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工程课程设计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格式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格式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物流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物流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物流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物流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方法,了解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趋势。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物流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的物流问题,具备物流系统设计和优化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物流工程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对物流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物流工程的基本概念、物流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方法、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趋势等。
具体内容包括:1.物流工程的基本概念:物流的定义、物流系统的组成、物流工程的目标等。
2.物流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方法:物流系统的设计原则、物流系统的优化方法、物流网络的设计等。
3.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趋势:电子商务物流、供应链管理、绿色物流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物流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物流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方法。
3.实验法: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物流系统的操作和调试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物流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知识学习。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为学生拓展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料。
4.实验设备:配置齐全的物流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

1. 设计题目变速箱厂总平面布置设计2. 原始给定条件公司有地16000㎡,厂区南北为200m。
东西宽80m,该厂预计需要工人300人,计划建成年产100000套变速箱的生产厂。
2.1 变速箱的结构及有关参数变速箱由39个零件构成,装配图见图1所示。
每个零件、组件的名称、材料、单件重量及年需求量如表1零件明细表所示。
图1 减速器装配图表1 零件明细表工厂名称:变速箱厂产品名称变速箱产品代号110 计划年产量100000第1页序号零件名称零件代号自制外购材料总计划需求量零件图号形状单件重量/kg说明39 垫圈√65Mn 200000 0.004 38 螺母√Q235 200000 0.011 37 螺栓√Q235 300000 0.032 36 销√35 200000 0.022 35 防松垫片√Q215 100000 0.010 34 轴端盖圆√Q235 100000 0.050 33 螺栓√Q235 200000 0.020 32 通气器√Q235 100000 0.030 31 视孔盖√Q215 100000 0.050 30 垫片√橡胶纸100000 0.004 29 机盖√HT200 100000 2.500 28 垫圈√65Mn 600000 0.006 27 螺母√Q235 600000 0.016 26 螺栓√Q235 600000 0.103 25 机座√HT200 100000 3.000 24 轴承√200000 0.450 23 挡油圈√Q215 200000 0.004 22 毡封油圈√羊毛毡100000 0.004 21 键√Q275 100000 0.080 20 定距环√Q235 100000 0.090 19 密封盖√Q235 100000 0.050 18 可穿透端盖√HT150 100000 0.040 17 调整垫片√08F 200000 0.004 16 螺塞√Q235 100000 0.032 15 垫片√橡胶纸100000 0.004 14 游标尺√100000 0.050 13 大齿轮√40 100000 1.000 12 键√Q275 100000 0.08011 轴√Q275 100000 0.80010 轴承√200000 0.4509 螺栓√Q235 2400000 0.0258 端盖√HT200 100000 0.0507 毡封油圈√羊毛毡100000 0.0046 齿轮轴√Q275 100000 1.4005 键√Q275 100000 0.0404 螺栓√Q235 1200000 0.0143 密封盖√Q235 100000 0.0202 可穿透端盖√HT200 100000 0.0401 调整垫片√08F 200000 0.0102.2 作业单位划分根据变速箱的结构及工艺特点,设立如表2所示11个单位,分别承担原材料存储、备料、热处理、加工与装配、产品性能试验、生产管理等各项生产任务。
物流工程综合方案设计

物流工程综合方案设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物流行业逐渐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了满足人们对物流服务的需求,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物流工程综合方案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物流设施规划、物流技术应用、智能化物流设备、物流信息系统和物流安全管理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方案设计。
通过本文的综合方案设计,旨在为物流企业提供指导和参考,提高物流生产力和服务水平。
二、物流设施规划1.仓储设施规划根据货物种类和规模不同,采用不同类型的仓库,如普通库、温控库、危险品库等。
依据货物流转情况,设置合理的货物流通路,提高仓储效率。
采用现代化的仓储管理系统,提高仓库利用率和货物存储效率。
2.运输设施规划根据运输需求和货物特性,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如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运和空运等。
合理规划运输网络,优化运输路线,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
3.配送设施规划根据市场需求和配送范围,合理规划配送中心的位置和布局,提高配送效率,减少配送成本。
采用智能化配送装备和配送技术,提高配送精准度和速度。
三、物流技术应用1.物流信息化技术采用物流信息技术,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全流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物流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运用物流信息技术优化物流业务流程,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2.物联网技术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物流设备、仓储设施、运输工具和配送中心之间的信息互联,提高设备管理效率和设备利用率。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故障预警和远程监控,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设备维护质量。
3.智能化技术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物流设备智能化管理和物流业务智能化决策。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物流业务运作效率和预测准确性,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智能化物流设备1.物流装备智能化引入智能化物流设备,如智能叉车、AGV(自动导引车)、智能搬运机器人等,提高物流装备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装备利用率和作业效率。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简介物流工程是一个涵盖了多种领域的学科,包括供应链管理、运输、仓储和物流信息系统等。
