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8课木兰诗导学案

合集下载

第8课木兰诗导学案

第8课木兰诗导学案

8 木兰诗【课时目标】1、知识与能力: 能有感情诵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故事基本脉络,体会文中修辞手法的妙用及民歌语言的质朴生动,学到叙事有详有略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讨论理解木兰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木兰忠、孝、勇、爱国情感。

【学法指导】1、学习本文要反复朗读。

朗读时要求准确、流畅、传神、齐读要整齐,在反复的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深入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

2、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可按段或层次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按归纳的文字来串通课文,复述课文时不仅要掌握诗中叙事的各个环节,而且要注意抓住重点,做到详略得当。

【自主预习】自主预习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请你帮着补充完整。

《木兰诗》,北朝(体裁),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这是一首优美的叙事诗,又称《木兰辞》。

它与《》并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

2、给加点字注音。

可汗( )鞍鞯()燕山(戎机( )胡骑()金柝( 名师点拨第二空有点难,可以借助工具书解决。

它是汉乐府民歌中纪实性叙事诗的代表作,其中名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便是其中广为传颂的名句。

注意“可”与“汗”搭配为特殊读音,“燕、骑”是多音字。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I)木兰当户.织:____________(3)从此替爷征.: ______________ (5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7)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____ (9)愿驰千里足:_______________ (II)雄兔脚扑朔:(2)愿为市鞍马:_________________ (4)旦辞爷娘去: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6)万里赴戎机.:(8)赏赐百千强.: __________________ (10)著我旧时裳.:_________________ (12)雌兔眼迷离:4、参照课文注释,翻译下列句子(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020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8 木兰诗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2020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8 木兰诗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8 木兰诗【课时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有感情诵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故事基本脉络,体会文中修辞手法的妙用及民歌语言的质朴生动,学到叙事有详有略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讨论理解木兰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木兰忠、孝、勇、爱国情感。

【学法指导】1、学习本文要反复朗读。

朗读时要求准确、流畅、传神、齐读要整齐,在反复的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深入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

2、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可按段或层次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按归纳的文字来串通课文,复述课文时不仅要掌握诗中叙事的各个环节,而且要注意抓住重点,做到详略得当。

【自主预习】自主预习名师点拨北朝(体裁)它与《》并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织:(市鞍马::(爷娘去: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若飞:(:驰千里足:(::((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我求助:【课堂探究】课堂探究名师点拨问题一:一读,给全文标朗读节奏。

有感情朗读全文。

问题二:二读,通文意。

合作翻译全文,掌握以下重点词句。

1.通假字。

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帖花黄:通,意思(2)出门看火伴:通,意思2.一词多义。

解释下面加点词。

市东市.买骏马:愿为市.鞍马:3.词类活用。

指出下面句子中词语活用情况,并解释。

(1)愿为市.鞍马:(2)策.勋十二转:4.古今异义。

指出下面加点词古今异义。

(1)卷卷有爷.名:古义,今义(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今义首段是故事开端,读得平缓、轻些,营造深夜叹息的气氛。

二段问答句,可深沉些。

三段写出发前的准备,节奏更加快,力求突出木兰到处奔忙,紧张准备的情态;四段速度更慢,基调应是悲壮的。

五段胜利归来、六段亲人团聚节奏可稍稍加快,语调由庄严转为热烈;七段是歌者的赞辞,语速渐慢,甚至可以结合动作(脚扑朔、傍地走)、表情(眼迷离)朗读。

问题二是课文词、句(3)出郭.相扶将:古义,今义(4)双兔傍地走.:古义,今义5.句式:指出下面句子的句式,并翻译。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导学案知 识 积 累重点词语(1)唯.闻女叹息(只)(2)愿为市.鞍马(买)(3)旦.辞爷娘去(早晨)(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只)(5)关山度.若飞(过)(6)朔.气传金柝(北方)(7)木兰不用..尚书郎(不愿做)(8)策勋..十二转(记功)(9)赏赐百千强.(有余)(10)出郭.相扶将(外城)(11)著.我旧时裳(穿)(12)雄兔脚扑朔..(动弹)(13)雌兔眼迷离..(眯着眼)(14)安.能辨我是雄雌(怎么)(15)双兔傍.地走(靠近,临近)通假字对镜帖花黄 “帖”同“贴”,粘贴。

一词多义策勋十二转(记)(1)策 (2)强 (3)市策马加鞭(鞭打)古今异义:门 :只 (1)木兰当户.织 户 (2)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但 :窗户 :但是,表转折古义:眯着眼 :跑(3)雌兔眼迷离..迷离 (4)双兔傍地走.走 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今义:行走 词类活用(1)愿为市.鞍马 名词活用作动词,买。

