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学习任务单

合集下载

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学习任务单]整理和复习(第2课时)

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学习任务单]整理和复习(第2课时)

整理和复习(第2课时)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整理并落实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巩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养成认真理解题意,仔细分析数量关系的良好习惯。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学习任务一】
(1)高跷队比腰鼓队少15人,高跷队有多少人?
(2)秧歌队比腰鼓队多13人,秧歌队有多少人?
小组交流,说一说这两道题求的分别是什么,应该怎样解决。

然后独立列式计算。

学习目标
课堂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二】
青蛙妈妈捉了多少只害虫?它们一共捉了多少只害虫?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求什么问题?你能画图来理解题意吗?
(2)根据你画出的图列式计算。

【学习任务三】
小亮今年13岁,爸爸比他大28岁,爸爸今年多少岁?妈妈比爸爸小3岁,妈妈今年多少岁?
想一想:这道题都考查了哪些内容?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几个步骤?
做一做:按照你的想法独立完成,完成后在小组内分享。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我们都复习了解决哪几种问题?
课后任务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想说些什么?这节课你都复习了哪些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吧。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学习任务单(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学习任务单(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学习目标】1.在生活情境中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了解统计的完整过程。

2.学会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3.在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中,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统计的实用价值,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学习任务】复习:回忆分类与整理的相关知识。

预习:了解生活中有哪些调查的方法。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结合选校服的问题情境,产生用统计解决问题的需求,确定用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

学习任务二:通过讨论,确定调查对象(学生),调查内容(校服颜色),调查方式(举手)。

学习任务三: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举手调查的过程,知道在举手时分类记录数据的过程就是数据的收集。

学习任务四:通过交流讨论,学习用简单的统计表整理数据。

学习任务五: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学习任务六:学习根据统计表数据进行合理分析,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进而判断是否能解决问题。

学习任务七:通过知识回顾本课中经历统计的完整过程,感受统计的价值。

【学习资源】通过网络了解生活中更多有关统计的知识。

【作业设计】1.数一数,填一填。

2.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动画片的统计情况。

(每人选一样)(1)最喜欢()动画片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动画片的人数最少。

(2)最喜欢《猫和老鼠》的比最喜欢《西游记》的少( )人。

(3)老师要组织同学们在课外时间看动画片,你有什么建议?3.学校组织二(2)班同学参加“环保小卫士”活动,下面是各组收集的矿泉水瓶情况。

(1)二年级同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2)()班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最多。

(3)二(2)班比二(4)班少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4)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4.课后实践: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哪一种蔬菜。

(每人选一种)(1)最喜欢吃()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吃()的人数最少。

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学习任务单] 认识角

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学习任务单] 认识角

认识角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的大小,能够直观地区分角的大小。

3.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培养空间观念,提高学习兴趣。

课堂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1.用学具袋中的硬纸条做出一个活动角。

2.想办法比较你们做的角是不是一样大。

【学习任务二】
1.想一想:角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应该怎样画角?
2.说一说:与同桌交流,说一说你认为应该怎样画角。

3.画一画:独立尝试画出一个角。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角是由什么构成的?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你会画角吗?画角时要注意什么?
课后任务
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

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学习任务单] 乘加、乘减

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学习任务单] 乘加、乘减

乘加、乘减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加、乘减算式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计算。

2.在计算乘加、乘减算式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运用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乘加、乘减问题在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同时培养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学习任务一】
(1)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或画一画的方式表示出对情境的理解。

(2)独立列出算式。

(3)和同桌相互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学习目标
课堂学习任务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任务
这里有一些算式,得数相同的算式是好朋友,课后和家人一起将算式制成算式卡片,并找出哪些算式是好朋友。

5×3-5=5×5=5×2=
5×4+5=5×4=5×3+5=。

0429二年级数学(人教版)-平均分的认识(一)-3学习任务单

0429二年级数学(人教版)-平均分的认识(一)-3学习任务单

《平均分(一)》学习任务单
【课前准备】
1.12根小棒。

2.一张下面这样的格子纸。

【课上活动】
活动一:把6根棒棒糖,分成3份。

怎么分?
活动建议:1.请你独立思考,利用小棒分一分。

2.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活动二:要想每份分得同样多,6根棒棒糖还可以怎样分?活动建议:1.请你独立思考,利用小棒分一分。