物流工程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物流工程的概念和技术,以及如何应用这些技术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
本课程设计将帮助学生理解物流工程,并为其提供实际的应用案例。
课程结构物流工程课程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此部分将介绍以下内容:•什么是物流工程•物流工程的历史和演变•物流工程的基本原则和概念•物流管理的种类和作用•物流模型及其应用第二部分:物流规划此部分将介绍以下内容:•物流规划的概念和目的•物流规划的过程和方法•运输网络设计•仓储和设备规划•物流系统设计第三部分:物流管理此部分将介绍以下内容:•物流成本和效率管理•物流服务和品质管理•物流风险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第四部分:物流技术此部分将介绍以下内容:•物流技术的发展和趋势•物流技术的应用和效果•物流技术的软件和硬件设备•物流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第五部分:物流案例分析此部分将介绍以下内容:•物流案例的选择和评估•物流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物流案例的展示和分享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以下技能:•理解物流工程概念和原则•运用物流规划和管理技术•熟悉物流技术和设备•分析和解决物流问题•理解企业物流系统的运作和优化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部分:•课程报告和论文•课堂演示和讨论•个人和团队项目•期末考试结论物流工程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物流工程,并为其提供实际的应用案例。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掌握物流工程的基础知识、物流规划和管理技术、物流技术和设备,以及企业物流系统的运作和优化。
通过不同形式的评估,学生将有机会展示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完整版)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

物流工程一、设计产品名称某振动器厂的设施布置设计二、原始给定条件公司有地6000平方米,厂区南北为100米,东西宽60米,工厂预计需要工人80人,计划建成年产30000件振动器的生产厂。
(一)、振动器的结构及有关参数振动器由14个零件构成,装配图如图所示。
每个零件、组件的名称、材料、单件重量及年需求量均列于表中图2-1 振动器装配图表2-1 振动器明细表(二)、作业单位划分根据振动器的结构特点,设立如表2-41所示,分别承担原材料存储、备料、热处理、加工与装配、产品性能试验、生产管理各项生产任务。
表2-2 作业单位划分表(三)、振动器生产工艺过程振动器的零件有14种,其中10种自制件;4种外购件,总的工艺过程可分为零件的制作与外购、半成品暂存、组装、性能试验、成品储存等阶段。
1)零件的制作与外购振动器上的标准件、非加工件如轴承、油封、软轴、软管四种零件都是采用外购的方法获得,入厂后由半成品库保存,其他零件由本厂自制,其工艺过程分别见表2-3~2-12所示,表中的利用率为加工后产品与加工前的比率。
2)标准件、外购件与半成品暂存产出的零件加工完经过各个车间检验合格后,送入半成品库暂存。
外购件与标准件均放在半成品库。
3)组装所有零件在组装车间集中组装成变速箱成品。
4)性能测试所有成品都在实验车间进行性能测试,不合格的就在组装车间进行修复,合格后送入成品库房,即不考虑成品组装不了的情况。
5)成品储存所有合格变速箱均存放在成品库房等待出厂。
表2-3 尖头组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4 滚道组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5 滚锥组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6 套管组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7 挡圈组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8 软轴接头组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9 软管接头组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10 锥套组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11 联结头组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12 软轴插头组件加工工艺过程表三、产品-产量分析生产的产品品种的多少及每种产品产量的高低,决定了工厂的生产类型,进而影响着工厂设备的布置形式。
物流工程专业教学方案

物流工程专业教学方案一、专业背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物流行业成为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物流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够对其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物流工程专业的教学方案需要充分结合行业需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专业目标物流工程专业教学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物流系统分析、规划、设计和管理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业型人才,具备较好的人文基础、社会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以语言及信息技能等创新能力。
三、专业设置1. 课程设置:主要包括物流工程导论、物流系统工程、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仓储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运输规划与管理、物流成本管理、国际物流、物流工程设计、物流设备与自动化、物流质量管理、物流系统仿真以及物流创新与发展等课程。
2. 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和实践教学应紧密结合实际行业需求,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掌握专业技能,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3. 教学环节:结合最新的物流行业发展动态,设计并开展专业知识竞赛、学术讲座、企业联谊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授课、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物流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 实践教学:加强实验教学和实习实训环节,让学生学以致用,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考核评价:采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包括笔试、实践考核、课程论文、设计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五、课程教学内容1. 物流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供应链管理、物流规划与设计、运输管理、库存管理、订单管理等内容。
2. 物流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物流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物流信息管理和数据分析等内容。
3. 仓储管理:主要包括仓库设计与布局、仓库的管理和操作、仓储设备与自动化、仓储成本管理等内容。
4. 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供应链规划与设计、供应链成本管理、供应链风险管理、供应链协调与合作等内容。
物流工程培养课程设计

物流工程培养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物流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
2. 学生能掌握物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和设备。
