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融资新闻
省人大调研组来莞调研中小微企业发展∙字号∙∙2013年08月20日昨日,省人大调研组来莞调研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3年3月末,东莞共有中小微企业15.5万户,比上年末增长3%,占全市企业数(不含个体工商户、村组经济)的99.8%。
1~3月,东莞规模以上工业中小微企业实现增加值253.91亿元,同比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中小微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67.8亿元,同比增长9.8%。
东莞市经信局、市金融工作局等政府部门代表向调研组汇报了东莞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
这些政策是:今年,东莞将进一步强化融资服务,举办“国际业务融资专题活动”和“横沥专场推介会活动”。
同时,在“中小在线”网络上增设“金融超市”模块,实现中小企业24小时融资业务产品网上查询功能,并在其基础上开发“中小企业融资时时通”,实现企业与银行之间点对点的融资需求和服务对接。
调研组建议东莞市要进一步加大融资方面的扶持力度。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认为,政府可成立一家政策性的银行,整合东莞市场的保险(放心保)(放心保)、信托等资源,然后开发一些金融产品给金融机构,中小企业再通过金融机构进行融资。
金融服务小微企业需要“滴灌技术中国的小微企业正在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
7月15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随后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各相关部门进行了明确分工。
鉴于小微企业在吸纳就业、搞活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近些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支持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比如2011年10月国务院就曾出台力挺小微企业的九大金融财税政策,其力度并不亚于今年。
有人统计,2011年以来,有关推进小微企业发展的“重量级”政策已达6条。
一方面是中央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意愿,另一方面是小微企业对资金的渴望,两方面的期望和考验都聚焦在金融业。
对于金融业来说,压力是巨大的,任务不轻松。
2013年广东省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广东省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中山市沉着应对复杂形势,顽强拼搏、奋发有为,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三重两大一保障”为重点带动全面工作,以转型升级为路径优化经济发展,以改善民生为目的提高市民福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成绩。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2638.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0.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87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1463.71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1108.35亿元,增长9.0%。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5:55.5:42.0。
民营经济增加值1311.95亿元,增长7.1%,占全社会GDP的比重达49.7%。
全市人均GDP达83393元(折13473美元),增长9.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6%,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1.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9%。
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呈现“六升二降”。
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5%,衣着类价格上涨2.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1.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0.8%,居住类价格上涨0.6%,而烟酒类价格下降0.8%,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1.6%。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63%。
年末全市新增就业50882人,城镇登记失业897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5.31亿元,增长11.6%;其中税收收入164.95亿元,增长13.3%。
二、农业全年农业总产值111.77亿元,增长2.2%。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22.4万亩,下降0.96 %;经济作物种植9.34万亩,增长2.86 %;蔬菜种植35.49万亩,增长2.06 %;水果种植9.82万亩,下降1.35%。
粮食总产量7.27万吨,下降6.2%;蔬菜产量51.04万吨,增长1.9%;水果产量16.73万吨,增长4.5%。
东莞市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文件(五)东莞市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4年1月7日在东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东莞市财政局局长 罗军文各位代表: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提出东莞市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2013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战略目标,按照市第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预算,依法组织财政收入,认真落实各项预算支出,坚持科学发展,积极推进“三重”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等重点工作,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2013年财政收入情况2013年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收入974.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1、上划中央216亿元,增长6.6%。
2、上划省156亿元,增长11.6%。
3、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9亿元,增长14.8%。
(1)市国税局征收收入122.9亿元,增长16.8%。
(2)市地税局征收收入208.6亿元,增长20%。
(3)市财政等部门组织收入77.5亿元,增长0.3%。
2013年,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331.5亿元,占比81.1%,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
4、市基金预算收入193.2亿元,增长31.7%。
(1)土地出让金收入156.1亿元,增长32.5%。
(2)其他基金收入37.1亿元,增长28.3%。
