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对外的强硬态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京对外的强硬态度
普京从2000年元旦就任总统以来,也在不断思考俄罗斯与世界主要大国的关系问题。

他对叶利钦的多级外交依然持支持的态度,但在此基础上,他的外交策略有了很大的调整和变化。

早在普京任代总统的2000年,在安全扩大会议上就表明了他的外交立场:俄罗斯将一如既往与所有国家在平等、互谅、友好和互利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关系。

这意味着俄罗斯把与欧洲的关系放在首位,也重视与美国的关系。

正式当选总统后,面对俄美关系的挑战,普京表现出了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务实、进取的精神处理双方关系。

普京十分清楚:俄罗斯与美国之间虽然存在着利害冲突,但至少在10年内俄罗斯的经济复兴离不开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援助。

虽然美国出于霸权立场考虑,不会无条件地给予俄罗斯大规模的经济援助,但是,美国在世界重大问题上不能无视俄罗斯这个世界大国的利益和要求。

因此,普京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把融入西方作为外交战略目标。

因为和美国的关系会直接关系到俄罗斯的复兴。

因此,普京向美国伸出了友好的双手。

但随着俄罗斯经济的逐渐复苏,普京开始了进攻。

伊拉克战争便是俄罗斯对美的一次试探性出手,美国为推翻伊拉克政权,发动伊拉克战争引起了法国和德国的反对,这促使了俄罗斯与这两个国家的联合。

在萨达姆·侯赛因领导的伊拉克,俄罗斯的重要双边利益已经危在旦夕。

这包括伊拉克在冷战时期拖欠苏联的巨额债务,现在这个债权归俄罗斯这个主要的苏联接班人所有,此外还包括400亿美元的贸易协定。

这两件事是相互关联的,因为伊拉克一方答应用逐年增加还债金额来换取贸易协定。

很显然,美国政府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把俄罗斯置于两难的境地,是保护伊拉克还是置自身利益于不顾,美国强迫俄罗斯在徒劳的孤立与危险的对抗之间做出明确的选择。

此时,以法国和德国为首的国际反战派为普京提供了保护。

俄罗斯可以凭借支持美国的两个重要盟友来制衡美国。

和俄美合作相比,法国一德国一俄罗斯三方联合似乎是可以接受的第二选择。

既可以解决了两难的抉择,也可以阻止了美国的战略目的。

但是,普京的努力以徒劳告终。

比没能阻止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更令普京失望的是,他很快地意识到,俄罗斯与法国和德国的反战联盟只是基于短期利益的一次性合作,并没有建立起多极化国际社会合作的基础。

不久,法国和德国就同意北约的进一步扩张,允许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加入北约。

伊拉克战争及其直接的影响突显了普京外交基础的不稳定性。

普京希望在美国遭到9·11恐怖袭击一后,与处在困难时期的美国政府构建安全联盟关系。

这种想法在一年内就宣告破灭以后,普京寻求和美国的盟友法国和德国合作,企图在西方阵营中得到法国和德国的强力支持,可是俄罗斯提供给德国和法国的好处替代不了他们与美国建立起来的连锁的经济、政
治和安全保障的密切关系网。

一直以来,由于俄罗斯外部影响力的逐步显露,受美国驱使的西方国家正在将其安全边界扩大到俄罗斯边界。

西方国家与俄罗斯边境国家带有政治目的的合作有进一步隔绝俄罗斯的威胁,而且有可能给普京的政权带来风险。

2000-2004年,普京在总统的位置上,在俄罗斯举步维艰的环境中,兢兢业业地奋斗了整整4年,最后毫无悬念,普京连任了。

俄罗斯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给了普京强硬的资本。

通过打击寡头和“重新国有化”,普京将俄罗斯石油资源牢牢控制在国家手中。

同时,普京深知俄罗斯在与外部世界关系方面具有的天然优势—欧洲的能源供应尤其是天然气供应,40%依赖俄罗斯,一旦俄欧之间关系断裂将严重影响欧洲的经济发展。

所以,当普京露出强
硬迹象时,欧洲只能在俄罗斯面前妥协。

同理,欧洲不愿意看到美俄之间发生剧烈冲撞,对欧洲的能源供应来说这同样会是一场灾难。

就这样,普京“借欧洲制衡美国”的外交思路越发成熟。

但是没等普京出手,美国先发之人。

从2004年到2005年,整整一轮“颜色革命”和北约东扩给普京留下深刻印象。

此时普京刚刚完成连任,虽然与美国和北约在外交上屡有矛盾,但他仍相信未来的俄罗斯外交有希望向西融入欧洲,融入西方。

但美国和北约并没有采用一种容纳和消化俄罗斯的态度,他们依然防范俄罗斯,而且不是理论上的,是实际上的防范。

从计划在波兰、捷克部署反导系统到.新一轮北约东扩,俄罗斯周边心脏地带的独联体国家—格鲁吉亚、乌克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已经或者即将成为北约成员国。

普京找准了反击美国的突破口—美国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反导系统的计划,并将反击的机会选在了2007年2月的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