3. 学生了解物流系统的优化方法,能够分析实际物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物流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物流系统流程,并进行模拟与优化。
3. 学生能够运用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完成物流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物流工程专业的兴趣,树立从事物流行业的职业理想。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物流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合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流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
学生特点:高中毕业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物理和信息技术基础,对物流行业有一定了解,但缺乏深入认识。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手段,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物流系统设计和优化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物流工程概述- 物流概念、分类及功能- 物流工程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物流系统及要素2. 物流系统设计与优化- 物流系统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物流设施布局设计- 物流运输与配送优化3. 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物流信息采集、处理与分析- 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案例4. 物流设备与技术- 常见物流设备类型与功能- 现代物流技术发展趋势- 物流设备选型与应用5. 物流项目管理- 物流项目管理的基本流程- 项目团队协作与沟通- 物流项目案例分析6. 实践教学环节- 物流软件操作与数据分析- 物流系统设计实践- 物流项目实施与评价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1.引言物流工程是工业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主干专业课程,是工业工程学科中公认的重要研究领域和分支之一。
特别是其中的设施规划与设计着重研究工厂总平面布置、车间布置及物料搬运等内容,其目标是通过对工厂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的分析,进行合理布置,得到高效运行的生产系统,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厂作为一个生产系统是由人员、设备、技术等多种因素所构成,整个系统的效益即总投入与总产出之比应尽可能达到最高水平。
因此,工厂布置设计就是一项多因素,多目标的系统优化设计课题。
由于社会需要的多样性,生产不同产品工厂的模式必然存在着差异,这就给工厂布置设计带来了难题。
系统布置设计(SLP)方法提供了一种以作业单位物流与非物流的相互关系分析为主线的规划设计方法,采用一套表达力极强的图例符号和简明表格,通过一套条理清晰的设计程序进行工厂布置设计。
这种方法为设施设计人员与生产管理人员广泛采用,实践效果良好。
系统布置设计不是一种严密的设计理论,而是一套实践性非常强的设计模式和规范的设计程序。
学习和掌握系统布置设计方法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直接参与设计工作。
2. 课程设计的目的物流工程课程设计是课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工厂布置设计工作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
其目的是:(1)能正确运用工业工程基本原理及有关专业知识,学会由产品入手对工厂生产系统进行调研分析的方法。
(2)通过对某工厂布置设计的实际操作,熟悉系统布置设计方法中的各种图例符号和表格,掌握系统布置设计方法的规范设计程序。
(3)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学会如何编写有关技术文件。
(4)通过课程设计,初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3. 给定条件当地现有一叉车修理厂,占地面积为16000m2,厂区南北长为200m,东西宽80m,所处地理位置如图1所示。
该厂职工人数为300人,计划改建成年产60000套液压转向器的生产厂,需要完成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
物流工程学课程设计(钢铁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第四组

物流工程学课程设计题目:基于SLP钢铁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班级:物流1092班姓名及学号:魏晓浩(1091508219)、吴欢(1091508220)、夏宇君(1091508221)、肖逸(1091508222)、徐凯华(1091508223)、颜杰(1091508224)指导老师:周凌云目录目录 ......................................................................................... - 2 -1、课程设计任务书 ............................................................................. - 4 -1.1设计任务 ............................................................................... - 4 -1.2设计目的 ............................................................................... - 4 -1.3 设计要求............................................................................... - 4 -2、物流园区的概念及发展 ..................................................................... - 6 -2.1 物流园区概念 ......................................................................... - 6 -2.2功能..................................................................................... - 7 -2.3物流园区类型 ........................................................................ - 8 -3、建设的原因种类 ........................................................................... - 10 -3.1坚持节约型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 ................................................ - 10 -3.2坚持集约化经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10 -3.3坚持管理高效率、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 - 11 -3.4坚持项目引进高层次、推进产业集群化........................................... - 11 -3.5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和谐发展................................... - 12 -4、选址分析 ................................................................................... - 12 -5、物流分析.................................................................................. - 14 -6、非物流相关图............................................................................. - 17 -7、作业单位综合关系图...................................................................... - 20 -8、作业位置相关图 ........................................................................... - 23 -9、布置方案的评价和选择 .................................................................. - 28 -10、物流园区总平面布置 .................................................................... - 30 -11、参考文献.................................................................................. - 31 -1、课程设计任务书1.1设计任务1.了解钢铁物流园区的定义,以及钢铁物流园区的主要功能和常有的类型。
