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阮籍和陶渊明三者诗酒之趣异同

合集下载

“酒不醉人人自醉”的阮籍与李白

“酒不醉人人自醉”的阮籍与李白

“酒不醉人人自醉”的阮籍与李白作者:刘佳媚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9年第3期摘要:以阮籍为代表的竹林七贤是文人饮酒诗的开端,而作为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李白也是以饮酒独具盛名,不难看出,阮籍和李白的诗酒在背景与心境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主要从诗人所处的时代及心境探寻二者差异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阮籍酒李白“酒”作为一种既是物质又是精神的产物,也是沟通物质和精神的桥梁,物质的酒给人以生理上的刺激,而酒作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象征生命的活力,给人以向上的精神力量,让人有一种昂扬奋发的精神境界。

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都承载着诗人对生命的忧叹。

关于酒的来源人们说法不一。

一种是“仪狄作酒”。

《战国策》曾言:“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一种即“杜康造酒说”。

“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代,不由奇方。

”相比而言,杜康酿酒流传更广,因此“杜康”作为诗酒的代名词。

曹操也曾在《短歌行》中言“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酒文化也由于其本身的魅力而被文人墨客所喜爱,他们在酒中畅谈快意人生,借酒诉说心中的忧愁。

当现实无法满足自己的人生理想时,文人借酒抒发心中的块垒,酒也被当作文学创作中被诗人掺杂个人意志的原动力。

本文主要从时代与诗人的心境出发,研究李白与阮籍在诗人创作中所产生的不同情感,从而进一步分析其文学的风格情感。

一、“苦闷心境”与“个性解放”阮籍出生于建安十五年(210),其父阮瑀是“建安七子”之一,父辈那种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慷慨激昂的人生意志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但是他生活在一个政治上极其动荡的时代,其父阮瑀与曹操父子有着很亲密的关系,他的一生碰上了“禅让之局”,政治斗争的剧烈和残酷,对他的思想以及生活态度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早年的阮籍本有“济世志”,《咏怀诗·其十五》:“昔年十四五,志好尚书诗。

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

”少年时的阮籍深受儒家学说的影响,将建功立业当作自己的人生理想。

关于阮籍与陶渊明其人其诗的相似性

关于阮籍与陶渊明其人其诗的相似性

从咏怀诗中比较陶渊明与阮籍的艺术风格作者:汉之贝武阮籍的五言《咏怀诗》82首代表了其文学中的最高成就。

,他的《咏怀诗》继承了建安诗歌的传统,在五言诗的领域里作了新的开拓,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后世的广泛重视。

文学史上有不少诗人都仿效作其《咏怀诗》。

陶渊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吸取阮籍的咏怀诗的精华,但其诗的艺术风格却依然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在这里我们从他们咏怀诗特点的异同来比较他们艺术风格。

首先,我们来看看他们艺术风格的相似之处。

一、在表达手法方面阮籍和陶渊明的咏怀诗均工于比兴和象征。

这种表达手法是中国传统咏怀诗的常用表达手法,这也是咏怀诗的一大特点,而阮籍和陶渊明均吧这中特点表现了出来。

如阮籍《咏怀诗》其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惟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幽思独伤心。

借用孤鸿,表达自己的孤寂之感。

《咏怀诗》二十一:云间有闲鹤,抗志扬哀声。

一飞冲青天,旷世不在鸣。

岂与鹑晏游,连翩戏中庭?借用云间闲鹤表达自己渴望一飞冲天不与一些人同流合污,这些诗句阮籍均有借用比兴和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而陶渊明的。

《杂诗》其二云: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矛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用日月的远去象征时间流逝自己也变得年老。

《饮酒》其四: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晨,远去何所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这首诗用离群的鸟儿的孤独比喻自己的孤单寂寞之感。

这几首诗陶渊明也都运用大量的比兴和象征手法。

二、从选择题材的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情感上看,阮诗和陶诗均相似之处。

阮籍和陶渊明两人均生活在政治动乱的年间,而诗为心声,是诗人情志的抒发,是作者内心世界的表现,阮籍、陶渊明的咏怀诗正是他们情之所至不得不发的结晶因此很大程度上他们他们选择的题材和所要表达的感情会异常相似。

阮籍、陶渊明、李 白

阮籍、陶渊明、李 白

阮籍、陶渊明、李白摘要:阮籍、陶渊明、李白三人都与酒结缘。

但阮籍饮酒既是天性,更是时代所逼,是大智若愚者的痛苦之饮;陶渊明饮酒是“适意”之饮,体现出陶渊明率性而为的本真;李白饮酒既有陶渊明的率性而为,更多地则是宣泄政治上的不平之鸣!关键词:阮籍;陶渊明;李白;饮酒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5-0148-02中华民族有着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酒文化,历代文人墨客有多少与酒结缘者,恐怕举不胜举。

而阮籍、陶渊明和李白三人之爱酒,甚至是嗜酒,更是无人不知。

《晋书·阮籍传》载:本不愿与司马昭同流合污的阮籍,却因“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他还曾酣醉六十日,可谓创造了醉酒的“历史之最”。

陶渊明之嗜酒,也不逊色于阮籍。

萧统《陶渊明传》就记载,渊明为彭泽令时,“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他的《五柳先生传》也公开宣称自己“性嗜酒”;他有很多作品与酒有关,甚至有直接用“饮酒”作为组诗标题的,以至于萧统《陶渊明传》说“有疑陶渊明之诗,篇篇有酒。

