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同步课件:第1章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B.3∶1、4∶1和3∶1
C.1∶2∶1、4∶1和3∶1
D.3∶1、3∶1和1∶4
解题窍门:根据F2性状分离比之和为16可知:有2对杂合子,杂合子测交结果 比例之和应为4,据此可排除B、C、D选项。
二 特殊分离比
②致死问题(胚胎致死为例)
致死基因
AaBa自交 后代分离比
AaBa测交 后代分离比
AaBb:Aabb:aaBb:aabb=4:2:2: AA和BB致死 1,AA__和__BB个体致死
当堂检测
2.(新题预测)如图表示的是某种蝴蝶纯合亲本杂交产生的1 355只F2代的性状, 对图中数据进行分析,做出错误的判断是( D ) A.绿眼∶白眼接近于3∶1,绿眼是显性性状 B.紫翅∶黄翅接近于3∶1,紫翅是显性性状 C.眼色和翅型的遗传均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 D.眼色和翅型的遗传一定遵循自由组合规律
1.逐对拆分法
【例】①AaBBCc个体能产生 4 种配子;②让其自交,则F1的基因型有 9 种、 比例为1:2:1:2:4:2:1:2:1;表现型有 4 种、比例 9:3:3:1。 实练:某二倍体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为AA的植株 表现为大花瓣,Aa为小花瓣,aa为无花瓣。花瓣颜色(红色和黄色)受另一对等 位基因R、r控制,R对r为完全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
AaBa测交 后代分离比
1:1:1:1
1:3
1:1:2
9:6:1 单显性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其余情况正常表现,即: (9A_B_):(3A_bb+3aaB_):(1aabb)=9:6:1
1:2:1
二 特殊分离比
①基因互作问题
AaBa自交 后代分离比
原因分析
高中生物《第一章 第二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 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 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 那么精彩绝伦!
第一章
第1节
遗传因子的发现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红墨水与蓝墨水混合后的颜色?
品红色(介于红 色和蓝色之间)
混合后能否再将这两种墨水分开? 不能 因此,人们曾认为生物的遗传也是这样,双亲的遗传 物质混合后,自带的性状介于双亲之间;这种观点称 为融合遗传。
隐性纯合子 矮茎
Dd D Dd
高茎
×
d
dd d dd
矮茎
测交 后代
1
:
1
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 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 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 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 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 遗传给后代。
假说—演绎法
观察实验、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提出假设
F1 ×
杂种子一代 自交
×
4.基因类
显性基因 隐性基因 等位基因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 对性状的基因 。用同一个英语 字母的大小写表示
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杂交育种
1、如果所要选育作物的性状是由显性遗传 因子控制的,F1就可能表现出显性性状来, 这样的作物能立即推广吗?还需怎样做? 2、如果所要选育作物的性状是由隐性基因 控制的,F1不会表现出来,能把这样的作 物丢掉吗?为什么? 3、隐性性状一旦出现,还需要不断选择吗?
课堂巩固
1、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和卷毛 B.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C.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
第一章
第1节
遗传因子的发现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
红墨水与蓝墨水混合后的颜色?
品红色(介于红 色和蓝色之间)
混合后能否再将这两种墨水分开? 不能 因此,人们曾认为生物的遗传也是这样,双亲的遗传 物质混合后,自带的性状介于双亲之间;这种观点称 为融合遗传。
隐性纯合子 矮茎
Dd D Dd
高茎
×
d
dd d dd
矮茎
测交 后代
1
:
1
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 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 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 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 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 遗传给后代。
假说—演绎法
观察实验、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提出假设
F1 ×
杂种子一代 自交
×
4.基因类
显性基因 隐性基因 等位基因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 对性状的基因 。用同一个英语 字母的大小写表示
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杂交育种
1、如果所要选育作物的性状是由显性遗传 因子控制的,F1就可能表现出显性性状来, 这样的作物能立即推广吗?还需怎样做? 2、如果所要选育作物的性状是由隐性基因 控制的,F1不会表现出来,能把这样的作 物丢掉吗?为什么? 3、隐性性状一旦出现,还需要不断选择吗?
