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中南大学软件体系结构实验报二

中南大学软件体系结构实验报二

实验2 UML实验(2)实验学时: 2每组人数: 1实验类型: 3 (1:基础性2:综合性3:设计性4:研究性)实验要求: 1 (1:必修2:选修3:其它)实验类别: 3 (1:基础2:专业基础3:专业4:其它)一、实验目的1. 学习类图的绘制;2. 学习从系统需求中识别类,并构建相应的面向对象模型;3. 学习使用顺序图描述对象之间的交互;4. 学习使用活动图为业务流程建模;5. 学习使用PowerDesigner实现正向工程和逆向工程。

二、实验内容1. 根据以下描述绘制类图,再正向工程生成Java源代码(也可生成其他面向对象语言的源代码,如C++或C#等):图形(Shape)可分为圆形(Circle)、矩形(Rectangle)、椭圆形(Ellipse)等具体图形,在Shape 类中提供了一个抽象的draw()方法用于绘制图形,而在具体的图形类中实现该抽象draw()方法。

提供一个图形工厂类(ShapeFactory),该类提供一个静态方法createShape(char type),其返回类型为Shape,参数type为所需绘制图形对应的代码,例如“c”表示圆形,“r”表示矩形,“e”表示椭圆形等,在createShape()方法中,可以使用条件语句来判断所需绘制图形的类型,并根据参数的不同返回不同的具体形状对象。

【注:“创建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依赖关系”】2. 根据以下描述绘制类图:某商场会员管理系统包含一个会员类(Member),会员的基本信息包括会员编号、会员姓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地址等,会员可分为金卡会员(GoldMember)和银卡会员(SilverMember)两种,不同类型的会员在购物时可以享受不同的折扣;每个会员可以拥有一个或多个订单(Order),每一个订单又可以包含至少一条商品销售信息(ProductItem),商品销售信息包括订单编号、商品编号、商品数量、商品单价和折扣等;每一条商品销售信息对应一类商品(Product),商品信息包括商品编号、商品名称、商品单价、商品库存量、商品产地等。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1. 引言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小组对软件工程的相关原理进行了实践探索。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学习了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一个简单的软件项目。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的实验方法、过程和结果。

2. 实验目标本实验的主要目标是让我们理解并熟悉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环节。

通过完成一个小型软件项目,我们可以实际体验到软件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并了解其中的各个环节的重要性。

3. 实验方法我们选择了一种敏捷开发方法作为实验的基本框架,并结合具体需求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在产品规划和需求分析阶段,我们与客户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并明确了软件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

然后,我们进行了系统设计,并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具体的软件模块。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编码工作,并进行了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最后,我们对软件进行了系统测试,并进行了性能测试和用户验收测试。

4. 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按照敏捷开发的原则进行了任务的拆分和分配。

我们设立了每日的站立会议,用于协调各个团队成员的进展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每个迭代周期结束后,我们进行了迭代评审,并对下一轮迭代进行规划。

这样的循环持续进行,直到我们完成了整个软件项目。

期间,我们还进行了代码审查和用户反馈收集,以便及时改进。

5. 实验结果最终,我们成功地完成了目标软件的开发,并通过了用户的验收测试。

该软件可以实现用户的基本需求,且具备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软件工程的实际应用,并掌握了一些常用的开发工具和技巧。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在软件开发中,团队合作和迭代开发的重要性。

6.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软件工程的实践过程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我们经历了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各个环节,并成功地完成了一个小型软件项目。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了软件工程方法在提高开发质量和效率方面的价值。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软件开发是一个不断迭代、不断优化的过程,只有与团队紧密合作并且持续改进,才能实现最终的成功。

中南大学软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软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软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作者:————————————————————————————————日期:软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软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指导老师:王春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完成日期: 2015.6.11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目录实验一熟悉Visio的工作环境-------------------------------------------3实验二运用Visio建模工具进行功能分析和建模-----------------8实验三完成用例图、uml类图、数据流图(DFD)------------13实验一熟悉Visio的工作环境一、实验目的1.了解visio 工具软件的功能特色、工作环境和基本操作等各方面知识2.掌握应用Visio工具绘制软件开发图形的基本操作,了解系统开发模板和建模方法二、实验内容1、了解Visio的工作环境2、了解Visio软件的菜单、工具、绘图等操作3、按照实验步骤绘制图形,完成用例图、ER图、数据流图4、了解类图和状态图在visio下的基本绘图操作5、(选做)绘制状态图*三、实验步骤1.绘制用例图用例图是指由参与者(Actor)、用例(Use Case)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的用于描述系统功能的动态视图。

用例图(User Case)是被称为参与者的外部用户所能观察到的系统功能的模型图,呈现了一些参与者和一些用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用于对系统、子系统或类的功能行为进行建模。