(2)策.勋十二转 名词活用作动词,记。

文言句式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倒装句,应为“所思何”“所忆何”)节拍的把握(1)唧唧/复/唧唧 (2)昨夜/见/军帖 (3)可汗/大/点兵(4)万里/赴/戎机 (5)归来/见/天子 (6)天子/坐/明堂作者简介《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

郭茂倩(1041——1099),北宋人,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

《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都是乐府诗集中的长篇叙事诗,被后人合称“乐府双璧”。

内容主旨《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

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不慕名利的女英雄形象。

这首诗歌在结尾处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重点难点《木兰诗》 是按什么顺序安排故事情节的?全诗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以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时间为序诗的正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叙述木兰的身份,交代从军的缘由,以及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和征途上的见闻、感受。

《木兰诗》导学案

《木兰诗》导学案

《木兰诗》导学案一、导入《木兰诗》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歌之一,通过对木兰这位女英雄的赞美,反映了中国古代女子的爱国情怀和坚毅品质。

本节课将结合《木兰诗》的原文和相关背景知识,带领同学们深入了解这首诗歌的内涵和价值,领略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文学魅力。

二、诗歌赏析《木兰诗》全诗共60行,描写了一个普通女子木兰坚决代父从军,顶替父兄征战沙场的感人故事。

首先,诗中通过描绘木兰温良贤淑的家庭生活,展现了她担负起家庭责任的美德和孝心;接着,木兰面对父亲被征召上前线的情景,毅然做出了扮男装代父从军的决定;最后,木兰历经千辛万苦,在战场上表现出勇猛果敢的英雄气概,最终取得了战功,得到了王朝的嘉奖。

三、情感体会通过学习《木兰诗》,我们能够感受到木兰女子的坚韧和顽强精神,她在逆境中展现出的无畏与勇气让人敬佩。

同时也让我们反思,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应该怀揣着同样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努力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有用之才。

四、延伸学习1. 解读经典:除了《木兰诗》,你还了解哪些古代女英雄的故事?她们的形象有什么共同之处?2. 赏析名篇:选择其他一首古代民歌或经典诗歌进行赏析,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3. 历史考察:了解《木兰诗》所处的历史背景,探索宋代社会的特点和文学风貌。

五、总结反思《木兰诗》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蕴含着人们对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的向往。

通过学习和赏析这首诗歌,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精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就是本节课关于《木兰诗》的导学案,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加深对这首古代诗歌的理解和感悟,为自己的成长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愿我们都能像木兰一样,心怀爱国情怀,勇敢向前!感谢大家的聆听,下节课见!。

《木兰诗》导学案(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木兰诗》导学案(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生字新词,能够准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预习自测】1、题解《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qiàn)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

这是当时北方民族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有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木兰诗》则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2、背景介绍《木兰诗》产生的时代,当在西魏。

那时正是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战争是北朝社会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整个北朝的历史几乎与战争相终始,在初期“五胡十六国”的130多年中,战争尤为频繁。

五六世纪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

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

这可能就是《木兰诗》的历史背景。

3、自学课文,画出你不认识的字和词,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独立完成。

【合作探究】4、文章内容概括:本文讲了的故事。

5、交流研讨:找10名学生在课堂上读课文,师生纠正读法上的错误,其他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练习背诵。

6、专项训练:学生齐读诗歌,能背的要背。

【解难答疑】7、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3)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反馈拓展】8、下列句式有何特点(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文言重点词的含义,并能够准确的翻译课文。

2、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品析木兰的人物形象。

3、体会文章详写和略写的重要作用。

【预习自测】(1)文学知识填空《木兰诗》选自宋代__________编的《__________》,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________。

它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鞍鞯(jiān)溅溅(jiān)啾啾(jiū)B.红妆(zhuān。

木兰诗导学案 《木兰诗》教案优秀4篇

木兰诗导学案 《木兰诗》教案优秀4篇

木兰诗导学案《木兰诗》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如下是爱岗的小编给大伙儿找到的4篇《木兰诗》教案,仅供借鉴。

《木兰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体会本文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情节曲折,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巾帼英雄呢?学生思考并举手回答。

(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等)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

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

二,背景解题《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它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

在长期流传过程中,经后代文人的加工润色,被历代传诵,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三,诗歌诵读,初步感知1.教师播放朗读音频。

让学生边听边勾划出不认识的字,并注意朗诵时节奏的变化。

正字音机杼zhù可汗ka hán鞍鞯ān jiān辔头pai燕山:yān胡骑jì(战马)戎机róng朔气shuò(北方)金柝tuò红妆zhuāng著我旧时裳zhuó(穿)傍地走bàng2.请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疏通文义,把握情感。