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市基金预算收入,加上上级税收返还收入29.3亿元、上级补助收入38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1亿元和上年结余36亿元,2013年市可支配财力为706.5亿元。
(二)2013年财政支出情况2013年,市财政收入对比年初预算实现了超收,经报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市财政动用超收收入11.7亿元安排用于东莞银行增资扩股、列支以往年度收储土地垫付款、归还收费还贷公路建设贷款本金和补充住房保障专项资金。
2013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广东省有效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绩的重要一年。
广东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和“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实现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3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2163.97亿元,比上年增长8.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47.51亿元,增长2.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3%;第二产业增加值29427.49亿元,增长7.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5.4%;第三产业增加值29688.97亿元,增长9.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3.3%。
三次产业结构为4.9:47.3:47.8。
在现代产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6143.29亿元,同比增长9.8%;先进制造业增加值12314.71亿元,增长9.3%;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7173.26亿元,增长11.1%。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0.5%,住宿和餐饮业增长3.4%,金融业增长18.0%,房地产业增长11.2%。
民营经济增加值32058.76亿元,增长8.8%。
2013年,广东人均GDP达到58540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9453美元。
分区域看,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为21.0%,粤东、粤西、粤北分别占6.9%、7.8%、6.2%。
表1 2013年分区域主要指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5%,其中,城市上涨2.4%,农村上涨2.7%。
分类别看,食品类上涨3.6%,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6%,衣着类上涨1.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3%,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9%,居住类上涨3.7%。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2%,其中能源类下降1.9%,高技术类下降1.8%;轻工业下降0.4%,重工业下降1.7%;生产资料下降1.7%,生活资料下降0.4%;初级产品下降2.4%,中间产品下降1.3%,最终产品下降0.7%。
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规划(2012-2020年)
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规划(2012-2020年)东府办〔2013〕103号关于印发《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规划(2012-2020年)》业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3年6月25日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规划(2012-2020年)2012-2020年是东莞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珠三角规划纲要》)的重要时期。
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规划(2012-2020),对于进一步发挥信息化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推进信息化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市管理深度融合,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综合水平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依据国家、省有关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一)发展成就《东莞市2004-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实施期间,东莞市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应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目标基本完成,信息化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基础通信资源覆盖面逐步扩大。
截至2010年10月,全市电信网络实现了20%光纤到户,100%光纤到小区,行政村100%光纤到村;截至2011年底,广播电视网络实现光纤到楼。
宽带传输网络建设保持全省领先地位。
截至2010年10月,全市互联网用户数达144万户;信息网络城域出口带宽达620Gb/s,位列全省第一。
基础通信与无线宽带网络基本覆盖全市。
截至2010年底,全市电话用户达332.4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1607.6万户;截至2010年11月,2G网络覆盖率达99.97%,3G网络覆盖率达99.9%。
2013年东莞楼市回顾及趋势研判
目录第一部分:回顾(一)2012年宏观经济形势回顾“稳增长”为宏观政策主基调GDP、CPI呈回落趋势制造业回升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主基调由2011的“防通胀,调结构,保增长”转为今年的“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突出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而在外部环境恶化及国内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工业企业盈利出现负增长的作用下,GDP从第一季度8.1%——第二季度7.6%——第三季度7.4%,经济从第二季度“偏冷”步入第三季度“过冷”境地,前三季度经济探底迹象显现,第四季度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利好释放作用下,将会有所复苏,预计2012年全年GDP为7.8%至8%区间。
而CPI方面,2011年,老百姓在生活消费中无不感受到一个字“涨”,而步入2012年开始CPI增速呈现大幅下滑的趋势,10 月更是降至近两年来最低点1.7%,2012全年CPI 增速为2.7%左右。
(二)2012年全国房地产状况回顾1、政策:以巩固原来政策为主流未出台实际性的调控新政2012年官方“坚持调控不动摇”的声音从未停止过,但主要是巩固原来的政策,始终未出台实际性的调控新政,楼市陷入“政策空档期”。
