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究竟是哪八个神仙

合集下载

【说道】道教中的八仙是哪几位?

【说道】道教中的八仙是哪几位?

【说道】道教中的八仙是哪几位?小编:八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

八仙之名,明代以前说法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

至明代吴元泰《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李玄)、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张果)、吕洞宾(吕岩)、何仙姑(何琼)、蓝采和(许坚)、韩湘子、曹国舅(曹景休)。

据华轩居士考证,北宋中期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聚会时始有八仙之说。

后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名言。

铁拐先生铁拐先生姓李,质本魁梧。

早岁闻道,修真岩穴,时李老君与宛丘先生尝降山斋,诲以道教。

一日,先生将赴老君之约于华山,嘱其徒曰:“吾魄在此,傥游魂七日而不返,若甫可化吾魄也。

”徒以母疾迅归,六日化之。

先生至七日果归,失魄无依,乃附一饿莩之尸而起,故形跛恶,非其质。

钟离权钟离权,燕台人,后改名觉,字寂道,号王阳子,又号云房先生。

父为列侯,宦云中。

诞生真人时,异光数丈,侍卫皆惊。

真人顶圆额广,耳厚眉长,目深鼻耸,口方颊大,唇脸如丹,乳远臂长,如三岁儿。

昼夜不声,第七日,跃然而言曰:“身游紫府,名书玉京。

”张果张果,隐于恒州中条山,往来汾晋间,得长生秘术。

常乘一白驴,日行数万里。

休息时,折叠之,其厚如纸,置于巾箱中。

乘则以水豿之,复成驴。

唐太宗、高宗征之,不起。

武后召之,出山,佯死于妒女庙前。

时方炎暑,须臾臭烂生虫,于是则天信其死矣。

后有人于恒州山中复见之。

开元二十三年,明皇诏通事舍人裴晤驰驿于恒州迎之。

果到东京,于集贤院安置,备加礼敬。

帝问神仙,不答。

善息气,累日不食,数饮酒。

上赐之酒,辞曰:“小臣饮不过二升,有一弟子,可饮一斗。

”明皇喜,令召之。

俄顷,一小道士自殿檐飞下,年可十五六,美姿容,步趣闲雅。

明皇命坐,果曰:“弟子当侍立。

”明皇愈喜,赐酒,饮及一小斗,果辞曰:“不可更赐过度。

”明皇因逼赐之,醉,酒从顶上涌出,冠冲落地,忽化为金榼。

上及嫔御皆惊笑,视之,失道士矣,但金榼在地。

验之,乃集贤院中榼也,榼仅贮一斗酒。

八仙是怎么来的?

八仙是怎么来的?

八仙是怎么来的?
八仙是道教中极为重要的神祗,关于八仙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流传甚广。

由于八仙均是凡人得道,其性情与百姓最为接近,故在民间备受尊崇。

传统的八仙即: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按其不同的身份和形象,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少、富、贵、贫、贱”。

八仙的传说起源很早,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在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中便有记载。

淮南王好练丹求药,众人便传其成仙,后人为了附会此事,更是传出刘安最著名的八位门客也随之成仙,即苏飞、吕尚(此吕尚非姜子牙)、左员、田由、雷被、毛披、伍被、晋昌。

及至两晋时,谯秀在《蜀纪》中创作了蜀地八仙,所谓的蜀地八仙,并不是指全是四川人,而是指在蜀地得道成仙的八个人,分别为: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庄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唐代的八仙可谓是最富有浪漫主义情怀,不少诗人、书法家纷纷入选,名单中有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进、崔宗之、苏晋、狂草张旭、焦遂,此八人因皆好饮酒赋诗,被人称为酒中八仙人。

发展到明代,八仙之名最终定型,吴元泰的《东游记》将八仙始定为:铁拐李(李玄)、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张果)、吕洞宾(吕岩)、何仙姑(何琼)、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曹景休),此说法流传至今未有改变。

除此之外,八仙的形象及宝物也被固定了下来,八仙所持的檀板、扇子、洞箫、渔鼓、宝剑、葫芦、荷花、花篮等八物称为“八宝”或者“暗八仙”。

后人根据其不同的形象又有所附会,认为他们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少、富贵贫贱”,其中男(吕洞宾)、女(何仙姑)、老(张果老)、少(蓝采和)、富(韩湘子)、贵(曹国舅)、贫
(汉钟离)、贱(铁拐李)。

请介绍古代八仙及特征

请介绍古代八仙及特征

请介绍古代八仙及特征古代八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著名人物,他们是道教中的仙人。

