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公共政策导论
一.公共政策的含义:政策被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二.与公共政策相关的概念:1.公共物品 2.公共问题 3.公共利益4.公共权力5.公共秩序三.政治的三个层面及其与公共政策的关系(选择)1、微观层次:个人、公司和社区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其政策诉求2、中观层次:与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利益群体形成的互动模式。
3、宏观层次:某些政策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形成了广泛的政策争论。
四.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西方:三权分立体制1、国会立法2、总统决策3、政府机构决策4、司法决策中国:议行合一体制1、中国共产党的政策2、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国家机关体系: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查机关)3、国家行政机关的决策五、公共政策的特征(选择)1、政治性2、多样性3、层次性4、阶段性5、复杂性6、合法性7、权威性8、普遍性9、稳定性六、公共政策的类型1、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2、分配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3、管制型政策和自我管制型政策4、物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5、涉公政策和涉私政策七、公共政策的作用(选择)1、导向功能2、管制功能3、调控功能4、分配功能八、政策主体包括:一)、官方决策者:1、立法机关2、行政决策机关3、行政执行机关4、法院二)非官方参与者:1、利益团体2、政党3、公民个人4、大众传媒5、思想库九、政策客体:1、社会问题与政策问题2、社会问题是一种主观主义3、社会问题受价值判断的影响4、社会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大多数人的问题5、社会问题的形成往往具有一个发展过程6、社会问题往往是系统性的问题十、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的关系:公共政策是政策环境的产物,二者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就其关系而言,环境决定和制约政策,起主导作用;政策则改善和塑造环境,具有反作用。
首先,公共政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
公共政策导论
第一章绪论【本章小结】本章重点阐述了公共政策的概念,通过学习应该明确公共政策的基本含义,理解公共物品、公共问题、公共权力、公共秩序这些与公共政策相关的概念,掌握政治行动的基本理论,了解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的基本观点。
【核心知识点】1.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如何从科学、专业和政策的角度理解公共政策的含义?(2011年简答)]研究公共政策的缘由主要表现在科学、专业和政治三个方面。
1)从科学角度而言,分析公共政策的成因与结果,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有助于了解社会与经济、政府与环境、问题与回应、政治与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增进人们对政治行为和政府治理的理解,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2)从专业角度而言,掌握公共政策的理论与方法能够使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换言之,政策分析能够产生专业性建议,通过问题的分析和描述,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3)从政治角度而言,政策不仅是为了科学和专业而存在,而且在政治领域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它通过提供政治讨论的素材,促进政治意识的提高,从而完善政策制定过程,提供公共政策质量。
2. 公共政策是指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为准则。
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3. 应从哪些方面把握公共政策的含义?1)政治与政策——从政治的角度理解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解决冲突性要求并为合作提供吉利的一种行动模式。
(广义的概念)它表现出两个显著特点:首先,政策是一种社会活动,而不是单一的或孤立的事件。
其次,政策产生于两种需要的其中一种,或者是协调冲突性要求,或者是为集体活动建立激励机制。
最好的定义是把“公共政策”视为一系列程序化的政治企图,或是为了解决或控制政治争端,或是为了确保一致性目标的实现而提供一种理性激励。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邓恩
• • • •
方法 经验的方法 实证的方法 规范的方法
主要问题 它现在和将来会存在吗(事实) 它有何价值(价值) 应该干什么(行动)
政策分析方式
• 前瞻性分析
• 主要涉及政策行动开始和执行之前信息的提供和转换
• 回溯性分析
• 主要涉及政策行动开始之后信息的提供和转换
• 综合性分析
• 是一种全面的分析形式,它综合了致力于政策行动采取之 前和之后的信息的提供与转换,它具有前瞻性和回溯性分 析的所有优点,但没有他们的任何缺点
判断预测
• 判断预测试图用各种判断进行推导和 合成 • 德尔菲法:又名专家意见法,是依据系统
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团 队成员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 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以反复的 填写问卷,以及结合填写人的共识及搜集 各方意见,可用来构造团队沟通流程,应 对复杂任务难题的管理技术。
三、政策问题构建步骤
元问题
问题界定 问题搜索
问题情势
实质问题
问题感知
问题明确化
正规问题
