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
1.下列文学常识与文化常识表述\underset\cdot有\underset\cdot错的一项是()
A.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
B. 《陋室铭》中“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竹”指奏乐的声音
C. 成语“一鼓作气”“扑朔迷离”“黔驴技穷”分别出自于《曹刿论战》《口技》《黔之驴》
D.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 有临别赠言的性质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化、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C项
”“扑朔迷离……出自于《曹刿论战》”错误扑朔迷离原指把兔子耳朵提起雄兔会扑腾不停雌兔会眯上眼睛而在地上跑的
时候雌雄难辨后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出自《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
故选C.
2.下列有关郁达夫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东周初年至春秋末期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约成书于春秋时期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申培)、鲁(毛亨)、韩(韩婴)、毛(赵人毛苌)四家“诗经六义”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B. 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小说家、散文家早年留学日本后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成立“创造社” 参加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他的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
C. 赋本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后成为一种文体《赤壁赋》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在借景抒情的同时抒发了关于人生的感叹诗人饮酒乐极扣舷而歌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情怀“美人” 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D. 姚鼐字姬传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 他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诗经》……收集了自东周初年至春秋末期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错误《诗经》收集了自是西周初年至春秋末期五百多年的
诗歌305篇
故选A.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①明足以察秋毫之undersetcdot末末尖端②undersetcdot莅中国而抚四夷也莅统治
B. ①undersetcdot族庖月更刀族一般的②秦晋围郑郑undersetcdot既知亡矣既已经
C. 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undersetcdot谢项王谢感谢②承天undersetcdot景命景大
D. ①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undersetcdot度度计划②胜负之undersetcdot数存亡之理数天数命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
C.①句意为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谢动词道歉谢罪
故选C.
4.与“信可乐也”中的“信”相同的一句是()
A. undersetcdot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B. 言必undersetcdot信行必果
C. 文undersetcdot信美矣
D. 世儒学者好undersetcdot信师而是古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能力
例句句意为实在很快乐信实在、的确
A.句意为诚实的话语则不华丽华丽的话语则不诚实信言语真实
B.句意为说话一定要讲信用行动一定要坚决、果断信讲信用
C.句意为文章确实有文采信实在、的确
D.句意为世间儒者学者偏好相信老师所言和古代遗留下来的儒者文化信相信
故选C.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5.(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5.(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华礼制不只是讲究“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礼仪的内在精神实质这一特点体现了先民的主流价值观
B. 中华礼制具备教化功能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
C. 儒家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却关注得不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需要辅之以法制
D. 在历史上儒家礼制作为一种制度曾为各种政权服务在战国时期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评秦汉之后礼与法才真正结合起来
【答案】B
【解析】解“这一特点体现了先民的主流价值观”表述错误原文为“坚持知礼行礼、知行合一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主流价值观” C“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却关注得不够”的是先秦时期的儒家礼制观而不是广义的儒家礼制观“因而饱受历代思想家的批判”理解不当原文为“在战国时期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判” D按原文意思其他思想家批评的是“这种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关注不够”的问题而不是选项中说的“儒家礼制作为一种制度曾为各种政权服务”这件事另外选项说“秦汉之后礼与法才真正结合起来”也不符合文意
【答案】D
【解析】(2)本文没有使用正反对比论证指出其包含的糟粕和自身的不足是为了说明中华礼制能与时俱进、吐故纳新.
【答案】C
【解析】(3)对于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文本不符原文说“对我们今天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有一定启示意义” 即它并不是直接拿来指导现实的.
