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家对普京的看法

合集下载

乌克兰人对普京的评价

乌克兰人对普京的评价

乌克兰人对普京的评价标题:乌克兰人对普京的评价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舞台上,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普京作为俄罗斯的领导人,其言行举止对乌克兰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分析乌克兰人对普京的评价,探讨其中的原因和背后的复杂因素。

### 第一部分:历史背景首先,理解乌克兰人对普京的评价需要考虑两国之间的历史背景。

乌克兰曾是苏联的一部分,1991年独立后与俄罗斯保持着紧密联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尤其是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后。

这场危机导致俄罗斯吞并了克里米亚,并支持了东乌克兰的分离主义活动,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谴责。

这一事件对乌克兰人民对普京的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第二部分:政治立场乌克兰人对普京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政治立场的影响。

许多乌克兰人认为普京是克里米亚危机的主要策划者,是乌克兰领土完整受到威胁的元凶。

他们指责普京干涉乌克兰内政,违反国际法,并将其视为乌克兰独立和主权的威胁。

从这一角度看,乌克兰人对普京持批评态度,认为他是乌克兰面临的主要敌人。

### 第三部分:文化和历史纷争除了政治层面的分歧外,乌克兰人对普京的评价还受到文化和历史的纷争的影响。

两国之间存在深厚的文化联系,但也有相当的历史矛盾。

一些乌克兰人认为俄罗斯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影响乌克兰的文化和历史叙述,导致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这些观点使得普京在乌克兰眼中成为一个具有争议的人物。

### 第四部分:经济关系和对话的可能性尽管存在许多负面的看法,但也有一些乌克兰人持更为务实的立场。

他们认为在解决地区紧张局势方面,与俄罗斯进行对话是必不可少的。

一些乌克兰人主张通过经济合作和外交努力来缓解紧张关系,寻求双方的共同利益。

这一立场认为,尽管存在分歧,但通过对话和合作,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 结论:复杂多变的乌克兰人对普京的评价总体而言,乌克兰人对普京的评价是复杂而多变的。

西方大国为何总是“围剿”普京

西方大国为何总是“围剿”普京

西方大国为何总是“围剿”普京作者:来源:《新传奇》2017年第04期2016年底,任期所剩不多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和俄罗斯总统普京“怼”到底了。

他突然在证据并不充分的情況下,对俄罗斯发动外交驱逐战,以“发动黑客袭击,影响美国选举进程”为由,限令俄罗斯驻美大使馆及驻旧金山总领馆共35位外交官在72小时内离境。

但普京打破惯例,宣布不驱逐美国外交人员。

他还邀请美国驻俄外交官的子女来克里姆林宫参加新年庆祝活动。

普京迎来了小布什、送走了小布什;迎来了奥巴马、送走了奥巴马;现在普京又在克里姆林宫笑迎特朗普入主白宫……普京站着笑到了这轮搏斗的最后。

但加上此前西方国家对俄罗斯长达多年的制裁,让人们不得不疑惑,为什么普京这么容易遭到西方大国的针对?俄与西方大国的关系陷入历史低谷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起伏跌宕,忽冷忽热。

令世人惊讶和不解的是,多年来很少见到西方主流社会和媒体如此憎恨一位外国的领袖,在西方舆论中普京的政治形象被严重妖魔化。

西方媒体不时杜撰和炮制诸如“普京得了不治之症”“普京失踪”“普京贪污数额巨大。

坐拥400亿美元的财富”等新闻,用来丑化普京,攻击俄罗斯。

前几年美国一家著名战略智库竟然公开发布研究报告,预测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正当普京走出克里姆林宫大门之际,遭到枪击,不治而亡,自此俄罗斯陷入大乱。

西方舆论还热衷炒作“普京私生子”“普京克格勃的经历”等素材,甚至把“俄罗斯与英国球迷冲突”“俄罗斯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等事件也要与普京挂上钩,认为是俄罗斯政府的纵容。

背后元凶是总统普京。

实际上,普京陷入西方大国政治的围攻和舆论的围剿,并非源自個人的恩怨,这乃是冷战后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折射和写照。

历史上的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充满曲折和纠葛。

现如今西方世界又将俄罗斯视为最大的对手甚至是最大的敌人。

近几年利比亚、叙利亚和乌克兰危机之后,西方大国与俄罗斯的关系陷入了历史上的低谷,甚至被西方媒体称之为“新冷战”。

借乌克兰事件,西方大国发起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和外交围堵,加剧了针对俄罗斯的军事和政治对抗。

领导人

领导人

领导人——普京一、普京个性1.责任性格,从不逃避普京曾经是克格勃特工,他在德国时,正值东德社会动荡,各种抗议示威浪潮席卷全国。

后来,在柏林墙倒塌之后,民众更是疯狂,直接包围克格勃分部大楼,并强行闯入。

由于警卫已经撤走,形势十分危急。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的苏联人拿着手枪站了出来。

他用德语平静的告诉抗议者:“这是苏联领土,你们已经站在边境线上了!我郑重声明,我将向越境者开枪!”面对这位有责任担当而又内心平静的年轻人,民众停了下来并自行解散。