2.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练习1:请你判断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活动三:把这些书平均分给3个班,可以怎么分呢?
活动建议:请你利用课前准备的小棒或其他物品代替书分一分,并用喜欢的方式记录分的过程。

(画一画、写一写、连一连)
练习2:请你圈一圈、填一填。

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份。

拓展:
你能把下面的方格纸平均分吗?分一分、说一说。

【课后实践活动】
1.请你在家中找一些物品进行平均分活动。

2.请你讲一个生活中有关平均分的小故事吧!。

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学习任务单] 9的乘法口诀(第1课时)

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学习任务单] 9的乘法口诀(第1课时)

9的乘法口诀(第1课时)
1.通过自主探究,经历9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了解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加深对9的乘法口诀的理解。

2.探究发现9的乘法口诀中蕴含的规律并熟记口诀。

3.体会主动探索带来的学习乐趣,在数学学习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学习任务一】
1.看一看:袋鼠奇奇第一次跳到了几?第二次呢?
2.填一填:借助主题图尝试填出袋鼠奇奇继续往下跳到的数,完成填空。

3.说一说:仔细观察下面的数,你有什么发现?
【学习任务二】
1.根据上面连加的结果,结合2~8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先列出乘法算式,再尝试编出9的乘法口诀。

棋子数列乘法算式乘法口诀
9颗1个91×9=9 9×1=9一九得九
18颗2个9
27颗3个9
36颗4个9
学习目标
课堂学习任务
45颗5个9
54颗6个9
63颗7个9
72颗8个9
81颗9个9
2.小组内展示你的乘法口诀。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你能背一背吗?
◆9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
◆你还有什么问题?
课后任务
读一读《数九歌》,你明白每一句的意思吗?如果不明白,让家人给你讲一讲。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_学习任务单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_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数学年级二年级学期秋季
课题解决问题
教科书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 2023年8月
学生信息
姓名学校班级学号
学习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对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2.运用自己熟知的一定长度作标准,进行比较或推测,从而解决问题。

3.提高对长度单位实际运用的能力。

课前学习任务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解决问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
请你在下面的方框里用你喜欢的方式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

【学习任务二】
下面是小猴子淘淘写给外婆的信,里面有哪些用错长度单位的地方?请你圈出来,然后改正在下面的方框里。

【学习任务三】
杨树的高度是8米还是80米?
请你在下面的方框里用你喜欢的方式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

推荐的学习资源。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平均分》学习任务单(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平均分》学习任务单(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平均分》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共2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知道平均分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2.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能够用多种方法进行平均分。

3.积累平均分物品的活动经验,可以用连一连、画一画等方法表示等分的平均分的过程。

【课前学习任务】请你打印下面的学具卡片,并剪下来,或者也可以用小棒等相同数量的物品来替代。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如果把 6 颗糖分成 3 份,可以怎样分?请你用手中的学具动手分一分。

学习任务二:6 颗糖除了可以平均分成 3 份,每份 2 颗。

还可以怎样平均分?请你动手分一分,说一说你是怎样平均分的。

说一说:把 6 颗糖平均分成了()份,每份()颗。

学习任务三:判断下面哪些物品是平均分的,在括号里画“√”。

学习任务四:把 18 个橘子平均分成 3 份,每份几个?请你动手分一分,在下面的方框中写一写或者画一画,表示出你平均分的过程。

学习任务五:请同学们完成数学书第 9 页做一做平均分酸奶的题目。

并且请你连一连表示出平均分的过程。

【作业设计】在家中找一些小物品,并尝试将它们平均分。

【参考答案】活动提示:在平均分时,要关注每份分得同样多。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在平均分物的活动中,探索平均分中“包含”(连续的减法)分的方法。

