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理与价值
(三)真理与谬误
1.真理与谬误是相互对立的,这是就认识确定的对象和范围 来说的。在确定的对象和范围内,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绝 对的。
2.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又是相对的,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相互转化。 (1)真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谬误。 其一,真理是具体的。 其二,真理又是全面的。 (2)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转化为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真理与价值
目录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 相符合的范畴,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 律的正确反映。
(一)真理的客观性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三)真理与谬误
(一)价值及其特性
1.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 制约。
2.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 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
3.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 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 标。
4.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 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 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 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它有 两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任何真理都必须包含着同客观 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 的界限。
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 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 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世界的接 近,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3.真理总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这也是 真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例如: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 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 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正确, 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
2022年广东海洋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广东海洋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2、“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3、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4、从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物质的惟一特性是()A. 运动性B.客观实在性C.不可分性D.时空性5、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
这种观点属于()A. 唯物主义决定论B.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D.相对主义诡辩论6、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A.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B.实行按劳分配原则C.实行按需分配原则D.实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7、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分配方式是()A.原始社会B.阶级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8、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观点的依据是()A.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D.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9、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是()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德国古典哲学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空想社会主义学说10、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11、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A.古为今用方针B.历史分析方法C.彻底批判的革命精神D.全盘否定的分析方法1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13、商品的本质因素是()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14、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15、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是()A.有利于所有国家B.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D.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二、多项选择题1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所蕴涵的深刻哲理是( )A.“不同”是指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B.“和”是指不同事物相辅相成共生共长C.“和而不同”的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和均衡D.不同事物可以达到调和17、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A.对工人的剥削程度B.预付资本量的大小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D.劳动生产率的高低18、下列选项中,否认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有()A.物是感觉的复合B.存在就是被感知C.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D.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1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发展的新现象有()A.垄断资本跨部门发展B.大型企业间的联合与兼并加剧C.私人垄断加速向国家垄断转变D.跨国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20、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三、辨析题21、实现共产主义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根据什么标准来判定认识的正确与错误,是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 休的一个问题。
112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唯心主义哲学否认客观真理,也就是必然否认真理的客观标准。 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把检验认识的标准放在主观的范围之内,都是用 认识去检验认识,这样的标准都不是科学的。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 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一般说来,如果在实践中达到了原来预想的结果 ,那么人的认识就被证实了,就可以称之为真理性的认识;如果失败了 ,并且不是由于认识之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那就是错误的认识。
旧唯物主义哲学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在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上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作过一些有益的探讨。 费尔巴哈就说过:“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问题,实践会给你解决。 ”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荣振华、李金山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48页。
)
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不能对实践作出科学 的解释,也没有给实践以应有的地位,因而也没有科学地解决检验真理的 标准问题。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 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 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 此岸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如有人认为,应当以“圣人”的意见为标准,如主张“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以孔子的是非 为是非”; 有人认为,应当以自己的观念、意见为标准,如王阳明把所谓“良知 ”作为“自己标准”; 有人认为,应当以多数人的意见、感觉为标准,如贝克莱所说的“集 体的知觉”就是“实在性的证据”。 有人认为,应当以概念是否明白为标准,如笛卡尔就持这种观点; 黑格尔虽然接近于主张以实践活动作为真理的标准,但是他所讲的实 践仍然是一种精神的活动; 实用主义者主张以“有用”、效果”作为标准。