这位年轻人就是普京。

这就是责任,一种将庸人和非凡区别开来的性格特征。

2.执着性格,认准目标不放手当年,车臣游离于俄罗斯中央政权之外,普京决定对车臣叛军进行决战。

但是,当北奥塞梯发生严重的人质事件之后,俄罗斯内外的很多观点都在怀疑普京在车臣问题上的决策。

面对重重压力,普京依旧坚定自己的政策,最终获得对车臣的胜利。

执着就是坚定自己的信仰,就是在黑夜里对黎明的深情呼唤!3.低调性格,不张扬,不讲排场车臣当局曾经将首都格罗尼兹一条道路改名为普京大道,这是车臣总统向普京表达忠诚的方式。

但是,普京并不赞同。

他通过新闻发言人对记者说:“普京表示,虽然他没有权利和机会向任何人施压,但他个人更宁愿这些情况不要再出现”。

普京虽然身居高位,但却低调行事,从不张狂。

低调是一种虚怀如谷的境界,更是一种自信而不自负的平凡淡定。

近代学者,顾炎武说:“昔日之所得,不足于自矜,后日之所成,又不容以自限”。

在低调中,我们能够更加清楚的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优点,从而不断完善自己。

4.宽容性格,心胸宽广才是真男人宽容是建立在清醒和理智基础上的智慧,是对是非曲直了然于胸的忍耐中的坚强。

1999年,普京在视察滨海地区时,在导弹巡洋舰“瓦良格”号上过夜。

当时,不知是谁没有切断普京住舱的喇叭电源,导致普京一夜都在听巡洋舰上的“实况转播”,根本就睡不好。

但是,普京并没有对舰长提出任何责备。

宽容能让他人释怀,能让自己宁静。

西方对普京的态度给世界人民上了一课

西方对普京的态度给世界人民上了一课

西方对普京的态度给世界人民上了一课张砥5日,普京以压倒性优势从俄罗斯总统选举中胜出,近64%的得票率虽不及20 04年的71%,但也着实给了美国一个措手不及的意外。

相较其他国家包括英法等纷纷向普京发去贺电,美国的表现可谓小家子气,仅公布了一份有关俄罗斯大选的声明,其中甚至根本不提普京的名字,其失望、失落溢于言表。

眼看选掉普京的如意算盘落空了,美国便又祭出了老一套法宝,一边要求俄方对本次选举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调查”,一边还不忘继续拿反对派说事,称反对派人士被捕是俄罗斯没有集会和言论自由的表现。

实际上,为了确保此次选举公正透明,俄罗斯邀请了近700名外国观察员监督投票,约95%的投票站都安装了可联网摄像头,超过三分之一的投票站内还设有透明投票箱。

可以说,普京完全是按照西式民主的标准,一人一票选出来的,美国却对俄罗斯的选举百般看不顺眼,恰恰反映出美国政客们对其动辄挂在嘴边教训别人的所谓“民主”的真实态度——利益面前,民主不过是个幌子。

普京赢得毫无悬念,与选前甚嚣尘上的“唱衰普京论”形成鲜明对照。

一直以来,西方对普京就没有多少好感,因为从苏联解体的那一刻起,他们就从心底里希望俄罗斯一蹶不振,唯西方马首是瞻。

而普京誓言打造“复杂世界中的强大俄罗斯”,显然对西方主导下的世界格局是个巨大挑战。

于是从普京上台起,唱衰论调就一直伴其左右,反对派一有动作,西方媒体便全面开动,不惜笔墨版面夸大其词,力图营造出普京治下一片乱景的印象。

可这次,普京再度强势入主克里姆林宫,使西方媒体的诸多“预言”更多地成了情绪宣泄而已。

俄罗斯民意与西方舆论“背道而驰”,从某种意义上告诉西方:选谁当总统是俄罗斯自己的事,不由西方说了算。

在苏联解体后的20多年中,俄罗斯人痛切尝到了国家解体、国力衰落的苦涩,着实过了几年饿肚子、没尊严的苦日子,同时也逐渐看透了西方大国的用心,直到普京上台才又走上稳定与发展的道路。

如今的俄罗斯正在全力谋求复兴,大多数人并不会受一些西方舆论的蛊惑便抛弃这一进程,更愿意选择“不折腾”。

对普京的看法

对普京的看法

对普京的看法普京当选为《时代》周刊的2007年度人物。

东西方国家对此放映不一。

俄罗斯认为这是普京说应得的,而西欧则认为这是对他的讽刺。

在俄国内普京的民意很好,但他却饱受西欧和美国的批评。

我是比较崇拜他的。

首先,普京这个人是很有手腕的人,可是说他是个极具权欲的野心家同时他也是很有才能的人。

在他竞选时引用了了一句“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做出了对国民的承诺。

普京执政八年,俄罗斯可以说是实现了涅槃重生,不仅实现了政局稳定、经济增长的目标,而且逐步恢复了其在世界经济尤其是能源市场上的大国影响力。

就亲民程度而言,普京更是无可挑剔。

开潜艇,架飞机,打虎弹琴···能文能武,总会给人带来惊喜,极具个人魅力过去的8年,无论对俄罗斯国家还是对俄罗斯军队来说,都是不平凡的8年。

在这8年里,俄罗斯的国家和军队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普京的领导下,俄罗斯从几乎沦为世界二三流国家的危机状态重新走上了强国、强军、富民的道路。