2.绘制ER图(实体关系图)E-R方法是“实体-联系方法”(Entity-Relationship Approach)的简称。

它是描述现实世界概念结构模型的有效方法。

是表示概念模型的一种方式,用矩形表示实体型,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用椭圆表示实体的属性,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型连接起来;用菱形表示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在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型连接起来,同时在无向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1:1,1:n 或m:n)。

(完整word)中南大学软件体系结构实验报告

(完整word)中南大学软件体系结构实验报告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软件体系结构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周建权班级学号 0909121915指导教师穆帅设计时间2014年11月实验一系统的用例模型一、实验目的1.熟悉用例图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锻炼结合给定题目,进行有效需求分析的能力。

3.掌握如何使用建模工具绘制用例图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1.计算机一台。

2.UML建模工具,比如软件Rational Rose 或StarUML。

三、实验内容在理解用例图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具体问题,完成对系统的需求建模,得到用例模型后,应针对每个用例进行业务分析,说明其具体的业务流程。

用Rational Rose或StarUML工具软件绘制系统的用例图.下文以Rational Rose为例讲解基本步骤。

四、实验步骤1.结合实际给定题目,完成系统的需求建模。

2.针对每个用例进行业务分析。

以图书管理系统中“删除读者信息"用例为例来说明实验具体步骤。

(1)分析:在图书管理系统中,管理员首先登录系统,系统验证通过后,管理方可向系统查询数据,在查询后,系统会给出提示,有没有找到相关的数据,管理员根据系统查询的返回结果,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就是删除读者,在删除的过程中,系统会对查询得到的结果判断该记录是否可以删除,若可以删除,则给删除提示,若不能删除,也给相关的提示信息。

(2)根据分析结果,书写业务流程,一般包含以下信息:①管理员在录入界面,输入待删除的读者名;②“业务逻辑”组件在数据库中,查找待删除的读者名;③如果不存在,则显示出错信息,返回步骤①,如果存在则继续;④“业务逻辑”组件判断“待删除的读者”是否可以删除;⑤如果不可以,则显示出错信息,返回步骤⑧,如果可以则继续;⑥在数据库中,删除相关信息;⑦显示删除成功信息;⑧结束。

3.根据分析结果,绘制用例图.以图书管理系统中“删除读者信息"用例为例说明具体绘图步骤:(1)在用例图上双击main,出现如图1。

软件工程实习报告(三篇)

软件工程实习报告(三篇)

软件工程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本次实习是我在某软件公司进行的为期三个月的实习。

实习期间,我被分配到了软件开发部门,参与了一个基于Java的项目的开发工作。

在这个项目中,我主要负责了功能模块的设计、编码和测试工作。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入了解了软件开发的流程和方法,并学习到了许多实用的技术和工具。

二、实习内容1. 需求分析与设计在项目启动前,我参与了需求分析的工作。

通过与产品部门的沟通和确认,我明确了项目的功能需求和业务逻辑。

然后,我和团队成员们一起进行了系统设计。

我们使用UML建模工具进行了类图和时序图的绘制,以明确系统的结构和交互流程。

2. 编码与调试在需求分析和设计完成后,我开始了编码和调试工作。

我们项目采用了Java作为开发语言,所以我使用了Eclipse作为开发工具。

我根据需求文档和设计图,先编写了基础代码框架,然后逐步完善各个功能模块。

在编码过程中,我遵循了代码规范和设计原则,并积极参与了代码评审和重构工作。

3. 测试与集成在编码完成后,我进行了功能测试和集成测试。

我使用Junit进行了单元测试,并通过Mockito框架进行了模拟和验证工作。

在测试中,我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并及时修复了它们。

在集成测试中,我与其他成员合作,测试了系统各个模块之间的交互和兼容性。

4. 文档编写与维护在实习期间,我还负责了部分文档的编写和维护工作。

我参与了用户手册和技术文档的编写,以便使用人员和开发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项目的功能和实现细节。

我还负责了项目的版本控制和文档管理工作,确保了项目资料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三、实习收获1. 技术能力的提升在实习期间,我得到了大量的实践机会,提升了自己的技术能力。

我学会了使用Eclipse进行项目开发,掌握了Java语言的常用库和框架,并熟悉了常见的设计模式和软件开发方法。

我还学会了使用Git进行版本控制和团队协作,以及使用Junit和Mockito进行测试和调试。

2. 项目管理和沟通能力的提升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团队的讨论和决策,学会了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总结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总结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总结(3篇)经过这学期软件工程实验的学习,深深感到用户需求对软件的重要性。

成功的软件产品是建立在成功的需求基础之上的,而高质量的需求来源于用户与开发人员之间有效的沟通与合作。

当用户有一个问题可以用计算机系统来解决,而开发人员开始帮助用户解决这个问题,沟通就开始了。

需求获取可能是最困难、最关键、最易出错及最需要沟通交流的活动。

对需求的获取往往有错误的认识:用户知道需求是什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和他们交谈从他们那里得到需求,只要问用户系统的目标特征,什么是要完成的,什么样的系统能适合商业需要就可以了,但是实际上需求获取并不是想象的这样简单,这条沟通之路布满了荆棘。

