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九单元 溶液知识精讲 人教实验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精讲人教实验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第九单元溶液
一. 溶液的概念、特征和组成及其运用
学习目标:
1. 溶液的概念及其广泛应用
2. 根据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判断溶液的组成。

3. 依据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和稳定性,区别溶液和非溶液。

4. 综合运用溶液概念和物质间反应规律,分析化学反应后溶液的组成和质量变化情况。

主要内容:
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可以是固、液或气体
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是指水溶液
例题解析:
例1.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 碘酒
B. 糖水
C. 汽水
D. 墙体涂料
选D
例2. 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下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

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A. 溶质质量增加
B. 溶剂质量减少
C. 溶液质量不变
D. 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选B
二.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相互转化
学习目标:
1. 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判断相互转化的条件
2. 比较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与稀溶液的联系与区别
3. 对典型物质在改变外界条件时,组成和状态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和判断
主要内容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中⎫⎬⎭
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加溶质、降温、减溶剂加溶剂、升温−→−−−−−−←−−−−−−−
例题解析:
1. 通常情况下,欲将一杯不饱和的食盐水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适宜的方法是()
A. 往食盐水中加食盐
B. 往食盐水中加水
C. 往食盐水中加入饱和食盐水
D. 把食盐水放入冰箱中
选A
2. 如何确定一杯食盐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答:在一定温度下,向该食盐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若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则溶液已达到饱和,反之没有饱和。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凡是均一、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
B.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一定会变成饱和溶液
D. 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三. 溶解度、溶解度曲线及其运用
学习目标:
1. 溶解度的涵义
2. 根据溶解度曲线查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3. 利用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混合物的不同方法。

主要内容:
溶解度:一定T. 100g 溶剂里,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NaNO 3、NH 4NO 3),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不大(如NaCl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反而降低(如Ca(OH)2),气体溶解度:P ↑溶解度↑,T ↑溶解度↓
例题解析:
1. 小王用煮沸后刚冷却的水养鱼,不久鱼儿就死了,下列能比较合理地解释此现象的叙述是()
A. 水中的细菌在煮沸的过程中被杀死
B. 水中溶解的氧气在煮沸过程中逸出而减少
C. 煮沸后刚冷却的水中溶入更多的二氧化碳
D. 煮沸后刚冷却的水中溶入更多的氮气
2. 根据下图所示,AB 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温度在_______内A 的溶解度大于B
(2)温度在_______时,A 、B 的溶解度相等
(3)在t 1℃时,A
l
123 溶解度n
答案:(2)大于t 2℃1时;(2)等于t 2℃;(3)m
四. 有关溶液的计算
学习目标:
1. 由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溶质的质量
2. 溶液的稀释或蒸发浓缩的计算
3.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所涉及的计算
主要内容: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
⨯100% 溶液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密度()=⨯V ρ
m a m b m m b a 浓溶液稀溶液浓溶液增加的水质量⨯=⨯=+⨯%%()%()
例题解析:
1. 把200g 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
A. 50g
B. 100g
C. 200g
D. 400g
解法一:设稀释后食盐水的质量为x
20020%10%400400200200g x x g g g g ⋅=⋅=-=,需加水:
解法二:设需加水的质量为y
20020%20010%200g g y y g ⋅=+⋅⋅=()
选C
2. 现有200g5%的硝酸钾溶液,为了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求
(1)在原溶液中需再溶解多少克硝酸钾
(2)或者将原溶液蒸发掉多少克水?
解:设在原溶液中需再溶解硝酸钾的质量x
2005%200100%10%g x g x
⋅++⨯= x g =111.
(2)设将原溶液蒸发掉水的质量为y
2005%200100%10%g g y
⨯-⨯= y=100g
【模拟试题】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后形成溶液的是()
A. 麻油
B. 泥沙
C. 蔗糖
D. 汽油
2. 能证明20℃时某一硝酸钾溶液已达到饱和的方法是()
A. 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固体不溶解
B. 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变稀
C. 取少量溶液降温到0℃,有固体析出
D. 取少量溶液升温到50℃,无固体析出
3. 10℃时,50g水里最多溶解甲物质10g,20℃时100g水里最多溶解乙物质20g,则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为()
A. 甲>乙
B. 甲=乙
C. 甲<乙
D. 无法比较
4. 实验室里用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浓盐酸(密度已知),配制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操作步骤有:a. 量取b. 计算c. 称量d. 稀释,则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A a b c d
.→→
B b c d
.→→→
C b a c d
.→→
D b a d
5. 利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A. 海水受热分解
B. 升高温度,降低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
C. 温度升高,使食盐的溶解度增大
D. 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氯化钠成晶体析出
6. 80℃时,一杯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时,下列各量不会改变的是()
A. 溶质的质量
B. 溶剂的质量
C. 溶液的质量
D. 硝酸钾的溶解度
7. 100mL20%的食盐水与200mL20%的食盐水相混合,得到的食盐水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5%
B. 10%
C. 15%
D. 20%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饱和溶液中再加入任何物质都不可能溶解
B. 只有增加溶剂的质量,饱和溶液才可能变成不饱和溶液
C. 某种溶液可以是稀溶液,但同时又是饱和溶液
D. 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9. ◆某温度时,甲、乙两烧杯中分别盛有200g和100g两种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若又加入100g水后,保持温度不变时为恢复成饱和溶液,则加入的硝酸钾的质量为()
A. 无法判断
B. 甲=乙
C. 甲>乙
D. 甲<乙
10. 下列加速固体物质溶解的措施中,能改变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有()
A. 加热
B. 把固体研细
C. 搅拌
D. 振荡
1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B. 20℃时50g水最多能溶解5gA物质,40℃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10gB物质,则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温度升高,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液则变稀
D.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时,若溶液质量不变,则溶液组成不变
12. ◆8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熟石灰mg,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熟石灰ng,20℃时的熟石灰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A%,则m、n、A之间的关系正确的为()
A. m>n>A
B. m<n<A
C. n>m,n>A
D. n<m,n<A
二. 不定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3. 一定量氢氧化钠固体与水混合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它们形成的溶液是混合物
B. 它们形成的溶液是化合物
C. 混合时溶液温度降低
D. 混合时溶液温度升高
14. 20℃时,向50g食盐饱和溶液中再加入10g食盐,则在20℃时,该食盐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15. ▲将30g某物质加入120g水中全部溶解配制成溶液甲,从中取出20g甲溶液,则关于剩斜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B. 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 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 剩余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不变
16.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当压力降低时,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就减小
B. 一杯溶液中,各部分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 溶液中的溶质除固体外,还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 10g固体物质完全溶解在9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是10%
17. ▲将100g10%的蔗糖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有()
A. 加入10g蔗糖
B. 蒸发掉50g水
C. 把溶剂蒸发掉一半
D. 加入蔗糖
18. ◆t℃时,将50g氯化铵溶解在100g水中刚好达到饱和,在该温度时,从中取出30g 氯化铵饱和溶液加入水中稀释至125g,则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 24%
B. 8.7%
C. 8%
D. 6.5%
三. 填空题
19. 铁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盐酸中的溶质名称是___________。

