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施工实战之一钢筋识图翻样与计算
钢筋翻样与算量案例分析

钢筋翻样与算量案例分析案例一某现浇混凝土梁板式楼盖,梁宽300mm,板混凝土等级为C25,板平法施工平面注写方式如图1.4-16所示:环境类别为一类,锚固长度取34d,板内钢筋全部采用HPB300级钢筋,板中未标注的分布筋为8@250,板的最小保护层厚度取15mm,梁的最小保护层厚度取20mm。
要求:计算楼板钢筋量并确定其直接工程费。
(提示:不考虑马凳筋的设置,非贯通筋①和②钢筋锚入梁中的规则按图1.4-17所示板端部支座为梁的锚固构造,按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计算;楼板中的第一根钢筋距离梁边缘取1/2的板钢筋间距;楼板下部HPB300级钢筋需要在钢筋端部做180°弯钩,一个弯钩的长度是6.25d。
钢筋列表和钢筋汇总表中总重量单位是kg四舍五入取整数,总重量单位是t保留小数点后面3位数字。
预算书直接工程费保留小数点后2位数字。
)图1.4-16 楼板钢筋集中标注图1.4-17板端部支座为梁的锚固构造【分析】LB1的集中标注内容:板厚150mm,底部贯通钢筋X向和Y向钢筋均为10,间距110mm。
下部钢筋伸入支座长度取值为max(0.5bb,5d)=150 mm;板支座原位标注内容:①和②为板支座上部负弯矩钢筋,①钢筋:10,间距100mm,自梁中线向板内延伸长度为1800mm ;②钢筋:12,间距120mm,自梁中线向板内延伸长度为1800mm。
①和②钢筋锚入支座的规则按图1.4-17所示;已知条件中说明,板中未标注的分布筋为8@250,因此,与板上部负弯矩钢筋垂直的分布钢筋8,间距250mm。
分布筋与非贯通钢筋搭接长度是150 mm。
【解】1.计算锚固长度钢筋直径d=10锚固长度lab=34d=340mm>梁宽=300mm钢筋直径d=12锚固长度lab=34d=408mm >梁宽=300mm因此板上部①号和②号钢筋不能直锚到梁中,需要弯折15d锚入梁中。
按图示要求伸入到梁内的水平段钢筋长度≧0.6lab即可。
钢筋手工翻样实际计算公式

钢筋手工翻样实际计算公式钢筋手工翻样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项工作,它主要是为了加固混凝土结构,提高其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在进行钢筋手工翻样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以确保翻样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钢筋手工翻样的实际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解析。
1. 翻样长度的计算公式。
翻样长度的计算是翻样工作中最基本的计算之一。
翻样长度的计算公式为:L = (As fy d) / (0.4 fck b)。
其中,L为翻样长度,As为受拉钢筋的截面积,fy为钢筋的抗拉强度,d为混凝土受压区高度,fck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b为混凝土截面的宽度。
2. 翻样截面面积的计算公式。
翻样截面面积的计算是为了确定翻样所需的钢筋数量。
翻样截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A = (M 10^6) / (0.87 fy d)。
其中,A为翻样截面面积,M为翻样截面的弯矩,fy为钢筋的抗拉强度,d为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3. 钢筋的配筋率计算公式。
配筋率的计算是为了确定翻样所需的钢筋配筋率。
钢筋的配筋率计算公式为:ρ = (A / (b d)) 100%。
其中,ρ为钢筋的配筋率,A为翻样截面面积,b为混凝土截面的宽度,d为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4. 翻样截面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翻样截面的抗弯承载力计算是为了确定翻样截面的承载能力。
翻样截面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为:Mn = As fy (d a)。
其中,Mn为翻样截面的抗弯承载力,As为受拉钢筋的截面积,fy为钢筋的抗拉强度,d为混凝土受压区高度,a为受拉钢筋的有效高度。
5. 翻样截面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翻样截面的抗剪承载力计算是为了确定翻样截面的抗剪能力。
翻样截面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为:Vn = 0.87 fy As / s。