2.认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等分和包含,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3.积累平均分物品的活动经验,用圈一圈的方法表示包含的平均分的过程。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8 袋饼干,每 2 袋一份,能分成几份?用你喜欢的方式分一分。

学习任务二:用分饼干的方法把 16 个杯子装盒子里,你想每几个杯子装一盒,可以装几盒?想一想,圈一圈,说一说。

学习任务三:12 罐蜂蜜,你想每()罐分给一只小熊,可以分给几只小熊?圈一圈,分一分,说一说学习任务四:请你在数学书第 12 页第 7 题上画一画,填一填。

【作业设计】找一些身边的小物品,先尝试将它们平均分,然后和家人或同学交流各自的分法。

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学习任务单]解决问题

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学习任务单]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1.通过类比、观察,学会如何运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想象、猜测、推理、对比等,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3.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学习任务一】
1.独立探究:一根筷子长约2厘米还是2米?
按以下步骤进行思考:
(1)要解决什么问题?
(2)怎样解答?
(3)解答合理吗?
2.小组交流:把自己的判断结果以及理由在小组内说一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问题?
学习目标
课堂学习任务
课堂小结
课后任务
想一想,一张床的长度是2厘米还是2米。

向家人说一说你的判断结果和理由。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平均分的练习》任务单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平均分的练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一】
把8根黄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应该怎么分呢?
【学习任务二】
把9朵花平均贴在3条线上,每条线应该贴几朵呢?可以画一画、连一连。

【学习任务三】
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

(1)把24根香蕉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几根?
(2)把24根香蕉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几根?
(3)把24根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几根?
(4)把24根香蕉平均分给8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几根?【学习任务四】
(1)14个玉米,每2个装一袋,可以装几袋?
(2)16个玉米,每2个装一袋,可以装几袋?
(3)18个玉米,每2个装一袋,可以装几袋?
【学习任务五】。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学习任务单(核心学案)及课后活动作业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学习任务单(核心学案)及课后活动作业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学习任务单及课后活动作业
【学习目标】
1.理解100 以内的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2.探索100 以内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用竖式正确计算100 以内的不退位减法。

3.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分析概括的能力。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1.自己试着算一算48-36。

2.用小棒摆一摆,或在数位表上画一画,写一写,表示出你的想法。

学习任务二:
请你用竖式计算36-16。

学习任务三:
请你帮他们诊断一下,他们算的对不对。

如果发现有错误请你帮他们改正过来。

【课后活动作业】
口算:
14-5=15-8=13-4=13-8=16-9=14-7=
课后活动作业答案:
14-5=9 15-8=7 13-4=9 13-8=5 16-9=7 14-7=7。

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学习任务单]平均分(二)

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学习任务单]平均分(二)

平均分(二)
1.在动手分物品的过程中,体会等分。

巩固平均分的概念,加强对平均分的理解。

2.关注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过程与方法的多样化。

3.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与思维表达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清晰地表达自己对平均分的理解。

【学习任务一】
(1)想一想: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可以怎么分?然后动手分一分,一边分一边说一说。

(2)说一说:和同桌说说自己是怎么分的?分的结果是什么?
【学习任务二】
(1)读一读,想一想,应该怎样分酸奶?
学习目标
课堂学习任务
(2)试着画一画、连一连,清楚地展示出你的分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按照指定的份数平均分,可以怎样分?
◆你还有什么问题?
看这幅菠萝图,你能讲一个与这节课学习的知识有关的数学故事吗?课堂小结
课后任务。

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学习任务单] 认识几时几分

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学习任务单] 认识几时几分

认识几时几分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借助钟面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初步认识几时几分,会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知道1时=60分。

2.经历猜一猜、认一认、写一写等猜想、观察、操作的数学活动,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渗透初步的模型思想。

3.结合生活情境认识时间的价值,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学习任务一】
1.数一数,从12开始,数到1为止,有多少个小格。

2.任意选择1个大格数出里面有几个小格,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3.想一想,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

学习目标
课堂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二】
填一填下面这个钟面图。

想一想:
1.分针从12开始走到4经过的时间是多少分?走到5呢?走到8呢?2.分针从12开始走一圈又回到12经过的时间是多少分?
【学习任务三】
1.尝试认一认这些钟面上的时刻。

