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及排放系数计算1、城市及农村人口用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按90 m3/人·a,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按80 l/人·d 计算,折污系数为0.85。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取值于200-250l/人·d之间。

污水中COD浓度按250mg/l计算,总氮浓度按50mg/l计算;总磷浓度按8mg/l计算,NH3-N按30 mg/l计算。

人均生活污水量(m3/a)COD(mg/l)总氮(mg/l)总磷(mg/l)氨氮(mg/l)9025050830人均生活污水量(L/人·d)COD(g/人·d)总氮(g/人·d)总磷(g/人·d)氨氮(g/人·d)8016.4 5.00.44 4.02、灌溉用水量标准水田按每亩灌溉平均用水量400m3/亩计算,旱地按每亩200 m3/亩计算。

3、农业面源污染物计算标准及排放系数确定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10kg/亩·年,氨氮2kg/亩·a。

(标准农田为平原、种植作物为小麦、土壤类型为壤土、化肥施用量为25~35 kg /亩·a,降水量在400~800mm范围内。

)根据贵阳市情况采用修正系数如下:坡度修正:土地坡度在25°以下,流失系数取1.2;25°以上,流失系数为1.2。

农作物类型修正:不作修正。

土壤类型修正:将农田土壤按质地进行分类,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各类修正系数取值如下:壤土为1.0;砂土为1.0;粘土为0.8。

(1) 化肥施用量修正化肥亩施用量在25kg 以下,修正系数取1.0;在其余修正系数取1.2。

(2) 降水量修正本地区年降雨量在800ml 以上,取流失系数为1.2。

4、城市地表径流计算方法城镇地表径流的调查采用资料收集的方法,收集项目包括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km 2)、人口密度(人/km 2)、平均降水量(cm/a )等。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及排放系数计算1、城市及农村人口用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按/人·a,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按/人·d计算,折污系数为05。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取值于200/人·d之间。

污水中COD浓度按250mg/l计算,总氮浓度按50mg/l计算;总磷浓度按8mg/l计算,NH3-N按30 mg/l计算。

表1 城市人均生活污水及其污染物排放量表2 农村人均生活污水及其污染物排放量2、灌溉用水量标准水田按每亩灌溉平均用水量/亩计算,旱地按每亩/亩计算。

3、农业面源污染物计算标准及排放系数确定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亩·年,氨氮/亩·a。

(标准农田为平原、种植作物为小麦、土壤类型为壤土、化肥施用量为25~35 kg /亩·a,降水量在400~800mm范围内。

)根据贵阳市情况采用修正系数如下:坡度修正:土地坡度在25°以下,流失系数取1.2;25°以上,流失系数为12。

农作物类型修正:不作修正。

土壤类型修正:将农田土壤按质地进行分类,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各类修正系数取值如下:壤土为1.0;砂土为1.0;粘土为01 / 58。

化肥施用量修正化肥亩施用量在以下,修正系数取1.0;在其余修正系数取12。

降水量修正本地区年降雨量在800ml以上,取流失系数为12。

4、城市地表径流计算方法城镇地表径流的调查采用资料收集的方法,收集项目包括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km2)、人口密度(人/km2)、平均降水量(cm/a)等。

城镇地表径流污染负荷计算可采用单位负荷法。

对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上的年污染负荷量按下式计算:(4-1)式中:Li—污染物年流失量(Kg/Km2/a)ai—污染物浓度参数(kg/cm/km2)Fi—人口密度参数选择:人口密度参数Fi根据各居住地实际人口数及面积计算,得出各居住地的人口密度Fi值,具体取值见表63。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办法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办法

精心整理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及排放系数计算1、城市及农村人口用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按90 m3/人·a,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按80 l/人·d计算,折污系数为0.85。

800mm范围内。

)根据贵阳市情况采用修正系数如下:坡度修正:土地坡度在25°以下,流失系数取1.2;25°以上,流失系数为1.2。

农作物类型修正:不作修正。

土壤类型修正:将农田土壤按质地进行分类,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各类修正系数取值如下:壤土为1.0;砂土为1.0;粘土为0.8。

