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课件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课件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效果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4
改变所得税结构分析
改变所得税结构,如果使高收入者增加税 负,使低收入者减少税负,就可以起到刺激经济 总需求的作用。
为什么?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效果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5
扩大政府支出分析
▪ 增加消费,刺激总需求;
▪ 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使得实际利率上升,私
的增加,但在达到某一点之后,税率再提高会使 总税收收入减少。
=>拉弗曲线: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效果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0
拉弗曲线
根据拉弗曲线,必然存在一个最佳税
T
率C点,税率超过这点 ( tc) ,税收将
对经济活动起较大的阻碍作用。
C
Ta
A
B 拉弗禁区
O
t t a
tc
b
t
100%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效果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效果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7
财政政策效果
财政政策效果:变
动政府收支,使 IS 变 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 生的影响。 财政政策乘数:货
r
IS 2
% IS 1
E1
LM
E2
币供给量不变,政府收
支变化导致国民收入变
动的倍数。
财政政策乘数 < 政府 支出乘数。
y1
y2 y3 y
第一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宏观政经策济学的宏影观响经济政策分析
44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概念
广义的宏观经济政策还包括 -- 产业政策 -- 收入分配政策 -- 人口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手段 -- 经济手段(间接调控) -- 法律手段(强制调控) -- 行政手段(直接调控)
《宏观经济政策》PPT课件
编辑ppt
6
政府预算平衡
• 政府预算平衡是指一个国家年度预算的收入等于年度预 算的支出。 – 当年度预算收入减年度预算支出所得的差额为正时, 政府预算盈余; – 当年度预算收入减年度预算支出所得的差额为负时, 政府预算赤字。
编辑ppt
7
政府财政政策的分类
• 政府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整政府的支出和税收。 – 自动的财政政策 –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编辑ppt
48
第一,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零 •
编辑ppt
49
第一,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零 货币政策效应
财政政策效应
编辑ppt
50
•
编辑ppt
51
•
编辑ppt
52
中间区域
•
编辑ppt
53
中间区域
•
编辑ppt
54
中间区域
•
编辑ppt
55
货币-财政政策的组合
•
编辑ppt
政策组合(一)
56
货币-财政政策的组合
编辑ppt
43
•
编辑ppt
44
•
编辑ppt
45
•
编辑ppt
46
•
编辑ppt
47
古典情况
• 古典情况也被称做货币主义特例(monetarist case)。 与极端凯恩斯主义情况正好相反,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 政策有很好的促进经济稳定的功能,认为财政政策缺乏 稳定经济的作用。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货币主义者的下 述两个假设: –第一,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零。 –第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很大。
• 在经济生活中,最常见的政策工具是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 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管理中的财政政策(ppt 43页)
第二讲 宏观经济管理中的财政政策
省委党校管理学部 丛颖超
宏观经济管理中的 财政政策
• 一、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 • 二、财政政策目标 • 三、财政政策工具 • 四、财政政策类型及其运用 • 五、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
• 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 内,为了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管理目 标,综合运用各种财政调节手段,对 一定的经济总量和结构进行调节的方 针和措施。
• 4.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促进消费需求。
•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扩大消费对经 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充分发挥财税政策作用,增加财政补助规模, 重点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
• 5.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
(3)合理确定税率, 明确税收调节的数量 界限。(拉弗曲线)
(4)在税目、税率已 定的前提下,通过规 定必要的税收减免和 实行加成征收等办法, 实现税收对经济的特 殊灵活调节。
• 3、税收作为财政政策工具的具体作用是:
(1)调节总供求的平衡关系。 (2)调节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3)通过税收调节,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
• 对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主要是通过调整累 进所得税、财产税、遗产与赠与税和转移支付来实现 的。对非劳动性收入的调节,主要是对因资源、地理 位置等非主观努力造成的级差收益进行调节(资源 税),使各经济单位有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
2011年9月1日起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 (费用扣除标准:3500元)
四、财政政策的类型及其运用
•
(一)扩张性财政政策