”诗仙李白,更是酒仙,酒简直可以说是李白创作的原动力,所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杜甫《饮中八仙歌》),正是酒催生了李白那一篇篇震古烁今的美妙诗篇;没有了酒,很难想象李白能写出那些传颂千古的名篇佳作。

不仅如此,而且李白饮酒是豪饮,“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襄阳歌》)。

李白饮酒,又是上应天理,下合人性的:“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圣贤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月下独酌》其二)但三人爱酒,又是各有原因的。

阮籍饮酒,与他出世隐遁的思想关联,更是政治环境所逼,是他与司马氏斗争的手段。

《晋书·阮籍传》载:阮籍“嗜酒能啸”,可见其天性嗜酒。

[精品]陶渊明阮籍诗歌的异同

[精品]陶渊明阮籍诗歌的异同

[精品]陶渊明阮籍诗歌的异同
陶渊明和阮籍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都是以诗歌著称于世。

二人的诗歌在风格、主题、形式等方面都有异同,下面将分别介绍。

一、风格上的异同
陶渊明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往往写出山水田园之间的景象,表现出一种简单、自然、真挚的生活情趣。

而阮籍的诗歌则更多地表现出豪放奔放的个性风貌,以才情横溢,气势
磅礴的文艺特点为主。

二人的诗风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内涵。

陶渊明的诗歌主题以田园生活、自然美景、温情故事等为主,深受后人喜爱,不仅是
唐代田园诗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而阮籍的诗歌主题
则以人生哲理、家国天下、疾恶如仇等话题为主,反映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在诗歌的形式上,陶渊明的诗歌抒情,多采用七律和五言诗等。

而阮籍的诗歌则更为
豪放,更多地体现出诙谐、幽默的特点,多采用白话和律诗来表现。

二人的诗歌形式都非
常自由,有一定的自我特色,更多地表现出了其作品的创新和个性。

综合来看,在诗歌的风格、主题、形式等方面,陶渊明和阮籍都有其独特之处,反映
出不同的文化氛围和时代背景。

如今,虽然时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二人的诗
歌却依然被后人传诵不衰,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财富。

陶渊明和李白是其各自时代成就最高的诗人

陶渊明和李白是其各自时代成就最高的诗人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酒仙陶渊明和李白溪云山人录陶渊明和李白是其各自时代成就最高的诗人,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都属屈指可数的几位一流大诗人之列,而两人的个性、诗风、人生理想有很大差异,所以历代评论家和学者将陶、李二人加以比较者并不多,但二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嗜酒。

李白嗜酒,自不必说,早已家喻户晓。

《旧唐书》本传称其“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浪迹江湖,终日沉醉”。

李白最著名的诗篇多是酒后而作,杜甫有诗曰:“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饮中八仙歌》)又说白“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不见》)。

而陶渊明自称“性嗜酒,而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

”(《五柳先生传》)萧统《陶渊明传》言“(颜)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宋书》本传记载他任彭泽县令时,“公田悉令种秫稻(酿酒用的粘黄米),妻子固请种秔(即粳米),乃使二倾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

今存陶诗一百二十四首(未计联句一首及桃花源诗),据统计,内容有涉于酒者达五十五首,虽没到朱光潜所说“渊明诗篇篇有酒”的地步,也已占到陶诗总数将近一半的分量,而且有许多名作名句都与饮酒有关;陶公还专门写有《饮酒》组诗二十首,为其“顾影独尽,忽然复醉。

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饮酒》序)而成,内容丰富,反映了作者许多方面的思想感情,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首更是陶诗中最脍炙人口的作品;在临死时,陶公还“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挽歌诗》其一)。

由此可见,饮酒对于陶渊明的人生及文学创作也就如饮酒对于李白一样有着特殊的、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比较的重点放在陶渊明身上,通过分析陶渊明饮酒诗与李白饮酒诗的差异以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陶渊明的独特个性。

阅读陶渊明与李白的饮酒诗,可以发现两人的饮酒诗都可分为两个类型、两种情调。

从诗与酒看阮籍与陶渊明的不同

从诗与酒看阮籍与陶渊明的不同

酒”,“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陶渊明做彭泽县令, 的人。他和我们一般人一样,有许多矛盾和冲突……我们读
“公田悉令种秫谷,日:令‘吾常醉于酒足矣。”’二人均写诗,但 他的诗,都欣赏他的 冲‘澹’,不知道这 冲‘澹’是从几许辛酸、
阮籍诗中几乎无酒,只有 “临觞拊膺” 、“临觞多哀楚”9【j、 苦闷得来的。”4
礼教的“阮籍”,必然鄙视 “毁坏礼教”的 “阮籍”,而这 “毁坏礼 了“栖止之所”,更重要的是,他的内心在这个 “心远地 自偏”的
教”,必然包括了引为“借口”以全身的无节制的“嗜酒”。鲁迅 栖止之处是 “安全”的,因而是放松、任真的。我们看他的诗
在魏晋诗人中,酒中之最当属阮籍和陶渊明。鲁迅在 《魏 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O”18l有着
晋风度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正始名士服药,竹林名士饮 人生短暂无常的无奈:“人生若寄,憔悴有时。静言孔念,中心
酒。竹林的代表是嵇康和阮籍。……嵇康也兼服药,而阮籍 怅而”[J。此外,陶渊明还有着阮籍所不曾有的生活穷困和
之中。“诗者,志之所之也”[35J,阮籍的 《咏怀诗》“反复凌乱, 情无喜”5、“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l5、“欢言酌春酒,摘
兴寄无端,和愉哀怨,杂集于中,令读者莫求归趣”_3,与诗句 我园中蔬”l引、“日入相与归,壶浆劳新邻” J……陶诗写酒,
本身相较,这种做诗的风格特征更是诗人之 “志”的真实写照。 多是轻松、欢乐的笔调和质朴无华的词语,他不是在刻意写
“行则操卮执瓢,动则挈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6J于是, 世的陶渊明,内心也并非 “无尤无怨”、“没有大感触”的。和阮
“酒”成了魏晋人浇心中之块垒的琼浆,也由此成了他们人生 籍相同,他的心中亦有着处处的矛盾:“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

