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第一部分地球的宇宙环境★考点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天体系统的含义: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由高到低的层次:(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系成员: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中心天体是太阳。
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考点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普通性体现在:①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②八大行星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分为三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2)特殊性体现在:地球存在生命物质★考点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大气、水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能源。
(石油、天然气).太阳辐射影响因素(三个)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特点及原因太阳能风能开发条件评价能源丰富,市场大小距离,资金,技术,政策新能源的优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
缺点:能量密度小,变化大不稳定。
★考点4: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由内至外可以分为光球、色球、日冕层。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的平均周期为11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①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
②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两极地区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
④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相关性。
★考点5: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考点6: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圈与天气气候PPT课件
-
68
5、案例
台风天气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形成的。
北方秋季“秋高气爽”的天气、长江中下游 地区7月份出现的伏旱天气、两极地区的极地 高压等都是反气旋控制下形成。
-
69
合作探究
-
70
锋面气旋
气旋与锋面联系在一起
(以北半球为例)
高
高压脊
高压脊线上气流以辐散 为主,不能形成锋面。
F
低
C
DE
低
冷锋
低压槽
低压槽线上气流以辐 合为主,易形成锋面。-
B A
暖锋
71
O2
维持生物活动必需的物质
空 气 次要
成分
CO2 O3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调节地表温度
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被誉 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水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固体杂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
4
2、大气圈的结构
大气的垂直分层的划分依据:
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 动状况的差异,将大气层分为对流层、 平流层、高层大气。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乙>甲>丁>丙 D.丙>乙>甲>丁
-
27
基础练习
5.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 A)
6.在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是先有气流的水平运动 然后才有气流的垂直运动。( B )
-
28
(二)大气水平运动—风 1、气压梯度 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
18
(一)热力环流
1、含义: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 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_第二单元_第二节_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课件_第二课时)
B.②④ D.②③
【练习3】下列四幅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中,正确的是哪幅? 〖解析〗 ①明确图形结构: 近地面与上空 ②等压面值的变化
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高、低气压一般是相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 ③气温高低与气压值的关系(规律): 同一水平面上(高度上),气温越低,气压越高 同一地点的垂直方向上,高空与地面气压变化状况相反
A B A
820 818 816 814 南半球高空
B 高
低 C 北半球近地面
C 北半球近地面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比较风速
A
1000百帕 1008百帕
B
1016百 帕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 梯度力越大,风力也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时,近地面 与高空、海面与陆地的风速?
练习:图中是北半球近地面,画出A、B两地的风向
海风和陆风形成示意图
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上 高,空气膨胀上升,高空气压升高,空气由大 陆流入海洋;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海洋 上空因有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使下层空气 由海洋流入大陆,形成海风(如图a)。夜间,陆 地降温快,气温比海上低,空气冷却收缩,地 面气压比海面高,使下层空气由陆地吹向海洋, 形成陆风(如图b)。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练习1 读下图(a、b表示等压面),完成下列要求:
D
A B
a
C
b
垂直 运动,
(1)画出大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 (2)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是:先有 水平 再形成 运动; (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地区间冷热不均