课堂巩固
1、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和卷毛 B.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C.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同步课件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课件

(3)请用上述杂交实验中的子代为材料,验证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遵循分
离定律。 选择F1与无棱籽进行杂交, 如果子代性状表现类型及比 例为有棱籽∶无棱籽=1∶1, 则说明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 因子遵循分离定律。
测交—杂合子测交
F1有棱籽 无棱籽
Aa × aa
↓
F
Aa aa
1 :1
P 有棱籽 无棱籽
AA × aa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 豌豆杂交实验 (一)
融合遗传: 人们曾经认为,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 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 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这种观点也 称作融合遗传。
按照上述观点,当红花豌豆与白花豌 豆杂交后,子代的豌豆花会是什么颜色?
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
测交 P
杂种子一代 高茎
Dd
配子 D
d
F1 Dd
高茎
87株
实验的实际结果是,
隐性纯合子
矮茎
在得到的166株后代中,87株是高
Dd
茎,79株是矮茎,
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1:1。
d
dd 矮茎
79株
测交实验的意义: ① 用来测定F1的基因组合; ② 证明了F1是杂合子 ③ 证明了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 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假说演绎法
观察分析, 提出问题
推理想象, 提出假设
F1都表现出显性性状
F2中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 遗传因子决定生物的性状 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在形成配子时分离 雌雄配子在受精时随机结合
演绎推理
设计测交实验,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验证 进行测交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共50张PPT)

图6 食指长短
1、食指比无名指长 2、食指比无名指短
图 7 脸颊有无酒窝 1、有酒窝 2、无酒窝
图8 双手手指嵌合 1、右手拇指在上 2、左手拇指在上
课堂巩固
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和卷毛 B.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C.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 B
(子二代)
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 (遗传颗粒)决定的
高茎
矮茎 (是不融合不消失的)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F1 高茎
(自交) ×
性状分离
F2
(子二代) 高茎 矮茎
787 277 3 : 1
问题:3:1? 偶然? 必然?
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数据
性状 茎的高度 种子的形状 子叶的颜色 花的位置 种皮的颜色 豆荚的形状 豆荚颜色 一种性状 787(高) 5474(圆滑) 6022(黄色) 651(叶腋) 705(灰色) 882(饱满) 428(绿色) 另一种性状 277(矮) 1850(皱缩) 2001(绿色) 207(茎顶) 224(白色) 299(不饱满) 152(黄色) F2的比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 成对存在 ,不相_______ 融合 ;在形成配子时,成 __________ 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______ 分离 ,______ 分离 后的遗传因 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_____ 配子 遗传给后代。
16
假说—演绎法
科学实验发现事实 大胆猜测推出假设 演绎推理实验检测 一对相对性状 的杂交实验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测交实验 分离定律
①性状是由遗传因子(现称基因) 决定的。 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P 用大写字母表示。 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 用小写字母表示。
1-2-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二课时)-同步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

不多余,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1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和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第二定律,也叫作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 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适用范围
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病毒不遵循)
上,合理地提出 假设 ,并且设计了新的 测交 实验来验证假说。
3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背景资料】1909 年, 丹 麦 生 物 学 家 约 翰 逊(1857—1927)给 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一词起了一个新名字,叫作“基因”(gene), 并且提出了表型(也叫表现型)和基因型(genotype)的概念。
F1
DdTt
F2
D_T_ D_tt ddT_ ddtt
连续的自交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
F3
选出DDtt
4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医学实践方面】
人们可以依据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对某些遗传病在后代中的 患病概率作出科学的推断,从而为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
假如你是一位遗传咨询师,一对健 康夫妇前来咨询。这对健康夫妇曾 生了一个患有白化病的儿子,请问: 白化病是由显性还是隐性基因控制 的?他们再生一个孩子一定会患白 化病吗?患病概率是多少呢?
1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和自由组合定律
研究方法: 假说演绎法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为 这什 与么 一会 对出 相现 对新性的状性杂状交组实验合中呢?F2的它3们∶之1的间数有量什比么有数联量系关吗系?吗?
