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船的鸟》教学设想优秀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紧扣观察,指向表达
———《搭船的鸟》教学设想
设想说明: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作要求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力图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物、景,积累生活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
作为习作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搭船的鸟》既是精读课文,又承担着引导学生学习表达的训练任务,而本单元习作训练是有梯度地进行,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立为:
1、通过学习作者观察翠鸟的方法,结合自己的观察经验,习得一定的观察方法,并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2、通过学习翠鸟捕鱼的动作描写,知道在描写事物的动作时,运用动词要准确,而运用连续的动词能将事物描写清楚,这是在为这个单元的初试身手和习作练习做铺垫。
特别说明:1.学生对有新鲜感的语句的关注学习,已经相隔了两个单元,因此这一课的学习有必要温故知新。
2.课后练习“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和“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都是“学表达”的学习训练,体现了统编教科书力图使阅读学习与表达学习的平衡。
故三年级上学期开始,语文的学习从以识字与写字为重点,转移到“学阅读”“学表达”为重点了。
重点的转移,会给三上的学生带来学习上的不适和困难,为此,这两个教学目标要做好任务分析,设计好达标的步骤,减少学生学习的不适和困难,顺利达标,以更好过渡到第二学段的学习,因此,我们将识字、写字教学安排到第二课时集中进行。
教学重难点:
同教学目标
教学设想:
基于以上说明,我们的教学设想分为六大板块。
第一板块是导读引入,明确目标。
读单元导读,比较发现本单元是习作单元,知道“观察”是这个单元的关键词。
目标指向习作,学习的重点是“留心观察”,“仔细观察”,做到每个孩子心中目标明确。
第二板块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说说作者从文中观察到了哪些事物和场景。
从文中提取信息:作者在文中是谁?他在什么地方观察到了这只搭船的鸟?这只鸟搭船做什么?它给你什么印象?(这个板块旨在引导学生留意课文的细节,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
)
第三板块是出示图片,初试身手。
出示翠鸟的图片,让学生先观察翠鸟的外形,并尝试进行外形描写,写完后
同桌互读互评。
第四板块是比照阅读,梳理顺序,总结方法。
通过评读学生描写翠鸟外形的句子,再品读作者在课文中关于描写翠鸟外形句子作比照,找出两者观察的异同点,圈画出句子里描写翠鸟外形方面的词语,让学生体会作者观察是有一定顺序的。
(羽毛—翅膀—长嘴)。
当然光写这些是不够的,作者还分别观察了其羽毛,翅膀及长嘴的颜色,让学生知道观察的顺序可以从整体到细小的局部。
再次通过出示四种鸟的比照图,让学生找出翠鸟,让学生知道观察不仅要有顺序,还要学会抓住最能体现事物特征的地方进行细致的观察,从而写清楚。
第五板块是想象过渡,体会连动词准确,迁移运用。
这是一只美丽的翠鸟,让作者想到了些什么呢?作者正想着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呢?教师自然地过渡到翠鸟捕鱼的动作描写这一部分,让学生圈画出动词,体会这些是连动词,不可置换,表达准确。
从而体会翠鸟捕鱼速度快,动作敏捷。
随即教师课堂生成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连续动作,请学生进行描述,创设口头表达的训练场景,让学生体会并运用连动词的好处。
第六板块是观察实践,记录所得。
课后观察一种事物,完成观察记录单,此训练是为本单元中的小试牛刀和习作例文做一定的铺垫。
基于以上的教学设想,我们进行简单的说明:没有经过凝视的世界,是不存在的世界,本课的教学过程紧扣“观察”这一语文要素,以读—写—交流的形式进行,目的就是在于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在生活中习得一定的观察方法,教学环节指向观察类习作方法的感悟和引领,让学生观察有方法,记录有重点,为本单元的习作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