其中,Vn为翻样截面的抗剪承载力,fy为钢筋的抗拉强度,As为受拉钢筋的截面积,s为受拉钢筋的间距。
通过以上的实际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到钢筋手工翻样所需的各项参数,从而确保翻样的质量和安全性。
钢筋翻样(精)

以下是我对钢筋计算的一些小总结,对应图型可以参照相应图集,不正之处请各位高手指出。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房建施工实战之一钢筋识图翻样与计算.pptx

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
200 200 3600
5800
梁平法表示图
C25砼,3级抗震
3600
2800
集中标注: 1、梁编号、梁截面尺寸 2、箍筋: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及非加密区、肢数 3、梁上下通长筋和架立筋, 4、梁侧面纵筋:构造腰筋及抗扭腰筋 5、梁顶面标高高差(该项为选注)
深入理解相关规范、图集,钢筋工程量的计算不同于其它工程量计算有明确的计算 规则,钢筋计算只有规范及图集,因而必须对规范有相当透彻的理解。而在实际各 方核对钢筋数据的过程中,常发生争议的现象,这大多是因为对规范的理解不同所 致。在理解规范的过程中,要结合对结构、力学的知识及对钢筋施工过程的了解。 对规范上的规定需要反复推敲,比如规范规定框架梁与非框架的钢筋锚固长度是不 同的,那什么是框架梁,什么又是非框架梁呢?耐心细致,钢筋工程量的计算必须 耐心细致,不得半点马虎。而且出现错误以后,修改比较繁琐。
筏板或基础梁是柱、 墙的支座,柱是梁的 支座,梁是板的支座
支座问题其实 是力的传递路
径问题。
二、梁钢筋识图与算量
箍筋
梁钢筋
纵筋
其他钢筋
双肢箍 多肢箍 上部筋 下部筋 中部筋
附加筋 吊筋 拉筋
上部通长筋 支座负筋
架立筋
构造钢筋 受扭钢筋
梁平法图中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梁的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 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通长筋可为相同或不同直径采用搭接连接、机械连接或 对焊接连接的钢筋),该项为必注值。 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加号“+”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联。 注写时须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以示不同直 径及与通长筋的区别。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则将其写入括号内。
钢筋算量与钢筋翻样小经验

一、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ζa使用1.算量在施工过程中,钢筋易受扰动这种情况比较常见,楼板浇筑完成,混凝土终凝后,一般会立即进行上一楼层的施工,钢管、钢筋、模板、方木和小型机具等纷至沓来,必然会对楼板混凝土的强度增长和钢筋锚固造成不利影响。
所以,在钢筋施工方案中,明确每层楼板和楼层梁的纵向受力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lab和相对应的修正系数ζa,必然有利于工程结算对量。
比如C30混凝土,三级抗震,HRB400级钢筋,锚固长度laE=ζalabE=41d,比原长37d增加4d;搭接长度lle=ζllaE=57d,比原长52d 增加5d。
2.翻样锚固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3d时,取灼a=0.8,4d时取灼a=0.75,5d 时取灼a=0.7,混凝土保护层较大时对钢筋的约束较强,有利于钢筋的锚固和搭接。
保护层较大的情况一般出现在以下几个情况:(1)地下室的迎水面(保护层厚度一般为40mm);(2)中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3)楼梯梯板钢筋在楼梯梁中的锚固;(4)地下室外墙、筏板高低跨、集水坑、折梁等阴角位置的钢筋互锚;(5)墙柱插筋在基础中的锚固;(6)基础梁水平加腋钢筋。
以情况(2)为例,某地下车库的柱采用C30混凝土,三级抗震,HRB400级钢筋,配筋见图1,柱顶框梁高h=700mm,柱边筋C20不考虑ζa的直锚长度为37伊20=740(mm),大于梁高,需要伸至柱顶做12d弯折。
柱边筋在梁内部的断料长度为L1=890(mm)。
图1 某地下车库柱配筋示意如图1所示,柱纵筋在梁内部的间距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均大于5d,ζa=0.7,则直锚长度为0.7x37x20=520(mm),小于梁高,伸至柱顶后不需要弯折,所以柱边筋在梁内部的断料长度为L2=700-50=650(mm),用料节约240mm;意义更大的是柱顶无弯折有利于梁柱核心区的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及振捣质量。
