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4硫的氧化物 课外拓展训练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葫芦岛一高中课外拓展训练高一年级化学学科
硫的氧化物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能使FeCl3,KMnO4水溶液褪色 B.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
C.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SO3 D.少量SO2通过浓的CaCl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于地壳的岩层里含硫及其化合物,因此火山喷出物中含有H2S、SO2等硫的化合物B.化石燃料直接燃烧会产生对大气有严重污染的SO2气体
C.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SO2,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SO3
D.硫是一种淡黄色晶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
3.能与SO2气体发生反应,但无沉淀产生的是( )
①溴水②Ba(OH)2溶液③石灰水④Na2CO3⑤稀H2SO4⑥Na2SO3
A.只有①B.①③④ C.④⑤⑥ D.①④⑥
4.为除去混入CO2中的SO2和O2,下列试剂的使用顺序正确的是( )
①饱和Na2CO3溶液②饱和NaHCO3溶液③浓H2SO4溶液④灼热的铜网⑤碱石灰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②④③ D.②③
④
5.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
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
则下列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湿润的品红试纸,蘸有KMnO4酸性溶液的滤纸均褪色证明了SO2的漂白性
C.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未变蓝说明SO2不能将I-还原为I2
D.实验后,可把注射器中的物质推入NaOH溶液,以减少环境污染
6.往FeCl3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同时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表明FeCl3有还原性 B.白色沉淀为BaSO3
C.该实验表明SO2有漂白性 D.反应后溶液酸性增强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KMnO4(H+)、石蕊溶液褪色
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SO2
C.SO2、漂白粉、活性碳、Na2O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
D.SO2和Cl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同时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漂白效果更好8.下列对SO2和SO3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条件下,都是无色气体,都易溶于水 B.都是酸性氧化物,其水溶液都是强酸C.都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时红色又能再现 D.都能跟碱溶液反应
9.将SO2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未见沉淀生成,继续通入某种气体仍无沉淀生成,则该气体可能是( )
A.CO2B.NH3 C.Cl2D.H2S
10.下列有关SO2气体的实验现象中不正确的是( )
A.装满SO2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滴有紫色石蕊的水槽中,进入试管的液体呈红色
B.将SO2气体通入装有品红溶液的试管里,红色逐渐褪去,给试管加热无明显变化
C.打开盛有SO2气体的集气瓶口的玻璃片,可闻到刺激性气味
D.将SO2气体通入装有溴水溶液的试管里,橙红色逐渐褪去
11.(双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定是CO2
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将其煮沸溶液又变红的无色气体一定是SO2
C.某酸性溶液经分析其中含有大量的S2-,SO2-3
D.用NaHSO3,Na2SO3与浓硫酸反应都可产生SO2
12.强热绿矾晶体,除结晶水蒸发外,还发生如下化学反应:2FeSO4△,Fe2O3+SO2↑+SO3↑。
如果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浓BaCl2溶液中,产生的现象是( )
A.生成BaSO4和BaSO3混合沉淀 B.生成BaSO4沉淀,有SO2气体逸出
C.生成BaSO4沉淀,有SO3气体逸出 D.有SO2和SO3两种气体同时逸出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10分)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后,将溶液分置于两支试管中。
向一份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A;另一份通入少量Cl2,产生白色沉淀B。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SO2与水的反应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可能是“不反应”,也可能是“反应但无现象”。
此处应为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沉淀A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该沉淀能否溶于稀盐酸?________。
