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构建的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构建的基础作者:古广胜
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5年第5期
古广胜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3-0020-03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非常富有个性化、地域化、品牌化的一个产业,产业的独特性、差异性、丰富性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突出特点,而构建知名品牌的文化创意产品是文化企业追求的目
标[1]。

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主要表现为文化价值、品牌价值、观念价值、历史价值、创意价值、产业链价值和聚焦价值等八大价值[2]。

文化创意产业品牌代表着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代表文化企业乃至民族形象,反映一个国家民族综合软实力。

同时,文化创意产业品牌的无形资产
还有着巨大的增值效应。

而广东省梅州市是一个典型的客家人聚集的城市,客家文化是这个城
市唯一的特色文化,客家文化是客家人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在融合北方
中原文化与南方土著文化基础上形成的。

客家文化是汉文化中颇具特色的文化群。

其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具有原生性、完整性、多元性、民族性、世界性。

在这个小城市的发展过程保
留了众多非常完整客家文化遗迹,如客家人特有的客家话、客家围龙屋建筑、客家山歌、客家
祠堂、客家美食、客家民间民俗、客家人历史遗迹等。

对这些具有地方特色资源进行深入的挖
掘和传承是新一代客家人应该重视的一个话题,而通过以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载体进行培养和发展,是新客家人传播自己地方特色文化,增强客家文化的影响力和亲合力,构建梅州地区特色
文化创意产业品牌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广东省梅州市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品牌的意义
(一)增进社会大众和政府对梅州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了解。

文化创意产业是无处不在,只要机制适宜,切实落实,抓住机会,其就能产生成效。

然而
要发展梅州客家文化创意产业,除了需要广大群众的投入,更需要政府政策性的扶持。

因为并
非人人都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并愿意冒险尝试新鲜事物,这时就需要政府率先加以提倡并在法律
上给予支持,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发展体系。

只有政府与梅州当地广大群众共同认识到客
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潜力及其效益,才能积极地投入到这一产业的发展中去。

因此,增进社
会及政府对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促进梅州地方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改善国计民生,提高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
由于梅州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和绿色环保的特点,因此先进和发达国家都在极
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此外,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包装还可大大提升相关产业的竞争力与
经济效益。

例如,一般的工业制品售价可能只是依据生产成本而形成产品价格,而一旦加入地
方特色的文化元素,该工业制品就与其它工业制品产生了差异,从而导致其售价可能成倍提升,这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在国计民生中越来越重要的原因,因为它不是继农业、工业、服务业之后
的另一种产业形态,而是能提升其所有产业的层次、效益和竞争力的催化剂。

如梅州金柚品牌
的创立就是把原产自广西容县松山镇沙田村沙田柚通过本地的多年改良种植已经完全本地化的
产品,根据果型颜色是金黄色的特点而取名梅州金柚这个创意过程已经完全被大家接受,现在
已经是梅州市梅县区的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也成为当地广大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
来源。

(三)保存并巩固梅州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梅州客家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积累了丰厚的客家文化底蕴。

然而随着商业经济发展,
这些固有的特色文化也在渐渐消失。

主要原因是经济、商业无法带动其发展并产生效益,而持
续投入研究的人数又极少。

所以客家传统的文化不但发展难,还可能面临消失的危机。

而客家
文化创意产业正好为梅州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这样一条出路,它结合了商业行为,产生了经济效益,促进了更多人重新认识和投入这些文化创意产业的创作中去;因此,客家文化创意产业不
仅能够保存梅州地区这种固有的特色文化,而且能够通过其重新包装和定位,将这些地方特色
文化注入新的生命。

如梅州另一个具有创意农产品品牌梅州白渡牛肉干是驰誉中外的富有客家
风味传统名牌特色食品,清末由白渡堡乡民开始制作,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它就寄托着
梅州300多万客家海外华侨对自己家乡的眷恋之情。

二、构建广东梅州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品牌的基础
(一)在2010年7月,广东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吹响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号角。

在这一大背景
之下,梅州专题召开全市文化工作会议,审议《梅州市建设文化强市规划纲要(2011-2020年)》、《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和《创建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的决定》,提出要从更高的层次谋划梅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以更大的力度推动文化名城建设,进一步推进梅州文化
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二)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低碳、科技含量高和成长性强的特点,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的经济崛起,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推动作用。

梅州市委全会提出要积极培育特色
文化创意产业,而“世界客都”就是其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品牌,因此,将客家传统文化资源通
过营销策略的运用转变为现实生产力,通过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形成一批过得硬、叫得响
的地方特色文化企业品牌。

