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效果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力劳动条件分级
基本定义:
平均劳动时间率:指一个工作日内净劳动时间与工作日 总时间的比。 能量代谢率:将某工种一个劳动日内各种活动与休息 加以归类,测定各类活动与休息的能量消耗值,并分 别乘以从事各类活动与休息的总时间,合计求得全工 作日总能量消耗,再初以工作日总时间。 劳动强度指数:是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由 各该工种的平均劳动时间率,乘以系数3,加平均能 量代谢率乘以系数7求得。
2002年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职业病危 害因素分为十大类: 1、粉尘类 2、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 3、化学物质类 4、物理因素 5、生物因素 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现 场 职业卫生调 查
生产过程的卫生学调查:了解生产工艺、确定职业危害因素。 a)化学因素:原料、半成品、中间产物、产品和废弃物的名称、 生产和使用数量、理化特性、劳动者接触方式和接触时间。 b)物理因素:噪声、高温、低温、振动、电离和非电离辐射等 c)生物因素: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致病病原体 作业环境调查: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学卫生 要求、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 用品、卫生设施等方面的卫生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 调查建设项目是否严格按现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进 行施工,是否落实职业卫生审查意见。 职业卫生管理调查:a)管理机构设置情况;b)规章制度、操作规 程的完善情况;c)职业健康教育、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健康监 护情况;d)资料归档情况。
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建设项目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 评价目的、依据、范围和内容、方法、引用标准 - 建设项目及其试运行概况 - 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浓度或强度、危害程度 - 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实施情况,包括总平面布置、生产 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物卫生学要求、卫生工程防护 设施、应急救援、个人防护、辅助用室、职业卫生管 理等措施的落实情况 -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效果评价 - 评价结论及建议
对一些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的岗位所采取职业卫生防 护补救措施的效果;
评价个人防护、应急救援、警示标识等配置情况;
评价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人员、制度执行落实情况。
评价方案编制
评价单位依据建设项目预评价报告内容和 工程建设及试运行情况编制竣工验收前职业危 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案。 评价方案内容包括:
a)评价目的、依据和范围; b)工程建设概况,各项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及其运行 情况; c)现场调查与监测的内容与方法,质量保证措施 d)组织实施计划与进度、经费安排。
控制效果评价概述 评价方法
• 检查表法:依据国家有关规范、标准编制检 查表,逐项检查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内容与 国家规定的符合情况,主要用于定性评价, 如有赋分标准,可作定量评价。 • 分级定量法: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浓度 (强度)、职业危害因素的固有危害性、 作业工人接触时间进行综合考虑,确定工 人接触职业危害的级别。
体力劳动条件分级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
体力劳动强度级别
Ⅰ Ⅱ Ⅲ Ⅳ
劳动强度指数
≤15
>15-20
>20-25 >25
体力劳动条件分级
工作日写实 写实对象和人数的确定原则:选择各主要生产岗位有代表性的1~ 2人作为写实对象;对多条生产状况相同生产线上的同类岗位,选 择有代表性的1~2条生产线;对工作随意性大的岗位,全员写实; 写实日数:对生产连续、稳定的作业岗位,或每个工作日生产状 况相同的岗位,连续写实三个工作日;对周期性生产作业的岗位, 按生产周期写实;对生产随意性大,每个工作日工作量和工作内容 很不稳定的岗位,对该岗位在长时间内写实;在生产正常情况下写 实;对生产状况不同的岗位,分别写实。 写实动作分类原则:劳动强度相同或相似的动作分为同类;同名 工作尽可能分在同一类;动作内容相近,作业环境明显不同的动作 分类统计;动作时间少,或偶尔出现的动作,可归类到与其相近的 动作。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
⃒ ⃒ ⃒ ⃒ ⃒ 经验法 类比法 检查表法 系统分析法 调查、检测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 测
-- 测试方法:按照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标准执行 -- 测试条件:按设计满负荷生产 -- 测试频次:一般连续采样测定三天,每日上、 下午各一次。 每次同一点不同时间内测定,采 取样品不得少于三个,测试结果取其均值(放射、 噪声等物理因素测试结果除外)。 特殊情况按相 应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执行。 -- 布点原则
2.
