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与天气的不同
地理-天气与气候
![地理-天气与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e251730676eeaeaad0f33084.png)
地形
对气温的影响
对降水的影响
纬度高,气温低; 纬度低,气温高。
赤道地区降水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
冬季陆温低海温高, 夏季陆温高海温低。
近海迎风处降水多, 近海无风处降水少, 远海地区降水少。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 迎风坡多地形雨,
降低
背风坡少雨。
开心辞典
NO.2 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
因素。
检
测
二 说
C
说
非
洲
的 气 候
B
类 型
A
B B
C
世界气候专题总结 热 带 1.全年气温都在20℃以上可判定是热带的气候。 气 候 2.全年多雨的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少雨的是热带沙漠气 判 候。 别 3热带季风气候(分旱雨两季)年降水量大于热带草原气
候(分干湿两季)。.
岸一
温 带
、 气候类型:1.亚热带季风气候 2.温带季风气 大候 陆 共同点:夏季多雨型,雨热同期
(地中海周围最典型)
温带海洋性 气候
全年_ _
南北纬_ °- _ °大陆_岸 (欧洲西部最典型)
自我纠正卡: 温带主要气候类型
温带气候 类型
特征
分布
亚热带季风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气候
亚热带地区大陆东岸
温带季风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地区的亚欧大陆东岸 气候
温带大陆性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少雨 气候
A
B
C
D
A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B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C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 D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d7eb691c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3.png)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和气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的两个词,它们似乎有着相似的含义,但实际上它们有着不同的定义和概念。
天气是指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的大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风力等因素。
而气候则是指某一地区在长时间内的天气状况的统计平均值。
尽管它们有着相似的特征,但是它们之间的区别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天气是短期的,而气候是长期的。
天气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的大气状况,它通常是以小时、天或者几天为单位来衡量的。
我们经常会听到天气预报,它可以告诉我们明天或者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
而气候则是指在一个长时间范围内的天气状况的统计平均值,通常是以数十年为单位来衡量的。
气候可以告诉我们某个地区的一年四季的平均气温、降水量等信息。
因此,天气可以很快变化,而气候则是相对稳定的。
其次,天气是局部的,而气候是整体的。
天气是指某一特定地点的大气状况,它的变化通常是受到地理位置、地形、海洋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同一天,在北方可能下雪,而在南方可能阳光明媚。
而气候则是指某一地区在长时间内的天气状况的统计平均值,它的变化受到更广泛的因素的影响,包括经度、纬度、海洋环流等。
因此,同一地区的气候通常是相对稳定的,而不同地区的气候则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此外,天气和气候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天气的变化可以影响气候的形成和演变。
例如,长时间的干旱或者暴雨会对一个地区的气候产生影响,从而改变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而气候的变化也会影响天气的表现。
例如,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洋温度升高,会增加热带风暴的频率和强度,从而影响到某些地区的天气情况。
最后,天气和气候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天气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日常活动和生活方式。
例如,下雨天我们可能会选择待在室内,而阳光明媚的天气则会让我们更愿意外出活动。
而气候则会对我们的长期决策产生影响。
例如,农民需要根据气候的变化来安排种植和收获的时间,政府需要根据气候的变化来制定环境保护政策等。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及其预测方法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及其预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4c615d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1b.png)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及其预测方法天气和气候是生活中常常被提到的词语。
但是,许多人并不清楚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实际上,天气和气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分别指的是短期和长期的大气变化。
同时,对于天气和气候的预测,有着不同的方法和方式。
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是指地球大气系统短时间内的状态和变化,如降雨、阵风、气温等。
一般所说的“今天天气怎么样?”就指的是当天的大气状况。
由于大气状态变化快速,因此天气也是相对短暂的。
预测天气的常用方法是利用气象观测设备观测气候参数,然后通过分析和计算得出结果。
传统的观测设备包括气象实验室和地面气象站等,近年来,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例如气象雷达、卫星、气象探测器等,天气预测的准确度逐渐提高。
相对于天气,气候是指长时间大气状态的统计特征。
这里的长时间通常是指几十年或更长的时间范围,因此气候是相对长期的。
气候的变化通常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地球表面的物理特征、人类活动等。
预测气候是一项比较复杂的任务,常用的方法是建立气候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等手段预测气候变化趋势。
然而,由于气候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例如人类活动的干扰等,因此气候预测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
二、天气预测的方法天气预测是指利用观测数据和模型计算技术来预测未来几个小时到几天的天气。
目前,天气预测包括传统的观测指标和新型的卫星数据等多种方法。
这里举几个例子:1.气压、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传统的气象观测站会定期记录气压、温度和湿度等气象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反映出当地天气状况,并通过预测算法来推测未来几天的气候变化。
2.卫星数据:卫星可以提供在地球上空的气象信息。