3.学生分组朗读比赛。

四,整体感悟,走近木兰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答: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2.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初步理解,复述木兰故事。

3.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木兰诗》导学案(校内公开课定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木兰诗》导学案(校内公开课定稿)

《木兰诗》导学案一、导标明学1.掌握文言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学习木兰的精神和品格;(重点)3.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二、导案预学预习检查,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下面的题目。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唧.()机杼.()军书十二卷.()鞍鞯..()戎.()机朔.()气云鬓.()辔.()头(2)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这首民歌,读准节奏和重音。

(3)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并试着翻译课文。

三、导问探学(一)交流讨论“自主预习”内容。

(二)合作探究用自己的话复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三)自由朗读,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1.【内容探究】说出下列诗句的意思(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写法探究】本诗详写的是什么?略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处理题材?3.【形象探究】你认为木兰诗一个怎样的人?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四、导练评学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当.户织()何所忆.()愿.为市.鞍马()()赏赐百千强.()当户理.红妆()()著.我旧时裳()安.能辨.()()我是雌雄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诗句中的“东”“南”“西”“北”是实指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五、导思慧学听读课文,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故事情节,然后将它扩充成具体生动的故事片段。

要求:(1)在原著的基础上发挥合理的想象(2)重点突出“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可以运用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3)说说这样构思的理由教后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木兰诗》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木兰诗》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木兰诗》导学案«木兰诗»导学案一【学习预备】(3分钟)说说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二【学习目的】(1分钟)1、掌握作者作品2、读准字音,重复朗诵,体会诗歌言语特点3、结合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全文,理清结构。

三【新课探求】(26分钟)全体掌握 (先生自主学习,独立完成)1、作品引见:«木兰诗»又名( ),选自( )朝( )编的(«» ),这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它和«雀西北飞»一同,并称为乐府诗中的〝双璧〞(10分钟)2听课文朗诵,先生看书圈点。

3、先生自在朗诵一遍课文4、在小组内比读互读互评5、给以下加粗字注音。

唧( )唧鞍鞯( )辔( )头戎( )机著( )铁衣可汗( )( )机杼( )军贴( )燕山( )朔气( )金柝( )红妆( )胡骑( )傍地走( )5读准节拍,可用/线划节拍。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假定飞。

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重点研读(16分钟)(先生采用自主学习、协作探求的学习方式完成)1、在朗诵课文的基础上,先生概述故事情节。

2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先生全体掌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请用四个字来复杂概括每一局部外容。

明白:第一局部(1—3段)第二局部(第4段)第三局部(5—6段)第四局部(第7段) 开头附文四【稳固练习】(3分钟)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例:a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勤劳孝敬b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愿〞——英勇坚毅,忠孝两全c -----英勇坚强不慕荣华贫贱,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d ——机智、慎重——花木兰笼统:五【课堂小结】(2分钟)六【达标测评】(5分钟)1、给粗体字注音:唧唧( ) 军帖( ) 帖花黄( ) 可汗( )( ) 鞍鞯( )( ) 辔头( ) 鸣溅溅( ) 燕山 ( ) 胡骑( ) 鸣啾啾( )2形近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朔杼柝析塑抒拆3文学知识填空«木兰诗»选自( )( )代( ) 编的( ) 卷二五,这是 ( )时南方的一首( )七【课后作业】1把文学知识整理在课堂笔记上。

高中语文《木兰诗》导学案

高中语文《木兰诗》导学案

木兰诗·《乐府诗集》学习目标:1、积极参与探究展示活动,紧扣文本细心感受人物心理,品析木兰形象特点。

2、学习木兰的优秀品质,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

学习重点: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感受木兰形象,学习木兰优秀品质。

学习难点:对木兰复杂心理活动的体会。

学习方法:诵读感受法、合作探究法、读写联动法主要学习活动:活动一:读木兰(初步感受木兰从军的复杂心理,体会木兰的爱家、爱国情怀)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注意节奏、停顿、语气、语调、情感等。

我认为这句话应该读出。

活动二:访木兰(学生自主质疑,通过筛选信息,进一步走进文本,深入本会人物心理,理解文本内容)木兰从军凯旋归来,如果你是一名记者,你准备提出哪些问题来采访木兰。

活动三:说木兰(品析木兰的优秀品质,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木兰是著名的巾帼英雄。

如果要你来为木兰颁一个奖,你准备为她颁个什么奖?结合课文说说颁这个奖的理由?活动四:写木兰(深化文本理解,锻炼写作能力)颁奖组委会需要给木兰写一个颁奖词,请你来给木兰写一个颁奖词。