分析问题,提出假说:F子1在可产以生自配由子组时合,。每这对样遗F1产传生因子的彼雌此配分子离和,雄不配同子对各的有遗4种传:因
1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和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第二定律,也叫作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 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适用范围
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病毒不遵循)
上,合理地提出 假设 ,并且设计了新的 测交 实验来验证假说。
3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背景资料】1909 年, 丹 麦 生 物 学 家 约 翰 逊(1857—1927)给 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一词起了一个新名字,叫作“基因”(gene), 并且提出了表型(也叫表现型)和基因型(genotype)的概念。
F1
DdTt
F2
D_T_ D_tt ddT_ ddtt
连续的自交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
F3
选出DDtt
4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医学实践方面】
人们可以依据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对某些遗传病在后代中的 患病概率作出科学的推断,从而为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
假如你是一位遗传咨询师,一对健 康夫妇前来咨询。这对健康夫妇曾 生了一个患有白化病的儿子,请问: 白化病是由显性还是隐性基因控制 的?他们再生一个孩子一定会患白 化病吗?患病概率是多少呢?
1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和自由组合定律
研究方法: 假说演绎法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为 这什 与么 一会 对出 相现 对新性的状性杂状交组实验合中呢?F2的它3们∶之1的间数有量什比么有数联量系关吗系?吗?
分析问题,提出假说:F子1在可产以生自配由子组时合,。每这对样遗F1产传生因子的彼雌此配分子离和,雄不配同子对各的有遗4种传:因
生物: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YY RR
×
yy rr
配子
Y R
y r
F1
Yy Rr
5、孟德尔是如何对自由组合现象进行解释的?
F1
Y R
Yy Rr Y r y R y r
配子
Y R
Y r y R y r
3、根据分离定律和减数 分裂,子一代在形成配 子时Y与y分离,R与r分 离,与此同时,不同对 的基因之间可以自由组 合,即Y可以与R或r组 合,y可以与R或r组合, 这样子一代就可以产生4 种雌配子和4种雄配子, 即YR、Yr、yR、yr,且 它们的数量比接近于1︰ 1︰1︰1。
5、孟德尔是如何对自由组合现象进行解释的?
F1
Y 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 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 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 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4、由于受精时,雌雄配 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所 以结合的方式有 16 种。
数量
315 9 ︰
108 3 ︰
101 3 ︰
32 1
4、分析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分离定律? P × ?10:根据分析的结果, 豌豆的粒形和粒色这两 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 都遵循了分离定律? 都遵循分离定律。 × F2 ?11:控制黄色和绿色, 圆粒和皱粒这两对相对 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 于几对同源染色体上?
3、F2代的性状表现有几种?比值是多少?为什么出现了两种新的 性状? P × ?9:子二代出现的这四 种类型的个体数量之比 约为几比几?
F1 × F2
数量
315 9 ︰
101 3 ︰
108 3 ︰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课件(人教版必修2)

题型二
根据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求双亲基因型
【例2】 小麦的毛颖(P)对光颖(p)是显性,抗锈(R)对感锈(r)为显性, 这两对性状可自由组合。已知毛颖感锈与光颖抗锈两植株作亲本 杂交,子代有毛颖抗锈∶毛颖感锈∶光颖抗锈∶光颖感锈=1∶1∶1 ∶1,写出两亲本的基因型。 解析:将两对性状分解为:毛颖∶光颖=1∶1,抗锈∶感锈=1∶1。根 据亲本的表现型确定亲本基因型为 P_rr×ppR_ ,只有Pp×pp,子代才有毛颖∶光颖=1∶1,同理,只有rr×Rr, 子代抗锈∶感锈=1∶1。综上所述,亲本基因型分别是Pprr与ppRr。 答案:亲本基因型分别是Pprr与ppRr。
6.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1)基因:就是________。 遗传因子
(2)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3)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4)等位基因:控制________的基因。 相对性状
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的有关规律 F2中有4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
棋盘法确定F2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图解
7 8
患病概率 不患病概率
m+n-mn或1-不患病率 (1-m)(1-n)
(2)当遗传病的遗传规律是以遗传系谱图的形式呈现时,其解题步骤一般 是:①确定显隐性关系;②判断遗传方式;③推断基因型;④概率计算。
题型一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例1】 (2010· 安徽高考理综)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 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2 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 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 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 A.aaBB和Aabb C.AAbb和aaBB B.aaBb和AAbb D.AABB和aabb
【课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新课导入
你一定听过这样一些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
亲子代之间表现出相似性状的现象。
遗传
思考:遗传是否有规律可循呢?为什么你身上有很多 与父母相似的特征但同时又存在许多差异呢?