(1) 化肥施用量修正化肥亩施用量在25kg 以下,修正系数取1.0;在其余修正系数取1.2。

(24积(km (4-1)式中:L a F i 值见表6-3。

r i —扫街频率参数,计算式:)1,20/min(s i N r =(4-2)式中:N s—扫街的时间间隔(以小时计)。

扫街频率参数r i的选择:由于扫街频率一般均为一天或一天以上,因此取r i=1。

P—年降水量(cm/a)下标i表示第i种土地类型。

城镇的总污染负荷量为:L=ΣL i A i(4-3)式中:A i-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km2)5年污染物排放量(t/a)=个体日产粪量(kg/d·头)×饲养期(d)×饲养数(头、只)×畜禽粪中污染物平均含量(kg/T)×10-6+个体日产尿量(kg/d·头)×饲养期(d)×饲养数(头、只)×畜禽尿中污染物平均含量(kg/T)×10-6具体系数见附表1-5,1-6。

对畜禽废渣以回收等方式进行处理的污染源,按产生量的12%计算污染物流失量。

1、计算方法考虑监测资料数据有限,仅在五月对水源地各支流作一次性监测,数据用于计算K值没有说服力,不能反应水库内污染物降解能力水平,为安全起见,我们认为,水库最枯水位,达到功能区水质标准时的容量即为水库的容量。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及排放系数计算1、城市及农村人口用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按90 m3/人·a,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按80 l/人·d计算,折污系数为0.85。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取值于200-250l/人·d之间。

污水中COD浓度按250mg/l 计算,总氮浓度按50mg/l计算;总磷浓度按8mg/l计算,NH3-N按30 mg/l计算。

2、灌溉用水量标准水田按每亩灌溉平均用水量400m3/亩计算,旱地按每亩200 m3/亩计算。

3、农业面源污染物计算标准及排放系数确定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10kg/亩·年,氨氮2kg/亩·a。

(标准农田为平原、种植作物为小麦、土壤类型为壤土、化肥施用量为25~35 kg /亩·a,降水量在400~800mm范围内。

)根据贵阳市情况采用修正系数如下:坡度修正:土地坡度在25°以下,流失系数取1.2;25°以上,流失系数为1.2。

农作物类型修正:不作修正。

土壤类型修正:将农田土壤按质地进行分类,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各类修正系数取值如下:壤土为1.0;砂土为1.0;粘土为0.8。

(1) 化肥施用量修正化肥亩施用量在25kg 以下,修正系数取1.0;在其余修正系数取1.2。

(2) 降水量修正本地区年降雨量在800ml 以上,取流失系数为1.2。

4、城市地表径流计算方法城镇地表径流的调查采用资料收集的方法,收集项目包括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km 2)、人口密度(人/km 2)、平均降水量(cm/a )等。

城镇地表径流污染负荷计算可采用单位负荷法。

对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上的年污染负荷量按下式计算:P r F a L i i i i =(4-1)式中:L i —污染物年流失量(Kg/Km 2/a ) a i —污染物浓度参数(kg /cm/km 2)F i —人口密度参数选择:人口密度参数F i根据各居住地实际人口数及面积计算,得出各居住地的人口密度F i 值,具体取值见表6-3。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及排放系数计算1、城市及农村人口用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按90 m2 3/人a,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按80 1/人d计算, 折污系数为。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取值于200-2501/ A d之间。

污水中COD浓度按250mg/l计算,总氮浓度按50mg/l计算;总磷浓度按8mg/l计算,NH 3-N按30 mg/l 计算。

2农作物类型修正:不作修正2灌溉用水量标准水田按每亩灌溉平均用水量400m3/亩计算,旱地按每亩200 m 3/亩计算。

3农业面源污染物计算标准及排放系数确定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10kg/亩•年,氨氮2kg/亩a。