附:作业设计(一)基础训练(1)依据原文内容填空,并说说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长鞭,,。

②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木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代父从军的女英雄。

从诗中可以看出,她有哪些高贵品质。

要求:分条表述,并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二)能力创新(1)生活中还有许多像木兰这样的女英雄。

请你收集1—2个巾帼英雄的故事,并与大家交流。

(2)充公分发挥你的想像力,完成下列任务(两道题中任选一道)。

A、描绘木兰与家人辞别时的场景。

要求:300字以内,突出木兰辞别时的心理。

B、改写第6段,描绘木兰回家时的情形,突出木兰的喜悦之情。

部编版七下语文《木兰诗》导学案

部编版七下语文《木兰诗》导学案

8木兰诗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

2.体会文章作者对木兰爱国精神的赞美。

3.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

能力目标1.根据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

2.体会文章的详略的安排。

3.根据想像扩写课文。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刚健清新、气势雄浑的诗意美以及云鬓黄花少女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功勋卓著的女性美、情感美和人格美。

学法引导1.本诗诗韵婉转,琅琅上口,学生易记易背,课前要求学生先背诵,可以采用以下三步法:①利用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粗读课文,了解大意;②分段细读,抓住叙事诗的特点,概括故事大意,明确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③再读成诵,抓住诗中对木兰的心理、动作等描写的诗句,分析木兰的形象,进而正确把握诗的主题。

2.能复述,扩写成改写故事,理解详写和略写的好处,找出对比和排比的句子并能说出运用修辞的作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讲析木兰的形象为什么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以致家喻户晓?这一点主要通过讲清木兰替父从军的“孝”和保家卫国的“忠”(爱国)两种精神让学生领会。

2.难点本文的材料安排为何有详有略。

这一点要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本文的中心来解决。

3.疑点木兰之所以“不用尚书郎”仅仅是因为不贪图荣华富贵吗?这一点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介绍分析。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前一段时间,闻名全球的迪斯尼公司投入巨资将中国的一部古代文学名著搬上了银幕,轰动了世界,大家知道这部影片叫什么名字吗?对,是《花木兰》。

花木兰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女英雄,她到底有什么魁力,以至于风靡世界,打动了不同种族人民的心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木兰的最初雏形——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相信大家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二、明确目标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了解大致情节。

2.通过分析诗歌,理解木兰的形象。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8《木兰诗》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停顿。

2.了解历史上的花木兰及乐府民歌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停顿。

2.初步认识木兰的英雄形象。

【教学难点】
古代乐府民歌的停顿。

、【文题介绍】
、代
一、朗读诗歌
多媒体显示辨析字音。

要求注意体会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等尤其应注意朗读

(2)
划分节拍不能单看句式达句
、生再次品读;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
双璧。

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课堂小结】
停顿。

《木兰诗》导学案(学生版)

《木兰诗》导学案(学生版)

《木兰诗》导学案教学目标:1、掌握诗中重点实词的意思,了解《乐府诗集》及乐府诗的特点。

2、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并能背诵全诗。

3、分析木兰形象,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一、导入一提起花木兰这个人物,我们心中都有既亲切又遥远的感觉。

她是家喻户晓的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她那飒爽英姿、万丈豪情丰富了人类历史,给我们的世界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巾帼英雄花木兰,一起学习《木兰诗》。

二、预习检查1、有关《木兰诗》的基本知识《木兰诗》选自朝编的。

是南北朝时的一首乐府民歌,这是一首叙事诗,这诗和合称为“乐府双璧”。

2、本课生字鞍鞯()可汗()朔()气胡骑()戎()机机zhù( ) pèi()头金tuò()赏cì()云bìn ()3、重点字的意思惟闻女叹息()愿为市鞍马( ) 关山度若飞( ) 赏赐百千强( )策勋十二转()可汗问所欲( ) 著我旧时裳( ) 出郭相扶将( ) 三、借助工具书自主或合作翻译全文,注意重点语句的意思。

(将下面文言句翻译成现代文)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E、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互文:指诗文的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修辞方式。

)四、品读《木兰诗》的内容美《木兰诗》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歌的杰作,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绚丽的奇葩,集中描绘一个不平凡的女子——花木兰,请大家齐读课文,说说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2、情节概述学生讨论空白处填写恰当词语:木兰停机()——决心()——从军()——奔赴()——十年()——拒赏()——亲人()五、品读《木兰诗》的语言美本诗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趣味性,请大家找出韵律美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有哪些特点。

注意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等, 尤其注意朗读切拍的把握。

《木兰诗》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导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学习民歌的语言特色。

积累文言词汇。

过程和方法目标:正确朗读,反复诵读,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体会情感。

并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木兰这一形象的审美趣味,理解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北方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高尚情操。