陶渊明阮籍诗歌的异同

陶渊明阮籍诗歌的异同

陶渊明阮籍诗歌的异同陶渊明和阮籍,一个晋末宋初人,一个魏末晋初人,同属于魏晋这一历史时期,同处于一个文学发展史阶段。

因此,他们的诗歌艺术有不少相同之处。

魏晋是一个充满刀光剑影的时代,又是一个思想活跃和人的觉醒的时代。

随着人的价值被重新认识,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对生的留恋和对死的悲哀,成为这一时代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稀,·,·…自顾非金石,咄猎令人悲”(曹植《赠白马王彪》)。

曹氏父子弹奏的这一人生乐章,代表了这一时代诗坛的主调,余音传响晋宋,所以它也是阮籍和陶渊明诗歌创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由于阮籍和陶渊明都处于朝代更替之际,而且由于阮籍的父亲阮璃依附曹操,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也是东晋王朝的名将,其祖父又做过晋朝的太守,在新王朝一方看来,他们都是站在旧王朝一边的。

所以面对着社会上层为争夺皇权而大动杀机的现实,他们的人生短促的慨叹加上“忧生之磋”,就表现得格外强烈和深重。

阮籍高唱的“正始之音”是久已为人所知的。

“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祀。

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

”(《咏怀》之三)“胸中怀汤火,变化故相交。

万事无穷极,知谋苦不饶,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

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

”(《咏怀》之三十三)一向“发言玄远”,“口不减否人物”的阮步兵,在自己的诗歌中,把内心的痛苦和恐惧,竟表现得如此一泄无余,慷慨悲凉!陶渊明之在晋末,和阮籍之在魏末略同,“但他没有什么慷慨激昂的表示,于是便博得‘田园诗人’的名称。

但《陶集》里有《述酒》一篇,是说当时政治的。

这样看来,可见他于世事也没有遗忘和冷淡,不过他的态度比播康阮籍自然得多,不至于招人注意罢了。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既然不能忘怀世事,统治者的宏罗密网和刀光剑影自然不能不使他胆颤心惊,所以阮籍的“优生之暖”在陶集中仍可以找到同调。

诗酒风流各不同陶渊明、李白文化类型多维比较

诗酒风流各不同陶渊明、李白文化类型多维比较

2005年12月第26卷第4期《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Xinjing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Dee一2005V01.26.No.4镬瀚撼潞嚣鳓——陶渊明、李白文化类型多维比较何念龙(湖北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7)摘要:陶渊明和李白最大之异是人生道路、价值取向和精神归宿的不同。

陶从容坚定地选择了归隐之路,超然高蹈;李则一生痴迷在“功成身退”的美梦之中不得解脱。

陶力保心性之真,平和淡远;李展现情感之真,任情而为。

陶饮酒为闲雅品味,李饮酒是豪情畅怀;作为诗性文化符号,陶主要是“隐士诗人”的代表,李白则是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自由浪漫、傲视权贵、诗酒酣畅、天赋才华的诗人典型。

他们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独特的“这一个”。

关键词:陶渊明;李白;隐士诗人;浪漫诗人中图分类号:1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5—9245(2005)04—01()2—06在李白的作品中,我们时时可见李白与陶渊明之间的渊源关系,或者表达对陶的推崇(如其诗作《戏赠郑溧阳》),或者引用陶之轶事诗文(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山中下幽人对酌》)。

综观陶、李二人之行为处世和其作品,同时考察一下前人对他们的评价,陶渊明和李白确有许多共同之处。

比如他们的思想都充满儒道色彩,都有对权贵傲视的一面,都性好自然,追求本真,都有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他们都好酒吟诗,堪称诗酒风流。

此外,前人对他们都有“真”的评价。

如《宋书-陶潜传》称其“真率”,萧统《陶渊明传》称其“任真自得”、“真率如此”。

元好问以“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评价陶诗风格。

而唐代杜甫则以“嗜酒见天真”(《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评李白,皮日休在《七爱诗》中称李白有“真放”。

清人叶燮在《原诗.夕p篇》中说:“作诗有性情,必有面目,……如陶潜、李太白之诗,皆全见面目。

”所谓“全见面目”,就是指其诗歌表现情性之本真。

有酒必有诗,无诗酒不雅,无酒诗不神,诗仙李白到底有多能喝?

有酒必有诗,无诗酒不雅,无酒诗不神,诗仙李白到底有多能喝?

