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麻木的临床效果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麻木的临床效果观察
史会敏;张青川;马显群;李俊青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芪枝汤加减治疗脑卒中后肢体麻木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缺血性中风肢体麻木病人102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芪枝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04%,对照组总有效率90.2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自拟芪枝汤可化瘀通络、益气活血,对脑卒中后肢体麻木症状有着明显的改善作用。
【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年(卷),期】2016(014)011
【总页数】2页(P1293-1294)
【关键词】脑卒中;肢体麻木;自拟芪枝汤加减;中风
【作者】史会敏;张青川;马显群;李俊青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医院河北邢台 054001;河北省邢台县中心医院;河北省邢台县中心医院;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R255.2
脑卒中为目前的常见病症,随着医学的发展,脑卒中病人大多可得到及时的救治,但目前仍然存在卒中后遗症问题无法有效解决[1]。
脑卒中后肢体麻木是常出现的后遗症,西医对策为康复锻炼,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见效慢,且对一些病人作用
不明显[2]。
中西结合理念被国内临床医师接受后,在许多疾病的治疗领域大放异彩,对于脑卒中后肢体麻木采用自拟中药芪枝汤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缺血性中风肢体麻木病人102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1例,其中男33例,女18例,年龄46岁~81岁(61.2岁±10.2岁);对照组51例,男30例,女21例,年龄50岁~80岁(61.0岁±10.1岁)。
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神经细胞营养剂治疗、脑保护治疗、对症处理、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降颅压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芪枝汤,组方:黄芪60 g,炒白术40 g,白芍40 g,鸡血藤30 g,木瓜30 g,桑枝30 g,丹
参20 g,威灵仙15 g,川牛膝15 g,桂枝15 g,水蛭15 g,鸡内金12 g,全
蝎10 g,胆南星10 g,天麻9 g,地龙6 g,川芎3 g。
清水煎服,分2次服,
每日1剂,持续使用14 d,14 d为1个疗程,间隔2 d后,再进行第2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1995年所颁布《中医病证诊断疗
效标准》[3]进行拟定。
治愈:病人肢体麻木感完全消失;显效:病人肢体麻木明
显减轻,自觉不影响日常生活;有效:病人肢体麻木感有所减轻,生活仍受到影响;无效:病人肢体麻木感无减轻。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
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2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
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脑部局部中断血流灌注,供氧、供血停止后,可发生缺血性中风,可引起组织坏死,病人出现麻木、烧灼等症状[4-7]。
该病的西医临床治疗一般根据病人病情而定,
以药物综合治疗为主,多采用阿司匹林、奥扎格雷等药物,大多数病人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脑卒中治疗后,病人常遗留半身麻木的后遗症,严重影响病人日常生活,西医一般采取指导下康复训练,使病人自身恢复,但效果通常不佳[8]。
中风后肢体麻木在中医中归于“偏风、偏瘫、半身不遂”等范畴,发病根本原因在于血瘀气虚,表实本虚,因此采用益气活血的中药物可能对病人有所帮助[9-10]。
本研究中采用自拟芪枝汤,主要药物黄芪可固表益气、升阳补气,为改善局部血流的妙药。
方中加以丹参,内含维生素E以及丹参酮,在现代研究中表明其具有安神镇静作用,可改善脑部血流,与川芎合用共同改善外周循环,降低病人血压。
其余药物如地龙、桂枝、鸡血藤用于肢体麻木的病人可改善其经络不利状况,舒筋活络。
整个药方化瘀通络、益气活血对改善中风后肢体麻木,可起到明显作用。
目前随着西方医学传入国内以及现代研究的进步,中国传统医学吸收了大量的精华,在逐渐进步,结合现代药理、病理研究后,现代中药盲目性大为降低,并且与西医不同的是,中医崇尚自然科学,治疗目的在于利用药物调理自身身体机能,起到缓解病情的目的,其优点在于不良反应发生较少,疗效确切,但缺点也仍然存在,即见效相对较慢,对病人依从性要求较高,因此目前国内研究人员多推崇中西结合治疗的方式,中西结合,兼顾内外,相辅相成,提高疗效[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自拟芪枝汤起到了重要的辅助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