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陈化揭秘
黄酒的贮存与陈酿
黄酒的贮藏称为“陈化”,也有专家称之为“陈酿”、“后熟”,指新酿制的原品酒在陶坛中贮存、陈化的过程。
通常新酿制出来的黄酒口味比较粗糙、闻香不足,较刺激,欠柔和,而通过"陈化”可以有效促进酒精分子之间、酒精分子与水分子的缔合,促进醇与酸的酯化,使酒香味馥郁,口味甘顺、柔和。
黄酒一般贮藏在陶坛、碳钢(内刷防腐涂料)罐、不锈钢罐等容器中,以陶质大坛贮存的酒质量最佳,不锈钢罐贮酒质量次之,碳钢罐最差。
原因在于陶坛的透气性好,空气中的氧能进入坛内,从而加快了酒中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和酸、醇间酯化反应速度。
此外,陶坛的良好透气性也有利于黄酒中低沸点易挥发物质如乙醛等有害气体的逸出。
贮酒环境要求通风、阴凉、干燥等,在贮酒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发现渗漏及时进行处理。
1黄酒的陈化好的黄酒可以贮藏10年、20年、50年甚至更长时间,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酒质更臻完美,达到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
但也不是所有的黄酒都可经过贮藏而香愈馥、味愈醇、质愈佳。
有些酒只能贮藏3年、5年,有的酒可以贮存8年、10年,超过一定的贮存期限,酒质即开始下降。
这是因为酒质与酿造所采用的原料、曲麦、工艺技术、贮酒容器、贮存环境等因素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想要黄酒越陈越好,就必须酿出高质量的好酒。
除了产品本身独特的风格外,还在于多年陈酿之后所形成的幽雅怡人的芳香,醇和诱人的口感以及良好的健康功效,迎合了绿色、健康、时尚的酒类消费理念。
2黄酒的勾兑“勾兑”不是黄酒业的独创,这是酿酒业中的专业术语。
黄酒要勾兑,国内其他酒种,如白酒、葡萄酒,包括许多世界级的名酒都要勾兑,酒的勾兑方案都是保密的,例如法国干邑的“轩尼诗”白兰地,其精湛的勾兑技艺,己传承了7代,旁人极难模仿。
在黄酒的酿造和贮藏过程中,原料、发酵、气候、贮酒容器和贮酒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酒的品质,必须借助准确的理化检测和自身的感官鉴评,将批次、风格、口味不同的酒加以组合、调整,使酒质保持相对一致,并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黄酒工艺技术介绍
黄酒工艺技术介绍黄酒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发酵酒品,历史悠久,技术精湛。
它以优质糯米、麦曲、水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糖化、烧制、陈化等工艺制成。
黄酒工艺技术复杂,下面就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原料的选择和处理。
糯米是黄酒的主要原料,必须选择质地好、直粒饱满、色泽洁白的品种。
经过清洗、浸泡、蒸煮等处理工艺,糯米会充分吸水膨胀,增加黏性。
而麦曲是黄酒中的发酵剂,它是用发酵菌梭状芽孢杆菌制成的,含有多种脂肪酶、淀粉酶等酶类,可以将米中的糖化成为酒精。
麦曲需要研磨成细粉状。
接下来是黄酒的糖化和发酵过程。
糖化一般是将糯米研磨成米糊,然后加入麦曲粉和一定比例的水,进行混合搅拌,将淀粉酶催化淀粉转化为糖。
然后,将糖化好的犁糨(米糊)进行罐发酵,待糖分转化成酒精后,用过滤布过滤,得到发酵后的液体。
糖化和发酵完成后,黄酒需要通过加热烧制来杀灭发酵菌,提高黄酒的稳定性。
一般采用蒸汽蒸煮的方法,将黄酒液加热到一定温度,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使黄酒经过杀菌、消毒、浓缩、汤香的连续作用,使黄酒的浓度增加,味道更加浓郁。
最后是陈化过程。
黄酒需要在合适的环境中进行陈化,一般是在温度适宜、有适当氧气的环境下贮存。
陈化时间一般需要数月到数年,这个过程中,黄酒的味道、香气会逐渐增加,质地也会变得更加醇厚。
黄酒工艺的变化非常丰富多样,不同地区、不同工艺会产生出不同口感的黄酒。
例如,汾酒采用大曲、高温发酵、高温蒸烧的工艺,口感醇厚;而绍兴酒则采用小曲、低温发酵、低温蒸烧的工艺,口感清爽。
此外,人们在黄酒的制作中还加入了一些中药材,如陈皮、川楝子、五香等,进一步增加了黄酒的香气和功效。
总而言之,黄酒是一种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中国传统酒品,它的制作过程复杂而精细,需要科学的配方和精湛的工艺技术。
通过精心的原料选择、糖化发酵、烧制和陈化等工序,最终制成了口感丰富、香气独特的黄酒。
黄酒工艺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也能够推动黄酒产业的发展。
黄酒的酿造方法
黄酒的酿造方法
黄酒是中国传统的发酵酒类产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它以高粱、大米、小麦、玉米等为原料,经过蒸煮、糯化、发酵、陈化等工艺制成。
黄酒酒体金黄,酒香浓郁,口感醇和,具有独特的风味,深受人们喜爱。
下面,我将介绍一下黄酒的酿造方法。
首先,黄酒的原料选择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黄酒的主要原料是大米,其次是
小麦、玉米等。
在选择原料时,要选用质量好、水分适中的原料,这对于黄酒的口感和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其次,蒸煮是黄酒酿造的第一步。
将选好的原料进行清洗后,放入蒸锅中蒸煮,蒸煮的时间要掌握得当,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以保证原料的糯化程度和酒体的口感。
接着是糯化。
将蒸煮好的原料放入发酵缸中,加入适量的酒曲和水,进行糯化。
糯化的时间一般为3-4天,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以保证糯化的效果。
然后是发酵。
糯化完成后,将原料中加入发酵剂,进行发酵。
发酵的时间一般
为20-30天,要注意控制发酵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酒体的口感和香味。
最后是陈化。
发酵完成后,将黄酒倒入陶罐或木桶中进行陈化,时间一般为3-
6个月。
在陈化的过程中,黄酒会逐渐变得清澈,口感也会变得更加醇和。
综上所述,黄酒的酿造方法包括原料选择、蒸煮、糯化、发酵和陈化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以保证黄酒的品质和口感。
黄酒的酿造工艺虽然繁琐,但正是这种独特的工艺赋予了黄酒独特的风味和魅力,让人们爱不释手。
希望通过这篇文档的介绍,大家对黄酒的酿造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黄酒生产工艺
黄酒生产工艺黄酒是中国传统的酒类饮品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名酒之一。
黄酒的生产工艺历史悠久,经过了千百年的演变和完善。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黄酒的生产工艺。
黄酒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酿造原料的选择、配制酿造料、加工和摊晾、酒泥酒曲的培育、酿造、发酵、陈化等步骤。
