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知识垂直位移监测技术
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沉降位移观测方案一、引言沉降位移观测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测量工作,主要用于监测地表或建筑物的沉降和位移情况。
沉降位移观测方案是指通过合理的观测方法和仪器设备,对沉降位移进行准确、可靠的测量,以提供工程项目的监测和控制依据。
本文将介绍沉降位移观测方案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沉降位移观测的基本原理1.沉降观测原理:沉降观测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地基或建筑物的沉降情况进行测量。
沉降通常是由于地基土体的固结、压实等原因引起的。
沉降观测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变形测量的原理,通过测量标志物的位置变化,来确定地表或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2.位移观测原理:位移观测是指对地表或建筑物在空间上的位置变化进行测量。
位移观测可以是水平位移观测或垂直位移观测,具体的观测方法和仪器设备会有所不同。
位移观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测点在空间上的坐标变化,来确定位移的情况。
三、沉降位移观测的常用方法1.水平位移观测方法:水平位移观测主要用于监测建筑物或结构物的水平位移情况。
常用的水平位移观测方法包括:(1)全站仪法:通过使用全站仪进行连续测量,记录测点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变化。
(2)水准仪法:通过使用水准仪进行测量,记录测点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变化。
2.垂直位移观测方法:垂直位移观测主要用于监测建筑物或结构物的垂直位移情况。
常用的垂直位移观测方法包括:(1)测斜仪法:通过使用测斜仪进行测量,记录测点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变化。
(2)激光测距法:通过使用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记录测点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变化。
四、沉降位移观测方案的注意事项1.仪器设备选择:在进行沉降位移观测时,应根据具体的监测要求和工程特点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测点设置:测点的设置应根据工程的要求和监测的需要进行合理布置。
测点的选择应尽量覆盖整个工程区域,并考虑到地质条件、建筑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3.观测时间:沉降位移的观测时间应根据工程的性质和监测要求进行合理安排。
建筑物位移及沉降观测的要点
建筑物位移及沉降观测的要点建筑物位移及沉降观测要点是什么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1、水平位移观测点的位置,对建筑物应选在墙角、柱基及裂缝两边等处;线状构筑物应选在端点、转角点及必要的中间部位;护坡工程应按待测坡面成排布点。
观测点的埋设应稳固且便于观测,当设置上、下标志时,应使上、下标志和某一测站点在同一铅垂面内。
2、水平位移观测可根据需要与现场条件选用下列方法:
测量地面观测点在特定方向的位移时,可选用下列几种基准线法。
①视准线法(包括小角法和活动觇牌法)。
②激光准直法。
③测边角法。
主要用于地下管线的观测。
④采用基准线法测定绝对位移时,应在基准线两端各自向外的延长线上,埋设基准点或按检核方向线法埋设4~5个检核点。
3、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
4、垂直位移(沉降)观测,宜采用几何水准法,亦可采用静力水准、三角高程等测量方法。
监测点观测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1。
建筑物位移及沉降观测的要点
建筑物位移及沉降观测的要点建筑物位移及沉降观测的要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筑物的建设成为了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
然而,由于土地下陷、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位移和沉降,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建筑物的安全。
因此,对于大型建筑物或设施,需要进行位移和沉降观测以及相关监测工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建筑物位移及沉降观测的基本要点。
一、建筑物位移与沉降的定义建筑物位移是指建筑物在垂直或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可分为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两种,常见的垂直位移有竖向位移和倾斜位移两种。
沉降则是指建筑物地基沉降而引起的位移现象,可分为整体沉降和局部沉降两种。
二、建筑物位移及沉降观测的方法建筑物位移及沉降观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 滑动尺法滑动尺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测量方法,适用于小型建筑物的位移观测。
测量时需在建筑物外侧设置控制点,在建筑物内侧设置被测点,然后以纵向方向滑动尺子,直至控制点与被测点对齐。
再通过记录控制点和被测点间距离的变化,来计算建筑物的位移情况。
2. 建筑物形变法建筑物形变法是利用位移传感器测量被测物体形变的一种方法。
该法通过设置多个位移传感器,以测量建筑物的形变变化,进而推算出建筑物的位移信息。