四、问题构建的方法 1、综摄法: 新问题其实只是伪装的旧问题,而旧问题 的解决经验中 可能包含着新问题潜在的解决方案。 (1)个人类比 (2)直接类比 (3)想象类比
2、头脑风暴法 (1)挑选专家 (2)意见和评论分开 (3)保持开放和宽松的气氛 (4)对意见分清主次,形成建议
本书的特点
• 1、专栏的设计:书中有意增设了一些专门的栏目, 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 • 2、图表的使用:书中采用了大量的图示与表格, 用以更为直观地说明政策分析的程序、方法和结 构 • 3、案例的引用:书中的举例大多是最新出现的问 题,反映了当前的一些实际情况 • 4、各章小结:在每一章的结尾部分,都对本章的 关键术语、主要原则和理论进行了总结,有助于 读者把握书中的主要观点和内容 • 5、学习提示:每章后面都有学习提示,目的是帮 助读者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公共政策导论第2章
第三节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 三、方案搜寻的方法(1)
备选方案产生的步骤与方法 1、搜寻与发现
在备选方案产生的这个阶段中,应尽可能地在上述的 来源中弄清备选方案的可能范围和种类,通过大胆的 搜寻、调查与发现,尽量产生出广泛而实际的解决办 法或方案。有各种查明潜在备选方案的方法,这些方 法包括:头脑风暴法、文献评论法、快速的调查、与 理想的比较、无所作为的分析、实践经验的比较、被 动的收集与分类、类型学的发展、类比等等。
(4)为明晰目标而作价值分析,通过这一途径主 要解决的是目标反映谁的价值观,目标受众 的利益等问题。
(5)价值观是非理性的。
第三节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 二、目标确立的方法(2)
澄清和确定政策目标的途径与方法 2、政治分析 影响政策目标的政治因素包括决策者的政治 立场和政治需要以及各种利益团体的政治诉 求。 此外,利益集团对政策目标的影响力也不容 忽视。
第三节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 三、方案搜寻的方法(2)
备选方案产生的步骤与方法 2、设计和创造
政策方案轮廓的设想是指运用创造性思维,从不同的角 度和途径,勾勒出多种实现政策目标的思路和方案轮廓。 在设想方案轮廓时,要重视创造性的发挥,敢于大胆设
想,突破观念和思想的束缚,充分发挥自己的远见和魄 力,提供多种多样的、富有创见的新思路、新设想。
(3)社会学在评估研究上对政策科学的发展也做出 了贡献,尽管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也同样在这 方面所贡献,但社会学提出了一些独特的评 估方法或模式,他们的日常评估工作是在自然 的社会状况下来进行的,而且他们更重视政策 或项目失败的组织原因的分析。 (4)社会学领域中出现了“社会政策(学)”的专 门领域,它既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政策 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公共政策导论
简答题:1、基本政策具如下特征:(1) 高层次性:制定和发布基本政策的国家机关规格和级别很高,通常是由国家最高权威机构或其授权机关制定和发布;(2) 广泛性:从范围上讲,基本政策要么覆盖全国,要么覆盖整个领域,其影响面很大;(3) 稳定性:从时间上看,基本政策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特征,除非发生非常重大的政治变动,如政府更迭、意识形态改变等,基本政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般不会发生实质性变化;(4) 权威性:基本政策是具体政策的制定依据,具体政策必须符合基本政策的要求,不能与之发生冲突。
从这一点来看,基本政策具有很强的权威性。
2 、目标群体之所以能够接受和服从某项政策,其一般原因是什么?从制度激励角度看,一项政策如果能够使目标群体获得一定的利益,那么它相对就容易被目标群体所接受。
①政治社会化的影响;②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制约;③对政策形式合理与实质合理的看法;④对成本收益的权衡;⑤对大局或整体的考虑;⑥避免受到惩罚;⑦环境条件的变化3、简述政策环境的构成要素(1)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和公共政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地理环境对政策系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且这种影响不是永恒的。
(2) 经济环境。
社会经济环境对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3) 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影响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不同国家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差异,至少部分地可以用政治文化的不同来加以解释。
(4) 社会变迁。
公共政策必须随着社会变迁而不断地调整其政策目标、内容、执行方式和手段。
(5) 国际环境。
国际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同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关系以及其它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
国际环境对一国的公共政策有着重要的影响(6) 体制或制度条件。
政策是在一定的体制或制度下制定和实施的,体制或制度为公共政策提供外部的组织环境,尤其以政治行政体制和经济体制为主要的环境条件。
4、简述小组意识的特征(1) 一致性思维。
公共政策导论
第一章9.怎样理解政治与政策的联系?(1)微观政治是指个人、公司和社区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其政策诉求,努力寻求政府采取有利于他们的行动。
(2)中观政治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政策领域内,一些与此相关的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利益群体所形成的互动模式。
中观政治在各个公共政策的领域产生,不仅与政府部门的分散性权力和专业化分工有关,而且与人们的愿望和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