八仙包括了八位经过修炼成仙的人物,每个仙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能力。

1. 张果老:他是八仙中最年长的仙人,通常被描绘为一个胖胖的老人,手持一把桃木扇,据说能够制造疾病和灾难。

他的能力包括炼丹和驱邪。

2. 韩湘子:他是八仙中的剑客,擅长使用剑术和武艺。

他经常被描绘为一个相貌俊美的青年,并常常带着一把宝剑。

3. 蓝采和:他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形象,经常被描述为一个智者和讲道士。

他乘坐一匹蓝马,持有蓝色的纸扇,被认为是一个能够拯救人们于困境的仙人。

4. 汉钟离:他是八仙中的法师,擅长使用法术和符咒。

他通常被描绘为一个头戴黑色斗笠的男子,手持铜铃,用它击打出威力强大的法术。

5. 曹国舅:他是一个聪明睿智的人物,被描绘为一个穿着官服的老人。

他常常带着一把鲁班尺,并以其精湛的建筑技能和智慧闻名。

6. 李铁拐:他是一个外貌独特的仙人,因为他拄着一根铁拐杖而得名。

他通常被描绘为一个缺一只腿的瘦小老人,但他却拥有非凡的力量和活力。

7. 刘洞真:他是八仙中唯一的女仙,也是最年轻的一位。

她经常被描绘为一个穿着华丽服饰的美女,手持一面镜子。

她是八仙中最擅长变幻和伪装的仙人。

8. Han Zhongli: 作为八仙中的一员,韩钟离被形容为外表高大,宽阔的胸膛,头发和胡须茂盛,拥有强大的力量。

他是八仙中最勇猛和蛮勇的战士,善用斧头。

八仙各自拥有独特的仙术和神奇的力量,他们常常一起行动,解救百姓于困苦和灾难之中。

这些仙人具有超凡的智慧,以及对人类的关心和保护。

他们的故事和传说在中国文化中流传至今,被广大群众所崇拜和敬仰。

八仙过海是哪八仙

八仙过海是哪八仙

八仙过海是哪八仙问题:?答案:八仙是:1、铁拐李2、汉钟离3、张果老4、何仙姑5、蓝采和6、吕洞宾7、韩湘子8、曹国舅【相关阅读】“八仙过海”中的八仙是:1、铁拐李2、汉钟离3、张果老4、何仙姑5、蓝采和6、吕洞宾7、韩湘子8、曹国舅铁拐李,亦称李铁拐。

铁拐李,相传名叫李凝阳,或名洪水,小字拐儿,自号李孔目。

曾遇太上老君得道。

神游时因其肉身误为徒弟火化,游魂无所依归,乃附一饿死者的尸身而起。

蓬守垢面,坦腹跛足,并用水喷倚身的竹杖,变成铁杖,故称“铁拐李”。

元岳伯川杂剧剧本《吕洞宾度铁拐李岳》曾记其事,后又被采入《东游记》,但情节有所不一样。

汉钟离,原复姓钟离,名权,后改名为觉,燕台人,字寂道,号和谷子,又号正阳子。

相传汉钟离诞生时,异光数丈,状若烈火。

因受铁拐李的点化,上山学道。

下山后飞剑斩虎、点金济众,最后与其兄简同日升天,度吕洞宾而去。

见《东游记》。

有关其神仙传说,起于五代、北宋。

《宣和书谱》卷十九:“神仙钟离先生名权,不知何时人。

而间出接物,自谓生于汉。

吕洞宾于先生执弟子礼。

”后遂称“汉钟离”而不名。

钟离权逭双髽髻以传道,手摇扇子,袒露大肚,一派散仙之风。

张果老,亦名张果。

张果老原为唐代道士,相传隐居于恒州条山,唐武则天时自称已数百岁。

武后召之出山,他装死不赴。

常倒骑白驴,日行万里。

唐玄宗时,派使者请他入朝,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职衔,赐号通玄先生。

其故事最早见于《明皇杂录》。

新、旧《唐书》均有《张果传》,列方技类。

何仙姑,名琼,永州零陵人。

何仙姑十三岁时,入山采茶,遇吕洞宾。

后又梦见神人教饵云母粉,遂誓不嫁,往来山谷,轻身飞行。

每日朝出,暮持山果归来服侍母亲。

后尸解仙去。

蓝采和,唐代的隐逸。

所传故事最早见于南唐沈汾《续仙传》。

常衣破蓝衫,一足靴,一足跣,夏则披絮,冬则卧雪,气出如蒸。

蓝采和常行歌于城市乞讨,手持大拍板长三尺余,似醉非醉,踏歌云“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

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均为神仙脱世之意。

八仙过海的八仙的故事简短

八仙过海的八仙的故事简短

八仙过海的八仙的故事简短“八仙过海”的故事可以说是中国民间传说中最著名的故事之一,这个故事讲述了八位神仙从各个方向出发跨过大海来到人间的故事。

八仙有各自独特的经历和技能,他们相互帮助,在困境中一起度过了八方险境。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八仙过海”的八位神仙的故事简介。