;
(4)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是
B > C > D > A。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大气圈与天气、气候教案(第3课时)
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一: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设计思路】本课旨在通过对“大气圈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复习,让学生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天气系统及气候类型的分析与判断等重要考点,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复习思路一是引导学生对考点知识进行梳理与拓展;二是建构“大气运动”“气压带与风带”“天气系统”的知识框架;三是进行典型例题的解题训练和解题方法归纳解。
复习中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好课本插图,学会用地理图表来分析掌握大气运动、气候特征、天气变化等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形成过程和变化规律。
在用图时,坚持图文结合,“以图释文”“以图代文”,从图中寻找地理事实和地理分布、地理概念等,培养读图能力和空间概念。
第三课时:分析判断气候类型【知识构建】考试说明关于本课的“考试要点”是“气压带与风带”。
其具体要求是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成因及分布。
其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教学目标】1.读图说出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的一般规律、结合气候统计资料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
2.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能够分析主要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3.掌握气候类型判断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能够根据气候的分布、成因、特征等方面判断主要气候类型。
4.利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典型试题进行解题训练,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重难点分析】依据《考试说明》,可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掌握气候类型判断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即根据气候的分布、成因、特征等方面判断主要气候类型”。
1、复习重点:气候类型判断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即根据气候的分布、成因、特征等方面判断气候类型。
2、复习难点:全球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课前准备】结合《考试说明》,阅读教材,把握主干知识,构建专题内的知识体系。
结合导学案,进行适当的课前训练,记录有疑问的知识点,尽量分清题目训练中出错的原因。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章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选择性 性。
平流层 臭氧 吸收紫外线;对流层水汽、CO 2 吸收红外线;反射: 无选择 性。
散射: 有选择 性,波长较短蓝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2太阳→3、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有: 纬度因素 、 下垫面因素 、 气象因素 。
4、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
5、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的原因是大气逆辐射弱。
二、热力环流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气压差异 大气运动 1、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冷热不均→垂直运动→气压差异→水平运动比较A 、B 、C 、D 四地的气压高低:D>C>A>B (根据空气密度大小来确定) 3、实例:城市风:城市上空气流上升,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
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
海陆风:白天风由海洋吹向大陆,晚上风由大陆吹向海洋。
(学生自绘示意图) 山谷风:白天风从谷底吹向山顶,晚上风从山顶吹向谷底。
(如下图)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风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关系水平气压梯度力:原动力,产生风的直接原因(垂直于等压线)风向平行 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 于等压线 风向和等压线有交角摩擦力:(近地面、与风向相反)从等压线图判断各地风力大小,应注意:①等压线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的关系;②比例尺大小;③等压线的疏密;④相邻两等压线的等压距大小。
2、风压定理:北半球,背风而立,左前低压,右后高压。
3、高气压中心、高压脊、低气压中心、低压槽、鞍部的天气情况。
高气压中心:晴朗 高压脊:晴朗 低气压中心:阴雨,大风 低压槽:阴雨 鞍部:阴沉,不稳定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1、大气环流概念: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高中地理 必修一 第二单元 第二节 (第二部分)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西风带
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北半球)
400N
大 洋
大
甲
陆
大 洋
300N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0N——400N的大陆西岸(甲地),夏季受北 移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冬季,西风带南移。(北半球)
西 风 带 大 洋
大
400N
大 洋
300N
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陆
300N——400N的大陆西岸(甲地),冬季受南 移的西风带控制,温和湿润
冬季,东北信风带南移。(北半球)
东 北 信 风 带
甲
0 0N 甲地,冬季受南移的东北信风带控制,进入干季
东北信风带