同时2012年2月开始,全国近40多个城市通过降低首付比例、提高贷款额度、异地购房还贷、调整公积金、发放购房补贴、出台鼓励人才购房等方式进行松绑,并被政府默认通过,对楼市的火爆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2、楼市:“刚需喷发”支撑2012年楼市大丰收创三年新高在鼓励刚性需求的同时保持对投资投机性需求的高压政策及开发商为摆脱调控以来持续低迷的态势,进行“以价换量”的营销策略,促使2012年“刚需”喷发,全国楼市从年初两个月的寒冬后开始回暖,6-7月出现年内首次高潮,8月陷入不温不火僵局,“金九银十”收成一般,11月-12月却反季升温,创下三年新高。
而价格方面随着楼市的升温,下半年部分区域出现了“提价”的现象,全国楼市迎来“量价齐升”的态势,实现了大丰收。
东莞市2013年进出口数字造纸等传统产业拖后腿
东莞市2013年进出口数字造纸等传统产业拖后腿商数进出口指标是东莞外向型经济的风向标。
年前,东莞发布一个海关统计数据,2013年东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为1530 .7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5 .9%:进出口总值创出历史新高。
从大盘子来看,东莞的进出口总额达到新高固然可喜可贺,然而翻阅过去五年的数值可以发现,在金融风暴后2009年进出口总值下挫17%之后,止跌回升的四年间进出口总值的增幅逐年收窄,今年5 .9%的数字更是达到新低。
[数值1]东莞进出口总值增速:2 0 13年增5 .9 %,2012年增6 .8%,2011年增11.2%,2010年增28 .8%,2009年减少17 .0%实际在2013年前三季度的统计中,东莞市层面对于当时的进出口数字并不够满意,未达到预期的目标。
除了和东莞自己比以外,东莞去年的进出口金额增速,对比全国的7.5%,广东省的10.9%,都是远远落后的。
虽然如此,东莞减慢了上升速率之后,规模还在那里,占同期全国外贸总值的3.7%。
黄埔海关分析,在主要外贸城市中东莞进出口规模稳居全国第5、广东省内第2。
在前5位主要外贸城市中,东莞外贸增速仅次于深圳,快于上海、北京和苏州;而在广东省内东莞外贸总值继续位居深圳之后,稳居次席。
[数值2]从2013年东莞市主要出口商品情况可以看到,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以及鞋类,鲜有地出现了负增长,前者的负增长数值甚至达到了8 .6%。
相比之下,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以336 .1亿美元、13 .1%的增速脱颖而出。
那么东莞的进出口数字是谁拖了后腿呢?东莞鸿安动漫玩具公司董事长龚安民感受很深,去年是玩具行业的冰河时期,也只是利润深寒,订单销量尚可,但更多的造纸、服装等八大支柱产业中的传统产业,出口量受到更明显的下挫。
东莞的加工贸易进出口仍占7成以上,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速较快。
2013年,东莞市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1120.9亿美元,增长3.3%,占同期东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73.2%。
2013年第一季度东莞经济实现开门红
2013年第一季度东莞经济实现开门红一季度,东莞经济延续去年企稳回升的良好势头,经济恢复性增长步伐明显加快。
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07.72亿元,同比增长8.6%,分别比全省和全国高出0.1和0.9个百分点,首季经济增长实现开门红。
1、工业生产恢复,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明显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7.32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
其中,五大支柱产业增长较快,完成工业增加值299.38亿元,增长12.6%,比全市平均水平快2.8个百分点。
先进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91.90亿元,同比增长16.1%,比全市平均水平快6.3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51.76亿元,同比增长24.3%,比全市平均水平快14.5个百分点。
民营工业完成增加值101.57亿元,增长22.4%,增速比全市工业平均快12.6个百分点。
工业恢复性增长对全市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拉动全市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
2、投资增长提速,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较快。
一季度,东莞市固定资产投资209.74亿元,同比增长20.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9.6个百分点,比同期全省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
其中,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35.6%和42.7%。
重大项目建设推进顺利,一季度,重大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50.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9.5%,同比增长22.4%;超出第一季度投资计划3.5亿元。
3、消费平稳增长,住宿餐饮业发展值得关注。
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9.92亿元,同比增长10.1%。
从全市限上商品零售额看,通讯器材类大幅增长43.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3.6%、汽车类增长7.5%。
住宿业有所下降,一季度全市住宿业实现营业额13.80亿元,下降5.1%。
4、物价水平稳定,处于温和上涨区间。
一季度,主要食品价格涨幅高位回落,东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3%,分别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0.8个和1.1个百分点,涨幅比上年同期收窄3.2个百分点,价格处于温和上涨区间。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3.27•【字号】东府[2013]37号•【施行日期】2013.03.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东府〔2013〕37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东莞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业经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2013年3月27日东莞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
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和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打造创新型经济为主攻方向,以推进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为主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狠抓落实,着力优环境、上项目、强统筹、抓改革,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不断开创新局面。
2013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人均生产总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出口总额增长7%;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50%;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42.5%和33.8%;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15%和6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3‰以内;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5%和9%;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86%。