该方法精度较高,适用于大型建筑物的位移观测。
3. 天文测量法天文测量法是利用天文测量仪器,以测量天空中行星和恒星等天体的位置的方法。
该方法采用远距离测量,因此其精度较高。
但是由于使用的仪器较为昂贵,且需要在建筑物周围设置参考基点等因素影响,天文测量法并不常用于建筑物位移观测。
三、建筑物位移及沉降观测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建筑物位移及沉降观测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观测周期观测周期是指进行位移及沉降观测的时间间隔。
观测周期应该根据建筑物的特征及周围环境等因素来进行定制,以保证观测精度。
2. 观测时间观测时间是指在观测周期内进行测量的时间。
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建筑物的位移和沉降通常不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是会受到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观测时间也应该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等因素来进行定制。
主体工程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主体工程沉降观测技术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型主体工程建设在城市中的发展变得愈发频繁。
在主体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地基和基础进行沉降观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主体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
因此,如何对主体工程的沉降进行准确的观测和监测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从沉降观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观测方法选择、观测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旨在为主体工程沉降观测技术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案。
二、沉降观测技术原理和应用沉降观测技术是通过一系列的观测测量手段来对主体工程的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的一种技术方法。
沉降观测技术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测定测点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变化来反映土地沉降的情况。
沉降观测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对新建主体工程进行沉降监测,以评估其地基和基础的稳定性,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2. 对周边区域的地基沉降情况进行监测,以评估新建主体工程对周边区域的影响,避免相邻建筑物的倾斜和损坏。
3. 对旧建筑和历史遗迹进行沉降监测,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避免因地基沉降而引起的破坏。
4. 对地铁、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进行沉降监测,以评估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交通设施的安全性。
三、观测方法选择在进行主体工程沉降观测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和设备。
常见的沉降观测方法包括:1. 重力式沉降观测法重力式沉降观测法是一种常用的沉降观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重力仪器来测定测点的垂直位移变化,从而反映土地沉降的情况。
重力式沉降观测法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测量精度高,适用于对地下结构的沉降监测。
2. GPS沉降观测法GPS沉降观测法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来进行沉降观测的一种方法。
通过在地表设置GPS观测点,利用GPS接收机实时监测测点的位置变化,从而得到地表沉降情况。
GPS 沉降观测法的优点是测量范围广,精度高,适用于大范围地表沉降监测。
3. 水准测量法水准测量法是通过水准仪器来测定测点的高程变化,从而反映土地沉降的情况。
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沉降、位移观测方案一.沉降、位移观测的重要性。
进行沉降、位移观测不仅能够操纵填土速度(《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标准》(JTJ033-95)规定:垂直沉降不大于日夜,水平位移不大于日夜),仍是确信何时施工路面的重要依据,应引发足够重视。
二.沉降、位移观测的要求。
点位布设、观测频率及方式按《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JTJ017-96)中“沉降与稳固观测”的要求及《工程测量标准》(GB 50026-93)的要求执行。
考虑到匝道路基宽度不大,取消路肩及坡趾处的观测点,改在相应中线周围加密观测点的布点方案。
外业每次进行沉降、位移观测时,应尽可能作到:1.采纳相同的图形(观测线路)和观测方式。
2.利用同一仪器和设置,要有DS1或DS3型水准仪一台,英瓦尺两把。
3.固定观测人员,由王精灵负责。
4.在大体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
5.水准测量时,视距不得超过40米。
外业观测完后,要及时整理内业,内业计算取值精度的要求:资料要求:要长期保留沉降和位移观测记录,记录必需真实靠得住。