回首普京刚刚接手时的俄罗斯,其军力下降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

为扭转局面、重振俄军雄风,普京上台后,在军队建设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举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细数这一系列举措,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普京执政8年来俄罗斯军队的巨大转变。

确立与“强国战略”相适应的“强军战略”此后,武装力量的不断增强,俄军建设的目标也越来越高。

实现国防部长文职化,改变国防管理模式。

2007年2月,普京任命国家税务总局原局长谢尔久科夫担任国防部长,首次在俄罗斯历史上实现了国防部长的文职化。

削减军队员额,优化军兵种结构,建立跨军种指挥体制。

到2003年年底,俄军基本结束了大刀阔斧的军事改革。

军队员额从1992年的300万人削减到2007年的113万人。

军兵种结构也由过去的五大军种改为三军种三兵种结构,使各军兵种部队的使用效能得到提高,各军兵种的协同行动更加简化,部队指挥系统建设费用明显降低。

大幅增加军费,为军队现代化提供资金保障。

奥巴马评价普京:在国内很受欢迎在国际上令人反感【最新资料】

奥巴马评价普京:在国内很受欢迎在国际上令人反感【最新资料】

奥巴马评价普京:在国内很受欢迎在国际上令人反感2014年08月04日17:29来源:凤凰资讯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4400人参与47评论但我要说,你必须对他们态度坚决(pretty firm),因为他们在遇到阻力之前不会停手。

奥巴马在他的专机空军一号上,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接受了《经济学人》的专访。

虽然原定的主题是非洲峰会,但访谈中,话题不断拓宽,从新兴世界,到中国、俄罗斯,再到外交政策。

美国将在非洲事务上扮演中心角色经济学人:先从非洲开始。

我们认为非洲会成为下一个新兴区域。

我们回头看美国外交政策,在新兴的亚洲,美国主导了亚洲的局势,基辛格访问了中国,他帮助局势向前发展。

你认为美国在将来会主导非洲发展吗?奥巴马:我认为美国不会单独行动,但美国会在促进非洲经济发展,融入世界经济版图中扮演核心角色,让全非洲人都从中受益的方式。

我认为美国将扮演重要角色,有这么几个原因。

首先,美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中仍然是中坚力量,美国企业都认同非洲蕴藏着很大的机会。

第二,美国文化传统中的公开、责任感、法治、财产保护,都是打开非洲未来的重要因素。

第三,世界已经进入21世纪,美国的经济从来也一直都是建立在一种观念上——十分重视人力资源发展,这也是非洲非常需要的,我们也很擅长这个。

最后,非洲的跨越式发展让世人震惊,而我们拥有能够让一个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科技。

最经典的例子是通讯领域。

我们发明了智能手机,现在非洲到处都是智能手机。

经济学人:他们很擅长操控流动资金,对吧?他们更擅长金融······奥巴马:我上次出访非洲的时候,首站是塞内加尔。

我和一个小农场主聊天,聊到他们如何从自己的智能手机上获取天气预告,市场信息,最新的种子科技信息,这都是我们擅长的东西。

我也遇到一个妇女,她从一小块地开始,通过举债经营让生意兴隆起来,虽然还是规模还是很小,但却在盈利,这都是我们很擅长的方面。

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往何处去?

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往何处去?

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往何处去?【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扬之】俄罗斯总统大选普京顺利胜出。

现在,西方媒体更多关注的是此次大选的投票率多少?普京的得票率是多少?如果投票率没到官方预计的70%,普京的得票率没有预期的那么高,那么,似乎就能以此推断出普京的人气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笔者则更关心今后六年内,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将往何处去?普京执掌俄罗斯权柄18年中,俄罗斯与西方的外交关系基本处于紧张状态。

有些国际政治学专家甚至将这种状态称为新一轮的“冷战”,或干脆认为1989年宣布结束的冷战格局其实压根儿就没真正结束过。

近年来,普京在西方被“妖魔化”,在国内被“神圣化”。

两者之间看似相互矛盾,其实彼此却密切关联。

各种民调结果都显示,他在西方越被仇视,在本国就越受爱戴。

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西方为何“妖魔化”普京?根据笔者的观察,西方对普京的“恶感”主要来自以下两个原因:第一,乌克兰危机后,普京对西方的态度由原先的“合作”彻底转为“对抗”。

第二,西方对始于16世纪的开国沙皇伊凡四世并延续至斯大林苏联的“恐俄症”(Russophobie)。

关于第一个原因,欧美和俄方各持己见:欧美认为,2013年乌克兰危机的爆发,纯属因为时任总统的亚努科维奇(Viktor Fedorovych Yanuko vych)“突然”拒绝与欧盟签署自2007进行谈判的“联系国协议”(Assoziierungsabkommen),转而“投靠”俄罗斯。