2.想一想,读时间时,先读什么,再读什么,怎么读。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时和分有什么关系?
◆怎样认几时几分?
◆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
课后任务
你的周末是怎么过的呢?每个时刻都在做什么?拿出你的小钟表拨一拨,再与家人说一说这时你可能在干什么。

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学习任务单] 整理和复习

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学习任务单] 整理和复习

整理和复习
1.全面整理1~6的乘法口诀和乘法算式并有序排列。

理解乘法口诀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

2.从不同视角认识乘法口诀表和乘法算式表,并沟通乘法口诀和乘法算式间的联系。

培养有序观察、灵活思考和整理归纳能力。

3.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发现规律的快乐,感受乘法口诀的魅力。

【学习任务一】
(1)小组分工:在空白卡片上写出1~6的乘法口诀。

(2)小组讨论:想一想,这些口诀卡片可以怎么排列?商量后把口诀卡片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学习任务二】
观察乘法口诀表,有什么规律?可以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

【学习任务三】
(1)小组分工:在空白卡片上写出1~6的乘法算式。

(2)小组合作:想一想,这些算式卡片可以怎么排列?商量后把算式卡片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学习任务四】
一共有多少个橘子?
学习目标
课堂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五】
超市里的7号电池有一板装4节的,也有一板装6节的。

(1)两种电池各买一板,一共多少节电池?
(2)如果买4板6节装的,一共是多少节电池?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任务
这节课你都学习到了哪些知识?你觉得有哪些方法以后还会用到?向你的家人说一说。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013年新编)《第一单元_第01课时_认识厘米》(学习任务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013年新编)《第一单元_第01课时_认识厘米》(学习任务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013年新编)《第一单元_第01课时_认识厘米》(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一:认识厘米目标•理解厘米的概念•能够准确使用厘米进行长度的测量学习内容在本课中,我们将学习什么是厘米,以及如何使用厘米来测量长度。

学习步骤1.引导思考: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厘米是什么吗?有什么用途?2.介绍概念:老师向学生介绍厘米是长度单位,通常用来表示小物件的长度。

3.实际操作:让学生拿出尺子或者卷尺,用厘米来测量书桌、椅子等物件的长度。

4.练习题:老师出示一些长度测量的练习题,让学生用厘米来进行测量。

5.反馈:对学生的测量结果进行讨论,纠正错误,强化正确的测量方法。

拓展练习1.练习题1:用厘米测量铅笔盒的长度。

2.练习题2:用厘米表示你自己的身高。

学习任务二:总结厘米的用途目标•能够总结厘米的用途•能够说出厘米的具体应用场合学习内容在本课中,我们将通过对厘米的学习,总结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合。

学习步骤1.讨论总结: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用到厘米的场合,比如衣服的尺码、图画的尺寸等。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生活中如何更好地使用厘米进行长度测量。

3.展示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让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总结提升:老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强调厘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还学会了如何准确使用厘米进行测量。

同时,通过讨论和分享,我们也深入了解了厘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场合。

希望同学们能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提升测量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
)。
图形平移后,它的( )( )( )不变,只有( )
发生变化。
2、自主探究活动
小组讨论什么叫旋转,生活中有哪些旋转现象
3、学生分组汇报
讨论交流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4、动手操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学生旋转硬币,看看硬币上的每个点旋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 2)
在风车上画一个三角形,慢慢旋转风车,观察三角形运动的轨迹
(3)学生汇报,得出结论。
5、学生利用学具,自己制作陀螺
6、学生描述平移和旋转的区别
1/1
班级:二年级
课题
茂李小学
姓名:
数学 学科学习任务单
时间: 2014.03.14
任课教师:
旋转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P31 例 3
学习目标
1、二年级数学学习任务单 2、知道旋转物品上的每个点旋转后所产生的图形
重难点 对旋转图形的初步认识,了解旋转物体上每个点经过的轨迹。
1、基能加油站:
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