(标准农田为平原、种植作物为小麦、土壤类型为壤土、化肥施用量为25 ~35 kg /亩a,降水量在400 ~ 800mm 范围内。

)根据贵阳市情况采用修正系数如下:坡度修正:土地坡度在25。

以下,流失系数取;25。

以上,流失系数为。

土壤类型修正:将农田土壤按质地进行分类,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各类修正系数取值如下:壤土为;砂土为;粘土为。

(1 )化肥施用量修正化肥亩施用量在25kg 以下,修正系数取;在其余修正系数取。

(2 )降水量修正本地区年降雨量在800ml 以上,取流失系数为。

4、城市地表径流计算方法城镇地表径流的调查采用资料收集的方法,收集项目包括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km 2)、人口密度(人/km 2)、平均降水量(cm/a )等。

城镇地表径流污染负荷计算可采用单位负荷法。

对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上的年污染负荷量按下式计算:L i a i F i r i P (4-1)式中:L i—污染物年流失量(Kg/Km 2/a )a i—污染物浓度参数(kg /cm/km 2)F i—人口密度参数选择:人口密度参数F i 根据各居住地实际人口数及面积计算,得出各居住地的人口密度F i 值,具体取值见表6-3r i —扫街频率参数,计算式:r i min(N s/20,1) (4-2 ) 式中:N s—扫街的时间间隔(以小时计)。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特选内容)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特选内容)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及排放系数计算1、城市及农村人口用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按90 m3/人·a,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按80 l/人·d 计算,折污系数为0.85。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取值于200-250l/人·d之间。

污水中COD浓度按250mg/l计算,总氮浓度按50mg/l计算;总磷浓度按8mg/l计算,NH3-N按30 mg/l 计算。

人均生活污水量(m3/a)COD(mg/l)总氮(mg/l)总磷(mg/l)氨氮(mg/l)90 250 50 8 30人均生活污水量(L/人·d)COD(g/人·d)总氮(g/人·d)总磷(g/人·d)氨氮(g/人·d)80 16.4 5.0 0.44 4.02、灌溉用水量标准水田按每亩灌溉平均用水量400m3/亩计算,旱地按每亩200 m3/亩计算。

3、农业面源污染物计算标准及排放系数确定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10kg/亩·年,氨氮2kg/亩·a。

(标准农田为平原、种植作物为小麦、土壤类型为壤土、化肥施用量为25~35 kg /亩·a,降水量在400~800mm范围内。

)根据贵阳市情况采用修正系数如下:坡度修正:土地坡度在25°以下,流失系数取1.2;25°以上,流失系数为1.2。

农作物类型修正:不作修正。

土壤类型修正:将农田土壤按质地进行分类,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各类修正系数取值如下:壤土为1.0;砂土为1.0;粘土为0.8。

(1) 化肥施用量修正化肥亩施用量在25kg 以下,修正系数取1.0;在其余修正系数取1.2。

(2) 降水量修正本地区年降雨量在800ml 以上,取流失系数为1.2。

4、城市地表径流计算方法城镇地表径流的调查采用资料收集的方法,收集项目包括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km 2)、人口密度(人/km 2)、平均降水量(cm/a )等。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1、城市及农村人口用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按90 m3/人·a,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按80 l/人·d 计算,折污系数为。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取值于200-250l/人·d之间。

污水中COD浓度按250mg/l计算,总氮浓度按50mg/l计算;总磷浓度按8mg/l计算,NH3-N按30 mg/l 计算。

2、灌溉用水量标准水田按每亩灌溉平均用水量400m3/亩计算,旱地按每亩200 m3/亩计算。

3、农业面源污染物计算标准及排放系数确定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10kg/亩·年,氨氮2kg/亩·a。

(标准农田为平原、种植作物为小麦、土壤类型为壤土、化肥施用量为25~35 kg /亩·a,降水量在400~800mm范围内。

)根据贵阳市情况采用修正系数如下:坡度修正:土地坡度在25°以下,流失系数取;25°以上,流失系数为。

农作物类型修正:不作修正。

土壤类型修正:将农田土壤按质地进行分类,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各类修正系数取值如下:壤土为;砂土为;粘土为。

