de段,D错误。

【考点】细胞的有丝分裂;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
【名师点睛】图形解读
DNA、染色体、染色单体及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
(1)a→b、l→m、p→q是因DNA分子复制。

(2)g→h、n→o、r→s是因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

(3)d→e、r→s的变化很相似,都是DNA含量减半,但发生的时期不同。

(4)染色单体在细胞周期中的起点为0,终点也为0。

6.假定三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杂交组合AaBBDd×AaBbdd产生的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Dd 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A.1/2B.1/4C.1/8D.3/8
【答案】C
【解析】将亲本的三对基因分别拆开计算,则Aa×Aa→1/2Aa;BB×Bb→1/2Bb;Dd×dd→1/2Dd,根据乘法原理可得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2×1/2×1/2=1/8。

综上所述,C正确。

【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7.如图是某遗传病的家系图。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B.7号与8号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几率是1/6
C.11号带有致病基因的几率是3/5
D.12号是患者的几率是0
【答案】C
【解析】A.由家系图中1号、2号和6号的表现型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A错误;B.设有关基因由A和a控制, 1号、2号和6号的表现型可知, 1号、2号都是Aa,所以7号的基因型是1/3AA或2/3Aa;因为3号是aa,因而8号的基因型是Aa,所以7号与8号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几率是2/3Aa×Aa×1/2=2/3×1/4×1/2=1/12,B错误;C. 7号的基因型是1/3AA或2/3Aa,8号的基因型是Aa,所以他们的后代情况是2/6AA、3/6Aa和1/6aa,而11号是正常人,所以其带有致病基因的几率是3/6÷(2/6+3/6)=3/5,C正确;D.9号的基因型是Aa,10号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所以12号可能不是患者,也可能不是患者,无法确定,D错误。

【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名师点睛】判断遗传方式的判断依据
8.图1表示染色体DNA的基因表达过程,图2为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表。

下列说法或判断正确的是
第一个字母第二个字母第三个字母
B.图1所示的碱基改变一定能引起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改变
C.图1中过程遗传信息的流向是从mRNA→ tRNA →氨基酸→蛋白质
D.若图1的碱基改变为碱基对替换,则X是图2氨基酸中精氨酸的可能性最小
【答案】A
【解析】A.由图1可知,过程II染色体上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只能发生在细胞核中,A正确;B.由图1和表格信息可知,赖氨酸有两个密码子:AAA和AAG,所以若DNA改变的是其对应的第3个碱基,可能编码出来的还是赖氨酸,所以不改变蛋白质的结构,B错误;C.过程I是遗传信息的翻译,其遗传信息的流向是从mRNA→蛋白质,C错误;D.若图1的碱基改变为碱基对替换,则X是图2氨基酸中天冬氨酸和丝氨酸的可能性最小,D 错误。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名师点睛】思维建模
正确区分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子和反密码子
(1)基因、密码子、反密码子的对应关系
(2)氨基酸与密码子、反密码子的关系
①每种氨基酸对应1种或几种密码子(密码子简并性),可由1种或几种tRNA转运。

②1种密码子只能决定1种氨基酸,1种tRNA只能转运1种氨基酸。

③密码子有64种(3种终止密码子,61种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反密码子理论上有61种。

9.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和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其原因是
A.能产生新基因B.发生的频率高
C.能产生大量有利变异D.能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答案】A
【解析】A.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能产生新基因,因而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和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A 正确;B.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B错误;C.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多数是有害的,C错误;D.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生物性状,D错误。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名师点睛】基因突变的机理
注:④⑤⑥填写基因结构改变的类型。

10.下列变异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改变
B.人的第五号染色体部分片段缺失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答案】B
【解析】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改变可能属于基因突变,A不符合题意;B.人的第五号染色体部分片段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符合题意;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C不符合题意;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D不符合题意。

【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名师点睛】易位与交叉互换的区别
发生于非同源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
11.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B.群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D.生殖隔离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答案】C
【解析】A.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错误;C.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D.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错误。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名师点睛】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
12.某线性DNA分子含有5000个碱基对(bp),先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完全切割,再把得到的产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完全切割,得到的DNA片段大小如下表。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和b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酶与b酶切断的化学键相同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和b切出的DNA片段不能相互连接
C.该DNA分子中a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有3个
D.仅用b酶切割该DNA分子至少可得到三种DNA片段
【答案】B
【解析】A.限制酶作用的化学键都是磷酸二脂键,A正确;B.由图可以看出a酶和b酶切割后产生的粘性末端
相同,它们之间能相互连接,B错误;C.a酶可以把原有DNA切成4段,说明有该DNA分子上有3个切口,即
a酶的识别序列有3个,C正确;D.b酶把大小是2100的DNA切成大小分别为1900和200两个片段,再把大
小是1400的DNA切成大小分别为800和600两个片段,说明b酶的识别序列至少有2个,仅用b酶切割该DNA 分子至少可得到三种DNA片段,D正确。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13.科学家已能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让羊合成并由乳腺分泌抗体。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该技术将导致定向变异
②DNA连接酶把目的基因与运载体黏性末端的碱基对连接起来
③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④受精卵是理想的受体细胞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①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是将不同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出可以说是定向的变异,①正确;
②限制酶切割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切割的部位都是相同的磷酸二酯键,而DNA连接酶是连接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
磷酸二酯键,②错误;③人工合成目的基因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mRNA→单链DNA→双链DNA;二是根据蛋白质氨基酸序列→mRNA序列→推测出结构基因核苷酸序列→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目的基因.③正确;④将目的
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此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受精卵,④正确。

综上所述,B正确。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14.生物工程的兴起,标志着人类从探索生命活动的奥秘到按照人们的愿望改造生物的巨大飞跃。

下列有关生物工
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载体
B.植物组织培养是植物细胞工程的基础
C.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最重要的用途是制备单克隆抗体
D.人工诱变、基因工程等都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
【答案】D
【解析】A.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是质粒,质粒一般从细菌中提取,除了质粒可作为运载体以外,还有λ噬菌
体衍生物和动植物病毒,A正确;B.植物细胞工程包括两项技术,分别是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植物体细胞杂交在融合形成杂种细胞时由细胞培养成杂种植株需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故植物组织培养是植物细胞工程的基础,B正确; C.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现主要用于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为获得即能够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需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为制备单克隆抗体开辟
了新途径,C正确;D.基因工程相对于杂交育种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相对于诱变育种具有定向改造生物
性状,原因是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愿望,通过基因重组创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生物类型和产品,人而工诱变原理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多害少利、突变率低、普遍性、随机性的特点,D错误。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植物的组织培养;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15.下图表示利用棉花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培养进行遗传改良的过程,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