首先需求获取要定义问题范围,系统的边界往往是很难明确的,用户不了解技术实现的细节,这样造成了系统目标的混淆。

其次是对问题的理解,用户对计算机系统的能力和限制缺乏了解,任何一个系统都会有很多的用户或者不同类型的用户,每个用户只知道自己需要的系统,而不知道系统的整体情况,他们不知道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怎么样工作效率更好,也不太清楚那些工作可以交给软件完成,他们不清楚需求是什么,或者说如何以一种精确的方式来描述需求,他们需要开发人员的协助和指导,但是用户与开发人员之间的交流很容易出现障碍,忽略了那些被认为是认为是""很明显很明显""的信息。

最后是需求的确认,因为需求的不稳定性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变动,使之难以确认。

为了克服以上的问题,必须有组织的执行需求的获取活动。

需求获取活动要完成的任务或者步骤的过程如下:1、编写项目视图和范围文档系统的需求包括四个不同的层次: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和功能需求、非功能性需求。

业务需求说明了提供给用户新系统的最初利益,,反映了组织机构或用户对系统、产品高层次的目标要求,初利益它们在项目视图与范围文档中予以说明。

用户需求文档描述了用户使用产品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这在使用实例文档或方案脚本说明中予以说明。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践的方式,加深理解和掌握软件工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通过进行软件开发的过程,掌握软件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各个阶段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培养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采用了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经典模型——瀑布模型,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需求分析:对待开发软件的需求进行分析和理解,并编写需求文档。

2.设计:根据需求文档,进行系统设计和详细设计,细化各个模块的功能和接口。

3.编码:根据设计文档,进行具体的编码工作,并编写代码文档。

4.测试:对编码后的软件进行测试,包括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5.上线部署:完成测试后,将软件部署到实际运行环境中。

三、实验过程1. 需求分析在需求分析阶段,我们与项目发起人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并整理好软件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界面需求等。

最终形成了一份详细的需求文档,明确了软件的功能和目标。

2. 设计基于需求文档,我们进行了系统设计和详细设计的工作。

系统设计阶段主要是确定系统的整体架构和模块划分。

详细设计阶段则关注模块的具体实现方式和接口定义。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

3. 编码根据设计文档,我们开始进行编码工作。

我们采用了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使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实现系统的各个模块。

在编码过程中,我们遵循了一些编码规范,保证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4. 测试在编码完成后,我们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工作。

我们首先进行了单元测试,对每个模块进行了单独的测试。

接着进行了集成测试,验证系统各个模块的协作和集成。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并修复了一些潜在的问题,确保了系统的质量。

5. 上线部署在完成测试后,我们将软件部署到实际运行环境中,进行了一些必要的配置和优化工作。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一些性能测试,确保软件能够在实际使用中达到预期的性能要求。

最终,我们成功地将软件部署并投入使用。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学习和应用了软件工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软件工程上机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上机实验报告

学生管理系统1、用例图绘制1)用户需求需求分析1、为每个使用系统的人员设置权限。

只有通过权限验证的人才能使用系统。

2、学生可以使用该系统查询所学课程的成绩。

3、教师使用该系统完成学生成绩的录入、修改、显示和打印。

4、管理员使用系统输入学生信息、教师信息、班级信息和课程信息。

这里系统的参与者有三个,分别是:参与者“学生”:使用系统的目的是查询所学课程的成绩参与者“教师”:完成学生信息的录入、修改、显示和打印参与者“管理员”:输入学生信息、教师信息、班级信息和课程信息2)用例图绘制本人根据自己登陆到中南大学教务管理系统查询成绩的做法,做出以下的用例图。

