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就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展开研究分析。

方法:整理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我院内科收治的40例心衰并心律失常患者资料予以对比研究,基于便利抽样法进行分组,纳入参照组20例患者行常规治疗,纳入研究组20例患者行常规+胺碘酮治疗,观察各组治疗效果。

结果:分析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指标水平较参照组更高,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

结论:胺碘酮是一种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于心衰并心律失常患者常规治疗中,有助于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心功能情况的进一步优化,临床应用价值极佳,有借鉴推广意义。

【关键词】胺碘酮;心衰;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心功能
心衰并心律失常是一组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预后不良、死亡风险高等特性,已成为导致我国中老年群体生存质量降低以及死亡的主要存在。

为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阻止病情进展以及改善长期预后,需积极应用药物治疗等手段。

抗心律失常药物较为常用,但药物种类较多,尚无统一分类标准,大部分学者同意依据药物对心脏不同作用原理将其分为Ⅰ、Ⅱ、Ⅲ、Ⅳ四类,其中Ⅲ类是选择地延长复极过程的药物,以胺碘酮为代表,众多实验指出,胺碘酮用于心衰并心律失常或猝死的治疗与预防中,安全性高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1]。

本文整理了40例心衰并心律失常患者资料予以对比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究并证实胺碘酮临床应用效果,内容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理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我院内科收治的40例心衰并心律失常患者资料予以对比研究,基于便利抽样法进行分组,纳入参照组20例患者由14例男性与6例女性组成,年龄最长80岁,最小51岁,平均(65.65±14.12)岁;划
入研究组的另20例患者由12例男性与8例女性组成,年龄最长77岁,最小53岁,平均(65.49±12.11)岁。

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各指标之间不存在影响
此次研究结果的显著差异(P>0.05),对比性十分理想。

纳入标准:(1)经查体、血浆脑钠肽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实验室检查、
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等确诊者;(2)患者及其家属具备一定认知理解能力,知情研究内容、目的且同意患者加入者;(3)无传染性疾病等情况。

排除
标准:(1)已知对研究中用药所含辅料过敏者;(2)心动过缓出现晕厥者;(3)严重低血压、甲状腺功能异常、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者等[2]。

1.2 方法
参照组行常规治疗:结合患者情况进行去除诱因、针对病因治疗及对症支持
治疗,治疗过程中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维持情绪稳定,指导其正确用药,并
注意观察监测患者体重变化,生活饮食上戒烟戒酒,指导其限制钠盐摄入,防止
水钠潴留,病情不稳定者嘱其严格限制体力活动,可高坐位或半卧位休息,病情
稳定者结合医嘱叮嘱其适度运动。

研究组行常规+胺碘酮治疗:常规治疗方案同参照组,基于此,加用150mg
胺碘酮注射液(由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1923)
与20ml5%葡萄糖混合液予以静脉注射,注射量保持1.0~1.5mg/min,待患者症状
明显好转后减少药物注射剂量,根据其血压心率情况决定用药剂量,每日剂量需
低于800mg,静脉注射时间4h左右。

1.3观察指标
观察各组治疗效果。

(1)临床疗效:以下述标准评定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总
有效率:①症状、体征平稳,心功能改善Ⅰ级以上,为显效;②症状体征好转,
心功能改善Ⅰ级,为改善;③治疗后无任何变化,为无效;(2)心功能:记录
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指标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将此次研究所得数据输入软件中进行处理,计数资料
用x2检验,用率(%)予以表示,t 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P<0.05
表明指标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相比,研究组95%(19/20)水平比参照组80%(16/20)
水平更具优势,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

两组对比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n显效改善无效治疗总有
效率
参照组
2
10(50)6(30)4
(20)
16(80)
研究组
2
15(75)4(20)1(5)19(95)
x2-13.333 2.66710.28610.286
P-0.0000.1020.0010.001
2.2两组患者心功能对比
分析患者心功能,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指标水平较参照组更高,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

两组对比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功能对比(x±s)
组别n左心室射血
分数(%)
左心室舒张末
期内径(mm)
左心室收缩
末期内径(mm)
参照组
2
29.16±5.1138.15±3.3637.11±4.7
8
研究组
2
34.13±5.2646.77±3.4945.22±4.8
3
t- 3.0317.957 5.337
P-0.0040.0000.000
3讨论
心衰并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且近半数患者死于心律失常猝死,故该病治疗
备受关注。

分析发病机制,心律失常多为心衰代偿结果,无论是心衰心功能的自
身代偿,还是应用正性肌力药物补偿心功能不全,结果均以心律失常为代价,故
防治心衰并心律失常应尽量遵循心功能代偿机制,促使正性肌力与促心律失常相
互分离,以获得良好治疗[3]。

本实验以心衰并心律失常患者为例,为入组研究组患者采用了常规+胺碘酮
治疗方案,结果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心功能情况优于仅接受常规治疗的参照组。


析原因,胺碘酮药物优势在于可延长各部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与有效不应期,折
返激动得以消除,同时具备轻度非竞争性的α、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效果与轻
度Ⅰ、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特性,窦房结自律性得到优化,且不影响静息膜与动作
电位高度;此外,复极过度延长促使QT间期增加与T波变化,心率减缓15~20%,PR与QT间期延长10%左右,从而实现广泛抗心律失常效果[4]。

但需注意,胺碘
酮与利尿剂、洋地黄等抗心衰药物合用时,有促心律失常以及尖端扭转型室速风险,故应用胺碘酮过程中需做好密切观察,合理优化用药剂量[5]。

综上,胺碘酮是一种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于心衰并心律失常患者常
规治疗中,有助于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心功能情况的进一步优化,临床应用价值十
分理想,有借鉴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旭坤. 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J]. 中国
现代药物应用,2021,15(9):146-148.
[2] 张燕.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和安全性观察[J]. 医药前沿,2019,9(7):66-67.
[3] 刘丹,宋菲.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 医药前沿,2017,7(32):96-97.
[4] 张贵良. 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56):133,148.
[5] 于涛,周经纬.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对心功能
的改善观察[J]. 心理月刊,2019,14(24):220.
此篇需要改:1、把我院心血管内科改成我院内科。

2、把68例改成40例,设及所有的与68例相关
的数据都要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