俄方则认为,西方“觊觎”乌克兰已久,现在只不过将加入欧盟作为“诱饵”,以图将1990以来的“东扩”推向高潮。

普京曾透露,在基辅抗议活动前后,美国曾要求俄罗斯对亚努克维奇施加影响,不能对人民动用武力镇压,可同时却支持反对派发动了一场旨在推翻乌克兰合法政府的“政变”。

根据笔者的观察:两德统一后不久,欧盟和北约便启动了“东扩”计划,与前东欧国家谈判时,也经常先签订所谓的“联系国”协定。

另一个事实是,北约在短短的十年内(1999至20 09)先后吸收了12个原东欧国家;欧盟在2004年接纳了10个原东欧国家入盟。

普京的治国经验及其历史意义

普京的治国经验及其历史意义

普京的治国经验及其历史意义本文认为,普京上台之初,曾经在治国的道路上选择、彷徨过。

但到了2012年,普京和俄罗斯已建立了一套为保卫可控民主的战略防御系统。

尽管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干扰,但是,俄罗斯能够长期保持稳定和繁荣,这是没有悬念的。

俄罗斯已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民主之路,这也是没有悬念的。

标签:普京;治国经验;可控民主;防御体系;历史意义一普京上台之初,也曾经在治国的道路上选择、彷徨过,比如,2000年普京上台之初,就满怀热情地希望俄罗斯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但到了2012年5月7日,普京再次担任总统时,西方外交人员说:俄罗斯人对北约向乌克兰的扩张企图,警惕万分。

香港凤凰台引用外国评论,普京换了四分之三的部长,是想取得对经济的绝对控制。

甚至有人说普京很坏的话,香港媒体也要用一、二句话为普京辩护。

[1]可以说到了2012年,普京和俄罗斯已建立了一套为保卫可控民主的战略防御系统,比如:2012年普京当选总统前后,俄罗斯各地有反普京示威游行,普京的支持者就组织了规模大得多的支持普京的群众集会(十万人左右)。

经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和社会实践,俄罗斯官方的青年组织成为普京的忠实追随团体。

青年们纷纷表示,如果“革命”发生,他们会上街保护政府,2006年7月,在反政府组织举行的、有西方外交人员参加的名为“另一个俄罗斯”的集会期间,支持普京的青年组织在会场外进行了抗议和示威、对俄罗斯官方进行了声援。

[2]统一俄罗斯党形成一党独大的局面。

2012年普京要当总统,俄罗斯共产党有意见,俄罗斯共产党是俄国内第二大党。

但由于俄罗斯有三、四个大党支持普京,所以普京当选了。

由于苏联时期,中国与苏联的关系波折很多,普京以后会不会分一些部长给俄共产党,中国应该不会表什么态。

因此可以放心地说,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会长期友好下去。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几年前曾说,在日本,除了自民党,其他政党在最近五十年来一直努力试图搞出点动作,但却一事无成。

西方为何热衷“普京步态学”-最新文档资料

西方为何热衷“普京步态学”-最新文档资料

西方为何热衷“普京步态学”英国一家医学杂志日前刊登一篇不同寻常的论文,专门研究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的走路姿势,提出一种名为“枪手步态”的新假说。

近年来,西方国家一些机构和人士一直热衷于“普京步态学”,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说,例如“发育受损说”、“小儿麻痹症说”、“中风说”和“帕金森病说”等。

虽然这些说法普遍缺乏真凭实据,可归于推测范畴,但“普京步态学”却热度不减,这背后究竟有着哪些原因呢?帕金森病人通常有着类似的不协调动作,但普京显然没有罹患这种疾病,因为他具有“出色的运动技能”,不仅是柔道黑带,练习举重和游泳,而且手写流利,签名时也没有手抖的情况。

因此,专家们根据前苏联克格勃的一份培训手册,提出一种新的解释。

这份手册指导克格勃特工用右手持枪,接近胸膛,通常用身体左侧行动,以便在遇到敌人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拔枪。

由于美国电影《狂野西部》中的西部牛仔也有类似的动作,专家们将其命名为“枪手步态”。

专家们认为,普京曾经担任过克格勃特工,长期接受高强度训练,因此才会有“枪手步态”。

为进一步验证这一说法,专家们研究了俄罗斯其他多名高官的走路姿态,具体包括俄罗斯总理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前国防部长阿纳托利?谢尔久科夫、前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西部军区司令阿纳托利?西多罗夫。

领导这一研究的荷兰神经学教授巴斯蒂安?布卢姆表示,研究结果令人吃惊,这些人都有“枪手步态”。

研究人员分析称,伊万诺夫也曾经是克格勃特工,谢尔久科和西多罗夫接受过军事训练,而梅德韦杰夫与克格勃或军队没有明显联系,可能是在模仿普京的行为。

抹黑形象?虽然这篇论文貌似有理有据,但布卢姆自己也承认,这只是“一个新的假说”。

事实上,近年来有关“普京步态学”的研究在西方颇为流行,说法更是各式各样。

流传较广的说法包括,普京可能在母体中发育受损;童年时得过小儿麻痹症;发生过中风;出生时被产钳造成臂丛神经损伤等。

无一例外,这些说法都是所谓的“推测”,没有真凭实据,例如普京的医疗记录或医生证言等。

175-普京的世界西方不懂

175-普京的世界西方不懂

普京的世界西方不懂上周华尔街见闻文章提到,德国总理默克尔曾评价普京活在“平行宇宙”,既然普京和西方领导人不像在同一个世界生活的人,便不能按主流西方观点预计普京的动向。

美国外交政策、国际时事等领域评论刊物The American Interest发布的文章认为,要了解普京的想法,就要知道,他在试图改变历史潮流,避免俄罗斯被永久边缘化,否则俄罗斯会不可避免地衰落。