(3)宏观政治史指某些政策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形成了广泛的政策争论。
10.什么是经济自由主义?什么是国家干预主义?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经济自由主义的学术渊源是斯密的经济自由放任主义,现代(经济)自由主义,又称新自由主义,是以哈耶克为代表人物,这一学派认为,市场是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最重要甚至唯一的力量,因而极端崇信自由市场经济、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
国家干预经济是一种手段,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控制和调节。
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具体说来,经济总量包括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两方面,社会经济的有序运行,要求这两个方面达到基本平衡,且内部结构也必须合理。
区别与联系:1).实用经济学的证实。
纵观资本主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其经济生活史中,国家干预主义经济自由主义交替出现,并占据统治地位,其原因是由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当资本主义处于原始积累时期,需要通过政府干预增加资本积累,重商主义就占统治地位。
当资本主义完成积累以后,具备了自我发展能力和对外自由竞争能力,这时,带有封建残余的政府干预则成了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羁绊,于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放任思潮占据统治地位。
从上述两种思潮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交替占统治地位和发挥作用看,就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的实用经济学。
2).兼收并蓄,互相渗透。
当经济自由主义在经济危机、大萧条面前束手无策之时,国家干预主义应运而生,各有自己的成就和辉煌。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笔记:___《公共政策导论》公共政策部分第一讲总论(前三章)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公共政策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研究公共政策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科学、专业和政治三个方面。
从科学角度来看,分析公共政策的原因和结果有助于增加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从专业角度来看,研究公共政策可以帮助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从政治角度来看,研究公共政策可以提供政治讨论的素材,促进政治意识的提高,完善政策制定过程。
第二节:公共政策的定义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社会公共权威指具有特殊权力、能够制定公共政策的政治实体。
特定情境是指特定的历史和环境条件,以及公共政策特定的适用范围。
政策目标是政策的灵魂,行动方案是政策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行动准则是政策的指导性和原则性。
第二节: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公共空间是提供给大众使用的,每个人都有权力在这个空间里活动,于是你的权力知识与他人分享空间,而不是独占空间。
公共物品是指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和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公共职能是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之上的、用来满足占社会人口大多数的群体需求的一种活动。
公共问题需要了解。
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公共利益。
它包括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
要正确界定公共利益,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准则:公共性体现公共利益,合理性体现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个人利益与私人利益的权衡,正当性体现听取公众意见、参与和公平性体现得失相当的公平补偿和合理补偿。
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
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力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政策主体政策主体是指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各种机构和组织。
这些主体对公共政策的产生和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范文
[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范文公共政策分析第一章导论: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第一节公共政策的本质一、公共政策的概念从理论上讲,凡是为解决社会公共事务中的各种问题所制定的政策,都是公共政策。
在我国,所有制定公共政策的主体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
从一般意义上讲,公共政策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1. 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不仅仅是对社会性公共事务的管理,还包括政治性公共事务和经济性公共事务的管理。
2. 社会公共事务所指的“社会”是相对的,比如全球、全国、地区、社区。