问题探究
人们曾经认为,父本和母本提供遗传物质,在子代体内发生融合,使子代 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就像把一瓶蓝墨水和一瓶红墨水倒在一起,混合 液是另一种颜色,再也无法分出蓝色和红色。这种观点也称作融合遗传。
+
【思考·讨论】
品红色(介于红色和蓝色之间)
1.按照上述观点,当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后,子代的豌豆花会是什么颜色?
2.你同意上述观点吗?你的证据有哪些?
+
人的性别遗传、身高遗传等
粉色
“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
孟德尔
从小好学 他从小喜爱自然科学,由于家境贫寒,21岁便做了
修道士。后来,他被派到维也纳大学进修自然科学和数学。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常见的遗传学符号及含义。
含义 亲本 母本 父本 自交 杂交 子一代
符号 P
⊗ × F1
2.交配方式
1.正交与反交(这是一个相对概念)
子二代
F2
若: (♀)甲×(♂)乙 为正交 (♀)高茎×(♂)矮茎 则: (♀)乙×(♂)甲 为反交 (♀)矮茎×(♂)高茎
相互印证,相互对照 应用:检验遗传是否与性别有关
杂交实验 利用修道院的一块园地,种植豌豆、山柳菊、玉米
等多种植物,进行实验,研修了八年多,其中,豌豆杂交实 验非常成功。
发现规律 分析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基因的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新课导入
你一定听过这样一些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
亲子代之间表现出相似性状的现象。
遗传
思考:遗传是否有规律可循呢?为什么你身上有很多 与父母相似的特征但同时又存在许多差异呢?
问题探究
人们曾经认为,父本和母本提供遗传物质,在子代体内发生融合,使子代 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就像把一瓶蓝墨水和一瓶红墨水倒在一起,混合 液是另一种颜色,再也无法分出蓝色和红色。这种观点也称作融合遗传。
+
【思考·讨论】
品红色(介于红色和蓝色之间)
1.按照上述观点,当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后,子代的豌豆花会是什么颜色?
2.你同意上述观点吗?你的证据有哪些?
+
人的性别遗传、身高遗传等
粉色
“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
孟德尔
从小好学 他从小喜爱自然科学,由于家境贫寒,21岁便做了
修道士。后来,他被派到维也纳大学进修自然科学和数学。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常见的遗传学符号及含义。
含义 亲本 母本 父本 自交 杂交 子一代
符号 P
⊗ × F1
2.交配方式
1.正交与反交(这是一个相对概念)
子二代
F2
若: (♀)甲×(♂)乙 为正交 (♀)高茎×(♂)矮茎 则: (♀)乙×(♂)甲 为反交 (♀)矮茎×(♂)高茎
相互印证,相互对照 应用:检验遗传是否与性别有关
杂交实验 利用修道院的一块园地,种植豌豆、山柳菊、玉米
等多种植物,进行实验,研修了八年多,其中,豌豆杂交实 验非常成功。
发现规律 分析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基因的
高中生物《第一章 第二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件4 新人教版必修2

2、实践上: 在杂交育种工作中,人们有目的地用具有不同优良 性状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 结合在一起,就能产生所需要的优良品种。
例如: 有这样两个品种的小麦:一个品种抗倒伏,但易染 锈病;另一个品种易倒伏,但抗锈病。让这两个品 种的小麦进行杂交,在 F2中就可能出现既抗倒伏又 抗锈病的新类型,用它作种子繁育下去,经过选择 和培育,就可以得到优良的小麦新品种。
AaBbCc
1/2a
1/2B 1/2b
共8种生殖细胞,每种生殖细胞各占1/8. 推广:n对等位基因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则生殖细胞 共有2n种,每种各占1/2n.