要绘制沉降和加荷曲线,预压期终止后,报业主和设计单位。
三.沉降、位移观测的实施步骤。
1.依照设计单位、业主、监理单位及JTJ017-96的要求,结合本标段的实际情形,综合考虑了填土高度、软基处置方法、桥头增设观测点、桥梁长度及施工工艺五方面的因素,选定沉降、位移观测点的位置,具体位置见附图一、附图二、附图三及路基段沉降、位移一览表、桥梁段沉降、位移一览表。
2.依照观测点的位置,实地布置好沉降观测网和水平位移观测网(见附图四)。
沉降观测网按四等水准的要求布设,水平位移观测网按四等导线的要求布设。
水准基点采纳无缝钢管,埋置时打入深度大于10m,周边顶部50cm采纳现浇砼加以固定,并在地面上浇筑××的观测平台,桩顶露出平台15cm,在顶部固定好基点测头,若是周围有高压塔架,尽可能把基点布置在塔架的基础上。
3.实地布置沉降及位移观测点。
路基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路基沉降\位移\观测方案摘要:本文提出了路基沉降位移观测的目的和具体方法。
关键词:路基;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purpose of the embankment settlement observed displacement and measures.Keywords: subgrade; Settlement; Displacement; Observe scheme.1、路基沉降位移观测的目的1、沉降推算。
指根据实测沉降观测资料,利用数学方法对后期沉降速率、总沉降量、以及工后沉降值进行计算分析,是确保高填路基沉降得到有效控制的必须环节(工序)。
2、预测施工期沉降,合理预留沉降量。
3、过程控制。
根据沉降观测资料控制填土速率,及时评价地基加固措施的有效性。
4、路基施工监测工作包括了地基沉降观测和边坡稳定性观测等内容。
综上所述,观测的目的在于通过施工期间观测数据分析、判定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通过长期观测数据的分析评价路基结构的变形发展情况,为后续施工提供理论支持。
2、路基变形观测方案2.1 沉降位移观测内容(1)高填路基面的沉降变形观测(2)高填路基基底沉降观测(3)深挖路基高边坡稳定性观测2.2 沉降位移观测点的设置沉降位移观测装置应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装置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根据经验,埋设的观测设施的有效性以及对其保护是否得力是决定整个观测工作成败的关键。
各部位观测点应设在同一横断面上,这样有利于测点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
路基沉降位移观测点的布置和观测内容应根据沉降控制要求、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方法、路堤高度、路堑边坡高度、地形地势的起伏情况等具体情况,结合沉降位移预测方法和施工工期要求具体确定,同时还应根据施工核对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
(1)观测点的布置原则①高填路基20m以上路堤,埋设沉降观测桩,测量各监测点的沉降值。
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沉降观测方案一、观测目的和背景沉降是指地面或地下结构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垂直位移。
沉降观测旨在了解某地区土地沉降的程度和速度,为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建设等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可以监测已建设工程的变形情况,为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支持。
二、观测内容1. 土地沉降观测:观测某地区的土地沉降情况,包括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2. 工程变形观测:观测某个工程项目在不同施工阶段的变形情况,包括建筑物、桥梁、隧道等。
三、观测方案1. 观测点的选择:选取代表性的观测点,包括地表点和地下点。
地表点应分布在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上,地下点应选取不同深度的井点。
2. 观测仪器的选择:根据观测内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包括全站仪、水准仪、GPS等。
3. 观测方法:根据观测点的数量和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包括静态观测和动态观测。
静态观测适用于观测点较少、分布较散的情况;动态观测适用于观测点较多、分布较密集的情况。
4. 观测参数:观测点应记录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的数值,并结合时间进行分析和比较。
可以使用等高线图、位移变形图等进行展示和分析。
5. 观测频率:观测可根据需要选择连续观测、定期观测或不定期观测,以掌握沉降情况的演变趋势。
四、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1. 观测数据的整理和存档:将观测所得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和存档,包括观测记录、观测数据表、观测仪器的校准报告等。
2. 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对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数据的有效性、精确性等方面的检查和验证。
3. 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计算沉降速度、分析沉降趋势、对比不同观测点的沉降情况等。
4. 结果的报告和分析:撰写观测报告,包括观测方案、观测数据处理方法和结果、沉降情况的分析和评价等。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沉降观测时,要确保观测点周围的环境安全,避免发生土壤塌陷、坍塌等事故。