•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
省委党校管理学部 丛颖超
宏观经济管理中的 财政政策
• 一、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 • 二、财政政策目标 • 三、财政政策工具 • 四、财政政策类型及其运用 • 五、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
• 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 内,为了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管理目 标,综合运用各种财政调节手段,对 一定的经济总量和结构进行调节的方 针和措施。
• 4.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促进消费需求。
•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扩大消费对经 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充分发挥财税政策作用,增加财政补助规模, 重点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
• 5.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
(3)合理确定税率, 明确税收调节的数量 界限。(拉弗曲线)
(4)在税目、税率已 定的前提下,通过规 定必要的税收减免和 实行加成征收等办法, 实现税收对经济的特 殊灵活调节。
• 3、税收作为财政政策工具的具体作用是:
(1)调节总供求的平衡关系。 (2)调节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3)通过税收调节,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
• 对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主要是通过调整累 进所得税、财产税、遗产与赠与税和转移支付来实现 的。对非劳动性收入的调节,主要是对因资源、地理 位置等非主观努力造成的级差收益进行调节(资源 税),使各经济单位有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
2011年9月1日起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 (费用扣除标准:3500元)
四、财政政策的类型及其运用
•
(一)扩张性财政政策
•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
宏观课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IS-LM_Model的运用
并且利率变化导致 的投资较大变化时, 货币政策效果就强。
y hr m kk
IS
LM1 LM2
y1 y2
y
货币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效果的简化图示
r% IS △r
LM1
LM2
h△r/k
y1 y2 y3 y
△m/k 货币政策效果
2.货币政策效果的大小
LM形状不变
IS陡峭,收入变 化小,为y1-y2。 IS平坦,收入变 化大,为y1-y3。
货币政策十分有效
r%
IS水平,斜率为0, 投资对利率很敏感;
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 稍微下降,投资极大提
高,国民收入增加。
LM1 LM2 IS
r0
收入增加所需货币正 好等于新增货币供给。 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y1 y2 y
古典主义极端下的货币政策十分有效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6章 31
财政政策完全无效
7.财政政策的资源配置效应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资与一般的社会投资所涉及的 领域是完全不同的。
社会投资主要集中在竞争性的、私人产品的生产领域; 政府投资则主要集中在带有较强垄断性的、公共产品的生 产领域。
政府投资的资源配置效应就是指社会资源在这两大领域、 尤其是指在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生产领域的分配比例。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IS-LM Model的运用
一、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二、财政政策效果 三、货币政策效果 四、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一、经济政策目标
1.经济政策 :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对经济活动进行 的有意识的经济干预。
2.四大目标: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四大目标的内在矛盾:
充分就业不利于物价稳定。
y hr m kk
IS
LM1 LM2
y1 y2
y
货币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效果的简化图示
r% IS △r
LM1
LM2
h△r/k
y1 y2 y3 y
△m/k 货币政策效果
2.货币政策效果的大小
LM形状不变
IS陡峭,收入变 化小,为y1-y2。 IS平坦,收入变 化大,为y1-y3。
货币政策十分有效
r%
IS水平,斜率为0, 投资对利率很敏感;
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 稍微下降,投资极大提
高,国民收入增加。
LM1 LM2 IS
r0
收入增加所需货币正 好等于新增货币供给。 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y1 y2 y
古典主义极端下的货币政策十分有效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6章 31
财政政策完全无效
7.财政政策的资源配置效应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资与一般的社会投资所涉及的 领域是完全不同的。
社会投资主要集中在竞争性的、私人产品的生产领域; 政府投资则主要集中在带有较强垄断性的、公共产品的生 产领域。
政府投资的资源配置效应就是指社会资源在这两大领域、 尤其是指在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生产领域的分配比例。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IS-LM Model的运用
一、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二、财政政策效果 三、货币政策效果 四、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一、经济政策目标
1.经济政策 :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对经济活动进行 的有意识的经济干预。
2.四大目标: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四大目标的内在矛盾:
充分就业不利于物价稳定。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PPT课件
.
