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九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地球上最长的一条纬线是()
A.赤道 B.北回归线 C.本初子午线 D.北极圈
2、世界上最炎热和最寒冷的大陆分别是( )
A.亚洲、非洲B.非洲、大洋洲
C.非洲、南极洲D.南美洲、南极洲
3、下面四幅图中, 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A.B.C.D.
4、当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时,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
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5、“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其中的“西北风”和“东南风”反映了我国的哪一种气候特征()
A.季风气候显著B.气候复杂多样
C.海洋性特征显著D.南北温差大
6、下列图例表示铁路的是()
A.B.C.D.
7、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
A.马达加斯加岛 B.大不列颠岛 C.格陵兰岛 D.加里曼丹岛
8、欧洲西部国民经济的支柱是()
A.畜牧业B.种植业C.服务业D.旅游业
9、“龙江熟,天下足”,三江平原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冬寒漫长②雨热同期③水源充足④沃野千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台湾被誉为“有东方甜岛”是指其盛产()
A.甜菜 B.高粱 C.玉米 D.甘蔗
1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A.总量丰富,人均不足B.总量不足,人均丰富
C.总量不足,人均不足D.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12、下列示意图能够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的是()
A. B.
C.D.
13、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头地区中的“三江”指的是()
A.珠江、长江、黑龙江B.黄河、长江、黑龙江
C.珠江、长江、澜沧江D.黄河、长江、澜沧江
14、我国最大的湖泊是( )
A.青海湖B.洞庭湖C.鄱阳湖D.太湖
15、图中Ⅰ、Ⅱ、Ⅲ、Ⅳ四个半球分别是()
A.北半球、南半球、西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C.北半球、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 D.东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
16、下列关于我国气候叙述正确地是()
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夏季南北气温差异大
③雨热同期④降水只有东西差异没有南北差异
A.④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7、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
A.俄罗斯、韩国B.日本、菲律宾
C.印度、文莱D.马来西亚、缅甸
18、“这一天是最隆重、最热闹的一天,男女老少齐出动…泼水分文泼和武泼,被人泼的水越多,说明受到的祝福越多,因而也越高兴。
”以上描写的是()
A.蒙古族的摔跤节B.汉族的端午节
C.傣族的泼水节D.彝族的火把节
19、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是()
A.20°W和160°E B.0°和180°
C.0°纬线D.0°经线网
20、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A.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很不稳定 B.暴雨很多
C.板块张裂 D.两个大陆板块碰撞21、在沙特阿拉伯,男子的传统打扮是穿长袍、戴头巾。
长袍多为白色,十分宽大。
这些习俗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A.美观休闲能保暖B.地形崎岖宜行走
C.炎热干燥多风沙D.狩猎探险真方便
22、读图,判断图中A地在B地的方向是()
A.正南方向B.西北方向
C.正北方向D.东南方向
2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下列有关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是壮族
B.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东北、西北地区
D.台湾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是土家族
24、“骑在羊背上”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是()
A.蒙古 B.澳大利亚 C.阿根廷 D.哈萨克斯坦
25、下图中能正确反映美国中部自西向东地势起伏的剖面图是()A.B.
C.D.
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分,共50分)
1、读中国地形图,回答问题。
(1)我国自北向南依次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A 海;我国第二大岛屿B是岛;福建省隔C 海峡与台湾相望。
(2)我国地势特点,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D 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
E是我国素有“聚宝盆”之称的盆地,从图中看,它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
(3)目前我国正在兴建的工程,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东、中线已正式投入使用,大大缓解了北方缺水问题。
F是
高原,土质疏松,缺乏植被保护,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在降水集中的
(“夏季”或“冬季”),尤其是暴雨期间,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一中A、B两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_____、B_____,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_____半球,从东西半球看A点位于_____半球,B点位于_____半球。
从温度带看,两点均位于_____带。
(2)图二中A、B、C三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_____、B_____、C_____。
A点位于_____半球_____半球,B点位于_____半球、_____半球。
(3)图三中A、B两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_____、B_____,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_____半球,A点位于B点的_____方向。
3、读日本和澳大利亚图,回答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悉尼位于东京的________方向。
(2)在矿产资源方面,两国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矿产主要有______、______。
(3)日本的人均耕地面积为0.05公顷,而澳大利亚人均耕地面积近3公顷。
请从地形、人口和国土面积的角度分析日本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左图“福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 A—B所处的地形部位是,若在B点测得气温为20℃,则A点的气温为℃。
(2)小河干流的流向是;量得C、D两点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其实地距离为千米。
(3)如果在C、D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①②两条路线方案。
路线②比路线①具有的优势是。
(4)丙村聚落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5)右图是沿甲乙线的地形剖面图。
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原则,a、b、c各地段最需要发展林业的是,判断的理由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A
2、C
3、D
4、B
5、A
6、B
7、C
8、C
9、B
10、D
11、A
12、A
13、D
14、A
15、A
16、C
17、B
18、C
19、C
20、A
21、C
22、D
23、B
24、B
25、B
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
分,共50分)
1、(1)南海南台湾
(2)西高东低昆仑柴达木一
(3)南水北调黄土夏季
2、(10°S,150°E)(20°S,170°E)南东西热(10°N,170°E)(30°S,170°W)(30°N,180°)北西南西(70°N,45°W)(70°N,135°W)北正东
3、(1)东南
(2)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日本矿产资源贫乏煤铁
(3)地形:日本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而澳大利亚地势较为平坦,平原和低矮的高原面积广大。
人口:日本人口众多,超过一亿,而澳大利亚只有两千万。
面积:日本面积大约是37万平方千米,而澳大利亚为770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六。
(意思接近即可)
4、(1)山脊 15.2 (2)自西向东 8 (3) 起伏和缓工程量小,造价低(任答一点)(4)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任答两点) (5)a a处坡度大,发展林业有利于保持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