马克思主义 真理与谬误
3、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方法论意义
第二,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
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
只有实践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坚持客观真理论,必然坚持在实践中发展真理
“两个凡是” :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胡福明起草,《光明日报》社的杨西 光、吴江、马沛文10次参与讨论修改,中央党校的孙长江执 笔定稿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于1978年5月11日、 12日先后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发 表,立即轰动全国,引起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高度评价真理 标准大讨论,认为这对于解放思想,打破“两个凡是”的精神 束缚,重新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于改革开放具有 重大历史意义。
(三)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还必 须正确地理解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 定性,准确把握实践检验真理的辩证发 展过程。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一切认识是否具有真理 性,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只有实践能够作为检 验真理的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门捷列夫 (1834-1907)
(三)真理与谬误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 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 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 反映。
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的说法
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的说法
哲学史上有许多关于真理标准的说法,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观点:
1. 符合论:这是一种传统的真理标准观点,认为一个命题或陈述是否为真,取决于它是否与客观事实相符合。
符合论强调了真理的客观性和外部实在性,认为真理是独立于人类意识和认知的。
2. 融贯论:融贯论主张一个命题或陈述是否为真,取决于它是否与一个更大的信念体系或理论网络相一致。
根据融贯论,真理是由一个整体的信念系统所决定的,而不是单独的命题或陈述。
3. 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强调真理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认为一个命题或陈述是否为真,取决于它在实践中是否有效或有用。
实用主义者关注真理的实际后果和实践意义,而不是仅仅关注其与客观事实的符合程度。
4. 共识论:共识论认为真理是由社会或群体所共同接受的观点或信念所决定的。
根据共识论,真理是一种社会建构,取决于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观点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和结合的。
不同的哲学家可能会强调不同的真理标准,并且在不同的语境中,不同的标准可能会更加适用。
马原考点清单之认识论+思维导图
● 8、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原因:根源于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矛盾本 性,是人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或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 矛盾。
真理的特性
● ①思维的至上性: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 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亦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
②创造(能动)特性是指人类认识不只是人的主观对客观对象简单的、直接的描摹, 而是一种在思维中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
③二者的关系:
1)在人的认识活动中,摹写、反映的特性与能动、创造的特性,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2)创造和反映不是人类认识的两种不同的本质,而是同一本质的两种不同的功能。
二、认识运动发展规律 从实践到认识
● ②思维的非至上性:每一个人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 的暴露程度、社会历史的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 的限制,亦即有限的和相对的。
● 9、对待真理的科学态度
● 科学对待真理,就要坚决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 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把已有的理论看 成永恒不变的教条,在生活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
马原考点清单之认识论
认识论——实践、认识
实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践
● 1、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 2、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 3、实践的基本特征:
第一,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即客观实在性)。 第二,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 第三,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 4、实践的基本结构: 第一,实践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 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
2022年山西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山西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2、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3、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地C.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D.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A.掌握这一正确的哲学理论B.锻炼逻辑思维能力C.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D.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5、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
这种观点属于()A. 唯物主义决定论B.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D.相对主义诡辩论6、“物的依赖性关系”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7、“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A.相互矛盾的B.完全不同的两回事C.有着内在联系的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8、无产阶级革命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其根本保证是()A.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B.取得国家政权C.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9、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是()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B.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C.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D.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10、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11、“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下)二、真理的检验标准(一)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1.以圣人或权威的意见为标准,如“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2.以自己的观念、意见为标准,如王阳明把所谓“良知”作为“自家标准”;3.以多数人的意见和感觉为标准,如贝克莱的“集体的知觉”就是“实在性的证据”;3.以概念是否清楚明白为标准,如笛卡儿、斯宾诺莎等;4.以“有用”或“效果”为标准,如实用主义的“有用即真理”。
以上观点都属于主观真理标准论,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在主观范围内绕圈子,把主观的东西当作真理的标准,用认识检验认识,从而无法划清真理与谬误的根本界限。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一,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第二,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三)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归根到底性、最终性,离开实践,再也没有其他公正合理的标准。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条件性。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要看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防止和反对否认真理标准问题的唯心主义、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又要看到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和独断论错误。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一)价值作为哲学范畴,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二)价值的基本特性第一,价值的主体性。
