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性科研思维的培养-以氢键为案例
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创新思维
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创新思维科学研究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培养创新思维则成为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创新思维,并探讨创新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一、理解创新思维的含义创新思维是指能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在科学研究中,创新思维意味着不仅要能够熟练掌握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更要有能力提出新的观点和理论,解决前人未能解决的问题,并开创新的研究领域。
二、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创新思维的方法1. 多角度思考。
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要能够多角度思考问题。
在科学研究中,问题往往有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而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并产生创新的解决方案。
2. 集思广益。
在科学研究中,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与其他科研人员的讨论和合作,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观点,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从而激发出更多的创新思维。
3. 经验总结与思考。
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总结对于培养创新思维非常重要。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思考,及时总结和归纳研究中的问题和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通过反思和改进来提升创新能力。
4. 鼓励尝试与失败。
创新思维需要勇于尝试和接受失败。
在科学研究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和挑战,但是只有敢于尝试并接受失败,才能积累经验、发现问题,并从中汲取教训,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
三、创新思维的重要性1. 推动科学进步。
创新思维是科学进步的源动力。
只有不断提出新的观点和理论,才能推动科学研究的前进,拓宽研究领域,促进科技的发展。
2. 解决复杂问题。
在科学研究中,常常需要解决复杂问题。
而创新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和理解问题的本质,并通过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来解决这些复杂问题。
3.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创新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
4. 提升综合素养。
浅谈化学实验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 0 1 3 - 0 5
浅谈化学实验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文/ 冯秀 娟
摘
要: 创新 与发展是推动时代进 步的永恒动力, 而创新 能力则是 动力 的源泉。在 中学化学 的教 学中培养 学生的创 新思维能力迫
在 眉睫 , 也是 当今 时代对教育提 出的要求, 现就在化学实验 中如何培养创新 思维谈一些个人的浅见。 关键词 : 化学实验 ; 创造力 ; 发散思维; 创造想象 创造能力就是运 用一切已有信息 , 创造 出某种新 颖 、 独特 、 有 引向集中 , 久而久之 , 便培养 了学生 的集 中思维能力 。 社会或个人 价值 的产品的能力 , 是智力提升 的表现形式 。随着 经
途、 多种答案的过程 , 就培养 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
二、 运用实验 , 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 的过程 。
总之 , 在 化学教学 中提倡创 意 、 强调培养 学生 的创造性 思维
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 的需要 。党和 国家领导 人十分重视创 创造想象是将记忆 中的表象合乎 情理地重新综 合 , 从而创 造 能力 ,
2 . 它与碳反应 ; 3 . ~氧 化碳 可以燃烧 ; 4 . 一氧化碳有 还 发散思维是从一个 目标 出发 , 向多方 向 、 多数量 全方 向扩散 , 石灰水反应 ;
探求多种合乎条件答案 的思 维。又称“ 辐射 思维” “ 放射思 维” “ 多 原性 。此题 要求 , 把二 氧化碳 的制取 、 性 质及一氧化碳 的性质 , 由
创造想象的问题启发诱 导学生 。
鼓励学生大 胆猜 想 、 想象 , 这样 , 学生的创造性思 维能力就会得 到
如, 氢气 实验室制法时 , 在讲 了所用药 品后 , 我先不急 于讲 装 提高 。只有今 天给学 生一个创造性 的头脑 , 才有 明天学生创造性
化学实验中的创新思维培养与实践
化学实验中的创新思维培养与实践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思维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极强的科学,化学实验不仅是验证化学理论的重要手段,更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探讨在化学实验中如何培养创新思维以及如何将其付诸实践。
一、创新思维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石,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化学现象,验证化学原理,探索未知的化学领域。
而创新思维在化学实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创新思维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是按照既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操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模仿。
而当引入创新思维后,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和仪器,这会让他们感到充满挑战和乐趣,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其次,创新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实验结果不理想、实验仪器故障等。
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尝试新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最后,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
现代社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来推动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够为学生今后从事科研、创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化学实验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1、营造宽松的实验环境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实验环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不同的观点和想法,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奇思妙想。
同时,要允许学生在实验中犯错,让他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不断改进和完善实验方案。
2、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先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然后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操作。
这种方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可以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法,教师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操作。
