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视域下地理教学目标的表述误区与建议——基于《地理教学》期刊“教学设计”论文的内容分析
摘要:重构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是推动课程改革的关键一步,为此亟需厘清核心素养视域下地理教学目标的表述误区。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选取《地理教学》期刊上123篇教学设计为研究样本,重点对其教学目标的表述模式、教学目标行为动词的类别和数量进行筛选、提取和量化。
研究发现,在当前的教学设计中,中学地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误区大致有三类:(1)教学目标数量过多且不易测量;(2)机械地将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相对应;(3)应用教学理论或方法时忽略教学目标的表述。
因此,研究建议中学地理教师在表述教学目标时,应当做到行为动词表述具体、素养维度突出重点、教学设计保证完整。
关键词:地理教学目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误区与建议核心素养视域下地理教学目标的表述:误区与建议——基于《地理教学》期刊“教学设计”论文的内容分析黄东涛(华南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1)一、引言2018年,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版课标”)。
在此次标准中提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
2017版课标强调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实质能力的提升,并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视为课程改革的新方向与新目标,这意味着地理课程要从过去的“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
重构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是推动课程改革的关键一步。
核心素养继承和发展了“三维目标”,但对“培养学生的什么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这一问题的阐述和研究还不够成熟。
目前学界缺乏指导性的典型案例,这给中学教师造成很大的困惑,集中表现为教学目标表述的混乱。
因此,在走向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中,教师有必要重构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
当然,要解决这些误区,还应回到教学设计本身。
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以《地理教学》期刊近三年的“教学设计”为研究样本,重点对其教学目标的表述模式、教学目标行为动词的类别和数量进行筛选、提取和量化。
2018届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测试:第13讲 地质构造与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课时作业(十三)地质构造与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一、选择题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山区的地层剖面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碎屑物覆盖下的各岩层的新老关系为()A.从①到②由老到新B.从②到③由老到新C.①所在的山体因断裂作用形成断块山D.③所在的山体因顶部坚实抗侵蚀形成背斜山2.甲地为泥石流发生的高危地区,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迎风坡,降水量大B.坡度较缓,碎屑物易聚积C.断层活动易引发山洪暴发D.每年6月发生泥石流的概率较高答案:1.B 2.A解析:第1题,结合岩层分布知,从①到②由新到老,从②到③由老到新。
①③所在的山体因顶部坚实抗侵蚀形成向斜山。
第2题,该区域位于华北地区,甲地处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量大,为泥石流发生提供了条件。
甲地山坡坡度较陡,碎屑物不易聚积。
断层活动易引发地震而非山洪暴发。
每年6月,华北雨季还没到来,发生泥石流的概率较低。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学校附近地区进行考察,记录结果如下表。
读图,回答3~4题。
A .大理岩、板岩B .片麻岩、大理岩C .石英岩、板岩D .石英岩、片麻岩4.符合学生往东南方向行进时观察到的岩石的地质构造剖面是( )答案:3.C 4.D 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在花岗岩形成过程中,周围岩石往往发生热接触变质作用,与其两侧接触的沉积岩为砂岩和页岩,砂岩可能变质为石英岩,页岩可能变质为板岩,而大理岩往往由石灰岩变质而成,故本题选C 项。
第4题,图表中指出学校东北方向主要的岩石为石灰岩,往东南方向向后看到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砂岩、花岗岩、页岩和石灰岩,其中花岗岩明显与周围岩石种类不同(岩浆向上侵入形成的岩浆岩),所以本题选D项。
煤层气是指储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的非常规天然气,是近年来在国际上迅速崛起的洁净、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
下图是沁水盆地南部3号煤含气量与水文地质的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沁水盆地富气区的地质构造是()A.背斜B.向斜C.地堑D.地垒6.随着我国对煤层气的大量开发利用,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A.减少自然灾害B.减轻大气污染C.酸雨危害增多D.缓解能源紧张答案:5.B 6.B解析:第5题,根据水流方向和“滞流水区”等信息判断富气区有利于水体汇集,应为向斜构造。
2018年区域地理——西亚
(新课标试题)图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
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
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回答:
A 9.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甲
A.50mm
B.150mm
C.200mm D.250mm
10.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
施有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B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B.受印度洋影响明显 D.暖流带来的水汽多
A
4.耶路撒冷与喀布尔的夏温相当,但冬温相差约10℃,影响
喀布尔冬温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地势 C.洋流
B D.人类活动
【练习1】右图为世界某地区略图, 读图答问: 1)M湖是世界著名的盐湖,分析其盐 度很高的成因。 M湖地区年降水少而蒸发量大; 入湖河水少,淡水稀释作用弱。 2)说明M湖表层盐度南北差异,并分 析原因。 表层盐度分布北低南高。 原因:接纳的河水量北侧大于南侧。
主要产油国:沙特、 伊朗、科威特、伊 拉克 、卡塔尔、 阿联酋等
世界石油储量前十名的国家
国 家 占世界的﹪
沙特阿拉伯 24.9
伊拉克
10.7
阿联酋
9.3
科威特
9.1
伊朗
8.5
委内瑞拉
6.4
俄罗斯
4.8
墨西哥
4.8
利比亚
2.9
中国
2.4
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2以上
世界十大产油国
国 家 年产量:万吨
沙特阿拉伯 413
海陆位置:
②
土耳其海峡
③
五海、三洲、两洋之地 一运、四峡
①
苏伊士运河
④
霍尔木兹海峡
曼德海峡
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
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完整)Ⅰ.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地理学科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点击查看: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总纲)Ⅱ.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
高一地理2018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2018年高一下学期地理备课组计划一、基本情况:1、学生情况:本届高一文科生共分为6个班,其中有4个智慧班,2个普通班。
在上学期师生共同努力下,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自然地理知识,基本的读图解题能力。