第二,价值的客观性。
第三,价值的多维性。
第四,价值的社会历史性。
(三)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评价是主体对客体的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作的评判或判断,因而也被称作价值判断。
价值评价的基本特点:第一,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真理标准问题一直是哲学界和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真理标准问题,比如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如何确定一个理论的真实性;在法律领域,我们如何判断一个证词的真实性;在伦理道德中,我们如何确定一个行为的正义性等等。
本文将围绕真理标准问题展开讨论,探讨不同学派对真理标准的看法,以及真理标准问题对我们的生活和学术研究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探讨真理标准问题在哲学中的意义。
在哲学中,真理标准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复杂的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真理是绝对的、普遍的、永恒的,而且真理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存在。
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真理是与经验相联系的,真理是通过感觉和经验得到的。
在近代哲学中,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的观点,认为真理是通过思维得到的。
可以看出,不同的哲学家对真理的理解是不同的,这也为真理标准问题增添了更多的复杂性。
其次,我们来看看真理标准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在科学研究中,真理标准问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来探索自然界的规律,而真理标准问题则是评判科学理论是否符合客观规律的标准。
在科学研究中,真理标准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科学理论的真实性,也关系到科学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因此,科学家们对真理标准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是不可或缺的。
再次,我们来讨论真理标准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真理标准问题。
比如在与他人交流时,我们如何判断对方的话是否属实;在做出决策时,我们如何判断信息的真实性等等。
真理标准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我们个人的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真理标准问题,并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逻辑的思维来解决这些问题。
综上所述,真理标准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复杂的问题,在哲学、科学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真理标准问题,不断探索和解决这一问题,以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3章重点内容
总结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前三章要点复习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一、物质及其存在方式(一)哲学的物质范畴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客观实在性的意义:1.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2.坚持能动的反映论(意识的反作用)和可知论3.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4.自然论与历史观的统一(二)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的基本存在形式。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从起源来看:1.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1.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4.意识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要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性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四)意识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特殊表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现实化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
其表现为: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本质上是物质的3.人的意识统一于物质第一章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马克思:实践物质概念恩格斯:物的总和列宁:客观实在——客观实在的意义物及其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静止是相对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物质与意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意识与人工智能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普遍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一)事物的普遍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以下特点:1.客观性2.普遍性3.多样性4.条件性(二)事物的变化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1.新事物适应了环境变化2.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消极腐朽的因素,保留了旧事物合理的、适应新条件的因素二、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马基课后题答案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答案要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
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
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第一章7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辨证关系一、概念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二、辩证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
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真理标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哲学讨论的焦点之一,关于真理到底应该以何种标准来衡量,不同的哲学家和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
在这个问题上,人们往往陷入了深思和争论之中。
那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深入的探讨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真理的本质是什么。
真理是指符合客观事实的言论或观点,是对事物本质的正确反映。
因此,真理的标准应该是以客观事实和事物本质为依据的。
在这一点上,大多数哲学家和学者是达成了共识的。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确定客观事实和事物本质呢?这就引出了真理标准问题的核心。
在对真理标准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
首先,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真理是否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些哲学家认为,真理是相对的,因为人的认识受到主观条件的限制,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和观点。
而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真理是客观的,因为客观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与人的主观意识无关。
因此,我们需要从认识论的角度来思考真理标准问题,探讨人的认识活动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关系。
其次,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真理标准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逻辑学研究的是思维和推理的规律,而真理的表达和判断也是离不开逻辑推理的。
因此,我们需要从逻辑学的角度来思考真理标准问题,探讨真理的逻辑结构和逻辑规律,以及真理判断的逻辑依据。
此外,从实证科学的角度来看,真理标准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实证科学是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科学,它强调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和证实理论和观点。
因此,我们需要从实证科学的角度来思考真理标准问题,探讨真理的验证和证实方法,以及科学实验和观察在真理判断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需要从认识论、逻辑学、实证科学等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