由于用例图只是给出用户所看到的的系统的功能,一般不包括选择选项等细致的步骤。

所以本人的用例图与参考的报告有所不同。

而且本人设计的系统功能仅与成绩有关,所以用例图较简单。

至于管理员的用例由于后面有些功能是相近的鉴于篇幅有限,所以只是列举了管理学生和管理教师两个功能的扩展。

3)用例详细说明学生查询成绩用例1、简要说明:本用例描述了学生查询课程成绩。

2、事件流(1)、基本流1)选择课程名称和学期2)点击“确定”按钮3)系统显示对应学期该课程成绩。

(2)、备选流2a 系统提示出错,点击“确定”按钮结束。

3、特殊需求:无。

4、前置条件:成功“登陆”系统5、后置条件:无。

6、扩展点:无。

7、相关数据:所学课程的成绩。

8、问题说明:无。

老师查询成绩用例1、简要说明:本用例描述了教师查询课程成绩。

2、事件流(1)、基本流1)老师选择课程名称和班级2)点击“确定”按钮3)系统显示该课程成绩该班级的所有学生成绩。

(2)、备选流2a 系统提示出错,点击“确定”按钮结束。

3、特殊需求:无。

4、前置条件:成功“登陆”系统5、后置条件:无。

6、扩展点:无。

7、相关数据:所学课程的成绩。

8、问题说明:无。

老师录入成绩用例1、简要说明:本用例描述了教师对课程成绩进行录入。

2、事件流(1)、基本流1)选择课程名称。

中南大学软件体系结构实验报告一

中南大学软件体系结构实验报告一

实验1 UML实验(1)实验学时: 2每组人数: 1实验类型: 3 (1:基础性2:综合性3:设计性4:研究性)实验要求: 1 (1:必修2:选修3:其它)实验类别: 3 (1:基础2:专业基础3:专业4:其它)一、实验目的1.学会安装和使用建模工具PowerDesigner,熟练使用PowerDesigner绘制常用的UML 图形,熟悉常用的UML符号;2.构建用例模型来描述软件需求,包括绘制用例图,撰写用例文档并制作用例检查矩阵;3. 绘制状态图描述对象的状态及转换。

二、实验内容1. 某酒店订房系统描述如下:(1) 顾客可以选择在线预订,也可以直接去酒店通过前台服务员预订;(2) 前台服务员可以利用系统直接在前台预订房间;(3) 不管采用哪种预订方式,都需要在预订时支付相应订金;(4) 前台预订可以通过现金或信用卡的形式进行订金支付,但是网上预订只能通过信用卡进行支付;(5) 利用信用卡进行支付时需要和信用卡系统进行通信;(6) 客房部经理可以随时查看客房预订情况和每日收款情况。

绘制该酒店订房系统的用例图。

2. 根据以下场景绘制用例图:某企业为了方便员工用餐,为企业餐厅开发了一个订餐系统(COS:Cafeteria Ordering System),企业员工可通过企业内联网使用该系统。

该系统功能描述如下:(1) 企业的任何员工都可以查看菜单和今日特价;(2) 系统的顾客是注册到系统的员工,可以在线订餐(以下操作均需先登录)、注册工资支付、修改订餐信息和删除订餐信息,在注册工资支付时需要通过工资系统进行身份验证;(3) 餐厅员工是特殊的顾客,可以进行备餐(系统记录备餐信息)、生成付费请求和请求送餐,其中对于注册使用工资支付的顾客生成付费请求并发送给工资系统;(4) 菜单管理员是餐厅员工的一种,可以管理菜单;(5) 送餐员也是餐厅员工的一种,可以打印送餐说明、记录送餐信息(如送餐时间)以及记录收费(对于没有注册工资支付的顾客,由送餐员收取现金后记录)。

中南大学软件工程大二实训总结

中南大学软件工程大二实训总结

中南大学软件工程大二实训总结转眼间实训已过去一段时间,之前的兴奋、喜悦如今已经让我熟悉,在实训的每一天都会让我有成为一名真正的财富者拥有的冲动。

也许,在这期间不一定会让一个人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变化就是这样一点一点产生的。

通过这一期的实训,虽然倍感折磨,但是收获却是很大的,学习中我不但有了学习成果的喜悦,而且自己也日渐成熟,有种说不出的喜悦。

在实训的过程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欠缺和不足,也意识到了自己作为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学生,要想在以后的职业中崭露头角,除了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健康的体魄之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自己在以后的途中无论经历什么样的困难,都立于不败之地。

通过实训老师的课堂讲解与企业文化标准的培训,使我加深了对自己专业的认识,从而确定自己以后的努力方向,要想在短暂的实训时间内尽多的学到东西,就需要我们跟老师或同学进行良好的沟通,加深彼此的了解,只有我们跟老师多沟通,让老师更了解我们,才能更真切的对我们进行培训工作。

由此,班级的文化“共享”就在生活中慢慢形成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让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在实际应用中所学来专业知识的匮乏。

让我真真领悟到“学无止境”这句话的涵义。

而老师在专业认识周到中所讲的,都是课本上没有而对我们非常有实际意义的。

这又给我们的实训增添了浓墨淡彩的光辉。

我懂得了实际生活中,专业知识是怎样应用与实践的。

在这些过程中,我不仅知道了职业生涯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而且让我深深体会到一个团队中的各个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要善于团队合作,善于利用别人的智慧,这才是大智慧。

靠单一的力量是很难完成一个大项目的,在进行团队合作的时候,还要耐心听取每一个成员的意见,是我们的组合达到更加完美。

这次实训除了让我明白工作中需要能力,素质,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去完成一个任务,懂得了享受工作。