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式教学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共同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化学实验中进行创新思维培养论文
在化学实验中进行创新思维培养【摘要】本文介绍了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以及怎样通过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对教师创新教育观的形成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实验教学创新思维中学化学新课标要求学生树立创新教育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它是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关键。
每个人都具有创新性的潜能、但要把潜在的创新能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还有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新能力的过程,其中创新思维是关键。
化学实验是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获取化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树立唯物主义思想,能为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和帮助,它具有目的性、探索性、现实性和易感知性;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所以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实验教学,尤其是创新型的实验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那么,在具体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呢?为此谈一下我的看法:一、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演示实验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求新知,学生在观察的同时便会伴随积极的思考,它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契机,所以教师应养于利用从演示实验现象中所获得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加工,经过科学抽象的思维,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做演示实验之前,应注意把每个操作讲清楚,同时要分析说明理由,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在演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若教师只告诉学生怎样做,死记实验步骤,这是不够的,因为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果教师先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反应条件以及反应物状态、性质等,说明为什么要采用课本中的固——液不加热制气体的发生装置,而不采用固体加热制气体的装置呢?随后引导学生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决定采用什么收集方法,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反应后的残液中含有些什么物质,该怎样处理;再引导学生分析从发生装置产生的气体可能含有的杂质,根据杂质和co2气体的性质,要得到纯净的co2气体,该采取什么措施除去杂质(即用什么试剂和装置);最后引导学生根据气体的性质怎样来检验气体和验证气体已收集满(即验满)。
创造性思维能力论文化学教学中的培养论文: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化学教学中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能力论文化学教学中的培养论文: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化学教学中的培养摘要:创造性思维是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具有求异性、独创性、灵活性、流畅性等,主要包括发散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收敛思维等逻辑思维和以直觉、灵感等为主的非逻辑思维。
创造性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能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其观点总是具有新的创意。
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而初中阶段又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潜在创造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把教学过程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统一起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化学教学探索活动思维情感思维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新物质的发现和发明无处不闪烁着创造性思维的光芒。
科学家华罗庚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的思维”。
作为一名化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渗透到化学教学中,让化学教学过程成为再现式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机结合的典范。
教师要尽可能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型模式,着力营造“情感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活泼流畅,创造精神涌动”的最佳意境,激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他们处于兴奋状态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一、创设探索活动的问题情景,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情感问题是探究创造的原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重视问题情景的创设,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会被激活,对新知的探索才会主动,才会在对化学问题的探索和独立思考中有所发现,从而产生新颖、独到的见解,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实践能力才会得以培养和提高。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理深入,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是由问题开始的。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对于学习者来讲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
浅析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创新,创新思维能力逐渐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呢?接下来,将会从不同角度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建立开放的思维环境
在化学教学中,建立开放的思维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各种问题,并且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探索、研究。
同时,教师也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在发现学生的错误、疑惑时,要及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探索、创新能力。
二、鼓励学生尝试“不一样”的方法
在化学学习中,往往会重复做一些实验,且实验方法基本相同。
如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尝试一些“不一样”的实验方法,或用不同的材料或条件去实验,这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在实验中往往可以发现新的现象或产生新的想法。
三、开展合作学习
在追求自我成长的同时,开展合作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
与同学一起讨论问题、创新思路、共同开展实验,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增进自身的创新能力。