2. 在使用测量仪器时,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误差的产生。
水平位移观测法垂直位移观测法的种类_特点和适用条件
水平位移观测法垂直位移观测法的种类_特点和适用条件1.水平位移观测法(1)位移传感器法:通过安装位移传感器,测量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变化。
常用的位移传感器有基线测量仪、液位计、压力传感器等。
特点:通过直接测量位移,精度高、可靠性较好。
适用条件:适用于需要长期监测和高精度位移数据的场合,如滑坡、地面沉降等。
(2)锚索法:通过测量锚索的变形来推测监测点水平位移的变化。
锚索分为固定端和自由端两端,通过测量固定端和自由端的位移差来计算监测点的位移。
特点:操作简单,适用于较小的水平位移监测。
适用条件:适用于坚固的地质体,如岩石边坡、挡土墙等。
(3)周期测量法:通过测量监测点周围特征物体的周期性变化(如树木生长、建筑物倾斜、地下水位等)来反推位移的变化。
特点:非接触式测量方法,无需设立监测设备,适用于大范围水平位移监测。
适用条件:适用于有适当的特征物体用于周期测量的场合,如自然灾害的预警、较大规模的地表移动等。
2.垂直位移观测法(1)地面沉降观测法:通过安装地面沉降点,测量地表的垂直位移变化。
常用的观测方法有水准测量、GPS测量等。
特点:精度高,能够全面了解地表的垂直位移变化,适用于长期监测。
适用条件:适用于需要检测地表垂直位移的场合,如地基沉降、地下工程变形等。
(2)地下水位变化法:通过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来推测地下水位对地表的影响,从而间接测量垂直位移。
特点:操作相对简单,并且能够长期监测地下水位变化情况。
适用条件:适用于对地下水位变化敏感的地质灾害监测,如地面沉降、地下水突增等。
(3)倾斜测量法:通过倾斜传感器、倾角测量仪等测量仪器,测量倾斜角度的变化来间接推测垂直位移的变化。
特点:操作简单,适用于监测较小的垂直位移。
适用条件:适用于需要实时或动态监测的场合,如斜坡的变形、建筑物倾斜等。
总结起来,水平位移观测法和垂直位移观测法主要通过不同的传感器和测量方法来获取位移数据。
在选择观测方法时,需要根据监测需求、地质条件和预算等方面考虑,选择最合适的观测方法进行位移观测。
垂直位移监测_建筑工程测量_[共7页]
229第5章 施工测量5.7.3 垂直位移监测建筑工程项目的基坑及建筑物基础和主体的垂直位移监测应采用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监测工作实施之始,首先应建立高精度的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然后以此为基准,按照设计编制的监测方案,构建垂直位移变形监测网,并利用少量的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对变形体上设立的垂直位移变形监测点实施沉降监测。
1.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的建立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应布设成环形网并采用水准测量方法观测。
布设此类监测项目的基准网时,其起始点高程宜采用测区原有高程系统。
较小规模的监测工程可采用假定高程系统;较大规模的监测工程宜与国家水准点联测。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由基准点和工作基点构成,基准点是垂直位移监测工作的基本控制点,每项监测工作要求至少设置三个(或以上)基准点,且应选在变形影响区域之外稳固可靠的位置。
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且方便使用的位置,设立在大型工程施工区域内的工作基点可采用钢管标,通视条件较好的小型工程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定变形观测点。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在布设时须考虑下列因素:(1)根据监测精度的要求,应布置成网形最合理、测站数最少的监测环路。
如图5-63为某建筑场区布设的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与垂直位移监测网。
基准点应根据建筑场区的现场情况,设置在明显且通视良好、安全的地方,要求便于进行联测,最好埋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之外。
(2)在整个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里,应至少埋设三个深度足够的基准点作为监测基准网高程起算点,其工作基点可埋设为一般地下水准点或墙上水准点。
工作基点应布设在拟监测的建筑物之间,距离一般为20~40 m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应不小于15 m ,较大型并略有震动的工业建筑物应不小于25 m ,高层建筑物应不小于30 m 。
(3)监测单独建筑物时,至少布设三个基准点,对建筑面积大于5 000 m 2或高层建筑,则应适当增加基准点的个数。
图5-63 水准网的布设230建筑工程测量监测基准网基准点的埋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将标石埋设在变形区以外稳定的原状土层内,或将标志镶嵌在裸露基岩上;(2)利用稳固的建(构)筑物,设立墙水准点;(3)当受条件限制时,在变形区内也可埋设深层钢管标或双金属标;(4)大型水工建筑物的基准点可采用平洞标志;(5)基准点的标石规格,可根据现场条件和工程需要,按工程测量规范要求进行选择,宜采用双金属标或钢管标。
基坑沉降观测水平位移、竖向位移人员培训8
5监测点布置5.1一般规定5.1.1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最大程度地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并应满足监控要求。