当遇到问题,冷静,想办法一点一点的排除障碍,到最后获取成功,一种自信心就由然而生,这应该就是工作的乐趣。

中南大学软件学院软件体系结构实验报告-实验3汇总

中南大学软件学院软件体系结构实验报告-实验3汇总

实验3 设计模式实验二实验学时: 4每组人数: 1实验类型: 3 (1:基础性2:综合性3:设计性4:研究性)实验要求: 1 (1:必修2:选修3:其它)实验类别: 3 (1:基础2:专业基础3:专业4:其它)一、实验目的熟练使用PowerDesigner和任意一种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实现几种常见的结构型设计模式和行为型设计模式,包括外观模式、代理模式、职责链模式、命令模式、观察者模式和策略模式,理解每一种设计模式的模式动机,掌握模式结构,学习如何使用代码实现这些模式。

二、实验内容1. 某软件公司为新开发的智能手机控制与管理软件提供了一键备份功能,通过该功能可以将原本存储在手机中的通信录、短信、照片、歌曲等资料一次性全部拷贝到移动存储介质(例如MMC卡或SD卡)中。

在实现过程中需要与多个已有的类进行交互,例如通讯录管理类、短信管理类等,为了降低系统的耦合度,试使用外观模式来设计并编程模拟实现该一键备份功能。

2. 某信息系统需要提供一个数据处理和报表显示模块,该模块可以读取不同类型的文件中的数据并将数据转换成XML格式,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后以报表方式来显示数据。

由于该过程需要涉及到多个类,试使用外观模式设计该数据处理和报表显示模块。

考虑到有些文件本身已经是XML格式,无须进行格式转换,为了让系统具有更好的扩展性,在系统设计中可以引入抽象外观类。

3. 在某应用软件中需要记录业务方法的调用日志,在不修改现有业务类的基础上为每一个类提供一个日志记录代理类,在代理类中输出日志,例如在业务方法method()调用之前输出“方法method()被调用,调用时间为2016-11-5 10:10:10”,调用之后如果没有抛异常则输出“方法method()调用成功”,否则输出“方法method()调用失败”。

在代理类中调用真实业务类的业务方法,使用代理模式设计该日志记录模块的结构,绘制类图并编程模拟实现。

4. 某软件公司承接了某信息咨询公司的收费商务信息查询系统的开发任务,该系统的基本需求如下:(1) 在进行商务信息查询之前用户需要通过身份验证,只有合法用户才能够使用该查询系统;(2) 在进行商务信息查询时系统需要记录查询日志,以便根据查询次数收取查询费用。

中南大学java实验报告1

中南大学java实验报告1

中南大学软件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SSD3实验项目名称实验1《基本程序设计、选择、循环》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实验成绩日期实验学时: 2每组人数: 1实验类型: 1 (1:基础性2:综合性3:设计性4:研究性)实验要求: 1 (1:必修2:选修3:其它)实验类别: 2 (1:基础2:专业基础3:专业4:其它)一、实验目的学习Java基本程序编写的方法,熟悉选择、循环等控制结构。

二、实验内容以及代码实现、结果分析1. (P51,2.6)编写程序,读取一个在0和1000之间的整数,并将该整数的各位数字相加。

例如:整数932,各位数字之和为14。

如果输入的整数不在0-1000范围内,弹出GUI 提示对话框,告知用户输入有误。

提示:利用%和/分解数字。

代码实现:package java_shiyan;import java.util.Scanner;public class Jiah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System.out.println("Enter anumber between0 and 1000: ");Scanner input=new Scanner(System.in);int num=input.nextInt();int sum=num/100+(num%100-num%10)/10+num%10;System.out.println("The sum of the digits is "+sum );}}结果截图: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满足要求2. (P54, 2.21)编写程序,提示用户输入三角形的三个点(x1, y1),(x2, y2), (x3, y3),然后显示它的面积。

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是:s=(s1+s2+s3)/3;面积=其中s1,s2, s3分别为三角形三边的长度。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总结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总结
3
4
4
4
等边三角形
条件2“真”条件3“真”
4
3
4
5
直角三角形
条件3“假”
条件4“真”
5
2
4
5
一般三角形
条件4“假”
(3)条件覆盖
对于第一个判断:条件0<a<200取真为T1,取假为F1;
条件0<b<200取真为T2,取假为F2;
条件0<c<200取真为T3,取假为F3;
对于第二个判断:条件a<b+c取真为T4,取假为F4;
总结 :经过一学期的软工实验,深刻感到其重要性的同时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将对我在今后的软件开发过程中起极大的作用。
篇二
实验一软件工程标准化文档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国家标准GB/T8567-2006
2.熟悉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的基本内容
二、实验内容
1.搜索和下载国家标准GB/T8567-2006。
2.通过阅读国家标准GB/T8567-2006,将以下文字填写完整: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总结(3篇)
经过这学期软件工程实验的学习,深深感到用户需求对软件的重要性。成功的软件产品是建立在成功的需求基础之上的,而高质量的需求来源于用户与开发人员之间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当用户有一个问题可以用计算机系统来解决,而开发人员开始帮助用户解决这个问题,沟通就开始了。
需求获取可能是最困难、最关键、最易出错及最需要沟通交流的活动。对需求的获取往往有错误的认识:用户知道需求是什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和他们交谈从他们那里得到需求,只要问用户系统的目标特征,什么是要完成的,什么样的系统能适合商业需要就可以了,但是实际上需求获取并不是想象的这样简单,这条沟通之路布满了荆棘。首先需求获取要定义问题范围,系统的边界往往是很难明确的,用户不了解技术实现的细节,这样造成了系统目标的混淆。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完整版(最终)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完整版(最终)