2.分析杂交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 如:黄圆AaBbX绿圆aaBb,求后代基因型、表现型情况。 基因型的种类及数量关系:
AaXaa BbXBb 子代基因型
一对
2
4
3
2
两对 三对 n对
4 8 2n
16 64
4n
9 27
3n
4
8
2n
点击高考 (2007年全国Ⅱ卷)已知番茄的抗病与感病、红果 与黄果、多室与少室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 位基因的控制,抗病性用A、a表示,果色用B、 b表示、室数用D、d表示。 为了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以及它们的 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现选用表现型为感 抗病黄果少室 病红果多室和____________两个纯合亲本进行 杂交,如果F1表现抗病红果少室,则可确定每对 性状的显、隐性,并可确定以上两个亲本的基因 型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将F1自交得 aaBBdd AAbbDD 8 到F2,如果F2的表现型有_______种,且它们的 27:9:9:9:3:3:3:1 ,则这三对性状 比例为____________ 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解析
从图1可推知F1为DdRr,利用图2分析,高秆∶矮秆=(75+25)∶(75+25)=1∶1,符合分离 定律测交后代分离比,可推测丙的基因组成为dd;抗病∶易感病=(75+75)∶(25+25)=3∶1, 符合分离定律杂合子自交后代分离比,可推测丙的基因组成为Rr;故丙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Rr, 选C。
第二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易错点 被子植物果实各部分的遗传分析
B
刷易错
解析 遗传规律发生的结果表现在子代,而植物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其性状由母本决定。本题 中毛桃为母本,故其无论接受毛桃还是光桃的花粉,结出的果实都为毛桃,B正确。
第二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刷易错
18.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每对性状的杂合体(F1) 自交后代(F2)均要表现3∶1的分离比。以上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来自以下 哪代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统计( C ) A.F1植株和F1植株 B.F1植株和F2植株 C.F2植株和F1植株 D.F2植株和F2植株
第二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刷基础
题型6 理解测交的意义纯合子杂交,所以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决定了测交后代的表 现型及比例,C正确。
第二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刷基础
C
解析
F1测交,即F1×aabbcc,其中aabbcc个体只能产生abc一种配子,而测交结果为 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说明F1产生的配子为abc、ABC、 abC、ABc,其中a和b、A和B总在一起,说明A和a、B和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a和b在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故选C。
孟德尔豌豆实验(二)(第2课时)高一生物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

F1 黄色:绿色=1:1 圆粒:皱粒=3:1
变式:两个亲本杂交,基因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子代的基因型是:1yyRR、1yyrr、 1YyRR、1Yyrr、2yyRr、2YyRr,那么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yyRr和YyRr 。
二.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相关计算
【巩固训练】果蝇中灰身和黑身(A、a)、长翅和残翅(B、b)是两对独立遗 传的相对性状,且均为常染色体遗传,已知长翅对残翅为显性。一只灰身长翅 雌果蝇和灰身残翅雄果蝇杂交,得到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如表所示。下列相关说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白花甜豌豆间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紫花甜豌豆 B.AaBb的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表现型比例为9:3:3:1 C.若杂交后代性分离比为3:5,则亲本基因型只能是AaBb和aaBb D.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是3:1或9:7或1:0
课堂巩固
例3.某植物的花色有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现有纯合蓝色品种与纯合红色 品种杂交,F1都是蓝色,F1自交所得F2为9蓝:6紫:1红。请分析回答:
9:3:3:1 3:3:1:1 1:1:1:1
二.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相关计算
注意: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分离比
YyRr × YyRr
黄色圆粒 黄色圆粒
双杂合子自交
9:3:3:1
9 黄色圆粒/Y_R_ 1YYRR 2YYRr 2YyRR 4YyRr
3 黄色皱粒/Y_rr 1YYrr 2Yyrr
3 绿色圆粒/yyR_ 1yyRR 2yyRr
aaBb)∶aabb=1∶4∶6∶4∶1
1∶2∶1
显性纯合致 AaBb∶Aabb∶aaBb∶aabb=
死
4∶2∶2∶1,其余基因型致死
AaBb∶Aabb∶aaBb∶ aabb=1∶1∶1∶1
第一章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

9 : 3: 3: 1 =
黄色圆粒
:: :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每一种表现型里各有几
Y_R_
种基因型?每种基因型
在整个F2中占比多少?
yyR_
在对应的表现型里占比
多少?
Y_rr
感
谢
关 注
聆 微高 信中
听 公生获 众物取 号节课 :节件
通设
计
思
路
假
子之间发生了自由组合
说
控制两对性状的两对遗传因子间互不干扰,能够自由组合。
两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黄色与绿色分别由Y、y控制;圆粒 与皱粒分别由R、r控制。
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 离,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
P
黄 色 圆
粒 YYRR
Y_rr
yyrr
=9 : 3 : 3 : 1
从数学的角度分析,9:3:3:1与3:1能否 建立数学联系,这对理解两对相对性 状的遗传结果有什么启示?