12
• 在什么情况下LM曲线会成为水平线呢?
– 如在果公利式率中水也平就特是别h已低达,到L2了成无为穷一大条,水L平M线曲。 线就会成为一条水平线。这时候,由于 人们会把手中持有的全部债券都换成投 机性的货币余额,所以中央银行想用增 加货币供给量的办法来降低利率并刺激 投资的增加,是不可能有效的。这就是 前面所说过的凯恩斯陷阱。
第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4.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 影响
4.2 财政政策的效果 4.3 货币政策的效果 4.4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
1
• 目的与要求:运用IS-LM模型对政府宏观经 济政策进行分析,了解和掌握财政政策和 货币政策的影响,效应及其决定;掌握宏 观经济政策手段的运用。
• 重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内容,效应与 决定因素;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分析与政策 手段的运用。
少。反之,IS曲线的斜率大(弹性越小),扩张
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越小,从而国民收入增
加的多。
.
16
三 凯恩斯极端情况
• 前面的分析告诉我们,在IS——LM模型中, LM曲线越平坦,或IS曲线越陡峭,则财政 政策的效应越大,货币政策的效应越小。
•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IS曲线成为一条垂直 线,而LM曲线成为水平线,则财政政策可 以充分发挥作用,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这就是所谓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 见P443 图15-5所示 。
① 对利率的影响: 上升
下降
② 对投资的影响: 减少
增加
③ 对消费的影响: 增加
减少
④ 对GDP的影响: 增加
减少
扩张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
① 对利率的影响: 下降
增加
② 对投资的影响: 增加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PPT课件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间的矛盾,就要求政策制定者或 者确定重点政策目标,或者对这些政策目标进行协调。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确定既要考虑国内外的政治、经济 现状与未来发展,又要考虑社会的承受力或可接受程度。
.
5
1)充分就业
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 态。或者说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处于受雇佣或自我雇佣 的状态就被称为充分就业。由于测量各种资源的就业程 度非常困难,因此通常以失业的情况作为衡量充分就业 与否的尺度。
.
12
3、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政策种类 减少所得税
利率 消费 投资 GDP
增加购买和转移支付
投资津贴
扩大货币供给
.
13
4. 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手段
1)经济手段(间接调控) 2)法律手段(强制调控) 3)行政手段(直接调控)
.
14
5.政府干预是必须的
中国理论界和政府部门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认识经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时期,基本的认识是“政府 是万能的,市场是无用的”。这种认识推广到政策上,就是只要计 划,不要市场。
自愿失业:由于不愿按照现行货币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 而引起的失业。
非自愿失业:劳动者愿意按照现行货币工资水平和工作 条件就业,但却找不到工作而产生的失业 。
摩擦性失业:由于信息的不通畅或者劳动者与就业岗位匹 配需要时间以及工作的季节性等诸多因素的作用所造成 的失业。其根源在于寻找工作需要成本。
.
.
16
2)手理论
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看得见的手”必须服从市场 机制的“看不见的手”。政府的作用对市场机制起补充 作用。
第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
一、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二、财政政策效果 三、货币政策效果 四、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确定既要考虑国内外的政治、经济 现状与未来发展,又要考虑社会的承受力或可接受程度。
.
5
1)充分就业
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 态。或者说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处于受雇佣或自我雇佣 的状态就被称为充分就业。由于测量各种资源的就业程 度非常困难,因此通常以失业的情况作为衡量充分就业 与否的尺度。
.
12
3、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政策种类 减少所得税
利率 消费 投资 GDP
增加购买和转移支付
投资津贴
扩大货币供给
.
13
4. 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手段
1)经济手段(间接调控) 2)法律手段(强制调控) 3)行政手段(直接调控)
.