四、启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兴趣和热情是发挥创新思维能力的源泉。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述化学领域中的新知识、新科技等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从而提高他们对创新的认知和探索的热情。
综上所述,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开放的思维理念、合作学习、多样化的实践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等方面,去帮助学生发扬创新思维思维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厘定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同时也为人才培养和社会创新做好充分铺垫。
谈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
谈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内容摘要: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对中学化学教学活动中,必须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为化学学科,利用实验教学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平时教学中注重探索和积累,在实验设计、实验改进、仪器连接、实验探究等方面注重引导、挖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和体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关键词:实验教学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是当今世界的时代精神。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里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化学教学中就是注重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和逻辑方法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和其它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做出合理判断和正确推理的能力。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份,创新能力是智力的高度发展,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和关键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之思维开阔,不囿于传统观念和自己知识局限,能迅速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富于想象,兴趣广泛,能把探索的目光投向未来。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灵魂。
通过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从而获得比较熟练的实验技能,而且通过有计划地、周密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以及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因此,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是一块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
近几年来,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实验教学仍是化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究其原因,除了部分学校实验条件缺乏之外,教师对实验教学的不够重视以及实验教学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开展探索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对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进行改变,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结合实验层层设问,创设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化学实验设计中的创新思维培养
化学实验设计中的创新思维培养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设计不仅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在化学实验设计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结合创新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未知领域。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化学实验设计中培养创新思维。
一、创新思维在化学实验设计中的重要性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在化学实验设计中,创新思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有助于提高实验的效率和准确性。
传统的实验方法可能存在一些局限性,通过创新思维,可以优化实验步骤、改进实验装置,从而使实验更加高效、结果更加准确。
其次,创新思维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当学生能够设计出独特而有趣的实验时,他们会更积极地参与到化学学习中,感受到化学的魅力。
最后,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影响化学实验设计创新思维培养的因素1、知识储备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是进行实验设计创新的前提。
学生如果对化学概念、原理、反应等理解不深入,就很难在实验设计中有所创新。
2、思维定式长期接受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固定的实验方法,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缺乏对新方法、新思路的探索。
3、实验条件有限的实验设备和材料可能会限制学生的创新想法。
如果学校无法提供充足的实验资源,学生在设计实验时可能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三、培养化学实验设计创新思维的方法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通过展示有趣的化学实验现象、讲述化学史上的创新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去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课堂上演示“法老之蛇”实验,膨胀的黑色物质像蛇一样从容器中爬出,这种神奇的现象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2、鼓励质疑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对已有的实验方法和结论提出疑问。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实验方法是否是最优的?”“结果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解释?”比如,在进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选择特定的指示剂,是否有其他更合适的指示剂。
创新科研思维培养
创新科研思维培养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创新能力成为了一个个体和组织非常重要的优势。
科研思维的培养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石。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培养创新科研思维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培养创新科研思维的关键是提高问题意识。
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就是解决问题。
因此,培养创新科研思维的第一步就是从问题出发,培养对问题的敏感性和洞察力。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的科学文献、参加学术研讨会等方式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了解当前科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同时,我们也可以积极参与科学研究项目,亲自感受科学研究的过程,从而提高问题意识。
其次,培养创新科研思维的关键是提高思维灵活性。
