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优练题(5)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优练题(5)及答案
一、选择题
(一)天津王先生的家是一个高层建筑的二楼,令他苦恼的是因为南楼遮挡,寒冬的正午直到1月16号陌光才能照射进阳台,朋友李先生家的顶楼阳台则没有这样的烦恼,但为了更好的采光晾晒衣服,李先生家的伸缩式晾衣架的高度在不同季节绳索距离楼顶的高度还是要调一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王先生家的阳台正午时分每年大约有多长时间没有阳光射入
A. 18天
B. 36天
C. 25天
D. 50天
2.与上海的同等情况相比较,李先生家正午时悬挂晾衣架的绳索长度
A. 冬季长,夏季短
B. 冬季长,夏季长
C. 冬季短,夏季长
D. 冬季短,夏季短
【答案】1.D 2.D
【解析】
***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美国等国家尝试了许多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如图所示。
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的农业类型是()
A.节水农业B.精确农业
C.有机农业D.生态农业
2.对图中肥力、土壤状况、气象等信息进行处理,需运用()
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
解析:1.B 2.B
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以GPS对农业进行精确定位、科学管理,应是精确农业。
节水农业一般采用喷灌、滴灌技术,有机农业一般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生态农业则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而这些信息图中都没有显示。
第2题,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分析”信息,所以可以对肥力、土壤状况、气象等信息进行处理。
(二)(2019·成都九校联考)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我国农牧业
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如图为二十四节气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农事活动中的谚语与“惊蛰”这一节气相吻合的是()
A.春雷响,农夫闲转忙B.麦熟一晌,虎口夺粮
C.东风不倒,雨下不小D.有霜有霜,晚稻受伤
2.有关济南的描述,正确的是()
A.寒露较清明的夜更短
B.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早
C.立春与立冬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夏半年与冬半年时间长度一样
解析:1、A 2.C
第1题,根据二十四节气可知,惊蛰是春分(3月21日)之前的一个节气,进入春季,春雷响,农夫闲转忙与之相符。
麦熟一晌反映的是夏季麦子成熟的季节。
东风不倒反映的是夏季多雨。
有霜有霜,晚稻受伤,反映的是秋季。
第2题,寒露在秋分之后,济南昼短夜长,清明在春分之后,济南昼长夜短。
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晚。
立春与立冬刚好对称分布在冬至日的两侧,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同,所以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由于近日点和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不同,夏半年和冬半年时间长度不一样。
(三)亚欧大陆36°N到46°N之间的阿尔卑斯山、大高加索山、昆仑山等众多名山,都盛产优质矿泉水,被誉为“世界黄金水源带”。
昆仑山脉玉珠峰北麓海拔6 000 m的雪线之上,冰雪慢慢融化,渗入岩层,形成优质的雪山矿泉水。
据此回答1~2题。
1.“世界黄金水源带”的形成原因有()
①纬度高,全年气温低②有高大山脉分布③降水丰富,年积雪量大④森林覆盖率高,利于水体净化⑤山地冰川广布,逐渐消融
A.①②B.③④
C.②⑤D.④⑤
2.昆仑山的雪山矿泉水()
A.水源主要来自太平洋
B.水源地将随全球变暖海拔降低
C.补给依靠江河、湖泊
D.由冰雪下渗经过滤和矿化形成
解析:1.C 2.D第1题,根据材料提示,这个地带多高大山脉,形成冰川较多,冰川融化提供较多的优质水源。
第2题,由材料中信息“冰雪慢慢融化,渗入岩层”,可判断答案D项正确。
(四)如图示意三种主要能源在世界主要国家的重要度。
读图完成1~2题。
1.①②③分别代表的能源是()
A.石油、煤炭、核能B.煤炭、石油、核能
C.核能、石油、煤炭D.石油、核能、煤炭
2.能源③在法国、日本等国家的重要度较高,是因为这些国家()
A.该能源分布广且易开采
B.常规矿物能源贫乏
C.多海港,进口该能源便利
D.经济实力强且科技发达
解析:1.A 2.D
第1题,中国的主要能源是煤炭,沙特以石油为主,法国核能占很大比重。
第2题,核电在法国、日本等国家的重要度较高,是因为核电的开发利用对技术和资金的要求较高,而这些国家经济实力强且科技发达。
(五)(2019·江西鹰潭一模)城市空间的极度蔓延是目前城市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低碳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某学者通过构造城市空间形态低碳绩效模型对城市空间增长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从公共服务中心的出行距离角度探索城市空间增长的低碳化模式,为城市规划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下表为我国某市公共服务中心的平均出行距离比较(单位:km),据此并结合典型城市增长的模式及其公共服务中心分布图,完成1~2题。
1
A.现状B.圈层增长模式
C.双城增长模式D.新城增长模式