河北工业大学软件工程课程实验实验报告题目:宿舍管理系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081班组:第一组组长:张震南成员:刘浔,倪娜,李冬冬,王帅,陈清轩,蒲清龙指导教师:马建红完成日期:2010年12月20号目录1 项目开发计划书……………………………………………………(页码)2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页码)3设计规格说明书……………………………………………………(页码)4 源程序清单…………………………………………………………(页码)5 测试报告……………………………………………………………(页码)6 用户手册……………………………………………………………(页码)一、项目开发计划书完成人:张震南1.引言(Introduction)1.1项目概述(Project Summary)该系统是由管理员通过系统管理学生信息,能根据学生学号、院系、寝室号等来查询学生的其他相关信息,新生入住能录入新生的住宿信息,能查询房间的信息如入住人数、人员等。

学生遇毕业退学等原因迁出宿舍,可以删除其住宿信息。

1.2 术语定义(Terms Glossary)入住管理:要包括入住人员详细的学籍信息。

房间信息:包括宿舍门号,电话号码以及可住人数,已住人数。

信息查询:通过学生宿舍信息可以查询学生的详细信息。

1.3 相关文档(Related Documents)[1]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2] 设计规格说明书2.软件生存周期(Software Life Cycle)本节记录项目策划生存期定义的工作结果,需要描述的主要内容:(1)项目生存期框图(2)项目生存期说明需求分析→需求规格说明书( 用例图,数据流图)设计阶段→界面设计( 界面规格说明) 数据库设计编码阶段→具体实现测试阶段→测试报告3.任务与工作产品(Task and Work Products)任务工作产品需求分析需求规格说明书、界面规格说明书系统设计系统设计说明书系统实现源程序测试测试报告产品交付用户手册4.工作产品、任务规模、工作量估计(Estimates of Work Product,Task Size and Workload)任务规模估计需求分析整组同时参加讨论系统设计整组同时参加讨论系统实现两人负责一个大模块测试两人测试产品交付由一人写用户手册5.资源需求计划(Resource Requirement Plan)资源需求开发环境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SQL Server 2005Windows 7测试环境SQL Server 2005Windows 7,xp用户目标环境Windows 7,xp,2000计算机硬件资源CPU 2GHZ内存2GB6.软件项目进度计划(Software Project Schedule)项目具体内容软件项目任务分解需求、系统设计、编码、测试设定的里程碑需求确定:11月1日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完成:11月20日编码:11月21——12月5号测试:12月10号——12月18号开始和结束时间10月21日------ 12月18号缓冲时间15天人员分配需求分析:刘浔设计规格书:张震南界面设计:倪娜,刘浔编码:全组人员数据库:王帅,陈清轩测试:刘浔,倪娜二、需求规格说明书完成人:王帅陈青轩1.概述(Summary)1.1项目的目的与目标(Purpose and Aim of Project)为各集体宿舍管理人员提供,方便对宿舍楼进行管理,以便使用者能够更全面的,更迅速的了解宿舍住宿情况的所有情况。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学号:姓名:专业:年月实验一:白盒测试一、实验目的巩固白盒测试知识,对于给定的待测程序,能熟练应用基本控制流覆盖方法设计测试用例;能够执行白盒测试过程,并撰写白盒测试分析报告。

二、实验内容白盒测试又称为结构测试、逻辑驱动测试或基于程序的测试,一般用来分析程序的内部结构。

测试规划基于产品内部结构进行测试,检查内部操作是否按规定执行,软件各个部分功能是否得到充分使用,则这种测试方法称为白盒测试方法。

白盒测试将被测程序看做一个打开的盒子,测试者能够看到被测源程序,可以分析被测程序的内部结构,此时测试的焦点集中在根据其内部结构设计测试用例。

白盒测试要求是对某些程序的结构特性做到一定程度的覆盖,或者说这种测试是“基于覆盖率的测试”。

测试内容包括语句覆盖测试、分支覆盖测试、条件覆盖测试、分支/条件覆盖测试、条件组合覆盖测试和基本路径测试。

三、程序代码要求:实现对不少于10个随机输入的数的冒泡排序算法。

#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double a[100];int N;int i = 0, j = 0;cin >> N;//排序元素的个数for (i = 0; i <= N; i++){cin >> a[i];}for (i = 0; i < N-1 ; i++) {for (j = 0; j < N - 1 - i; j++){if (a[j] > a[j + 1]) {int tmp;tmp = a[j];a[j] = a[j + 1];a[j + 1] = tmp;}}}for (i = 0; i < N; i++){cout << a[i] <<" ";}cout << endl;return 0;}四、程序流程图五、测试内容(1)语句覆盖测试测试结果:①②测试结果分析:输入元素时需要输入的元素个数大于最初输入的元素个数。