通过对卫星数据的捕捉和处理,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区域的天气变化。
例如,卫星可以监视云的形成和移动情况,还可以记录热带气旋的形成和变化等。
3.气象雷达:雷达是一种可以发送和接收电磁波的设备,可以用来测量降雨率、风速等气象参数。
通过数据分析和计算,可以预测朝着某个地区移动的降雨系统等天气特征。
备战中考: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专题训练讲义
![备战中考: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专题训练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6026173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7f.png)
备战中考: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专题训练讲义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考点二、天气与气候的区别题型分析(2022·广西河池)“气候”和“天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下列描述属于气候的是()A.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B.今晨寒风凛冽,气温聚降C.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D.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答案】C【解析】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据各诗句的意思可得:ABD描述的是某个地方在短时间内的阴晴、冷热变化,属于天气;C描述的云南的多年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
故选C。
1.(2022·广西北海)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语句中描述气候的是()A.我的家乡冬无严寒,夏无酷暑B.昨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C.真是寒风凛冽的一天啊D.天空突然大雨倾盆【答案】1.A【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我的家乡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描述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A正确。
选项昨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真是寒风凛冽的一天啊,天空突然大雨倾盆表示的是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B、C、D错误。
故选A。
人们通常用某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时期的天气平均状况来描述气候。
例如,人们说北京的气候是: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2022·吉林白山)“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语句中描述天气的是()A.春暖花开,草长莺飞B.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C.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答案】2.D【解析】2.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由此判断春暖花开,草长莺飞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描述的是气候,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天气。
解读天气变化:气候与环境的关系及影响
![解读天气变化:气候与环境的关系及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09a3e8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65.png)
解读天气变化:气候与环境的关系及影响引言天气的变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
有时候变得炎热,有时候变得寒冷,还会出现下雨、下雪等不同的天气现象。
那么,这种天气的变化与气候和环境有什么关系呢?本文将解读天气变化与气候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气候与天气的区别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气候和天气的区别。
虽然气候和天气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混淆使用,但它们实际上指的是不同的概念。
•气候:指的是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和气象统计数据。
气候往往是在较长的时间跨度内稳定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例如,某个地区的气候可能是湿润的、干燥的、温暖的或寒冷的。
气候通常以年为单位来描述,据此可以推断该地区的平均温度、降雨量和风向等。
•天气:指的是特定时刻和地点的气象条件和现象。
天气是短期的,每天都在变化。
例如,今天的天气可能是晴朗的、多云的、阴沉的或下雨的。
天气主要受气压、温度、湿度和风向等因素的影响,并且往往在当天有所改变。
气候与天气的影响因素那么,气候和天气的变化究竟是受什么因素影响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其中的关键因素。
大气环流和气压系统大气环流是指整个地球上空大气的运动方式和模式。
地球上的大气环流主要包括赤道气流、中纬度气流和极地气流。
这些气流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不同的气压系统,例如副热带高压、气旋和反气旋等。
•赤道气流:由于地球的自转和赤道地区的高温,空气在赤道附近上升,形成副热带低压带。
上升的空气再向两极流动,形成赤道气流。
•中纬度气流:由于赤道地区与极地地区的温度差异,空气在中纬度上升和下降,形成大规模的高压和低压系统。
这些系统驱动了中纬度地区的气候和天气变化。
•极地气流:冷空气在极地附近下沉,形成极地高压带。
从极地向中纬度汇聚的空气形成了极地气流。
大气环流和气压系统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天气的变化。
例如,在副热带高压占优势的区域,天气往往晴朗而干燥;而在气旋和反气旋活跃的地区,天气往往多云或阴沉,并有可能下雨。
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天气
![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天气](https://img.taocdn.com/s3/m/ca39ba0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73.png)
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天气气候和天气是地球上不同地区的重要特征,它们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经济活动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和天气状况也因此各不相同。
本文将分析和比较几个代表性地区的气候和天气特征。
欧洲地区的气候变化多样,主要分为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两大类型。
大陆性气候地区冬季寒冷而夏季炎热,年降水量较少;海洋性气候地区冬季较温暖而夏季较凉爽,年降水量相对较多。
例如,北欧国家挪威位于北极圈内,气候严寒,夏季短暂而凉爽,冬季漫长且严寒,常年有大量降雪。
而地中海沿岸地区,如法国南部,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干燥,适宜种植葡萄和橄榄等农作物。