2.最优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A.新组团规模大体和中心城市处于同一水平
B.新组团职能转移中心城市的经济职能
C.新组团职能控制中心城市人口增长规模
D.城市发展向各个方向均衡无限增长
解析:1.C 2.A
第1题,表中数据显示双城增长模式出行距离最短,则消耗的能源最少,排放的碳也最少,故C正确。
第2题,图示双城增长模式中两个城市范围相当,中心城市均为市级服务中心,说明规模大体和中心城市处于同一水平,则A正确。
(六)图a、图b分别是某两个大洲大陆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落基山脉的数字是()
A.①B.②
C.③D.④
2.流经山脉③西侧的洋流是()
A.加利福尼亚寒流B.北太平洋暖流
C.秘鲁寒流D.本格拉寒流
解析:1.A 2.C
由图可知图a是北美洲剖面图,①表示落基山脉;图b是南美洲剖面图,③西侧是太平洋的秘鲁寒流。
(七)(2019·安徽四校联考)读我国某农产品的两大优势生产基地(阴影部分)及两地气温、降水资料示意图,完成1~2题。
1.依赖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是()
A.菜籽油厂B.棉纺织厂
C.大米加工厂D.毛纺厂
2.和乙地所在地区相比,甲地生产该农产品的主要优势是()
A.地形B.技术C.市场D.光照
解析:1.B 2.D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黄河下游和西北地区,可推断出该农产品为棉花,依赖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是棉纺织厂。
第2题,甲地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乙地位于华北平原,乙地的地形、技术条件、市场条件都优于甲地,但甲地气候干旱,光照充足,有利于提高棉花的品质。
(八)读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回答1~2题。
1.有关图中各优势区发展马铃薯种植的优势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华北优势区降水丰沛,市场广阔
B.东北优势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C.西南优势区地势平坦、热量丰富,无霜期长
D.西北地区气候凉爽、日照充足、水源丰富
2.马铃薯种植优势区域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最终形成马铃薯产业集群。
马铃薯产业集群有利于()
A.减少区域的能源消耗和节约水资源
B.减少对生态的破坏
C.扩大总体生产能力和提高竞争能力
D.减少市场交易费用
解析:1.B 2.C
第1题,东北优势区纬度高,气候凉爽,东北地区马铃薯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初时种植,此时该地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华北地区(内蒙古)降水较少;西南优势区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雨量丰沛,但是地形崎岖;西北优势区气候干旱,水源短缺。
第2题,产业集群可以扩大区域总体生产能力和提高竞争能力。
二、非选择题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220年,道教领袖丘处机西行途经张家口的野狐岭时,叹曰:“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
”如图为华北部分地区示意图。
(1)描述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特点,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2)分别说出丘处机登高之地南、北的自然带名称。
(3)20世纪70年代以来,永定河下游常处于断流状态,试说明原因。
(4)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张家口以北地区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主要是受纬度和地形的影响。
第(2)题,丘处机登高之地以南为温带季风气候区,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以北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植被为温带草原。
第(3)题,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来分析。
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蒸发旺盛;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人为原因:
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
第(4)题,植被破坏会导致蒸发旺盛,进而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而地下水位的下降和蒸发的增强,会导致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严重;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加上蒸发强烈,会导致沙尘暴等灾害更加频繁。
答案:(1)特点: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影响因素:地形、纬度。
(2)南: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北:温带草原带。
(3)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减少;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
(4)植被破坏会导致蒸发旺盛;地下水位下降;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严重;沙尘暴等灾害更加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