14
5.政府干预是必须的
中国理论界和政府部门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认识经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时期,基本的认识是“政府 是万能的,市场是无用的”。这种认识推广到政策上,就是只要计 划,不要市场。
自愿失业:由于不愿按照现行货币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 而引起的失业。
非自愿失业:劳动者愿意按照现行货币工资水平和工作 条件就业,但却找不到工作而产生的失业 。
摩擦性失业:由于信息的不通畅或者劳动者与就业岗位匹 配需要时间以及工作的季节性等诸多因素的作用所造成 的失业。其根源在于寻找工作需要成本。
.
.
16
2)手理论
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看得见的手”必须服从市场 机制的“看不见的手”。政府的作用对市场机制起补充 作用。
第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
一、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二、财政政策效果 三、货币政策效果 四、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PPT课件
第29页/共51页
(二)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行机制
①再贴现政策[Rediscount Policy]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
三
率或贴现条件以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
大
货
②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
币 政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
策
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量。
r
IS2
LM
IS1 r2 r1
E2
E1
E3
挤出效应
0
Y Y Y 1
2第12页/共531页
Y
财政政策的效果与挤出效应
r
IS2
LM
IS1 r2
投资乘数越小,或投资
E2
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不
敏感,挤出效应就越小
r1
E1
E3
,即财政政策的效果就 越大。反之,则效果就
越小。
0
Y1
Y Y 第2 13页3/共51页
IS2
IS1
LM
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IS
LM1
LM2
r1
E1
E2
r1
EY0
Y1
Y
第15页/共51页
财政政策非常有 效
r
IS1
IS2 LM
r2 E2
r1 E1
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r
LM1
IS
LM2
E1 r1
E2 r2
0
Y1
Y2
Y0
Y1
Y
第16页/共51页
(四)财政政策作 用
1、权衡财政(相机决择)[the Discretionary Approaches]
(二)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行机制
①再贴现政策[Rediscount Policy]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
三
率或贴现条件以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
大
货
②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
币 政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
策
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量。
r
IS2
LM
IS1 r2 r1
E2
E1
E3
挤出效应
0
Y Y Y 1
2第12页/共531页
Y
财政政策的效果与挤出效应
r
IS2
LM
IS1 r2
投资乘数越小,或投资
E2
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不
敏感,挤出效应就越小
r1
E1
E3
,即财政政策的效果就 越大。反之,则效果就
越小。
0
Y1
Y Y 第2 13页3/共51页
IS2
IS1
LM
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IS
LM1
LM2
r1
E1
E2
r1
EY0
Y1
Y
第15页/共51页
财政政策非常有 效
r
IS1
IS2 LM
r2 E2
r1 E1
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r
LM1
IS
LM2
E1 r1
E2 r2
0
Y1
Y2
Y0
Y1
Y
第16页/共51页
(四)财政政策作 用
1、权衡财政(相机决择)[the Discretionary Approache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1.3 关于以上结论的数学解释
1、财政政策乘数
dY
1
dG 1b(1t) dk
h
2、dY/dG与△Y/△G的差异:
财政政策乘数考虑了货币市场的因素。
3、结论: (1) d小,财政政策效果大——IS陡峭 (2) d大,财政政策效果小——IS平缓 (3) k大、h小,财政政策效果小——LM陡峭 (4) k小、h大,财政政策效果大——LM平缓
a、IS陡峭(红线,d小,b小),移动IS曲线, 政策效果大(Y0Y2)
b、IS平缓(蓝我线国,ISd陡大峭,,b所大以),移动IS曲线, 政策效果小(1Y9098Y~1)今采取积极
财政政策。
例: 为什么1998年以来我国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0.19
年度
1985
17.5
4.92
14.8
-4.17
10.1
-15.22
14.1
-18.7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d
1.31
3.72 -0.21 -0.25 -1.95 -11.1 5.23 2.33 3.56 -3.55 -0.66 -0.75
1.2 IS形状不变,LM形状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r
IS4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2、财政政策的极端: 2.1凯恩斯极端
——“挤出”效应等于零,财政政策效果最大 条件: a、LM为水平线,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无限大; b、IS为垂直线,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等于0。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IS1 IS2
LM
r0 y0 y1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1.3 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经济增长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 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 常用实际国经内常项生目产余总额值+资年本均项增目长余率额来=0衡量。
1.4 国际收支平衡:
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一国国际收支差额为0。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2、政府手中的两大法宝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2.2 古典主义极端 ——“挤出”效应无限大,财政政策无