➢ ( 3 : 1 )2 = ( 3 : 1 ) ·( 3 : 1 ) = 9 : 3 : 3 : 1。 ➢ 对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若单独看每一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控制粒型的遗传因子和控制颜色的遗传因子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
为什么院子里只要是黄色豌豆 都是饱满的圆粒,只要是绿色 豌豆都是干瘪的皱粒?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观 察P 实 验 , 发 F1 现 问 题
F2
♀♂正交、反交♀♂ ×
⊗
➢ 为什么F1全为黄色圆粒? ➢ 为什么F2中既有黄圆、绿皱的亲本型,
31 :27 :26 :26 ≈ 1 : 1 :1 :1与预测完全相符!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2一章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实战演练
有色饱满子粒的玉米与无色皱缩子粒的玉米杂 交(实验条件满足实验要求),F1全部表现为有色饱 满,F1自交后,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有色饱满 73%,有色皱缩2%,无色饱满2%,无色皱缩23%。 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的分离 (1)上述一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_定律。 (2)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 合定律?为什么? 不符合;因为玉米粒色和粒形的每对相对性状的 分离比均为3∶1,两对性状综合考虑,如果符合 自由组合定律,F1自交后代分离比应符合 9∶3∶3∶1。
绿色 圆粒 108
绿色 皱粒 32
其中 圆粒∶皱粒≈ 3∶1
每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仍然遵循着 基因的分离定律 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把两对性状联系在一起分析, F2出现的四种性状表现的比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9∶3∶3∶1
有新的性状出现吗? 出现新的性状组合了? 性状重组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山东省高青一中 北枫
zcm0324@
温故知新
F1形成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 配子结合是随机的。 F2性状表现类型
及其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茎∶矮茎 = 3∶1
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为
DD∶Dd∶dd = 1∶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tBb ttBb ________________
• 4.(68)(2009年高考宁夏卷)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 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 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 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 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 剩余的每株F2植株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 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从理论上讲F3 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 B • A.1/4 B.1/6 • C.1/8 D.1/16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课件: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F1作
31
27
26
26
实际籽 母本
粒数 F1作
24
22
2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6
父本
不同性状的数 量比
1 : 1 : 1:1
三、自由组合定律 概念: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 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 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分离比是9:3:3:1或1:1:1:1,出现9:3:3:1的条件是什么?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实验过程
P
X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F1
黄色圆粒
F2
数量
黄色 圆粒
绿色 黄色 圆粒 皱粒
绿色 皱粒
315 108 101 32
9: 3: 3 : 1
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的豌豆杂交示意图
思考:
1.为什么会出现新的性状呢?
2.他们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 吗? 3.上节课我们讲到一对相对性 状的杂交试验F2的性状分离比 是3:1,这个比值和现在讲到 的9:3:3:1有什么关系吗?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观察花园里的豌豆植株,孟德尔发现就子叶 颜色和种子形状来看,包括两种类型:一种 是黄色圆粒,一种是绿色皱粒。
讨论:
1.决定子叶颜色的遗传因子对决定种子性状的 遗传因子会不会有影响呢?
2.黄色的豌豆一定是饱满的、绿色的豌豆一定 是皱缩的吗?
