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活动课 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 (2)
《活动课_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作业设计方案》

《活动课_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界的力量引起的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自然灾害频发,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通过活动课让学生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提高他们的防灾认识和应对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和特点;2. 提高学生的自然灾害防范认识;3. 增强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4. 培养学生对环境的珍爱认识。
三、活动内容1. 自然灾害知识讲解:老师通过PPT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如地震、洪水、台风、山体滑坡等,并讲解其特点和防范措施。
2. 视频欣赏:播放一些关于自然灾害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自然灾害的破坏力和影响。
3. 自然灾害模拟演练:分组进行自然灾害模拟演练,让学生在模拟的场景中学会如何正确应对自然灾害,包括逃生、自救、互救等。
4. 知识竞争:开展自然灾害知识竞争,通过竞争形式稳固学生对于自然灾害知识的掌握。
5. 环境珍爱宣传:通过讲解环境珍爱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爱护环境,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四、活动形式1. 讲解:老师主讲,学生听讲;2. 视频欣赏:全班观看;3. 模拟演练:分组进行,每组轮流演练;4. 知识竞争:小组竞争,奖励优胜组;5. 环境珍爱宣传:小组讨论,展示效果。
五、活动评判1. 学生表现:根据学生的参与水平、表现和答题情况进行评判;2. 教师评判:评估活动设计的合理性和教学效果;3. 活动效果:整理学生的反馈意见,总结活动的优缺点,为今后的活动改进提供参考。
六、活动延伸1.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防灾演练活动;2. 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3. 鼓励学生制作自然灾害防范宣传海报,提高社会关注度。
通过这次活动,置信学生们能够更深刻地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增强自我珍爱认识,提高防灾能力,为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做出贡献。
愿我们的学生们在未来能够英勇面对自然灾害,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活动课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2

看到以上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新课讲授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 洪涝、台风、干旱、寒潮 地质灾害 地震、滑坡、泥石流
1、气象灾害
• 干旱 • 洪涝 • 台风 • 寒潮 • ……
广西河池因干旱 “死”去的梯田
黄果树瀑布在长 期干旱的侵袭下, 失去了往日的雄 风,只剩下狭窄 的细流。
洪涝灾害
随堂演练
1.关于我国的自然灾害说法正确的是 ( A ) A.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繁 B.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南部沿海是寒潮重灾区 C.塔里木盆地是旱灾严重多发地区 D.山东是受台风灾害影响较大的省份
2.下列行为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大量燃烧植物秸秆 B.提倡私家车出行 C.尽量使用煤炉生火做饭 D.倡导低碳生活
泥石流
看一看 我国特大自然灾害损失一瞥
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直接经济损失1666亿元。 2008年5月,汶川8级地震,死亡6.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 2010年8月,舟曲特大泥石流,县城主要街道被掩埋。 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百年一遇特大旱灾,1000万亩粮田绝收。 ……
连续性的暴雨 或短时间的大暴雨, 都可能形成洪涝。
为什么我国东南地区经常发生洪涝 灾害?
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东南 地区降水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 在夏季,容易引起洪涝灾害。特别 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汇聚了多条支 流,水量较大,而且在中下游地势 低平处流速缓慢,多曲流、易淤塞, 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台风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易发生台风灾害。 台风带来的影响: 利:解除或缓和盛夏期间的旱情 弊:特大暴雨容易造成洪水灾害
台风云图 台风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寒潮
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 性天气。所谓寒潮,就是北 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 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 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
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活动课 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2)名师公开课精品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活动课【课标及解读】●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是课程标准修订版新增的内容,这在新课程标准总体上做“减法”的思路下,足见其重要性。
其一,我国频发的自然灾害常常打乱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重大的损失。
其二,学生经常能通过媒体得到我国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的信息,有时自然灾害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有的学生甚至亲身经历自然灾害,青少年面对自然灾害时往往感到困惑恐惧。
因此有必要对他们进行自然灾害知识及应对措施方面的普及教育,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自然灾害,我国的哪些地区常发生哪些种类的自然灾害,灾害来临时如何应对等等,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初步的防护技能。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率高等国情特征。
(基础目标,重点是了解的途径和方法,其中“资料收集”和“调查研究”是难点)2.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和应灾自我保护意识。
(教育的终极目标,重点在于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灾自我保护意识)【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教学方法】材料归纳法、资料收集、讨论交流、模拟演练、综合调查【教具准备】课件、视频、图文资料【教学过程】(3)演练活动【教学反思】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如何让学生活起来,提高学习的兴趣,本课以四个问题探究为主线,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
视频导入引起兴趣,课前收集资料展示暖暖场,材料分析归纳总结学习会用材料说话。
教学过程中又采用了视频、角色扮演,合作探究、地震演练等方式,学生可以积极投入课堂,有所学,有所获。
对我国的自然灾害有了科学的认识,学习了一些应对灾害、逃生的技能,消除了对自然灾害的恐惧心理,真正学习了我们身边的地理,有用的地理。