导学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并感受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难点: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问题的乐趣。

导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能精讲、善导、内容要点集中,思维方向集中。

比较练习法--优化训练,突出重点,使难点形象化。

激趣、引思,突出“与生活密切联系”,创设良好课堂气氛。

导学过程设计预习导学1、作品简介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

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北朝皆相沿袭。

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

其中既有文人诗歌,有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于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

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2、给加点的字注音)机杼(zhù)可汗(kèhán)鞍鞯(jiān)辔头(pèi)燕山(yān)鸣溅溅(jiān jiān)鸣啾啾(jiūjiū)胡骑(jì)戎机(róng)金柝(tuò)著我旧时裳(zhuó ) 傍地走(bàng)3、参照课文下注释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问女何所忆( 思念什么 ) 愿为市鞍马( 买 ) 北市买长鞭( 集市 )胡骑( 胡人的战马 ) 万里赴戎机( 战争 ) 关山度若飞( 过 )朔气传金柝( 北方的寒气 ) 策勋十二转( 记功 ) 赏赐百千强( 有余 )著我旧时裳( 穿 ) 安能辨我是雄雌( 怎么 ) 出门看火伴( 同伍的士兵 )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愿做 )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动弹 ) (眯着眼)4、辨析加横线词语的古今意义。

《木兰诗》导学案

《木兰诗》导学案

《木兰诗》导学案《木兰诗》导学案导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而编制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学习活动方案,是指引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路线图,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具有“导读、导思、导做”的功能。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木兰诗》导学案,一起来看看吧。

《木兰诗》导学案篇1【学习目标】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2、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3、体会本文排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4、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5、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

【文学常识】1、花木兰的故事源于《木兰诗》,《木兰诗》选自朝·郭茂倩编的《》,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叙述了古代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

2、乐府是汉朝的音乐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

专门收集民歌,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成为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

3、乐府诗的特点(1)叙事性强,人物性格鲜明和完整的故事情节。

(2)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描写人物,如个性化的对话,人物行动和细节的描写等。

(3)形式多样。

有四言、五言、杂言。

五言是乐府民歌的创新。

(4)有丰富奇特的幻想,具有浪漫色彩。

4、互文:这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互文”现象。

所谓“互文”,即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互相补充的。

互文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是指一联中的两句词语意思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修辞手法。

(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一、积累下列知识:1、读准下面黑体字的字音。

机杼()可汗()鞍鞯()辔头()燕山()鸣溅溅()鸣啾啾()胡骑()戎机()朔气()红妆()金柝()著( ) 傍地走()二、初读诗歌,疏通文意:1、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木兰诗 导学案(共四课时)

木兰诗 导学案(共四课时)

木兰诗导学案主备人:全体【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学习重点】1、熟读成诵,疏通文意,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3、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对偶、比喻、夸张、互文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学习北朝乐府民歌语言精练、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特点。

第一课时【预习提示】1、诵读全文,扫除字词障碍,查找资料了解乐府诗。

2、能够复述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内容。

3、细读资料助读和学海拾贝,自己勾画重点。

课前自学一、导入新课《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就一首乐府民歌。

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

(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

)《木兰诗》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满怀激情地记叙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千百年来,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

二、学海拾贝(一)关于“修辞”1、互文: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

2、复沓:两句更换少数词语(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

3、顶针:前一句末尾的词语与后一句开头的词语相同。

4、借代: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无答案)第8课《木兰诗》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无答案)第8课《木兰诗》设计

第8课《木兰诗》学案设计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和常用的修辞手法。

2.感受花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3.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4.学会朗诵、背诵全诗。

5.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能力目标:1.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其效果。

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2.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其效果。

勤学过程:一、了解《汉乐府》及花木兰二、积累字词1.机抒.鞍鞯..辔头..燕.山胡骑.戎.机朔.气金柝.可汗..著.我红妆.傍.地2.解释加点的字当户..织惟.闻何所忆.见军帖.十二..市.鞍马旦.辞..卷阿爷但.闻朔.气策.勋.百千强.不用.尚书郎出郭.著.我帖.花黄脚扑朔..傍地走...眼迷离三、背诵《木兰诗》四、阅读文本,思考以下问题1、以“木兰________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两个四短语。

并在此基础上复述故事给家人听。

2、这首诗在叙事中十分注意到繁简详略的安排,哪些详细写,哪些简略写?概括这首叙事诗的内容。

3、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

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有什么用?并找出其它类似的句子。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请赏析这一组句子。