二、末端带135°弯钩锚固形式(1)13G101—11图集第1-5页对末端带135°弯钩锚固形式(图2)作了相关说明。
钢筋翻样计算规则与名字解释(精)

钢筋翻样计算规则与名字解释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是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
钢筋连接的方式有多种,其中翻样是一种常见的连接方式。
翻样连接可以抵抗外力的剪切和弯曲作用,并具有较好的耐震性能。
本文将介绍钢筋翻样的计算规则以及其名字的解释。
翻样的定义翻样是指通过在连接处将一段钢筋翻转后再连结的方法,形成一对锁固钢筋,可用于抗弯和抗剪受力构件的连接。
翻样是钢筋连接的一种常见方式,通常在梁、柱和墙体的连接处使用。
翻样的计算规则翻样区和非翻样区计算翻样连接的计算主要分为翻样区和非翻样区。
翻样区是指连接处两端钢筋被翻折后形成的区域,通常也称为“翻转区”。
一般来说,翻样区的强度是最关键的。
非翻样区是指连接处两端钢筋未经过翻折的区域。
翻样连接的强度计算翻样连接的强度计算涉及到钢筋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物理参数。
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尺寸。
一般的设计步骤如下:1.计算翻样区的面积和周长。
2.确定钢筋的截面形状、大小和数量。
3.计算钢筋的弹性模量、截面面积和受力面积。
4.根据受力计算翻样区的强度,包括剪应力、法向力和弯曲应力等。
在具体计算中,还需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减短钢筋翻样后的受力长度,以及连接处的几何形状等。
名字的解释钢筋翻样通常会涉及到一些专业的名词,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名字及其含义解释:1.接头:指连接处的两端钢筋位置,也被称为连接点。
2.肘子:指翻折的钢筋弯曲的部分,也被称为“肘弯”或“坎肘”。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与连接的方向、倾角等相关的名词,其中包括向心翻样、离心翻样、竖向翻样、斜向翻样等。
结语本文介绍了钢筋翻样的计算规则和名字解释。
通过了解钢筋翻样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规则,可以更好地进行相关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建筑施工图识读与钢筋翻样钢筋下料长度计算课件

在KZ中。
抗震L1=Ln+ 0.4LaE + max{LaE,0.5hc+5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加工尺寸公式
非抗震L1=Ln + 1.4 La L2=15d
建筑施工图识读与钢筋翻样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第二章 框架梁中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当边柱截面尺寸较大能满足直锚即L2=0时, 其加工尺寸L1的计算公式为
抗震L1=Ln+ 左 max{LaE,0.5hc+5d}+ 右 max{LaE,0.5hc+5d}
由教材图3-2-1及图3-2-5可知,这是梁及边柱交接处,在梁的上部放置的, 承受弯矩的直角形钢筋
1. 加工尺寸
抗震 L1=边跨Ln/3 + 0.4LaE 非抗震L1=边跨Ln/3 + 0.4La
L2=15d
2. 下料长度
L =L1+L2-90°量度差值
建筑施工图识读与钢筋翻样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第二章 框架梁中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双面焊4d;对于Ⅱ级钢筋,单面焊10d,双面焊5d。这样,通
长钢筋会分成几段来下料,计算钢筋下料长度时应注意截断位置、 搭接方式及搭接长度。
建筑施工图识读与钢筋翻样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第二章 框架梁中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第三节 边跨上部直角筋的加工尺寸、下料长度计算
一、边跨上部一排直角筋的加工、下料尺寸的计算公式
13871
240
240 建筑施工图识读与钢筋翻样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第二章 框架梁中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三、通长筋在施工中截断接长处理 当梁为连续几跨时通长筋往往很长,这在施工中搬运是很不