科学研究需要我们具备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思维灵活性,我们可以尝试多种思维方式,如概念关联法、类比思维法等。
概念关联法是通过找到问题和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来解决问题。
类比思维法是通过将一个领域的解决方法应用到另一个领域的问题上来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还可以多进行头脑风暴,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从而培养思维灵活性。
第三,培养创新科研思维的关键是培养实践能力。
科学研究是需要实践的,在实践中我们才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参与实验、实地考察等科学研究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尝试挑战一些科学难题,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我们不仅能够提高创新科研思维,还能够增加科学研究的经验。
最后,培养创新科研思维的关键是保持好奇心。
好奇心是创新科研思维的动力。
保持好奇心可以让我们持续地主动学习,不断地探索新的领域和新的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科普书籍、参观科技展览等方式来激发自己的好奇心。
同时,我们还可以和其他科研人员进行交流和合作,分享彼此的好奇心和研究成果,从而不断激发创新科研思维。
综上所述,创新科研思维的培养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石。
通过培养问题意识、提高思维灵活性、培养实践能力和保持好奇心,我们可以有效地培养创新科研思维,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氢键增强 析氢
氢键增强析氢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氢键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它是由氢原子与氧、氮或氟等负电性更强的原子形成的。
氢键虽然能够保持分子的稳定性,但也限制了分子的运动性和反应性。
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寻找方法来增强氢键的作用,以改良分子的性质和功能。
氢键增强技术是一种通过引入额外的配体或分子来增强氢键的形成和稳定性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在分子之间形成更加紧密的连接,增加分子的适应性和亲和性。
通过氢键增强技术,可以调控分子的结构、性能和功能,实现一系列应用,如药物设计、催化反应以及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究。
在药物设计领域,氢键增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子的设计和优化。
通过引入特定的配体或功能基团,可以增强分子与靶标蛋白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从而提高药物的亲和性和选择性。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药效,减少副作用和毒性反应,为新药研发提供一种有效的策略。
在催化反应领域,氢键增强技术也被用于调控催化剂的结构和活性。
通过引入特定的配体或配体修饰基团,可以增强催化剂与底物之间的氢键作用,促进反应的进行并提高催化活性。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效率,实现对底物的精确控制,为有机合成和工业化学领域的催化反应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在材料科学领域,氢键增强技术被应用于设计和制备具有特定性能和功能的功能性材料。
通过调控分子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可以构建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能的分子组装体系,实现材料的精确控制和定向组装。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的传感器、催化剂、药物载体等功能性材料,为材料科学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创新。
第二篇示例:氢键增强(hydrogen bonding enhancement)在化学领域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它可以影响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到化学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的稳定性。
氢键是一种化学键,它是通过氢原子与其他原子之间的作用力而形成的。
在许多有机和无机化合物中,氢键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蛋白质的折叠、DNA的稳定性等。
创造性思维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培养2
浅谈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培养创造性思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
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
当前实验教学由于中、高考的影响,普遍存在着只重视简单的操作练习和记忆的现象。
教材中的实验,从器材、药品使用、方法到表格设计都是按照规定好的方式进行,教师很少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有些学生在实验中只是依葫芦画瓢,甚至是敷衍了事地填上结论,根本不能领会实验的原理和思想。
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文通过实例说明了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如何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设疑,启发创造性思维古人云:“学则须疑”。
设疑是深入认识新知识的开始,也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或质疑性问题,创设新异的教学情境,为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营造良好的环境。
教师应根据实验目的、内容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抓住教材重点,精心设计“疑问”,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叩开学生思维大门,使学生在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沿着教师的设疑,深入有效地思考,引发创造性思维。
在“二氧化碳制取”实验教学中,实验前教师可先以一组设疑作为前导,启迪学生思维:(1)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什么?(2)为什么不用浓盐酸?(3) 为什么不用稀硫酸?(4) 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如何设计?这组设疑不但可使学生在熟悉实验方案后做实验,而且也达到边做实验边思考、温故知新的效果。
在实验过程中, 教师要巡回指导,用敏锐的眼光捕捉学生心灵的信息,也可根据实验的不同阶段巧妙及时设疑:刚才同学们是按教材上的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 同学们能否设计一套具有能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的装置和能控制反应速率的装置?通过设疑,提出了新的问题,学生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让他们大胆地想,这样既增强学生好奇心,又活跃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在实验小结时,教师可让学生思考:(1) 实验室用“固+液”不加热的反应制备气体时,在选择药品、设计发生装置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2) 给出制取氧气、氢气的信息, 让学生分析, 并设计出正确的实验装置。
化学实验中的创新思维培养
化学实验中的创新思维培养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验证化学理论,更能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化学实验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在化学实验中,它体现在对实验方法的改进、实验装置的设计、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等多个方面。