(3)写出生成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成2.33 g沉淀B,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的Cl2______mL。
14.(10分)A、B是两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填空。
(1)写出A~F各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F________。
(2)写出A、B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15.(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试回答:
(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
(4)尾气可采用______________溶液吸收。
16.(11分)小刚同学探究二氧化硫分别与BaCl2溶液、Ba(OH)2溶液反应的实验。
(1)少量SO2通入到Ba(OH)2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量的SO2通入到Ba(OH)2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回答有关问题。
小刚同学将SO2
通入到BaCl2溶液中,出现了异常现象,
看到了明显的白色沉淀,为探究该白
色沉淀的成分,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则操作①的名称为________,试剂A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实验表明,小刚加入试剂A后,白色沉淀未见溶解,则该白色沉淀的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产生该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1分)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
与二氧化硫的反应,都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
验。
通入SO2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
木条复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1小组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生成了Na2SO3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Na2O2与SO2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________。
(3)第2小组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除了生成Na2SO3和O2外,还有Na2SO4生成,为检验是否有Na2SO4生成,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方案:
上述方案是否合理?_______,请简要说明两点理由:①_______,②__________。
答案:1A 2C 3D 4D 5D 6D 7B 8D 9A 10B 11BD 12B
13解析:加入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为
Ba2++SO2+2OH-===BsSO3↓+H2O;①
通入Cl2发生的反应为
Ba2++SO2+Cl2+2H2O===BaSO4↓+2Cl-+4H+。
②
由方程式②:BaSO4~Cl2
233 g 22 400 mL
2.33 g V(Cl2)
故V(Cl2)=224 mL。
答案:(1)不反应弱酸不能制强酸
(2)BaSO3能
(3)Ba2++SO2+Cl2+2H2O===BaSO4↓+2Cl-+4H+
(4)224
14解析:由题图中A、B两种气体等物质的量加入H2O中,生成含C、D的无色溶液,滴入Ba(OH)2溶液生成沉淀F和溶液D,D中滴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G,可知溶液C、D中含有SO2-4、Cl-。
向气体B中通入Ba(OH)2溶液有沉淀E生成,且B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知B为SO2,则A为Cl2。
答案:(1)Cl2SO2H2SO4HCl BaSO3BaSO4
(2)Cl2+SO2+2H2O===4H++SO2-4+2Cl-
15答案:(1)蒸馏烧瓶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2)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无色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还原性氧化性5SO2+2MnO-4+2H2O=2Mn2++5SO2-4+4H+
(3)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为红色
(4)NaOH
16解析:(1)SO2为酸性氧化物,通入碱溶液中生成相应的盐和水,SO2+Ba(OH)2===BaSO3↓+H2O;通入过量SO2时,由于H2SO3为二元弱酸,所以得到酸式盐,Ba(HSO3)2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以Ba2+、HSO-3形式存在,离子方程式为SO2+OH-===HSO-3。
(2)固体、液体分离用过滤。
SO2通入溶液中可能被O2氧化。
猜测白色沉淀可能为BaSO3或BaSO4或二者同时存在,故试剂A选盐酸,为避免其他离子的影响,不能选H2SO4或HNO3。
(3)BaSO4不溶于盐酸。
考虑空气中的O2将SO2氧化,2SO2+2Ba2++O2+2H2O===2BaSO4↓+4H+。
答案:(1)SO2+Ba2++2OH-===BaSO3↓+H2O SO2+OH-===HSO-3
(2)过滤HCl