中南大学软件学院体系结构实验报告-实验2

中南大学软件学院体系结构实验报告-实验2

实验2 设计模式实验一实验学时: 4每组人数: 1实验类型: 3 (1:基础性2:综合性3:设计性4:研究性)实验要求: 1 (1:必修2:选修3:其它)实验类别: 3 (1:基础2:专业基础3:专业4:其它)一、实验目的1.熟练使用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对系统进行重构;2.熟练使用PowerDesigner和任意一种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实现几种常见的创建型设计模式和结构型设计模式,包括简单工厂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适配器模式和组合模式,理解每一种设计模式的模式动机,掌握模式结构,学习如何使用代码实现这些模式。

二、实验内容1.在某图形库API中提供了多种矢量图模板,用户可以基于这些矢量图创建不同的显示图形,图形库设计人员设计的初始类图如下所示:Circle+ + + + +init ()setColor ()fill ()setSize ()display ()...: void: void: void: void: voidTriangle+++++init ()setColor ()fill ()setSize ()display ()...: void: void: void: void: voidRectangle+++++init ()setColor ()fill ()setSize ()display ()...: void: void: void: void: voidClient在该图形库中,每个图形类(如Circle、Triangle等)的init()方法用于初始化所创建的图形,setColor()方法用于给图形设置边框颜色,fill()方法用于给图形设置填充颜色,setSize()方法用于设置图形的大小,display()方法用于显示图形。

客户类(Client)在使用该图形库时发现存在如下问题:①由于在创建窗口时每次只需要使用图形库中的一种图形,因此在更换图形时需要修改客户类源代码;②在图形库中增加并使用新的图形时需要修改客户类源代码;③客户类在每次使用图形对象之前需要先创建图形对象,有些图形的创建过程较为复杂,导致客户类代码冗长且难以维护。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1_2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1_2

成绩:____实验报告
实验一:熟悉ROSE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熟悉UML建模工具ROSE
二、实验步骤:
1、熟悉建用例图
2、熟悉建类图
3、熟悉建状态图
4、熟悉建顺序图
5、熟悉建协作图
6、熟悉建活动图
三、所用软件:
1、ROSE
2、word
四、预习内容:
ROSE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

五、实验结果:
1建立用例图
关闭机器
2建立类图
3建立状态图
在第一层向上移动
do/ 到100r图
向下移动do/ 移动到100r层
空闲
do/ time=0
do/ 增加timer
上楼floor
到达
上楼floor 下楼floor
[ timer=0超时值 ] / 下楼(第一层)
到达4建立顺序图
5建立协作图
: 供货人6建立活动图
六、实验总结
通过这些图的建立,使我们学会了此软件的用法,了解了个元素之间的关系。

软件工程实践实验报告要求(5篇范例)

软件工程实践实验报告要求(5篇范例)

软件工程实践实验报告要求(5篇范例)第一篇:软件工程实践实验报告要求实验一---姓名---学号加封皮软件工程实践编写实验报告的要求试验报告一利用Visio绘制DFD图根据所选系统,利用Visio绘制系统相关的DFD图。

实验学时:8学时实验要求:试验报告二 UML工具的使用学习Rational Rose、StarUML等工具,针对所选系统进行模型分析和设计,完成用例图、类图、序列图、状态图、活动图等图形的绘制。

实验学时:16学时实验要求:1.下载、安装Rational Rose、StarUML等工具软件,学习软件使用;1.可以采用结构化方法对所选系统进行需求分析;2.采用Visio绘制系传统的DFD图; 3.提交绘制的图形和实验报告。

2.绘制用例图、类图、序列图、状态图、活动图等图形针对所选系统进行模型分析和设计。

试验报告三软件源代码管理实验学时:4学时实验要求:学习基于系统工具进行源代码版本管理实验要求:1.下载、安装SVN、Trac等工具软件,学习软件使用;2.对所选系统的源代码进行版本管理。

试验报告四使用软件测试工具学习Webstress、NUnit等各类软件测试工具,及Test Manager 测试管理工具,针对所选系统实现情况,编写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掌握软件自动测试方法。