南美洲是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的主要分布区域。
巴西位于赤道附近,气候高温多雨,年均降水量较大。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巴西的气候特色之一,全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独特而多样。
而智利位于南美洲南部,气候受到冷流的影响,沿海地区气温较温和,而内陆地区气温较低,冬季常年有大量降雪。
亚洲地区的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从寒冷的西伯利亚到炎热的中东地区。
例如,中国是一个面积广阔的国家,北方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夏季炎热,年降水量较少;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冬季温和而夏季炎热,年降水量较多。
另外,印度也是亚洲地区气候多样性的代表,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凉爽而夏季炎热潮湿,降雨集中在季风期。
非洲大陆南北纵向跨越了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等多个气候带。
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沙漠,沙漠气候干燥,几乎没有降水。
而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年降雨量适中,有利于大草原的生长和动物的迁徙。
总而言之,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天气情况各不相同,这是由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大气环流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的。
对于人类而言,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天气特点,有助于进行合理的农业种植、旅行规划和灾害防护等方面的决策。
因此,深入研究气候与天气变化,对于人类来说至关重要。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50217bf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78.png)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和气候是两个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词汇,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天气是指某个特定时间和地点的大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风力等因素,而气候则是指长期的天气条件在某一地区的统计数据。
虽然天气和气候之间存在着较明显的区别,但它们又彼此相互关联。
天气是气候变化的一部分,它是气候系统中的一个短期现象。
当我们谈论天气时,我们通常考虑的是某一天或几天内的天气状况。
我们可以根据天气条件来预测某天是否会下雨、是否会有大风等。
天气是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所以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人们说:“今天的天气真热!”或者是“昨晚的天气太冷了!”。
天气变化是由大气环流、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决定的。
相比之下,气候是对一个地区持续时间较长的天气条件进行总结和统计。
气候通常是以几十年的时间为单位来计算的。
气候更多地考虑的是某一地区的长期天气状况,以及这种状况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趋势。
我们通过气候来描述各个地区的典型特征,例如高海拔地区的寒冷气候,赤道地区的热带气候等。
此外,气候变化通常更加缓慢,并且是由地球的气候系统和自然循环效应所主导的。
天气和气候之间的区别可以通过举例来说明。
假设某个地区的气候是多雨的,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地方的气候整体上是湿润的。
然而,即使这个地方的气候是湿润的,也不意味着每一天都会下雨。
在某些天气条件下,依然可以出现干燥的情况。
此外,气候与地理位置也息息相关。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
赤道附近的地区通常气候炎热,因为赤道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多,温度相对较高。
而位于地理极地附近的地区则经常是寒冷和冰雪覆盖,因为在那里太阳照射相对较少。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天气和气候的不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合理安排出行和活动。
此外,对于农业、工业和环境等领域的决策者来说,正确理解天气和气候的区别非常重要。
各个领域的决策都需要基于可靠的气候数据和预测,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典型例题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典型例题气候与天气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e4b939dd524de518964b7da7.png)
典型例题——“多变的天气”1.下列句子哪些是描述天气的?哪些是说明气候的?(1)北京一年有四季的变化,且四季分明。
(2)海南岛全年皆夏。
(3)预计未来24小时将有沙尘影响我市。
(4)昨夜狂风暴雨,今天却晴朗无云。
【解析】此题虽然较为简单,但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判断出哪些句子描述的是天气,哪些句子描述的是气候,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能够在生活中正确的使用“天气”这一术语。
【选题角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天气与气候的理解【答案】天气:3、4 气候:1、22.写出有关天气与气候的成语或谚语(短句、诗句)等各四个【解析】天气与气候都描述大气的状况,学生容易将两个混淆,分不清哪些语言属于描述天气、哪些语言属于描述气候。
仔细分析两者的定义,天气是气候的具体表现,在冬季寒冷的季节里,也可能有一个相对温暖的时刻,但总体是冷的。
气候重定性描述,所以多年是稳定的。
学生可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
分析时注意抓住天气与气候的主要区别—时间的长短。
【答案要点】天气:东边日出西边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风和日丽;瓢泼大雨;……气候:冬冷夏热,冬雨夏干;四季如春;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天无三日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冷在三九,热在三伏;……【选题角度】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天气与气候概念的理解以及获取资料的能力,使学生重视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实践、智慧的结晶。
3.读图,依据天气预报中的常用符号写出某城市某日的天气状况:(1)天气由转。
(2)最低气温℃,最高气温℃,气温日较差℃。
【选题角度】本题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会读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要素,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答案】(1)天气由晴转阴。
(2)最低气温7 ℃,最高气温 19 ℃,气温日较差 12 ℃。