(三)如今梅州市委、市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梅州的“文化之乡”的品牌必须通过其文化
创意产业这个平台,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创新,才能让“文化之乡”这个金字招牌焕发出新的发
展生机。

现在已经多次在政府会议中提到要突出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创新和招商,把丰
富的客家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创意)产业;通过扶持优化重点文化企业、规划兴建重点文化
园区,盘活世界客都这一系统性的文化资源,培育壮大重点文化(创意)产业,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极,努力把梅州建设成为“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城”的现实需要。

主要依托客家文化资源,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科学规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突出客家文化元素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新一代网络游戏、数字电视、新型媒体终端等高增长性战略产业。

实现这一切,都需要用
超前的营销策划理念,依据市场规律,就可以培育出诸如梅州市客天下旅游产业园这样的客家
文化内容丰富的文化旅游企业。

(四)近年来,梅州投入近15亿元,建成中国客家博物馆、叶剑英纪念园、客家艺术中心、市山歌剧团、广东汉剧院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对客家围龙屋和古村落进行重点保护;连续举办三届中国客家山歌旅游节;成立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建成广东省客家文化研究基地,这些项目都成为梅州文化对外展示的窗口。

(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梅州客家文化的传播平台已经搭建,然而,要擦亮“世界客都”的金字招牌,更重要的是给整座城市注入“活的灵魂”。

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梅州客家山歌、广东汉乐、火龙舞、席狮舞、广东汉剧、五华提线木偶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更是
客家文化的杰出代表。

让这些古老的传统艺术不仅存在于博物馆的史料记录和老一辈人的儿时
记忆中,更成为这个城市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客家文化创意产业让它成为能看得见摸得着,焕发新的生机的产品,让梅州成为现代意义上名符其实的“文化名城”。

(六)梅州尤其是乘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落户的东风,梅州采取保护、开发、展示、创新并举的措施,启动“客家山歌手培养战略工程、客家山歌创作战略工程”,建立“双工程”培训基地,突出打造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文化重点企业,规划兴建重点文化园区,大力扶持发展梅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客天下旅游产业园、林风眠文化艺术产业园、千佛塔文化旅游产业园、麓湖山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这些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的建立,目标就是要培育和发展一批文化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约化发展,努力把梅州建设成为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城、全球客家人的心灵家园[3]。

(七)梅州客家文化源远流长,渗入这座城市的砖墙瓦隙中,经千年风云变幻,遂积淀成梅州厚重的文化底蕴。

对于每个生长于斯的客家人来说,这种文化的力量是不言而喻的,似早已融入他们的血液之中,与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但对于梅州而言,让这笔丰富的文化财富在现代社会中永不褪色,将“文化名城”“世界客都”的风韵直观展示给南来北往的人们,这需要我们用现代的文化创意产业方式,用品牌策划的理念去挖掘和传承,用现代人们喜欢和容易接受的影视、动漫等表现形式来展现,这些就是构建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目的。

(八)目前梅州最薄弱的是客家文化创意产业。

许多人在考察台湾的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后发现,台湾将客家文化产品化、商品化的程度远远高于梅州,如客家的擂茶,因其制作工艺复杂,通常只有做客时才能喝到。

但台湾人却把擂茶做成了小袋包装的纪念品,让游客可以带回家。

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变,就让台湾擂茶的名号打响了。

三、总结
客家文化是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古时期的中原汉族文化与当地南方土著文化的高度融合,进而形成独特地方特色的客家文化。

梅州实施“文化梅州”的战略是推进广东省“文化大省”建设的具体体现,梅州的文化建设最具地方特色、最具影响力的是客家文化。

因此,这也是广东梅州创建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品牌的基础条件,广东梅州的地方特色文化,即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设应该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依托,走客家文化产业品牌发展之路;通过制定一整套有利于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建设的发展政策,大力发展客家文化(创意)企业。

通过创办具有地方特色的、内涵非常丰富的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带动客家文化产品和梅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开发、传承和发展,就如梅州金柚、平远慈橙、嘉应名茶等通过2013年中央电视台在梅州举办“中秋晚会”的创意策划,从而蜚声海内外,擦亮梅州“世界客都”的金字招牌,让梅州具有更多的内涵丰富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通过创意策划出来,推动地方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武.广西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打造策略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0(8):142-145
[2]古广胜.论文化创意产业的八大价值[J].价值工程,2012(1)294-295
[3]古广胜.梅州客家文化产业的SWOT分析[J].嘉应学院学报,2011(9)17-22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13XGL11)
作者简介:古广胜(1965-),男,广东梅县人,副教授,硕士,从事市场营销、客家文化产业等研究。

(嘉应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陈喜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