物流工程设计

物流工程设计物流工程设计是指在物流系统建设中,对物流设施、流程和信息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以实现物流运作的高效性和经济性。
物流工程设计的目标是通过优化物流流程和设施布局,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满足客户需求,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一、物流需求分析在进行物流工程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物流需求进行分析。
这包括对物流运作需求以及关键要素的分析,如货物的种类、体积和重量、运输距离和时限、客户服务要求等。
通过分析和评估这些需求,可以确定物流系统的规模和功能配置。
二、物流设施规划物流设施规划是物流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
它包括仓库、运输设施、搬运设备等物流设施的选址、布局和设计。
在选址时,需要考虑到供应链的整体布局、交通网络和市场分布等因素。
在布局和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到货物的流动性和操作效率,以及设备的适宜性和维护性。
三、物流流程优化物流流程的优化是物流工程设计的核心内容。
它涉及到物流的各个环节,如采购、仓储、运输、分拣、包装等。
通过对物流流程的分析和优化,可以消除流程中的浪费,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
例如,可以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信息系统,优化仓储和分拣流程,减少人力投入和错误率。
四、信息系统设计信息系统在物流运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物流工程设计需要考虑到物流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传递。
通过合理设计和配置信息系统,可以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监控和追踪,提高物流运作的可视性和可控性。
另外,信息系统还可以支持物流决策和优化,提高物流运作的智能化水平。
五、风险评估和安全设计在物流工程设计中,风险评估和安全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物流运作中存在各种风险,如货物丢失、损坏、交通事故、火灾等。
通过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安全设计措施,可以减少物流运作中的风险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例如,在仓库设计中,可以设置消防设施和安全通道,确保人员和货物的安全。
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物流工程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物流运作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如能源消耗、废物产生和排放等。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小结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小结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物流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如物流系统、供应链管理、运输规划、库存控制等。
2.技能目标:学生需要具备运用物流工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进行物流系统设计、优化供应链管理、制定运输计划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物流工程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认识到物流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物流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物流系统的定义、组成和运作机制。
2.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环节,如供应商选择、采购策略、库存管理、物流配送等。
3.运输规划的方法和技术,包括运输需求分析、运输网络设计、运输路径优化等。
4.库存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如库存控制策略、库存水平计算、补货策略等。
5.物流工程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物流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参与物流工程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一本与物流工程相关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一些物流工程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3.多媒体资料:制作一些与物流工程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4.实验设备:准备一些物流工程的实验设备,如物流仿真软件、库存管理设备等,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周记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周记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物流工程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组成及运作原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物流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物流工程的基本概念、物流系统的结构组成和运作原理;掌握物流系统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物流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实际物流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物流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物流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物流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物流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物流工程的基本概念、物流系统的结构组成、运作原理以及物流系统分析的方法。
1.物流工程的基本概念:介绍物流工程的定义、特点和目标。
2.物流系统的结构组成:讲解物流系统的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3.物流系统的运作原理:阐述物流系统的运作流程、作业目标和作业策略。
4.物流系统分析的方法:介绍物流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流程分析、成本分析、时间分析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讲授法:通过讲解物流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物流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流系统的运作原理和分析方法。
3.实验法:学生进行物流系统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物流工程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物流工程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直观地展示物流系统的运作原理和分析方法。