三、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5分共计75分)
6.《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中薛宝琴写了十首怀古诗薛宝钗与林黛玉对后两首诗的评价产生了争议两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反映了各自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答案】(1)薛宝钗认为后两首史鉴无据林黛玉认为写诗不一定要有史实依据薛宝钗拘泥陈规思想保守林黛玉善于变通敢于打破传统思想的约束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注意常见题目类型简单记忆型情节概括型结合表达型简评推荐型复习重点①识
记作者(含国籍)及作品风格或主题◎仔细体会作者的意图概括小说故事情节③品味小说的精彩片断结合人物描写分析
归纳人物性格特征
故事情节是宝琴将自己素日所作的十首怀古诗拿出来……众人看了都称奇道妙宝钗先说道“前八首都是史鉴上有据的后
二首却无考我们也不大懂得不如另作两首为是”黛玉忙拦道“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 矫柔造作了这两首虽于史鉴上
无考咱们虽不曾看这些外传不知底里难道咱们连两本戏也没有见过不成?那三岁孩子也知道何况咱们?”由此可以看出
薛宝钗认为后两首史鉴无据林黛玉认为写诗不一定要有史实依据两人争论的焦点是写怀古诗是否要有史据通过这件
事读者可以看出两人性格的差异薛宝钗拘泥陈规思想保守林黛玉善于变通敢于打破传统思想的约束
7.理解下面句子中画线句的潜台词
小妞妈!我还饿!
王利发唉!①出去吧!
乡妇走吧乖!
小妞不卖妞妞啦?妈!不卖啦?妈!
乡妇②乖!(哭着携小妞下)
【答案】①给你们烂肉面的人被抓走了没人再给你们了!
②乖孩子别问妈这个问题了妈没法回答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潜台词是指在某一话语的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些没有直接、明白表达出来的意思品读潜台词可以透过人物的表层语言挖
掘人物隐藏在灵魂深处的珍品或污垢从而准确的把握人物形象相关的语境是常四爷出于同情施舍给她们一碗面现在常
四爷被抓了不会再有人给小妞一碗面了王利发的台词“出去吧”就暗含了这层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小妞的妈妈只能催促小妞
快走面对小妞的问话妈妈没有正面回答特别是对“卖不卖”这个问题妈妈既不忍说卖也不能说不卖只好不作回答
8.(1)请问材料中画线的几句判词指的是谁()
8.(2)请问所听的曲子中的“木石前盟”指的是哪两个人?()
A. 迎春
B. 探春
C. 元春
D. 惜春
【答案】C
【解析】(1)“三春争及初春景”中“初春”是春天的第一个阶段而“元”表示第一“元春”即是“初春”的意思故这几句判词是描写的元春
故选C
【答案】B
【解析】(2)所谓“木石前盟” “木”指黛玉前世绛珠仙草“石”指女娲补天剩下的顽石神瑛侍者以甘露之水灌溉绛珠草使其得换人形修成个女体名唤绛珠仙子为报灌溉之德绛珠仙子情愿随神瑛侍者下凡历劫将自己一世的眼泪还他神瑛侍者顺带着顽石下凡神瑛侍者成为贾宝玉而顽石则幻化其通灵宝玉
故选B
9.下列对《红楼梦》情节内容的相关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 元宵佳节甄士隐令家人霍启抱着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英莲因要小解霍启便在人家门槛上坐着等候但是转眼间却不见英莲踪影霍启自顾逃亡他乡
B. 薛姨妈托周瑞家的给贾家三姊妹、林黛玉、凤姐送宫花当黛玉得知各位姊妹都有了最后两枝是自己的时不由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C. 给秦可卿送殡时众人皆在铁槛寺下榻凤姐带宝玉、秦钟去往水月庵庵中老尼也借此求凤姐帮忙解决张家退婚一事王熙凤逞强贪财索要银子替张家办事
D. 宝钗看见一双玉色蝴蝶取出扇子意欲扑了来玩耍蹑手蹑脚跟到池中滴翠亭上无意中听到坠儿和红玉在滴翠亭里谈论贾芸还手帕的事宝钗遂装作寻找黛玉掩饰了过去【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A.“英莲因要小解”错误应该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霍启便在人家门槛上坐着等候
故选A
10.(1)材料一中孔子所说的“孝”不重________ 而重________
10.(2)结合材料谈谈儒家所倡导的“孝”的内涵
【答案】(1)(不重)外在表现(而重)内在尊重
【解析】
【答案】(2)①“敬心” 内在尊重要坚守恳切敬爱的内心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
②“礼义” 外在守礼不以物品价值高低来
左右言行祭肉代表着对祖先的尊重是对父母的孝的延伸化车马再贵这个“利”也抵不了“义” ③“继志” 继承遗志发扬
光大即便父母不在也要一如既往保持孝心孟庄子表现为不改旧臣和旧政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