第一位仙姑——铁拐李,她原名李鬼,因其品德高尚,惩奸除恶,于是获得了名气,称为铁拐李。

她的魔力和医术非常厉害,据说铁拐李不但能治疗各种疾病,还有自己的独门绝技——横扫千军。

在“八仙过海”的旅程中,铁拐李常用自己的魔力为大家解除灾害和疫病。

第二位仙者——张果老,他是老中医中的佼佼者,闻名遐迩。

他会算命、策马奔腾,飞行仙界,还有一批五彩飞天的羊,如此特殊的神奇技能让张果老被誉为神仙。

在旅途中,张果老负责探路寻找方向,化解危机。

第三位仙师——吕洞宾,他是第一个获得八仙之名的神仙,被誉为“道家始祖”和“酒仙”。

吕洞宾以其养生之道、寿命之长、饮酒之道和治愈之技,被誉为提高人类卫生文化水平的人。

在“八仙过海”中,吕洞宾的酒能醒人,还常常为大家提供指导性讲座。

第四位神仙——蓝采和,是唐玄宗时期的官员,他在不足10年的官期中,因擅长扮演角色而声名大噪。

他带领众人击退蟾蜍怪兽,帮助清理赌场,带领修建厕所等,成为“八仙”的中流砥柱。

第五位神仙——汉钟离,他是一名勇敢的战士,擅长武艺和幻术,据说他还掌握了召唤飞鹰的技能。

在“八仙过海”中,汉钟离帮助大家解决了一系列的战斗问题。

第六位仙人——韦驮,他生性憨厚,有果断而不逊的风格,时常以自己的武器鼓法律蛇,为大家解围。

韦驮的武器法“法蛇”与他大无畏的神魔结合起来,能够让许多怪物服从他的命令。

第七位仙者——曹国舅,是明代官员,他勇敢正直,坚持做人的准则,不屈不挠。

在“八仙过海”中,曹国舅为大家提供着他思维学习和宣传理论。

第八位神仙——谢道韫,她是美人江南,宫女出身,善于治疗宫中的病患,备受皇帝钟爱,成为后宫第一人。

八仙指的是哪八仙

八仙指的是哪八仙

八仙指的是哪八仙八仙分别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

八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

八仙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

相传白云仙长有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

后来,人们用这个典故来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殊能力创造奇迹的人。

扩展资料形象来源:八仙与道教许多神仙不同,均来自人间,而且都有多采多姿的凡间故事,之后才得道,与一般神仙道貌岸然的形象截然不同,所以深受民众喜爱,其中有将军、皇亲国戚、叫花子、道士等等,并非生而为仙,而且都有些缺点,例如汉钟离袒胸露乳、吕洞宾个性轻佻、铁拐李酗酒成性等等。

八仙还代表男女老少贫富。

因此,在一般的道观里,都有供奉八仙的地方,或者八仙宫是独立设置的,而八仙也出现在诸神的庙会里。

八仙也常出现在年画、刺绣、瓷器、花灯及戏剧之中,相传八仙也会定期赴西王母蟠桃大会祝寿,所以“八仙祝寿”也成为民间艺术常见的的祝寿题材。

民间戏曲酬神时,也经常上演《醉八仙》或《八仙祝寿》等所谓“办仙戏”。

八仙分别是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

八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的事迹多散见于唐、宋时书籍中,但尚未形成“八仙”群体。

真正集八人合称“八仙”的,是在元人创作的杂剧中。

这些杂剧中虽都是八位神仙并出,但人名有出入,各家不尽相同。

在民间传说中,八仙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少、富、贵、贫、贱,由于八仙都是凡人得道,而且都有多姿多彩的凡间故事,与一般道貌岸然的形象截然不同,所以深受民众喜爱,成为了道教中相当重要的神仙代表。

八仙的故事虽然有许多荒诞,但是从这些神话故事中,我们也能看到古代一些风土人情,看到这些人物身上所凝聚的文化色彩,看到中华文化瑰丽、传奇的一面。

八仙过海的故事简便介绍

八仙过海的故事简便介绍

八仙过海的故事简便介绍
八仙过海是一则中国民间传说故事,关于八位神仙之间互相竞争的故事。

八仙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八位仙人,分别是张果老、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Han Zhongli。

这些神仙各有特点,都有强大的超能力。

这个故事的背景是在中国的古代,当时八位神仙正在讨论谁是最有超能力的神仙。

吕洞宾认为他最厉害,铁拐李和曹国舅都认为他们最厉害。

网球棒女孩因为自己年纪小,所以尚未获得他们的关注;张果老则认为大家都是一样的。

但是各自对彼此有一种一比高下,寻找出谁最了不起的心态。

最终讨论结果无法达成共识,八位神仙决定通过过程中的竞赛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实现自己的梦想。

于是,在过海的挑战赛中,八位神仙相继挑战,以展示他们的技能和才能。

其中铁拐李背靠大海施展魔法,吕洞宾把船上的水化为酒,张果老骑在鹿背上过海。

然而,最后只有蓝采和和韩湘子到达彼岸。

他们以其超能力和机智抵达终点,一起庆祝胜利,称自己为“过海八仙”。

这个八仙过海的故事简单易懂,不但展示了每位神仙不同的能力和个性,同时也表达了团结合作、竞争文化和把梦想变成现实的积极精神。

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不仅有娱乐性,还能够教育人们如何勇敢地实现自己的梦想,以及如何通过合作来拥有更大的力量。

这些思想和价值观必将给任何年龄的人带来启示和启迪。

八仙中八大仙的介绍

八仙中八大仙的介绍

八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他们分别是:
1. 汉钟离:原名钟离权,复姓钟离,号正阳子,东汉咸阳人。