有酒必有诗,无诗酒不雅,无酒诗不神,诗仙李白到底有多能喝?本文导读:三国时曹操吟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名句;晋代的刘伶在酒德颂中写道:“天生刘伶,以酒为名。

一饮一斛,五斗解醒。

”人们谈阮籍必离不开酒,《晋书》记载他一口气“饮酒二斗”,且“醉六十日”没醒。

王绩在《醉后》诗中写道:“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

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

”《晋书•阮籍传》也记载:“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

”我们暂不考究阮籍是否是冲着三百斛酒去当步兵校尉的,但他爱酒是肯定的,阮籍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浸泡在酒里。

陶渊明的诗则几乎“篇篇有酒”,且常用酒作题目写诗,如《连夜独饮》、《述酒》、《止酒》等等,苏东坡“白衣送酒侮渊明,急扫风轩洗破觥”说的就是陶渊明有一年重阳节苦于无酒,菊篱久坐,欣逢江州刺史王弘送来一壶酒,便立地尽醉而归。

还有,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也是一样,也在酒中浸泡,令人尤为神迷、泪落。

李白的一生更是离不开酒,“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街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有了酒,天子在他眼中也就那么回事。

在李白这儿,有酒必有诗,无诗酒不雅,无酒诗不神,酒能激发他的创作灵感,让他过着“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的生活,逍遥无比。

以至“李白斗酒诗百篇”成了中国人心目里一个最为动情和完美的故事。

那么“李白斗酒诗百篇”中的“斗酒”到底有多少酒?古代的文人们这么喜欢喝酒,究竟有多能喝?古代中国,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一钟为六斛四斗。

南宋末改五斗为一斛,二斛为一石。

也就是说,宋前一斛和一石重量相当,大概是现在四十斤左右。

东汉每斗两千毫升,建武十一年大司农斛人还把一百粒黍的重量,作为一铢的标准重量。

但是一铢究竟有多重,古人也是说法不一的。

有人说,一铢是96粒黍的重量。

也有人说,是144粒粟的重量。

24铢重为一两。

十六两重为一斤。

唐代以后,两以下不用铢,改用十进制的钱、分、厘等单位。

例说陶渊明、李白诗中的不同“酒味”

例说陶渊明、李白诗中的不同“酒味”
先 民 无 邪 的情 思 .那 无 邪 的 情 思 凝 聚 成 我 国 最 早 的 诗
播 放 阎维 文演 唱 的《 母 亲》 。
评 价 :用 对仗 的形 式 将 文 章 的 内容 和 感 情 做 出 总
结, 同 时 以情 作 结 , 用感 人 至 深 的歌 曲 帮 助 完 成 情 感 的 升华 , 课 堂 在 感 动 与 思 考 中 徐徐 落 下 帷 幕 。 三、 境 引境 结 《 苏武 传 》
侈品 , 我们又在想些什么呢?
【 导语 】 朔风凛 冽 , 他 与冷 月为伴 , 胡笳 幽怨 , 他 与
孤冢为伍 , 回望中原 , 怅望大漠飞雪 , 他高唱道 :
茫茫草原 , 不见其边 , 梦 中汉家何时还 ? 不 畏 风 刀 霜剑 , 甘愿饮雪吞毡 , 挺立天地间 ! 闻家 母 归 天 。 妻 离 子
述导语 , 苏 武 的 情 怀 气 节顿 时被 渲染 得 淋 漓 尽 致 . 也 将
学 生 带入 到这 样 悲 壮 的氛 围 中 .激 发 学 生 学 习探 究 的
兴趣 。
【 结语 】 合上课 本 , 我们共同静心感受苏武的心跳。
地窖冰冷 , 他 将 满 口毡 毛 与 草 皮一 块 咽 下 , 茫茫北 海 , 他 掘 野 鼠 收 草 实 .浑 身 的热 血 却 沸 腾 着 一 个 至 死 不 渝 的信 念— — 精 忠报 国 。 守节不辱 !
而足 , 语 文 老 师 当活 学 活 用 , 让 自 己 的导 语 结 பைடு நூலகம் 精 采
评价 : 随着《 苏武牧羊》 的音乐 , 一幅幅 漠北苦寒 、
大 雁 南 归 的 图 片徐 徐 展 开 .执 教 者 感 情 饱 满 地 诵 读 上
纷呈 。 f 作者通联 : 新 疆 喀 什 二 中1

阮籍与酒

阮籍与酒

阮籍与酒作者:孟庆玲来源:《传奇故事·百家讲坛》2009年第24期酒是一种道具,像翩翩公子手中的折扇,不为纳凉,只为表明身份。

自古以来,诗酒不分家。

潇洒如李白,一直是壶中自有天地。

和李白相比,诗人阮籍喝酒就带点拘谨。

李白是仰首鲸饮,阮籍呢,则掩袖啜饮。

如果说酒是李白的可口可乐,那么,对阮籍来说,就只能是救命的口服液。

阮籍,竹林七贤之一,建安七子阮瑀之子。

史载,阮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嗜酒能啸,善弹琴”。

阮籍作为名士级帅哥,自然是众多政治势力争夺的香饽饽。

但他知道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在时代的暮色中已消逝殆尽,像父亲一样建功立业已成为梦想,他唯一能做的是逃离,逃离这乌云密布的梦魇世界。