方便的,为方便施工可在 “LlE”图示位置或在跨中Lni/3范围内采 用一次搭接接长,如采用绑扎搭接接长,其搭接长度为LlE,如 采用焊电弧搭接接长,其搭接长度为: 对于Ⅰ级钢筋,单面焊8d,
建筑施工图识读与钢筋翻样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熟悉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
在开始钢筋翻样前,需要充分熟 悉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了解设 计意图和要求。
绘制钢筋加工图
将计算出的钢筋下料长度绘制成 加工图,标明钢筋的形状、尺寸、 数量、位置等信息,以供施工使 用。
审核与调整
在完成钢筋加工图后,需要进行 审核和调整,确保其准确性和完 整性,并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
度的影响。
钢筋的锚固长度
03
了解钢筋在不同情况下的锚固长度要求,如梁、板、柱等构件
的锚固长度。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的方法与步骤
确定钢筋的规格与数量
根据施工图纸和工程要求,确定所需钢筋的规格 和数量。
绘制钢筋加工图
根据计算结果,绘制出详细的钢筋加工图,标明 每根钢筋的尺寸、形状和弯曲角度。
ABCD
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
根据钢筋的形状、弯曲角度、锚固长度等因素, 计算出钢筋的下料长度。
钢筋加工与安装
根据加工图进行钢筋加工,并按照施工图纸的要 求进行安装。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的实例解析
实例一
基础梁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实例二
框架梁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实例三
楼梯板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实例四
剪力墙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04 实际操作与注意事项
钢筋翻样的实例解析
选择合适的案例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解 析,如某高层建筑的梁、柱、
板等结构部分的钢筋翻样。
分析案例特点
对所选案例的特点进行分析, 了解其结构形式、受力特点、 构造要求等。
详细计算与确定
根据案例特点,详细计算和确 定钢筋的形状、尺寸、数量、 位置等信息,并绘制出相应的 钢筋加工图。
建筑施工图识读与钢筋翻样钢筋下 料长度计算
钢筋翻样计算

钢筋翻样计算
钢筋翻样计算是指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强度,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进行钢筋的合理布置的计算。
下面是钢筋翻样计算的一般步骤:
1. 确定受力状态: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状况、荷载情况和构件的形状,确定受力状态。
2. 确定配筋方式:根据受力状态,确定钢筋的配筋方式,如单筋、双筋等。
3. 确定截面尺寸:根据设计要求和荷载情况,确定截面尺寸。
4. 计算混凝土强度:根据混凝土的等级和配筋率,计算混凝土的强度。
5. 计算钢筋面积:根据受力状态和钢筋的抗拉强度,计算所需的钢筋面积。
6. 验算抗弯能力:根据截面尺寸和钢筋面积,计算构件的抗弯能力。
7. 翻样设计:根据抗弯能力的计算结果,确定合理的翻样长度。
上述步骤是钢筋翻样计算的一般流程,实际工程中还需考虑更多的因素,例如构件的连接方式、轴力等。
具体的钢筋翻样计算需要根据实际结构的情况进行。
建筑工程钢筋翻样详解

建筑工程钢筋翻样详解课程内容一、钢筋翻样的基本知识1、了解框架结构的抗震要求2、锚固长度的取值3、纵向受拉钢筋的接长4、弯曲钢筋量度差值二、翻样的原则和步骤1、钢筋翻样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2、钢筋翻样原则3、翻样计算的步骤三、钢筋制作下料长度计算1、计算原理2、箍筋简化计算方法3、拉钩筋简化计算方法4、圆钢末端加180度弯钩简化计算方法5、直钩简化计算方法6、圆钢末端加5d直钩简化计算方法7、45度吊筋简化计算方法8、60度吊筋简化计算方法9、钢筋料表制作例题四、钢筋翻样与钢筋预算的差别1、现场翻样计算和预算的联系与区别2、钢筋翻样的特点3、预算和翻样的长度差异4、预算和翻样的根数差异5、预算和翻样接头数量的差异6、预算和翻样按流水段分量的差异7、钢筋翻样的几个原则五、施工中降低钢筋损耗率技巧1、钢筋选择进料法2、钢筋长短料组合搭配下料法3、相乘计算钢筋下料法4、相加计算钢筋下料法5、混合计算钢筋下料法6、上下层钢筋结合下料法7、箍筋形式换用、不受力钢筋少用或不用的钢筋下料法8、一步到位钢筋下料法9、短尺定做钢筋下料法10、改接头钢筋下料法11、废短钢筋头降格使用下料法12、无短头起头钢筋下料法六、钢筋锚固与钢筋连接的区别构件端部钢筋进入另一构件是钢筋锚固,构件中间部位钢筋与钢筋的搭接等就是钢筋连接七、梁、柱、板、墙、楼梯、基础、二次结构等钢筋翻样详细讲解本部分内容正在紧张录制、剪辑中...