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三农”网络热点舆情监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月“三农”网络热点舆情监测分析
【总体情况】
6月网络媒体日均新闻量与5月相比有所下降。

上旬,媒体高度聚焦G20农业部长会议,积极关注第七届中国奶业大会,广泛讨论政府部门针对土壤污染防治、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婴幼儿配方奶粉等发布的新政。

中旬,媒体重点关注各地三夏生产中的亮点,集中报道北方个别地区蔬菜滞销问题,积极解读“农地入市调节金”相关举措,跟进调查“陕西岚皋县委工作组赴河北青龙为农民工讨薪”事件。

下旬,部分小
麦产区“卖粮难”问题是报道热点,全
国土地日致耕地保护话题受到热议,广
西玉林狗肉节还引发了对狗肉市场规范
的思考。

微博方面,农产品滞销信息经媒体
官方微博曝出后受到网民重点关注,在
本月微博前10排行中占据了5席。

转基
因话题的关注热度也很高,果壳网30日
发布微博消息称:“百余位诺奖得主联
署公开信,要求绿色和平停止反对转基
因”,当日转发量即突破8000次,居于
本月排行榜首位。

微博传言“黑龙江农
场发现三十多斤大老鼠,可能吃转基因
玉米和大豆”,引发大量评论,网民嘲
讽传谣者“无知真可怕”。

微信方面,
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乳品质量安全相关话
题在微信前10排行中较为集中。

全国食
品安全宣传周备受关注,婴幼儿配方奶
粉新政、农业部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
全追溯体系建设等政府举措也被大量转
发。

6月“三农”新闻舆情走势图
6月“三农”微博舆情走势图
注:数据来源于全国性与区域性重要新闻网站、主流商业门户网站、农业行业网站、境外中文网站等,含转载量。

注:数据来源于新浪微博原创帖文
67
2016.7 农业信息化
【热点排行】
6月热点新闻Top10
排名标题来源时间转载量1农地入市需征20%-50%调节金《京华时报》6-15423
2聚焦农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二十国集团农业部长会议在
西安成功召开
新华网6-3342
3安徽楼市去库存放大招 农民退出宅基地每亩奖5万中安在线6-24317 4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人民日报》6-1302 5临潼200多亩芹菜滞销 4毛一斤都没人要《华商报》6-12239 6河北为35万农民工追讨工资35亿《人民日报》6-6225 7“史上最严”奶粉新政将于10月起实施 《北京青年报》6-13203 8食品安全谣言居网络谣言传播量第一位《光明日报》6-15198 9我国推进农地三权分置改革 部分地区探索承包权有偿退出《经济参考报》6-8183 10“一元菜”增多“猪周期”近拐点 下半年CPI或继续温和运行新华网6-9176
6月热点微博Top10
排名微博主题微博账号时间转发量评论量
1百余位诺奖得主联署公开信 要求绿色和平停止反
对转基因
果壳网6-3081073883
2陕西千亩西红柿滞销 一斤两三毛无人要人民日报6-1527572405 3河南一残疾农户4000公斤桃子滞销人民日报6-201644836 4西安芹菜滞销4毛一斤没人要 帮菜农找销路央视新闻6-128921248 5陕西一县委工作组赴河北为180名农民工讨薪被拒财经网6-15741521
6网传“猪肉长钩虫”煮不烂
食药监总局:没这种虫
央视新闻6-12698674
7黑龙江853农场发现三十多斤大老鼠 可能是吃转
基因玉米和大豆的结果
赵宇辰V6-24656232
8李铁:房地产困境之一是农民工进城购房欲望不
强烈
财经网6-21614667
9贵阳乌当杨梅滞销 帮帮农民兄弟贵阳头条排行榜6-10486263 10陕西2000多公顷鲜桃遭滞销 果农心急如焚央视财经6-23382302
68农业信息化 2016.7
69
2016.7 农业信息化
6月热点微信Top10
排名微信主题
微信账号时间相同文章12016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在京启动中国食品安全报网
6-1426782浸泡在农药里的中国
农业大市场6-716803“史上最严”奶粉配方新政出台
民主与法制网6-96704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
兽药智库6-244695南都鉴定室:广州市场杨梅 放盐水泡出十几条虫免单6-74646汪洋:构建社会共治体系 共享食品安全成果食品安全与管理
6-154027连大葱都出事了 这种葱千万别买 会重金属中毒平凡人生6-253278猪肉长钩虫 煮不烂炸不熟?食药监总局:没这东西日常小知识6-122709农业部:将加快推进国产奶业转型升级
生态农业6-622410
安徽楼市去库存放大招 农民退出宅基地每亩奖5万
吴少博律师
6-24
177
【话题分类】
6月新闻热点话题
70
农业信息化 2016.7
6月网民热点话题
【本月聚焦】
的农业发展理念写入公报,为世界粮食安全提供了中国路径,在全球农业发展蓝图上留下了中国印记。