培养创新思维,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那么,如何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创新思维呢?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好奇心是创新的源泉,当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好奇和兴趣时,他们会更主动地去探索和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现象,如“大象牙膏”实验、“法老之蛇”实验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渴望去了解背后的化学原理。
同时,教师还可以讲述一些化学史上的创新故事,如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魅力和重要性。
其次,提供开放的实验环境和充足的实验资源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
学校和教师应确保实验室设备齐全、试剂充足,让学生有机会亲自动手进行实验。
在实验课程的安排上,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开放性的实验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课题、设计实验方案,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
例如,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学生可以自主探究不同酸碱溶液的中和反应情况,选择不同的指示剂来观察实验现象。
再者,鼓励学生质疑和思考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
在化学实验中,教师不应仅仅告诉学生实验的步骤和结果,而应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实验,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当学生对实验结果产生疑问时,教师要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在进行氧气制取的实验中,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用高锰酸钾而不是其他物质来制取氧气,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反应条件、原料成本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比较。
另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创新思维的发展也非常重要。
在化学实验中,细微的实验现象往往蕴含着重要的化学信息。
化学实验中的创新思维培养
化学实验中的创新思维培养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的思维方式。
本文将从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等方面,探讨化学实验中的创新思维培养。
一、实验设计中的创新思维培养在化学实验中,实验设计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
学生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实验方案,培养观察、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已有的实验现象,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例如,观察一种溶液的颜色变化,学生可以思考是什么因素引起了这种变化,并且提出一些假设。
其次,学生可以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尝试通过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学生对于某种金属是否具有还原能力感兴趣,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并观察实验结果。
最后,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将多个实验现象联系起来,产生新的观点和解释。
例如,学生观察到两个金属在某种酸中发生了反应,产生了气体。
学生可以将这个观察结果与酸和金属之间的反应机理联系起来,提出新的解释。
二、实验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培养除了实验设计,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机会。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培养问题解决和创新的能力。
首先,学生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发现潜在的问题或异常。
例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某种溶液的颜色变化与预期不符,可以提出一些疑问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其次,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提出进一步的思考。
例如,学生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反应速率的变化,可以分析数据,提出一些规律,并思考背后的原因。
最后,学生可以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想法,并进行实验验证。
例如,学生在某个实验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催化剂,并尝试加入实验中,观察结果是否有所改变。
三、实验结果的创新思维培养实验结果是创新思维的重要验证和衡量指标。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总结规律,提出理论解释,并进行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如何利用化学实验和实践操作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如何利用化学实验和实践操作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在当今日益发展的科技时代,创新思维能力成为了人们越来越重视的能力之一。
而化学实验和实践操作,作为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和潜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化学实验和实践操作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一、激发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化学实验和实践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这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第一步。
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可以亲自动手实践所学的理论知识,还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实验现象背后的原理和规律。
这种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充满了兴趣和激情,进而激发他们对于化学科学的好奇心,并主动地去探究和解决问题,这正是创新思维的核心。
二、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和实践操作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惑,这时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和总结实验结果,不断思考问题所在,并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通过这种思维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还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和思考新的解决方案,这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鼓励自主思考和创造性思维化学实验和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们需要通过自主思考和创造性思维来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在实验中,学生们可以根据实验要求,提出自己的设想和方法,并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实现。
这种自主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们在实验和实践中产生的新想法和创新成果,也能够促进现有化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为科学研究做出积极贡献。
四、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化学实验和实践操作往往需要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尤为重要。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需要相互协作,分工合作,共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并及时交流和分享实验心得。