5.1.2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不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尽量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影响。
5.1.3监测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监测点的位置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
5.1.4在监测对象内力和变形变化大的代表性部位及周边重点监护部位,监测点应适当加密。
5.1.5应加强对监测点的保护,必要时应设置监测点的保护装置或保护设施。
6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6.1一般规定6.1.1监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基坑等级、精度要求、设计要求、场地条件、地区经验和方法适用性等因素综合确定,监测方法应合理易行。
6.1.2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监测点。
其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个基坑工程至少应有3个稳固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2工作基点应选在稳定的位置。
在通视条件良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情况下,可不设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定变形监测点;3施工期间,应采用有效措施,确保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正常使用;4监测期间,应定期检查工作基点的稳定性。
6.1.3监测仪器、设备和监测元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满足观测精度和量程的要求;2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经过校准或标定,且校核记录和标定资料齐全,并在规定的校准有效期内;6.1.4对同一监测项目,监测时宜符合下列要求:1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2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和设备;3固定观测人员;4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
6.1.5监测过程中应加强对监测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测以及监测元件的检查;应加强对监测仪标的保护,防止损坏。
6.1.6监测项目初始值应为事前至少连续观测3次的稳定值的平均值。
6.1.7除使用本规范规定的各种基坑工程监测方法外,亦可采用能达到本规范规定精度要求的其他方法。
6.2水平位移监测6.2.1测定特定方向上的水平位移时可采用视准线法、小角度法、投点法等;测定监测点任意方向的水平位移时可视监测点的分布情况,采用前方交会法、自由设站法、极坐标法等;当基准点距基坑较远时,可采用GPS测量法或三角、三边、边角测量与基准线法相结合的综合测量方法。
沉降位移监测方案
沉降位移监测方案沉降位移监测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护岸工程,位于某河流岸边。
工程范围包括河道内侧护岸和河道外侧护岸,总长约XX公里。
二、沉降、位移观测控制依据及参考标准本工程的沉降、位移监测控制依据为《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规程》(GB -2011)和《地基与基础工程监测技术规范》(/T 120-2016)。
参考标准为《地基与基础工程监测规程》(GB -2012)。
三、沉降、位移观测的类型、任务及目的3.1 变形观测产生的原因护岸工程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沉降、位移等变形现象,需要进行监测。
3.2 变形观测的类型及任务本工程的变形观测类型包括沉降观测和位移观测。
任务为监测护岸工程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3 变形观测的目的变形观测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护岸工程的使用安全,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同时为后续的维护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四、施测程序本工程的施测程序包括前期准备、测量方案设计、测量仪器校验、基准点设置、实测数据处理等步骤。
五、护岸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内容本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内容包括沉降观测和位移观测。
沉降观测包括基准点沉降观测和立柱沉降观测;位移观测包括水平位移观测和竖向位移观测。
六、沉降、变形观测要求及基准点设置6.1沉降、变形观测的要求沉降、变形观测要求测量精度高,数据可靠,测量结果准确。
同时,要求测量周期短,及时反馈变形情况。
6.2沉降、变形观测基准点设置本工程的基准点设置包括绝对基准点和相对基准点。
绝对基准点为固定点,可作为后续测量的基准;相对基准点为变形点,用于测量沉降、位移等变形情况。
七、观测准备及实施计划7.1组织准备组织准备包括人员组织、测量仪器准备及校验、基准点设置等。
7.2技术准备技术准备包括测量方案设计、测量数据处理等。
实施计划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确保监测工作顺利进行。
京杭运河嘉兴段是一项限制性Ⅲ级航道标准工程,其中“鸭子坝~丰登村”段航道长约17.52Km,按Ⅲ级三线通航要求建设;其余航段长约1.01Km,按Ⅲ级双向航道建设,总长度约42.76Km。
基坑边坡沉降、位移监测