但是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如学生的初中地理基础普遍较差,高中有些自然规律识记不准,所以本学期我们不仅要完成高中必修二的教学,对于文班学生还要投入相当的精力和时间给学生补初中地理和区域地理的相关内容。
2、教师情况:本组教师共6位,其中,有两位班主任,可以说教师实力较强,再加上平均年龄较年轻,抗压能力较强,教学任务虽然重,但老师们工作热情高。
希望在新的学期我们继续共同协作,圆满完成学校和年级交给我们的教学任务。
3、上学期工作回顾:上学期由于学期短,自然地理部分难度大,教学任务重,再加上我们地理组老师较少,整个学期教学都很紧张,回顾上学期备课组工作,以下环节做得比较好,每周定时说课,说课过程中组内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让谁说都没有敷衍了事,年轻老师提出教学困惑,老教师答疑或对教学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上学期年轻教师听课较多,几乎是每节课都有老师听我的课,备课组集体听课多。
反思过去的一学期工作,匆忙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如单元检测时间选择及试题的量存在矛盾、抓学生的三大习惯不够力度(听课习惯、作业习惯、自习课有效利用时间的习惯)。
4、本学期教学任务情况:本学期共19周,除去月考和期中期末4次考试、高考和中考,真正教学时间是16周,每周4课时,共64课时,需完成教学内容必修二。
必修二预计用48课时讲完,本学期高考、中考等事情比较多,对教学开展不利,我们要精打细算,估计没有特殊情况在中考之前能挤出两周时间讲必修三前两章内容。
二、指导思想1、扎扎实实的落实好《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年级工作计划》中的每一项要求,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2、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加强本组教研,切实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提高教学成绩。
三、工作目标1、积极开展备课组工作,认真落实教学常规,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升教学质量,力争今年期末考试取得优异成绩。
2018 新课标1地理 超详细讲解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新课标I)【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
例如,日本岐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企业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
据此完成1~3题。
1.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①保持恒温环境②储存原材料和产品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小地面震动影响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与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A.防渗水B.防噪声C.防坍塌D.防地震3.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A.增强保密程度B.保证产品品质C.满足战备需要D.集约利用土地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在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图1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4~5题。
4.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5.该直辖市是A.北京市B.天津市C.上海市D.重庆市图2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
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
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
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
据此完成6–8题。
6.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T0 B.T1 C.T2 D.T37.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A.T3形成时期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D.T0形成时期8.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B.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降D.间歇性抬升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3所示。
据此完成9—11题。
2018年教育部高中课程标准培训《地理2》课标解读
示
•
•
• •
城 基 一 一市 本纵 横: 功::基 能对对教本 :本区育功高地外部普能端的的通高和服影影办中非务响响单课主位程办基业(:方单教案本、更位育和:功制为部课教基程育能造重中础标部国教准要业基·育国础北、、课家教京程级育科环教司材技境发外文展中部化心性、行 )政管理等
承
7
训
培
1 空间类型及人类活动 范
8
训
培
1 空间类型及人类活动 范
示
•
•
• •
安乡 基 一 一本全村 纵横功): ::能基对对教:本本区育广功地部外普义能的的通承高农和影影办中业非响单课响主位程办产基(:方单教案品本位农育和:功、部课产教基程育能休中品础标部国教准闲基、·育国础北旅课家生教京程级育游教态司材产环发品展境中、心、文社化会资稳源定库、等国家
承
• 2.11 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3
本模块四方面内容
训 培
范
示
教育部普通高0000办中2341单课主位程办:方单教案人城产环位育和:部课教口镇业境基程育中础标部与和 区国教准基·育国础北乡发位课家教京程级育选村展教司材择发展中心
承
训 培 范 示 教育部普通高办中单课主位程办:方单教案位育和:部课教基程育中础标部国教准基·育国础北课家教京程级育教司材发展中心 承
训
培
2 空间组织 范
示
• • •
创空布意 间 局产 组 成业 织 本形 :式 经教育:济部普选成通择本高办中布(单课主位程局靠办:方单教区近案位育和:位科部课教基程研,育中础标部国机有教准基·育国础北构利课家教京程级和于育教司用创材发户意展中生、心产其他。成本)
2018年各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电子版]
2017各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电子版)、刚刚,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为(2017年版)各科课程标准最全版(扫码直接进入)↓↓↓语文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英语课程标准历史课程标准地理课程标准政治课程标准化学课程标准物理课程标准生物课程标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小编也已为各位整理了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就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答记者问:1.社会各界对修订普通高中课程十分关注,请介绍一下修订的背景和意义?答: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这些要求必须全面落实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之中。
二是解决高中课改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需要。
2003年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导了十余年的高中课程改革实践,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面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生的巨大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还有一些不相适应和亟待改进之处,需要进行修订完善。
三是推进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的需要。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对高中课程和高考改革进行统筹谋划,做好衔接。