通过这种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过程,学生们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辩证思维的能力。
化学实验设计的创新思维训练
化学实验设计的创新思维训练在化学领域中,实验设计是探索未知、验证理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
而具备创新思维则能让实验设计更具独特性、高效性和前瞻性。
那么,如何进行化学实验设计的创新思维训练呢?首先,我们要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
传统的实验方法和思路往往限制了我们的创新能力。
比如,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通常的做法是将酸和碱溶液混合,然后用指示剂观察反应终点。
但如果我们打破这种常规,思考能否通过测量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进行程度呢?或者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呢?这种对传统方法的质疑和挑战,能够激发创新的火花。
拓宽知识面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
化学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学科,涉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多个分支。
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可以为实验设计提供更多的灵感。
例如,从生物化学中了解酶的催化作用,也许能启发我们在化学反应中寻找类似的高效催化剂;从材料化学中学习新型材料的特性,可能为实验装置的改进提供新思路。
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同样重要。
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比如食品的变质、金属的腐蚀、衣物的洗涤等。
对这些常见现象进行深入观察和思考,尝试用化学原理去解释,并探索能否将其转化为实验设计的素材。
比如,为什么切开的苹果会变色?这背后的氧化反应能否通过实验设计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如何防止苹果变色?通过这些思考,可以让我们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从而设计出更有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实验。
培养联想和类比的能力也能助力创新思维的发展。
当面对一个化学问题时,尝试联想与之相似的其他化学或物理现象,进行类比分析。
比如,在研究气体扩散现象时,可以联想到液体的渗透现象,从而借鉴液体渗透实验的方法和思路,设计出更巧妙的气体扩散实验。
团队合作与交流在创新思维训练中也不可或缺。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可以碰撞出更多的创新想法。
在团队中,每个人都能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共同完善实验设计方案。
化学实验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化学实验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本文就创新思维的内涵及在化学实验中如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化学实验、创新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纵观近几十年来的国内外教育状况,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基础教育抓得很实,培养出的学生在各级各类的国际大赛中屡摘桂冠,却无一人问津诺贝尔奖,而经济实力发达的西方国家他们教育培养出的学生,虽然基础知识相对欠扎实,但他们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为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提供了能力上的帮助。
今天,我们国家提出了科技创新是国力增强的关键所在,作为培养祖国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在当前的教育中应注意什么呢?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加强以实验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下面浅谈我个人的一些粗浅认识和看法。
一、创新思维及其能力要求人类思维活动可以分为记忆显现性思维、创新思维两大类。
创新思维能力,即通过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思维的敏捷性、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以及精进性。
创新思维是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它要求:1、思维的高度积极主动性。
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对一个问题的思考往往达到全神贯注、废寝忘食的境地。
这种创造精神来自强烈的内部推动力。
2、思维的深刻性。
即能抓住问题的本质。
3、思维的反向性。
即能倒过来思考,发现新的规律。
4、思维的发散性——流畅、变通与独特。
流畅指心智畅通无阻,变通指思考能随机应变,不受消极定势束缚,独特指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去认识新事物,对事物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
5、思维的独特性。
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根本特征,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思维加想象。
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1、重视观察实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科学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
在化学实验方法中,科学的、全面的观察尤其具有特殊的关键作用。
观察应讲究方法,善观察者,可以见常人未所见,不善观察者,虽入宝山也会空手而归。
论创新性科研思维的培养-以氢键为案例
论创新性科研思维的培养-以氢键为案例论创新性科研思维的培养——以氢键为案例[摘要]:科研思维需要科学的思维方式,而创新性思维是科研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思维的最大特点是相异性、差异性,非常突出。
它是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的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这种思维方式,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文章主要从创新性科研思维进行剖析,并以氢键为案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科研思维;创新性;培养;氢键一、引言创新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创新性科研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是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
一项创新性科研思维成果的取得,往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刻苦的钻研、甚至多次的挫折之后才能取得,而创新性科研思维能力也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素质磨砺才能具备。
二、氢键我们知道,某些氢化物的一些物理性质有些反常现象,例如水的沸点比氧族同类氢化物的沸点高,HF的沸点比卤族同类氢化物的沸点高等,如下图所示:HF HCl HBr HI沸点/︒C 19.9 -85.-66.7-35.4沸点高−−低→−−−−−高极化率小→−−−−−−−−大色散作用弱→−−−−−−−−强依次升高(如C族元素)。
而我们从图中看出,HF,H2O,NH3的沸点与同族同类氢化物相比显著升高。
为何会出现这些反常现象呢?我们可以想到这与分子的缔合现象有关。
以H2O为例,水的物理反常现象,说明水分子间有一种作用力,能使简单的水分子聚合为缔合分子,分子缔合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从分子的结构上来分析。
水分子是强极性分子,氧的电负性比氢的电负性大得多,因此在水分子中的O–H键的共用电子对强烈偏向氧原子的一边,因而氢原子带了部分的正电荷,氧原子带了部分负电荷。
创造性思维方法在化学实验创新中的应用