身材魁梧,须髯飘洒,身穿青道袍,手摇芭蕉扇。

性情猛悍,曾火烧龙宫。

2. 张果老:原名张果,唐初道士。

背一个道情筒,倒骑白驴,云游四方,宣唱道情。

能倒生前世,驴能变纸驴。

3. 韩湘子:字清夫,唐朝人。

擅吹洞箫,拜吕洞宾为师学道。

能行云布雨,使万物滋生。

其叔父韩愈也修道成仙。

4. 铁拐李:原名李玄,隋唐人士。

终南山修道,一次元神出游,回来时肉身被毁,投身跛脚乞丐。

擅长医术,手持铁拐杖和葫芦。

5. 吕洞宾:原名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

全真道奉其为纯阳祖师。

潇洒风趣,为民除暴安良。

擅使纯阳剑,能飞取人头也能载人飞行。

6. 何仙姑:原名何琼,也叫何秀姑。

八仙中唯一的女性。

13岁时入山遇吕洞宾度其成仙。

手持荷花或花篮,在南方行云布雨,消除疫灾。

7. 蓝采和:原名许坚,唐末人士。

常穿破烂的蓝衣裳,手提花篮,行为怪僻,贪杯喜唱。

花篮里包罗万象,能广通神明,驱除邪灵。

8. 曹国舅:原名曹景休,宋朝宋仁宗皇后的长弟。

天性纯善,不喜富贵,入山修炼,遇钟离权、吕洞宾点化。

头戴纱帽,身穿红袍官服,手持玉板。

希望上述内容对你有帮助。

八仙过海有哪八仙

八仙过海有哪八仙

八仙过海有哪八仙八仙过海 [bā xiān guò hǎi]:八仙过海是一个神话故事,后演变为成语,原指八仙拿出自己的法术本领过海,后用来形容各人使出自己的本事。

八仙过海的八仙有: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仙过海故事简介:这天,八仙兴高采烈地来到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铁拐李意犹未尽,对众仙说:“都说蓬莱、方丈、浪洲三神山景致秀丽,我等何不去游玩、观赏?”众仙激情四溢,齐声附和。