《人民日报》等纷纷评价“G20农业部长会议成果丰硕”。

从会议影响看,G20成员国高度评价中国作为G20主席国对农业的重视,以及中国对世界粮食和农业发展做出的贡献。

新华网报道《G20农业部长会议召开 各国纷纷点赞中国农业》称,多国代表认为中国应对贫困的经验值得分享,并且完全有实力来一起应对全球粮
食方面的问题。

媒体指出,今年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元年,中国政府与各成员一道,共襄农业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和消除贫困之大举,进一步彰显了G20的道义与担当。

此外,同期举办的G20农业企业家论坛、G20农业首席科学家会议也被媒体关注。

舆论评价称,农业领域首次实现了企业家、科学家和政府“三位一体”,从不同层面探讨全球农业与粮食安全合作,实现了国际意义上的官产学协同。

>>> G20农业部长会议成果丰硕 <<<
5月30日至6月4日,G20农业部长会议及系列活动在西安成功举办,媒体对G20农业部长的成果及影响予以积极关注。

央视称,这是今年G20杭州峰会的四个专业部长会之一,表明了中国对农业的高度重视,也为中国农业对外交流合作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会议成果看,会议通过的《二十国集团农业部长会议公报》及“G20农业部长会议常态化召开”决定等被重点聚焦。

媒体认为,会议把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具有中国特色【热点分析】
>>> 三夏生产频现靓丽风景 部分地区遭遇卖粮难 <<<
6月,三夏生产是热点话题,媒体对夏收一线新气象予以积极关注。

《经济日报》报道了山东、四川等地农机手跨区订单作业、秸秆机械化绿色还田、网约收割机精准服务等鲜活案例,指
出“跨区机收的组织化、绿色化、信息化是今年三夏的突出亮点”。

江西、河北、河南等地三夏生产中出现的收耕播一体化、农机管理智慧化、种植经营规模化等新气象也被集中报道。

媒体指
出,从“挥汗如雨”到“坐享其成”、从“巴掌田”到“连片地”、从“土中种粮”到“掌中种粮”,粮食生产已告别“傻大笨粗”模式,变得越来越“高精尖强”,成为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中
一道靓丽风景线。

部分地区卖粮难问题也被报道。

新华网说,记者深入川鄂皖等小麦产区采访发现,今年新小麦衰运连连,收获季遇强降雨致部分产区新麦品质较差,市场行情持续低迷,农民遭遇卖粮“寒冬”。

舆论呼吁相关部门“替农民分担损失,共济时艰”,并提出放宽不完善粒指标、推广粮食机械化烘干设备、完
善小麦农业保险制度等建议。

对此,江
苏、安徽等地多部门联动、多举措发
力,最大限度缓解卖粮难、减少农民损
失。

河南“卖粮难”与“抢购潮”并存
现象也被关注,在部分地区因质量问题
出现“卖粮难”的同时,汝州、商丘等
地的优质强筋小麦却出现“抢购潮”。

对此,报道指出,优质化是未来小麦发
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优质小麦种植的规
模化和专业化不强,需要有关部门大力
扶持和引导。