2013年广东省东莞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3年广东省东莞市经济运行情况2013年,东莞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经济形势,着力优环境、上项目、强统筹、抓改革,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年经济增长呈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积极态势,经济增速稳步上升。
初步测算,2013年东莞实现生产总值55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8%,增速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为十二五以来最高增速。
第一产业下降0.3%;第二产业增长10.3%;第三产业增长9. 4%。
1、农业生产保持稳定预计201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3.0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1.8%。
其中农业产值18.98亿元,增长2.1%;林业产值0.36亿元,增长3.6%;牧业产值5.24亿元,下降14.3%;渔业产值7.47亿元,下降3.1%。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6.7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1万亩,产量1.24万吨,蔬菜种植面积30.38万亩,产量38.26万吨。
生猪出栏23.25万头,下降18.8%;家禽出栏462.60万只,下降19.8%。
2、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民营工业增长较快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112.65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
其中五大支柱产业增长13.0%;四大特色产业增长4.4%。
工业结构继续优化,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长17.4%,比全市平均水平快6.1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4.6%。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9.6%,增速比全市水平快8.3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4.2%。
民营工业增长较快,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529.89亿元,增长20.6%,比全市平均水平快9.3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电力消费292.91亿千瓦时,增长3.6%。
3、投资较快增长,民营投资快速增长2013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83.94亿元,比上年增长18.2%,为近6年来最快,增速比上年提高8.8个百分点。
东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东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东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东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东莞调查队2012-5-8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切实抓好结构调整等工作,确保了东莞经济平稳增长,呈现出城市综合实力稳步增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初步核算,2011年东莞生产总值(GDP)4735.39亿元,比上年增长8.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71亿元,下降0.4%;第二产业增加值2377.40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2340.28亿元,增长9.3%。
三大产业比例为0.4:50.2:49.4。
从经济类型看,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171.94亿元,增长4.1%,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4.7%;民营经济增加值1773.48亿元,增长10.8%,占37.5%;外资经济增加值1789.98亿元,增长7.9%,占37.8%。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4.5%,批发和零售业增长8.0%,住宿和餐饮业增长6.1%,金融业下降0.8%,房地产业增长6.6%,其他服务业增长12.8%。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7470元,增长5.4%。
全年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收入838.52亿元,增长16.2%。
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13.06亿元,增长18.3%。
其中增值税71.93亿元,增长14.8%;营业税45.33亿元,增长18.6%;企业所得税26.59亿元,增长18.2%;个人所得税11.20亿元,增长21.3%;城市维护建设税22.14亿元,增长94.5%;房产税10.63亿元,增长14.6%;契税23.06亿元,增长23.3%。
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51.92亿元,增长21.4%。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2.62亿元,公共安全支出47.83亿元,教育支出83.23亿元,科学技术支出18.14亿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4.31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38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3.79亿元,节能环保支出22.81亿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9.74亿元,农林水事务支出18.04亿元,交通运输支出25.28亿元。
东莞房价收入比走向 2013年东莞房价收入比是多少-
东莞房价收入比走向 2013年东莞房价收入比是多少?根据历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1978年,东莞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0.5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9元。
到2008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302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增至12328元。
其中城镇收入最高的10%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034元。