赤 道 低 气 压 带
东南信风带
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
世界气候分布图.swf
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形成全年高温,有明 显干湿季之分的热带草原气候
极低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形成全年寒冷干燥的极地气候
(4)西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大陆的东岸和西岸,大洋的东岸和西岸
大 陆
大
大
甲
洋
乙
陆
甲地位于大陆的东岸,大洋的西岸; 乙地位于大陆的西岸,大洋的东岸
大陆的东岸和西岸,大洋的东岸和西岸
大 洋
大
大
甲
陆
乙
洋
甲地位于大陆的西岸,大洋的东岸; 乙地位于大陆的东岸,大洋的西岸
南 北 半 球 的 暖 冷 气 流 从 北 方 来
20°S 60°N
40°S 40°N
陆地
60°S 20°N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PPT课件
区域发展的条件
自然资源(土地、水、矿产等)、人力资源、技术条件、 政策环境等。
要点二
区域发展策略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促进产业集聚、加强区域合作等。
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实践
可持续发展理念
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满足当 前需求而不损害未来世代的需求。
VS
可持续发展实践
推广绿色经济、促进循环经济、加强生态 文明建设、推动全球环境治理等。
海洋水体的性质和运动
海洋水体的性质
温度、盐度、密度等。
海洋水体的运动
海浪、潮汐、洋流等。这些运动对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都有重要影响。例如,洋流可以调节全 球气候,影响渔场分布和海上航行等。
04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岩石圈的组成和结构
岩石圈的定义和范围
岩石圈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硬壳,包 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厚度约60-120 公里。
降水类型及分布规律
降水类型
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
降水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天气系统及其变化过程
锋面系统
01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带来不同的天气变化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02
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多晴
地壳运动的影响因素
地壳运动受到地球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内力 包括地幔对流、板块运动等,外力包括地震、火 山等自然灾害。
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地壳运动是地表形态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动力,不 同的地壳运动形式会形成不同的地表形态。
地表形态的类型和特点
地表形态的类型
第三章大气圈与气候系统
有关辐射的基本规律
辐射能力强的物体,其吸收能力也强,黑体 的吸收率最大,故它是最好的放射体; 对于 同一物体,如果在温度为T时,它放射某一 波长的辐射,那么在同一温度下,它也吸收 同样波长的辐射; 任何物体在向四周放射能 量的同时,也吸收能量; 高温物体在单位面 积上放射的能量比低温物体多。斯蒂芬—波 尔斯曼定律:E=δ.T4 .δ=5.67×10-8W (m2.K4) 、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可看作 黑体辐射) 太阳表面温度高达6000K左右, 是炽热的气态球体。
地表温度有一定影响;其含量多少,还直接影响到大 气能见度的好坏。
(注意)
1、由于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使用越来越多,人类社 会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在过去三十年里增加了一 倍,再加上大量砍伐森林,减少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 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 过去三十年里增长了12%。
2、氯氟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主要用于制冷 剂、火箭推进剂等,到了80年代中期为止,全球氯氟 烃的年消费量已达到100万吨。
臭氧的含量下降。
(2)空气以垂直运动为主。但由于空气稀 薄,所出现的天气现象已不如对流层复杂。
(3)在80km处白天出现一个电离层。
4、暖层的特征
高度:中间层至800km处
特征:
(1) 空气质量小,空气稀薄,空气密度只角空气总 质量的0.5%,在120km高空,空气密度小至声音都 难于传播。
3·臭氧 主要分布在10~40km的高度处, 极大值在20~25km附近,称为臭氧层。臭氧 虽在大气中的含量很少,但具有强烈吸收紫 外线的能力。研究表明,人们大量使用氮肥 以及作冷冻剂和除臭剂使用的碳氟化合物 (氟利昂)所造成的污染是平流层的臭氧遭 到破坏。臭氧层的破坏能引起一系列不利于 人类的气候生物效应,因而受到广泛关注。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大气与天气、气候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大气与天气、气候1. 大气与天气1.1 大气的组成大气是地球表面周围的气体包围层,其主要组成为氮气(78%)、氧气(21%)、氩气(0.93%)、二氧化碳(0.04%)等。
大气还含有少量的水蒸气、臭氧、氮氧化物、微尘等。
1.2 大气的分层结构大气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的层次: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和逆温层。
其中,对流层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这是气象发生的最重要的层次。
1.3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是短期内大气状况的变化,包括温度、湿度、风速、云量和降水等要素。
而气候是长期气象要素的统计结果,通常以30年为周期进行计算。
气候包括温带气候、热带气候、寒带气候等不同类型。
2. 气候的形成原因2.1 太阳辐射地球受到来自太阳的辐射,太阳辐射的强弱和入射角度决定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温度差异。
2.2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引起了地球表面的日照和夜晚的变化,也决定了阳光的照射时间和空气的对流运动。
2.3 水汽与云的形成水汽是气象现象发生的基础,当水蒸气遇冷遇到凝结核时,就会形成云,从而影响降水和气温。
2.4 气候带的分布不同纬度地区的太阳辐射角度和强度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如热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