八年级地理上册优质课:第2章活动课 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23中)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第二单元活动课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课题】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课型】活动课【课标要求】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率高等国情2.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和应灾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具准备】课前请同学们上网查阅中国自然灾害事例、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1.展示我国长江流域特大洪水、汶川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西南地区旱灾及南方雪灾等图片,…过渡: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自然灾害给我们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害。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来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学生观看图片感受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从学生熟悉的案例入手,使之获得新课害吧!2.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明确目标要求学生读目标自然灾害的感谢认识学案导学问题探究一、了解类型,归纳特点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9页至51页图文,自主完成下面的学案:1.自然灾害的类型⑴依据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可以将自然灾害分为、、和等类型。
其中,和对我国影响最为严重。
⑵我国气象灾害有哪些?地质灾害有哪些?2.自然灾害的特点请根据课本49页~51页的三则材料,归纳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在学案问题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寻找问题的答案。
对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与小组成员讨论,或向老师提出。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综合分析获取知识的能力。
合作学生在初步完成上面的学案之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疑惑,形成自己的答案。
然后教师找学生说出上面学案问一名学生说出学案明确答案,交流质疑点拨题的答案,其他学生可适当补充。
教师在学生回答答案的同时,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时点拨。
点拨1:依据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可以将自然灾害分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等类型。
其中,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对我国影响最为严重。
点拨2:先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家乡发生的自然灾害。
〖2021年整理〗《活动课 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参考优秀教案

《自然灾害》参考教案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能力目标:在地图上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分布,理解自然灾害对我国的危害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成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思想观念重点、难点、关键:重点: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及危害难点:自然灾害的分布教学方法:讲授法、展示法、演示法教学课时数: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月日)教学目标: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重点、难点、关键:各种自然灾害的定义和危害教学步骤:一、导入课题,展示目标:以自然灾害视频导入,让学生初步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找出常见的自然灾害都有哪些,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这些自然灾害三、自主性学生自学:1、干旱的原因2、洪涝的原因3、台风的成因4、什么是寒潮?寒潮的成因。
5、地震多发区6、什么是滑坡?7、什么是泥石流?和滑坡有什么异同?四、主题式学生讨论:1、台风的成因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2、什么是寒潮?寒潮的成因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3、什么是滑坡?4、什么是泥石流?和滑坡有什么异同五、答疑性教师精讲:(重点、难点)1、台风的成因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影响我国的台风是产生在西太平洋热带海面上的一种十分强大的大气涡旋,它在每年的6至10月影响我国的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省区,我国东南沿海的其他地区有时也受其害。
(1)台风经过的地区常出现大风、暴雨天气。
(2)大风回破坏建筑物、造成翻船事故,暴雨回引发洪水,形成洪涝灾害等,但也可缓解当地的旱情,如缓解长江地区的伏旱天气。
2、、什么是寒潮?寒潮的成因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寒潮造成范围广大的地区大幅度降温的强冷空气。
一般出现在每年秋末至初春之间,它来自西伯利亚、蒙古一带。
侵入我国以后数日之内就可以从北向南横扫全国我国的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的大部分、黄淮、江淮、江南等地区都受其影响,会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
通常北方的降温幅度大于南方、平原上的风力大于山区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不易受到寒潮影响外,大部分地区都受其影响强冷空气南下时,受阴山、秦岭、南岭等东西向山脉的阻挡,经过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冷空气势力不断减弱,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等地,受寒潮的影响相对较小。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活动课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活动课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及解读】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课标解读:本条“标准”可以分解为以下三个部分:一是从身边的灾害入手,了解什么是自然灾害以及灾害的危害。
二是运用地图与资料,说出我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灾害以及灾害的危害。
三是面临自然灾害,我们该怎么做。
其中第二条是重点。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危害大,发生频率高等国情特征。
(重点)
2. 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和应灾自我保护意识。
(难点)
【教学模式】“六环节”善知课堂模式。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收集的文字资料和口头资料、汶川地震视频、简单PPT等。
【教学过程】。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活动课《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活动课《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活动课《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的内容主要包括我国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特点以及应对措施等。