上述The American Interest评论文章认为,普京并不看好俄罗斯的未来。

在普京看来假如采取谨慎又迟缓的外交政策,俄罗斯迟早会永远被边缘化,被崛起的中国和以德国为核心、美国为靠山的大欧洲两大势力孤立。

要改变这种历史趋势,防止俄罗斯因这种趋势永久沉沦,就需要迅速采取强有力的行动,也需要一些迷惑外界的花招。

基于以上推测,普京是在挑战历史,所以他不能像一些大国那样顺势而为,而是要冒更大的风险。

上述评论文章提到,领导普鲁士成为欧洲五巨头之一的腓特烈二世,认为普京近些年对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的行动就像当年腓特烈二世那样,他在捕捉机会,一旦发现有机可乘就投入其中,动作频频。

尽管不占天时,普京铤而走险的外交政策仍开始发挥作用。

这既体现出普京本人逆转潮流的急切渴望,也要归功于他的主要对手目前都实力不济:欧盟经济脆弱,外强中干,内部并不团结,还无法像一个统一的国家那样运转;美国总统奥巴马不愿再陷入战争的泥沼,不愿增加军费开支,而且今年奥巴马所在的民主党在国会选举中失利,国会两院都由共和党把持,奥巴马的决策会处处受到国会制肘。

此外,对中国崛起的惧怕和敬畏也影响了西方的行动。

今年国际油价暴跌确实打击了俄罗斯、冲击了普京的统治,但正如上述华尔街见闻文章提到的,普京不会改变他的思维方式。

也许普京还感觉良好:在他执掌大权15年里,他获得的支持率始终高于80%;这15年里俄罗斯的GDP翻了六倍,人均收入翻了七倍;俄罗斯有2000亿美元可随时动用的储备,保守估计还有2000亿美元的应急资金;俄罗斯的军事实力足以威慑欧洲;过去150年,俄罗斯多次面临危机,又化险为夷,可谓“久经考验”。

美国民意调查显示:普京比奥巴马更有影响力

美国民意调查显示:普京比奥巴马更有影响力

美国民意调查显示:普京比奥巴马更有影响力
中国网3月16日讯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站3月14日报道,英国YouGov 公司在美国民众中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问题是“普京和奥巴马谁是更有影响力的领导人”。

78%的受访者认为普京更有影响力,其中33%认为普京“非常有影响力”,45%认为普京“比较有影响力”。

而奥巴马的影响力却让美国民众表示怀疑。

只有45%的受访者认为奥巴马是有影响力的领导人,超过半数(55%)的受访者表示奥巴马不够强硬。

对于美国是否应在乌克兰危机中与俄罗斯抗衡的问题,一半受访者持反对态度。

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并承认他们对乌克兰问题了解甚少。

只有0.4%的受访者希望美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

目前只有27%的美国民众支持对乌克兰新任政府提供经济援助。

(实习编译:郭鸣鹤)。

从马基雅维利到普京

从马基雅维利到普京

从马基雅维利到普京——读《君主论》和《普京——克里姆林宫四年时光》有感多多发布于:2009-11-02 23:53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利写了一本惊世骇俗的《君主论》,它被西方学者称为是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的最独特、最精辟、最诚实的“验尸报告”。

虽然,《君主论》剖析的是封建君主制国家,但其中论述的治国原则及军事理念依然被政治家沿用至今。

理论需要用实践来证明。

当我们把视线从几百年前拉回现实,我发现,在将近十年内,俄罗斯奇迹般从前苏联没落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并且正以惊人的速度重新崛起。

而这段时间正是普京总统执政期间,他自上台以来采取了一些列措施稳固国内局势、复兴国家经济。

在读完《普京——克里姆林宫四年时光》之后,我认为,普京的治国理念与《君主论》中某些观点是契合的,并且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要获得发展,其内部必须是安定和平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而阻挠俄罗斯和平的最大威胁就是车臣恐怖分子的破坏,以马斯哈多夫、巴萨耶夫和哈塔卜为首的车臣恐怖分子不断在俄境内制造恐怖事件,要求车臣独立。

而当时的政治和军事圈里占主导意见的是“在车臣进行的任何一场大规模军事行动都必定失败”。

但是1999年,普京被任命为总理后,他做出决定“全部彻底地歼灭车臣匪帮和消除恐怖分子”“确定了在车臣领土内采取密集军事行动的规模和任务”。

这个决策在当时受到了一部分批评和反对,但普京没有犹豫,他和将军们的行动既坚决果断、毫不妥协,同时也很谨慎。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十分必要且有效的,虽然俄军的损失不小,但与军事胜利所带来的收益相比,这些损失是微不足道的。

我认为《君主论》中有一个观点可以对这一举措做出一个评价。

“人们决不应当为了逃避战争而犯下大错,因为战争不是这样就可以避免的,一味拖延只会将自己置于不利之地。

”的确,车臣战争不是可避免的,恐怖分子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实施绑架、自杀式袭击等恐怖活动,已经严重阻碍了俄经济发展,而车臣武装分子大多信奉伊斯兰教,且与国际恐怖主义组织有密切联系,他们不可能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问题。