只有通过深入的讨论和思考,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真理的本质和真理的标准,从而更好地把握真理的本质和真理的标准,指导我们的认识和实践。
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
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示例文章篇一:哇塞!一听到“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是不是觉得超级深奥?其实呀,我一开始也这么觉得,但是后来发现,这里面可有意思啦!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好多好多超级聪明的人,他们都在琢磨到底啥才是真理的标准。
这就好像我们在争论到底是冰淇淋好吃还是蛋糕好吃一样!比如说,有个叫柏拉图的老爷爷,他觉得真理就像是天上的星星,高高在上,只有特别特别聪明的人才能看到。
这是不是有点奇怪?难道我们普通人就没办法找到真理啦?还有个叫亚里士多德的大叔,他说真理得从观察和经验中来。
这就好像我们通过一次次尝试骑自行车,才能知道怎么骑得又稳又快。
那到底谁说得对呢?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也讨论起这个问题。
小明瞪着大眼睛说:“要是真理只有聪明的人才能懂,那我们咋办?”小红歪着头反驳道:“可是光靠观察和经验,万一错了呢?”我在旁边想呀,这就跟我们找宝藏一样。
柏拉图说的就像是有个神秘的地图只有少数人能看懂,亚里士多德说的像是我们自己在地上到处摸索找线索。
那到底是有地图好,还是自己摸索好呢?其实呀,我觉得真理的标准可能不是固定不变的。
有时候我们需要像聪明的人那样思考,有时候又得靠自己的亲身经历。
这就好比我们穿衣服,冬天穿厚棉袄,夏天穿短袖,得根据情况来。
总之,关于真理标准的争论还会一直继续下去,说不定以后我们也能想出更厉害的办法来找到真理呢!你们觉得呢?示例文章篇二:《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哎呀呀,说起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那可真是一场超级精彩的“头脑大风暴”!你想啊,从古至今,无数聪明的大脑都在琢磨到底啥才是真理的标准。
就好像我们在寻找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打开真理的大门。
先来说说古希腊的那些哲学家们。
苏格拉底,这个超级厉害的老头儿,总是到处找人聊天,通过不断地提问和辩论来探寻真理。
他会问:“什么是美德?什么是正义?”这就好像他在黑暗中拿着手电筒,努力照亮真理的角落。
难道我们不应该像他这样,对未知充满好奇,勇敢地去探索吗?还有柏拉图,他提出了理念论,认为真理存在于那些永恒不变的理念之中。
中国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的争论
作者: 丁文
出版物刊名: 学习与探索
页码: 22-27页
主题词: 真理标准问题;中国哲学史;唯心主义先验论;圣人;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观真理;真理观;
唯物主义反映论;主观认识;孔子
摘要: <正>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人们走过一条漫长的探索真理的道路,欧洲如此,中国也是如此。
翻开中国哲学史,关于真理和真理标准问题,哲学家们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由于哲学路线不同,真理观不同,真理标准也不同。
在唯心主义先验论和唯物主义反映论、主观真理论和客观真理论的斗争中,出现了几种相互对立的真理标准论。
今天,我们总结一下前人争论的经验教训,对于彻底澄清林彪、“四人帮”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制造的混乱,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
• 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
• A、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 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
• 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 7.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 )
26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 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 性特点。实践的这种特点,是它作为检验真 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也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 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27
逻辑证明及其作用
所谓逻辑证明,就是运用已知的正确概念和判断,通过推 理,从理论上确定另一个判断正确性的一种逻辑方法。逻 辑证明的方法从推理的意义上来说,主要包括归纳法和演 绎法。
第二是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 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每一个真 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逼近 ,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11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真理,
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12
真理的相对性有两层含义:
第一、任何真理都只是对无限世界某些 方面、领域的正确反映,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 ,因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不确定性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不确定性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30思考题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不确定性 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 件性。
2022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2、实践的中介是()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3、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4、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5、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C.内容和形式都是处在不停的显著运动状况D.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6、“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A.相互矛盾的B.完全不同的两回事C.有着内在联系的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7、“物的依赖性关系”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8、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坚持()A.马克思主义的指导B.共产党的领导C.无产阶级专政D.社会主义方向9、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是()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B.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C.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D.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10、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A.经济条件B.法律制度C.传统观念D.文化水平11、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12、资本主义地租是()A.平均利润转化来的B.超额利润转化来的C.垄断利润转化来的D.企业利润转化来的13、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2022年华中农业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华中农业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3、“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
”这种观点是()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A. 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5、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一定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属于()A. 不可能性B. 微小的可能性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6、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的实现是在()A.社会主义革命中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社会主义高级阶段D.共产主义社会7、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因素是()A.实现社会单一的公有制B.按需分配C.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D.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8、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A.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B.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C.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和破坏活动D.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9、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B.