创造性思维方法在化学实验创新中的应用摘要在实际对实验的创新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法并不是单一的,往往是多种技法交融并串的综合应用,只有对化学实验进行不断的改进创新,化学实验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化学实验的创新永无止境。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方法;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检验化学科学知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取化学经验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媒体和手段,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以实验为基础展开化学教学已成为所有化学教学工作者的共识。
那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使化学实验教学更切合教学改革的潮流,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求呢?只有对化学实验进行不断改进和创新,化学实验才会充满生命和活力,保持其在化学教学中的独特魅力。
1 组合技法组合技法就是将一些相关的化学实验按某种关联因素或特征进行新的组合,构成新的实验方案的实验创新技法。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认为,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而找出已知装置的新的组合的人就是发明家。
”同样,将已有的化学实验按一些共同特征或功能进行合理组合,使其具有某种新的功能,也是对原有化学实验的一种创新。
如“cu和浓hno3的反应——蓝色喷泉实验”,在烧瓶中滴加4 ml浓硝酸,并在靠近橡皮塞(预先将石蜡熔融均匀涂抹在橡皮塞上)的长导管上缠上螺旋状粗铜丝,缓缓倒置烧瓶,接上一个盛水的塑料瓶。
铜与浓硝酸即开始反应,红棕色气体由下而上充满烧瓶,空气被排除,塑料瓶中有气体逸出,逸出的少量气体被收集在气球中。
当整个烧瓶充满二氧化氮气体时,用手挤压塑料瓶,使少量水进入烧瓶,立即形成美丽的蓝色喷泉。
实验结束,烧瓶中剩余气体的体积约占烧瓶体积的1/3。
上述实验将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喷泉实验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装置简单,仪器少,两个反应连贯性强,一气呵成,操作简便,无污染(少量从水瓶中逸出的一氧化氮被收集在气球中);实验现象明显,趣味性浓;既有定性的展示,又有定量的呈现(生成的一氧化氮体积与参加反应的二氧化氮体积的关系)。
高三化学化学科研与创新思维
高三化学化学科研与创新思维高三阶段是每位学生都要经历的重要时期,对于学习化学的学生来说,化学科研与创新思维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高三化学学习中的科研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与重要性。
一、科研思维的培养科研思维是指能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分析技巧进行问题解决和创新的思维方式。
在高三化学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科研思维。
首先,要培养对问题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或者比较抽象的概念或现象,这时候我们应该保持好奇心,主动探索,主动提问,寻找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其次,要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的实验技能。
实验是化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只有亲自动手去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化学的原理和实践的应用。
因此,我们需要具备严谨的实验态度,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并能够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此外,还应培养自主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中,我们要逐渐从依赖老师的教导转向主动探索和自主思考。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要有自信和勇气去解决,可以借助书籍、互联网等资源进行独立研究,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指能够独立思考,寻找问题的突破口,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高三阶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创新思维。
首先,要注重培养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只有对化学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并能够灵活运用,才能够在解决问题时提出创新的思路与方法。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善于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
其次,要培养广泛的知识储备和开放的思维方式。
化学学科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思维能力,从而为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提供更多的思路和观点。
此外,还应注重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团队协作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三化学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些科研项目,相互学习、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并提出创新的点子与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创新性科研思维的培养——以氢键为案例[摘要]:科研思维需要科学的思维方式,而创新性思维是科研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思维的最大特点是相异性、差异性,非常突出。
它是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的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这种思维方式,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文章主要从创新性科研思维进行剖析,并以氢键为案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科研思维;创新性;培养;氢键一、引言创新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创新性科研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是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
一项创新性科研思维成果的取得,往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刻苦的钻研、甚至多次的挫折之后才能取得,而创新性科研思维能力也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素质磨砺才能具备。
二、氢键我们知道,某些氢化物的一些物理性质有些反常现象,例如水的沸点比氧族同类氢化物的沸点高,HF的沸点比卤族同类氢化物的沸点高等,如下图所示:通常我们知道,同族的氢化物随着分子量的增大,分子间力依次增大,沸点依次升高(如C族元素)。
而我们从图中看出,HF,H2O,NH3的沸点与同族同类氢化物相比显著升高。
为何会出现这些反常现象呢?我们可以想到这与分子的缔合现象有关。
以H2O为例,水的物理反常现象,说明水分子间有一种作用力,能使简单的水分子聚合为缔合分子,分子缔合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从分子的结构上来分析。
水分子是强极性分子,氧的电负性比氢的电负性大得多,因此在水分子中的O–H键的共用电子对强烈偏向氧原子的一边,因而氢原子带了部分的正电荷,氧原子带了部分负电荷。
同时由于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其电子云偏移氧原子的结果,使它几乎成为赤裸的质子。
这个半径很小,又带正电性的氢原子与另一个水分子中含有弧电子对并带部分负电荷的氧原子充分靠近产生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叫做氢键。
1、氢键的形成条件分子中有H和电负性大、半径小且有孤对电子的元素(F ,O,N)形成氢键。
常规氢键: X–H····Y (X, Y = F, O, N, C, Cl)2、氢键的特点(1)氢键强弱与元素电负性有关:Y原子的电负性越大,氢键越强;同时,Y 的半径越大,氢键越强;(2)键能小:E(F-H⋅⋅⋅F) 28 kJ·mol-1(3)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饱和性是指每一个X–H只能与一个Y原子形成氢键。