本节活动课以实际案例为导入,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特点及应对方法,提高自身的防灾减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地理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自然灾害这一专题,学生可能局限于课内所学,对实际案例的了解相对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特点及应对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培养学生防灾减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自然灾害的敬畏之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特点及应对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以实际案例为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意识。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参与防灾减灾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各种自然灾害的实际案例,制作PPT,准备相关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自然灾害的实际案例,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特点,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地理信息。
第二章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教案)

学生回答:
热带气旋
在学案上画出热带气旋图(N、S)
学生完成学案二
读教材35页“阅读”,回答问题。
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读教材36页图2-2-4,回答问题。
观看图片等资料及生活感受,直观感受寒潮带来的灾难,
学生讨论回答:分角色说明
(学生、司机、农民、电力工人等)
第二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第二节中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2课时)
课程标准
本节课程标准内容:
1、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2、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教学目标
1.读影响我国的台风、寒潮源地及移动路径图,说出其源地及影响范围。
2.读中国干旱、洪涝灾害分布图,说出其主要分布地区。
1.分析寒潮的形成原因、季节。(结合反气旋)
(高压、冬半年)
2.多媒体展示:寒潮路径
说出影响我国的寒潮源地、入侵路径及主要影响地区。
(蒙古、西伯利亚;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除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地)
3、寒潮的危害
(大风、急剧降温、大雪冰冻)
思维拓展:
寒潮带来的益处有哪些?
4、寒潮的防御
小结: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
了解防御措施。
激发防灾减灾意识。
复习已学的知识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防灾减灾意识。
培养读图能力
培养知识迁移能力,构建知识网络。
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的积极性,
激发防灾减灾意识。
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第二节中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
第一课时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活动课《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说课稿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活动课《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活动课《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的内容包括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其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提高防范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案例真实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自然灾害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较片面,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应对措施,提高防范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其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民生的情感,提高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特点及其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提高防范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影响。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近年来发生的自然灾害图片,引发学生对自然灾害的思考,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及其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危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4.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措施,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民生的情感。
5.小组合作: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组完成一幅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的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对自然灾害的综合理解。
第二章活动课 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

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与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 大;地势西高东低、高低起伏大有关。
面对灾害,科学应对 保护人身安全,是抗灾、减灾的首要目标。面对 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我们要采取适当的行动,尽最 大努力避免突发灾害对身体的伤害,为此,我们不仅
要树立安全意识,还要掌握一定的自救互救方法。
学生阅读课本P53——p54小字部分,总结‘洪水来时 如何避险,落入洪水中如何自救’。
我国自然灾害的灾情严重,损失巨大。
2014年6月11日 - 山东滕州遭冰雹袭击
2014年8月滕州善国大桥下河道长满了杂草。
2014年9月3日下午3点左右,山东 省滕州市滨湖镇遭受强风袭击 。
2009年7月21日,枣庄市山亭区桑村镇 玉子山发生山体滑坡 。
材料三
表2-4-1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发生情况(2007~2011年)
小结: 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与影响我国气候的季风直接相关。
图1-1-3 中国的疆域与邻国
图2-4-2 中国主要地质灾害多发区分布
读图引导:
地震灾害的分布有何特点? 滑坡、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区? 地质灾害分布与我国地形地势特征有什么关系? ……
总结规律:
1、地震分布主要有四个区域: A:最西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我国西南青藏高原的内部和周围山区。 C:我国北方的环渤海周围地区。 D: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和台湾省。 2、滑坡、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山脉和平原、高原的 交界处。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一)自主学习:
了解类型,归纳特点
依据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可以将自然灾害分为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等类型。其中,气象灾害和地质 灾害对我国影响最为严重。
八年级地理上册优质课:第2章活动课 认识我国的自然灾

活动课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课题】活动课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中国自然灾害的相关图文资料,归纳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观察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和中国主要地质灾害多发区分布图,认识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科学应对自然灾害的简单方法。
同时了解我国在自然灾害中的巨大损失,激起强烈的爱国热诚及对受灾群众的同情,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布规律及一些简单的防灾避灾知识。
【教学难点】对自然灾害的辨别及防避。
【教学模式】问题探究。
【教学方法】地理归纳法、讨论合作交流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助学、地图册等。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1998年9·18特大洪水”、“2008年5·12汶川地震”、“2010年甘肃舟曲泥石流”、和“2014年台风‘海鸥’袭击我国南方地区”的视频资料,提问:通过看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呢?师述:人们在改造自然时,人类的力量如此之大;而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人类却是如此渺小。
我们会畏惧、会恐慌、会无可奈何。
那么,什么是自然灾害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观看视频资料,感受自然灾害的场景。
学生回答观看视频后的感想,加强对自然灾害的认识。
学生缺少对自然灾害的了解,通过观看视频,对学生进行视觉上的冲击,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获得对自然灾害的感性认识,便于开展教学。
这节课我们要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学习,那就是地理归纳法。
那么什么是地理归纳法?学生读课本P49“友情提示”,说出地理归纳法定义:通过对某种地理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研究,概括出其主要特点和一般规律的通过盲人摸象的故事让学生加强对归纳法的掌握方法正确引导同学们谁听说过“盲人摸象”的故事,给大家讲一下。
星球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活动课 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共24张PPT)

同一灾害在大多数地区经常发生。
大 自然灾害 损失
经各部门 核定统计, 2014年各 类自然灾 害共造成 全国 24358.7万 人次受灾。
2、自然灾害的特征
种类多
分布广
损失大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三、(1)在减灾防灾方面我国运用遥星感卫 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 寒潮等灾害。(2)为防御自然灾害, 我国修建了大量的 防灾工程 ,例如北方 地区为防御风沙而营造的防护林。(3) 我国建设一大批 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以保证
地震
滑坡、泥 石流
分布
南方地区 华北地区 除青藏高 东南沿海 西南地区;中西部的
原外的大 地区
台湾地区 山区,西
部分地区
等
南最集中
自然原因 降水较多, 降水较少, 强冷空气 从低纬度 位于地震 多山,坡
雨季长 尤其是春 入侵
海洋入侵 带上
陡;暴雨
季
集中
危害
破坏农田、 农作物减 基础设施; 产,人畜 造成人员 饮水困难 伤亡等。 等
急剧降温, 带来狂风 伴有大风、 和暴雨, 雨雪、霜 形成灾害 冻等灾害
造成巨大 的人员伤 亡,引起 崩塌等次 生灾害
摧毁农田 、房舍、 人畜, 毁坏森林 、道路等
一、概念 二、分类 三、我国自然灾害特点 四、防灾减灾
寒潮
干旱
洪涝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一年四季都有
2月12日新疆 于田地震
9月西南洪涝 灾害
11月底西北 低温冻害
6-8月东北黄 淮等地旱灾
7月云南洪涝 泥石流
5月长江以南 洪涝灾害
《活动课 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教案设计

活动课: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以及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识图及图表,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规律;通过图片认识各种自然灾害。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我国在自然灾害中损失巨大,激起强烈的爱国热诚及对受灾群众的同情;了解一些防灾避灾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分布规律及一些简单的防灾避灾知识。
教学难点:对自然灾害的辨别及防避。
教学设计一、导入: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中国辽阔的疆域、众多的民族、多样的气候以及形态各样的山川河流。
今天,我们将来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
(板书: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幻灯片放映)我们经历了“5·12地震”“9·18洪水”,回想起来,我们有什么感受呢?在人们改造自然时,人类的力量如此大;而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人类却是如此渺小。
因此。
我们会畏惧、恐慌、无可奈何……那么,什么是自然灾害呢?(引出板书:自然灾害)二、进入新课(幻灯片展示)(一)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要有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作为诱因2.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因此,判断某种现象是否属于自然灾害时需要把握两点:1.成因是否为自然因素2.是否对人类造成了损害(二)我国的自然灾害(幻灯片展示)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灾害在我国几乎都有发生。
自然灾害给我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害。
(阅读P50页《材料二》与p51页《材料三》,了解我国的自然灾害及其破坏性)提问:我国的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哪些?引出自然灾害的分类。
(三)了解类型,归纳特点(幻灯片展示)依据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可以将自然灾害分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等类型(板书: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
其中,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对我国影响最为严重。
(补充板书:干旱、洪涝、台风、寒潮……)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灾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风到来时, 我们应当⋯⋯
发生泥石流时, 我们应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我国自然灾害的灾情严重,损失巨大。
2014年6月11日 - 山东滕州遭冰雹袭击
2014年8月滕州善国大桥下河道长满了杂草。
2014年9月3日下午3点左右,山东 省滕州市滨湖镇遭受强风袭击 。
2009年7月21日,枣庄市山亭区桑村镇 玉子山发生山体滑坡 。
材料三
表2-4-1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发生情况(2007~2011年)
落入洪水中如何自救?