实验学时:4学时实验要求:1.下载、安装Webstress、NUnit和Test Manager等工具软件,学习软件使用;2.运用NUnit工具软件进行白盒测试用例设计及自动测试;3.运用Webstress工具软件进行性能自动测试;4.了解T est Manager测试管理工具的使用方法。

第二篇:软件工程实验报告实验三:面向对象的系统对象模型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面向对象分析的基本方法,加深理解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的意义和作2: 学习使用rose工具进行面向对象分析的方法3:理解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在rose系统中的表示4:学习用例图、类图、关联图、顺序图、状态图的绘制方法,了解其各自的作用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P4以上的个人计算机环境,要求内存不少于128MB,硬盘不小于20G.。

中南大学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软件工程实验报告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指导教师龙军实验时间2015年5月课程群实验名:网上选课系统建模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软件工程理论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能力,加深对面向对象技术的认知和理解;较系统地学习Visio等建模工具及UML建模方法。

面向对象技术以其显著的优势成为计算机软件领域的主流技术。

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认识到,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采用面向对象技术是势在必行的选择。

软件行业需要大量掌握面向对象方法与技术的人才,这些人才不仅仅是能够使用一种或几种面向对象编程语言来编程,更重要的是能运用面向对象方法进行系统建模,即通过面向对象的分析(OOA)和面向对象的设计(OOD)建立系统的分析模型和设计模型。

网上选课系统介绍传统的纸上方式选课,既浪费人力物力,又浪费时间,还很容易出现错误。

而借助网上选课系统,让学生自己在终端上录入自己的个人选课信息来替代有纸化的手工操作,不仅为学生提供方便的选课功能,也能够提高高等院校对学生和教学管理的效率。

网上选课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包括以下内容:(1)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的管理维护工作,维护工作包括课程的添加、删1除和修改,对学生基本信息的添加、修改、查询和删除。

(2)学生通过客户机浏览器根据学号和密码进入选课界面,在这里学生可以进行查询已选课程、指定自己的选修课程以及对自己基本信息的查询。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Visio等工具对此网上选课系统建立模型,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用例建模,进行需求分析,确定系统的参与者。

网上选课系统的参与者包含二种,分别是Student(学生)和SystemManager(系统管理员)然后,我们根据参与者的不同分别画出各个参与者的用例图。

(2)领域建模,由前面的需求分析得到系统主要的类对象:学生类、系统管理员类、课程类等,并创建系统的类图。

(3)业务流建模,使用状态图和活动图来描述创建系统动态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龙军
实验时间 2015年5月
课程群实验名: 网上选课系统建模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软件工程理论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能力,加深对面向对象技术的认知和理解;较系统地学习Visio等建模工具及UML建模方法。

面向对象技术以其显著的优势成为计算机软件领域的主流技术。

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认识到,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采用面向对象技术是势在必行的选择。

软件行业需要大量掌握面向对象方法与技术的人才,这些人才不仅仅是能够使用一种或几种面向对象编程语言来编程,更重要的是能运用面向对象方法进行系统建模,即通过面向对象的分析(OOA)和面向对象的设计(OOD)建立系统的分析模型和设计模型。

网上选课系统介绍
传统的纸上方式选课,既浪费人力物力,又浪费时间,还很容易出现错误。

而借助网上选课系统,让学生自己在终端上录入自己的个人选课信息来替代有纸化的手工操作,不仅为学生提供方便的选课功能,也能够提高高等院校对学生和教学管理的效率。

网上选课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包括以下内容:
(1)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的管理维护工作,维护工作包括课程的添加、删除和修改,对学生基本信息的添加、修改、查询和删除。

(2)学生通过客户机浏览器根据学号和密码进入选课界面,在这里学生可以进行查询已选课程、指定自己的选修课程以及对自己基本信息的查询。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Visio等工具对此网上选课系统建立模型,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用例建模,进行需求分析,确定系统的参与者。

网上选课系统的参与者包含二种,分别是Student(学生)和SystemManager(系统管理员)然后,我们根据参与者的不同分别画出各个参与者的用例图。

(2)领域建模,由前面的需求分析得到系统主要的类对象:学生类、系统管理员类、课程类等,并创建系统的类图。

(3)业务流建模,使用状态图和活动图来描述创建系统动态模型。

参考书目:
[1] 软件工程核心知识,李大牛,北方联合出版集团,2014;
[2] UML基础、案例与应用(第三版),JosephSchmuller著,李虎、赵龙刚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8。

实验编号:1用例建模
实验报告
实验编号:2领域建模
实验报告
系统的详细类图如下:
通过实验,我学习了识别类和类之间关系的方法,使用Microsoft Visio 2013绘制了系统的简略类图;然后学习并掌握了类图中属性和操作的添加方法,并用Microsoft Visio 2013绘制了课程类Course、界面类FormObject、控制对象类ControlObject的类图,以及系统的详细类图。

实验编号:3 业务流建模
实验报告
课程类(Course)的状态图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