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QGB/QC8.2-2011-R1)
一、目的
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过程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并确保产品的符合性。
二、适用范围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同管理过程
2.设计和开发过程
3.采购和外包过程
4.生产过程
5.服务过程
6.管理过程
7.资源管理过程
三、职责范围
1.总师办应准确把握用户的需求,密切与用户的沟通,及时提供满
足用户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2.总师办和工程技术部负责设计出高水平、有竞争力的产品,并对
设计造成的问题和缺陷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取得的成果和效益。
3.计划供应部应确保供方评价、定点采购和满足产品的要求,供应
是否及时,统计进货检验合格率和性价比,对外包产品的进行控
制。
4.工程技术部应确保持续、稳定地提供合格产品,按相关工艺要求
进行生产,生产环境的良好率。
5.售后部应及时、准确地获取、分析和利用用户满意信息,进行持
续改进,增强用户满意。
6.各部门应确保管理的高效率和有效性。
7.设备动力室应做好设备的维护,经理/人力资源部应测量公司各岗
位人力资源的配备、各类人员能力的考核和培训。
四、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1.合同管理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1.1.项目:
a)合同履行率
b)用户检验合格率
1.2.方法
a)按期履行合同数/应履行合同总数*100%
b)用户一次检验合格数/用户检验总数*100%
1.3.频次
每半年检查一次以上各个项目的情况。
1.4.判定准则
是否满足策划的预期目标要求。
2.设计和开发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2.1.项目:
a)设计和开发的缺陷率
b)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
2.2.方法
a)设计和开发缺陷的产品数/设计和开发的总产品数*100%、设计和
开发缺陷的分析报告、改进报告
b)取得的成果和经济效益统计
2.3.频次
每年检查一次以上各个项目的情况。
2.4.判定准则
是否满足策划的预期目标的要求,有设计和开发缺陷的产品能否提供其分析报告、改进报告。
3.采购和外包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3.1.项目:
a)供货及时率
b)采购产品问题率(包括退货率、维修率)
c)外包过程控制
3.2.方法
a)及时供货的产品数/供货产品总数*100%
b)采购的有问题产品数/采购产品总数*100%
c)外包过程控制要求、控制记录,外包按时交付情况、产品质量情
况
3.3.频次
每半年检查一次以上各个项目的情况。
3.4.判定准则
是否满足策划的预期目标的要求,能否及时供应,外包过程的记录完整性、质量数据统计。
4.生产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4.1.项目
a)工艺纪律执行率(生产现场使用的所有文件图纸是否现行有效)
b)质量损失
c)生产环境良好率
4.2.方法
a)按工艺纪律进行生产的项目数/生产项目总数*100%
b)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质量损失费用
c)6S检查
4.3.频次
每半年检查一次以上各个项目的情况。
4.4.判定准则
是否满足策划的预期目标的要求,质量损失是否符合要求,生产环境按6S要求。
5.服务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5.1.项目:
a)用户意见/投诉的处理
5.2.方法
a)用户意见/投诉的分析报告、解决方案以及用户反馈
5.3.频次
每年检查一次以上项目的情况。
5.4.判定准则
是否满足策划的预期目标的要求,对于用户意见/投诉的处理报告。
6.管理过程
6.1.项目:
a)职责、权限是否明确、分配合理;管理职责的落实与效果
b)内部沟通、处理问题的及时性和效果
c)质量目标设置是否完善、合理,具有可测量性
d)质量目标是否结合各自职责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和层次
e)质量目标是否按策划结果定期考核/测量
f)未实现质量目标时,是否采取纠正措施
g)管理评审是否按规定实施
h)管理评审输入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改进建议
i)管理评审输出有无改进决定
j)改进决定是否执行;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6.2.方法
a)日常工作检查
b)内审、管理评审
c)查公司的质量目标
d)查各职能部门和层次的质量目标
e)查质量目标考核/测量记录
f)查相关纠正措施实施记录
g)查管理评审计划与记录
h)查管理评审输入资料
i)查管理评审报告/输出资料
j)查改进措施实施及其有效性评价记录
6.3.频次
每年检查一次以上各个项目的情况。
6.4.判定准则
是否满足策划的预期目标的要求。
7.资源管理过程
7.1.项目:
a)生产用设备完好率
b)生产用设备按期定检率
c)培训计划和完成率
d)培训合格和有效率
7.2.方法
a)完好的设备数/设备总数*100%
b)按期定检的设备数/需定检设备总数*100%
c)相关培训计划和培训记录,培训实施数/计划培训数*100%,参加
培训人数/应培训人员*100%
d)培训有效性评价记录,培训合格人次/培训参与人次*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