吕洞宾说:“我等既为仙人,今番渡海不得乘舟,只凭个人道法,意下如何?"众仙听了,欣然赞同,一齐弃座动身而去。

八位仙人聚到海边,个个亮出了自己的法宝。

逍遥闲散的汉钟离,把手中的芭蕉扇甩开扔到大海里,那扇子大如蒲席,他醉眼惺忪地跳到即波踏浪的扇子上,悠哉游哉地向大海深处漂去。

清婉动人的何仙姑步日后尘,将荷花往海里一放,顿时红光四射,花像磨盘,仙姑亭亭玉立于荷花中间,风姿迷人。

众仙谁也不甘落后。

吟诗行侠的吕洞宾、倒毛驴的张果老、隐迹修道的曹国舅、振靴踏歌的蓝采和、巧夺造化的韩湘子、借尸还魂的铁拐季纷纷把宝物扔入海中。

瞬间,百舸争流,各显神通,逞雄镇海,悠然地激游在万顷碧波之中。

八仙遨海,顿时海面如翻江倒海,滔天巨浪震动了东海龙王的宫殿。

东海龙王急派虾兵蟹将出海直巡,方知是八仙各显其能,兴海所为。

东海龙王恼羞成怒,率兵出来干涉。

八仙据理力争,与之抗辩。

东海龙王下令虾兵蟹将抢走蓝采和法宝。

蓝采和不甘示弱,与之争斗,终因寡不敌众,被抓住关进龙宫。

众仙见状大怒,个个奋勇上前厮杀,在海里打起一场恶战。

众仙连斩东海龙王两个龙子,吓得虾兵蟹将魂飞魄散,屁滚尿流,纷纷败下阵来。

东海龙王怒不可遇,急忙请来南海、北海、西海龙王,不制服众仙誓不罢体。

于是四海龙王催动三江五湖四海之海水掀起惊天巨浪,杀气脑随地直奔众仙而来。

正在一触即发之际,忽见金光闪烁,浊浪中闪出一条路来,原来曹国舅白云板天生具有遥水神力,他怀抱云板在前开路,众仙在后紧紧跟随,任凭巨浪排山倒海,却奈何不了他们。

八仙的名字及简介

八仙的名字及简介

八仙名字及简介一、汉钟离,原复姓钟离,名权,燕台人,字寂道,号和谷子,又号正阳子。

全真道派尊其为“正阳祖师”,“北五祖”之一。

初生时,异光数丈,状若烈火。

生下后不哭不食,第七日跃然而起,说:“身游紫府,名书玉京”。

长大之后,当了谏议大夫,奉诏北征失利,军士尽散。

钟离权单人独骑奔谷迷道,遇见了一个叫王玄甫的神仙,授以长生真诀及金丹火候、青龙剑法而成仙。

到唐代,度化吕洞宾之后,升天而去,被封为太极左宫真人。

二、吕洞宾,号纯阳子。

由于道教全真道派奉他为纯阳祖师,故世称吕祖。

他出生在林檎树下,出生时异香满径。

幼时极其聪明,日诵万言。

长大后两举进士不第,后来在赶考途中,遇汉钟离,给了吕洞宾一个枕头,吕洞宾枕着它做了一个梦。

梦中举进士,登科第,当湿官,入台阁,富贵荣华了三十年。

又被皇帝降罪谪官,走到半路,风雪大作,正在叹息之时,忽然梦醒了。

入睡前所煮黄粱米饭尚未炊熟,这就是世人说的“黄粱一梦”。

吕洞宾于是大悟,于是随汉钟离赴终南山鹤岭修道成仙。

三、张果老,名果,唐代道士。

曾隐于中条山修道。

他自称生于尧时,已经不知道有多大的年岁了。

张果老常常骑着一匹白驴,日行数万里。

在休歇的时候,就把驴叠起来,就像一张纸一样,放到巾箱之中。

要乘骑的时候,则以水之,纸就又变成了白驴。

四、韩湘子,名湘,字清夫,是韩愈的侄孙。

韩湘自幼学道,追随吕纯阳,后来爬上一棵桃树,堕树而死,尸解登仙。

韩愈官拜刑部侍郎时,宾客盈门。

韩湘子劝韩愈弃官学学道。

韩愈则勉韩湘子弃道从学。

韩湘子就用一个一寸大小的葫芦,给所有的宾客酌酒,数斗不竭。

又变出了两朵金花,花上有金字对联,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后来,韩愈因为上表谏迎佛骨,被皇帝贬谪潮州,在路过蓝关的时候,天降大雪,几乎困死。

韩湘子冒雪而来,韩愈嗟叹韩湘子预言之灵验。

五、李铁拐,相传名叫李凝阳,或名洪水,小字拐儿,自号李孔目。

李铁拐应太上老君之约,魂游华山。

临行,嘱咐其徒守其躯壳七日。

中国本土神仙:八仙

中国本土神仙:八仙

中国本土神仙:八仙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

八仙之名,明代以前众说不一。

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

至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相沿至今,再无变动。

在道教形成之前,汉代有“淮南八公”,此即汉代八仙。

《艺文类聚》卷七十八引《列仙传》曰:“汉淮南王刘安言神仙黄白之事,名为《鸿宝万毕》,三卷,论变化之道,于是八公乃诣王,授丹经及三十六水方。

”①《抱朴子内篇·仙药》称:“昔仙人八公,各服一物,以得陆仙,各数百年,乃合神丹金液,而升太清耳。

” ②《抱朴子内篇佚文》云:“伍被记八公造淮南王安,初为老公,不见通,须臾皆成少年。

”③据高诱《淮南鸿烈解叙》所载,淮南八公是: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

④《神仙传》卷四《刘安》载:刘安招接天下道术之士,“乃有八公诣门,皆须眉皓白,”安初不欲见,后八公皆变为年约十四五之童子,安乃足不履,跣而迎。

八公自称:“吾一人能坐致风雨,立起云雾,画地为江河,撮土为山岳;一人能崩高山,塞深泉,收束虎豹,召致蛟龙,使役鬼神,一人能分形易貌,坐存立亡…… 一人能乘云步虚,越海凌波,出入无间,呼吸千里;一人能入火不灼,入水不濡,刃射不中,冬冻不寒,夏曝不汗;一人能千变万化,恣意所为……一人能防灾度厄,辟却众害,长生久视;一人能煎泥成金,凝铅为银,水炼八石,……浮于太清之上。

”⑤后刘安与八公一道成仙,时人传八公和刘安临去时,遗药器于中庭,鸡犬舐啄,尽得升天,此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典故的出处。

到唐代,淮南八仙的故事仍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文人墨客的诗文中亦多以此为典故说神仙长生之事。

武则天《升仙太子碑》提到“淮南八仙”。

⑥卢照邻《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自谓“未遑八仙之术”。

⑦此后,八仙传说起了变化:一是人称李白、贺知章、崔宗之等八位骚人墨客为饮中八仙。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十七《李白传》曰:“公(指李白)乃浪迹纵酒以自昏秽,咏歌之际,屡称东山与贺知章、崔宗之等,自为八仙之游。

八仙过海的八仙的故事有哪些

八仙过海的八仙的故事有哪些

八仙过海的八仙的故事有哪些八仙过海,是中国文化中一个著名的典故。

根据传说,八仙是指仙界中的八位神仙,他们一同来到凡间以游历天下,体验人世间的喜怒哀乐。

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八仙互相帮助、协作完成一些任务,其中每个仙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表现,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八仙的故事。

1. 曹洞:日行千里。

曹洞是八仙之一,他一直以爱行善著称,他最有名的事迹是每天都要日行千里,周游天下,救济众生。

除此之外,他还会变身小虎,保护那些受欺压的弱者。

2. 铁拐李:悟道超脱。

铁拐李一开始是个贫苦农民,山里过活,后来与一位道士结缘,并在日后“悟道”,成为了一个高僧。

据说铁拐李有很多神奇的能力,例如随手可钻地进天出,自由自在地变化自己的形象,故而得名“铁拐李”。

3. 蓝采和:一根芦枝喝尽江水。

蓝采和是个吃货,据说他一根芦枝能喝尽江水。

后来他成了“酒仙”,对酒如命,并以自己酿造的“八仙酒”而闻名。

他个性开朗,有着很好的人缘,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和喜爱。

4. 韩湘子:驾云遨游。

韩湘子是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他的武功非常高强,常常驾云遨游,出门动辄带着三千门徒。