西方媒体对俄罗斯议会选举和总统选举的反应

西方媒体对俄罗斯议会选举和总统选举的反应

西方媒体对俄罗斯议会选举和总统选举的反应徐洪峰2011-03-10 18:56:3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11月20日第3版自 2007 年 9 月 12 日普京任命祖布科夫担任俄罗斯政府总理以来,西方媒体对于俄罗斯未来国内政治权力变动给予了较多关注和预测。

此外,美国官方也做出了较为谨慎的表态。

一、西方媒体的有关反应和态度西方媒体的关注点集中在以下八个方面。

1.2007 年 12 月俄罗斯议会选举。

普京于 2007 年 10 月 18 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为确保其离任后俄罗斯国内政策及发展道路的延续性,俄罗斯未来必须拥有一个强大议会。

西方媒体认为,由普京领导参加今年 12 月议会选举的统一俄罗斯党将取得俄罗斯宪法规定的 2/3 多数席位。

统一俄罗斯党可以通过修改宪法取消两届总统任期的限制或者加强总理的权力。

统一俄罗斯党及其占据多数席位的强大议会将有可能成为普京离任后确保其既定政治方针得以推行的有力工具。

2.2008 年 3 月俄罗斯总统选举人选。

普京在 2007 年 10 月 18 日的俄罗斯电视问答中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参加 2008 年的总统竞选。

西方媒体认为,根据普京的个人威望及对媒体的严格控制,无论普京提名谁竞选总统都会在 2008 的总统选举中获胜。

为了保持离任后自己的政治影响力,普京会选择其内部圈子的人,其中最有可能的总统人选是伊万诺夫、梅德韦杰夫、祖布科夫。

至于最后人选,普京尚未最终决定。

选择一,弱势总统祖布科夫。

西方媒体认为,祖布科夫有可能成为 2008 年对普京忠诚的弱势总统,直到 2012 年普京重新当选总统。

普京将成为 2008 年后克里姆林宫实际的统治者,新总统将成为第二位的角色。

普京选择祖布科夫继任总统的理由有:祖布科夫无个人野心,对普京忠诚;年龄限制使祖布科夫不可能有第二任期;与伊万诺夫和梅德韦杰夫不同,祖布科夫与俄高层各竞争的政治派别间没有很深联系,是普京最方便的人选。

世界各国对普京的评价!

世界各国对普京的评价!

世界各国对普京的评价!普京在世界各国眼中是怎么样的人呢?我来为你揭开这神秘的面纱。

在这个地球上,几乎每个地方都有一个伟人。

例如:美国是华盛顿;英国是乔治·华盛顿;俄罗斯是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彼得罗夫。

然而这些伟人与普京相比就略逊一筹了,以下是几个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名人对普京的评价: 1、我很喜欢普京,他为俄罗斯带来了希望。

2、我觉得他挺酷的,很特别。

我曾经看过一部电影《西伯利亚理发师》,那个男主角也叫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普京。

他做事风格很特别,让人感觉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样。

普京做事的原则只有一个,就是“是”或者“否”。

他绝不会容忍不是真理的东西存在。

虽然现在还没有成功,但我坚信,他的明天会更好!3、我认为普京有两个缺点: 1)他有时会不顾一切后果地去竞选总统; 2)他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政治和体育上,忽略了家庭。

这两个缺点很可能使他的民众基础削弱,从而使他成为傀儡总统。

4、在我心中,普京是个很冷静、沉着、强硬的人。

有一次我参加了他们国家的节目,主持人问他问题时,他的回答总是干净利落,没有多余的话语。

他那双冷峻的眼睛总是紧盯着对方,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对失败毫不在意。

5、我认为普京很特别,我欣赏他的沉着冷静,做事全力以赴。

但如果能稍微放松一点,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家庭上,我相信普京会更加出色。

其实,普京本人并不想当总统。

在二零零九年俄罗斯举行总统选举时,他的支持率就已经很高了,但他拒绝参选,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那种领导才能,无法胜任这个重要职位。

再说了,当总统又有什么不好呢?权利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嘛!其实他也没做错什么啊!而且他还保护了许多其他国家的利益呢。

所以我非常佩服他! 6、普京做事全力以赴,认真对待,还敢于承担,这些优点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从普京的这些评价中,我可以看出,普京不仅是一个坚强勇敢的人,还是一个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的人,更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叶利钦挑选普京接班的深层秘密