参照某研究院提供的计算方式,房价收入比=住宅价格/居民有效购买力=(住宅销售单位面积价格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家庭平均人口)/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平均人口=(住宅销售单位面积价格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以此为基础,可以推算出2002年~2008年东莞的房价收入比情况。
结果显示,东莞从2004年以来,房价收入比一直高于6的警戒线,房价暴涨的2007年上升到10.93,2008年仍保持在11.84的水平。
而深圳2007年达到13.15,广州2007年达到12.09,上海2007年达到11.25,从房价收入比来看,东莞基本和一线城市持平。
2013年东莞房价收入比日前,一份全国房价收入比草根排行榜在网上流传。
这一排行是根据一网站发起的全国网友晒老家房价活动中获取的5000份网友回馈,及统计机构相关数据,选取40个三四线城市计算房价收入比得出的。
其计算公式为:房价收入比=商业住宅单位面积*城镇人均住宅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
在最白菜老家房价TOP10排行中,东莞商品住宅均价8300元每平,房价收入比为6.3位居排行榜的第十位。
而位居第一位的则是湖南株洲,住宅均价4000元每平,房价收入比仅为 4.7。
其他房价收入比排行城市依次是:内蒙古乌兰浩特、安徽马鞍山、湖南衡阳、江苏无锡、山东潍坊、安徽宿州、广东汕头、四川自贡。
在房价收入比最高,被称为最苦逼老家房价TOP10排行中,浙江温州、甘肃天水、云南大理分别以房价收入比17.2、16.1、15.5位居排行榜前三位,其他最苦逼老家房价排行依次是湖北十堰、广西桂林、江苏苏州、福建慈溪、河南洛阳、浙江绍兴、河南濮阳。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3年全市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重点》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3年全市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重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3.07•【字号】东府办[2013]26号•【施行日期】2013.03.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3年全市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重点》的通知(东府办〔2013〕26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2013年全市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重点》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3年3月7日2013年全市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重点2013年我市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的部署和要求,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原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努力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3年全市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重点如下:一、创新形式,强化载体建设由市府办、市信访局、市监察局、市预防腐败局、市民政局、市电子政务办、市行政服务管理办、市政府新闻办、东莞日报社、东莞广播电视台负责,各镇街、各有关部门配合。
(一)发挥两大载体公开作用一是深化《东莞日报》政务公布内容。
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重点发布群众普遍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务信息。
利用专题、专版形式,解读政策法规,推广便民措施,深化版面内容。
二是改进《东莞市人民政府公报》(以下简称《公报》)编发工作。
继续抓好赠阅发行管理,优化赠阅结构,提高《公报》利用率。
继续完善《公报》网络版建设,优化查阅功能。
(二)强化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提升市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服务水平,完善网上办事大厅栏目建设,优化平台功能,扩大办事范围,提高办事效率。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法规类别】国家计划【发文字号】东府[2010]29号【发布部门】东莞市政府【发布日期】2010.03.31【实施日期】2010.03.3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东府〔2010〕29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东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二○一○年三月三十一日东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谋划“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
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基本目标,突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切实把稳增长与调结构、促转型更好地结合起来,巩固发展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确保“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的顺利完成。
着力做好八方面的工作:一、全面落实各项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一)扩大消费需求。
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改善弱势群体家庭收入水平,提振居民消费信心,增强居民消费意愿。
大力发展电子通讯、商贸流通、餐饮住宿、影视娱乐等服务性消费,增强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的带动作用,积极培育文化体育、休闲旅游、教育培训、社区服务等消费热点。
继续落实好汽车、家电、农机下乡和汽车家电以旧换新等补贴政策,促进耐用消费品进入农村市场。
积极举办各类商贸促销活动,大力刺激居民消费,努力提高消费需求在三大需求中的比重。
加快完善消费信贷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消费市场秩序,稳定粮油、肉蛋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给及价格,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稳定出口增长。
全面落实鼓励外贸出口政策措施,帮助企业抢抓出口订单,促进出口稳步回升。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区域创新体系发展规划(2013-2018年)》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区域创新体系发展规划(2013-2018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7.12•【字号】东府办[2013]107号•【施行日期】2013.07.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区域经济开发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区域创新体系发展规划(2013-2018年)》的通知(东府办〔2013〕107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东莞市区域创新体系发展规划(2013--2018年)》(2013-2018年)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如遇有问题,请径与市科技局联系。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3年7月12日东莞市区域创新体系发展规划(2013-2018年)当前,东莞正处于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发展创新型经济、实现高水平崛起的关键时期。