形状不同的豌豆
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
模拟配子形成过程的步骤: 1.准备4个小桶,每个小桶各放入黄、白色乒乓球,分别代表Yy与Rr(左 桶:Y-黄色,y-白色;右桶:R-黄色,r-白色) 2.摇动小桶,使小桶充分混合 3.从每桶中各随机抓取一个乒乓球,记录组合形式 4.将抓取得乒乓球放回桶内摇匀 5.重复20次,统计结果 6.4个小组把统计结果汇总并汇报,然后全班统计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 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让F1(YyRr)与隐性纯合子(yyrr)杂交,由于F1会产生YR、
Yr、yR、yr四种配子,且比例是1:1:1:1,所以测交后代
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
孟德尔从数学的角度分析,尝试建立9:3:3: 1与3:1之间的数学联系。 (黄色:绿色)*(圆粒:皱粒)=(3:1) *(3:1)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9:3:3:1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比例 9 ︰ 3 ︰ 3 ︰ 1
对点训练
题组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2021·山东聊城市高一期中)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是利用纯种 的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的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对自由组合现象进行了解释和验证, 得出了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 A.两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在F2中共出现3种重组类型 B.杂交实验过程中需要将亲本和子一代豌豆的母本在开花前进行人工去雄和套袋
黄色 圆粒
绿色 圆粒
黄色 皱粒
绿色 从所得结果的数据分析:每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 皱粒 规律仍然遵循着 分离 定律。并且一对相对性状
个体数: 315 108 101 32 的分离对其他相对性状是互不干扰的。(P10)
比例 9 ︰ 3 ︰ 3 ︰ 1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P10)
不论正交、反交
√A.①②③④都是皱粒
B.①②③④都是黄色 C.遗传因子组成①出现的概率大于④ D.①是黄色皱粒,③是绿色皱粒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P11)
上述解释是否正确呢?孟德尔又设计 了测交实验,让杂种子一代F1(YyRr) 与隐形纯合子(yyrr)杂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y rr
果,请同学们仔细分
7.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这一遗传规律又称 为孟德尔第二定律。
1.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 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一个纯合
第 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
验(二)
知识目标
1.阐述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 2.说出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
能力目标
1.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及杂交实验分析图解 2.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及其图解 情感目标 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思考: 一个品种的奶牛产奶多,另一个品种的奶 牛生长快,要想培育出既产奶多、又生长 快的奶牛,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一对 一对 2种;比值相等 3种;1︰2︰1 2种;显︰隐=3︰1 2种;1︰1
两对(或多对) 两对(或多对) 4种(2n种);比值相等 9种(3n种);(1:2:1)n 4种(2n种);9:3:3:1(3:1)n 4种(2n种);1:1:1:1(1:1)n
遗传实质
联系
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 F1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 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分 性状的成对的等位基因彼 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 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两个遗传定律都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且同时起作用;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D 、3︰1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 D ) A、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 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显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 C、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
D、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后代
4.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 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不同亲本组合所产生的后 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的一组是( B A、WwDd×wwdd B、WWdd×WWdd )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下后代有几种遗传 因子组成及性状表 现?其比例是多少?
比例: 1
︰
1
︰
1
︰ 1
6.左表显示的是孟德 尔所做的测交实验结 F1
Yy Rr
×
配子
Y R
Y r
Yy Rr
Yy rr
比例: 1
︰
1
析,能得出什么结论? 无论正交还是反交, y y y 实验结果完全符合他 R r r 的设想,说明他的理 论推导是正确的,即 F1在形成配子时,产 yy yy 生了四种配子,决定 Rr rr 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 ︰ 1 ︰ 1 是自由组合的。
上节回顾 1.请同学们用遗传图解的形式画出一对相对性状的遗
传实验的图解(相对性状:高(D)对矮(d)为显
性)。
DD 高茎 D Dd 高茎 D DD 1
高茎
dd 矮茎 d
d Dd 2
高茎
D Dd
d dd 1
矮茎
3
1
2.孟德尔揭示分离定律时所采用的科学研究的基本过 程是怎样的? 发现问题
提出假设
实验验证:测交实验
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
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 例为( C )
A、1/8
B、1/16
C、3/16
D、3/8
2.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F1的表现型比例 是( C ) A、9︰3︰3︰1 C、3︰1︰3︰1
B 、1︰1 ︰1︰1
C、WwDd×wwDD
D、WwDd×WWDD
5.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 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 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 示,据图回答问题。
(1)亲本的基因型是
YyRr (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yyRr
F1
种子的粒形中圆粒是显性性状,
皱粒是隐性性状。
3.F2的性状表现有几种?比值是多 (5)子二代出现了几种 少?为什么出现了两种新的性状? 类型?其中有几种与两亲 × P 本都不同? 子二代出现了四种类型。 其中有两种与亲本都不同。 (6)子二代出现了四种 类型,说明这两对相对 × 性状间进行了什么? 说明了这两对相对性状 间进行了重新的组合。
F1
F2
P
×
F1
× F2 数量 315 101 108 32 9 ︰ 3 ︰ 3 ︰ 1
(7)子二代出现的这 四种类型的个体数量 之比约为几比几?