(1)化肥施用量修正化肥亩施用量在25kg以下,修正系数取;在其余修正系数取。

(2) 降水量修正本地区年降雨量在800ml 以上,取流失系数为。

4、城市地表径流计算方法城镇地表径流的调查采用资料收集的方法,收集项目包括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km 2)、人口密度(人/km 2)、平均降水量(cm/a )等。

城镇地表径流污染负荷计算可采用单位负荷法。

对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上的年污染负荷量按下式计算:P r F a L i i i i =(4-1)式中:L i —污染物年流失量(Kg/Km 2/a )a i —污染物浓度参数(kg /cm/km 2) F i —人口密度参数选择:人口密度参数F i根据各居住地实际人口数及面积计算,得出各居住地的人口密度F i 值,具体取值见表6-3。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及排放系数计算1、城市及农村人口用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按90 m3/人·a,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按80 l/人·d计算,折污系数为0.85。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取值于200-250l/人·d之间。

污水中COD浓度按250mg/l计算,总氮浓度按50mg/l计算;总磷浓度按8mg/l计算,NH3-N按30 mg/l 计算。

2、灌溉用水量标准水田按每亩灌溉平均用水量400m3/亩计算,旱地按每亩200 m3/亩计算。

3、农业面源污染物计算标准及排放系数确定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10kg/亩·年,氨氮2kg/亩·a。

(标准农田为平原、种植作物为小麦、土壤类型为壤土、化肥施用量为25~35 kg /亩·a,降水量在400~800mm范围内。

)根据贵阳市情况采用修正系数如下:坡度修正:土地坡度在25°以下,流失系数取1.2;25°以上,流失系数为1.2。

农作物类型修正:不作修正。

土壤类型修正:将农田土壤按质地进行分类,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各类修正系数取值如下:壤土为1.0;砂土为1.0;粘土为0.8。

(1) 化肥施用量修正化肥亩施用量在25kg 以下,修正系数取1.0;在其余修正系数取1.2。

(2) 降水量修正本地区年降雨量在800ml 以上,取流失系数为1.2。

4、城市地表径流计算方法城镇地表径流的调查采用资料收集的方法,收集项目包括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km 2)、人口密度(人/km 2)、平均降水量(cm/a )等。

城镇地表径流污染负荷计算可采用单位负荷法。

对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上的年污染负荷量按下式计算:P r F a L i i i i =(4-1)式中:L i —污染物年流失量(Kg/Km 2/a )a i —污染物浓度参数(kg /cm/km 2) F i —人口密度参数选择:人口密度参数F i根据各居住地实际人口数及面积计算,得出各居住地的人口密度F i 值,具体取值见表6-3。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及排放系数计算1、城市及农村人口用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按90人・a,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按80 1/人・d 计算,折污系数为0. 85O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取值于200-2501/人・d之间。

污水中C0D浓度按250mg/l 计算,总氮浓度按50mg/l计算;总磷浓度按8mg/l计算,NH厂N按30 mg/1 计算。

表城市人均生活污水及其污染物排放・2、灌溉用水量标准水田按每亩灌溉平均用水量400m7亩计算,旱地按每亩200代/亩计算。

3、农业面源污染物计算标准及排放系数确定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 10kg/亩•年,氨氮2kg/亩・8。

(标准农田为平原、种植作物为小麦、土壤类型为壤土、化肥施用量为25〜35 kg /亩・a,降水量在400〜800mm 围。

)根据市情况釆用修正系数如下:坡度修正:土地坡度在25°以下,流失系数取1.2;25°以上,流失系数为1.2o农作物类型修正:不作修正。

土壤类型修正:将农田土壤按质地进行分类,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各类修正系数取值如下:壤土为1.0;砂土为1.0;粘土为0.8。

(1)化肥施用量修正化肥亩施用量在25血以下,修正系数取1.0;在其余修正系数取1.2。

(2)降水量修正本地区年降雨量在800ml以上,取流失系数为1.2。

4、城市地表径流计算方法城镇地表径流的调查采用资料收集的方法,收集项目包括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km")、人口密度(人/km2)、平均降水量(cm/a)等。