基坑边坡沉降、位移监测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不仅涉及到结构问题和岩土工程问题,而且因为地下工程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必须结合工程地质水文资料,环境条件,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故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信息化施工,加强施工过程的监测和对周围环境的监测,及早发现问题,及时采用相应对策,消除事故隐患。
5.6.1 监测目的1)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相比较以判断前段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符合预期要求,以确定和优化施工参数,做好信息化施工。
2)根据监测结果,对即将出现的不良问题作出预报,及提前处理,预防工程事故发生。
5.6.2监测内容1)边坡坡顶沉降变形,水平位移及桩顶位移。
2)基坑周围地面及临时设施、围墙、城市道路和邻近房屋建筑的沉降和水平位移。
3)基坑内外地下水位及水量。
5.6.3监测点布置1)建立边坡监测预报系统,制定监测报告。
在边坡施工工程中应在坡顶每顶间隔5~10m左右设置观测点(不少于3个),见下图,观测边坡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对坡顶临边设置沉降观测点。
观测频率至少每3天应观测一次,发现异常情况,以便进行加固处理,以保证边坡安全。
2)基坑开挖至1/2深度时,在基坑壁每隔10m设一测点。
3)环境监测点,基坑开挖深度3倍范围内设测点。
如有地下管线将测点布置在管线本身上或靠近管线底面的土体里。
房屋及围墙测点布在墙角、柱身等外形突出部位。
监测监控平面布置图4)其它可采用直接观测法或者可达到到的观测效果途径。
5.6.4监测警戒值建立预警系统,边坡变形量预警值为3‰H(H为边坡高度),且每日变形量小于5mm,当变形量超过预警值时,应通报相关单位现场处理。
基坑侧壁:沉降或位移不得超过10mm,每天不得超过2mm。
5.6.5 监测位移和沉降观测要求;1)施工监测按三等精度执行,其高度中误差为±1.00mm,位移中误差为±6.00mm.2)由专人进行定期观测,基准点应在开挖前观测一次,开挖初期可每 24 小时观测一次,在接近安全控制值时,每日观测应不少于三次。
垂直位移监测方法汇总
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2)
•为了减少i角误差的影响,水准测量规范对前后视
距差和前后视距累积差都有明确的规定,测量中应 遵照执行。 •严格控制前后视距差和前后视距累积差,也可有 效地减弱磁场和大气垂直折光的影响。 •水准测量规范对观测程序有明确的要求,往测时, 奇数站的观测顺序为 “后前前后”;偶数站的观 测顺序为 “前后后前”。返测时,奇、偶数站的 观测顺序与往测偶、奇数站相同。 •标尺的每米真长偏差应在测前进行检验,当超过 一定误差时应进行相应改正。
三 DS0.5或DS1型仪器,宜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 级 求施测
四 DS0.5或DS1型仪器,宜按国家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 级 求施测
27
监测点的精度要求(mm)
往返较差、附合 高程中 相邻点高差中
等级 或环线闭合差 误差
误差
特级
0.15√n
0.3
0.2√n
一级 二级 三级
0.3√n 0.6√n 1.4√n
23
标尺零点差的影响
24
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度(m)
等级 仪器类型 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差 视距累积差 视线高度
特级
DS05
≤15
一级 二级 三级
DS05
DS05、 DS1
DS1、 DS3
≤30 ≤50 ≤75
≤0.3 ≤0.5 ≤1.0 ≤5.0
≤1.5 ≤1.5 ≤3.0 ≤8.0
≥0.5 ≥0.5 ≥0.3 ≥0.2
2020/6/22
经纬仪投影法,观测方法如下:
∆B ∆ ∆A
P M
XY
N′ N ∆B
H
Q′ Q
∆A
图 一般建筑物的倾斜观测
工程测量技术变形监测:垂直位移监测
1
基准点与变形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水 准 标 石
强制对中器
变形点的位置必 须具有代表性
建筑物上的变形 点或称观测点
建筑物上的变 形点安装
BM1
P15 D2 P14
P1 P2
P4 P5
P3
P13
P6
某建筑群沉降监测水准
网及监测点布置示意图
P12
P7
P11
P10
P9
P8
D4
BM3
C10
C1
C2
C3
C9
等级
高程中误 差(mm)
相邻点高 差中误差
(mm)
注:n为测段的测站数
观测方法
往返较差、 附合或环 线闭合差
(mm)
一等 ±0.3
±0.15
除按国家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 求施测外,尚需设双转点,视线 ≤15m,前后视距差≤0.3m,视 距累计差≤1.5m
≤0.15 n
二等 ±0.5
按国家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0.30
DS0.5型仪器,宜按国家一等水准 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三等 ±1.0 ±0.30
n 0.60
0.8
n
DS0.5或DS1型仪器,宜按国家二 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四等 ±2.0 ±0.70
n 1.40
2.0
n
DS0.5或DS1型仪器,宜按国家三 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变形点垂直位移观测的精度要求
施测
≤0.30 n
三等 ±1.0
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0.50
施测
≤0.60 n
垂直位移成果
• 设置固定的测站与转点,使每次观测在固定的位置上 进行
沉降观测知识水平位移监测技术
的,故将这一差值看作是受大气压力、温度及仪器