他有多种变身的能力,可以变成猫、鸟、虎等动物,还能使出很多神奇的法术。

5. 周吕洞宾:手持蟠桃。

周吕洞宾是一位道家高人,据说他可以使出很多神奇的法术,比如随意飞行、操纵天气、杀毫定头等。

他最有名的事迹是手持蟠桃,这是道教中一种神仙才能享用的果实,因此也被称为“蟠桃会”。

6. 刘海砍樵:砍树成棍。

刘海砍樵是一位好汉,他擅长砍树,利用砍到的树木做成一根漂亮的木棍,常用于自卫。

他也是个爱好者,最爱下象棋,经常拿着棋盘游戏人生。

7. 曾洪:百鸟朝凤。

曾洪喜欢音乐,在他年轻时,他能用笛子吹响天籁之音,曾经吹出“百鸟朝凤”的曲子,被称为“笛仙”。

曾洪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常常带着自己的朋友八戒“伴奏”。

8. Hanuman:上树取桃。

Hanuman,又称为“孙悟空”,是印度教中一位虔诚的神明。

八仙都有谁

八仙都有谁

八仙都有谁
八仙都有谁
阅读精选(1):
八仙过海的八仙都是谁?
铁拐李、汉钟离、吕洞病、何仙姑、蓝采和、张果老、韩湘子、曹国舅
阅读精选(2):
八仙之一-吕洞宾
道教八仙之一。

名岩,字洞宾,自号「纯阳子」。

唐京兆府(今陕西省长安县)人。

曾以进士授县令。

他的母亲要生他的时候,屋里异香扑鼻,空中仙乐阵阵,一只白鹤自天而下,非如他母亲的帐中就消失。

生下吕洞宾果然气度不凡,自小聪明过人,日记万言,过目成诵,出口成章,长大后「身长八尺二寸,喜顶华阳巾,衣黄杉,系一皂,状类张子房,二十不娶。

」当在襁褓时,马祖见到就说:「此儿骨相不凡,自市风尘物处。

他时。

古代神话八仙起源一

古代神话八仙起源一

古代神话八仙起源一八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

八仙之名,明代以前说法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

在民间传说中,八仙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少、富、贵、贫、贱,由于八仙均为凡人得道,所以个性与百姓较为接近,晚近为道教中相当重要的神仙代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八仙宫,迎神赛会也都少不了八仙。

俗称八仙所持的檀板、扇子、洞箫、渔鼓、宝剑、葫芦、荷花、花篮等八物为“八宝”,代表八仙之品。

文艺作品中以八仙过海、八仙献寿最为有名。

今西安市有八仙宫(古称八仙庵),其主要殿堂八仙殿内奉八仙神像。

淮南八仙,所指即助成西汉淮南王刘安著成《淮南子》的八公,淮南王好神仙丹药,后世传其为仙,淮南八仙之说可能附会此事而起。

五代时道士作画幅为蜀中八仙,所画人物有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唐朝杜甫写的《饮中八仙歌》,指的是李白、贺知章等八位能诗善饮的文人学士。

今之所谓八仙,大约形成于元代,但人物不尽相同。

至明代吴元泰作《八仙出处东游记》,铁拐李等八仙过海的故事日渐流传,八仙人物也在流传中稳定下来。

正式定型为汉钟离(或钟离权)、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

八仙人物出处不一,时代不同。

最初见于史籍且确有其人的,是初盛唐时道术之士张果。

五代宋初,关于吕洞宾的仙话传说,流传甚盛,与道教内丹修炼法的传播相煽助,两宋之际即盛传“钟吕金丹道”。

金元时全真道教兴起,为回应中国民间信仰及传说以宣扬其教法,将钟离权、吕洞宾等推为北五祖,中国民间传说、杂剧戏谈等便与道教神仙相互演衍,八仙故事流传益广,内容益繁富。

吕洞宾是八仙形成的核心人物,道教称之为吕祖,各地道观,尤其全真道观祭祀不辍。

道教的八仙缘起于唐宋时期,当时民间已有“八仙图”,在元朝马致远的《岳阳楼》、范子安的《竹叶船》和谷子敬的《城南柳》等杂剧中,都有八仙的踪迹,但成员经常变动。

马致远的《吕洞宾三醉岳阳楼》中,并没有何仙姑,取而代之的是徐神翁。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八仙过海是哪八仙,他们各有什么神通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八仙过海是哪八仙,他们各有什么神通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八仙过海是哪八仙,他们各有什么神通篇一: 八仙过海是哪八仙,他们各有什么神通“八仙过海”中的八仙是指铁拐李、汉锺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传说中,八仙各有不同的法器,铁拐李有铁杖,汉锺离有鼓,张果老有纸叠驴,吕洞宾有长剑及箫管,何仙姑有竹罩、韩湘子有花篮、曹国舅有玉版,蓝采和有大拍板。