首先,黄酒的主要原料是糯米、高粱米、小麦和大米等。
这些原料经过精选和清洗后,进行蒸煮。
蒸煮后的原料需要晾凉,然后加入曲料进行混合。
其次,加入的曲料是黄酒的酒曲和酒泥。
酒曲是黄酒的发酵剂,酒泥则是催化剂,能够促进酒液的发酵和陈化。
酿造过程中,需要将糯米和酿料进行混合,制成酒糟,并进行后续的发酵和陈化。
然后,酿造完成的酒糟需要取出,晾晒进行陈化。
晾晒的时间和温度需要严格控制,一般是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晾晒。
晾晒后的酒糟成为黄酒的关键原料之一。
在酿造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控温和控湿的工艺。
控温可以控制酒液的发酵速度,控湿则可以影响酒液的口感和质量。
这些工艺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发酵效果。
最后,黄酒的发酵过程一般需要3个月到1年不等。
发酵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和调整酒液,确保其发酵均匀。
发酵完毕后,还需要进行过滤和杀菌的处理,保证黄酒的卫生和安全。
黄酒的生产工艺繁琐,需要严格控制每个步骤的时间和温度。
传统的黄酒生产工艺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发酵过程中易受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的影响,同时也容易受到污染。
为了提高黄酒的质量和生产效率,现代化的黄酒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比如使用工业化生产设备、自动化控制和无菌生产等技术。
这些新技术可以提高黄酒的质量、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总之,黄酒的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对每个步骤进行严格的控制和调整。
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创新,可以提高黄酒的品质和口感,使其成为受人喜爱的传统酒类饮品。
黄酒生产工艺与技术
黄酒生产工艺与技术黄酒是中国传统的发酵酒类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黄酒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在各地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可以分为酿造工艺和糟化工艺两个阶段。
本文将介绍黄酒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以及其中的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黄酒的酿造工艺1.原料的准备:传统的黄酒主要以粳米为主要原料,同时加入少量的糯米、小麦、高粱等谷物,并用老曲、酒曲作为发酵剂。
此外,根据不同地区和个人口味的不同,还可以添加薏苡仁、山药、红枣、茯苓等其他辅料。
2.清洗和浸泡:将粳米和其他谷物清洗干净,然后浸泡在水中,通常需要浸泡12-24小时,使其充分吸水。
3.蒸煮:将浸泡后的谷物放入蒸锅中蒸煮,蒸煮的时间和温度要根据不同谷物的特点和要求来确定。
蒸煮的目的是将谷物中的淀粉糊化,为后续的糖化提供条件。
4.糖化:将蒸煮后的谷物移到糖化桶或糖化罐中,然后加入黄酒曲进行糖化。
糖化的目的是将糊化后的淀粉转化为糖类,为后续的发酵提供营养物质。
5.发酵:经过糖化的谷物移入发酵罐中,加入黄酒曲,开始发酵过程。
发酵的过程中,黄酒曲中的酵母菌会将糖类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6.醪清汤取清: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液中的固体物和液体分离。
一般采用醪清汤取清的方法,即用清汤将发酵液冲刷,使固体物质落入清汤中,而液体部分则通过瓢等工具回流到发酵罐中。
二、黄酒的糟化工艺1.糟料的准备:将发酵结束后的固体物取出,形成糟料。
一般来说,糟料中含有发酵残留物和酵母等微生物,富含多种氨基酸、酚类、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2.糟化罐和糟床:将糟料铺在糟化罐或糟床上,然后进行风干,使其含水量降低到一定的程度。
同时,将糟料进行翻动和揉捻,以促进糟料的均匀风干和发酵。
3.发酵:经过风干后的糟料,可以继续进行糟化过程。
将风干后的糟料移到糟化罐或糟化池中,再次进行发酵。
通过添加黄酒曲,糟料中的微生物再次发酵,产生更多的香气和风味。
4.醅液的压榨:经过糟化发酵的糟料会产生大量的醅液,需要将其进行压榨,获得糟液。
黄酒蒸煮酿造新技术
黄酒蒸煮酿造新技术1. 引言黄酒作为中国传统的酿造酒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传统的黄酒制作过程繁琐且耗时,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酿造技术不断涌现。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项新的黄酒蒸煮酿造技术,该技术不仅能够提高酿造效率,同时保持了传统黄酒的风味特点。
2. 黄酒蒸煮酿造技术的原理传统黄酒的酿造过程中,需要先将糯米或麦曲蒸煮糊化,再进行发酵和陈化等步骤。
而黄酒蒸煮酿造技术则采用了先进的工艺方法,在保持传统酿造风味的同时提高了酿造效率。
3. 黄酒蒸煮酿造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1)材料准备:将米类、麦曲等原材料按照黄酒的配方准备好。
(2)蒸煮处理:使用专门的黄酒蒸煮设备对材料进行处理,确保材料煮熟而不过熟。
(3)混合酿造:将经过蒸煮处理的材料与酵母等发酵剂混合,进行酿造过程。
(4)发酵过程:利用合理的温度和湿度条件进行酒曲发酵,控制发酵时间。
(5)过滤与陈化:酒液过滤,去除杂质后进行陈化,使黄酒获得更好的口感和口感。
4. 黄酒蒸煮酿造技术的优势(1)提高酿造效率:传统黄酒酿造耗时长,而蒸煮酿造技术减少了蒸煮时间,大大提高了酿造效率。
(2)保持传统风味:黄酒蒸煮酿造技术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更好地保持了传统黄酒的风味特点,使得黄酒更加美味。
(3)降低生产成本:蒸煮酿造技术不仅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时间和劳动力成本,还减少了能源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5. 黄酒蒸煮酿造技术的应用前景黄酒蒸煮酿造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酿造技术,在黄酒行业的应用前景广阔。
它不仅可以提高酿造效率和产品质量,还可以满足消费者对黄酒的需求。
6. 结论黄酒蒸煮酿造技术的出现为黄酒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通过应用该技术,黄酒的酿造效率得到了提高,传统风味也得到了保留。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黄酒行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以上就是黄酒蒸煮酿造新技术的文章。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黄酒陈酿过程中香气物质、味觉特性和表面张力变化