4.分析表格并回答问题:下列表格为北京20XX年2月9日的空气质量数据,分析回答:主要污染物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SO287 二级NO254 二级可吸入颗粒物114 三级(1)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空气质量属级,空气质量状况为。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是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是](https://img.taocdn.com/s3/m/a9f004f2ba0d4a7302763a21.png)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是:天气是多变的;气候一般变化不大。
2、表示天气和气候的句子:天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气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3、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白色越浓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4、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5、测量气温的仪器是温度计,要求放在距离地面1.5米的百叶箱中。
6、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7、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南半球与北半球正好相反。
8、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9、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度。
10、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11、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
12、测量降水的仪器是雨量器。
13、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地形雨),背风坡降水少。
1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15、纬度位置影响气候:气温----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
降水----赤道地区多,两极地区少。
海陆位置影响气候:气温----夏季陆高海低;冬季陆低海高。
降水----近海迎风处降水多;远离海洋出降水少,近海无风处降水少。
地形影响气候:气温----山上气温低,山下气温高。
降水----迎风坡多地形雨,背风坡少雨。
例子:夏季青藏高原是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庐山是我国夏季著名的避暑胜地;--地形因素冬季黑龙江省冰天雪地,海南省繁花似锦;---纬度因素北京的气候比乌鲁木齐湿润;同纬度的西亚、北非是沙漠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鱼米之乡;----海陆位置16、大气变暖的原因是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碳的数量不断增加。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是什么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5673a069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a.png)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一天气与气候的时间长短不同。
天气是短期内的,以天、小时等为单位变化;而气候的周期更长,通常是30年或更长时间,是一段时间内可预测的平均天气。
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
天气现象则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闪、雪、霜、雷、雹、霾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
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
中国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与天气不同,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规定,一个标准气候计算时间为30年。
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
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的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如风、云、雾、降水等的综合;气候是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包括该地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以及某些年份偶尔出现的极端天气状况。
天气是短时间的,具有多变性;气候是长期的,具有稳定性。
天气由气团、锋等影响下形成;气候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长时间相互作用下形成。
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或听到天气和气候这两个词语,很多人将其混为一谈,认为都一样,其实,两者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和联系。
天气,是指一个地区较短时间的大气状况,也是一定区域内在某一瞬间或某一较短时间内大气中影响着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各种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及其变化的总称。
气候,是指整个地球或其中某一个地区一年或一个时期的天气状况的多年特点或者说,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及其变化特征,既反映平均情况,也反映极端情况。
三天气与气候是两种不同时间尺度的大气现象,天气是短期的,气候是长期的。
天气是气候的基础,而气候则是对天气的一种概括。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解读课件: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共47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解读课件: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共4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cbdfea1941ea76e58fa0498.png)
对比各气候类型的异同点
温度带
气候类型
相同点
不同点
雨林气候
终年多雨
热带
季风气候 草原气候
分旱、雨两季 终年高温
分干、湿两季
沙漠气候
终年干燥
对比各气候类型的异同点
季风气候
冬季少雨、夏季多雨
亚热带
冬季温和,夏季炎热
地中海气候
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温带
季风气候
冬季干燥、夏季多雨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大陆性气候
降水分布规律及原因
赤道热,降水多; 两极寒,降水难。 回归线,分两边; 陆西岸,副高带, 信风吹,降水亏; 陆东岸,有季风, 气候温,降水富。 中纬度,居内部, 距海远,气候干。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世界“雨极”: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世界“干 极”:智力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气象学上通常用一天中8时、14时、20时、2时四个 时刻气温值的平均数作为一天的平均气温,这是为什么?