1. 落水后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2. 在水中要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等待他人救援;采取头顶向后,口向上方,将口鼻 露出水面,进行呼吸,呼气要浅,吸气宜深,千万不能将手上举或拼命挣扎,因为 这样反而容易下沉。
针对家乡的某种突发性自然灾害,收集相关资料,了 解其危害,并设计防灾避险预案。
小结:
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与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 大;地势西高东低、高低起伏大有关。
面对灾害,科学应对 保护人身安全,是抗灾、减灾的首要目标。面对 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我们要采取适当的行动,尽最 大努力避免突发灾害对身体的伤害,为此,我们不仅
要树立安全意识,还要掌握一定的自救互救方法。
学生阅读课本P53——p54小字部分,总结‘洪水来时 如何避险,落入洪水、我国自然灾害灾情严重、损失巨大。 3、我国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多、频率高。
观察分布,认识规律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不同种类自然灾害的 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请观察下面两幅灾害分布图,认识我国 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
请观察下面两幅灾害分布图,认识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
洪水到来时如何避险? 1. 时间紧急,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 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 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 方暂避。 2. 设法尽快与当地防汛救援部门取得联系, 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3. 如洪水继续上涨,要迅速找一些门板、 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 的材料扎成筏逃生。千万不要游泳逃生, 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和泥坯房 的屋顶。
读图引导: 读图引导:
旱涝灾害主要 集中在哪些地区? 雪灾、冷害与 台风灾害主要集中 在哪些地区? 主要气象灾害 的分布与气候特征 有什么关系? ……
图1-1-3 中国的疆域与邻国
图2-4-1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
总结规律:
1、旱涝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主 要是由于夏季风进退规律异常造成的。 2、雪灾、冷害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主要 是受强大的冬季风的影响。台风灾害主要 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沿海。
你的家乡经常发 生哪些自然灾害?
寒潮 洪涝 干旱 台风 ……
滑坡 地震 泥石流 ……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
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灾
2008年汶川地震
2010年甘肃舟曲泥石流
2010年西南地区旱灾
材料二 我国特大自然灾害损失一瞥
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直接经济损失1666亿元。 2008年5月,汶川8级地震,死亡6.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8452 亿元。 2010年8月,舟曲特大泥石流,县城主要街道被掩埋。 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百年一遇特大旱灾,1000万亩粮田绝收。 ……
地震灾害/其中 大于5级地震 成灾(次数) 6/3 99/17 24/8 17/10 17/15 滑坡、泥石流 等地质灾害 (起) 25000 27000 10000 30670 15664
年份
台风登陆 (次数) 8 10 9 7 7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多、频率高。
小结: 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与影响我国气候的季风直接相关。
图1-1-3 中国的疆域与邻国
图2-4-2 中国主要地质灾害多发区分布
读图引导:
地震灾害的分布有何特点? 滑坡、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区? 地质灾害分布与我国地形地势特征有什么关系? ……
总结规律:
1、地震分布主要有四个区域: A:最西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我国西南青藏高原的内部和周围山区。 C:我国北方的环渤海周围地区。 D: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和台湾省。 2、滑坡、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山脉和平原、高原的 交界处。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一)自主学习:
了解类型,归纳特点
依据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可以将自然灾害分为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等类型。其中,气象灾害和地质 灾害对我国影响最为严重。
(二)小组学习: 学生阅读课本P49——P51材料一、二、三,归纳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请根据以下三则材料,归纳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材料一 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活动课 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中国自然灾害的相关图文资料, 归纳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2.通过阅读和观察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 和中国主要地质灾害多发区分布图,认识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 3.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科学应对自然灾害 的简单方法。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灾害 在我国几乎都有发生。自然灾害给我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 产带来巨大的损害。 下面我们通过地理归纳法来了解和认识我国自然灾害的类 型、特点,并掌握科学应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