太尉蒋济想让阮籍出仕,阮籍逃离了;曹爽想召他为参军,他又借口生病,逃回田园。

后来,在曹氏和司马氏集团斗争的罗网中,阮籍更像一只鸟,频频扇动翅膀,但此时却无处可逃。

无奈之余,阮籍想到了酒。

一个偶然的机会,阮籍听说步兵厨营的伙夫善于酿酒,且存有三百斛好酒,便上书申请担任步兵校尉一职。

以酒为调动工作的理由,阮籍恐怕是千古一人,但令人惊讶的是,司马昭竟然同意了。

其实司马昭明白,阮籍虽然合作得不太积极,但他并没有公然站出来唱对台戏。

以阮籍的名气,杀了他反而会招致非议,不如以酒为牢,将他幽禁起来,还落个善待名士的美名。

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有了这个金字招牌,酒反倒成了阮籍一副柔软的铠甲,从此他的一生便躲在里面。

晋文帝想为司马炎向阮籍的女儿求婚,在常人看来,这种攀龙附凤的机会千年难遇,但阮籍不置可否,却酩酊大醉60天,晋文帝始终没有机会,只好做罢。

曾陷害过嵇康的钟会,也多次用引蛇出洞的伎俩,引诱他臧否时事,想给他穿小鞋,但阮籍始终醉态可掬,钟会只得怅怅而去。

酒也是一道华美的屏风,横亘在阮籍和世俗之间。

阮籍虽闭口不谈人是非,但对人却作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见了同道中人,则青眼视之。

同事嵇喜来吊唁,阮籍只是翻翻白眼。

陶渊明与李白饮酒诗艺术手法比较

陶渊明与李白饮酒诗艺术手法比较

陶渊明与李白饮酒诗艺术手法比较陶渊明与李白饮酒诗艺术手法比较酒,一直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雅事也是民间俗礼,更是文人墨客们倾诉情怀的重要载体。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与李白被誉为两位伟大的饮酒诗人。

他们都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赞美酒与生活,展现了不同的文学风貌和表现方式。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广陵人,东晋末年的文学家、政治家,被誉为“饮酒诗之祖”,他的饮酒诗以清新淡泊、咏史抒怀为主要特点。

陶渊明的饮酒诗深受道教的影响,他以自然至大的道教思想,融入了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他笔下的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陶渊明的饮酒诗多以淡泊名利、追求自由为主题,他用酒作为画龙点睛之笔,抒发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

例如,陶渊明的《饮酒》一诗中写道:“结为相将愿尽日饮如泉不畏歌者发吞声踰醉眠。

”这首诗以短小的语言表达了陶渊明对饮酒的欢愉和无忧无虑的态度。

他借酒释放自己内心的压力和烦恼,将自己沉醉在红尘中,抛开了俗世的琐碎和压力,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与陶渊明不同,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的饮酒诗以豪放、奔放和热烈的情感表达为特点。

李白的饮酒诗多以描绘壮丽景观、抒发激情和追求男子气概为主题。

他的诗作热情奔放,富有浓郁的生命力,带有一种豪放不羁的个性。

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一诗中写道:“若言辞语乖高论谁与争。

醉笑四百声酒倒千杯倾。

”这首诗展现了李白豪饮的精神和激情,他以自嘲的态度表达出他对人生的热爱和不服输的心态。

他鼓励人们奋发向前,不畏困难和挫折,追求梦想和荣耀。

通过比较陶渊明和李白的饮酒诗,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艺术手法上的不同。

陶渊明的饮酒诗注重意境的净化、心灵的寄托和对生活的追求,他通过酒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自由和宁静的追求。

而李白的饮酒诗则具有更多的奔放和激情,他将酒作为一种激励和挑战,表达了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

渊明之饮酒与阮籍之饮酒 (2)

渊明之饮酒与阮籍之饮酒 (2)

总结
陶渊明的饮酒方式更注重 心境和意境的融合,而阮 籍则表现出一种放纵和逃 避现实的倾向。
饮酒影响的比较
陶渊明
通过饮酒寻找心灵的慰藉, 使自己能够超脱世俗的纷 扰,达到心灵的平静和自 由。
阮籍
通过饮酒来发泄内心的苦 闷和无奈,表现出一种悲 愤和抑郁的情绪状态。
总结
陶渊明的饮酒影响更倾向 于心灵的平静和自由,而 阮籍则更多地表现为情绪 的宣泄和释放。
03
阮籍的饮酒
阮籍饮酒的背景和原因
魏晋时期的社会背景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普遍感到苦闷和无助。阮籍作为 当时士人的代表,通过饮酒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个人经历的影响
阮籍一生坎坷,经历了许多磨难和挫折。他通过饮酒来排遣内心的 苦闷和忧愁,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寄托。
文化氛围的熏陶
魏晋时期,饮酒成为一种文化氛围,士人们普遍喜欢饮酒。阮籍受 到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也养成了饮酒的习惯。
阮籍
生活在三国时期,曹魏政权与蜀、吴三国鼎立,他作为曹魏名士, 内心苦闷。
总结
陶渊明和阮籍的饮酒背景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但陶渊明 更倾向于避世,而阮籍则更多表现为对政治的无奈。
饮酒方式的比较
01
02
03
陶渊明
喜好自斟自饮,酒量不大, 常常微醺即止,注重饮酒 时的意境和心境。
阮籍
放浪形骸,常常大醉,有 时甚至卧酒一旬不起,饮 酒时追求放纵和忘与阮籍之饮酒在主题、风格和思想等方面的异 同,探讨两位诗人对酒的认知和表达方式的差异及其原因。
研究意义
通过比较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两位诗人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进一步揭示 中国古代文学中酒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为文学研究和文化传承提供有益的参考。