3. 社会公共事务所指的“公共事务”不仅包括人们公认的、涉及到所有或绝大多数人的共同事务,而且也包括那些可能转换为前者,但却与部分人,甚至个别相关的事务。
国内学者陈振明认为:“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以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内,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而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方法、方针、条例等的总称。
”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从政治系统分析的理论出发,认为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权威性决定的输出,因此它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
二、公共政策的本质 1. “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 2. 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政策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各种利益群体把自己的利益要求输入到政策制定系统中,由政策主体依据自身利益的需求,对复杂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的过程,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社会各种利益冲突的集中反映。
3. 利益分配的基础及其动态性 (1) 利益分配的基础是社会利益的增进;(2) 分配利益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增进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分配的利益基础是选择利益和整合利益,分配的关键是利益落实。
Ø 利益选择:政府把利益分给谁,首先来自政治统治的目的。
政府要选择那些与政府的价值取向一致的社会群体作为分配对象,满足他们的利益需要。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2020/4/24
11
公共政策(科学)产生的背景:
• 现代政府所面临的已不再是个别的、单一的、简单的、基本稳定的或一再重复出 现的社会矛盾问题,而是大量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愈来愈具复杂性、尖锐性、 普遍性、专业性、变化性和发展性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
• 与此同时,公众所关心的问题和兴趣的焦点,也不再是抽象的理念或原则性问题, 而是那些与现实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特殊公共政策问题,比如犯罪与社会安全、 公平与经济发展、种族与社会和谐、战争与外交方针、污染与环境保护,以及住 房、卫生、社会保障、公共交通等一系列的实际问题。
2020/4/24
14
从科学角度看
分析公共政策的成因与 结果,有助于增进和提 高社会领域的知识,有 助于了解社会与经济、 政府与环境、政策与回 应等多方面因素的互动 关系。公共政策的研究 成果将极大地扩展社会 科学的广度和深度。
从专业角度看
掌握公共政策(科学) 的理论与方法能够使我 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换句话讲,政 策分析能够产生专业性 建议,通过对问题的分 析和描述,提供行之有 效的解决办法。
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
/4/24
13
一、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研究公共政策多出于三种缘由, • 从科学角度看,分析公共政策的成因与结果,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
有助于了解社会与经济、政府与环境、政策与回应等多方面因素的互动关系。公 共政策(科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 学、心理学、人类学、法律和行政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公共政策的研究成果将 极大地扩展社会科学的广度和深度。 • 从专业角度看,掌握公共政策(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能够使我们应用科学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换句话讲,政策分析能够产生专业性建议,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描 述,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无论是政府内部还是政府外部的政策研究组织 (即脑库、智库或思想库等分析机构)通常更关心如何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怎 样用政策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而不是专注于理论的研究和学科的拓展。 • 从政治角度看,公共政策(科学)不仅是为了科学和专业而存在,而且在政治领 域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通过提供政治讨论的素材,促进政治意识的提高, 从而完善政策制定过程,提高公共政策质量。当然,政治领域不存在价值中立, 人们在判断什么样的政策“正确”、什么样的目标“合理”时,必然会产生大量 的分歧。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知也总比无知强得多。
陈庆云版【精品PPT】-公共政策分析(第二版)-第一章+导论: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精选全文
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 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公共政策作为政府用以管理社会的工具,首先必须在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与需要方面,起到巨大的政治作用。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 对利益的需求是人类行为的动因;【个人角度】 公共政策的本质应该是政府对社会利益实行的权威性分配。【政府角度】