培训效果•更权威:33年工程造价经验的高级经济师亲自授课•更全面:详细解读建筑工程梁、柱,板,墙等各结构部件钢筋翻样技巧•更实战:结合工程实例传授更多更高效钢筋下料方法,降低钢筋损耗•工程造价相关专业的在校生和毕业生•在施工单位、房地产建设单位、造价咨询公司等从事工程造价的人员更多建筑知识尽在:三一二九零四五一五七!。
钢筋翻样与算量精品课程

施工图的翻样
根据施工图的要求,将图 纸上的信息转化为实际施 工中的尺寸和钢筋数量。
施工图的算量
根据施工图的尺寸和钢筋 数量,计算出所需的材料 和人工数量。
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的翻样与算量实例
加固方案的确定
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和加固要求, 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案。
加固构件的翻样
根据加固方案和加固构件的尺寸、 配筋和混凝土强度等级,计算加 固构件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确定 加固构件的翻样尺寸和钢筋数量。
输入工程基本信息、材料规格等数据。
2. 计算钢筋用量
根据输入的数据,软件自动计算钢筋 用量。
软件操作流程与使用技巧
3. 生成施工图纸
根据计算结果,软件自动生成施工图 纸。
4. 数据管理
对工程数据进行管理,方便后续查询 和修改。
软件操作流程与使用技巧
01
使用技巧
02 1. 熟悉软件界面和功能,提高操作效率。
Part
02
钢筋翻样的基本方法
钢筋平法标注解读
钢筋平法标注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一种表示方法,通过标准化的符号和注解, 将复杂的结构构件简化表示。
了解钢筋平法标注的符号和含义,是进行钢筋翻样的基础,包括梁、柱、板等构件 的标注方法。
掌握平法标注的规则和细节,有助于准确理解图纸,避免在翻样过程中出现错误。
板的钢筋计算规则
根据板的尺寸、跨度、承载要求等参数,计算板 的底筋、面筋、温度筋等钢筋的数量和规格。
柱的钢筋计算规则
根据柱的高度、承载要求等参数,计算柱的角筋、 中部筋等钢筋的数量和规格。
Part
04
钢筋翻样与算量的实际应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翻样与算量实例
梁的翻样与算量
钢筋翻样基础知识及工程量计算图文精讲(253页)

45
上下层纵筋变化构造
柱
•1、上比下多 •2、上柱直径较
大
•3、下比上多
•其中,当上柱钢 筋多或直径大的 时候,都会产生 插筋构造
1.2Lae
1.2Lae
46
柱变截面处理03G101-1P38
47
墙上柱的计算:
当墙上柱是端柱或暗柱延伸而成与墙 搭接1.6Lae(此部位复合箍筋同柱 加密区)。
7、节点内钢筋锚固不应平行接触的原则。
8、任何情况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不小于 250MM。
9、锚固长度表中的锚固长度适用于直锚 不适用于弯锚。
25
结构工程所需要计算的钢筋量
基础
柱 剪力墙 梁 板
零星 26
柱钢筋计算和对量
27
柱
柱
柱钢筋生根构造 底层钢筋构造 中间层钢筋构造 变截面钢筋构造
插筋构造 钢筋变化构造 顶层钢筋构造 箍筋构造 非抗震框架柱钢筋构造 框支柱钢筋构造
➢柱顶相平和 柱顶微凸,后 者可操作隆差。
➢柱顶相平时 柱外侧弯锚位 于柱上部纵筋 之下或平行。
39
顶层中柱节点
40
箍筋长度计算03G101-1P35
➢ 长度=(b+h)*2-保护层+8d+1.9d*2+ max(10d,75mm)*2
1.9d的来源GB50204-2000 弯钩计算5.3.1 箍筋弯钩 计算5.3.2
L=a+11.9d
42
圆柱螺旋箍计算公式:
➢ 当圆柱箍筋前加L时采用螺旋箍 ➢ 同间距螺旋箍长度=Sqrt(sqr(pi*(d-
2*b))+sqr(@))*h/@+3*pi(d-2b) ➢ 不同间距螺旋箍长度=Sqrt(sqr(pi*(d-
建筑施工图识读与钢筋翻样_第三篇钢筋下料长度计算__第三章

第三篇: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框架柱中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3.