黄酒陈酿过程中香气物质、味觉特性和表面张力变化徐建芬;张凤杰【摘要】采用SPME-GC分析了不同陈酿时间对黄酒香气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陈酿时间的延长,酯类和醛类物质含量呈上升趋势,总酯含量由37.78 mg/L增加至497.14 mg/L,总醛含量由1.14 mg/L增加至20.40 mg/L,醇类物质含量变化不大,综合相关性分析结果,认为黄酒陈香物质为乳酸乙酯、丁酸乙酯、丁二酸二乙酯、糠醛和苯甲醛;不同陈酿时间黄酒的电子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陈酿时间的延长,酸感增强,10年陈黄酒的酸味值比新酒高出了近127%,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丰富度和鲜度都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分别降低73.9%和29.4%;采用表面张力值来评价黄酒在陈酿过程中的特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陈酿时间的延长,表面张力值越来越大,且相关性分析为显著正相关(P<0.05).%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aging time on aroma substances changes of Chinese rice wine were analyzed by SPME-GC.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sters and aldehydes were in an upward trend of 37.78-497.14 mg/L and 1.14-20.40 mg/L,respectively,and alcohols changed little with the extension of aging bined with the results of correlation analysis,the compositions of aroma substances in Chinese rice wine were ethyl lactate,ethyl butyrate,diethyl succinate,furfural and benzaldehyde.Electronic tongue analysis results of Chinese rice wine with different aging time showed that with the extension of aging time,the sense of acid increased,the acidity value of Chinese rice wine with 10 years aging was nearly 127% higher than the new wine,with a ver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P<0.01),and the richness and freshnes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 by 73.9%and 29.4%,respectively.Surface tension value was used on evaluating the character changes of Chinese rice wine during the aging time,an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alues of surface tension increased with the extension of aging time,and they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ed (P< 0.05).【期刊名称】《中国酿造》【年(卷),期】2018(037)001【总页数】4页(P41-44)【关键词】黄酒;香气物质;表面张力;电子舌【作者】徐建芬;张凤杰【作者单位】上海金枫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1501;上海石库门酿酒有限公司,上海201501;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北京100015;国家酒类品质与安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北京109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1.4陈酿是黄酒生产工艺中重要的过程之一。
黄酒的酿制实验报告
黄酒的酿制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黄酒的酿制过程,了解并掌握黄酒的酿造原理和方法,探究不同参数对黄酒品质的影响,为黄酒的酿造提供科学依据。
2. 实验原理黄酒是一种传统发酵酒,以糯米、麦曲为主要原料,经过蒸煮、糖化、发酵、储存等过程,最终形成具有独特风味和香气的酒品。
其中,糯米为主要碳水化合物来源,通过糖化过程将淀粉转化成糖,再由酵母菌发酵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最后经过陈化存放来进一步提升酒质。
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1)准备所需原料和器材:糯米、麦曲、水、发酵桶等。
(2)对器材进行消毒处理,以保证实验过程的卫生。
3.2 糯米的处理(1)将糯米浸泡在清水中,提前2-3小时让其吸足水分。
(2)将浸泡好的糯米进行蒸煮,直至煮熟,并保持适当的湿度。
3.3 糖化过程(1)将蒸煮好的糯米放置在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温水,与麦曲混合搅拌均匀。
(2)将混合物放置在恒温箱内,保持温度在50-60摄氏度范围内进行静置。
(3)在糖化过程中,定期搅拌混合物,促进淀粉的转化和发酵的进行。
3.4 发酵过程(1)将糖化好的混合物倒入发酵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
(2)将发酵桶封闭,保持恒定的温度和适当的通风条件。
(3)发酵过程中,定期观察发酵情况,确保发酵进行顺利。
3.5 陈化和储存(1)发酵完成后,将黄酒放置静置,进行陈化和储存。
(2)选择适当的储存温度和时间,让黄酒进一步陈化,提升口感和香气。
4.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的实验步骤,我们成功酿造出了黄酒。
在糖化和发酵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不同的参数会对黄酒的品质产生显著影响。
例如,糯米的煮熟程度、糖化温度的控制、麦曲的使用量等都会直接影响到黄酒的口感、香气和酒精含量。
此外,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选择也对黄酒的品质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酵母菌菌种会产生不同的酵母代谢产物,从而影响黄酒的风味。
因此,选择合适的酵母菌进行发酵是酿造优质黄酒的关键。
在陈化和储存过程中,黄酒的品质也会进一步得到提升。