等各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34
距离的差分改正
4
• 由于监测站和工作基点建立在基岩上,可以认为它们之间的距离是稳定不变
第 的。两者间的差异可以认为是因气象条件变化引起的,按下式可求出气象改正 比例系数:
节
全 站
d
d j
d
0 j
d j
仪
观 •经气象差分改正后的真实斜距为:
致相等,且与监测点大致同高,以免视线倾角过大, 影响测量的精度。
•为减小大气折光的影响,交会边的视线应离地面或
障碍物在1.2m以上,并应尽量避免视线贴近水面。
•在利用边长交会法时,还应避免周围强磁场的干扰
影响。 16
测角交会法
第 节 交 会 法 观 测
2
xP
xActg
xBctg yB
ctg ctg
/2 /2
M
2 H
mS2
cos 2
Z
S
2
sin 2
Z
m
2 Z
/2
29
TCA2003自动监测系统(1)
4
•TCA2003自动监测系统主要由测量机器人、
第 基点、参考点、目标点组成,可实现全天候
节 的无人值守。
•监测前首先依据目标点及参考点的分布情况,
全 站
合理安置TCA2003测量机器人。
仪 •要求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一般应选择在稳
全
站 仪 观
c
h0 hj
d
2 j
c
os2
测
•变形点与监测站之间经球气差改正的三角高差:
hp
dp
sin
c
建筑沉降、垂直度检测技术规程201241
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物沉降、垂直度检测技术规程年月实施江苏省建设厅审定发布前言根据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苏建函科(2011)231号《关于印发〈江苏省2011年度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精神,江苏方建工程质量鉴定检测有限公司组织有关单位,对《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DGJ32/J18-2006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名称为《建筑物沉降、垂直度检测技术规程》。
经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为江苏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代号为DGJ32/J18。
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进行多次讨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本着规范性、可操作性原则,使修订后的《建筑物沉降、垂直度检测技术规程》主要从控制建筑工程的不均匀沉降和建筑物的垂直度出发,规范沉降检测和垂直度检测的方法和检测结果的处理,以控制工程的总体质量。
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将标准的名称修订为《建筑物沉降、垂直度检测技术规程》;2、增加了建筑物垂直度检测方法;3、对检测方法及检测结果的处理做出了规定。
本规程共7章五个附录,主要内容有:1 总则;2 术语;3基本规定;4检测网布设及误差;5沉降检测方法;6、建筑垂直度检测方法;7数据处理;8报告编写。
为进一步完善《建筑物沉降、垂直度检测技术规程》,请在执行本标准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并将意见和建议寄发至:江苏方建工程质量鉴定检测有限公司(E-mail:jsfjgczljdjc﹫)。
主编单位:江苏方建工程质量鉴定检测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主要编写人员:目次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 检测网布设及误差…………………………………………………………………………4.1高程控制网点布设…………………………………………………………………4.2检测误差………………………………………………………………………………4.3几何水准检测……………………………………………………………………………5 建筑沉降检测方法……………………………………………………………………………………6 建筑主体垂直度检测方法………………………………………………………………………7 数据处理………………………………………7.1 平差计算………………………………………7.2 沉降、垂直度检测几何分析………………………………………8检测报告………………………………………附录一建筑物沉降检测原始记录………………………………………附录二建筑物沉降检测成果表………………………………………附录三沉降点v-t-s ( 沉降速度、时间、沉降量)曲线图………………………………………附录四沉降点p-t-s ( 荷载、时间、沉降量)曲线图………………………………………附录五沉降检测点标志的型式………………………………………附录六建筑主体垂直度检测成果表………………………………………用词和用语说明条文说明………………………………………………………………………………………………1 总则1.0.1为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进一步规范建筑工程沉降、垂直度的检测,为工程质量验收提供依据,特制定本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五
章
•概述
垂
•精密水准测量
直 位
•三角高程测量
移 监
•液体静力水准测量
测
技
术
1
§1 概述
第
五 章
•对监测点高程变化量的测量工作;
垂 直
•一般用“+” 表示下沉,用“-”时表
位 移
示上升。
监
测
技
术
2
§2 精密水准测量
第
五 •精密水准测量精度高,方法简便,是垂直位 章 移监测最常用的方法。
精 •针对具体的监测工程,应当使用满足精度要求的
密 水准仪,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
水 •对特级、一级垂直位移监测,应使用DSZ05或
准 测 量
DS05型水准仪配和因瓦合金标尺; •对二级垂直位移监测,应使用DS1或DS05型水准
仪和因瓦合金标尺;
•对三级垂直位移监测,应使用DS3水准仪和区格式
木质标尺或DS1型水准仪和因瓦合金标尺。
23