3.利益分配的基础及其动态性
公共政策的实质之一是如何增进社会利益; 人们即会关心分配前的状况,又要关心分配后的结果,以及若干其他的分配以外的问题。 分配利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分配的基础是选择利益和整合利益;分配的关键是利益落实。 (利益选择、利益整合、利益分配、利益落实)
2.整体性
公共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 复杂的,许多问题交织在一起, 相互影响。孤立地解决某一问 题,往往是不成功的,因此需 要整体地分析、解决问题。例 如:北京治霾
政策整体功能的发挥,需 要不同的政策环节相互连接, 组成一个有机的政策体系,同 时还需要注意政策内容、政策 过程与环境之间的整体作用。 例如:计划生育
13
重点概念掌握
划重点
公共政策分析是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 策问题所采取的对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 施效果的研究。
14
第三节 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分析的框架
2.公共政策分析的三种模式
麦考尔-韦伯分析模式
政策内容:政策将要影响的特定目标或目标集合,期望的特定事件过程,选择的特定行动路线,提出的说明意图的特定陈述,以及采取的 特定行动。
公共政策导论
公共政策导论第一章1、应从哪些方面把握公共政策的含义?(疑似答案)①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从政治概念的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讲,公共政策是解决冲突性要求并为合作提供激励的一种行动模式。
广义的政策概念具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首先,政策是一种社会活动,而不是单一的或孤立的事件。
其次,政策产生于两种需要的其中一种,或者是协调冲突性要求,或者是为集体活动建立激励机制。
②从市场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角度)2、如何从“公共”概念理解公共政策?①公共空间;②公共物品;③公共职能;④公共问题;⑤公共利益;⑥公共权力;⑦公共秩序第二章1、有哪些价值标准能够影响决策者的行为?①政治价值观;②组织价值观;③个人价值观;④公众价值观;⑤意识形态价值观2、公共政策能够发挥哪些社会功能?①导向功能。
有直接和间接两种作用方式,作用结果有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②管制功能,是对目标群体的约束和管制功能,有积极性和消极性两种。
③调控功能,是政府运用政策手段对社会生活中的利益冲突进行调节与控制④分配功能。
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分配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
3、公共政策应如何体现社会公正?(公共政策的分配功能中体现,即分配与公平)第三章1、政策目标群体的含义是什么?其接受和服从某项政策受到哪些因素制约?含义:受到政策影响和制约的社会成员。
制约因素:①政治社会化的影响;②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制约;③对政策形式合理和实质合理的看法;④对成本收益的权衡;⑤对大局或整体的考虑;⑥避免受到惩罚;⑦环境条件的变化2、举例说明公共政策与环境的关系。
公共政策和环境二者之间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
环境决定和制约政策,起主导作用;政策则改善和塑造环境,具有反作用。
首先,公共政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
其次,公共政策必须适应政策环境,有什么样的政策环境就应该有什么样的公共政策。
再次,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
最后,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
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考试内容第一章导论一、试论述公共政策的本质P101、“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2、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3、利益分配的基础及其动态性;4、增进社会利益;5、公共政策的本质。
二、为什么说“利益”是公共政策研究中的核心要素?P6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
表现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
”“每一既定的社会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
”“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共同利益’在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是由作为‘私人’构成的。
”三、如何理解“社会利益”的内涵?1、社会利益是指不特定的社会成员所享有的利益。
社会利益所包括的范围是非常宽泛的,它既可能是经济利益,也可能是包括教育、卫生、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利益。
2、社会利益本身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概念,具有不可穷尽性,也就是说社会利益类型繁多,常常与国家政策和不同时期的社会需要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四、如何理解公正政策的调控功能?P151、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政策的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调控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尤为重要的是物质利益关系。
3、政策发挥调控作用的出发点:必须在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需要方面,起到巨大的政治作用。