构建由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作用和创新资源优化配置而形成的区域创新体系,对于有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创新型经济强市,努力实现高水平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要求,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东莞市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基础与形势(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以来时期以来,东莞坚持从全局高度和区域角度谋划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大力实施“科技东莞”工程,大幅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加速集聚和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区域创新环境明显改善,区域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为支撑、中介服务机构为纽带的区域创新体系,为全市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体制机制基础。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3年市政府主要目标任务分解表》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3年市政府主要目标任务分解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1.30•【字号】东府[2013]18号•【施行日期】2013.01.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3年市政府主要目标任务分解表》的通知(东府〔2013〕18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为深入贯彻“工作落实年”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市政府制定了《2013年市政府主要目标任务分解表》。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以下要求,认真抓好落实。
一、深化思想认识。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加快推动高水平崛起的奋进之年,市委、市政府已将今年定为“工作落实年”,各镇街、各部门必须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将工作落实放在首位,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执行意识,按照《2013年市政府主要目标任务分解表》提出的目标要求和工作安排,加强领导,提高效率,扎实推进,确保各项工作目标按期完成。
二、明确工作责任。
健全完善工作落实责任体系。
市政府各分管领导是工作落实的责任领导,各镇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
要严格按照责任分工,各司其职,狠抓落实,同时,结合工作实际,要将各项工作的落实责任进一步细化到镇村、到科室、到经办人员,形成层层分工、逐级负责、人人落实的责任网络。
三、改进作风效率。
坚持改进作风、提高效率,推动工作落实。
各级领导要率先垂范,多深入基层,牵头研究问题,靠前指挥,推动工作落实。
对重大项目建设、十件实事等重要工作,各责任单位要建立目标倒逼机制,以目标节点倒逼工作进度,狠抓效率,确保按期完成。
对工作落实不力、作风散漫的相关工作人员,要通过问责问效机制,严肃追究责任。
四、加强统筹协调。
对于一些涉及全局的重要工作,市政府办公室要及时介入,加强统筹协调,组织调研,推动工作落实。
2013年东莞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2138元
2013年东莞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 2138元
2012年东莞市年平均工资情况 2012年,东莞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57019元,与2011年的50409元相比,增加了6610元,名 义增长13.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9%。其中,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57007元,名义增长13.1%。 2012年,东莞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5658元,与2011年的2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9元相比,增加了3919元,名义增长18.0%,扣除 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4.7%。
以上数据来源于东莞市统计调查信息网。
根据以上数据显示,2013年东莞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2138元。
2013年前三季度东莞保险业发展报告
2013年前三季度东莞保险业发展报告一、市场主体结构及总体经营情况目前,东莞全市共有保险公司52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21家,人寿保险公司31家。
外资或有外资背景的保险公司9家,其中财产险公司2家,人寿险公司7家。
有保险中介机构40多家。
保险业经营网点达到500多个,遍布全市32个镇街。
全市有保险专职从业人员3万多人。
2013年截止10月底,全市共实现保费收入175亿元,占全省的14.36%,继续保持全省地级市首位,同比增长16.42%,比去年同期高出近10个百分点。
其中,人寿险公司保费收入117.68亿元,同比增长16.28%,保费规模占全省的14.65%,进一步扩大在全省地级市的领跑优势。
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57.36亿元,,同比增长18.14%,保费规模占全省的13.79%,同样领跑全省地级市。
2013年,东莞全年保费收入有望突破200亿元大关。
根据东莞市统计局公布的今年前三季度GDP数据,截止9月底,东莞的保险深度(保费收入与GDP之比)为4.5%;保险密度(人均保费)约2692元(按650万人口计算)。
二、市场总体特点1、“十一五”期间实现年均近35%的增长,2011年开始进入调整期,2012年3季度企稳回升。
目前平稳健康,增速较快“十一五”期间,东莞保险业保持了年均近35%的增长速度,保费规模从2005年的35.88亿元,跃升至2010年的159.72亿元,五年翻了4.45倍。
2011年,东莞市保险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全年共实现保费收入163.65亿元,同比增长仅为0.50%。
至2012年9月底,基本扭转了增速下滑的势头,并逐月回升,全年保费收入177.66亿元,同比增长8.56%。
2013年前10个月中,同比增长最低超过15%,月均增速超过17%,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