渊明之饮酒与阮籍之饮酒

渊明之饮酒与阮籍之饮酒

04 两者饮酒文化比较分析
饮酒态度差异及其原因探讨
渊明饮酒态度
渊明饮酒以自娱、自适为主,其饮酒诗多表现隐逸生活的乐趣和超脱世俗的豁达。他认为 饮酒可以忘却忧愁,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阮籍饮酒态度
阮籍则借饮酒以逃避现实、消解苦闷。其饮酒行为多带有政治避祸的色彩,同时也表现出 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反抗。
02 渊明之饮酒诗篇赏析
《饮酒》系列诗作概述
01
陶渊明创作了《饮酒》系列诗作 ,共二十首,以饮酒为题,借酒 抒怀,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社会 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02
这些诗作中,陶渊明以酒为媒介 ,将自然、人生、哲理融为一体 ,展现了他高洁的情操和淡泊名 利的人生态度。
诗中体现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陶渊明在《饮酒》诗中表达了自己的 人生观,认为人生应该追求自然、真 实、自由,摆脱世俗的束缚和名利的 纷扰。
他的价值观体现在对自然和田园生活 的热爱上,认为只有回归自然、躬耕 田园,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 义。
艺术特色及后世影响
陶渊明的《饮酒》诗以其自然、真率、深邃的艺术风格而著 称,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代表作 之一。
这些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被后人广为传颂和 仿效,还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思想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后 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挖掘饮酒文化内涵
深入研究陶渊明和阮籍的饮酒文 化,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精神 价值,为当代社会提供有益的借
鉴。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文化传承和创新,将优秀的 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生活中, 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推广传统文化教育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更多的人 了解和认同传统文化,从而更好

陶渊明与李白饮酒诗艺术手法的比较

陶渊明与李白饮酒诗艺术手法的比较

陶渊明与李白饮酒诗艺术手法的比较陶渊明与李白均是饮酒诗创作中的高手。

陶渊明之爱酒,是李太白引为“拂衣以同调”的,他们的诗歌以高超的表现手法,真挚的思想内容深得后人的赞扬。

文天祥说:“性情未发,诗为无声;性情既发,诗为有声。

”比较两人诗中的艺术手法,不难发现两人在艺术手法中有较多相似之处,但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区别。

一.陶渊明与李白饮酒诗歌中艺术手法的相同点陶渊明虽然在南北朝影响不是很大,但从唐朝开始逐渐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诗人。

李白就是较早深受其影响的大诗人,因此两人诗风确有不少共同特点。

1.即景抒情,即事见情对读两人的饮酒诗,不难发现他们善于都通过对于日常人事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从日常的交往对象入笔,显得真挚又浓郁。

陶诗多用饮酒,游赏等方式作为其饮酒诗中的一大艺术特征。

例如陶渊明诗歌中出现的“老农”形象不少,《饮酒二十首》(其九)中的“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饮酒二十首》(其十四)中的“父老杂乱言,觞酌知行次”,其中的田父、父老应该都是陶渊明乡亲,村中农民,诗人通过与家乡父老的交往情景,可以见出他们亲近的关系,共酌的欢愉。

从诗中读出的不但是他与乡间父老的友好,更是以对日常的人物的描写中表达了自己的幽居隐逸之乐。

而李白也是善于从他与众多的人事交往的描述中来借酒抒发他的情感,常用的是饮酒,欢聚,遨游,留别等形式,显得大气磅礴。

例如《金陵酒肆留别》中的“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以“吴姬压酒”使自在之意跃然纸上。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以送别族叔李云而“举杯销愁”,实则是诗人在自然怀抱中得到解脱。

两位以诗酒著称的大诗人,饮酒诗数量惊人,而其饮酒常常是与同类挥觞共酌,在日常生活的情景中渗透其热爱生活,珍惜真诚友谊的情怀。

2.借古抒情,以古鉴今魏晋是我国诗歌史上的重要时期,各种体例和体裁基本齐全,咏史诗也是在此期间成熟的。

魏晋诗人开始通过咏叹历史来抒发胸怀抱负,而李白也继承了这一传统。

陶渊明与李白诗歌创作风格异同

陶渊明与李白诗歌创作风格异同

----------------------- Page 1-----------------------2006年10 月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Oct, 2006第28 卷第5 期Journal of Yan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Vol.28 No. 5试论李白与苏轼豪放个性及风格的异同高慧( 西安师范学校, 陕西西安10001)摘要: 李白与苏轼相似的豪放个性体现为: 执著追求理想、人格,性情率真, 风格奇; 二人的内在区别表现在: 博大境界的构成及内蕴不同, 诗歌的抒情、说理功能不同, 乐观豪迈的内涵不同。