城镇地表径流污染负荷计算可釆用单位负荷法。

对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上的年污染负荷量按下式计算:&(4-1) 式中:匚一污染物年流失量(Kg/Km7a)a;一污染物浓度参数(炖/ cm/km')Fi—人口密度参数选择:人口密度参数Fi根据各居住地实际人口数及面积计算,得出各居住地的人口密度N值,具体取值见表6-3。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是环境保护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用于评估污染源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制定污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准确计算污染负荷对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1. 排放浓度法排放浓度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它通过测量污染物在排放口处的浓度,并结合排放量计算得到污染负荷。

该方法适用于对排放浓度进行准确测量的场景,如烟囱和废水出口。

它的计算公式为:污染负荷 = 排放浓度 ×排放量其中,排放浓度以质量浓度的形式表示,排放量为单位时间内的排放量。

2. 监测数据法监测数据法是通过采集大量真实的监测数据进行污染负荷计算的方法。

它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污染源的污染情况,适用于复杂的污染源和污染物混合排放情况。

通过监测数据法,可以获得污染物浓度和排放量的变化趋势,更好地指导环境保护工作。

3. 渗滤液法渗滤液法主要适用于评估由土壤污染源导致的地下水污染负荷。

该方法通过取样分析渗滤液中的污染物浓度,并结合渗滤液体积计算得到污染负荷。

渗滤液法考虑了土壤中的多种因素,包括土壤质地、含水层深度等,因此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地下水的污染程度。

4. 水质模型法水质模型法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它通过建立水质模型,模拟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和转化过程,计算污染负荷对水体的影响。

水质模型法可以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并预测不同污染源的效应。

它在水环境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指导水体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不同的方法有着各自的优缺点,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数据的准确性和采集方法的可行性,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可信度。

在实施污染防治措施时,还应定期进行污染负荷计算,及时评估和调整防治效果,以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

总之,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是环境保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是环境保护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污染源对环境造成的负荷,并为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包括排放系数法、稳态模型法和非稳态模型法。

1. 排放系数法排放系数法是一种简便而常用的计算方法,它通过测定排放源的排放系数和排放量来计算污染物的负荷。

排放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排放源排放的污染物质量与排放源活动量之间的比值。

计算过程简单直观,适用于某些规模较小且排放稳定的污染源,但其不考虑环境风险和污染物传输过程对负荷的影响。

2. 稳态模型法稳态模型法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建立的计算方法,它考虑了污染物在大气、水体或土壤中的传输和转化过程,并结合大量监测数据进行计算。

该方法需要收集大量的实测数据,并对模型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稳态模型法适用于大规模、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污染源负荷计算,但其计算过程较为繁琐,需要专业技术支持。

3. 非稳态模型法非稳态模型法是一种考虑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计算方法,它可以模拟污染物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传输和转化规律。

该方法结合了数学模型和监测数据,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污染物的负荷分布。

非稳态模型法适用于临时性或突发性污染源的负荷计算,但其建模和数据处理较为复杂,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

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计算方法,还可以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如环境风险评估、生态效应评估等,以深入了解污染源对环境造成的综合影响。

在进行污染负荷计算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严格按照计算公式和规范进行操作。

同时,收集准确、完整的监测数据也是计算准确性的关键。

需要指出的是,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只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部分,应与其他环境管理措施相结合,形成全面的污染防控体系。

总结起来,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在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

排放系数法、稳态模型法和非稳态模型法是常用的计算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概述污染源污染负荷是评估和控制水体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是指单位时间内污染物从某一污染源排入水体后水体受到的污染物的总量。

计算污染源污染负荷是水体污染防治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水体污染物总量控制对策的制定和实施。

本文将针对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计算方法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主要有物质平衡法、统计法和工程法三种。

1. 物质平衡法物质平衡法是利用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和生态等各种过程中的数据,基于污染物在污染源和水体之间物质量守恒关系进行计算的方法。

