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岁月长深深出版情——喜读陆本瑞新著《出版往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悠悠岁月长深深出版情——喜读陆本瑞新著《出版往事》宋应离
【期刊名称】《中国出版》
【年(卷),期】2013(000)002
【总页数】2页(P67-68)
【作者】宋应离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在视力极不好的情况下,我用了20天时间,读完了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的陆本瑞同志的新著《出版往事》。
掩卷沉思,心潮起伏,久不能静。
我为这部近65万字的著作所感动。
正如杨牧之同志为该书所写序中说的:“我们千万不要把这部书当做一本普通的文集。
这是一个人的生命所系,是一个人用他的足迹书写的历史。
”这是一个实事求是、中肯而恰当的评价。
由于工作的关系,这些年我和陆本瑞同志有过多次交往与接触。
我读过他主编的《外国出版概况》,也常看他主编的《出版参考》,尤其是这次读了他的《出版往事》,我进一步加深了对他的认识,并从书中吸取了许多有益的东西。
我为他一生痴情出版、坚守出版第一线、热爱与执著出版事业的崇高精神所感动。
他在本书的“后记”中畅言:“也许是出于对传播人类文明的出版事业的向往和追求,这一崇高而神圣的职业对我有着巨大的诱惑力,使我心无旁鹜,矢志不渝,长期甘与出版为伍。
我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能耐得住寂寞,默默地做着自己最为热爱、最为喜欢
的工作,是我乐之所在,情之所系……我这一辈子能与出版结缘,不离不弃,从一而终,也就一生无悔矣!”这是一位忠于人民出版事业、献身出版事业的出版人坦诚的自白,也是发自肺腑的真情流露。
陆本瑞同志是一位出版家,又是具有较高理论造诣的出版理论家,还是一位熟悉出版工作、善于进行出版管理的管理行家。
这可从这本书里得到全方位的印证。
《出版往事》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其中以下几点给我的印象尤深。
一是内容广泛,主题集中。
本书收入的126篇文章,绝大部分系作者在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之后所写。
全书内容由书业纵览、出版评述、书苑拾零、书人书事、图书流通、科研教育、域外书业七部分组成。
作者以历史的眼光、开放的胸怀,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出版事业发展的概貌进行了多角度、多侧面、全景式的叙写与梳理,从中可以窥视新中国出版事业发展繁荣的轨迹。
这当中既有宏观的概括开掘,又有微观的解剖与分析;既有对成绩的充分肯定,又有对沉痛教训的总结。
读者可从中吸取教益,得到启发。
全书内容丰富广泛,涉及出版事业的方方面面,但始终紧扣如何发展繁荣出版事业、促进社会进步、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这一主题展开,这是该书给读者强烈印象的原因之一。
二是现身说法,史料真切。
经历也是财富,陆本瑞同志是一位老出版。
他出生于1929年,早在1946年17岁之时就进入上海书业。
随后,工作单位虽几经变动,但他始终心系出版,从未离开出版这块热土。
他编过书刊,搞过图书发行,管过出版,又长期担任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等,出版战线的各个领域无所不涉。
直至2011年才退出主编岗位。
65年的编辑出版生涯,他资历深、见识广。
他亲
身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出版事业恢复发展的可喜情景,目睹了“文革”期间出版事业惨遭破坏令人痛心的败落局面,领略了改革开放的东风给出版事业带来的勃勃生机。
可以说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出版事业的发展曲折及其重大事件他大都
亲见、亲历、亲闻过,有些是亲临其境。
《出版往事》不少篇章中,如《共和国诞生时刻亲历的那次“小长征”》《周总理对出版工作的一次批评与教诲》《中国出版的历史和现状》《稿酬制度嬗变中的时代映像——出版业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片
段追忆》等,作者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第一手史料,这既是对青年出版工作者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也为撰写新中国出版史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三是见解独到,视野开阔。
在漫长的出版活动中,陆本瑞同志善于学习,勤于思考,不论在编辑出版工作中或在出版管理工作方面,对问题都有自己的深入思考和独到的创见,积累了丰富经验。
2006年7月,他在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开办“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系列讲座上的讲话中,以《当好“看门人”,做好“清道夫”——
审读〈出版参考〉的一点感受》为题,提出如何编好刊物的独到见解与经验:从大的方面着眼,牢牢把握政治导向,要掌握好度,掌握好政策界限,心中要有数,引用经典、文献要核对原文,不让文字差错轻易放过,强调如何当一个好编辑。
内容深刻,论证透彻,给编辑们深刻启示。
在讲话中他以自己编刊物的亲身体会,强调编辑对自己的工作要有更高的要求,为提高编校质量作出努力,“当好‘看门人’,做好‘清道夫’” 。
简言之,就是做好一个优秀编辑,要加强责任感,牢牢把握
政治导向;要努力尽职尽责,消灭文字上的差错,提高出版物质量。
言简意赅,一语中的,是他长期从事出版工作的经验之谈。
优秀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出版事业是人类共同的事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出版业和国际出版业的交流日益频繁。
由于工作的关系,陆本瑞同志多次组团或随团走出国门,对亚洲、欧洲众多国家的出版事业进行实地考察访问,获得了大量的有价值的资料。
本书中的“域外书业”部分,给我们提供了国外出版业发展的情况,其中包括图书出版、市场营销、管理机制、人才培养、编辑出版专业的开设与建设。
这当中既有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也有些缺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防止。
读了这些东西,使我们掌握了国际上的大量出版信息,为我们打
开了一扇了解观察国际出版的一个窗口,从而眼界大开,知己知彼,有利于做好出版工作。
一本优秀的学术著作内容要精湛,形式也要完美。
《出版往事》文内选用了近50
幅优美照片,与内容相辉映;尤其可喜的是书中还插入作者自己精心勾勒出的反映祖国山河之美、抒发作者热爱生活且与全书内容贴切的45幅速写,技法绝妙生动,为书增色不少。
本书的优点还可举出许多,但严加挑剔尚有不足之处。
书中个别文章特别是在一些会议上的讲话,内容略显单薄;全书文章如能按发表的时间顺序编排,也许更能反映作者对问题认识的过程与脉络,帮助读者了解历史背景,全面正确评价作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