时代风气与信仰追求的不同导致了李白和苏轼内在的差异。

无论是李白代表的唐代充满活力的状态, 还是苏轼代表的宋代豁达睿智的心境, 都是我们现实人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关键词: 李白; 苏轼; 豪放;差异; 时代;信仰中图分类号: 0- 03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004—99 5( 2006) 05—0058—04I A巴蜀自古人杰地灵,李白和苏轼这两位出自蜀地陶渊明的性情率真是李白和苏轼的共同榜样, 热的诗人,作为唐、宋时代文学精神的代表,在唐诗及宋爱山水风光也成为二人共有的爱好。

李白总是“五岳词的发展史上同样举足轻重。

后人对二人豪放风格的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诗中宣泄的主宰自然评价也非常相似: 清代刘熙载称苏轼的“豪放之致”的豪情及被世人遗弃的愤懑已超出了对山水的描绘,[ 1] (P138)“时与太白为近”; 当代李泽厚也认为在飘逸的他张扬时高呼“我本楚狂人, 凤歌笑孔丘”,悲怆时希[2] (P 05)诗风上“苏(轼)近于李( 白) ”。

望“狂风吹我心, 西挂咸阳树”,甚至放浪到“天地即衾本文将以李白和苏轼性情的相似为起点,挖掘二枕”、“裸体青林中”,情感表现恣意率真, 毫不掩饰。

苏人作品内蕴的不同,并进一步从时代精神及信仰追求轼也是追求自由、极富性情的人,他对朋友随意说笑、方面探究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

从诗与酒看阮籍与陶渊明的不同

从诗与酒看阮籍与陶渊明的不同

从诗与酒看阮籍与陶渊明的不同
张振云
【期刊名称】《兰州学刊》
【年(卷),期】2005(000)003
【摘要】阮籍和陶渊明都爱饮酒,都是诗人.但是,阮籍的诗中几乎无酒,而陶渊明诗则几乎"篇篇有酒",其中的原因既在于陶渊明的时代,看惯了乱世的变迁,思想变得平和,更在于陶渊明通过儒家"固穷守节"、"安贫乐道"的修身之道,达到了道家的"抱朴守真"的既躬耕又脱俗的生活境界,诗与酒的融合便缘于此,不是酒与诗彼此融合,而是二者都融合在生活里,成为一体.阮籍诗与酒的分离,亦缘于生活的两面性:表面反礼教,内心执著于礼教,诗与酒的分离实是心灵的自我分离.此外,阮、陶二人亦有着时代思想的传承关系.
【总页数】3页(P282-283,302)
【作者】张振云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
【相关文献】
1.陶渊明<述酒>诗补证--兼论陶渊明在晋宋之际的政治态度及其隐居前后两期的不同意义 [J], 邓小军
2.陶渊明《述酒》诗补证--兼论陶渊明在晋宋之际的政治态度及其隐居前后两期的
不同意义 [J], 邓小军
3.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陶渊明诗化了的酒及其酒化了的诗 [J], 万伟成
4.解读"渔人"和"刘子骥"《陋室铭》注释辨疑从《五柳先生传》看陶渊明的精神家园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从《香菱学诗》看一个不同的林黛玉解读“渔人”和“刘子骥” [J], 刘万想;翟霞
5.以诗突围与以酒求达——论阮籍诗中无酒的几点原因 [J], 刘永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阮籍、陶渊明和李白的诗酒之趣异同
11级中本1班2011011114 陈靖文
一、嗜酒与作诗的内在联系
(一)阮籍——诗中无酒,诗酒分家。

阮籍爱喝酒,他“嗜酒”“酣饮为常”。

但他不似陶渊明给自己的内心找皈依,在田园生活的饮酒生活中回归自我,他一直悬着这颗心,他这一生都没有松懈过“避祸”的神经,在酒里逃难一般,始终没有找到内心的栖止之所。

他不评论人物,也不问世事,何以消极至此?
1.饮酒原因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他的饮酒……大半倒在环境。

其时司马氏己想篡位,而阮籍名声很大,所以他讲话就极难,只好多饮酒,少讲话,而且即使讲话讲错了,也可以借醉得到人的原谅。


他以酒自醉,是一种避祸的方法,酒于他是防御的武器,是软铠甲。

例如:司马昭想和阮籍结为亲家,他不敢得罪文帝,大醉六十天使对方没有开口求婚的机会;司马昭宠臣钟会多次探询诗人对时政的意见,“欲因可否而致之罪”,他也以大醉得免;司马昭假意让九扬,人们劝他写劝进书,临到人们来取,他还在“据案醉眠”,躲过了一次违心表态。

(《晋书·阮籍传》)
阮籍饮酒,是无可奈何和对黑暗社会的无声抗议。

他在这一点上就易于陶渊明和李白。

2.诗酒分家
他这么爱喝酒,但是《咏怀》八十二首中竟无一片咏酒诗,发出的是“对酒不能言”的感叹。

他的咏怀诗中提到酒的只有“临觞拊膺”(《咏怀诗》其三)、“林觞多哀楚”(《咏怀诗》三十四)、“对酒不能言”(《咏怀诗》六十四)、“堂上置玄酒”(《咏怀诗》六十七)四处。

其余诗作中写到酒的也更是少之又少。

这一系列诗作,多感慨,苦闷中有旷达,如体现游仙和隐居的诗歌《咏怀》其十: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齐景升牛山,涕泗纷交流。