其具体步骤如下:•确定计算单位时间内污染物排放总量•确定计算污染物在水中的存在形式和寿命•确定计算时段内水流量和水质变化规律•计算单位时间内污染物在水中的分布和浓度•计算出单位时间内污染源的污染负荷物质平衡法的优点是具有物理实验数据作为基础,计算精度较高;缺点是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差,需要对各种物理化学参数进行复杂的测定和试验。

2. 统计法统计法是利用历史数据进行计算的方法,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排放情况和水质变化趋势。

其具体步骤如下:•收集历史的污染负荷数据和污染源排放的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确定排入水体的污染物种类、浓度和流量等参数•根据测量数据和经验公式或模型预测未来的排放情况和水质变化趋势•计算单位时间内污染源的污染负荷统计法的优点是数据来源较为简单,并且可以应用于长时间尺度的预测和评估;缺点是预测精度依赖于历史数据的准确性,且预测的可靠性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3. 工程法工程法是利用建设过程和运营过程中的监测数据进行计算的方法,以实际测量值为基础,根据基础参数和监测数据,结合经验公式或模型计算出单位时间内污染源的污染负荷。

其具体步骤如下:•确定污染源的特征和环境影响因素,设置监测站点并进行实时监测•处理监测数据,计算水流量和水质变化趋势,确定污染物的浓度•根据监测数据运用经验公式或模型计算污染物污染负荷并进行分析、评估工程法的优点是精度高,数据获取较为容易,需求较少的出土数据;缺点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监测和测试工作,以及建立复杂的经验公式或模型。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及排放系数计算1、城市及农村人口用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按90 m3/人·a,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按80 l/人·d计算,折污系数为0.85.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取值于200—250l/人·d之间。

污水中COD浓度按250mg/l计算,总氮浓度按50mg/l计算;总磷浓度按8mg/l计算,NH3—N按30 mg/l计算.2、灌溉用水量标准水田按每亩灌溉平均用水量400m3/亩计算,旱地按每亩200 m3/亩计算。

3、农业面源污染物计算标准及排放系数确定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10kg/亩·年,氨氮2kg/亩·a.(标准农田为平原、种植作物为小麦、土壤类型为壤土、化肥施用量为25~35 kg /亩·a,降水量在400~800mm范围内。

)根据贵阳市情况采用修正系数如下:坡度修正:土地坡度在25°以下,流失系数取1。

2;25°以上,流失系数为1。

2。

农作物类型修正:不作修正。

土壤类型修正:将农田土壤按质地进行分类,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各类修正系数取值如下:壤土为1.0;砂土为1.0;粘土为0.8。

(1)化肥施用量修正化肥亩施用量在25kg以下,修正系数取1。

0;在其余修正系数取1。

2.(2)降水量修正本地区年降雨量在800ml以上,取流失系数为1。

2。

4、城市地表径流计算方法城镇地表径流的调查采用资料收集的方法,收集项目包括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km2)、人口密度(人/km2)、平均降水量(cm/a)等.城镇地表径流污染负荷计算可采用单位负荷法。

对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上的年污染负荷量按下式计算:(4—1)PLarFiiii式中:L i-污染物年流失量(Kg/Km2/a)a i—污染物浓度参数(kg/cm/km2)F i—人口密度参数选择:人口密度参数F i根据各居住地实际人口数及面积计算,得出各居住地的人口密度F i 值,具体取值见表6—3。

(完整版)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完整版)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及排放系数计算1、城市及农村人口用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按90 m3/人·a,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按80 l/人·d计算,折污系数为0.85。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取值于200-250l/人·d之间。

污水中COD浓度按250mg/l计算,总氮浓度按50mg/l计算;总磷浓度按8mg/l计算,NH3-N按30 mg/l计算。

2、灌溉用水量标准水田按每亩灌溉平均用水量400m3/亩计算,旱地按每亩200 m3/亩计算。

3、农业面源污染物计算标准及排放系数确定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10kg/亩·年,氨氮2kg/亩·a。