4、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有直接和间接的两种形式。
对中央政策而言,那些宏观调控政策都直接起到了调控作用;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间接调控作用。
5、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还表现出特有的倾斜性;同时也有消极和积极之分。
五、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的利益分配功能?P161、政策所起到的利益分配作用:为减少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摩擦,需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用政策来调整现实的利益关系。
一旦某项政策付诸实践,必然是一部分人获得利益,另一部分人未获得利益;或者是一部分人获得较多的利益,另一部分人非但未获利益,甚至失去原有的利益。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复习题
一、简答题1、如何科学把握政策的内涵答:第一,公共政策由特定的主体,即由国家或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所制定及执行;第二,公共政策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要实现特定目标或目的;第三,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特定社会问题以及调整相关利益关系而采取的政治行动;第四,公共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
2、体制转型时期公共政策的重新定位答:中国社会的三大变化、两大转变,客观要求公共政策重新定位。
(1)公共性;(2)与市场经济体制向适应;(3)与国际惯例、世界贸易规则接轨。
3、何理解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之间的关系?答:(1)总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决定社会发展基本方向的政策,包括总路线、总方针、总纲领、总任务、总政策、基本路线等;(2)基本政策是次于总政策而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部门或方面起主导作用的实质性政策,一般可以将基本政策成为基本国策;(3)具体政策处于政策金字塔的底部,是实现基本政策目标的手段,或者说是基本政策的具体规定,是为落实基本政策而制定的具体实施细则。
4、何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答:(1)导向功能;(2)规范功能;(3)协调功能;(4)控制功能。
5、循序渐进、“摸着石头子过河”的政策制定模式答:(1)注意摸索、大胆探索;(2)由浅入深、循序渐进;(3)从点到面、协调发展。
6、制定公共政策把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1)社会公正的原则;(2)连续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4)预测性原则;(5)信息完备原则。
7、如何理解公共政策合法化的涵义答:(1)所有的政策,包括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法律和其它形式的政策,都有其合法化过程;(2)政府合法化是有目的的活动;(3)政策合法化是法定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实施的活动;(4)政策合法化是主体依照法定程序实施的一系列行为过程。
8、解析浴盆模型中政策失效率变化的基本状况答:在政策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失效”表现于三个阶段:(1)早期失效;(2)偶然失效;(3)耗损失效。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邓恩
29
预测的方法
• 1、首先要明确预测的对象 • 现行政策结果、新政策结果、新政策内容、政策
利益相关者的行为 • 2、选择方法和技术 • 外推预测、理论预测、判断预测
30
外推预测
• 外推预测的方法和技术使分析人员能根据目前的 和历史的数据推断未来的社会状况。
快速的发展。
1
• 政策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是政策分析却 是一个全新的领域。20世纪40年代末50年 代初,一些政治学家把微观经济学多年来 对效率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运用于社 会政治领域,建立了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 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政策科学。
2
• 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具有这样一个假设 前提:即固定的资源或投入,经由增加效 益的有效途径,能够获得最大的产出;政 治学家以此为据,先设定明确的目标或者 产出,然后寻求如何可以增加效率,即以 最低的投入或最少的资源达到事先确立的 目标。
实的,对属于根据中所描述的种类的成员的个人 或群体也同样真实
• 直觉模式:基于对政策相关信息提供者的心理因素的假定
洞察力
20
• 分析中心模式:分析人员运用的方法或规则是合理性的
政策分析者运用来自数学、系统分析和经 济学的“普遍选择原则”
• 解释模式:政策主张是以来自于原因的论证为基础的,这
个原因可以是普遍定理和规律。
标的前提是否站得住交
38
政策建议的方法
解决,而非他们对真正的问题找到了错误的解决 方案。” • 构建问题至关重要
23
一、政策问题特征
• 1、政策问题的相互依存性
某一领域的问题会影响到其他领域的问题
公共政策导论
第一章:绪论掌握要点:一、西方学者关于公共政策的界定:(1)、公共政策的创始人哈罗德认为公共政策是一项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2)、政治学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就是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
二、公共政策的概念:公共政策是实现公共意志‘满足社会需要的公共性理论和公益选择,是规范、引导社会公众的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是由特定的机构制定由社会实施的有计划的活动过程。