2007年的会议,普京受邀出席。

在轮到普京发言时,他将手头的演讲稿一丢,用了整整32分钟的时间,火力全开,对美国和北约进行了全方位的批评。

这成为普京猛烈强硬对抗美国和北约的信号。

普京在与伊朗总统内贾德的会谈之中,而对全世界媒体,不仅向极力主张要对伊朗实行更加严厉制裁的美国总统布什说不,而且还旗朝鲜明地表示—坚决反对美国向伊朗动武,更是前所未有地说出了这样的重话:“美国在东欧的捷克和波兰部署反导系统所引发的局势类似于上世纪60年代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

”之后普京的反击更是接连不断。

如何应对美国的反导系统在普京的授意下,俄罗斯政府高官纷纷公开发表各种五花八门的见解,每一种都让美国人脊背发凉。

普京的反击点最后落在《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上。

他宣布无限期冻结《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美国与北约顿时大惊,此后,普京批评美国和北约的口径始终不改,抨击言论更是一条接一条,后期普京虽然期满卸任总统一职,他在担任总理期间公开抨击美国和北约的力度依然不减。

之后的四年,依据俄罗斯宪法,普京不得不交出总统的权利,但是真正的掌权人仍是普京,并且其强硬的态度也是丝毫不减。

面对美国发出的试探——格鲁吉压战争。

普京通过战争方式提醒别人,自己可能随时展开行动,同时也具备行动的能力。

在这四年,美俄对峙越演越烈,吉尔吉斯斯坦的对峙,以及利比亚战的被迫转态,两国之间的硝烟的味道越来越浓厚,终于在叙利亚战争中,直面相对。

2011年,是中东和北非的多事之秋。

利比亚战火刚刚平息,被称为“中东和平最敏感神经”的叙利亚又陷人内乱危机之中。

有人说,一个中东,整个世界。

中东问题历来是国际关注度最高、影响最大、牵涉最广的问题,这和其地理位置、能源结构是密切相关的。

同样,叙利亚危机的背后也牵涉多国利益的博弈,阿拉伯国家联盟就调停叙利亚内乱发出最后通碟,美国派出“布什号”航母,西方多国撤出外交官,法国宣称要在叙利亚建立“人道主义走廊”。

西方军事干预一触即发,而以强硬著称的普京绝不会放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自家门口欺负最忠诚也是最重要的小弟。

普京政府多次在国际场合强调:“任何对叙利亚的军事干涉,都将打破中东格局,引发地区暴乱。

”然而美国并不吃普京那一套,继续我行我素。

这一回,铁腕普京被激怒了,他开始指责一些人企图改变叙利亚,并动用了军事力量,俄罗斯最新型的T-90主战坦克已运抵叙利亚,并部署到位;俄罗斯的数艘战舰进入叙利亚领海;俄罗斯惟一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也抵达叙利亚。

普京在叙利亚已完全拉出了不惜与美对垒一战的架势,力保叙利亚的国家安全。

2012年普京从上任,在这段任期中,美俄的对峙重点在于乌克兰的橙色革命。

“橙色风暴”虽然发生在乌克兰,但实际上,它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俄罗斯的一种对抗。

真次对峙俄罗斯取得了胜利。

2014年2月28日,真正的俄罗斯海车黑海舰队士兵包围了巴拉克拉瓦的乌克兰海岸警卫队驻地。

普京声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极端分子获取驻地武器。

不久过后,克里米亚的军队崩溃,宣布不再听从乌克兰政府的命令,宣誓效忠克里米亚。

美国人受到了震动。

奥巴马向普京表示,俄罗斯干涉乌克兰“将付出代价”。

包括“乔治·布什”号核动力航空母舰、3艘核潜艇和16艘其他军舰组成的美国海军编队开往黑海。

外界惊叹,美国向黑海派出航母编队,意在表明美国在俄罗斯发动“入侵”时有能力对俄军做出回应。

但最后克里米亚议会进行表决,一致同意克里米亚成为俄罗斯联邦的一部分。

同时宣布。

将于3月16日举行公民投票,决定继续留在乌克兰,还是加人俄罗斯乌克兰反复表示,不会承认公投结果。

但乌克兰的表态,在普京的棋局中似乎已经无关紧要了。

由此可以看出,俄罗斯的国家根本利益已经受到了美国极度的肆意威胁与挑战。

依我看来,在普京的眼里,出于地缘政治和经济、军事战略等各个方面利益的需要,无论是美国对伊朗的动武,还是对叙利亚动武,都是有可能对俄罗斯的国家根本利益构成严重的威胁与挑战。

不仅如此,而且美国在其他的领域,竟然也毫无顾忌地围堵与限制俄罗斯的正常发展,甚至肆意侵犯俄罗斯的国家权益。

在俄罗斯国家根本利益一再受到美国肆意侵犯与挑战的情况下,作为以试图重振俄罗斯昔日辉煌与雄风为己任的普京而言,自然是不会容忍美国这样的毫无顾忌地无视俄罗斯的存在与国家的根本利益。

故普京的一直保持着强硬的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