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文综地理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
文综地理部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根据我国1953年、1982年、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年龄金字塔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四幅年龄金字塔图按普查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丁甲乙丙C.丁丙乙甲D.丙乙甲丁2.乙图所示
A.男性平均寿命高于女性
B.0—4岁男女性别比例相等
C.老龄化现象比丙图所示时期更严重
D.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有一次大的生育高峰
图1是金砖国家(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图,图2是金砖国家生产和消费碳排放量图,读图完成3~4题。
①②③④⑤
图1 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2010年)
图2 生产和消费碳排放量图
3.下列关于金砖国家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②、④所代表的国家分别是俄罗斯和中国
B.图中一次能源生产量大于消费量的国家是①②④
C.②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煤炭
D.④国是世界上主要的能源进口国
4.关于②国碳排放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消费的本国碳排放量小于消费的他国碳排放量
B.消费的碳排放总量大于生产的碳排放总量
C.生产的碳排放量有一部分通过产品出口到他国被消费
D.消费的他国碳排放量是由出口产品所产生的
自然界中,相邻河系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会有一个河系发展成为主河系。
由于分水岭
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流袭夺,称为主动河流袭夺。
图2是图1中方框处的分水岭迁移图,该处分水岭从I经Ⅱ演化到III,分水岭最终被切穿,发生河流袭夺现象。
读图完成5—6题.
图1 图2
5.图1中最终河流流量减少的河段是
A.a B.b C.c D.d
6.图2中导致分水岭迁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
定向运动是一种借助地图和指北针按规定方向行进的体育活动,又称“定向跑”、“定向越野”等。
下图为某次定向运动所使用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米。
读图完成7~8题。
7.从地点1到地点2,海拔可能升高了
A.0米B.25米C.50米D.100米
8.运动员沿途经过了
A.两个鞍部B.四条谷地C.陡崖顶部D.两座山峰
读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9—11题。
9.最有可能出现降水的地方是
A.甲B.乙C.丙D.丁
10.如果区域为阴雨天气,则等压线a的值最可能是
A.1002.5hpa B.1005hpa C.1007.5hpa D.1010hpa 11.若甲所在天气系统越来越强大并向北移动,那么下列现象最可能的是A.南亚进入旱季B.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C.我国东部普遍受寒潮影响D.我国东部秋高气爽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陕西省地域南北长约880公里。
由于南北延伸很长,从而引起境内南北间气候的明显差异。
图1为陕西省南部城市、河流分布图,图2为甲地—西安—安康—乙地沿线的地形剖面图,图3为西安、安康两地多年平均气候资料统计图.
图1
图2
图3
(1)西安和安康两地间的直线距离约为km;若仅考虑海拔因素,安康与乙地的温差约为℃。
(4分)
(2)描述从西安到安康沿线地形的变化情况,并指出西安、安康两地之间的地形区的延伸方向。
(8分)
(3)比较西安、安康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点,并分析两地间的地形对其气候差异性形成的影响。
(14分)
37.(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下图为某国地形及城市分布图。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该国不断承接和发展新兴电子工业,其西北部的墨西卡利地区有望成为区域性第一电子工业园。
该国是世界上第七大原油出口国。
(1)从海陆位置和地形角度简述该国城市分布特点及原因。
(6分)
(2)分析墨西卡利地区承接和发展电子工业的主要有利条件。
(8分)
(3)近年来该国大力发展石化工业,试分析其区位优势条件。
(6分)
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42.(10分)旅游地理
陕西和河南两省相邻,旅游资源有许多共同之处,两省旅游部门拟开展区域旅游合作,沿陇海铁路开辟一条跨省旅游线路——千年古都游,促进两省经济共同发展。
下表千年古都游线路
千年古都游线路
主要城市主要景点
西安钟楼-大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西安城墙-半坡遗址-兵马俑-始皇陵-乾陵-茂陵-法门寺
郑州嵩山少林寺-黄帝故里
洛阳白马寺-龙门石窟-关林
开封相国寺-包公祠-龙亭-宋都御街
阅读材料,试评价跨省旅游线路沿线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为“1961 - 2010年中国霜冻期平均日数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我国东部地区霜冻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比较上海与拉萨两地霜冻日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6分)
(2)目前防御霜冻常采用灌溉的方法,其中的原理是什么?(4分)
44.(10分)环境保护
河南省2011年秸秆燃烧监测情况:自6月4日监测到首个秸秆焚烧点以来,到10月15日,共监测到较为明显的秸秆焚烧点313个次。
其中10月9日最为严重。
除豫西地区的能见度好一些外,大部分地区烟雾笼罩。
阅读材料,说出焚烧秸秆的危害以及焚烧秸秆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至少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