永康黄酒酿制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永康黄酒酿制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永康黄酒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酒类,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以其独特的酿制方法和独特的口感而闻名于世。
黄酒是一种色泽金黄、清澈透亮、香气独特、味道醇厚的发酵酒,富含有多种有益的微生物和营养成分。
它不仅是一种美酒佳品,也被认为有助于人体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永康黄酒的酿制方法,包括酿制原理、原料准备、发酵过程、储存与陈化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阐述这些内容,希望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永康黄酒的酿制过程及其独特之处,并对黄酒的文化和历史有更深入的认识。
愿本文对有意学习、了解或深入研究永康黄酒的读者有所裨益。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篇文章的整体组织架构。
首先是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接着是正文部分,涵盖了黄酒酿制原理、原料准备、发酵过程和储存与陈化。
最后是结论部分,总结了酿制方法,讨论了优势,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整篇文章从引言到结论,让读者了解到黄酒酿制的基本原理和步骤,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展现了对黄酒酿制方法的全面分析和探讨。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永康黄酒的酿制方法,通过深入了解黄酒酿制的原理、原料准备、发酵过程以及储存与陈化等方面,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永康黄酒的制作过程。
同时,通过总结黄酒酿制方法的优势和未来发展展望,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永康黄酒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传承。
2.正文2.1 黄酒酿制原理黄酒的酿制原理主要包括碱水曲、酿母发酵和酒精发酵三个过程。
首先,在酿制过程中,碱水曲是黄酒酿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碱水曲是用大米、小麦和豆类等淀粉原料经高温蒸煮后加入少量碱液,再经过培养出来的混合菌种。
这种混合菌种中包含有曲霉、酵母和细菌等微生物。
碱水曲中的曲霉能够分解淀粉为糖,而酵母和细菌则能将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其次,酿母发酵是黄酒酿制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碱水曲中的酵母发挥着关键作用。
酵母是一种真菌,它能够利用糖分解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绍兴黄酒的制作方法
绍兴黄酒的制作方法绍兴黄酒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发酵酒,以绍兴地区出产最为著名。
它以独特的酿造工艺和独特的风味而闻名,是中国酒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绍兴黄酒的制作方法。
1. 选材和蒸米绍兴黄酒的制作过程从材料的选择开始。
选用优质的糯米作为主要原料,通常会选用粘性更好、质地更好的新鲜糯米。
糯米需要先清洗干净,然后浸泡数小时,使其充分吸水,或者用温水蒸熟。
2. 曲和酵母的制作绍兴黄酒的特殊风味得益于特殊的酵母和曲。
曲是用大米、小麦和黄酒曲菌制成的。
首先将大米蒸熟,然后将它们晾凉。
然后将大米放入特殊的发酵窖内,逐渐加入曲菌进行发酵。
3. 发酵和陈化浸泡好的糯米与曲一起进行发酵,通常会在特定的窖中进行,这个窖经过多年的积累和使用,具有自然的微生物群落。
发酵前,需要将糯米与曲和酵母混合,并分层装入发酵桶中,然后用拳头轻轻地拍打桶壁,这样可以减少糯米粘连,帮助发酵。
发酵通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期间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一旦发酵完成,就会将黄酒进行陈化。
陈化是指将发酵好的黄酒保存一段时间,使其口感更加丰富和柔和。
陈化的时间一般是几个月到几年,有时甚至更长。
在陈化的过程中,黄酒中的酒精会产生其他化合物,使酒的味道更加复杂。
4. 过滤和装瓶陈化完成后,需要将黄酒进行过滤以去除固体颗粒和杂质。
过滤的方法通常是通过竹篮过滤或软布过滤来完成。
这可以确保黄酒的清澈度和纯净度。
最后,将黄酒倒入干净的玻璃瓶中,并密封保存,以便长时间存储和使用。
封装完成后,黄酒通常需要再次陈化一段时间,以进一步提高其品质和风味。
以上就是绍兴黄酒的主要制作过程。
当然,每个酒坊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和独特的工艺,但总体上来说,以上步骤是非常典型的黄酒制作方法。
黄酒的制作需要时间和耐心,通过精心的制作和陈化过程,才能产生高质量的绍兴黄酒。
绍兴黄酒作为中国四大名酒之一,历史悠久,品质可靠。
它不仅适合餐饮搭配,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和信赖。
玉米黄酒的生产工艺
玉米黄酒的生产工艺玉米黄酒是一种以玉米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等工艺制成的传统酒类。
其特点是色泽透明黄金,香气浓郁,口感柔和甘甜,含有适量的酒精和多种营养成分,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消费的一种传统酒类。
玉米黄酒的生产过程分为粉浆糯化、发酵、蒸馏、陈化等几个步骤。
一、粉浆糯化先将玉米磨成细粉,加水搅拌成糊状,通过加热、搅拌等方式糯化成淀粉糊。
然后再用蒸汽加热糯化淀粉糊至糯化度达到要求,即玉米淀粉糊化程度最高,所含的淀粉糊化率达到75% ~ 80%,这样,可以保证发酵出高品质的黄酒。
二、发酵将糯化好的淀粉糊冷却至合适温度,加入酵母发酵。
酵母可以将糯化淀粉糊中的淀粉转化为糖,同时还能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并且还能为黄酒增加风味。
发酵过程中需注意保持温度和湿度恰当,如果温度过低则酵母无法繁殖,如果温度过高则易导致香气的挥发和品质下降。
三、蒸馏将发酵出来的黄酒加以蒸馏处理,一般是采用蒸馏桶和冷水循环的方法进行,蒸馏出来的酒精度数比较高,可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进行降度处理,最终得到的酒精含量通常在38% ~ 45%左右,品质优异。
四、陈化蒸馏后的黄酒还需要进行陈化,一般采用大坛的方式进行,让黄酒在大坛中自然陈化,黄酒会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醇厚。
陈化时间通常会持续半年到一年左右,这样才能保证黄酒品质的稳定和优异,让黄酒更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传统酿造技艺的味道。
综上所述,玉米黄酒的生产工艺比较精细,每个环节都需要掌握细节,才能酿造出优质的黄酒。