2.5 地形和海洋因素地形和海洋的分布会影响气候形成。
例如,山脉会阻挡气流,形成降水区;海洋则具有调节气温的作用。
3. 气象要素与气候类型3.1 温度温度是气象学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它表示空气的热度。
根据不同气候类型的温度变化,可以划分出不同类型的气候。
3.2 湿度湿度是空气中的水汽含量的多少。
不同的湿度会对气候产生影响,如造成降水、影响蒸发等。
3.3 风风是由空气的横向运动造成的。
不同的风系统会带来不同的气候特征,如季风气候、西风带等。
3.4 云量云量指的是天空中云的多少和类型。
云量的变化会影响降水和日照,进而影响气候类型的划分。
3.5 降水降水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凝结成为液态或固态的水落到地面上的现象。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教案 鲁教版必修1
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背景情境导入在“神舟”七号飞船降至100千米高度时,返回舱进行姿态调整。
在距地面约80千米时,返回舱再入稠密大气层。
进入黑障区后,通信中断。
约距地面40千米高度时,出黑障区,通信恢复。
什么叫稠密大气层?什么叫黑障区?稠密大气层是指对高速飞行物体产生较大阻力的大气层,一般距地表100~120千米以下,该层大气密度较大。
稠密大气层之外称为外层空间,大气逐渐变得稀薄,它一直可以延伸到3000千米左右,这一层也被称为稀薄大气层。
稠密大气层之外一般称“天”,之内就是“空”。
在稠密大气层内飞行的就是航空飞行器,在外层空间飞行的就是航天飞行器。
当返回舱大约以每秒8千米的速度进入稠密大气层时,返回舱与周围空气发生剧烈摩擦,使返回舱周围气体分子呈黏滞状态,温度不易散发,形成一个温度高达几千摄氏度的高温区,返回舱变成一个火红的流星,周围的气体和返回舱表面材料的分子被分解和电离,形成等离子鞘套电磁屏蔽。
因为等离子体能吸收和反射电磁波,会使返回舱与外界的无线电通信衰减,甚至中断,雷达也无法发现它的踪迹,这个区域因此被称为“黑障区”。
黑障区范围取决于进入大气层的物体的外形、材料、再入速度、无线电频率和功率等。
如果无线电频率选择合适,也可以避免黑障现象。
返回舱在下降到距地面大约40千米时,返回舱升力控制系统开始起作用,速度也有所放慢,黑障现象就会消失。
问题:大气层与人类的关系怎样? 教材内容详析知识点一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知识背景 近地面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
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增加而逐渐降低,这是因为低纬度地区受热多,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所及高度大,对流层顶高;高纬地区受热少,对流较弱,所及高度小,对流层顶低。
同一地区,对流层高度夏季大于冬季。
大气的组成中,二氧化碳、臭氧、水汽等成分不仅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而且对人类生命及其生存环境有重大作用;同时人类活动也会对大气成分产生影响,从而改善或者危害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如:燃烧矿物燃料→CO 2增加→温室效应,制冷工业发展→氟氯烃含量增加→破坏O3层,使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
高三地理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试题答案及解析1.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亚热带海面上的气旋性环流。
图为某年4月17日至26日影响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气旋移动路径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热带气旋经过①城前后的风向分别是A.西北风、东北风B.西北风、西南风C.西南风、西北风D.东北风、东南风【答案】C【解析】从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气旋移动路径分析,热带气旋大致由东向西运动,热带气旋经过①城前气旋位于城市的东部,因气旋中心为低压,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受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左偏影响,①城风向为西南风;热带气旋经过①城后,气旋中心位于①城南部,同理可知①城风向为西北风,所以C正确。
【2】该时段,图中①、②两城A.日出日落时刻相同B.正午太阳高度差值增大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日出日落时刻差值增大【答案】D【解析】4月17至26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昼夜长短相同、日出日落时间相同,故A、C错;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知①②两城正午太阳高度差值不变,B错;此时段内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故两城日出日落时刻差值增大,所以选D项正确。
【考点】热带气旋移动路径及风向判断;地球运动的意义2.2013年11月到2014年春季,全国多地区出现大雾天气,东北三省接连发布了大雾橙色预警,华东多地能见度不足200米。
部分高速公路和机场被迫关闭。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深秋初冬时节是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地理原理是()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答案】D【解析】深秋初冬时节受高气压影响,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夜间地面辐射强使近地面气温降低,利于水汽凝结;是大雾的多发期;晴朗干燥,有充足的凝结核。
高一地理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试题答案及解析1.深层地热是指地球深层数千米、温度更高的深层地热能或干热岩资源,深层地热能将成为主要可再生能源之一。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深层地热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答案】A【解析】地壳的平均厚度位17km,由材料“深层地热是指地球深层数千米”,可知A正确。
【点睛】本题易错选成B或D。
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
解题时注意注意关键词“数千米”即可。
【2】深层地热能的主要能量来源最可能是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D.地球内部【答案】D【解析】深层地热能的主要能量来源最可能是地球内部,D正确。
2.下列诗句描写与流水侵蚀作用无关的是A.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唐•李白《望天门山》)B.峭壁飞来锦水滨,仙人洞壑捧星辰。