效 条件: a、LM为垂直线,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等于0; b、IS为水平线,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 无限大。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r1
找到⑵工作充的人分。就业的衡量
消除了非自愿失业的就业水平。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1.2 物价稳定:
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 一般可用物价指数来衡量一般价格水平的 变化: 消费物价指数(CPI) 批发物价指数(PPI) 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数 (GDP deflator)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3.1 形成 3.2 影响其大小的因素
4、问题的延伸——IS曲线的中国特色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1.1 LM形状不变,IS形状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r LM
E
r0
E’
O
Y
Y0 Y1 Y2
r0、Y0相同,右移的距离EE’相同,但效果Y0Y2>Y0Y1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结论:
三、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基本原理 2、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四、两种政策的混合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1、一般原理
1.1 LM形状不变,IS形状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1.2 IS形状不变,LM形状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1.3 关于以上结论的数学诠释
2、极端情形:神化财政政策效果,凯恩斯极端 3、一个关键概念——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r
扩张性财 政政策
LM0
r1
E1
紧缩性财
政政策
r0
E0
IS1 IS0 y y0 y1
两个市场的同时均衡模型:IS-LM 模型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第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二、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基本原理 2、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第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二、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基本原理 2、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三、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基本原理 2、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四、两种政策的混合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 充分就业 • 物价稳定 • 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 国际收支平衡
我 国
1986
的
1987
投
1988
资
1989
利
1990
率 弹
1991
性
1992
(
1993
均
1994
值
1995
1996
1997
)
1998
△I/I
△r/r
38.8
22.7
17.33
21.5
0
25.4
6.82
-7.2
34.04
2.4
-9.52
23.9
-12.28
44.4
-4
61.8
11.81
30.4
13.66
LM
IS3
IS2
IS1
O
Y1 Y2 Y3 Y4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结论: a、LM陡峭(k大、h小),移动IS曲线,政策效
果小(Y3Y4) b、LM平缓(k小、h大),移动IS曲线,政策效
果大(Y1Y2)
从图上可以看出, Y1Y2>Y3Y4,而IS移动的距离是相同的。 思考:我国的LM曲线平缓还是陡峭?
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政府 变动税收、支出和借债水平以影响总需求 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所作的决策。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2、财政政策原理分析: 2.1扩张性政策: T↓→IS右移→Y↑, G↑→IS右移→Y↑ 2.2 紧缩性政策: T↑、G↓,导致IS左移,Y下降
图形分析: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第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二、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基本原理 2、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三、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基本原理 2、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四、两种政策的混合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1、财政政策的含义: 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凯恩斯的失业理论:
摩擦性失业:
1.1在充生产分过就程业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如:经济结构
期自的愿⑴、失局业含部:性义的失业。
调整引起的产 业兴起和衰退
的失有业劳。一动般能力指但一不切愿接生受产现要行工素资(水平包而含形劳成 动)都有
非机自有愿会劳失以动业能:自力己并愿愿意意接的受现报行酬工参资水加平生但没产有的状态。
1.3 关于以上结论的数学解释
1、财政政策乘数
dY
1
dG 1b(1t) dk
h
2、dY/dG与△Y/△G的差异:
财政政策乘数考虑了货币市场的因素。
3、结论: (1) d小,财政政策效果大——IS陡峭 (2) d大,财政政策效果小——IS平缓 (3) k大、h小,财政政策效果小——LM陡峭 (4) k小、h大,财政政策效果大——LM平缓
a、IS陡峭(红线,d小,b小),移动IS曲线, 政策效果大(Y0Y2)
b、IS平缓(蓝我线国,ISd陡大峭,,b所大以),移动IS曲线, 政策效果小(1Y9098Y~1)今采取积极
财政政策。
例: 为什么1998年以来我国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0.19
年度
1985
17.5
4.92
14.8
-4.17
10.1
-15.22
14.1
-18.7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d
1.31
3.72 -0.21 -0.25 -1.95 -11.1 5.23 2.33 3.56 -3.55 -0.66 -0.75
1.2 IS形状不变,LM形状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r
IS4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2、财政政策的极端: 2.1凯恩斯极端