(标准农田为平原、种植作物为小麦、土壤类型为壤土、化肥施用量为25~35 kg /亩·a,降水量在400~800mm范围内。

)根据贵阳市情况采用修正系数如下:坡度修正:土地坡度在25°以下,流失系数取1.2;25°以上,流失系数为1.2。

农作物类型修正:不作修正。

土壤类型修正:将农田土壤按质地进行分类,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各类修正系数取值如下:壤土为1.0;砂土为1.0;粘土为0.8。

(1)化肥施用量修正化肥亩施用量在25kg以下,修正系数取1.0;在其余修正系数取1.2。

(2)降水量修正本地区年降雨量在800ml以上,取流失系数为1.2。

4、城市地表径流计算方法城镇地表径流的调查采用资料收集的方法,收集项目包括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km2)、人口密度(人/km2)、平均降水量(cm/a)等。

城镇地表径流污染负荷计算可采用单位负荷法。

对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上的年污染负荷量按下式计算:(4-1)PLarFiiii式中:L i—污染物年流失量(Kg/Km2/a)a i—污染物浓度参数(kg/cm/km2)F i—人口密度参数选择:人口密度参数F i根据各居住地实际人口数及面积计算,得出各居住地的人口密度F i 值,具体取值见表6-3。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可编辑修改word版)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可编辑修改word版)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及排放系数计算1、城市及农村人口用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按 90 m3/人·a,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按 80 l/人·d 计算,折污系数为 0.85。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取值于 200-250l/人·d之间。

污水中 COD 浓度按250mg/l 计算,总氮浓度按 50mg/l 计算;总磷浓度按 8mg/l 计算,NH3-N 按 30 mg/l 计算。

表 1 城市人均生活污水及其污染物排放量2、灌溉用水量标准水田按每亩灌溉平均用水量 400m3/亩计算,旱地按每亩 200 m3/亩计算。

3、农业面源污染物计算标准及排放系数确定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 COD10kg/亩·年,氨氮 2kg/亩·a。

(标准农田为平原、种植作物为小麦、土壤类型为壤土、化肥施用量为 25~35 kg /亩·a,降水量在400~800mm 范围内。

)根据贵阳市情况采用修正系数如下:坡度修正:土地坡度在25°以下,流失系数取 1.2;25°以上,流失系数为 1.2。

农作物类型修正:不作修正。

土壤类型修正:将农田土壤按质地进行分类,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各类修正系数取值如下:壤土为 1.0;砂土为 1.0;粘土为 0.8。

(1)化肥施用量修正化肥亩施用量在 25kg 以下,修正系数取 1.0;在其余修正系数取 1.2。

(2)降水量修正本地区年降雨量在 800ml 以上,取流失系数为 1.2。

4、城市地表径流计算方法城镇地表径流的调查采用资料收集的方法,收集项目包括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km2)、人口密度(人/km2)、平均降水量(cm/a)等。

城镇地表径流污染负荷计算可采用单位负荷法。

对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上的年污染负荷量按下式计算:L i =aiFiriP (4-1)式中:L i—污染物年流失量(Kg/Km2/a)a i—污染物浓度参数(kg/cm/km2)F i—人口密度参数选择:人口密度参数 F i根据各居住地实际人口数及面积计算,得出各居住地的人口密度 F i值,具体取值见表 6-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染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及排放系数计算
1、城市及农村人口用排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
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按90 m2 3/人a,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按80 1/人d计算, 折污系数为0.85。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取值于200-2501/ A d之间。

污水中COD浓度按
250mg/l计算,总氮浓度按50mg/l计算;总磷浓度按8mg/l计算,NH 3-N按30 mg/l 计算。

表2 农村人均生活污水及其污染物排放量
2灌溉用水量标准
水田按每亩灌溉平均用水量400m3/亩计算,旱地按每亩200 m 3/亩计算。

3农业面源污染物计算标准及排放系数确定
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10kg/亩•年,氨氮2kg/亩a。