2010年,东莞保费总量及产、寿险保费收入,首次超越佛山,跃居全省地级市首位,并连续三年领跑全省地级市;总保费规模及产、寿险保费,与位居第二的佛山呈现不断拉大的趋势,且在全省占比逐年提升,2013年截至10月末,总保费规模已超出佛山27亿多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是东莞加快推进高水平崛起的奋进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着力优环境、上项目、强统筹、抓改革,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创新驱动力持续增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3年东莞生产总值(GDP)5490.02亿元,比上年增长9.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09亿元,下降0.3%;第二产业增加值2518.88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2951.06亿元,增长9.4%。
三大产业比例为0.3:45.9:53.8。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6109元,增长9.4%。
在现代产业中,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942.68亿元,增长17.4%;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716.42亿元,增长8.2%。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0.8%,批发和零售业增长9.8%,住宿和餐饮业增长0.6%,金融业增长18.6%,房地产业增长13.6%,其他服务业增长10.0 %。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9%。
其中居住类上涨2.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3%,衣着类上涨0.5%,食品类上涨3.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4%,烟酒类上涨0.5%,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4.4%。
此外,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6%。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1%。
全年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收入974.16亿元,比上年增长15.2%。
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9.01亿元,增长14.8%。
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50.73亿元,增长16.8%。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3.80亿元,公共安全支出33.65亿元,教育支出71.81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53亿元。
全年全市税收总额1085.36亿元,增长15.6%。
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数1.12万人,全年失业人员安置就业人数0.7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7%。
二、农业全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15亿元,比上年下降(按可比价计算,下同)1.4%。
其中农业产值18.93亿元,增长2.2%,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7.1%;林业产值0.36亿元,增长115.3%,占1.1%;牧业产值5.24亿元,下降14.3%,占15.8%;渔业产值7.66亿元,下降1.1%,占23.1%。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6.78万亩、水果种植面积19.43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1.24万吨;水产品产量7.45万吨;蔬菜产量38.26万吨,下降1.0%;生猪出栏23.25万头,下降18.8%;家禽出栏462.60万只,下降19.8%。
全年新增7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名牌产品,目前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21家、农业龙头企业19家(省级以上10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农业类名牌产品44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112.65亿元,比上年增长11.3%。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1181.95亿元,增长15.5%,占55.9%;轻工业增加值930.70亿元,增长6.2%,占44.1%。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五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1461.72亿元,增长13.0%;四个特色产业完成增加值219.10亿元,增长4.4%。
全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6%,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20.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20.8%,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8.0%,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42.8%。
全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4%,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18.0%,钢铁冶炼及加工业下降8.7%,石油及化学行业增长9.2%。
装备制造业中,汽车制造业增长17.5%,船舶制造业、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6%和8.5%;钢铁冶炼及加工业中,钢压延加工下降8.7%;石油及化学行业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36.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8.9%,橡胶制品业增长6.0%。
全年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增长3.0%,其中,纺织服装业增长4.8%,食品饮料业下降4.2%,家具制造业下降0.5%,建筑材料增长9.4%,金属制品业增长5.9%,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增长14.2%。
规模以上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36.8,实现利润总额289.04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8.1%。
全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2.73亿元,比上年增长4.5%。
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76.71亿元,增长15.2%;施工面积732.96万平方米,下降5.7%;竣工面积377.23万平方米,下降3%。
建筑企业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31万元,增长10.3%。
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83.94亿元,比上年增长18.2%。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经济投资176.02亿元,增长54.3%,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2.7%;集体经济投资120.19亿元,下降3.2%,占8.7%;民营经济投资883.52亿元,增长32%,占63.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256.68亿元,下降12.8%,占18.5%。