三、公共政策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与政治学的关系:(关系是最密切的)联系;第一、从起源上看,公共政策学是从政治学中分化出来的,是政治学发展到行为阶段的产物。
第二、从内容上看,公共政策学是政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别:第一、两者的研究重点不同,公共政策研究的是政策周期的各个环节;政治学研究重点是政治行为主体的活动和政治系统的发展内容。
第二、两者使用的主要概念不同(2)、一般性公共政策同法律科学之间的关系。
法律属于高层次严肃的公共政策。
联系:两者的功能类似,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都是对公共利益进行调节。
区别:第一、制定主体有,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是政府、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法律制定的主体只能是立法机关。
第二,二者的稳定性不一样,法律是具有刚性的,不允许经常更改;公共政策是短期的、暂时的、有弹性的,根据环境的变化而相应调整或修正。
四、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有哪些?(1)、导向功能:行为上的引导,观念上的引导。
从功能的结果上来有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告诉公众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2)、观众功能:目标是进行管理制止,为了避免一些影响社会发展的事物。
管制的主要对象有敌对阶级、统治阶级、统治阶级内部,从形式上看有积极管制和消极管制。
(告诉公众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3)、调整和控制功能(调节利益冲突)告诉公众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此来调控群众行为和个体行为的趋向。
(4)、分配功能五、公共政策的类型:改造型公共政策,翻天覆地的全局革新(一)、性质类型1、调整型公共政策,局部改造局部调整创新型,探索创造2、重申型,重复类似(二)、层次类型:1、原政策:原政策是指用以指导和规范政府政策行为的一套理念和方法的总称,它是关于政策的政策。
MPA公共政策分析报告导论(案例分析报告)
学院:班级:姓名:学号:好政策为什么不受欢迎——宁夏西海固地区种草政策中遇到的问题为恢复和保持生态环境,国家于2002年开始执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对所有符合国家条件的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的土地经过验收后给予粮食和现金的补贴。
为达到同样的目的,与此政策相配套,国家进一步规定了舍饲圈养政策,要求所有养牲畜的农户不得以放牧的形式放养牲畜,而应将牲畜圈养起来,人工喂养。
国家的这一政策由东部推向西部,并特别在西部的一些生态环境恶劣的省份给予了大量的财政补贴。
西部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养牲畜特别是养羊比种粮食收入高。
当农民使用放牧的方式养羊时,几乎没有投入,养羊的边际成本较低却收益较高。
因而放牧养羊是农民致富的一个有效途径,但却给环境带来很高的边际成本;如果让农民用圈养舍饲的方式养羊,虽然对环境有好处,但与农民快速致富的预期和愿望又相违背。
用舍饲圈养的方法养牲畜,而且在西部靠天吃饭、粮食产量低的地方,难免会出现地里产的秸秆不够牲口吃,农民又没有经济能力购买饲料的情况。
这样很难保证农民不重新放牧牲畜,环境和脱贫问题仍然不能解决。
面对这一矛盾,国家的总体思路是:让农民用一部分种粮食的田地种草,如果有草,农民就可以有源源不断的饲料喂饲圈养的牲畜,这样既可以解决养羊、牛致富的问题,又可以不破坏环境。
政府在宁夏推广的草的品种是苜蓿。
苜蓿是营养价值较高的牲畜食两年生植物,播种一次可以连续收获两年,如果长势好的话,一年还可以收获两次。
苜蓿还具有抗旱、抗寒、高产、低投入、少投工的特点,很适合在干旱少雨的地区种植。
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政府免费向农民提供苜蓿的种子,但要求农民必须将其耕地的1/5到1/10(根据每户承包地块的面积和条件确定种草面积的差异)用来种草,且种苜蓿因为不属于退耕还草的部分,政府并不给予农民粮食补贴。
这一政策在宁夏南部地区(以下简称银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出现农民种草致富、生态环境改善、政府投入逐年递减等多赢的局面。
自考行政管理专业行政组织与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自考行政管理专业行政组织与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一、行政组织概述在现代社会中,行政组织是实现公共政策的主要执行机构,它是政府行使行政职能的重要载体。
行政组织涉及各级政府机构以及其他与政府合作并为其服务的组织形式,如部门、局、委员会等。
每个行政组织都有着自己的职责范围和权力结构,它们相互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对社会运行和公共政策制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公共政策分析概述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公共问题或实现公共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方案,是政府权力的具体表现。
对公共政策的分析包括政策形成的过程、实施的效果和影响等方面,是深入了解政府行为和规划未来政策的重要手段。
公共政策分析不仅仅是实证研究的一部分,更是对政府决策和民众参与的重要支撑。
三、行政组织与公共政策分析之关系行政组织作为政府机构的核心,直接参与并影响了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行政组织内部的结构、人员配置、管理机制等因素都会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行政组织的动态性和灵活性直接影响着公共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因此,深入理解行政组织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对于制定有效政策和优化政府行为至关重要。
