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鱼被告上法庭的判决故事的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梭鱼被告上法庭的判决故事的读后感
克雷洛夫寓言中有一则《梭子鱼》的故事,读来令人忍俊不禁:森林王国中的梭子鱼犯了罪,法官山羊做出判决,将梭子鱼扔到河里淹死。

羊是怕水的,以为鱼也怕水,结局如何自然可想而知。

无独有偶,中国古代也曾发生过类似的故事。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笔记小说是中国文化发展到不同时期的不同代表性表现形式。

《五杂组》是明代谢肇淛撰写的一部著名的笔记著作,里面就记载了一则有关惩罚的古代故事,十分有趣,也很耐人寻味。

内容是:五代时期的李载仁是唐朝皇宗的后代,因避难迁居江陵,后作了观察推官。

他有一个怪癖,最怕吃猪肉,一见猪肉就头疼。

有一天,他刚要骑马去见上司,忽然看见他的两个部下打起架来。

他勃然大怒,决定狠狠地惩罚他们。

于是,立刻派人到厨房中拿了一些烙饼和红烧猪肉,罚两个打架的部下立刻面对面把这些烙饼和肉吃下去。

然后李载仁还训诫二人说:“假如你们还敢再犯,下次还要在罚吃猪肉的同时,加上猪油烙的饼!”(“如敢再犯,必以猪肉中加之以酥。

”酥:古代面粉加酒、糖等制成的一种松脆点心。


旁观的人都忍不住要笑出声了。

笑谈归笑谈,蕴含其中的寓意还是很值得我们关注的。

这说明无论古今中外,奖罚不当还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
题。

越是简单常见的现象,越容易流于表面而忽视其实质。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跟着感觉走,就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正如本刊报眼所引《朱子语类》所言:“不可去名上理会,需求其所以然”。

因此,奖惩问题不但至今都是各层级管理过程中普遍采用的重要方法,而且是管理学界重要的讨论议题,也是心理学界研究是重点课题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