他们随身所携带的法器各有妙用。

八仙过海的故事见于明吴元泰之《东游记[]》。

有一天,八位仙人要去蓬莱仙岛采灵芝仙药。

他们一起来到了东海,只见潮头汹涌,巨浪惊人。

吕洞宾建议各以一物投于水面,以显”神通”而过。

后来形成成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于是,铁拐李解下背上的葫芦往水中一放,立刻变成一只葫芦大船,铁拐李乐呵呵登船破浪而行。

张果老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毛驴,那纸驴在碧波上打了1个滚,变成一只小黑驴,张果老跨上驴背,小毛驴扬起四蹄在水中行走如飞。

何仙姑把手中的荷叶往海面上一铺,躬身往上一跃,漂浮而去。

韩湘子将玉箫往水中一掷,化作一根浮木,站在上面前进。

吕洞宾把黄龙宝剑投入海中,宝剑化作一只小船载着他去了。

最壮观的是蓝采和,他将百花篮变成五彩船悠哉游哉坐上彩船渡海。

汉钟离有一把芭蕉扇,他来了1个鲤鱼大翻身,躺在扇子上悠闲自得地随波飘荡。

最后1个下海的是曹国舅,他不慌不忙,把阴阳玉板在海面上一字儿排开,犹如脚踏竹排迎激流穿巨浪向前疾行……篇二: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bāxiān guòhǎi八gè仙显过神海通李冠成xiǎn shén tōng各相传,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韩湘子、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和曹国舅八位神仙去西天,赴王母娘娘的蟠桃会。

他们途经波涛汹涌的东海时,吕洞宾说:“如果腾云驾雾,显不出仙家的本事。

不如我们每个人向海里投一件东西,靠它过海怎么样?”其余七位都赞同他的提议。

于是,铁拐李首先将他的宝葫芦投进海里,自己站在上面渡过海去。

随后,大家接连将各自的扇子、剑、箫、纸驴、花篮、莲花和玉笏也投进了海里,分别站在上面一一过海。

文学常识:八仙分别代表什么

文学常识:八仙分别代表什么

文学常识:八仙分别代表什么文学常识:八仙分别代表什么导语: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对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往往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学修养。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文学常识:八仙分别代表什么。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仙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但是八仙代表着什么,一般人就不是很清楚了。

八仙分别代表男、女、老、少、富、贵、贫、贱。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从八仙的身份和形象来说的。

八仙,是指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即李铁拐、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

由于八仙均为凡人得道,所以性情与百姓较为接近。

李铁拐李铁拐,是传说中的八仙之首。

相传姓李,名玄,又叫李凝阳、李洪水、李孔目。

《列仙全传》等说他本来长得相貌堂堂,在砀山洞中修行。

因为约定要参加老君的华山仙会,临走对弟子说:“我欲从游华山,倘若游魂七日不回返,你就把我的尸壳焚化。

”据说他的魂藏于肝,魄藏于肺,元神出游时魂一起去,只把魄留下守着尸壳,这就是所谓的“元神出壳”。

铁拐李留下尸壳,元神外游,不料到了第六天,弟子家中来人报信母亲病危,弟子坐卧不安,又坚守到第二天中午,见师父元魂还未归,无奈烧了师父尸壳,回家尽孝道去了。

当弟子回家后,铁拐李的元神回归,无处可托,真是丧魂落魄,似孤鬼游魂。

他忽然看见林中有一饿死的人尸,灵机一动,心想:“即此可矣!”马上从他的前额脑门进入,站起来之后,才觉不行,赶忙从葫芦里倒出老君所赠的仙丹,葫芦忽然闪出金光,映出一个丑陋的形象,黑脸蓬头,卷须巨眼,右脚还是瘸的,正在惊讶,身后忽然有人鼓掌,回头一看,正是老君。

铁拐李觉得改头换面得来的尊容实在不像样子,有点不高兴,忙要把元神跳出。

就在这时,老君制止说:“道行不在于外表,你这副模样,只须功夫充满,便是异象真仙。

”于是授他金箍一道收束乱发,授予铁拐一根助拄跛足。

李铁拐还常背一葫芦,据说里面装有仙药,降到人间时,专门用来治病救人。

于是铁拐李的形象是拄铁拐,背葫芦,游历人间,解人危难。

古代神话八仙起源一

古代神话八仙起源一

古代神话八仙起源一八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

八仙之名,明代以前说法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

至明代吴元泰《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李玄)、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张果)、吕洞宾(吕岩)、何仙姑(何琼)、蓝采和(许坚)、韩湘子、曹国舅(曹景休)。

据华轩居士考证,北宋中期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聚会时始有八仙之说。

后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名言。

在民间传说中,八仙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少、富、贵、贫、贱,由于八仙均为凡人得道,所以个性与百姓较为接近,晚近为道教中相当重要的神仙代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八仙宫,迎神赛会也都少不了八仙。