从产业投向看,投资集中在第二、三产业。
第二产业投资417.68亿元,其中制造业投资374.07亿元;第三产业投资965.09亿元。
全年完成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442个,共完成投资639.46亿元。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97.66亿元,增长31.9%。
商品房施工面积2837.95万平方米,增长15.6%;竣工面积264.94万平方米,下降26.9%;销售面积803.09万平方米,增长25.7%,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723.96万平方米,增长24.1%。
全年商品房销售额728.07亿元,增长34.2%,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632.51亿元,增长33.9%。
五、国内贸易全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554.91亿元,增长9.8%;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75.48亿元,增长0.6%。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6.66亿元,比上年增长9.8%,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9.1%。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363.10亿元,增长10.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23.56亿元,增长2.7%。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6.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8.3%;日用品类增长0.3%;汽车类增长12.4%。
六、对外经济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530.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0%。
其中进口622.08亿美元,增长4.6%;出口908.64亿美元,增长6.9%。
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200.78亿美元,增长18.6%;加工贸易出口682.86亿美元,增长3.2%;其他出口25.00亿美元,增长25.5%。
按出口的地区分,对亚洲出口496.48亿美元,增长11.5%;对北美洲出口229.44亿美元,增长3.4%;对欧洲出口137.26亿美元,下降1.1%;对拉丁美洲出口27.40亿美元,下降0.3%;对大洋洲出口10.84亿美元,增长3.3%。
全年机电产品出口658.05亿美元,增长8.3%,占出口总额的72.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36.07亿美元,增长13.1%,占37.0%。
按新口径统计,全年全市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506宗,合同外资金额40.41亿美元,增长6.1%。
实际利用外资39.38亿美元,增长16.9%。
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8.08亿美元,增长33.3%;专用设备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2.89亿美元,增长78.5%。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全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53.28亿元,增长10.8%。
截至2013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5002.49公里,高速公路335.11公里,公路密度202.94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前列。
其中2013年建成高速公路34.1公里,完成国、省道升级改造12.13公里,建成镇际、村际联网路58.9公里。
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民用)154.69万辆,增长4.0%。
其中汽车保有量138.91万辆,增长15.1%。
全年公路货物运输量9162万吨,货物周转量68.39亿吨公里;水路货物运输量3701万吨,货物周转量363.89亿吨公里。
全年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7.81亿人次,旅客周转量155.78亿人公里;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31.0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033万人公里。
全年港口旅客吞吐量30.93万人次,货物吞吐量11187万吨。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75.80亿元,比上年增长3.4%。
邮政发送信函4316万件,特快专递114万件,邮政汇款汇出金额188.61亿元。
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321.99万户,比上年减少3.1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850.39万户,增加96.29万户。
全年长途电话通话时长219.04亿分钟,年末互联网用户216.11万户,比上年增加6.52万户;宽带接入用户207.55万户,增加2.83万户。
年末全市有星级酒店89家,其中五星级酒店22家。
全市有旅行社64家,全年接待国际及港澳台游客418.04万人次,增长0.8%。
其中接待外国游客138.28万人次,增长2.6%;接待港澳台游客279.76万人次,下降0.1%。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4.50亿美元,增长14.2%。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2408.29万人次,增长3.4%。
国内旅游总收入346.43亿元,增长13.1%。
全年东莞组团外出旅游160.39万人次,下降13.5%。
其中,国内旅游143.51万人次,下降14.3%;出境旅游17.56万人次,下降1.4%。
八、金融全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40.22亿元,增长18.6%。
年末全市有各类金融机构121家,其中银行类机构33家,保险类机构52家,证券期货类机构36家。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8630.73亿元,比年初增长13.7%。
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476.43亿元,增长6.7%。
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4774.23亿元,比年初增长13.8%。
在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1034.42亿元,增长9.9%;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余额5.43亿元,下降14.9%。
年末全市各类证券公司共开户97.58万户,比上年增加2.17万户。
全年股票总成交额8246.97亿元,增长35.2%。
年末保证金余额65.99亿元,下降15.8%。
全年全市各类保险保费收入207.13亿元,增长16.6%。
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71.61亿元,增长17.3%;人寿险保费收入135.52亿元,增长16.2%。
全年财产保险赔款与给付金额37.91亿元,综合赔付率为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