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C.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D.社会主义在若干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10、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A.纯粹偶然的B.纯粹必然的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11、社会革命根源于()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12、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价值周转方式不同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13、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A.劳动二重性学说B.资本有机构成学C.剩余价值学说D.平均利润学说14、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有许多,但不包括()A.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B.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剩余价值大量流失C.金融风险加大D.经济发展机会大大减少15、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人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二、多项选择题16、中国汉语“危机”一词,涵义是危难与机会的结合,在哲学上是要求我们看问题应该坚持( )A.相对主义观点B.辩证法观点C.对立统一观点D.折衷论观点17、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同其他劳动过程相比较体现出来的特点是()A.创造新的使用价值B.创造新的价值C.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属于资本家D.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18、割裂社会规律同人的活动的统一会导致()A.宿命论B.唯意志论C.庸俗进化论D.唯心史观1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A.以跨国公司为主体B.以国家资本输出为主C.生产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D.发达国家互相输出为主要流向20、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A.经济是基础B.政治是经济的反映与集中表现C.政治归根到底为经济服务D.经济革命导致政治革命三、辨析题21、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是意识形成发展的第一阶段。
2022年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2、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A.比资本主义社会高的社会生产力B.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同的社会生产力C.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D.高新技术发达的生产力3、“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A.空间性概念B.物质性概念C.历史性概念D.时间性概念4、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的理论A.唯物主义B.二元论C.唯心主义D.怀疑论5、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A.占人口大多数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C.具有先进思想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7、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8、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9、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管理和调节体现的是()A.全体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B.个别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D.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中,最主要.最重要的形式是()A.国家市场垄断经济B.国家调节经济C.公私合营经济D.国家自然垄断经济12、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A.创造新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C.创造必要价值D.创造使用价值13、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A.政治职能B.经济职能C.社会职能D,对外交往职能14、列宁对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A.提出了新经济政策B.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D.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15、“民主社会主义”实质上是()A.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B.改良的资本主义C.科学社会主义中的一种D.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二、多项选择题16、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17、垄断形成的原因()A.生产高度集中的必然产物B.资本高度集中必然引起垄断C.少数大企业为避免两败俱伤D.规模经济效益促使少数大资本走向垄断18、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的根本对立在于()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B.是否承认无产阶级专政C.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9、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A.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B.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C.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D.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20、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A.人与各种自然资源的关系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D.人和人间的政治关系三、辨析题21、矛盾的共性存在于矛盾的个性中。
2022年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2、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A.资本主义社会B.封建社会C.原始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3、在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B.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D.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5、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A. 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6、社会革命根源于()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7、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8、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9、“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A.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B.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C.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D.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B.国家垄断资本掌控经济生活C.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D.国家垄断重于私人垄断12、商品的本质因素是()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13、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真理的检验标准,就是依据什么来判定认识的正确与错误。
对此,哲学史上存在各种各样的观点。
多数哲学家认为存在真理标准,少数人则持虚无主义态度,不承认存在任何真理标准,认为“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关于真理标准的观点有:以圣人或权威的意见为标准,如“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以自己的观念、意见为标准,如王阳明把所谓“良知”作为“自家标准”;以多数人的意见和感觉为标准,如贝克莱的“集体的知觉”就是“实在性的证据”;以概念是否清楚明白为标准,如笛卡儿、斯宾诺莎等;以“有用”或“效果”为标准,如实用主义的“有用即真理”。
以上观点都属于主观真理标准论,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在主观范围内绕圈子,把主观的东西当作真理的标准,用认识检验认识,从而无法划清真理与谬误的根本界限。
旧唯物主义哲学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在什么是检验真理标准的问题上作过一些有益的探讨,例如旧唯物主义哲学的代表费尔巴哈主张,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解决。
但是,由于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不能对实践作出科学的解释,也没有给实践以应有的地位,因而也没有科学地解决检验真理标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