4.实验设备:准备物流系统模拟实验所需的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是针对物流工程专业的学生所设计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物流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具体的课程设计需要根据学校和教学机构的要求来确定,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物流基础知识:介绍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物流系统、物流网络、物流成本分析、物流服务等。
2. 物流运作流程:讲解物流运作的整体流程和各个环节的工作方法,包括物流计划和预测、采购、仓储、运输、分销等。
3. 物流信息系统:介绍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包括供应链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等,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管理能力。
4. 物流设施与设备:介绍物流设施和装备的种类、功能和使用方法,包括物流仓库、物流分拣设备、物流车辆等,让学生掌握相关设备的操作技能。
5. 物流工程项目:组织学生参加物流工程项目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和实地考察,了解实际物流工程项目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方法。
6. 物流工程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典型的物流工程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综合分析和决策能力。
7. 物流工程实习:安排学生到物流企业或相关机构进行实习,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物流工作,锻炼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的课程设计,可以使物流工程专业学生在学习期间获得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将来从事物流工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48966

06131717成绩学号课程设计说明书系别机械与汽车工程系专业工业工程课程名称《物流工程课程设计》学号06131717姓名吴振波指导教师杨苗苗题目名称生产车间平面布置设计设计时间2016年6月2016 年6 月25 日摘要随着现代物流业的蓬勃兴起,对物流信息化管理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物流信息技术与物流信息系统的运用能力是物流管理高技能型人才所必备的能力,它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和物流管理信息平台来处理物流领域各种业务流程问题的任务。
生产车间的布置必须紧密联系物流信息管理,做到生产车间的合理布置,更成熟更科学地提高生产运输效率。
通过运用物流技术分析改善得出改善方案,在与原有的布置方案进行对比,得出其优越性,再进行方案总结关键词:物流分析,合理布置,改善AbstractWith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booming, the demand for 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ersonnel increasing. The ability to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ogistics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s the logistics necessary for high-skilled personnel capacity, which bears train students to use modern logist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latform to handle a variety of business process issues in the field of logistics tasks. Workshop must be arranged in close contact 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o achieve a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production workshop, more mature and more scientific to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ransport. Through the use of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analysis results to improve logistics solutions, with the original layout scheme compared obtain their superiority, then the program summary目录1. 设计目的 (5)2. 物流关系及非物流关系分析 (5)2.1 作业单位距离从至表 (5)2.2 产品运量从至表 (6)2.3 物流强度从至表 (6)2.4 物流分析表 (7)3. 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8)3.1物流强度相关图 (8)3.2非物流强度相关图 (8)3.3相关综合图 (8)3.4划分关系密级 (9)3.5综合相互关系密级等级划分 (10)3.6单位综合相互关系图 (10)3.7平面布置方案的确定 (10)3.7.1计算综合接近程度并作出线形图 (10)3.7.2建立关系工作表 (10)4.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12)4.1绘制无面积拼块图 (12)4.2绘制无面积图 (13)4.3绘制相关面积 (14)4.4绘制布置图作出有面积的布置图 (14)4.5作出详细布置图 (16)4.6方案的自我评价 (16)4.6.1改善后的物流强度 (16)4.6.2产品运量从至表 (16)4.6.3改善后的物流从至表 (17)5.结论 186.设计体会和心得 (18)7.致谢 188.参考文献 (19)1.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物流工程课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生产车间布置设计工作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
物流工程学课程设计

物流工程学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在全球范围内,物流行业已经成为各国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物流工程学作为一个涵盖了物流系统、物流设备、物流管理等众多领域的学科,对于物流行业的进一步改善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案例研究,对于物流工程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和掌握。
二、设计目标通过本次物流工程学课程设计,目标如下:1.学生能够了解物流工程学的基本知识与实际应用;2.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物流工程学中的相关理论知识,完整地设计出一个物流系统;3.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物流软件的使用,并将其运用到本次设计中。
三、设计内容3.1 理论学习本次物流工程学课程设计将以物流系统为设计主题,着重学习以下内容:•物流系统的概念与基本组成;•物流系统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和方法;•物流设备的分类与特点;•物流管理的流程与策略。
3.2 案例研究以某快递公司为例,进行物流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学生分为小组,每组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完成一个完整的物流系统设计方案。
方案中需要涵盖以下内容:•物流系统的整体流程设计图;•各个环节的设备选择、布置以及技术参数表;•与供应商的合作协议;•基于物流系统的相关管理策略以及QA审核标准。
3.3 软件应用在物流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使用物流软件进行相关模拟和优化。
本学期课程将涉及以下物流软件的应用:•Simio:用于生产线、物流系统、供应链和制造过程的建模和模拟。
•Arena:用于建立物流系统和供应链模型,以进行排队、动态仿真和优化分析。