从理论上讲,日平均气温是全天各瞬间气温的平均值。而实际上, 要得到这样的平均值是非常困难的。根据气温的日变化规律,14时和2 时接近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8时和20时分别是与这两个时 刻间隔相等的时刻,照这种方法算出的日平均气温值误差很小,接近真 实值,所以通常采用“四次定时观测法”测量日平均气温。
谚语与天气
一雾三晴,重雾三日必大风。 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
雾与霾的区别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为了避免温度计受到太阳直接照射和外界风沙、降水的影响,通 常把温度计放置在特制的四面通风的百叶箱里。平时我们所说的气温 是指距离地面1.5米高处的空气温度,因为这一高度既基本上脱离了地 面温度的影响,又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一般范围。
专题12 气温、天气与气候(原卷版+解析)
![专题12 气温、天气与气候(原卷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feb11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6a.png)
第2章天气与气候专题12 气温、天气与气候类型一气温 (2)类型二风和降水 (3)类型三天气 (6)类型四气候 (8)【方法归纳】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与气候虽然都是表示天气状况,但两者的特点不同:从时间上看,天气描述的短时间,而气候描述的时间为长时间;从是否会发生变化上看,天气常变化,而气候少变化,具有稳定性。
2.北半球陆地气温最高月份是7月,气温最低月份是1月份,海洋气温最高月份是8月,气温最低月份是2月。
3.百叶箱一般安放在离地面1.5米高度的地方。
因为这个高度气温变化比较稳定,同时这个高度也是人类一般活动的范围。
4.湿度的理解,湿度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习时可充分联系实际,从一些生活经验出发。
如冰箱在潮湿的环境中会“出汗”,打开冰箱门会涌出“白雾”等。
5.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量空气相对湿度的方法:先读出干球温度计示数,再读出湿球温度计示数,然后计算它们的温度差。
最后通过查相对湿度表,得出相对湿度。
6.降雨量的测量通常用雨量杯来测定,雨量杯上的刻度是根据雨量筒口的面积换算的,读数即为降雨量“毫米”。
还可用虹吸雨量计和翻斗式雨量计来测量。
7.锋是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冷暖空气的交界面叫做锋面。
冷锋和暖锋系统应根据锋面的移动方向来判断锋面系统对所预报地区产生的影响。
锋面移动的方向大致就是天气图上冷、暖锋面的三角或半圆凸所指的方向。
锋面系统移入该地,则该地会逐渐出现此类锋面影响下的天气。
①冷锋: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
常带来降温、大风和降雨的过程。
表示方法:②暖锋: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
常带来降雨天气,并能使气温升高。
表示方法:8.影响气候的因素(1)纬度: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相反。
(2)海陆分布:海洋上水汽充足,空气湿润,因此沿海地区的降水一般要比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更丰富(3)地形:①对气温的影响: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
在对流层,地面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约6℃。
气候基础必学知识点
![气候基础必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b9a469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3.png)
气候基础必学知识点
1. 气候与天气的区别:气候是长期统计的天气状况,包括一定时期内的平均气温、降水量、湿度、风向等;天气是指短期内的气象状况,如一天或几天的气温变化、降水等。
2. 气候系统:包括大气、海洋、陆地和生物等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系统,共同决定气候变化。
3. 气候变化:指气候系统在长时间尺度上发生的变化,包括由旧气候向新气候过渡的过程。
4. 气候因素:影响气候变化的各种因素,如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和公转、大气运动、水循环等。
5. 气候带:根据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特征划分的区域,由赤道至两极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
6. 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地球上不同地区由于纬度、海洋和陆地分布、海洋暖流等因素不同,导致气候特征各异。
7. 温度和降水分布:地球表面不同地区的温度和降水分布差异很大,受纬度、高度、地形等多种因素影响。
8. 气候类型:地球上有不同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大陆气候、寒带气候等。
9. 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会对生态系统、经济、社会和人类健康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如海平面上升、干旱和洪涝灾害增加等。