四、行政组织与公共政策分析的现实意义通过研究行政组织与公共政策分析,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执行的效率,进一步实现公共目标。
了解行政组织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有助于优化组织结构、增强管理效能,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增进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和合作。
同时,加强公共政策分析有助于提高政策制定者的决策水平,减少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五、结语行政组织与公共政策分析是行政管理专业的重要部分,它们密切关联、相辅相成。
深入研究这一领域,不仅有助于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也能为政府科学决策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行政组织与公共政策分析的重要性和意义,进一步探索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13小题)
1.(1分)公共政策学在中国形成为一门比较完整的学科是在20世纪的()
A、50年代
B、6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2.(1分)公共政策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社会组织
3.(1分)"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最早提出的。
A、伊斯顿
B、西蒙
C、拉斯韦尔
D、史密斯
4.(1分)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
B、惩罚性
C、温和性
D、权威性
5.(1分)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权威性B、合法性
C、系统性
D、倾斜性
6.(1分)最早提出“政策分析”这个概念的是()
A、林德布洛姆
B、洛克
C、科勒曼
D、梅伊克尔扎克
7.(1分)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使用的公共政策学的学科名称是()
A、公共政策学
B、政策学
C、政策科学
D、政策分析
8.(1分)公共政策学、政策学、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分析、政策研究、公共政策研究这些不同的学科名称表达的是()
A、同一概念
B、不同概念
C、相关概念
D、同一学科的各个分支
9.(1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政策研究与政策咨询的著作()
A、《过秦论》
B、《战国策》
C、《论积贮疏》
D、《商君书》
10.(1分)全世界最早的一本政策案例著作可能是()
A、《国家论》
B、《政治学》
C、《理想国》
D、《智囊补》
11.(1分)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
A、勒纳
B、拉斯韦尔
C、德洛尔
D、马克思
12.(1分)被人们认作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被誉为公共政策学的开山之作的公共政策学名著是()
A、《经济与社会》
B、《国富论》
C、《战争论》
D、《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
13.(1分)公共政策学的发源地是()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二、多项选择题(8小题,)
1.(2分)公共政策的功能包括()。
A、分配功能
B、导向功能
C、调控功能
D、规制功能
2.(2分)政策的导向是()的导向。
A、文化
B、观念
C、条件
D、行为
3.(2分)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选择
B、综合
C、分配
D、落实
4.(2分)公共政策学的学科名称至今尚不统一,常见的名称有()
A、公共政策学
B、政策学
C、政策科学
D、政策分析
E、政策研究5.(2分)能够体现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是()
A、“国待农更而富,主待农战而尊”
B、“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食为本”
C、“是以国家务农重谷,使凡州县守倅,皆以劝农为职”
D、“宽以养民,严以治吏”
E、“立国之道无他,惟在富民”
6.(2分)古代政策研究没有形成独立学科的原因是()
A、古代国家在政治体制上尚非依据“主权在民”的理念设计而成
B、国家权力的公共性和政府政策的公共性都还没显露出来
C、参与决策的人很少
D、决策过程纯属“黑箱”运作
E、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从经验和定量方面研究政策在那时还不可能
7.(2分)公共政策学这门学科形成的历史条件主要有()
A、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
B、决策科学的形成
C、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
D、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策略领域的扩大
E、德国学者对社会政策的研究8.(2分)在90年代,公共政策研究的课题的选择偏重于()
A、价值取向
B、政策取向
C、论理取向
D、管理取向
E、政策改革取向
====================答案====================
答案部分,(卷面共有21题,29.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13小题,共13.0分)
1.(1分)[答案]
D
2.(1分)[答案]
A
3.(1分)[答案]
C
4.(1分)[答案]
B
5.(1分)[答案]
D
6.(1分)[答案]
A
7.(1分)[答案]
D
8.(1分)[答案]
A
9.(1分)[答案]
B
10.(1分)[答案]
D
11.(1分)[答案]
B
12.(1分)[答案]
D
13.(1分)[答案]
A
二、多项选择题(8小题,共16.0分) 1.(2分)[答案]
ABC
2.(2分)[答案]
BD
3.(2分)[答案]
ABCD
4.(2分)[答案]
ABCDE
5.(2分)[答案]
ABC
6.(2分)[答案]
ABCDE
7.(2分)[答案]
ABCD
8.(2分)[答案]
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