学生需要根据所学理论和案例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物流软件进行相关仿真和优化,提高物流系统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四、设计成果本次物流工程学课程设计的成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每组小组完成一个完整的物流系统设计方案,包括系统流程图、设备布置、技术参数表、管理策略和QA标准;2.学生需要进行详细的课程设计报告,介绍理论学习、案例研究、软件应用和物流系统设计方案的详细过程;3.学生需要进行课程设计汇报,对于所完成的物流系统设计方案进行口头演示。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周志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周志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物流工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物流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理解物流系统的基本构成、运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物流工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将依据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需求进行。
首先,介绍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基本构成。
其次,讲解物流系统的设计原理,包括物流网络设计、库存管理、运输规划等。
再次,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最后,安排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物流工程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将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讲授法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案例分析法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分析能力,实验法则用于加深学生对物流工程的理解。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教材和参考书将作为理论知识的主要来源,多媒体资料则用于辅助讲解和演示,实验设备则是学生实践操作的重要工具。
所有教学资源都将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需要进行选择和准备,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将全面评价学生在物流工程课程中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和课程设计。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情况进行评分;作业将根据学生的完成质量和创新性评分;考试将涵盖课程所有知识点,以闭卷形式进行;课程设计则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物流系统设计项目,评估标准将包括设计的创新性、实用性和完整性。
六、教学安排物流工程课程的教学安排将紧凑合理,确保完成所有教学任务。
课程将分为两个学期,每周两节课,共计32课时。
教学地点将设置在教室和实验室,以便于进行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
物流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物流工程专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物流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2. 了解物流系统的构成、功能及运作流程;3. 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知识;4. 了解物流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等相关理论知识。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物流系统的实际需求,提出合理的物流解决方案;2. 学会使用物流信息系统,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3. 能够运用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的方法,提高物流运作效率;4. 具备一定的物流项目管理与沟通协调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流工程专业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关注绿色物流和可持续发展;4.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敢于面对物流工程领域的挑战。
本课程针对物流工程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还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为未来从事物流工程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物流工程专业人才。
二、教学内容1. 物流工程基本概念与原理- 物流系统的定义、分类与功能- 物流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2.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 物流系统的需求分析- 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 物流设施规划与布局3. 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构成与功能- 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案例4. 物流成本控制与供应链管理- 物流成本的概念、构成与控制方法-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 供应链管理策略与应用5. 物流项目管理- 物流项目的策划与实施- 物流项目管理的方法与工具- 物流项目风险管理6. 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物流的概念、原则与方法- 可持续发展的物流系统设计- 环保型物流技术与设备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工程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某医院的诊室布局分析
姓名:xxxxxx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xx大学xx学院
二零零八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某医院的诊室布局分析 (3)
1.设计题目 (3)
1.1任务一 (3)
1.2任务二 (3)
2.设计目的分析 (3)
3.功能分析 (3)
3.1设施功能分析表 (3)
第二章. 具体设施设计 (3)
1.关联性分析 (3)
1.1各功能设施之间的人流分析 (3)
1.2人流强度等级分析 (5)
1.3人流相关表分析 (6)
2.各设施的位置相关图 (7)
3.总平面布置图设计 (10)
第三章. 人员流动距离计算 (11)
1.基本任务 (11)
2.基本假设&初始方案 (11)
3.初始方案评价 (11)
4.对初始方案进行改进 (11)
一:某医院的诊室布局分析
1.设计题目
1.1任务一
某医院的诊室布局重新设计与规划,情况为:有8个部门①挂号室出诊;②门诊一室;③门诊二室;④X光室;⑤化验室B超;⑥手术室;⑦手术后休息室;⑧理疗室。
假设每天就诊的病人问200人,由于病人就诊前要到挂号室进行挂号,所以挂号室应安排在靠近入口的位置
1.2 任务二
以各办公单位的实际工作性质为基础,以各单位之间的实际人员流动量为依据,进行医院诊室设计和规划。
2.设计目的分析
本次设施设计的目的就是在能够保证病人正常就诊的情况下,使医院的病人在就诊过程中所行走的距离最短,尽量的节省病人的就诊时间,有效合理的利用空间。
3.功能分析
3.1按设施的功能划分,功能分析表如表1
表1设施功能表
二:具体设施设计
1.关联性分析
1.1.各功能设施之间的人流分析
1)挂号室与门诊一室、门诊二室联系紧密,假设之间的人流量分别为150、50,与其他设
施之间的人流量忽略不计。
2)门诊一室、门诊二室和X光室、化验室B超联系紧密,假设之间的人流量分别为门诊
一室到X光室、化验室B超为100、50;门诊二室到X光室、化验室B超为30、20。
其他忽略
3)X光室和化验室B超,以及理疗室联系机密,假设其人流量分别为100、30 其他忽
略
4)化验室B超与手术室、理疗室联系紧密,假设其人流量分别为120、50 其他忽略
5)手术室与手术后休息室关系紧密,假设其人流量为50,其他忽略
根据以上具体分析,可列各设施之间的人流强度汇总表如表1,排序如表2.