P
×
总结实验结果: 无论正交和反交,子一代
都只表现黄色圆粒。
F1 × F2 数量 315 9 ︰ 101 3 ︰ 108 3 32 ︰ 1 子二代出现了性状的自 由组合,不仅出现了两种 与亲本相同的类型,还出 现了两种与亲本不同的
y r
配子 Y R Y r y R y r
Y R YY RR
Y r YY Rr YY rr
y R Yy RR Yy Rr
y 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4.由于受精时,雌雄 配子的结合是随机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的,所以结合的方式
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P
×
小结提问: 为什么子一代只出现黄 色圆粒一种类型?为什 么两对相对性状可以进 行自由组合?为什么子
F1
×
F2
二代四种表现型之比为
9︰3︰3 ︰1。
看看孟德尔的解释: 数量 315 9 ︰ 101 3 ︰ 108 3 32 ︰ 1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P YY RR
×
yy rr
得出结论:基因的分离定律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分析
1.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是怎样设计的(即:孟 德尔是用豌豆的哪两对相对性状来进行实验的)? P × (2)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
(1)这两个亲本中, 有哪两对相对性状? 豌豆种子的粒色:黄色 和绿色;豌豆种子的粒 形:圆粒和皱粒。
自花传粉,那么在做这个实
F1
配子 Y R Y r y R Y R
Yy Rr Y r y R y r
3.根据分离定律和减数分裂,子一代在形成配子 时Y与y分离,R与r分离,与此同时,不同对的基 因之间可以自由组合,即Y可以与R或r组合,y可 以与R或r组合,这样子一代就可以产生4种雌配 子和4种雄配子,即YR、Yr、yR、yr,且它们的 数量比接近于1︰1︰1︰1。
有_______ 16 种。
9种遗传因子组合形式可作如下规律性排列(用F2中每
对遗传因子组合形式及比例相乘的方法得出如下结果),
每种遗传因子组合形式前的系数即为其比例数,见下表:
1YY(黄) 1RR(圆) 2Rr(圆) 1rr(皱) 2Yy(黄) 1yy(绿)
1YYRR(黄圆) 2YyRR(黄圆) 1yyRR(绿圆) 2YYRr(黄圆) 4YyRr(黄圆) 2yyRr(绿圆) 1YYrr(黄皱) 2Yyrr(黄皱) 1yyrr(绿皱)
(2)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 黄色皱粒 、 绿色皱粒 ,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 1︰1 。F1中纯合子占的
比例是 1/4 。 (3)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是
YyRR或YyRr 。
基因的分离定律
研究的相对性状
涉及的遗传因子 F1配子的种类 及比例 F2基因型及比值 F2表现型及比值 F1测交后代表现型种类 及比值
配子
Y R
y r
1.孟德尔假设豌豆的粒色和 粒形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 制,即黄色和绿色分别由Y 和y,圆粒和皱粒分别由R和 r控制;所以两亲本的基因 型分别为YYRR和yyrr。
Hale Waihona Puke F1Yy Rr2.孟德尔认为YYRR和yyrr 都只能产生一种配子,分 别是YR和yr,因此子一代 的基因型就是YyRr,即只 能表现为黄色圆粒。
验时要对两亲本作何处理? 对母本作去雄并套袋的处 理,在授予父本花粉后再 作套袋的处理。
2.F1的性状表现是什么,说明了什 (3)子一代出现了哪 么问题(具体来说在一对相对性状 种类型? 中何者为显性,何者为隐性)? P × 黄色圆粒
(4)请你分别指出这两对相对 性状的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豌豆种子的粒色中黄色是显性 性状,绿色是隐性性状;豌豆
类型,四种表现型的比
值接近于9︰3︰3︰1。
4、分析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分离定律? P × (8)根据分析的结果,豌 豆的粒形和粒色这两对相
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都遵循
F1 × F2
数量
了分离定律? 都遵循分离定律。 (9)控制黄色和绿色, 圆粒和皱粒这两对相对性 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几 对同源染色体上? 315 9 ︰ 101 3 ︰ 108 3 ︰ 32 1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F1
1、什么是测交?
Yy × Rr yy rr
用F1与双隐性类型杂交,即用F1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
2、测交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测定F1的遗传因子的组成。
3.按照孟德尔提 F1
Yy Rr
×
yy rr
出的假说,F1代能 产生哪四种数量
y r
配子
Y R
Y r
y R
y r
相等的配子? 4.那隐性纯合子 能产生几种配子? 5.请大家推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