因此,在工艺过程中需要加强监督,保证每个步骤严格按照正常的工艺流程进行,这样才能让生产出来的黄酒质量更加优异。
黄酒脱色工艺流程
黄酒脱色工艺流程黄酒是中国传统的一种酒类,由于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备受人们喜爱。
然而,黄酒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色泽不稳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黄酒脱色工艺应运而生。
黄酒脱色工艺流程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选择原料。
黄酒脱色工艺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原料。
一般来说,黄酒的原料主要包括大米、小麦和水,这些原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黄酒的色泽稳定性。
第二步:糖化。
在脱色工艺中,糖化是一道重要的工序。
通过糖化,原料中的淀粉会转化为糖分,提供发酵过程中的能量。
在糖化过程中,适当调节温度和时间,可以影响到黄酒的颜色和口感。
第三步:发酵。
发酵是黄酒脱色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将糖化好的原料加入酵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可以使黄酒的风味得到充分发挥。
这个过程中,适当控制温度和湿度,有助于提高黄酒的质量。
第四步:沉淀。
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悬浮物质,这些杂质对黄酒的色泽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去除这些杂质,需要进行沉淀处理。
将发酵好的黄酒经过过滤或离心等方法,去除悬浮物质,提高黄酒的纯正度。
第五步:脱色。
脱色是黄酒脱色工艺的核心步骤。
在脱色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食品添加剂,如活性炭、过氧化氢等,将黄酒中的色素分子高效去除。
同时,适当调节脱色剂的用量和脱色时间,可以控制好黄酒的颜色。
第六步:酒洗。
脱色后的黄酒需要进行酒洗过程。
通过酒洗,可以去除脱色剂残留和其他杂质,使黄酒更加纯净。
酒洗过程中,需要控制洗酒的时间和温度,以避免黄酒的风味受损。
第七步:陈化。
陈化是黄酒脱色工艺的最后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陈化过程中,黄酒会经过一段时间的贮存,使其风味更加浓郁、口感更加醇和。
在陈化过程中,可以控制好温度和湿度,有利于黄酒的品质提升。
综上所述,黄酒脱色工艺流程包括原料选择、糖化、发酵、沉淀、脱色、酒洗和陈化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注意控制好温度、时间和添加剂的用量,以保证黄酒的色泽稳定性。
随着黄酒脱色技术的不断提升,相信黄酒产业的发展会更加繁荣。
国酿黄酒酿造工艺
国酿黄酒酿造工艺黄酒是传统的中国酿酒饮品之一,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
黄酒酿造工艺十分丰富,不同地区、不同制作方法都有各自的特色,但总体上可分为主要工序:粮食处理、糖化发酵、陈化熟成三部分。
一、粮食处理粮食处理是酿造黄酒的第一步,包括粮食清洗、浸泡和蒸煮三个环节。
粮食一般选择优质的高粱、糯米、糯米神、荞麦等粮食作为主要原料,其中糯米在其中较为常见。
清洗时需将杂质清除干净,再用清水浸泡,浸泡时间因生长季节、气温、水温等环境因素而异,通常在18-24小时之间。
接着通过蒸煮将粮食蒸熟,这一步又分为干蒸和湿蒸两种方法,干蒸时需将准备充分的粮食放入蒸笼中,蒸煮至热量充分发酵,颜色变黄,煮熟后不用按压,湿蒸时需将粮食放入木盾中,同时加适量水,必须掌握好火候,以免煮过头或煮不熟。
二、糖化发酵糖化是黄酒制作的核心环节,在这个阶段内,淀粉质被分解成单糖,并发展出了风味。
糖化可以分为三个工序:液化、糖化和碾压。
液化需要用到发酵神,并加入适量的米曲发酵,米曲可以分解出各种酶,促进液化的过程,液化后变成糊状,这时再用糯米来进行糖化,增加糖分含量,通常在20-30℃下进行。
糖化一般分为两种工艺:酒曲糖化和混合糖化法。
酒曲糖化是最常见的糖化方法,通常使用黄酒酒曲发酵,适宜在20-30℃下进行。
混合糖化法则结合了不同的工艺方法,采用不同物料的混合糖化,达到更好的效果。
碾压则是将已经糖化好的物料,过筛后加入水溶解,在翻转的筐内进行使之均匀分布,程序分五次轻轻弯下筐口,每隔2-3小时一次,至取样后可测出糖化程度达到要求即可。
三、陈化熟成陈化熟成是黄酒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直接影响着黄酒的品质、风味和口感。
经过上述工艺处理后,黄酒需要进行密闭、放置、熟化,以使其中的酵母和其他菌类继续发挥作用,构成较为完整的风味,发挥出最佳的香气。
陈化其实就是将黄酒放置在密闭、阴凉的地方,这样黄酒中储存的酵母可以缓慢地继续发酵,使黄酒继续发展出甜、醇、香的风味。
我国黄酒的酿造方法
我国黄酒的酿造方法
黄酒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发酵酒,其酿造历史可追溯到几千年前。
在我国,黄酒的酿造方法因地域和传统工艺不同而有所差异,下面将介绍一般的黄酒酿造方法。
首先,制作黄酒的原料主要包括糯米、大米、小麦、高粱等,其中糯米是最重要的原料之一。
酿造黄酒的过程主要分为糖化、发酵和陈化三个步骤。
在糖化阶段,将选择好的原料浸泡于足够温暖的水中,使其充分吸水后,通过蒸煮将淀粉糊化成可被酵母发酵的糖。
然后,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加入黄酒曲(酵母和其他微生物的混合物),让其发酵产生酒精和香味物质。
接下来,发酵的糊状物会被装入陶制或木制的发酵器中,进行初次发酵。
这个过程常常持续数天至几周不等,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促进酵母的生长和糖的转化。
在此过程中,黄酒中的糖会被酵母转化成酒精,同时产生复杂的香气物质。
最后,将初次发酵完成的糊状物进行细致加工。
通常会通过过滤、榨取和沉淀等步骤来提取清澈的酒液,并将其贮存于陶制或木制的酒缸中进行陈化。
黄酒的陈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它使得酒液更加醇厚,香气更加浓郁。
陈化过程通常需要数月至数年不等,时间越长,黄酒的质量和口感越好。
最后,黄酒酿造的方法可以因不同地域和生产工艺的差异而有所变化,但以上所述是黄酒一般的酿造方法。
黄酒作为中国的传统酒类,其制作工艺代代相传,保留着浓厚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韵味。
无论是餐桌上的美酒佳酿还是文化交流的象征,黄酒都是我国独特的酿酒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酒储存方法介绍
黄酒储存方法介绍黄酒多以大米、小麦等为原料,在古代用麦芽或曲蘖作糖化剂,再经发酵,麦芽糖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变成了酒精。
黄酒在酿制过程中需要一个陈化的过程,人们把新制的酒坊在坛里密封好,长期存放在温湿度适宜的地方,使之慢慢地发生化学变化,酒里的醛便不断地养化为羧酸;而羧酸再和酒精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具有芳香气味的乙酸乙酯等酯类,从而使酒质醇香,这个变化过程就是酒的陈化,但这种化学变化的速度很慢,需要的时间很长,有的名酒的陈化往往需要数年的时间。