俗称八仙所持的檀板、扇子、洞箫、渔鼓、宝剑、葫芦、荷花、花篮等八物为“八宝”,代表八仙之品。

文艺作品中以八仙过海、八仙献寿最为有名。

今西安市有八仙宫(古称八仙庵),其主要殿堂八仙殿内奉八仙神像。

淮南八仙,所指即助成西汉淮南王刘安著成《淮南子》的八公,淮南王好神仙丹药,后世传其为仙,淮南八仙之说可能附会此事而起。

五代时道士作画幅为蜀中八仙,所画人物有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唐朝杜甫写的《饮中八仙歌》,指的是李白、贺知章等八位能诗善饮的文人学士。

今之所谓八仙,大约形成于元代,但人物不尽相同。

至明代吴元泰作《八仙出处东游记》,铁拐李等八仙过海的故事日渐流传,八仙人物也在流传中稳定下来。

正式定型为汉钟离(或钟离权)、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

八仙人物出处不一,时代不同。

最初见于史籍且确有其人的,是初盛唐时道术之士张果。

五代宋初,关于吕洞宾的仙话传说,流传甚盛,与道教内丹修炼法的传播相煽助,两宋之际即盛传“钟吕金丹道”。

金元时全真道教兴起,为回应中国民间信仰及传说以宣扬其教法,将钟离权、吕洞宾等推为北五祖,中国民间传说、杂剧戏谈等便与道教神仙相互演衍,八仙故事流传益广,内容益繁富。

八仙过海的故事简便的概括

八仙过海的故事简便的概括

八仙过海的故事简便的概括八仙过海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间故事,讲述了八位神仙穿越大海寻找不死药的传奇经历。

这个故事是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中极为有名的一个,不仅流传广泛,而且在许多的舞台、书籍和影视作品中都有改编和传唱。

故事的开头是八位神仙在天庭中聚集,他们都非常想找到不死药,以延长自己的寿命。

在经过一番商议后,他们决定前往蓬莱仙岛去寻找不死药。

于是八位神仙穿起了人间的衣服,来到了人间。

八仙分别是:张果老、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汉钟离。

这八个神仙各自有着独特的本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

其中张果老举止潇洒,饮酒作诗;铁拐李则以拐杖为武器,行侠仗义;吕洞宾擅长用玉蝉变幻,曾经作为一个富家公子的身份出现;何仙姑是以飞升为目的的仙女;蓝采和为乐器制造的艺术家;韩湘子则擅长草堂诗词,自称“莫学游仙”;曹国舅出身名门巨富,以品茗和品酒为乐;汉钟离则是一个眼有光芒的善良老人。

在八仙过海的故事中,八位神仙在寻找不死药的漫长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

他们先后在餐馆里,茅屋里,江边上等不同的地方碰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

在这个过程中,八仙每个人都展现了自己的本领,帮助别人解决了问题,还收获了许多义举和感人的故事。

八仙在人间遇到的经历中,最著名的一段故事是张果老在饮酒作诗时走火入魔,把自己变成了一棵松树,其他七位神仙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武艺尝试找到了神仙救援的法策,最终使得张果老被救了出来。

这个故事很有意味地表明了合作的重要性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决心。

在八仙的旅程中,他们去了许多地方,最后终于来到了蓬莱仙岛。

在这里,他们找到了传说中的不死药。

但八仙中的曹国舅不顾背叛八仙中其他人的事实,偷取了不死药,逃跑到人间,此事史称“城隍吊丧”或称“曹国舅偷盗不死药”。

总的来说,八仙过海的故事充满了浓郁的神话色彩,这个故事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他们的精神符号、言行举止、形象描绘等等都成为了民间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八仙究竟是哪八个神仙
八仙
八仙过海是八仙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相传白云仙长有一次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或吕洞宾)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渡海,这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

八仙的传说始于唐时,其时已有《八仙图》、《八仙传》等,然而八仙姓氏至宋代犹有变更,至《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八人。

那么,八仙中的人物完全是虚构的吗?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没有这些人物的原型呢?
铁拐李:铁拐李在民间传说中为八仙之首,是年代最久、资历最深者,身世由来传说颇多,有的书中称其姓李,名洪水,隋朝人,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则说他姓李,名玄;赵翼的《陔余丛考》中又说他姓刘。

《历代神仙通鉴》称,其原本是一俊伟丈夫,善道术,会使元神导出法术,修炼于砀山岩穴中,有次应师父老子之约,行元神出壳法术,赴千里之外华山,数日后回归,发现其肉体被其徒误焚,无奈将元神附会到跛了一只脚的丑陋汉子身上,用来倚身的竹杖,变为铁拐,故名铁拐李。

看来他是一位民间流传的,诸事附会而成的道家仙人。

汉钟离:八仙中名气仅次于铁拐李的是汉钟离。

他在八仙中地位较高,特别是由于道教徒的吹捧,名声更大。

元时,被全真教奉为正阳祖师。

有关其人物原型,约出现在五代、宋初之际。

《宣和年谱》、《夷坚志》、《宋史》等书都有他的事迹的记载,只是后来讹传为汉钟离,才附会为汉朝人。

《历代神仙通鉴》、《续文献通考》等书称:钟离权,复姓钟离,字寂道,号云房子,又号正阳子。

张果老:道教称之为果老仙师,其原型为唐代道士张果,因其在八仙中年事最高,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