2.为确保课程修订达到预期目标,修订工作遵循了哪些基本原则?答: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坚持了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基本立场,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落实中央有关教育要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源头上把好意识形态安全关。
二是坚持科学论证。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反映学生的成长需求。
加强调查研究和测试论证,广泛听取不同领域人员的意见,重大问题向权威机构、权威人士咨询,求真务实,严谨认真,确保课程内容科学,表述规范。
最新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地理
2018年1月1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有关情况。
新课标于2017年底印发,并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地理最新解读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
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建设美丽中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二)基本理念1.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高中地理学习,使学生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
2.构建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
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坚持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并重,满足不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精选利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内容,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学生现在和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
3.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
根据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过程的特点,科学设计地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等真实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
学科%网4.建立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
准确把握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形成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习评价体系,科学测评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价值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的水平。
全面反映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一)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大纳(地理)
2018普通高中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总纲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
《考试大纲》明确了高考的性质和功能,规定了考试内容与形式,对指导高考内容改革、规范高考命题都有重要意义。
《考试大纲》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参照《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而制定。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注重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突出考试内容的整体设计,科学构建了高考评价体系。
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这一高考核心功能,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内容以及“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高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
《考试大纲》是高考评价体系的具体实现,也体现了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成果和方向。
《考试大纲》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各分省命题省市在命题中都应当严格遵循的,是制定《考试说明》的原则依据。
各分省命题省市在《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可以结合本省市高考方案和教学实际制订《考试说明》。
本《考试大纲》的解释权归教育部考试中心。
高中《地理》考试大纲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初中地理核心素养解读
初中地理核心素养解读罗平县旧屋基民族中学李稳林1.2016 年9 月,教育部编制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有四个要素;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2.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加强核心素养体系建设,使核心素养成为推动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课堂教学关注的重点经历了从知识到能力再到素养的过程,所以,教师的追求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上,而应通过学习知识,达到锻炼能力、提升素养的目的。
3.2014 年教育部所印发的文件《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当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概念。
目前有很多的专家学者对地理核心素养指明了方向其主要是针对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想以及地理实践力。
4.核心素养是指人们应具备的适应个体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价值观。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
2018年1月,教育部审査通过了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新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各学科核心素养。
5.2014 年 3 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 2016年 9 月,《全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并提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 3 个方面,综合指标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 6 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 18 个基本要点。
2018 年1 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列为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当前,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用性和关键性以及如何培养等问题已成为地理教育工作关注的热点。
2018年中考地理复习:初中地理“区域地图”教学设计(共34张PPT)
二、区域教学中区域地图的作用
1、课程标准 2、教学资源 3、地理核心素养
三、进阶的区域地图教学
更真实情景、 更多变区域、 整合信息、更复杂问题 构建体系、 提取信息、 综合分析 归纳特征、 初三 初步联系
初二 初一
高中
四、区域地图教学建议及实例 区域地图的各种教学策略和方法具有 连贯性,只是在各个学段因学情和教 学要求的差异而有所侧重。
归特征
• 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说分布
二、区域教学中区域地图的作用
1、课程标准
出现“地图”表述的课程标准
共10条