5、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6、木兰不当官只因为她不慕功名富贵吗?7、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8、千百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木兰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你从文章中体会一下木兰有哪些美好品德?9、你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巾帼英雄吗?10、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在与《木兰诗》进行心灵的碰撞时,你有什么创造性发现吗?(困惑处或者不同见解处)11、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

8、木兰诗导学案

8、木兰诗导学案

乐府诗 乐府初设于秦,为当时“少府”下辖的一个专门管理乐舞演唱 教习的机构。汉初,乐府并没有保留下来。汉武帝时重建乐府,它的 职责是采集各地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 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 府”。它是继《诗经》《楚辞》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后来有不入 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诗的结尾处以兔作喻的原因是什么? 结尾一段以兔作喻,说明在十年征战的生活中,识别不出木兰是 女郎的原因。由此可以看出,木兰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不但巧妙地 隐瞒了自己的女子身份,而且能同男子一样英勇无畏,为国立功,一 个聪明、谨慎、勇敢的女英雄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再读课文,完成填空。
《木兰诗》大家都背过了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背 诵它吧(师生一起背诵)。好,大家背诵得不错,不知道大家在背诵的 过程中有没有被课文优美的语言所感染?脑海中有没有浮现花木兰 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呢?这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木兰诗》,去品 味诗歌语言的优美,去感受花木兰那“巾帼不让须眉”的动人气魄! 1.下列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大”字的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B)
勤劳 善良 、纯朴谨慎 木兰形象
勇敢 机智 、刚毅、 忠孝
(女儿情怀) 两全(英雄气概)
华夏儿女多豪杰。在历史的烽烟中,有不少巾帼英 雄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们横刀跃马,慷慨赴难,像穆桂英、 梁红玉。而花木兰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女英雄,她“替父从军” 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内外,美国迪士尼公司就曾把她的艺术 形象搬上银幕。大家想详细了解这个故事吗?这节课就让我们穿透历 史的烟云,一睹这位金戈铁马的女英雄吧!
示例:(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勤劳孝顺。(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勇敢坚毅,忠孝两 全。(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 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概。(4)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5)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 智、谨慎。

《木兰诗》配套导学案2020

《木兰诗》配套导学案2020

《木兰诗》导学案译文: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

织机停下来机杼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

问问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思念什么呢?(木兰回答道)姑娘我并没有思念什么。

昨夜我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王在大量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我木兰没有兄长,我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现在起替代父亲去应征。

在东市上买来骏马,西市上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市上买来马嚼子和缰绳,北市上买来长马鞭。

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哗哗声。

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象飞过去那样迅速。

北方的寒风中传来刁斗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

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十年之后才得胜而归。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功行赏)。

记功授爵木兰是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

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郎这样的官,希望骑上一匹好骆驼,借助它的脚力送我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

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整理象乌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

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的。

雄兔的脚喜欢乱搔乱扑腾,雌兔的两眼老是眯缝着,当它们挨着一起在地上跑的时候,又怎能分辨得出谁雄谁雌呢?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一、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机杼.声()军帖.()可汗..()辔.头()..大点兵()()鞍鞯燕山胡骑.鸣啾啾..()()鸣jiān jiān()赴róng()机传金tuò()阿姊.()著.()我旧时裳.()磨刀霍霍.()对镜tiē()花黄出门看huǒ()伴二、重点字词解释:1、惟闻女叹息()2、愿为市鞍马()3、旦辞爷娘去()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5、关山度若飞()6、朔气传金柝()7、木兰不用尚书郎() 8、策勋十二转()9、赏赐百千强()10、出郭相扶将()11、著我旧时裳() 12、雄兔脚扑朔()13、雌兔眼迷离() 14、安能辨我是雄雌()三、通假字:1、对镜帖花黄:通译为:四、古今异义词:1、木兰当户织古义:今义:2、军书十二卷古义:今义:3、从此替爷征古义:今义: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古义:今义:5、出郭相扶将古义:今义:6、双兔傍地走古义:今义:五、词类活用:策.勋十二转:策:做,译为:六、重点句子翻译: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木兰诗导学案知 识 积 累重点词语(1)唯.闻女叹息(只)(2)愿为市.鞍马(买)(3)旦.辞爷娘去(早晨)(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只)(5)关山度.若飞(过)(6)朔.气传金柝(北方)(7)木兰不用..尚书郎(不愿做)(8)策勋..十二转(记功)(9)赏赐百千强.(有余)(10)出郭.相扶将(外城)(11)著.我旧时裳(穿)(12)雄兔脚扑朔..(动弹)(13)雌兔眼迷离..(眯着眼)(14)安.能辨我是雄雌(怎么)(15)双兔傍.地走(靠近,临近)通假字对镜帖花黄 “帖”同“贴”,粘贴。