计算实例
以某学院办公楼⑥轴~C轴KZ4的角筋按焊接连接为例来计算(其他中部
筋计算类同),查得顶层层高为3.900m,对KZ4而言,B轴左边梁高为
700mm,右边梁高为500mm,C轴线上的梁高为700mm, KZ4柱截面尺寸为
500mm×500mm,四根角筋为4ф22,C25,抗震等级为四级,取梁高500mm
长插筋L1=承台厚-100(桩头伸入承台长)-承台中下部双向筋直径 +Hn/3+2.3 LlE
短插筋L1=承台厚-100(桩头伸入承台长)-承台中下部双向筋直径 +Hn/3+ LlE
第三篇: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框架柱中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焊接连接 独立基础:
长插筋L1=基础底板厚-保护层厚-基础底板中双向筋直径+ Hn/3+ max{500,35d}
短插筋L1=基础底板厚-保护层厚-基础底板中双向筋直径+500 桩 基: 长插筋L1=承台厚- 100(桩头伸入承台长)-承台中下部双向筋直径
+500+ max{500,35d} 短插筋L1=承台厚- 100(桩头伸入承台长)-承台中下部双向筋直径+500
第三篇: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框架柱中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2827㎜ 短插筋L1=800-40+4100/3=2127㎜ 加工尺寸如图3-3-5所示.
第三篇: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
框架柱中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下料长度:长插筋L=L1+L2-90°量度差值 =2827+240-2.931×20
=3008㎜
钢筋翻样计算式

钢筋翻样计算式梁:★上部贯通钢筋计算公式:=各跨长之和-左支座内侧-右支座内侧+锚固+搭接长度端支座锚固长度的判别条件:1、锚固2、支座宽度-保护层+15*d3、当楼层框架梁的纵向钢筋直锚长度>=Lae且>= 0.5hc+5d时可不必往上(下)弯锚即支座宽度-保护层>=Lae且>=0.5hc+5d 取锚固长度(lae:抗震锚固长度。
hc:柱截面长度尺寸)★端支座负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上排钢筋长度=Ln/3+锚固下排钢筋长度=Ln/4+锚固(锚固同梁上部贯通筋端支座的锚固)★中间支座负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上排钢筋长度=2*Ln/3+支座宽度下排钢筋长度=2*Ln/4+支座宽度★架立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架立筋长度=Ln/3+2*搭接(现在软件中是150MM)平法中规定,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在时,取150MM ★跨中支座负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上排长度=Ln/3+支座宽度+净跨长度+支座宽度+Ln/3下排长度=Ln/4+支座宽度+净跨长度+支座宽度+Ln/4 ★下部钢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注:下部钢筋不分上下排)框架梁下部钢筋=净跨长度+2*锚固(或0.5Hc+5D)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计算公式:不伸入支座钢筋=净跨长度-2*0.1Ln (请注意标注方式) ★侧面构造钢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长度=净跨长度+2*锚固当为构造钢筋时,锚固=15*D当为抗扭钢筋时,锚固=Lae★拉筋计算公式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2*d★吊筋和次梁加筋计算公式: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框梁高度>800mm a=60度<=800mm a=45度次梁加筋按根数计算;长度同箍筋长度★箍筋计算公式:箍筋长度=2*(H-2*25+B-2*25)+(11.9*2+8)d根数计算=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分析8*D的来历抗震箍筋的下料长度设箍筋的宽为a,高为b,则箍筋的下料长为:l=2(a+2d)+2(b+2d)+2*11.9d+3*1.75dl=2a+2b+27d★屋面框架梁屋面框架梁的端支座的锚固计算:=支座宽度+梁高-2*保护层按构造(一)进行处理★非框架梁L下部钢筋的锚固当为光圆钢筋时,直锚长度为15*D;当为带肋钢筋时,直锚长度为12*D柱★柱的纵筋分析柱的基础插筋:插筋的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搭接注:伸出楼地面的高度等于:1、Hn/3★柱的楼层配筋分析手工计算长度=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柱的顶层钢筋的锚固分析★角柱:当梁高-bhc>Lae时外侧钢筋的长