(明•王继芳《锦石崖》)C.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D.穿山透石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清•冯云山《咏瀑布》)【答案】C【解析】“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明显反映风力作用,故与流水侵蚀作用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外力作用。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理解诗句的内容,判断外力作用形式。
3.读某种气压系统气流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所处半球和气压场分布状况看,近地面该气压系统分别属于( )A.北半球、高气压B.北半球、低气压C.南半球、高气压D.南半球、低气压【答案】A【解析】图中近地面气流由中心流向四周,因此为高压中心,且呈顺时针旋转,故位于北半球。
所以本题A选项正确。
【2】该种天气系统出现时间与地点的组合,正确的是( )A.1月地中海B.7月印度C.1月蒙古D.7月冰岛【答案】C【解析】由上题可知,该天气系统是位于北半球的高压系统。
1月地中海受盛行西风控制,A错误;7月印度受印度低压控制,B错误;1月蒙古受亚洲高压控制,C正确;7月冰岛受西风影响为主,D错误。
第三章 大气圈与气候系统 一
▪ 这里说对流层里上冷下暖有利于空气对流,意思是它并不一定形成大气对流 运动,还需要在水平方向上冷热分布不均,才能产生对流运动。因此,对流 层里大气的对流运动,是由于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递减和水平方向上冷热 不均所造成的。
2023/4/30
2
气象学的研究内容:
➢研究大气的特性和状态:包括大气的组成、范围、结构、 湿度、温度、压强和密度等等。
➢研究导致大气现象发生、发展的能量来源、性质及转化。
➢研究大气现象的本质,解释大气现象发生、变化的规律。
➢讨论如何利用这些规律,通过一定的措施,更好的满足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 循环:来源于江河湖海及潮湿物体表面的水分蒸发和植物 蒸腾,特别是海洋蒸发;借助空气对流垂直上升凝结后又 以降水的形式降到陆地和海洋。
➢ 循环周期:32次/年,11D/次。
➢ 水汽的变化:时间变化特征:夏季多于冬季。
空间变化特征:低纬度低空中水汽含量最大;高纬度寒冷 干燥陆面极少。
垂直方向,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 规律:随纬度增加而减少,离海洋愈远水汽含量减少。
➢ 特性:唯一发生相变的大气成分,相变过程中释放和吸收 热量。
2023/4/30
15
水汽的循环过程(相位变化)
2023/4/30
16
2023/4/30
17
1.3 固、液体杂质
大气悬浮固体杂质和液体微粒也可以称之为气溶胶粒子。
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圈与天气气候73页PPT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练习
4.若右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甲乙为相距不远的 陆地,图中箭头表示气流运行方向,则甲、乙、 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A)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乙>甲>丁>丙 D.丙>乙>甲>丁
基础练习
5.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 A)
6.在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是先有气流的水平运动 然后才有气流的垂直运动。( B )
郊区
市区 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郊区
基础练习
1.大气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是( A) A.热力环流 B.三圈环流 C.大气环流 D.季风环流
2.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B) A.太阳辐射 B.地区间的冷热不均 C.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 D.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
基础练习
3.有关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形成热力环流的原因是海陆之间的冷热不均 B.热力环流是由大气的水平运动引起的 C.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 D.在近地面,温度高处形成低压
海陆分布使其断
2.季风环流
2.季风环流 A.含义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 律变化的风叫季风。
2.季风环流 B.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C.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形成
一月
冰岛 低压
大
西
七月
洋
亚速尔 高压
海陆的热力 性质差异
阿留申
副 亚极 洲地高低压气 压 带 低压 60N
对流运 复杂 动显著 多变
最密切
水平 运动
晴朗
高空飞行、地 球生命的保护伞
反射无线电 短波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光谱包括:r射线、x射线、紫外线、 可见光、红外光和无线电波,波长依次增加。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选择性 散射 —选择性 反射 —无选择性
六、锋面系统
1.气团
大范围内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 较均匀的大团空气,叫做气团。
暖气团
冷气团
2.特点
问题探讨1 1、正确判断冷暖气团交界面? 2、怎样判断冷暖气团的位置?
暖
冷
锋面系统
锋 线 锋面
锋面附近会造成什么样的天气?
锋面附近会有一系列的云、雨、大风等 天气。
3.分类
问题探讨2
怎样判断冷锋与暖锋?
4.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假设条件:地表均一、地球公转、地球自转。
66°34´N
23°26´N 0° 23°26´S
66°34´S
五、季风环流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A.原因
B.表现
0°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亚洲低压
亚速尔高压
夏威夷高压
(h p a) 1000
1002
1004
1006
F
梯
1008 F梯
F
F
梯
F
梯
V风
梯
F
梯
F偏 F偏 F偏
F偏
F偏
1010
F偏
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既影响风的方向,也影响风速。
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只改变风的方向,不改变
风速。
二、大气的运动:
2.成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二)大气水平运动—风
1、气压梯度 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如果没有其他外力影响,风向将垂直于等压线)
你可以绘出水平气压梯度 力吗?