(标准农田为平原、种植作物为小麦、土壤类型为壤土、化肥施用量为25 ~35 kg /亩a,降水量在
400 ~ 800mm 范围内。


根据贵阳市情况采用修正系数如下:坡度修正:土地坡度在25 °以下,流失系数取1.2 ; 25 °以上,流失系数为
农作物类型修正:不作修正。

土壤类型修正:将农田土壤按质地进行分类,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各类修正系数取值如下:壤土为 1.0 ;砂土为 1.0 ;粘土为0.8。

(1 )化肥施用量修正
化肥亩施用量在25kg 以下,修正系数取1.0 ;在其余修正系数取1.2 (2 )降水量修正
本地区年降雨量在800ml 以上,取流失系数为 1.2 。

4、城市地表径流计算方法城镇地表径流的调查采用资料收集的方法,收集项目包括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km 2)、人口密度(人/km 2)、平均降水量(cm/a )等。

城镇地表径流污染负荷计算可采用单位负荷法。

对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上的年污染负荷量按下式计算:
L i a i F i r i P (4-1)式中:L i—污染物年流失量(Kg/Km 2/a )
a i—污染物浓度参数(kg /cm/km 2)
F i—人口密度参数选择:人口密度参数F i
根据各居住地实际人口数及面积计算,得出各居住地的人口密度F i值,具
r i —扫街频率参数,计算式:
r i min(N s/20,1)(4-2)
式中:N s—扫街的时间间隔(以小时计)。

扫街频率参数r i的选择:由于扫街频率一般均为一天或一天以上,因此取
r i=1。

p—年降水量(cm/a)
下标i表示第i种土地类型。

城镇的总污染负荷量为:L= IL i A i (4-3)
式中:A i-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km2)
污染物浓度参数a i,污染物浓度a i的取值参见表6-4。

表4

5、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
根据报告编写的要求,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给出了统一的畜禽粪尿排泄系数和污染物排放系数计算方法。

年粪尿排放量计算公式:
不同畜禽年粪尿排放量(T/a)=个体日产粪尿量(kg/d •头)x饲养期d)x不
同畜禽规模化养殖数(头、只)x 10-3
年污染物排放量(t/a )=个体日产粪量(kg/d •头)x饲养期d )x饲养数
(头、只)x畜禽粪中污染物平均含量(kg/T )X10-6+个体日产尿量(kg/d •头)x饲养期(d )x饲养数(头、只)x畜禽尿中污染物平均含量(kg/T )x i0-6 具体系数见附表1-5 , 1-6。

对畜禽废渣以回收等方式进行处理的污染源,按产生量的12 %计算污染物
流失量。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必须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596-2001 ),标准中对养殖场的排水量和污染物浓度均有规定,按标准折合每头猪的COD排放量为17.9g/头d,氨氮排放量为3.6 g/头•。

6 、生活垃圾计算参数
城镇生活垃圾按每人每天 1.1kg/人d计算,农村生活垃圾按每人每天
0.8kg/人d计算。

附件 2 容量总量控制计算方法及采用标准
1 、计算方法
考虑监测资料数据有限,仅在五月对水源地各支流作一次性监测,数据用于计算K 值没有说服力,不能反应水库内污染物降解能力水平,为安全起见,我们认为,水库最枯水位,达到功能区水质标准时的容量即为水库的容量。

最枯径流量下达环境功能水质指标时的排污量为允许排污量。

根据计算模型,对中、小型湖库型水源地保护区,允许负荷量计算采用完全混合模型(零维稳态模型)计算水环境容量,假设进库与出库水量平衡,按照质量平衡得到的模型的表述式为:
Q E(C E - C)= K1 VC
式中:C E、C—分别为流入和流出湖库的污染物浓度;
Q E—流入湖库的水量;取枯水流量
K i —一级反应速率常数;
V—湖库库容;
湖库允许纳污量计算公式可由上式导出:
W=Q E C E<(K I V +Q E)C S
式中:W —容许排污量;
C S—规定的水质标准;
当不考虑降解系数K i V C S时,则
W=Q E C S
2、水质目标
一级保护区水质目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水质标准,
二级保护区水质目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皿类水质标准。

水质标准值见表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