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

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

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

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二)陶渊明——诗中有酒,在诗酒中书写情致。

陶渊明爱喝酒,众所周知。

梁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说:“陶渊明诗,篇篇有酒。

”白居易在《效陶潜体诗十六首》中也说:“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

陶渊明为官前十三年饮酒诗约六首,其数量远远少于归隐后。

而他归隐田园以后作诗一百零一首,其中约四十一首,也就是约百分之四十一都是饮酒诗。

1.陶渊明饮酒诗,有追随闲情雅致心境的一种自由姿态下的创作,也有为排遣苦饮酒作诗
他所作饮酒诗大部分都体现了一种闲适自然的心境,有时也流露欢快之感,前期入世时的诗歌饮酒诗较少,诗风也很沉郁,抒发向往归隐的情绪。

后期在悠然的田园生活中,他的饮酒诗体现乐趣和慰藉——郊游饮酒,从事农务后饮酒。

在遇火后家境困顿,导致在诗酒中排遣情绪,借酒浇愁。

如写郊游的饮酒诗: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

这首诗写的是在一个气候很好的日子里,作者和一些朋友结伴出游,就地开颜欢饮,或唱“清歌”,或吹管乐和弹奏弦乐以助兴,而地点还是他人墓地的松柏下。

在这种环境下仍然有此雅兴,其情调和《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曲作》相去甚远,足见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热爱,超越了一切。

同类郊游饮酒诗有《时运》,他在饮酒郊游的闲适生活中获得了无限的乐趣和慰藉。

他遇火后的诗作有《己酉岁九月九日》: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

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

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诗中“靡靡”“凄凄”的景色,一片悲凉,而作者在末四句却说:“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

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什么才叫让我称心如意呢?那就是喝酒了。

千年的变化不是我所能了解的,还是来歌咏今朝吧。

在酒中寻乐,忘记眼下悲苦,放眼今朝。

可见诗人遇火后,虽苦闷,但不乏旷达。

2.酒中有诗,随意而为
酒是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酒一直是以一种伴随状态出现在他的生活里、诗里。

诗是他表达自我的介质,而酒作为他的最爱,出没其中。

在阮籍那里,酒只和他的生活发生了联系,酒是酒,诗自是诗;诗中并没有关于饮酒的境界和趣味底描写。

陶渊明把酒与诗的关系直接联系起来的,饮酒所得的境界可以用诗表现出来,也就是在创作中完成了诗酒的融合。

(三)李白——诗中多酒,醉后作诗。

李白是醉圣,他醉后写诗,以酒来激发灵感,醉中出佳作。

他的饮酒诗很多,嗜酒与豪饮在他诗中随处可见,据统计,李白所写的关于饮酒的诗有218首[3],光是诗题上有酒的就有《将进酒》、《金陵酒肆留别》、《对酒忆贺监二首》、《醉后赠从甥高镇》、《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将进酒》、《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月下独酌》、《山中与幽人对酌》等等,其中就有醉后所作诗。

李白的饮酒心境和阮籍的苦闷、陶渊明的闲适不同,他是热烈、悲壮、昂扬的。

如:“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他的饮酒诗不限题材,不限时期。

所作诗歌抒发他有抒发自己豪情壮志的,有抒发自己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的,有给友人的,有抒发不得意,借酒消愁的。

与友饮酒潇洒的赠诗:“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流夜郎赠辛判官》)他的求仕言志思想在《南陵别儿童入京》这首诗里面,表露无遗:“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典型的借酒消愁的诗歌有《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二、三者嗜酒作诗情结异同综述
综上条件及所述,他们三人嗜酒作诗情结同中有异。

(一)相同之处:
据前文所述可总结出他们都嗜酒善诗,也都有借酒派遣情绪的倾向。

在诗歌表达的内容上,都是前期积极入世,后期有遁世之心。

表现积极入世的如:阮籍的《咏怀诗》三十九,陶渊明《咏荆轲》李白《行路难》,表现隐逸遁世想法的如:阮籍的《咏怀》其十,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二)不同之处:
阮籍“诗酒分家”,陶渊明“诗中有酒”,李白“诗中多酒”,所以分不分“家”是他们诗酒之趣最大的区别。

其次,他们诗酒之趣之“异”还体现在心境上:阮籍是极端苦闷,陶渊明是恬静闲适,李白是热烈悲壮。

以及,他们喝酒作诗的动因也同中有异。

阮籍纯粹述说心中苦闷,“颇多感慨之词”(钟嵘《诗品》)。

陶渊明喝酒作诗是为了自我放松,体验自由闲适带来的愉悦,也是一种自然流露。

李白作诗,是酒后畅言,抒发澎湃的情感。

另外,“异”还体现在诗酒功能上,阮籍以酒为武器,以诗含蓄表达想法;陶渊明以酒助兴,写诗抒情,有诗句“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

纸墨遂多,辞无诠次。

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饮酒》二十首序);李白以酒激发灵感,创作诗歌。

最后就是李白饮酒诗不限题材,不限时期,大胆豪放。

而陶渊明则有出世入世之分,遇火前后之分,时而闲逸欢快,时而苦闷又通达。

阮籍跟李白的“两不限”很像,均无明显界限,但他的诗歌中显现出一种过分谨慎,他的饮酒态度上也有一种“过量”,他体现出一种不平衡性。

【参考文献】
[1]何念龙.诗酒风流各不同,《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102-107
[2]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16
[3]肖兴政.李白求仕心理在其诗酒中的表现,《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2:61-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