10. 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社会提出了减排温室气体、推广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保护生态环境、适应气候变化等一系列措施。
气候与天气有何不同
![气候与天气有何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8092447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81.png)
气候与天气有何不同气候与天气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两个词汇,它们都与大气状况有关,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气候和天气在气象学上有着不同的定义和特点,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首先,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统计得出的一种气象现象。
气候是对一个地区在较长时间内(通常是30年)的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结果。
气候包括了温度、湿度、降水量、风向风力等多种气象要素,是一个地区长期气象变化的综合表现。
气候是相对稳定的,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显著变化,通常需要通过长期的观测和统计才能得出准确的气候特征。
相比之下,天气是指短期内大气状况的表现。
天气是指某一时刻或某一天的气象状况,包括了温度、湿度、降水、风力等气象要素。
天气是瞬时的、具有不确定性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天气的变化通常受到气压系统、气流、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天气预报也相对较难准确预测。
其次,气候和天气在时间尺度上也有所不同。
气候是长期的气象变化,通常是以年、季、月为单位进行统计和研究的。
气候的变化是相对缓慢的,需要通过长时间的观测和记录才能发现气候的变化规律。
而天气是短期的气象变化,通常是以小时、天为单位进行观测和预测的。
天气的变化是快速的,可能在几小时内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此外,气候和天气在空间范围上也存在差异。
气候是对一个地区长期气象要素的统计结果,是一个相对较大范围内的气象现象。
气候的分布通常是相对均匀的,同一地区的气候特征会比较相似。
而天气是短期内某一时刻或某一天的气象状况,是一个相对较小范围内的气象现象。
天气的分布通常是不均匀的,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天气状况可能会有较大差异。
综上所述,气候和天气虽然都与大气状况有关,但在定义、特点、时间尺度和空间范围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气候是长期的、相对稳定的气象现象,是对一个地区长期气象要素的统计结果;而天气是短期的、具有不确定性的气象现象,是某一时刻或某一天的气象状况。
天气学和气候学的概念区别
![天气学和气候学的概念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740b089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af.png)
天气学和气候学的概念区别天气学和气候学是地球科学领域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研究的对象虽然都与大气有关,但在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
天气学是研究大气现象、天气变化和天气预报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的是大气的瞬时状态和短期变化,并通过观测、实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进行研究。
天气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温度、湿度、压强、风力、降水、云量以及天气现象(如雾、霜、雨、雪等)等。
天气学的目标是对天气进行观测、监测、预测和控制,以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安全需求。
天气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测、实验、数学统计和数值模拟等。
气候学是研究长期平均气候特征、气候变化和气候系统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的是大气的长期统计性质和稳定性,并通过长时间序列的观测数据和历史记录来研究。
气候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气温、降水、风向、气压、湿度等气候要素以及气候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长期变化和气候系统的相互关系等。
气候学的目标是揭示气候变化的规律和机制,预测和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为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气候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统计分析、模式仿真、回归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等。
天气学和气候学的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时间尺度不同:天气学研究的是大气的短期变化,通常关注的时间尺度为小时到几天;而气候学研究的是大气的长期统计特征,通常关注的时间尺度为数年以上。