此外,媒体还报道了北方风雹灾
害、南方洪涝灾害给各地农业生产造成
的影响,积极关注了农业部等相关部门
以及各地政府开展的抗灾保生产工作。

>>> 北方个别地区曝出蔬菜滞销 舆论预判猪价未来走势 <<<
6月,我国北方个别地区曝出蔬菜滞销问题。

“陕西临潼200亩芹菜滞销”“陕西三原千亩西红柿滞销”“兰州高原夏菜滞销”“山西清徐西葫芦三分钱没人收”“山东安丘白菜断崖式跌价”等消息及相关应对举措引发媒体集中关注。

中国新闻网指出,极端天气致南方蔬菜上市时间延后,与北方蔬菜“撞车”致使后者陷入“本地消化不了、外地并不需要”的尴尬。

央视认为,生产规模
小、信息不对称、“订单式”种植缺
乏等因素,也是蔬菜滞销问题每年出
现的症结所在。

6月以来,猪肉价格涨幅趋缓,
特别是中旬以后部分地区生猪价格出
现下跌,引发广泛关注。

媒体纷纷采
访业内专家,预判猪价未来走势。


体认为,受供应量增加等因素影响,
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减弱,下半年将稳
中趋降。

新华网称“猪周期拐点临
近”,澎湃新闻网称“生猪价格开始
拐头向下”。

《中国证券报》则认
为,目前市场上猪源紧缺,供需矛
盾依然突出,“全年猪价将维持高
位”。

媒体还对生猪养殖风险进行了
预测。

有报道称,一些散养户受“肉
价2017年还会保持高位”传言误导,
花1000多元买1只小猪娃,出栏时能不
能挣到钱还很难说。

>>> 农村土地改革出台新举措 全国土地日耕地保护受到关注 <<<
6月,农村土地改革相关政府举措成为关注焦点。

上旬,银监会、国土部印发《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被媒体大量报道。

舆论认为,“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等具体规定是“中国农村土地入市改革的突破”。

中旬,财政部、国土部发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对此,400余家媒体予以报道,“农地入市需征20%-
50%调节金”被重点关注。

此外,部
分地区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有
偿退出方面的尝试也被关注。

《经济
参考报》报道,重庆巴南区开展撂荒
耕地承包权有偿退出试点,7户农民自
愿退出,实现直接财产性收入375万
元。

中安在线报道,安徽省对退出宅
基地农民予以每亩5万的奖励。

对此,
有舆论认为,在农民仍然未能完全离
开农村的情况下去折腾农民的房子和
宅基地,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不要着急让农民退出宅基地。

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耕地保
护话题受到关注。

黑龙江、浙江、广
东等省的耕地保护工作成效被积极宣
传。

舆论指出,保护好耕地是对粮食
安全和中华民族永续健康发展的重要
保障,目前滥占耕地、耕地污染等问
题仍很突出,需要政府部门切实监管
和全社会齐抓共建。

舆论呼吁,打好
耕地质量保护攻坚战,像保护大熊猫
一样保护耕地。

>>> 奶业大会聚焦国产奶业 <<<
婴幼儿乳粉市场迎来“最严”新政
6月初,第七届中国奶业大会受到积极关注。

国内乳品质量安全、国产奶业转型升级成为报道热点。

大会公布,2015年我国乳制品合格率为
99.67%,对此媒体称“民族乳企进
步显著”。

新华网报道《农业部:从四
方面加快推进国产奶业转型升级》引
发了百余家媒体转载。

《光明日报》
指出,转型升级是乳业发展的必由之
路,要依靠科技把质量提上去、把成
本降下来。

大会还关注了“奶牛养殖
71
2016.7 农业信息化
亏损”现象,引起舆论注意。

新浪财经频道发文称,在消费不振和低价乳制品进口冲击下,超过50%奶农深陷亏损,辽宁、新疆部分乳企遭遇融资困局,企业为融资被迫卖牛。

此外,“宝鸡圣丰乳业董事长自杀 经营困难借贷3800万元”相关消息被关注。

《证券时报》认为,受乳企库存原料较多、乳制品消费增速下降及国际市场
增产降价预期影响,今年国产奶业整
体将处于低谷,小奶厂倒闭的多米诺
骨牌效应才刚刚开始。

6月上旬,国家食药监总局发
布《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
管理办法》,提出“限制企业配方
数”“禁止使用益智、进口奶源等模
糊字样”“用药品管理方式规范配方
奶粉”等举措,引发媒体高度关注。