如果酒坛不经密封或密封条件不好,温度湿度条件不当,时间长了不仅酒精会跑掉,而且还会变酸变馊,最后酸败成醋了。
一般黄酒有三怕:一怕动荡摇晃,吸入有菌空气。
二怕开封久置,如果天气炎热,黄酒容易发生霉变,香味尽失,酒会变酸。
三怕阳光,经阳光晒过的黄酒,温度增高,不仅易酸,而且颜色加深,影响色泽。
因此,黄酒的储存是保证酒质好坏的一个关键因素。
那么,应该如何贮存黄酒呢?第一,选择阴凉、干燥的地方。
黄酒属于发酵酒类,一般酒精的含量较低,越陈越香是黄酒最显著的特征。
一般选4°以上,15°以下,变化平稳,干湿度适合、通风良好的仓库贮存。
这样,能促进酒质陈化,并能减少酒的损耗,但在—15°到—5°则会出现冰冻,影响酒质,甚至会冻裂酒坛或酒瓶。
第二,黄酒的包装容器以陶坛和泥头封口为最佳,这种古老的包装有利于黄酒的老熟,在贮存后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
第三,黄酒储存应平稳放置,不宜晃动。
第四,黄酒不益与其他有异味的物品或酒水同库储存。
第五,黄酒储存不宜经常受到震动,不能有强烈的阳光照射,要远离热源,避免潮湿。
第六,不可用金属器皿储存。
第七,黄酒贮存的时间要适当。
一般最多1年到3年,这样能使酒质变得芳香醇和,如果贮存时间过长,酒的色泽则会加深,尤其是含糖分高的酒更为严重。
第八,黄酒贮存会出现沉淀现象,这是酒中的蛋白质凝聚所致,属于正常现象,不影响酒的质量。
黄酒制作方法酿酒技术
黄酒制作方法酿酒技术
黄酒,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酒类,它以优质的糯米、小麦、大麦等为原料,经过酿造、发酵、陈化等工艺制作而成。
黄酒酒体醇厚,香气浓郁,口感醇和,且具有多种营养成分,被誉为“液体面包”。
下面我们将介绍黄酒的制作方法和酿酒技术。
首先,黄酒的制作原料主要包括糯米、小麦、大麦、麸皮、酵母等。
其中,糯
米是制作黄酒的主要原料,它需要先进行清洗、浸泡,然后蒸煮至熟透。
小麦和大麦则需要进行淀粉化处理,将其淀粉转化为可被酵母菌利用的糖类物质。
麸皮则是为了提高酒的香气和口感,需要进行炒制至金黄色。
酵母则是发酵过程中的关键,它能够将糖类物质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其次,黄酒的酿造过程主要包括糯米的蒸煮、淀粉化、酵母发酵和陈化等环节。
在糯米蒸煮后,需要将其晾凉至温热状态,然后加入淀粉化处理过的小麦和大麦,再加入酵母,进行发酵。
发酵的时间一般为7-10天,待发酵完成后,需要进行陈化,将黄酒贮存数月至数年,使其口感更加醇和,香气更加浓郁。
最后,黄酒的酿酒技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在糯米蒸煮的过程中,需
要掌握好火候和时间,使其煮熟但不糊。
在发酵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以及酵母的添加量。
在陈化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宜的贮存环境和时间,使黄酒的口感和香气达到最佳状态。
总的来说,黄酒的制作方法和酿酒技术需要综合运用原料处理、发酵控制和陈
化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只有掌握了这些关键的技术要点,才能酿造出口感醇和、香气浓郁的优质黄酒。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黄酒的制作方法和酿酒技术有所帮助。
黄酒的发酵过程
黄酒的发酵过程黄酒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酒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以其独特的风味和香气,深受人们的喜爱。
黄酒的制作过程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当时的人们就已经掌握了酿造黄酒的技术,并将其发扬光大。
黄酒的发酵过程主要分为五个步骤:原料处理、糖化、发酵、熟化和陈化。
首先,原料处理是黄酒酿造的第一步。
黄酒主要由糯米、小麦和大麦制作而成。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清洗、浸泡、磨碎等处理才能使用。
清洗的目的是去除杂质和污垢,保证原料的干净和卫生;浸泡的目的是使原料充分吸水,以便后续的糖化反应能够顺利进行;磨碎的目的是使原料颗粒细小,增加糖化的效果。
接下来是糖化过程。
糖化是将原料中的淀粉转化为糖的过程。
在糖化过程中,原料中的淀粉会被酶分解成糖分子。
一般情况下,酿造师会加入曲菌,曲菌是一种含有淀粉酶的微生物,能够加速淀粉的降解。
糖化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需要控制在40-45摄氏度,持续一定的时间,以保证糖化反应的顺利进行。
发酵是黄酒制作过程中的核心环节。
在糖化过程中生成的糖分子,会被酵母菌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能够利用糖分子进行呼吸作用,并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在发酵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非常关键。
一般情况下,会选择温度在20-30摄氏度,湿度在60-70%左右的环境进行发酵。
发酵过程通常需要持续几天到几周的时间,酿造师会不断地监测发酵的进程,保证酵母菌能够正常进行呼吸作用,并顺利完成酒精的合成。
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需要将酒液与空气隔离,防止二氧化碳的逸出。
熟化是发酵过程后的一个环节。
熟化是让酒液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静置,使其沉淀和脱色。
熟化的时间长短根据不同的黄酒种类有所不同,一般需要持续数月到一年。
在熟化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香和调味,以增强黄酒的风味和香气。
最后是陈化过程。
陈化是将黄酒存放在特定的条件下,使其逐渐发生酒质的演变和升华。
陈化的时间一般较长,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
黄酒的制作方法
黄酒的制作方法
黄酒,是我国传统的一种酿造美酒,历史悠久,制作方法独特。
黄酒以优质的原料和精湛的工艺制作而成,口感醇厚,香气浓郁,
营养丰富,备受人们喜爱。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黄酒的制作方法。
首先,制作黄酒的原料主要包括大米、小麦、糯米、红曲等。
这些原料要经过清洗、浸泡、蒸煮等工序,确保原料的干净和充分
的水分,为后续的发酵提供条件。
其次,经过蒸煮后的原料要进行糯化,即将原料中的淀粉转化
为糯米糖。
这个过程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确保糯化的充分和均匀。
然后,糯化后的原料要进行发酵。
在这个过程中,加入红曲等
发酵剂,控制好温度和湿度,让原料充分发酵,产生丰富的香气和
口感。
接下来,发酵完成后的原料要进行压榨,将发酵后的原料中的
液体分离出来,这就是初步的黄酒。
初步的黄酒要进行陈酿,让其
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下慢慢陈化,使其口感更加醇厚。
最后,经过陈酿后的黄酒要进行过滤、勾兑、装瓶等工序,最终成为我们熟悉的黄酒。