度:max(1.5Lae,Hb+Hc-2*bhc)内侧钢筋的长度:取Hb-bhc否则,取Hb-bhc+12D角筋有三根按外侧,一根按内侧B边、H边分别有一半按内侧,一半按外侧★边柱:当梁高-bhc>Lae时外侧钢筋的长度:max(1.5Lae,Hb+hc-2*bhc)内侧钢筋的长度:取Hb-bhc否则,取Hb-bhc+12D角筋有两根按外侧,两根按内侧B边、H边分别按内侧和外侧进行计算(在外侧钢筋后加“*”)★中柱:当梁高-bhc>Lae时钢筋的长度:取Hb-bhc否则取Hb-bhc+12D否则,钢筋的长度:取Hb-bhc角筋、B边、H边均按以上要求进行计算★柱的变截面插筋当c/hb<=1/6时,不计插筋当c/hb>1/6时,插筋的长度:1.5lae+伸出楼地面的高度下部钢筋锚固长度:hb-bhc+c+200-bhc剪力墙★基础部分的暗柱基础层的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一保护层+弯折+伸出基础梁顶面的高度(1.2LAE)根数=竖向钢筋的根数注:基础的箍筋为矩形箍筋(非复合箍)★墙身水平分布钢筋长度(03G10-1)两端均为暗柱•外侧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内侧伸至对边弯折15*D长度(常见的设计做法)两端均为暗柱•外侧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内侧MAX(Lae,支宽-bhc+15*d)水平钢筋的根数根数=(层高-50)/间距+1★水平钢筋长度两端为端柱时如果≧Lae,可以采用直锚如果<Lae,则采用支座宽度-BHC+15*D★墙身竖向钢筋长度基础层,需要增加插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φ22 + 4 φ20
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为全跨相同,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 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 ;”将上部与下部纵 筋的配筋值分隔开来,少数跨不同者,按原位标注处理。 例 3Φ22;3Φ20
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该项为必注值。 当梁腹板高度 hW≥450mm 时,须配置纵向构造钢筋,以大写字母 G 打头,接续 注写配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例 G4Φ12。 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以大写字母 N 打头,接续注写配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 且对称配置。例 N6Φ22。 注:1、当为梁侧面构造钢筋时,其搭接与锚固长度可取为 15d。
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通长筋可为相同或不同直径采用搭接连接、机械连接或 对焊接连接的钢筋),该项为必注值。 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加号“+”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联。 注写时须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以示不同直 径及与通长筋的区别。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则将其写入括号内。
深入理解相关规范、图集,钢筋工程量的计算不同于其它工程量计算有明确的计算 规则,钢筋计算只有规范及图集,因而必须对规范有相当透彻的理解。而在实际各 方核对钢筋数据的过程中,常发生争议的现象,这大多是因为对规范的理解不同所 致。在理解规范的过程中,要结合对结构、力学的知识及对钢筋施工过程的了解。 对规范上的规定需要反复推敲,比如规范规定框架梁与非框架的钢筋锚固长度是不 同的,那什么是框架梁,什么又是非框架梁呢?耐心细致,钢筋工程量的计算必须 耐心细致,不得半点马虎。而且出现错误以后,修改比较繁琐。
原位标注内容包括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所有 纵筋)、梁下部纵筋、附加箍筋或吊筋、集中标注不适合于某 跨时标注的数值。 原位标注:
1、梁支座上、下部纵筋 2、吊筋、附加箍筋
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该项为必注值。 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 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 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 内。 例 : Φ10@100/ 200(4)
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 值原位标注,施工中,原位标注优先于集中标注。
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