对上表按人流强度由大到小进行排序:
1.2.人流强度等级分析
由于直接分析大量物流数据比较困难,且没有必要,现将人流强度转化成5个等级,用符号A、E、I、O、U来表示,人流强度呈递减关系,具体可参考表3,分析表见表4
表3人流强度等级比率划分表
表4 人流强度分析表
1.3人流相关表分析
根据以上数据可直接绘制各设施之间的人流相关表,如表5所示。
表5 人流相关表
计算各设施总的相关性,即密切度参数如下表6所示。
A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挂号初诊室
门诊一室
门诊二室 X 光室 化验室B 超 手术室 手术后休息室 理疗室A A A
I
I I I
I I I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各设施按密切度由大到小顺序排列,如表7所示。
2.各设施的位置相关图
位置相关图确定原则:根据上文得到的总密切度,即一个设施与其他设施量化后的的关系等
级的总和,来确定该设施在布置图上所处的位置,
数值越高,说明该设施越应靠近布置图的中心位置,数值越低说明应处于边缘位置。
(a) (b)
(c)
(d)
(f)
(g)
3.总平面布置图设计
说明:由于所有到医院就诊人员首先都要到医院的挂号室进行挂号,因此这里人员相对密集,但由于只是用于挂号,病人会自觉排队,因此挂号是可安排的较大,并且需要靠近门的位置;门诊一室和门诊二室要处理所有挂号就诊的病人因此空间要稍大些,但是由于门诊一室的病源大于门诊二室,所以一室的空间稍大;X光室和理疗室虽然病人可能不会太多,但是由于里面设备会占用一定空间,因此办公面积也要大些;手术室服务于所有需要手术的病人,手术人员和手术设备要比较大的空间,因此这里的面积相对很大;手术后休息室,用于病人的休息,由于手术病人热流量低,这里的面积可以小些;化验室B超室和其他办公室的联系紧密,导致这里的人流量很大,而且各种设备占用很大空间,因此需要很大的空间。
三、人员流动距离计算
1.基本任务
✧门诊一室有4个房间,每个房间都用于处理特定问题:分别为A B C D。
所有房间面积
都是40平方米。
按照A、B、C、D直线型布置。
✧试完成:通过对房间位置的布置,使病人在就诊过程中所行走的总距离最短,并针对不
同方案做出相应评价。
2.基本假设&初始方案
因为所有房间面积相等,假设临近房间人员流动距离为1个单位,每隔一个房间增加1
根据以往经验得到,各房间每天的病人走动次数A-B 120 A-C 80 A-D 100 B-C 30 B-D 50 C-D 70
3.初始方案评价
平均每日全体病人走动距离(原始状态)如表8:
表8每日病人行走距离(原始状态)
总计距离(米):780
4.对初始方案进行改进
以走动次数最多,距离最短为主要依据对原方案进行改进:诊室间距离分别为1、1、1、2、
2、3,根据上述原则得到对应的流向对分别为A-B A-D A-C C-D B-D B-C,据此可以把四个房间
重新排序为B A D C.
平均每日全体病人走动距离(改进后)如表9:
表9每日病人行走距离(改进后)
总计距离(米):640
通过对原方案和改进方案的计算对比,可以清晰的看出改进方案使每天的病人平均移动距离由原来的780米缩减为640米,大大减少了病人的走动,由此可知改进方案是可行的。
通过应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方案改进,得出多个可行方案,但是其中以B A D C方案为最优,因此此方案为最终的最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