整个制作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条件,确保黄酒的质量和口感。
总的来说,黄酒的制作方法需要经过原料处理、糯化、发酵、压榨、陈酿、过滤等多个工序,每个环节都需要经验丰富的酿酒师严格把控。
只有这样,才能酿造出口感醇厚、香气浓郁的黄酒。
希望通过这篇文档,大家能对黄酒的制作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
黄酒工艺流程
黄酒工艺流程黄酒是一种具有浓郁风味的传统酒类,其制作工艺历史悠久,经久不衰。
下面是黄酒的工艺流程,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首先,黄酒的制作需要用到高粱或糯米等主要原料。
先将这些原料进行清洗并浸泡,使其变得柔软。
然后将其蒸煮,待其烹煮至充分熟透,使淀粉充分水解。
接下来,将煮熟的原料放在酒曲中,用以稀释煮熟的原料,以及增加黄酒的甜味和营养价值。
然后,通过发酵来制作黄酒。
首先,将酒曲混入煮熟的原料中,让其牢记温度,一方面保持其活性,一方面使其更好地发酵。
然后,将发酵液放置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发酵。
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因为它会直接影响黄酒的口感和气味。
发酵期大约为7天到20天,具体时间取决于酿造师控制发酵液的条件和品质。
在发酵完成后,需要过滤发酵液。
这是为了去除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和沉淀物,使黄酒更加纯净和透明。
过滤一般采用薄膜过滤器或压榨机来完成,以确保黄酒的品质和风味。
接下来是黄酒的陈化过程。
黄酒的陈化需要放置在适当的环境中,使其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和发酵,以增强黄酒的风味和成熟度。
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
最后,黄酒制成后需要进行灌装和包装。
黄酒一般以瓶装为主,先将制好的黄酒灌装进瓶子中,然后密封瓶盖,以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
在包装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一些酒标、包装袋或纸盒,使黄酒更具商业价值和吸引力。
综上所述,黄酒的制作工艺流程可以概括为:清洗浸泡原料、蒸煮原料、加入酒曲进行发酵、过滤发酵液、陈化黄酒、灌装和包装。
这个过程需要酿造师的技术和经验,以及对黄酒的热爱和执着,才能制作出优质的黄酒。
最后,希望大家品尝到独特的黄酒风味,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南方黄酒生产工艺
南方黄酒生产工艺南方黄酒是中国传统的酿造酒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工艺。
以下将介绍南方黄酒的生产工艺。
一、原料准备南方黄酒的主要原料包括优质的糯米、小麦、大豆和水。
首先,将糯米和小麦清洗干净,然后浸泡数小时至过夜,使其充分吸水;大豆也需清洗干净,并浸泡数小时以去除杂质。
二、糖化发酵将浸泡好的糯米和小麦蒸熟,然后取出晾凉。
接着,在清洁的容器中将糯米和小麦与一定比例的水混合,制成稠糊状的糖化料。
将制好的糖化料放置于恒温的发酵室中,进行糖化发酵。
发酵室的温度一般控制在30-35摄氏度之间,持续12-24小时,使淀粉转化为糖分。
三、配制酒曲酒曲是发酵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辅料。
制作酒曲的过程包括糯米蒸熟、晾凉,然后与酵母菌混合,并放置在发酵室中进行培养。
培养时间一般为7-10天,待酒曲成熟后即可使用。
四、发酵酿造将配制好的酒曲与糖化料混合,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搅拌均匀后,放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
发酵罐通常采用陶罐或木桶,以利于调节温度和透气。
发酵过程中,温度要控制在25-30摄氏度,时间一般为7-15天,待发酵完成后即可进行下一步工艺。
五、酿造熟化发酵完成后,将发酵液过滤,去除固体渣滓。
然后将过滤后的液体倒入酿造桶中,进行二次发酵和熟化。
酿造桶一般采用木桶或陶罐,熟化时间一般为1-3个月,以增加酒液的风味和口感。
六、勾兑调配熟化完成后,将黄酒进行勾兑和调配。
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将不同批次的黄酒按一定比例混合,以调整酒液的色泽、香气和口感。
七、贮存陈化调配完成后的黄酒需要贮存一段时间进行陈化。
黄酒一般使用陶罐、瓷坛或木桶进行贮存,贮存时间一般为6个月至数年不等。
陈化过程中,黄酒逐渐变得醇香,口感也更加柔和。
八、过滤灌装经过陈化的黄酒需要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和悬浮物,使酒液更加清澈透明。
然后将过滤后的黄酒进行灌装,通常采用瓶装或罐装的方式进行包装。
九、质检包装灌装完成后的黄酒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口感、香气等方面的测试,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GB/T 13662《黄酒》国家标准中要求“瓶装、坛装酒的保质期不少于12个月”。一般瓶装酒启瓶后以当天喝完为好,若喝不完也应及时封盖,放在阴凉处,不应放在阳光下,也不要长时间放入冰箱。
5 贮酒要诀
在黄酒的贮藏过程中,有三点要特别注意:
5.1 防止酒坛经常摇晃,以免酒体混浊,也易遭酸败。
4 杨国军,绍兴黄酒——何日再创辉煌 中国烟酒茶增刊,2001(9):255-258
5 马忠·《中国绍兴黄酒》北京:中国时政经济出版社,1999
参考文献:
1 杨国军,绍兴酒的品评与欣赏,酿酒,2004(6)P74-81
2 绍兴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绍兴酒文化》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社,1990年
3 杨国军,透视新世纪中国黄酒业 酿酒,2002(2):29-30
1.1 黄酒一般贮藏在陶坛、碳钢(内刷防腐涂料)罐、不锈钢罐等容器中,各种贮酒容器中又以陶质大坛贮存的酒质量最佳,不锈钢罐贮酒质量稍次,碳钢罐最差。原因在于陶坛的透气性好,空气中的氧能进入坛内,从而加速酒中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加速酸、醇间酯化反应速度。此外,陶坛的良好透气性也有利于黄酒中低沸点易挥发物质如乙醛等有害气体的逸出。
4 理想的贮酒环境
4.1 黄酒的贮存温度一般以5—20℃为最佳,贮酒仓库要求阴凉、通风、干燥,并保持一定的湿度,特别是“通风”对黄酒贮存尤为重要,如果贮酒环境处于密闭状态,将严重影响酒的风味和“成熟速度”。因为贮藏过程中,酒液透过坛壁依然在进行呼吸作用,良好的通风有助于坛内贮酒的呼吸,陶坛独特的“微氧环境”有利于坛内酒质的陈化。
摘 要:我国大多数黄酒品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需要通过贮存来进一步提高酒质,本文主要就黄酒的陈化问题,陈酒酒龄的计算以及黄酒贮酒环境、容器与酒质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黄酒、陈化、贮存