1005pa
A 1010pa
D
A
低
C
B
三、大气的运动:
2.成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高空风
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三、大气的运动 四、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 五、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气
圈
大
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
圈
圈
水
地核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1、大气圈的组成: 地球表层包围着的大气称为大气圈。
低层大气 组成
干洁空气 水汽
固体杂质
1、大气圈的组成:
理想模式
夏季:大陆升温快于海洋,形成低气压
B.表现
冰岛低压
阿留申低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亚洲高压
理想模式
冬季:大陆降温快于海洋,形成高气压
B.表现
冰岛
一月低压
大
西
洋
七月亚速尔
高压
副 亚极洲地高压低 气 压 带
阿留申 低压
太
亚欧大陆
平
洋
副 亚热洲带低压高 气 压 带
夏威夷 高压
60N 30°N
-------北半球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南半球气压带基本成带状分布(南半球海洋占优势)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C.意义
海陆上的这些高、低气压中心,势 力随季节而消长,位置随季节而移 动,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 重大影响。
小结
太阳辐射使其动 地球自转使其偏 地球公转使其移
高空风 近地风
(h p a) 1000 1002
1004
F摩
1006
1008
1010
F梯 V风
F偏
摩擦力:与风向相反。既影响风的方向,也影响风速。
①④ ③②
①__水__平__气__压__梯__度_力 ②_地__转__偏__向__力___
③___摩__擦__力____
④____风__向_____
四、气压带和风带
冬太 海陆的热力
性质差异
亚欧大陆
夏平
洋
副 热印带度高低压气 压 带
夏威夷 高压
30°N
冬
夏 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
性位置移动
0°
例题:
读亚洲7月季风图: (1)图中季风A的风向是 __西__南_季风,B的风向 是__东_南__季风。 (2)图中季风A和季风B 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 差异形成的是_B____, 这类季风在_东_亚__(地区) 最为典型。 (3)受图中季风影响的地区,夏季降水丰沛,特别 有利于粮食作物中_水__稻__的生长。由于季风的强弱 变化很大,使得该地区__水_旱__灾害频繁,对该作物 的生长威胁很大。
低压与气旋
低
北半球逆时针
以阴雨天气为主
高压与反气旋
高
北半球顺时针
以晴朗天气为主
气旋(低压)
北半球
南半球 气旋:北逆南顺辐合上升
单位:百帕
低
气压梯度力
低
风向
气旋——阴雨天气
反气旋(高压)
北半球
南半球
反气旋:北顺南逆辐散下沉
高
单位:hPa
高
气压梯度力
风向
反气旋——晴朗天气
5、案例
台风天气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形成的。
中
纬
西
风
副热带高压带
东北信 风
赤道低压带
东
南
信
风
副热带高压带
中纬
西
风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带
气压带风带分布有何规律?
气压带分布规律: 高低气压相间分布,并且南北半球对称。
风带分布规律: 南北对称分布,但风向不同。
合作探究2
高气压控制下的天气与低气压控制下的天气相 同吗?
不同。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阴雨。 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晴朗。
大气组成
主要作用
主要 N2 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干 成分 洁
O2
维持生物活动必需的物质
空 气 次要
成分
CO2 O3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调节地表温度
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被 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水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固体杂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圈的结构
大气的垂直分层的划分依据:
怎样对锋面天气进行预报?
暖气团
暖气团
冷气团
冷气团
暖锋
冷锋
判断方法: 观察冷气流的运动特点
4.天气
怎样对锋面天气进行预报?
预报方法: (1) 冷锋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 (2)冷锋过境时:出现阴天、刮风、雨雪等天气现象 (3)冷锋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1)暖锋过境前: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 (2)暖锋过境时:多连续性降水天气现象 (3)暖锋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晴朗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反射
太 阳 辐 射
地
面
吸收 散射
大
射向宇宙空间
气 辐
大气上界
射 大气
吸收
吸
收
大气逆辐射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地面辐射
综合练习
读左图,回答问题:
A
A2 A1
B2
C2 B C1
1.A、B、C中表示短波辐射 是 ( A ) ,表示长波辐 射的是( B、C ) 。
北方秋季“秋高气爽”的天气、长江中下游 地区7月份出现的伏旱天气、两极地区的极地 高压等都是反气旋控制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