三、中国地 理 四、乡土地 理
举例:
评位置 •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 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 征。
归特征 说分布
•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
分布特点。
区域认知的一般思路
绝对位置 相对位置
地形特征
人口城市
影响
地理 位置与分布 某区域
影响
影响
影响
河流特征 影 响
历史宗教 经济发展
人文 环境
自然 环境
影响
找位置、说分布、归特征是区域认知的基础,是后续 气候特征 所有问题分析的起点,区域地图是这一切的载体。
(金颐春老师)
二、区域教学中区域地图的作用
华 北 高 原
长 江 三 角 洲
珠 江 三 角 洲
第五章认识亚洲 东南亚 西亚 撒哈拉以南非洲 欧洲西部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日本 印度(选学) 澳大利亚 俄罗斯 美国 巴西
初二学段
第六章认识地区
第七章认识国家
一、前提
1、区域认知相关教材内容 2、区域地图种类
普通初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普通初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2018年1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将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产生重大影响。
甘肃教科院邀请了学科教研员和部分教师对各科课标进行分析解读,今天起,甘肃教科研将分学科发布对高中课程标准解读,敬请关注。
十九大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的教育方针,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的结果。
核心素养的提出既是对中国目前中学教育问题正视和反思,也是为中国教育的未来描绘的“教育梦”,将培养人,培养会思考,会做事的有素养的人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中国教育改革探索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课程性质和理念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
高中地理课程是与初中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性学科课程。
开设高中地理课程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能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备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提高学生的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
”可见,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以提高生命品质为目的,他首次将生命的感受、生命的品位、精神境界作为教育的目标,是地理教育人性化的回归。
基于以上课程目标,新版地理课程标准与03版课程标准相比,变化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课程理念的变化:增加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内容、地理课程结构;并以地理核心素养为纲更新了教学内容、制定了学业质量标准、倡导培育和创新地理学习方式、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
同时对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等均做了调整。
二、地理核心素养1、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三个维度来表述地理课程目标,是对同一学习目标,同一学习个体从不同维度的测量标准,但无论从哪个维度要求和测量,培养人,培养有正确的人地观念、具备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社会责任感的人是最终目标,所以,是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三维目标的升华和概括。
新修订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版)《普通高中2018级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一、高中地理课程变化及说明
现 行 课 程 新 课 标 课 程
过渡课程
现行课程
必修模块
选修模块
选修1 宇宙与地球
选修2 海洋地理 选修3 旅游地理
地理1 地理2
地理3
选修4 城乡规划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选修6 环境保护
选修7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新(核心素养) 课标课程
理2也占一定比例,还涉及初中地理。
时间: ①合格考安排在高一结束。 ②等级考安排在高三结束,均由山东省自主命题。
二、必修课程
(一)必修课程及变化
模块 地理1
地理2
开设年级 高一上学期
高一下学期
课时 36*
36
内容标准要点 7
7*
必修课程及变化特别说明
1.减量: 地理1,内容标准要点由18缩减为7; 地理2,内容标准要点由17整合为7。 2.减时: 地理1,可在20课时内完成。 3.新增: ①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②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 的措施。
必修课程
地理1 地理2
选修Ⅰ课程
选修Ⅰ-1 自然地理基础 选修Ⅰ-2 区域发展 选修Ⅰ-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选修Ⅱ课程
侧重自然领域 ● 天文学基础 ● 海洋地理 ● 自然灾害与防治 侧重人文领域 ● 旅游地理 ● 城乡规划 ● 环境保护 ● 政治地理 侧重技术与实践领域 ●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 地理野外实习
1.目标定位:合格+等级。 2.教学内容建议——只有课标没有教材,教师编写教材。需要明 确课标的要求: ①3~4 种是个大类的概念;常见的:首先是本土的,又是典型 的,如流水地貌、风成地貌、海岸地貌、山岳地貌等。 ②描述所识别的地貌:当见到某种地貌时,应达到三个层次要 求⑴名称;⑵理由(特点);⑶可以拓展到成因,但不是重点。 ③说明这些地貌主要特点:如果提供某一类地貌图片时,要有 能力概括归纳这一类地貌的共性特征。
手动、眼动、心动(手随眼动,眼随心动)
手动、眼动、心动(手随眼动,眼随心动)作者:郑才顺来源:《广东教学·教育综合》2018年第69期【摘要】在地理课堂上,让学生眼动、手动、心动,让学生多一些想法,多一些感悟,多一些智慧含量,让他们觉得地理知识终生受用。
如果学生拥有这些感受,在课堂上参与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一定会提高。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方法让学生手随眼动、眼随心动:一、创建适当的、引人入胜的情境。
二、把世界、国家、山川河湖等各种地理事物,落实到地图上。
三、让学生感受地理因自然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独具特色的美。
【关键词】核心素养;创建情境;地图;自然文化差异地理作为一门自然,人文科学,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新地理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学习地理就是要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让学生终身发展受益的地理。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到,学好这些对生活有用,让他们终生受益的地理?学生要清楚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核心能力。
核心素养的表现为知识、能力和价值——融合,即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如下图。
其中素养三“区域认知”和素养四“地理实践力(行动力)”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构成了他们学习对生活有用和终生受益地理的文化基础,在这样的文化基础上学生才能促进自我发展,完成社会参与,并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那么学生怎样才能具备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学生要学习和掌握好基础的,有用的地理知识。
如何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好基础的,有用的地理知识——学生要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对待和掌握。