2. 空间尺度不同:天气学主要研究的是具体地点(如城市、区域)的天气状况,关注的空间尺度比较小;而气候学主要研究的是大范围地区(如洲际、全球)的气候特征,关注的空间尺度比较大。
3. 研究内容不同:天气学主要关注的是大气的瞬时状态和短期变化,包括温度、湿度、压强、风力、降水等要素的观测、分析和预报;而气候学主要关注的是大气的长期平均特征和稳定性,包括气温、降水、风向等气候要素的统计、模拟和预测。
4. 研究方法不同:天气学主要依靠实时观测、数学统计和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应用于短期天气预报;而气候学主要依靠长时间序列的观测数据、历史记录和数值模式等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应用于气候预测和气候变化研究。
不同的气候和天气现象
![不同的气候和天气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5f9ae14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1d.png)
不同的气候和天气现象我们生活的地球,气候和天气现象丰富多样,就像一个变幻无穷的大舞台,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种精彩的“节目”。
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期的大气状况,包括温度、降水、风等要素的平均状况和变化特征。
而天气,则是短时间内大气的具体状态。
比如说,“热带雨林气候”描述的是某个地区常年的总体状况,而“今天有雨”则是指当下的天气情况。
先来说说热带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是地球上最湿润的地区之一。
这里茂密的雨林郁郁葱葱,生物种类繁多。
想象一下,阳光几乎直射地面,热量源源不断,雨水频繁而充沛,使得这里的植物能够迅速生长,动物们也在这丰富的资源中繁衍生息。
热带草原气候则有着明显的干湿两季。
雨季时,草原一片翠绿,各种食草动物欢快地觅食;干季来临,草木枯黄,水源变得稀缺,动物们不得不长途迁徙,寻找新的生存之地。
热带沙漠气候,那是极度干燥和炎热的世界。
烈日无情地烘烤着大地,沙子滚烫,很少有降水。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只有那些适应能力极强的生物才能存活下来,比如仙人掌和骆驼。
亚热带气候也有其独特之处。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我们国家的南方地区就有这种气候,夏季的闷热潮湿和冬季的温和湿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在地中海沿岸,夏天阳光明媚,人们尽情享受海滩的欢乐;冬天则细雨绵绵,给大地带来滋润。
温带气候同样各具特色。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温差较小。
这里的植被茂盛,四季如春,是许多人向往的宜居之地。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差较大,降水相对较少。
在广袤的大陆内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季节的变化十分明显。
寒带气候则是极寒的世界。
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终年严寒,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生命的存在显得极为艰难。
除了气候类型,各种天气现象也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变化和惊喜。
晴天,阳光普照,天空湛蓝,让人心情愉悦。
但在炎热的夏天,长时间的晴天可能会导致干旱和高温。
阴天,天空被云层遮蔽,光线变得柔和,有时会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但持续的阴天可能会让人感到压抑。
春天的气候与天气变化
![春天的气候与天气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5a670baa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4.png)
春天的气候与天气变化春天是四季之中变化最为明显的季节之一,随着冬去春来,气候逐渐回暖,天气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本文将从气候的特点和天气变化两个方面来探讨春天的气候与天气。
一、气候的特点春天的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
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升高,阳光照射面积增大,春天的气温开始回升。
虽然春季是温暖的季节,但气温的波动也是比较大的。
早晨和晚上仍然比较凉爽,而白天则比较热。
例如,在早晨和晚上我们可能会感到有点凉意,但到了中午就会感到暖和了。
此外,春天还伴随着雨水的增多,湿度较高,常常出现雨水交替的天气情况。
二、天气的变化春天的天气变化非常多样化,从阴雨天到晴朗天晴朗天,从寒冷到温暖,原本冬日懒洋洋的大地在春天到来时焕发出勃勃生机。
以下是春季常见的几种天气变化:1. 阴雨天:春季的阴雨天较为常见。
一场春雨就能将寒冷的冬天消除。
春雨滋润大地,使万物复苏。
阴雨天气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往往会使人感到疲倦和困倦。
然而,阴雨天也常常会带来美景,如细雨中的樱花,雨中的彩虹等都给人带来一种别样的美感。
2. 晴朗天:春天的晴朗天气是大家所喜欢的,阳光明媚,天空湛蓝,给人一种舒爽的感觉。
春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室内,给人带来温暖的感觉,让人更有活力。
此时,蓝天和白云交相辉映,花草树木也会逐渐绽放,春天的美景尽收眼底。
3. 温暖天:春天的气温逐渐回升,天气变得比较温暖。
特别是在白天,阳光充足,气温适宜,往往是我们外出游玩的好时光。