一词多义策勋十二转(记)(1)策 (2)强 (3)市策马加鞭(鞭打)古今异义:门 :只 (1)木兰当户.织 户 (2)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但 :窗户 :但是,表转折古义:眯着眼 :跑(3)雌兔眼迷离..迷离 (4)双兔傍地走.走 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今义:行走 词类活用(1)愿为市.鞍马 名词活用作动词,买。

(2)策.勋十二转 名词活用作动词,记。

文言句式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倒装句,应为“所思何”“所忆何”)节拍的把握(1)唧唧/复/唧唧 (2)昨夜/见/军帖 (3)可汗/大/点兵(4)万里/赴/戎机 (5)归来/见/天子 (6)天子/坐/明堂作者简介《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

郭茂倩(1041——1099),北宋人,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

《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都是乐府诗集中的长篇叙事诗,被后人合称“乐府双璧”。

内容主旨《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

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不慕名利的女英雄形象。

这首诗歌在结尾处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重点难点《木兰诗》 是按什么顺序安排故事情节的?全诗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以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时间为序诗的正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叙述木兰的身份,交代从军的缘由,以及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和征途上的见闻、感受。

第二部分,写木兰方里征程,十几年征战沙场的生活。

第三部分,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功成不受赏,请求还故乡,以及爷娘如弟迎接木兰,木“和亲人团聚的情形。

最后一段是附文,以兔类比,赞美木兰。

中 考 对 接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机杼.(zhù) 朔.气(shuÒ) 复唧.唧(j ī)B.可汗.(hán ) 鞍鞯.(ji ān ) 鸣溅.溅(jiàn )C.燕.山(yàn ) 金柝.(tuÒ) 理云鬓.(bìn )D.胡骑.(qí) 戎.机(rÓng ) 傍.地走(bàng ) 2.下面对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不闻/爷娘/唤女声B.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C.木兰/不用尚书/郎D.安能/辨我/是雄雌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愿为市.鞍马 市:买 东市.买骏马 市:集市B.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 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用:不愿做C.朔.气传金标 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 策勋:记功D.军书十二卷... 十二卷:十二本 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4.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对偶,突出了木兰的忧虑)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设问,突出了识别的困难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排比,写出了操办的急切,渲染了气氛的紧张,同时又显得井然有序)D.“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对偶,突出战事紧急)5.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木兰诗》,又叫《木兰歌》,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

B.木兰替父从军既是为国尽忠,也是为父尽孝。

C.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政策的否定。

D.文中最后一段用双兔做比喻,妙趣横生,对木兰女扮男装作了赞叹,韵味无穷。

6.本诗是写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但为什么对多年的征战生活写得比较简略呢?请你探究一下其中的原因。

二、阅读提升(一)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冯婉贞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京洛骚然。

距圆明园十里,有村曰谢庄,环村居者皆猎户。

中有鲁人冯三保者,精技击。

女婉贞,年十九,姿容妙曼,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

一日响午,谍报敌至①。

……婉贞微叹曰:“吾村亡无日矣,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

”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与其坐而待亡,孰若②起而拯之?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③可也。

”众皆感奋④。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⑤而出,皆玄衣白刃,剽疾如猿猴。

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焉。

未几,敌兵果舁⑥炮至,盖五六百人也。

挟刃奋起,众袭之。

敌出不意,大惊扰,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⑦。

婉贞挥刀奋斫⑧,所当无不披靡,敌乃纷退。

婉贞大呼曰:“诸君!敌人远吾,欲以火器困吾也,急逐弗失!”于是众人竭力挠⑨之,彼此错杂,纷纭孥斗⑩,敌枪终不能发。

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⑪,敌弃炮仓皇遁,谢庄遂安。

【注释】①谋报敌至:侦察敌情的人报告说敌人到了。

②孰若:哪如。

③瞻予马首:看我的马头,意即听我指挥。

④感奋:被激动得振奋起来。

⑤结束:结衣束带,整好装束。

⑥舁:抬。

⑦终弗逮:到底赶不上。

终:终究。

弗逮:不及。

⑧奋斫:用刀斧猛砍。

⑨挠:阻挡。

⑩纷纭孥斗:杂乱地相互搏斗。

孥斗:搏斗。

⑪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被打死的敌人,约一百多人。

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精技击 精:______________ ②自幼好武术 好:______________③去村四里有森林 去:_________________ ④谢庄遂安 遂:________________8.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②敌人远吾,欲以火器困吾也,急逐弗失!9.选文是通过描述哪些情节来刻画婉的女英雄形象的?10.联系全文来看,婉贞与诸少年能够战胜强大的敌人,主要原因有哪些?(二)(2017·青岛改编)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