1 黄酒的贮藏又称“陈化”,也有专家称之为“陈酿”、“后熟”,表述方法虽然有异,但其实质基本一样,都是指新酿制的成品酒在陶坛中贮存、陈化的过程。一般而言,新酿制出来的黄酒口味比较粗糙、闻香不足,较刺激,欠柔和,通过“陈化”可以有效促进酒精分子之间,酒精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缔合,促进醇与酸之间的酯化,使酒香味馥郁,口味甘顺、柔和。
6.2 盛黄酒用的陶坛一般采用粘土烧结而成,坛的内部和外部都要涂上一层釉质,由于陶坛壁的分子间隙大于空气分子,因此,酒液虽然在坛内贮藏,但与空气并非完全隔绝,空气能够透过孔隙进入,渗入坛内的微量空气,其中的氧与酒液中的多种化学物质发生缓慢的氧化还原反应,促进酒的陈化。此外,陶土具有与高岭土类似的作用,能够对蛋白质混浊的液体起到澄清作用(这一点可以说明为什么在陶坛中贮存几十年的酒会相当清澈,以至于变得晶亮),从而更加引人注目上,此外,陶坛材质中所含的某些变价金属元素如镍、钛、铜、铁等对酒的陈化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正是陶坛独特的“微氧” 环境、坛内酒液“呼吸作用”以及陶坛材质中所含的一些有益金属元素,促使黄酒在贮存过程中不断陈化老熟,越陈越香。
6.3 盛黄酒用的陶坛较有讲究,一般不能用刚出窑的新坛来灌装成品酒,主要原因在于新坛容易渗漏,疵点比较多,对黄酒的陈化不利,也易导致酒质劣变。此外,由于新坛刚刚烧制而成,坛壁的毛细孔较多,贮酒损耗较大也是一个因素。
陶坛盛酒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贮存要“堆幢”,年年要“翻幢”,搬运强度较大;二是外观粗糙,不够美观,不利于提高消费档次;三是占库面积大,贮酒损耗多。按堆幢四层酒坛计算,每1000L酒占用库房1.43M2,每年贮酒损耗在2%以上。这也是黄酒陈酿年份越长,贮酒成本越高,价格随之越贵的原因。
2.2 近年来,随着新颖、健康消费理念的创导,黄酒消费稳中有升,产品结构从低档向中、高档转化,陈酒销量激剧上升。究其原因,在于陈年黄酒的经典魅力。如“古越龙山”、“会稽山”、“塔牌”等品牌黄酒,由于严格按照《绍兴酒原产地域保护产品管理办法》要求组织生产和销售,质量可信度高,近年来在全国市场上销量激剧上升。个中除了产品本身独特的风格,多年陈酿之后所形成的幽雅怡人的芳香,醇和诱人的口感以及良好的健康功效,还在于黄酒迎合了绿色、健康、时尚这一全新的酒类消费理念。
3.3 “勾兑”不是黄酒业的独创,这是酿酒业中的一个专业术语。黄酒要勾兑,国内其它酒种,如白酒、葡萄酒,包括许多世界级的名酒都有“勾兑”一说,而且每种酒的勾兑方案都是保密的,例如法国干邑的“轩尼诗”白兰地,其精湛的勾兑技艺一脉相承,已传承了7代,旁人极难模仿。
3.4 在黄酒的酿造和贮藏过程中,原料、发酵、气候、贮酒容器和贮酒环境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酒的品质,作为一名酿酒师,他必须借助准确的理化检测和自身的感观鉴评,将批次、风格、口味不同的酒加以组合、调整,使酒质保持相对一致,并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这也是创造并保持各企业独特品牌风格的关键之一。
实践证明,好的黄酒如质量上乘的绍兴酒可以贮藏10年、20年、50年甚至更长时间,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酒质更臻完美,达到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但也不是所有的黄酒都可经年贮藏而香愈馥、味愈醇、质愈佳。有些酒只能贮藏3年、5年,有的酒可以贮存8年、10年,超过一定的贮存期限,酒质即开始下降。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说酒如其人,每一坛酒尤如一个生命体,有其自身独特的生命周期。而且一坛酒是否可以长久贮存,与酿造所采用的原料、曲麦、酿酒师的技术水平、贮酒容器、贮存环境等许多因素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只有管理严格、精雕细作、质量上乘的酒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久存不坏,“越陈越香” 。那些粗制滥造、发酵异常的酒即使贮存时间再长,也不可能成为好酒。黄酒要越陈越好,必须酿出高质量的好酒。
1.2 黄酒的贮藏年份,又叫黄酒的酒龄,是从酒灌入陶坛的这一刻算起的,国内规模较大的黄酒生产企业,如“会稽山”、“古越龙山”等,每年除了保证市场正常供应以外,都将相当数量的酒贮藏在专门的陈酒仓库中继续陈化,确保公司有足够数量的陈酒。也有一些企业受相关条件的限制,从外面采购陈酒作为勾兑用基酒。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消费者也可以从生产厂家购买大坛酒自己贮存,只是要品尝好酒可能得等待较长的时间,而且要有一个好的贮酒环境,如通风、阴凉、干燥等,并且,在贮酒过程中还要经常检查,发现渗漏及时进行处理。
5.2 酒坛启封后,应尽快饮用,不宜久贮。家庭饮用最好采用食用塑料或橡胶管,利用“虹吸现象”将酒吸出来,并保持清洁卫生,也可用特制的吸酒器。
5.3 贮藏、运输过程中尽量避免阳光暴晒,以免影响酒的色泽和品质。
6 酒坛与陈酿
6.1 陶坛既是黄酒的主要酿造容器之一,也是主要的贮酒容器。我们常说的黄酒“越陈越好”,只有在陶坛里才能实现。自古以来,其他材料的贮酒容器也很多,但始终无法和陶坛贮存的酒相比,盛装黄酒的陶坛容量古时较大,最大的达到25L,现在一般在22-24L之间。发酵正常的酒可以在陶坛里存放几十年不变质,如绍兴酒,其珍贵的品质、精致的韵味、幽雅的意境只有在品味陈酒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3 黄酒酒龄计算与勾兑
3.1 黄酒酒龄的计算不是随便确定的,GB/T13662《黄酒》国家标准中对“酒龄”一项规定如下:“酒龄 age of Chinese rice wine : 是指发酵后的成品原酒在酒坛、酒灌等容器中贮存的年限。”
3.2 瓶酒销售包装上标注的酒龄和坛酒酒龄(实际贮藏年份)又有一定差异。一般情况下,作为基酒的坛装酒上不标注“×年陈”,只在坛口包装内放一张“坊单”,上面有该坛酒的生产日期。由生产日期即可推算出酒的实际贮存年份。只有小包装的坛酒和瓶酒销售包装才有“酒龄”一说,如“三年陈”、“五年陈”、“八年陈”、“十五年陈”、“二十年陈”、“三十年陈”等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标注酒龄”, GB/T 13662《黄酒》国家标准对标注酒龄是这样规定的:“标注酒龄 marking age :销售包装标签上标注的酒龄,以勾兑酒的酒龄加权平均计算。酒龄为3年(或3年以上)的黄酒,应以优级酒为基酒,其中所标注酒龄的基酒不低于50%”。如一瓶“八年陈”的绍兴花雕酒,按照规定,八年(包括八年)以上的基酒必须大于50%,其余部分基酒的加权平均数不能少于八年。而将不同贮存年份的黄酒按规定比例加以组合,便称之为“勾兑”。
2 黄酒的陈化既是一门学门,也是一种艺术,既有科学的研究价值,又有深厚的文化背景,无论是从理论和感官的鉴评,还是从酒文化研究的角度,都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2.1 越陈越香
黄酒自酿成之日起,便开始了它的生命期,直至被消费掉为止。在黄酒的生命期内,其品质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经巴氏杀菌灌坛后的成品酒,酒中(15-18)%v/v左右的酒精含量、丰富的有机酸以及较低的PH值(黄酒PH在3.8—4.6之间),可以有效保持酒的无菌状态,从而使黄酒成为一种对人身体有良好保健作用的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