此时,户外的活动也变得更加容易和愉快。
4. 多风天:春季的风也比较多,尤其在午后和傍晚的时候,常常会有微风或大风吹过。
春风吹拂,给人带来清新的感觉,也有助于散去冬季的寒意。
但是,春风也会带来扬尘和花粉,给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带来不适。
综上所述,春天的气候与天气变化相对较为明显。
春季是一个气候温暖湿润的季节,气温回升,但波动也大;天气变化多样,从阴雨天到晴朗天,从寒冷到温暖。
我们可以根据春天的气候和天气特点,选择适宜的服装和外出活动,享受春天的美好。
天气和气候有何不同
![天气和气候有何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3288a89c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0.png)
天气和气候有何不同?马克·吐温(Mark Twain)和科幻小说作家罗伯特·海因莱因(Robert Heinlein)等人曾经说过:“气候在我们的预期中,而天气则是我们正在经历的。
”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内所经历的大气现象。
今天热不热?会不会下雨?是晴天还是阴天?气候则是长时间内这些天气状况的统计平均值,通常以几十年为期。
这个地区是热带气候还是极地气候?是雨林还是沙漠?这便是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为什么预测长期天气非常困难?因为不论是1年后还是10年后的任意一天,可能的温度会有几十华氏度甚至几十摄氏度的波动范围。
当然,那天也可能会出现强降水或完全没有降水。
气候是长期平均状态,因此准确地预测气候要相对容易一些。
格陵兰终年,甚至每个月都比肯尼亚冷得多,而亚马孙地区几乎全年都比撒哈拉沙漠湿润得多。
那些被我们形容为“极端”的天气事件是指一个地区、一定时间内的天气严重偏离常态气候的事件,尤其在事件可以持续几天,甚至几个月,并且分布范围很广的情况下。
如果格陵兰出现长达一个月的反常高温,或是亚马孙地区出现持续一个月的反常干旱,我们便可称其为极端天气事件。
天气事件的极端性或罕见性是由其发生频率决定的:十年一遇、百年一遇,或是千年一遇。
虽说气候是统计平均值,在几十年的短期内变化很小,但人类活动正在迅速改变气候,创造出一种“新常态”。
一些过去百年一遇的风暴现已变成十年一遇。
气候变化将会使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变得更为炎热和干燥,那么我们可以预测包括地中海和美国西南部在内的这些地区遭遇的干旱事件的持续时间将会更长,后果会更严重。
最后,我们已经预测到气候将会发生巨变,很多地区的常态气候都会变成干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候与天气的不同
地球大气经常在运动和变化着,因此人们看到的天气现象总是处在千变万化之中。
有时晴空万里,风和日丽,有时浓云密布,风狂雨骤,具有瞬息万变的特征。
天气就是指一个地方在短时间内气温、气压、温度等气象要素及其所引起的风、云、雨等大气现象的综合状况。
天气是瞬息万变的,但它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在大气运动过程中,不同性质气团的矛盾斗争,形成不同的天气系统,而每种天气系统都具有一定的天气特点。
因此,掌握天气系统的演变和移动规律就能分析出未来的天气变化。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的和特殊的年份偶然出现的天气状况的综合。
气候和天气有密切关系: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对天气的概括。
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是通过该地区各气象要素(气温、湿度、降水、风等)的多年平均值及特殊年份的极端值反映出来的。
例如,北京的气候:一月份平均气温是-4.7℃,七月份平均气温是26.1℃,最低气温记录是-22.8℃(1951年1月13日),最高气温记录是42.6℃(1942年6月15日);年平均降水量636.8毫米,夏季(6~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4•%。
概括说来,北京的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气候是一种最复杂的自然现象,是自然地理诸要素中一个最重要最活跃的要素,气候条件不仅决定着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改变着地表形态,也影响人类的活动。
各项生产建设活动和国防建设无不需要考虑气候的影响。
气候已成为一种自然资源,供人类充分利用,为人类造福。
但是,气候也有其不利的一面,有时也给人类带来某些灾害,人类通过改变下垫面的状况和低层大气中的某些成份,影响热量和水分状况的收支,从而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改变了气候状况,使气候变得更加复杂。
如果改变得合理,会使气候向着有利于人类活动的方向发展;如果改变得不合理,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规律,则会使气候对人类造成危害。
大气过程因受各项物理因子的影响,变得非常复杂。
因而,全球各地气候皆有差异,且类型多样而复杂。
全球从南向北,不同的纬度有不同的气候带。
它们基本上沿纬向排列,成带状分布。
另外,由于所处的海陆位置不同,在同一纬度的大陆东、西岸和内陆可以出现不同类型的气候。
例如,地中海地区和我国长江流域几乎处于同一纬度带,但一个在大陆的西岸,一个在大陆的东岸,地中海地
区冬湿夏干,而我国长江流域却冬干夏湿。
这些差异使气候的纬度地带性分布遭到破坏,呈现出非地带性分布。
即使在同一纬度、同一地区,由于山地、高原、森林、沙漠等下垫面性质的不同,又有山地气候、高原气候、森林气候、沙漠气候之分。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等农谚,就是山地气候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