王敬臣,长洲人。

十九为诸生,受业与校①。

性至孝,父疽②发背,亲自吮舐。

老得瞀眩③疾,则卧于榻下,夜不解衣,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

孙抑,世居晋宁洪洞县。

关保之变,挈④父母妻子避兵平阳之柏村。

有乱兵至村剽掠,拔白刃吓抑母,求财不得,举欲之。

抑亟⑥以身蔽.母,请代受听,母乃得释。

而其父被虏去,不知所之.。

或.语之曰:“汝父被驱而东矣,然东军得所掉民皆杀之,汝慎无往就.死也。

”抑曰:“吾可畏死而弃吾父乎?”遂往,出入死地,屡濒危殆,卒得父以归。

【注释】①校:魏校,学者,王敬臣的老师。

②疽(j ū):毒疮。

③瞀(mào )眩:眼花头晕,迷糊。

④挈:带领。

⑤(zhuÓ):砍。

⑥亟(jí);急忙。

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抑亟以身蔽.母 蔽:遮蔽,遮挡B.不知所之.之:去,往C.或.语之曰 或:有人D.汝慎无往就.死也 就:完成12.翻译“而其父被掳去”一句,指出“其”的意义和用法。

13.“夫孝,德之本也”属于_____________句式。

14.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敬臣的父亲背部长疮,他亲自为父亲吸舔脓疮;为了照顾年老生病的父亲,他整夜不脱衣服在父亲床边服侍。

B.乱兵劫持了孙抑的母亲,求财不得就要用刀砍人,孙抑急忙挺身而出保护母亲,使母亲免受伤害。

C.孙抑的父亲被乱兵劫走,孙抑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去救父亲,最终没有成功。

D.无论是王敬臣悉心照料病中的父亲,还是孙抑挺身而出保护身处险境的母亲,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根本的孝道。

1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

(2)抑曰:“吾可畏死而弃吾父乎?”参考答案及解析1.A 解析:B.“鸣溅溅(jiàn )读作“ji ān ”;C.“燕山(yàn )读作“y ān ”;D.“胡骑(qí)”读作“jì”。

2.C 解析:木兰/不用/尚书郎3.D 解析:“十二”表示多数,非确指。

4.B 解析:有误。

反问,突出了识别的困难。

5.C 解析:有误,偏离文章主旨,文章塑造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不慕荣利的巾帼英雄形象,并非“表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政策的否定”。

6.因为全诗的重点不在于叙述木兰驰骋沙场、克敌制胜的英雄行为,而在于讴歌她英勇献身、不贪图荣华富贵、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所以对多年征战生活只做了简略的概括。

7.①精通②爱好③距离④于是8. ①与其坐着等死,怎比得上奋起抗敌拯救我们的谢庄呢?②敌人想远远地甩开我们,要用枪炮消灭我们,赶快追赶,不要错失良机!9.集众宣传、准备作战、选择埋伏地点、出其不意地进攻、挥刀杀敌、大呼追击等。

10.武艺高强;机智勇敢;攻敌不意;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11.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

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A句意:孙抑急忙用身体护住了母亲。

蔽:遮蔽,遮挡。

B句意:不知到哪里去了。

之;去、往。

C句意:有人告诉他说。

或:有人。

D句意:你小心不要去送死了。

就:靠近。

12.但是孙抑的父亲被掳去。

其:代词,他的。

13.判断14.C15.(1)只要稍微听到咳嗽声,就立刻爬起来问安。

(2)孙抑说:“我怎么可以因为害怕死而舍弃我的父亲呢?”【参考译文】《孝经》说:“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

”王敬臣,长洲人。

十九岁考中了诸生,跟随魏校学习。

平生非常孝顺,他的父亲后背上生了毒疮,王敬臣常常用嘴对着父亲的背疾处进行吮舐。

父亲得了瞀眩病,王敬臣每晚都睡在父亲床边的地下,连衣服也不脱,只要听到咳嗽声就立刻爬起来悉心服侍自己的父亲。

孙抑,世代居住在晋宁洪洞县,关保之变,带领父母妻子儿女逃避兵乱到平阳的柏村。

有乱兵到村里抢夺财物,拔出刀吓唬孙抑的母亲,求财不得,举刃欲砍孙抑的母亲。

孙抑急忙用身体护住了母亲,请求替母亲受砍,母亲才得以解放。

而孙抑的父亲被掳去,不知到哪里去了。

有人告诉他说:“你的父亲被驱赶向东去了,然而东面的军队将掠到的百姓都杀了,你小心不要去送死了。

”孙抑说:“我难道因为害怕死而含弃我的父亲吗?”于是前往,进入危险的地方,几次差点死了,终于带父亲回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