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 测布点原则
超高频辐射测试点的选择原则
1. 工作场所场强测量时,应分别测量操作点的 头、胸、腹各部位。 2.对设备泄漏场强测量时,可将仪器天线探头 置于距设备50mm处测量,其所测数值仅供 防护时参考。
wenku.baidu.com
防护设施控制效果检测
在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超过国 家标准的情况下,要对职业病危害因素 防护设施进行测定,以确定作业场所职 业病危害因素超标原因。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 测布点原则
微波辐射测试点的选择原则
1. 为测得有代表性的劳动者所受辐射强度,必须 在各操作岗位分别予以测定,应以和胸部为 代表。 当操作中某些部门可能受更强辐射时,应予以 加测。如需眼观察波导口或天线向下腹部辐 射时,应分别加测眼部或下腹部。 当需要探索其主要辐射源,了解设备泄漏情况 时,可紧靠设备测试,其所测值仅供防护时 参考。
控制效果评价概述 工作程序
1、评价方案编制 2、现场调查 3、现场监测 4、职业性健康检查 5、结果(控制效果)评价 6、编写评价报告书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地点、性质、规模、总投资、劳动定员 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技术路线等 生产过程护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品、产品名称、用量或产量、 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设备,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种类、部位、存在形态,生产设备机械化或自动化程度、密闭化 程度等 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备及应急救援设施 配置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设置的卫生设施 采取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 ※ ※ ※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概念 识别与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概念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
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 主要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 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 有害因素。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 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 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 测布点原则
工作场所有毒物质测试点的选择原则
1.测试点应设在有代表性的劳动者接毒地点,尽可能靠 近劳动者,但不影响劳动者的正常操作,且应避免 生产过程中待测物质直接飞溅入收集器内; 2.选择的测试点必须包括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最高、劳 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作业点,并作为重点测试点; 3. 在测试点上设置的收集器应在劳动者的呼吸带,距 地面1.5米。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格式
封页 报告书名称、评价机构、日期
封二 资质证书影印件
封三 项目名称、承担单位、项目责任人 封四 目录 正文 纸型规格、字体、行/页、字/行 附件 项目委托书、附图、附表、附有关文件
质量控制
所有检测仪器应经计量局计量认证,检测、
评价工作质量按单位《质量管理手册》执行。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主要内容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概述 工程分析 现场职业卫生调查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职业危害病因素检测 防护设施控制效果检测 劳动条件分级 职业性健康检查 评价方案制定 评价报告书编写 评价质量控制 案例分析
控制效果评价概述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 测布点原则
工作场所测尘点选择原则
1. 测尘点应设在有代表性的劳动者接尘地点。 2. 测尘位置应选择在劳动者经常活动的范围内,且粉尘 分布较均匀处的呼吸带,有气流影响时,一般应选择 在作业地点的下风侧或回风侧,移动式产尘点的采样 位置,应位于生产活动中有代表性的地点,或将采样 器架设于移动设备上。
职业性健康检查
对可能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当 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根据职业危害因素 确定职业性健康检查项目,依据职业健 康检查的结果评价职业危害控制效果。
评价结果
评价选址、总平面布置等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计算职业病危害因素测试结果 ,判定测试点是否合格; 依据结果,评价各项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控制效果和
◎ ◎ ◎ ◎ ◎
概念
评价依据
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 工作程序
控制效果评价概述 概念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是指在建设项目 试运行期间,对建设项目存在的化学毒物、粉尘、 噪声、振动、辐射、致病的生物体等职业性有害 因素浓度(强度)进行测定,对除尘、排毒、通 风、照明等各种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辅助设施、 应急救援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进行评价。评 价的结论作为卫生行政部门对建设项目竣工卫生 验收主要依据。
控制效果评价概述 评价依据
• 法律、法规 • 基础依据 • 规范、标准
控制效果评价概述 评价内容

选址 总体布局(平面布置、竖向布置); 生产设备布局 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对人体的影响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 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设施配置情况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配置及使用情况 卫生辅助设施配置情况 职业卫生基本情况 作业工人职业性健康监护 职业病发病情况 应急救援情况 职业卫生管理情况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分类
• 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
• 按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
(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分类
按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分类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分类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目的 意义
⃒ ⃒ ⃒ ⃒ ⃒ ⃒ ⃒ ⃒ 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种类、作用条件、分布 确定影响劳动者健康的方式、途径、程度 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是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 关系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正确性 明确职业病危害控制的目标 指导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实施 为职业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 测布点原则
车间内噪声测试点选择原则
1. 若车间内各处A声级差别不大(小于3分贝),则只需 在车间内选择1-3个测点。 2. 若车间内各处声级波动较大(大于3分贝),则需按声 级大小,将车间分成若干区域,任意两个区域的声 级差应大于或等于3分贝,每个区域内的声级波动 必须小于3分贝,每个区域取1-3个测点。这些区域 必须包括所有劳动者为观察或管理生产过程而经常 工作、活动的地点和范围。 3. 测量时应将传声器放置在操作人员的耳朵位置(人离 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