叶利钦挑选普京接班的深层秘密
1 9 9 9年 8月 9 日, 叶利 钦 签署 了任 命 新 总理 的命 令 . 并对 全 国人 民发表 了电视 讲话 。 被 叶利钦 挑 中 的人 . 是 当时最不起 眼
的联 邦安 全委 员会 主席 普京 。 叶利 钦 认为 : “ 这 个人 完全 能够应
付 生活 中的所 有事 情 , 可 以干净 利 落地 完成任 何 重任 所 以我不
根据 叶利 钦 的叙 述 。 向普 京 移 交政 权 的 决定 早 在 1 9 9 9年 4 月底 或 5月初 时就 做 出 了。 叶利钦 在 回忆 录 中写道 : “ 这 不仅 是
出 于政治 分析 , 还 因为普 京领 导 联邦 安 全会 议 和联邦 安 全 总局 .
我不 能 同他进 行最 后 的 、 开诚 布公 的交谈 他对 我 的计划 一无 所
静, 这 让 我觉得 这个 人 很沉 稳 , 尽 管他 很 年轻 , 在 我看 来 , 这 个人
完全 能够 应付 生 活 中的事 情 , 可 以干 净利 落地 完成 任何 重 任 。 开
始 时我 对他 的人 品还 有 点警 惕 . 但 是后 来 我就 明 白了 . 他就 是 这
样 的 人 ”
从 总统 的意 见 , 担任 总理 职务 , 但 是 他 承认 , 他 不喜 欢竞 选 斗争 .
也 不想 参 与进去 。 叶利 钦 问 : ‘ 如 果让你 在 最高 的职 位上 , 那会 怎 么样 呢? ” 普京 迟疑 了一 下 , “ 我不 知 道 , 鲍 里斯 . 尼古 拉耶 维奇 。
起. 在新的 2 1 世 纪复兴 伟大 的俄 罗斯 ” 叶利 钦 的话让 大多数 政
治家感 到 心情无 法平 静 ,卢 日科夫 针对 这 件 事说 : “ 这 简直 就是

普京交朋友,玩的是豪爽

普京交朋友,玩的是豪爽

普京交朋友,玩的是豪爽作者:暂无来源:《领导文萃》 2015年第21期姜琨人称“老贝”的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最近在一次晚宴上说:“在意大利我已经被逐出场外了,好在普京愿意给我公民身份,还会让我当经济部部长。

”他还不忘加一句,“我的未来?那就是跟随普京。

”此话一出,媒体就忙开了。

根据俄罗斯的规定,外国人不能在政府谋职。

不过,普京今年6月访问罗马期间,79岁的老贝曾向他保证,自己领导的意大利力量党会致力解除对俄制裁。

豪爽的普京以国籍和部长作为酬谢,倒也不是没可能。

最后还是普京的新闻秘书澄清真相,称普京与老贝是老朋友,当部长一事“应视之为对老贝的形象化支持,而非正式的任职邀请”。

喝酒打猎开飞机“当官”虽是戏言,但也透露出普京对老友的真情。

普京说:“众所周知,他是我的老朋友,我们每年都会见几次面。

他来莫斯科,可以在克里姆林宫想住多久就住多久,而我去意大利,他也会在撒丁岛切尔托萨的贝氏别墅里接待。

”老贝也对普京有极高评价:“我与普京是兄弟,他是当今最优秀的政治家。

他的男子汉气概与果断坚决的政治手腕都让我深深着迷。

俄罗斯非常幸运,能够有这样的领导者。

”普京和老贝的交情,可以追溯到2002年。

这一年,两人都意气风发。

老贝在2001年第二次当选总理,续写意大利政坛的“老贝时代”;而普京在2000年当选俄罗斯总统,从此大权在握。

2002年4月,老贝访俄,普京送他一本在俄出版的新书《贝卢斯科尼影响》,让老贝又惊又喜。

当年夏天,普京带两个女儿到意大利休假,在老贝的避暑别墅住了一个月。

从此,老贝和普京你来我往。

老贝请普京“下海”,饱餐地中海的海鲜,普京就请老贝“上山”,在西伯利亚荒原打猎。

有一次,老贝应邀飞到俄罗斯打猎,刚到狩猎区,普京就一枪撂倒一头肥壮的驯鹿,随后快步上前,拔出锋利的猎刀,蹲下身来划开驯鹿胸膛,掏出一颗热腾腾的鹿心,送给老贝当见面礼。

哪知道老贝虽说见多识广,如此生猛的场面还没见过,当时吓得脸色发白,脑袋一晕栽倒在雪地里。

140-普京的困兽之斗 西方要小心了

140-普京的困兽之斗 西方要小心了

普京的困兽之斗西方要小心了如果说今年7月以来的西方最严厉经济制裁还不算让俄罗斯伤筋动骨,近几个月国际油价暴跌及其引发的卢布大贬值也许该让普京坐不住了。

CNBC财经节目Street Signs的总监制Jake Novak昨日评论认为,即使俄罗斯有个真正民主的政府,其领导人至少有那么些责任心,西方国家政府和投资者也应该对俄罗斯的现状格外警惕,而普京还不是那种西方眼中的“好”领导,情况应该会更糟。

布伦特原油,石油,油价,俄罗斯,制裁在 Novak看来,普京与其说是政治家不如说更像拉美的独裁者:他是搞间谍活动出身,靠一帮超级富有的大亨支持巩固了势力,突如其来就把政敌送入监狱。

不过,普京比拉美独裁者更果断,有雄厚的军事实力和庞大的核武器撑腰。

而最让Novak担心的是,就算普京以往有“劣迹”可循,关于普京可能对本国国民、对邻国和对美国金融市场带来的巨大伤害,奥巴马政府和投资界也还未做好准备。

石油与天然气贡献的税收约相当于俄罗斯政府一半的预算收入。

华尔街见闻此前用左边的图表展示过,国际油价要达到每桶110美元,俄罗斯政府才能实现预算收支平衡。

Novak警告,受伤的野兽最危险。

普京已经受伤了,更何况他是个不知退让为何物的人。

今年3月爆发的乌克兰危机就是实例。

它向世界展示了,普京可能有多大的杀伤力、多大的不可预知性。

那时国际油价可还在每桶100美元,现在都跌破每桶60美元了。

Novak进一步指出,想一想普京已经和可能会采取的一些行动:对乌克兰或者其他邻国发动新一轮攻势;切断俄罗斯对其他欧洲国家的能源供应;向西方国家政府和企业发起全方位的网络战;将俄罗斯境内的外资和外资控股公司国有化。