(3)BaSO42SO2+2Ba2++O2+2H2O===2BaSO4↓+4H+
17解析:(1)模仿2CO2+2Na2O2===2Na2CO3+O2,写出SO2与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2SO3易跟H+反应生成SO2,检验SO2的最佳试剂是品红溶液(试剂易得,反应灵敏,现象明显)。
(3)SO2-3易被氧化为SO2-4,HNO3和Na2O2都可能氧化SO2-3,所以该方案不合理。
答案:(1)2Na2O2+2SO2===2Na2SO3+O2(2)取少量试样,加入稀硫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若品红溶液褪色,则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3)不合理;①稀硝酸能将BaSO3氧化成BaSO4②未反应的Na2O2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
下方文件供学习参考
《化学与生活》测试
单项选择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2.5分,共100分)
1. 在盛有碘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四氯化碳后振荡,静默片刻后,出现的实验
现象是()
A. 整个溶液变紫色
B. 整个溶液变棕色
C.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
D. 下层无色,上层紫红色
2. 下列仪器不宜直接用来加热的是()
A.试管
B.坩埚
C.蒸发皿
D.烧杯
3.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水含有N A个水分子
B. 28g氮气含有N A个氮分子
C. 1mol氯气含有N A个氯原子
D. 1mol铝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N A个氢气分子
4. 在5L硫酸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4.6g ,则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是浓
度为()
A. 0.2 mol/L
B. 0.04 mol/L
C. 0.08 mol/L
D. 0.02 mol/L
5. 蔗糖是常见的食用糖,蔗糖属于()
A. 混合物
B. 化合物
C. 氧化物
D. 单质
6. 下列各组离子反应能用H+ + OH-=H2O 表示的是()
A. NaOH溶液与CO2的反应
B. Ba(OH)2溶液和稀H2SO4的反应
C. NaOH溶液和盐酸的反应
D. 氨水和稀H2SO4的反应
7. 已知某本性溶液中含有Ba2+、Fe3+,则下述离子组能与上述离子共存的是
()
A. CO32-、Cl-
B. NO3-、Cl-
C. NO3-、SO42-
D. OH-、NO3-
8. 下列反应中,水作为还原剂的是()
A. 2Na + 2H2O = 2NaOH + H2↑
B. Cl2 + H2O HCl + HClO
C. 2F2 + 2H2O = 4HF + O2
D. SO2 + H2O H2SO3
9. 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 MnO4-→Mn2+
B. HCl→Cl2
C. Fe→Fe3+
D. KClO3→O2
10.下列溶液中的各组离子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Ba2+、Cl-、SO42-
B. Ca2+、HCO3-、Cl-、K+
C. MnO4-、K+、I-、H+
D. H+、Cl-、Na+、CO32-
11.下列性质中,不属于大多数金属通性的是()
A. 有银白色光泽
B. 有延展性
C. 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D. 有很高的熔点和硬度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 钠和冷水反应:Na + 2H2O = Na+ + 2OH-+H2↑
B. 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 + 2OH-= AlO2-+ H2↑
C. 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 + 6H+ = 2Al3+ + 3H2↑
D. 铁跟稀硫酸反应:2Fe + 6H+ = 2Fe3+ + 3H2↑
13.下列实验中,能观察到明显变化现象的是()
A. 把KSCN溶液滴入FeCl3溶液中
B. 把铁片放入冷的浓硫酸中
C. 把盐酸滴入氢氧化钾溶液中
D. 把淀粉溶液滴入KI溶液中
14.氢氧化铝可作为治疗胃酸过多的内服药,这是利用了氢氧化铝的()
A. 酸性
B. 碱性
C. 两性
D. 氧化性
15.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 硬铝
B. 黄铜
C. 钢铁
D. 水银
16.下列对金属及其制品的防护措施中,错误的是()
A. 铁锅用完后,用水刷去其表面的油污,置于潮湿处
B. 通过特殊工艺,增加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
C. 对于易生锈的铁制品要定期刷防护漆
D. 把Cr、Ni等金属加入到普通钢里制成不锈钢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晶和陶瓷的主要成分都属于硅酸盐
B. 单质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C. 硅酸钠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D. 工业上用盐酸刻蚀玻璃
18.下列不属于传统硅酸盐产品的是()
A. 玻璃
B. 水泥
C. 光导纤维 D . 陶瓷
19.用自来水养金鱼时,通常先将自来水经日晒一段时间后,再注入鱼缸,其目的
是()
A. 利用紫外线杀死水中的细菌
B. 提高水温,有利于金鱼生长
C. 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
D. 促使水中的次氯酸分解
20.下列气体中,既有颜色又有毒性的是()
A. 氮气
B. 一氧化碳
C. 氯气
D. 二氧化碳
21.下列物质能使品红褪色的是()