20. 化工生产中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常常先把反应的固体配成溶液再两两混合。

在农业上,为了合理使用农药,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或液体农药配成___________或__________,用来喷洒受病虫害的农作物。

21. 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现有以下方法
A. 加溶剂水
B. 加溶质硝酸钾
C. 升高温度
D. 降低温度
(1)能减小硝酸钾溶解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2)能使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除上面可选择的方法外还有其他什么方法吗?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t℃时,ng某物质溶解在mg水中刚好达到饱和,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______________,若加入10g水稀释后,此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是___________。

23. ◆t℃时,将A物质溶于等质量的水中恰好制得饱和溶液,则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这时该溶液中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4. 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回答:
(1)____________℃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____________℃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为B>C>A;
(3)欲从接近饱和的B溶液中得到B,通常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
(4)欲从接近饱和的A溶液中得到A,通常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
(5)t4℃时,将50gA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A溶液____________g。

25. 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水来选种。

实验室欲配制150g这种溶液,其操作步骤是:
(1)计算所需_____________的质量,分别为___________;
(2)称量_________________倒入_____________;
(3)用_____________量取____________倒入______________,用玻璃棒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四. 计算题
26. 实验室常用的稀硫酸是把1体积浓硫酸慢慢注入5体积水中配制成的。

如果所用浓硫酸的密度是3,质量分数是98%,试计算这样配成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27. 将氯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加入水中,然后向其中加入若干克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求:
(1)原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
(2)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C
2. A
3. D
4. D
5. D
6. B
7. D
8. C
9. C 10. A
11. D 12. C
二. 不定选择题
13. A、D 14. C 15. B、D 16. A、D 17. B、D 18. C
三. 填空:
19. 硫酸亚铁氯化氢
20. 悬浊液乳浊液
21. (1)D
(2)B、D 蒸发溶剂
22.
n
n m
n g +
⨯+
100%10
()
23. 100g 200g
24. (1)t3(2)小于t1(3)蒸发溶剂(4)降低温度(5)80
25. (1)食盐和水24g、126g
(2)NaCl24g 烧杯内
(3)量筒水126mL 步骤(2)的烧杯内搅拌加快食盐溶解
四. 计算题
26. 26.5%
27. (1)10g(2)73g(3)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