白宫、北约组织和华尔街有没有认识到形势这么严峻?从奥巴马政府到目前为止的行动来看,Novak认为,美国领导层还觉得轻量级的制裁和谈判足以避免形势失控。

华尔街也一样缺乏足够的警觉。

今年年初,大多数华尔街人士还在围绕乌克兰危机谈论俄罗斯有无能力引起市场下跌,很少有人提到俄罗斯整体和俄政府自身的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辞雄心虚的普京
加拿大国会议员克里斯蒂娅•弗里兰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在我们这个什么都要“消毒”的、讲究公共关系的时代,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的沙文主义叫嚣一直有着奇怪的说服力。

在一段时间里,这种异乎寻常的表演遮盖了普京政权的深层次脆弱性,至少对一部分人而言是这样。

如今裂隙正在显现。

直接原因在于西方制裁和油价下跌,但俄罗斯的脆弱性有其更深层原因。

普京凭借一个承诺上台,即有可能像约瑟夫•斯大林(Joseph Stalin)那样统治国家,同时过罗曼•阿布拉莫维奇(Roman Abramovich,俄罗斯寡头——译者注)那样的生活。

这种安排适合几乎所有人。

普京和他的克格勃(KGB)亲信们曾有能力重建他们在苏联解体之后向往的比较柔性的威权体制。

俄罗斯的经济精英(包括普京的莫斯科“实权部委”的小圈子,以及头脑足够机灵、学会了配合的叶利钦时代的寡头们)享有着巨额的财富。

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俄罗斯的城市中产阶层也变得更加富裕。

就连唯一公开表达对命运不满的群体——自由派知识分子,也可以找到发泄情绪的途径。

与苏联时代形成巧妙对照的是,普京式有管理的民主制保持了边界的开放,允许潜在的异见人士在更适宜的地方找到家园。

那些把西方当前与俄罗斯的对峙比作冷战、把普京主政的俄罗斯比作斯大林时期苏联的鹰派人士,忽视了普京政权的犬儒本质。

没错,普京是一个威权统治者,但他拿不出一套治国思想,也没有一个有组织的革命党。

他对俄罗斯民族主义的解读有一定修辞上的天赋,但它们只不过是对某种体制的民粹主义包装;这种体制被普京的第一任总理、现在的对手之一米哈伊尔•卡西亚诺夫(Mikhail Kasyanov)称为“裙带资本主义”。

在近15年的时期里,裙带资本主义运转地相当不错。

事实上,正因如此,就连很多俄罗斯人也被骗了。

一名莫斯科的智囊人士(也是普京在西方最有效的辩护者之一)2014年春天曾解释说:我们现在有钱了,我们穿着意大利西装,带着瑞士手表,所以我们在面对西方时不再有自卑心理。

这种盘算忽略了处于普京式“精简版威权主义”核心的经济脆弱性。

昔日的同志们不像普京密友们那样衣着光鲜,但他们建立了一个尽管荒唐、却基本上自给自足的体制。

相比之下,普京的裙带资本家们的确发财了,但他们靠的是掠夺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并在迎合他们的西方银行家的帮助下抵押这些赃物借款。

西方制裁和油价下跌的双重冲击使这一安排不再可行。

最大的损害发生在内部。

俄罗斯的窃国者及上层中产阶级在普京时代变得富有,多数受益者并未认真思考自己财富的来源。

现在他们都清楚意识到自己财富的根基一直以来都是多么地脆弱。

普京的民族主义叫嚣对于这些俄罗斯人起不到任何安慰作用;这些人在过去20年里已经习惯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融入西方。

卢布之所以如此急剧下跌,部分原因正是这群人(包括大部分俄罗斯最富有的商界领袖)在抛售卢布。

这就是裙带资本主义的问题——它为你带来共享乐而不能共患难的盟友。

他们的背叛并不意味着普京完全失去了“利爪”。

普京对窃国者们的部分吸引力在于,与自由派知识分子出身的政治人物不同,他有能力打造一种个人形象,迎合较贫困、较年长的俄罗斯人,以及住在大城市外的俄罗斯人。

随着普京吞并克里米亚的经济代价上升,他或许会尝试从窃国政治转向民粹主义闭关自守。

长期来看,这样的转变对经济将是毁灭性的,但在短期内它可能使俄罗斯更加咄咄逼人和不可预测。

所以,现在不是西方松口气的时候。

但是,当我们投入谈判、维持与莫斯科方面的棘手关系时,我们应该记住过去几周俄罗斯经济崩溃的一个教训:不管克里姆林宫说什么,也不论普京取得了什么短期战术成果,我们打交道的并不是一个新崛起的、内部团结的世界大国。

如今的俄罗斯正处于分化和衰落中。

正确的比照对象不是冷战,而是上世纪80年代日渐没落的苏联。

本文作者是加拿大国会议员、英国《金融时报》前任莫斯科分社社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