200 200 3600
5800
梁平法表示图
C25砼,3级抗震
3600
2800
集中标注: 1、梁编号、梁截面尺寸 2、箍筋: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及非加密区、肢数 3、梁上下通长筋和架立筋, 4、梁侧面纵筋:构造腰筋及抗扭腰筋 5、梁顶面标高高差(该项为选注)
钢筋工程量计算必须明确几个问题
(1)关于钢筋理论(预算用量)计算与下料计算
计算钢筋长度按钢筋什么部位来计算?
下料计算
按钢筋中轴线计算
理论计算
按钢筋外皮计算
(2)关于钢筋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有按甲方要求的,按国家规范的,按当地定额的,按地方标准的,按 标准图集的。。。。没有统一的计算规则
柱、墙以基础为支座——柱、墙与基础关联 ; 梁以柱为支座——梁与柱关联; 板以梁为支座梁——板与梁关联。 结构设计原则——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强 构造。
钢筋工程识图与算集介绍 • 二、梁钢筋识图与算量 • 三、柱钢筋识图与算量 • 四、墙钢筋识图与算量 • 五、板钢筋识图与算量
一、平法图集介绍 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简称平法)表达 形式,概括来讲,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 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 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 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
筏板或基础梁是柱、 墙的支座,柱是梁的 支座,梁是板的支座
支座问题其实 是力的传递路
径问题。
二、梁钢筋识图与算量
箍筋
梁钢筋
纵筋
其他钢筋
双肢箍 多肢箍 上部筋 下部筋 中部筋
附加筋 吊筋 拉筋
上部通长筋 支座负筋
架立筋
构造钢筋 受扭钢筋
梁平法图中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梁的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 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11G101系列图集是指《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 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包括: 11G101-1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11G101-2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11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承台
钢筋工程量计算的技能
良好的识图能力,良好的识图能力要求能迅速建立起构件及建筑物的空间印象。能 通过多张图纸迅速查找需要的数据,能发现图纸中的矛盾及错误,能在脑海中勾勒 出每个细部的构造等等。结构施工图的表示方法,从传统的分离式到华南地区的梁、 柱表,再发展到现在的平法,表示方法多样,且设计院出图也有一些习惯的表示方 法。良好的布筋、排筋能力,钢筋工程量的计算需要了解钢筋在具体的构件是如何 布置的,如起步筋的设置;如砌体加筋还不只是简单的按间距计算,还需要实际排 筋。了解钢筋施工过程,钢筋工程量计算必须要了解钢筋在实际施工中的各种处理, 及各种构造配筋、附加钢筋,如垫筋、板簦筋,各种孔洞加筋等等。
•.
梁截面尺寸,该项为必注值。 当为等截面梁时,用b×h表示; 当为竖向加腋梁时,用b×h GYC1×C2 表示,其中C1 为腋长,C2 为腋高; 当为水平加腋梁时,用b×h PYC1×C2 表示,其中C1 为腋长,C2 为腋宽,加腋 部分应在平面中绘制; 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为 b×h1 /h2
Φ8@100(4) /150(2)
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悬挑梁、井字梁,及非抗震结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 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斜线“/”将其分隔开来。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 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 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 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例:
13Φ10@150/200(4), 18Φ12@150(4)/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