舆论认为,婴幼儿乳粉市场将迎来
“史上最严”的整肃,乳企靠配方互
相攻击、占领市场、忽悠消费者的情
况有望消除。

网民纷纷点赞,称国家
监管越来越严,希望奶粉新政能被严
格落实,真正发挥作用。

>>> 网络谣言成食品安全宣传周热门话题 西方舆论关注玉林狗肉节 <<<
每年6月第三周,是一年一度的食品安全宣传周。

今年,食品安全网络谣言成为宣传周热门话题。

媒体援引中国农科院数据称,食品安全谣言占我国各类网络谣言的45%,位居第一。

舆论认为,民众信谣、传谣与消费认知水平有关,也与信息不对称有关,但根源在于食品安全环境。

一旦出现食品安全危机,政府部门应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同时,持续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同时,农业部“近年中国大宗农产品合格率96%以上”、国家质检总局“今年检出275批次不合格
进口食品”等报道也被广泛关注。


外,自媒体“今日头条”在食品安全
论坛上发布的食品安全大数据显示,
“奶粉”是公众最关心的食品品类,
“添加剂”是最受关注热词。

6月下旬,广西玉林狗肉节再次
成为热点话题。

与往年相比,国内媒
体关注度呈下降态势,但国外媒体关
注度明显升温。

外媒从动物福利、禁
食伴侣动物、狗肉供应来源不明等角
度予以关注。

国外一些网民包括好莱
坞明星甚至在社交网站上专门对此发
起抵制活动。

针对“国内平静 西方来
劲”的舆论形势,国内网民呼吁理性
看待,坚决抵制以爱狗名义利用境外
媒体滋生事端的行为。

网民认为,本
国的事情必须遵照本国法律法规进行
妥善处理,应针对已被发现的非法产
业链,对狗肉市场进行规范。

此外,
月末,“江苏查获1.4万斤药死狗肉
一半已上餐桌”相关消息曝出,舆论
呼吁严打违法狗肉产业链,完善狗肉
的检疫监管。

【热帖解读】
>>> 天涯论坛:《网络谣言 坑农害农几时休》 <<<
6月18日,网民“点亮一盏心灯2015”在天涯论坛发帖《网络谣言 坑农害农几时休》,以山东多宝鱼产业为例,对网络谣言坑农害农现象进行了谴责。

网帖开篇援引媒体文章称,近年出现的“致癌草莓”“问题西瓜”“催熟香蕉”等热点事件,几乎都存在“标题党”“断头案”现象,将个别问题上升为整个产业链的问题,致消费者“谈之色变”,产地农民遭受损失,给整个产业带来负面影响。

网帖重点对2015年山
东媒体报道的“多宝鱼致癌”事件进行
了分析。

帖文称,2015年,山东电视台
农科频道播出了“日照多宝鱼养殖户
违禁使用呋喃西林”节目。

该节目通
过呋喃西林毒鱼虚假视频,散布“多
宝鱼致癌”等耸人言论,给山东多宝
鱼养殖行业造成重创。

时至今日,养
殖户依然步履维艰,有养殖户因此自
杀。

网帖说,个别养殖户的违法用药
让人痛恨,应该严惩;但不负责任的
报道和转发是多宝鱼养殖的灾难,更
应该被谴责和追究。

网帖呼吁有关部
门权威发声还多宝鱼以清白,并对媒
体行为进行监督规范。

截至月末,该文点击量62万余次,
网民评论近400条。

网民对不负责任的
媒体报道予以厉声批评,指出虚假报道
坑农害农,网络谣言危害大于天灾;同
时呼吁有关部门完善行政执法,不仅监
管农民的种植养殖行为,还要规范媒体
监督,防止权力滥用。

(农业部信息中心舆情监测处 供稿)
72农业信息化 2016.7 72农业信息化 201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