这就要求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要各自做好自己的角色,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学习模式、教学、学习氛围。
一、创建适当的、引人入胜的情境,让学生眼动中国古代《烈女传·母仪传》中孟母三迁和断织教子的故事就是情境教学的最佳典范。
在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二十韵》中也有“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的名言,名言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情境的建构能让人们产生亲近感和共鸣。
2018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2018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本文所述为2018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全文共计3000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总体目标、基本要求、课程内容、课程要求、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
一、总体目标地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生存与发展环境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通过地理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类自然和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特点,对促进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参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设的,主要面向初中阶段,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使用地图、进行地理观察、能够从地理角度了解人类生存环境及其变化趋势等。
总体目标是通过地理课程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地球与人类的各种地理现象及其相互作用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关爱自然、尊重科学、守护家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基本要求(一) 培养学生的基本地理观念和地理思维方式。
要求学生掌握地球一般性质、自然区划及其影响,了解地质作用、天气气候、生物地理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基本知识,掌握地理描述和地理空间分析的方法,具备运用地理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地图阅读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实地调查和观察,收集并处理地理信息,掌握各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具有简单的统计和图表分析能力;同时学生应掌握地图表达的形式和方法,能够熟练阅读和绘制各类地理图。
(三)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要求学生学会研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其中包括实地调查和采集地理信息、分析和比较不同地域或环境的异同、提出合理建议以及防灾减灾等策略等。
(四)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要求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并掌握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掌握环保知识、技术和措施,了解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节约和保护重要性,关注环境保护,爱护生态环境。
三、课程内容(一) 地球的自然现象和规律:介绍地球自转、公转、倾斜、地球的结构、自然区划、自然灾害等基本概念和知识。
2018年教育部高中课程标准培训《区域发展》课标解读
《区域发展》课标解读课标修订组2018.02.07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国家级示范培主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承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国 ·北京内容目录1、《区域》和《区域发展》的差别2、《区域发展》的课标内容逻辑3、区域发展基本分析思路的贯穿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国家级示范培主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承办单: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国 ·北京1、《区域》和《区域发展》的差别•区域概念决定了两者差别 •区域——人类为了某种目的在地球上划定的空间范围。
•认知目的:探索世界•应用目的:生活、生产、管理、精神活动等。
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国家级示范培主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承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国 ·北京世界疟疾分布图——认知目的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国家级示范培训主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承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国 ·北京巴基斯坦青蒿分布图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国家级示范培训主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承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国 ·北京登革热和白纹伊蚊分布图——疾病防治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国家级示范培训主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承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国 ·北京中国行政区图——行政管理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国家级示范培训主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承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国 ·北京中国一级行政区调整方案(民间)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国家级示范培训主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承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国 ·北京每年都有新的行政区调整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国家级示范培训主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承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国 ·北京中国主要生态保护区图——禁止开发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国家级示范培训主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承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国 ·北京印第安人分布地图——家园意识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国家级示范培训主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承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国 ·北京季节分布图(没有主体)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国家级示范培训主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承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国 ·北京冬小麦农时分布图(涉及个体生产主体)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国家级示范培训主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承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国 ·北京中国冬小麦和春小麦分布图(与政府主体建立联系)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国家级示范培训主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承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国 ·北京中国冬小麦和小麦的分省产量表(区域发展的主体)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国家级示范培训主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承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国 ·北京全国主要季节干旱地区分布图(认知地图的应用)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国家级示范培训主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承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国 ·北京农业部下达行政命令保产量的措施(各省执行命令的效果图)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国家级示范培训主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承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国 ·北京第一部分小结•《区域》隐含着发展•《区域发展》明确发展发展的主体——尺度、关联发展主体的能动性——深入认识区域、重新划定区域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国家级示范培训主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承办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国 ·北京•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这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课题。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
这将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区域性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容以区域地理为主,展现各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点,阐明不同区域的地理概况、发展差异及区际联系。
2.综合性
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成的复杂系统。
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初步揭示自然环境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从不同角度反映地理环境的综合性。
3.思想性
地理课程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富含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注全球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容。
4.生活性
地理课程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
5.实践性
地理课程含有丰富的实践容,包括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地理课程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味,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地理课程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
3.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
着眼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课程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拓宽学习空间,注重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三、课程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其中,“地球与地图”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
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地理成因问题。
2.地理要素采用单独列出和与区域地理结合两种方式。
例如,世界地理的自然部分只列出气候要素,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归入“认识区域”的相关容之中。
3.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除本标准规定的少量区域外,其他区域均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选择。
本标准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必选区域的数量。
4.乡土地理既可作为独立学习的容,也可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
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容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下面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这三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地球与地图的基础知识,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
2.了解家乡、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貌,了解家乡与祖国、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3.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4.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积累丰富的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归纳地理特征,理解地理规律。
2.运用已获得的地理基本概念和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作出判断。
3.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善于发现地理问题,收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4.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表达、交流学习地理的体会、想法和成果。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
2.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尊重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理解国际合作的意义,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4.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防自然灾害、保护环境与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第三部分容标准
关于容标准的编排体例,说明如下:
(1)容标准由“标准”和“活动建议”等部分组成;
(2)“标准”是学生学习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以行为目标方式述;
(3)“活动建议”是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的参考性建议,可根据条件选择,也可自行设计;
(4)“说明”是对“标准”中某些问题的进一步解释。
一、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二)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