——“挤出”效应等于零,财政政策效果最大 条件: a、LM为水平线,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无限大; b、IS为垂直线,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等于0。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IS1 IS2
LM
r0 y0 y1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1.3 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经济增长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 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 常用实际国经内常项生目产余总额值+资年本均项增目长余率额来=0衡量。
1.4 国际收支平衡:
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一国国际收支差额为0。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2、政府手中的两大法宝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2.2 古典主义极端 ——“挤出”效应无限大,财政政策无
效 条件: a、LM为垂直线,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等于0; b、IS为水平线,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 无限大。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r1
找到⑵工作充的人分。就业的衡量
消除了非自愿失业的就业水平。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1.2 物价稳定:
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 一般可用物价指数来衡量一般价格水平的 变化: 消费物价指数(CPI) 批发物价指数(PPI) 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数 (GDP deflator)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3.1 形成 3.2 影响其大小的因素
4、问题的延伸——IS曲线的中国特色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1.1 LM形状不变,IS形状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r LM
E
r0
E’
O
Y
Y0 Y1 Y2
r0、Y0相同,右移的距离EE’相同,但效果Y0Y2>Y0Y1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结论:
三、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基本原理 2、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四、两种政策的混合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1、一般原理
1.1 LM形状不变,IS形状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1.2 IS形状不变,LM形状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1.3 关于以上结论的数学诠释
2、极端情形:神化财政政策效果,凯恩斯极端 3、一个关键概念——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r
扩张性财 政政策
LM0
r1
E1
紧缩性财
政政策
r0
E0
IS1 IS0 y y0 y1
两个市场的同时均衡模型:IS-LM 模型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第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二、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基本原理 2、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第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二、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基本原理 2、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三、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基本原理 2、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四、两种政策的混合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 充分就业 • 物价稳定 • 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 国际收支平衡
我 国
1986
的
1987
投
1988
资
1989
利
1990
率 弹
1991
性
1992
(
1993
均
1994
值
1995
1996
1997
)
1998
△I/I
△r/r
38.8
22.7
17.33
21.5
0
25.4
6.82
-7.2
34.04
2.4
-9.52
23.9
-12.28
44.4
-4
61.8
11.81
30.4
13.66
LM
IS3
IS2
IS1
O
Y1 Y2 Y3 Y4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结论: a、LM陡峭(k大、h小),移动IS曲线,政策效
果小(Y3Y4) b、LM平缓(k小、h大),移动IS曲线,政策效
果大(Y1Y2)
从图上可以看出, Y1Y2>Y3Y4,而IS移动的距离是相同的。 思考:我国的LM曲线平缓还是陡峭?
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政府 变动税收、支出和借债水平以影响总需求 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所作的决策。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2、财政政策原理分析: 2.1扩张性政策: T↓→IS右移→Y↑, G↑→IS右移→Y↑ 2.2 紧缩性政策: T↑、G↓,导致IS左移,Y下降
图形分析: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第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二、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基本原理 2、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三、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基本原理 2、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四、两种政策的混合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1、财政政策的含义: 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1)
凯恩斯的失业理论:
摩擦性失业:
1.1在充生产分过就程业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如:经济结构
期自的愿⑴、失局业含部:性义的失业。
调整引起的产 业兴起和衰退
的失有业劳。一动般能力指但一不切愿接生受产现要行工素资(水平包而含形劳成 动)都有
非机自有愿会劳失以动业能:自力己并愿愿意意接的受现报行酬工参资水加平生但没产有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