①活性炭②过氧化钠③氯水
④二氧化硫⑤臭氧
A. B. C. D.
22.酸雨给人类带来了种种灾祸,严重地威胁着地球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下列
有关减少或者防止酸雨形成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对燃煤进行脱硫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天然气、甲醇等清洁燃料
人工收集雷电作用产生的氮氧化物
对含SO2、NO2等工业废气进行无害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
A. B.
C. D.
23.对于硫酸和硝酸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 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铁投制容器盛装
B. 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C. 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D. 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
24.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的3He存在,以下关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是4He的同素异形体
B. 比4He多一个中子
C. 是4He的同位素
D. 比4He少一质子
25.有短周期元素A、B、C,其中A和B同周期,B和C同主族,且最外层电子
数之和为17,核电荷数之和为31,则A、B、C是()
A. C、N、Si
B. N、P、O
C. N、O、S
D. C、Si、S
26.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完全正确的是()
酸性:HClO4>HBrO4>HIO4碱性:Ba(OH)2>Ca(OH)2>Mg(OH)2
稳定性:HCl>H2S>PH3还原性:F->Cl->Br-
A. B.
C. D.
27.下列各组分子中化学键类型有明显差异的是()
A. H2O、CO2
B. MgF2、H2O2
C. NaOH 、Ba(OH)2
D. NaCl 、KCl
28.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活泼金属与酸反应
B. 制造水煤气
C. 酸碱中和反应
D. 镁条燃烧
29.绿色能源是指使用过程中不排放或排放极少污染物的能源,如水能、地热、
天然气、电能等。
下列能源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太阳能风能石油煤潮汐能⑥木材
A. B. C. ⑥ D.
30.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
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A. 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回收其中石墨电极
C.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D. 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31.石墨-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锌片:Zn + 2OH--2 e – = ZnO + H2O
石墨:O2 + 2H2O +4 e – = 4OH-,据此判断,锌片是()
A. 负极,并被氧化
B. 负极,并被还原
C. 正极,并被氧化
D. 正极,并被还原
32.对于100mL 1mol/L盐酸与锌粒的反应,下列措施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升高温度改用100mL 3mol/L盐酸改用300mL 1mol/L盐酸
用等量锌粉代替锌粒
A. B. C. D.
33.反应A(g) + 3B(g) =2C(g) +2D(g) 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化学反应速率,其中表
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4.0D S L mol •)=(υ
B. )/(6.0B S L mol •)=(υ
C.)/(5.0C S L mol •)=(υ
D. )/(15.0A S L mol •)=(υ 34.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重要特征是( )
A.反应停止了
B.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0
C.正逆反应都还在进行
D.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35.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 )
A.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C.分子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
D.分子式相同,但分子内碳原子的连结方式不同 3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烃类的是( )
A.C 6H 6
B.CO(NH 2)2
C.C 2H 4
D.C 4H 10 37.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酯化反应的反应物之一肯定是醇
B.酯化反应一般不需要加热
C.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
D.酯化反应一般需要催化剂
3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银氨溶液检验某病人是否患糖尿病
B.在植物油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
C.酶不属于蛋白质
D.在鸡蛋白溶液中滴入浓硝酸,微热会产生黄色物质 3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公交车使用天然气代替汽油主要是为了改善空气质量
B.航天器外层的抗氧化陶瓷复合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煤矿井爆炸事故是因为矿井内大量氢气遇明火发生爆炸
D.制造通讯光纤光缆需要使用大量的高纯硅
40.200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日本和美国的三位化学家,他们发明了导电塑
料,如在聚乙炔合成过程中接触某些物质,其导电能力提高了1000万倍。
这类聚合物将在21世纪制成可折叠的电视机屏幕、可穿在身上的计算机、会发光的墙纸等。
由乙炔生成聚乙炔的反应属于( ) A.取代反应 B.消去反应 C.加聚反应 D.缩聚反应
参考答案
每题2.5分,共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