监测点的精度要求(mm)
第
往返较差、附合 高程中 相邻点高差中
2
等级 或环线闭合差 误差
误差
节
精 特级 密 水 一级 准 测 二级 量
三级
0.15√n 0.3√n 0.6√n 1.4√n
0.3
0.2√n
0.5
0.5√n
1.0
0.8√n
2.0
2.0√n
注:n为测段的测站数
24
§3 精密三角高程测量
差
测站高差 中误差
往返较差、 附合或环线
闭合差
检测已测 高差较差
精
特级 0.3
0.4
0.3
0.07
0.15√n 0.2√n
密
水
一级 0.3
0.4
0.5
0.13
0.3√n
0.5√n
准
测
二级 0.4
0.6
1.0
0.30
0.6√n
0.8√n
量
三级 2.0
3.0
2.0
0.70
1.4√n
2.0√n
注:n为测段的测站数
第 监测建(构)筑物上。
2
节 •布设时,要使其位于建(构)筑物的特征点
上,能充分反映建(构)筑物的沉降变形情
精 密
况,点位应当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和长期
水 保护,标志应稳固,不影响建构筑物的美观
准 测 量
和使用,还要考虑建筑物基础地质、建筑结 构、应力分布等,对重要和薄弱部位应该适
当增加监测点的数目。
精
特级
DS05
≤15
≤0.3
≤1.5
≥0.5
密
水
一级
DS05
≤30
≤0.5
≤1.5
≥0.5
准 测 量
二级
DS05、 DS1
≤50
≤1.0
≤3.0
≥0.3三级ຫໍສະໝຸດ DS1、 DS3≤75
≤5.0
≤8.0
≥0.2
22
水准测量主要限差(mm)
2
第 节
等级
基辅分 划读数
差
基辅分 划高差
之差
相邻基 准点高 差中误
垂 •垂直位移监测的测量点分为水准基点、工作
直 基点和监测点三种。
位 移
•水准基点是垂直位移监测的基准点,一般
监 3~4个点构成一组,形成近似正三角形或正
测 技 术
方形,为保证其坚固与稳定,应选埋在变形 区以外的岩石上或深埋于原状土上,也可以
选埋在稳固的建构筑物上。
3
水准基点
2
第 •普通混凝土标 节 •地面岩石标
第 节 精 密 水 准 测 量
18
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1)
第 •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垂直位
2
节 移监测时,从工作基点开始经过若干
监测点,形成一个或多个闭合或附合
精 密
路线,其中以闭合路线为佳,特别困
水 难的监测点可以采用支水准路线往返
准 测
测量。
量 •整个监测期间,最好能固定监测仪
器和监测人员,固定监测路线和测站,
第
四 •精密水准测量因受观测环境影响小,观测精 章 度高,仍然是沉降监测的主要方法;
变 •如果水准路线线况差,水准测量实施将很困
形 难。
监 测
•高精度全站仪的发展,使得电磁波测距三角
方 高程测量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案 设 计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代替水准测量进行 沉降监测,将极大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
精 密
•浅埋钢管标
水 •井式混凝土标
准 测
•深埋钢管标
量 •深埋双金属标
4
普通混凝土标
5
地面岩石标
6
浅埋钢管标
7
井式混凝土标
8
深埋钢管标
9
深埋双金属标
10
工作基点
•工作基点是用于直接测定监测点的起点或
第 终点。
2
节 •工作基点应布置在变形区附近相对稳定的
地方,其高程尽可能接近监测点的高程。
D22 D12 2R
精 密
•工作基点一般采用地表岩石标,当建筑物
水 附近的覆盖层较深时,可采用浅埋标志,
准 测 量
当新建建筑物附近有基础稳定的建筑物时, 也可设置在该建筑物上。
•因工作基点位于测区附近,应经常与水准
基点进行联测,通过联测结果判断其稳定
状况,保证监测成果的正确可靠。
11
监测点
•监测点是垂直位移监测点的简称,布设在被
12
2
盒式标志
第 节 精 密 水 准 测 量
13
2
窨井式标志
第 节 精 密 水 准 测 量
14
2
螺栓式标志
第 节 精 密 水 准 测 量
15
监测仪器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其垂直位移监测的精度要求
第 不尽相同。同一种建筑物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如公
2
节
路基础和路面施工阶段,其垂直位移监测的精度要 求也不相同;
作效率。
25
单向观测及其精度
第
3
节
h
D
tan
1 K 2R
D2
i
v
(u1
um
)
D
精
密 三
h D tan 1 K D2 i v
角
2R
高
程 测 量
mh2
tan2 mD2
D2 sec4
m2
2
mi2
mV2
D4 4R2
mK2
26
中间法及其精度
3
第 节
h
(D2
tan 2
D1
tan 1 )
固定监测周期和相应时段。
19
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2)
•为了减少i角误差的影响,水准测量规范对前后视
2
第
距差和前后视距累积差都有明确的规定,测量中应 遵照执行。
节 •严格控制前后视距差和前后视距累积差,也可有
精 效地减弱磁场和大气垂直折光的影响。 密 •水准测量规范对观测程序有明确的要求,往测时,
水 奇数站的观测顺序为 “后前前后”;偶数站的观测
准 测 量
顺序为 “前后后前”。返测时,奇、偶数站的观测 顺序与往测偶、奇数站相同。 •标尺的每米真长偏差应在测前进行检验,当超过
一定误差时应进行相应改正。
20
2
标尺零点差的影响
第 节 精 密 水 准 测 量
21
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度(m)
2
第 节
等级 仪器类型 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差 视距累积差 视线高度
16
仪器的检验
•无论使用何种仪器,开始工作前,应
第 该按照测量规范要求对仪器进行检验;
2
节 •水准仪的i角误差是最重要的检验项目。
精 •精密水准测量前,还应按规范要求对
密 水
水准标尺进行检验,其中标尺的每米
准 真长偏差是最重要的检验项目,一般
测 量
送专门的检定部门进行检验。
17
2
水准仪i角误差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