由于氢原子的半径比X和Y的原子半径小很多,当X–H与一个Y原子形成氢键X–H···Y后,如果再有一个极性分子的Y原子靠近它们,则这个原子的电子云受X–H···Y的X和Y原子电子云的排斥力,比受带正电性的H的吸引力大,因此X–H···Y不可能与第二个Y原子再形成第二个氢键;方向性是指Y原子与X–H形成氢键时,在尽可能的范围内要使氢键的方向与X–H键轴在同一个方向,即使X–H···Y在同一直线上。
因为这样成键,可使X与Y的距离最远,两原子电子云之间的斥力最小,形成的氢键越强,体系越稳定。
3、分子间氢键除了HF、H2O、N H3有分子间氢键外,在有机羧酸、醇、酚、胺、氨基酸和蛋白质中也有氢键的存在。
如:甲酸靠氢键形成二聚体。
4、分子内氢键:除了分子间氢键外,还有分子内氢键。
例如,硝酸的分子内氢键使其熔、沸点较低。
5、氢键的本性关于氢键本性的讨论,直至目前还无统一的认识。
一般认为氢键主要是静电作用力,但又不能认为完全是由静电作用力产生的,因为氢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这用静电作用的观点不能解释。
那么,它是否属于共价键呢?氢键也不同于共价键,因为从量子力学观点看,氢原子只有一个成单电子,它与一个电负性大的原子形成一个共价键后,就不能再与其它原子形成新的共价键。
另外,从键能看,氢键的键能比共价键的键能小得多。
例如,在水分子中,O–H键的键能为462.8kJ/mol,而在O-H O中氢键的键能为18.8kJ/mol。
由于氢键的键能与分子间作用力较为接近,有人认为氢键属于分子间力范畴。
因为氢键有方向性,这又是有别于分子间力的,故可把氢键看作是有方向性的分子间力。
三、创新性科研思维的特点创新性科研思维就是指发散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
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的。
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去探索,去选择。
创新性科研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创新性科研思维具有新颖性,它贵在创新,或者在思路的选择上、或者在思考的技巧上、或者在思维的结论上,具有着前无古人的独到之处,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从而具有一定范围内的首创性、开拓性、灵活性。
创新性科研思维是创新人才的智力结构的核心,是社会乃至个人都不可或缺的要素。
创新性科研思维是人类独有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人类所创新的成果,就是创新性思维的外化与物化。
创新性科研思维是在一般科研思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创新性科研思维强调开拓性和突破性,在解决问题时带有鲜明的主动性,这种思维与创新活动联系在一起,体现着新颖性和独特性的社会价值。
创新性科研思维的特性主要有如下几点:1、思维的求实性创新源于发展的需求,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创新的第一动力。
思维的求实性就体现在善于发现社会的需求,发现人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从满足社会的需求出发,拓展思维的空间。
而社会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有显性的和隐性的。
显性的需求已被世人关注,若再去研究,易步人后尘而难以创新。
而隐性的需求则需要创新性地发现。
2、思维的批判性我们原有的知识是有限的,其真理性是相对的,而世界上的事物是无限的,其发展又是无止境的。
无论认识原有的事物还是未来的事物,原有的知识都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思维的批判性首先体现在敢于用科学的怀疑精神,对待自己和他人的原有知识,包括权威的论断。
敢于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习惯思维是人们思维方式的一种惯性,致使人们不敢想、不敢改、不愿改,墨守成规,大大阻碍了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
因此思维的批判性还体现在敢于冲破习惯思维的束缚,敢于打破常规去思维,敢于另辟蹊径、独立思考,运用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这样才能迸射出创新性的火花,发现前所未有的东西。
3、思维的连贯性一个日常勤于思维的人,就易于进入创新思维的状态,就易激活潜意识,从而产生灵感。
创新者在平时就要善于从小事做起,进行思维训练,不断提出新的构想,使思维具有连贯性,保持活跃的态势。
如果没有思维的连贯性,没有良好的思维态势,是不会有如此灵敏的反应的。
可见,只有勤于思维才能善于思维,才能及时捕捉住具有突破性思维的灵感。
目前对创新的理解上存在一些误区,比如认为创新具有偶然性。
实际上,每一次的创新看似偶然而决非偶然,偶然是必然的结果。
4、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思维思路开阔,善于从全方位思考,思路若遇难题受阻,不拘泥于一种模式,能灵活变换某种因素,从新角度去思考,调整思路,从一个思路到另一个思路,从一个意境到另一个意境,善于巧妙地转变思维方向,随机应变,产生适合时宜的办法。
创新性思维善于寻优,选择最佳方案,机动灵活,富有成效地解决问题。
5、思维的综合性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都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因素,按照一定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
这就要求创新者在思维时,将事物放在系统中进行思考,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方面的分析与综合,找出与事物相关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内在联系。
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也不只是利用某一方法思维,应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
这种“由综合而创新”的思维方式,体现了对已有智慧、知识的杂交和升华,不是简单的相加、拼凑。
综合后的整体大于原来部分之和,综合可以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变平凡为神奇。
是从个别到一般,由局部到全面,由静态到动态的矛盾转化过程,是辩证思维运动过程,是认识、观念得以突破从而形成更具普遍意义的新成果的过程。
四、创新性科研思维的基本活动过程创新性科研思维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需要一定的过程。
心理学家对这个过程也做过大量的研究。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英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所提出的四阶段论,包括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和验证阶段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准备阶段是创新性思维活动过程的第一个阶段。
这个阶段是搜集信息,整理资料,作前期准备的阶段。
由于对要解决的问题,存在许多未知数,所以要搜集前人的知识经验,来对问题形成新的认识。
从而为创新活动的下一个阶段做准备。
2、酝酿阶段酝酿阶段主要对前一阶段所搜集的信息、资料进行消化和吸收,在此基础上,找出问题的关键点,以便考虑解决这个问题的各种策略。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问题由于一时难以找到有效的答案,通常会把它们暂时搁置。
但思维活动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这些问题会无时无刻萦绕在头脑中,甚至转化为一种潜意识。
3、豁朗阶段豁朗阶段,也即顿悟阶段。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准备和酝酿,思维已达到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常会进入一种豁然开朗的状态,这就是前面所讲的灵感。
4、验证阶段验证阶段又叫实施阶段,主要是把通过前面三个阶段形成的方法、策略,进行检验,以求得到更合理的方案。
这是一个否定-肯定-否定的循环过程。
通过不断的实践检验,从而得出最恰当的创新性思维过程。
五、创新性科研思维的意义在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文化日新月异,主要源于各个领域的创新性。
从宏观上讲,创新性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从微观上讲,创新性是衡量一个人才华高低、能力大小的尺度。
因此创新性科研思维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创新性科研思维可以不断增加人类知识的总量;其次,创新性科研思维可以不断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再次,创新性科研思维可以为实践活动开辟新的局面。
此外,创新性科研思维的成功,又可以反馈激励人们去进一步进行创新性科研思维。
创新能力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究能力和发明新事物的能力,是科研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认识上的新概念、新假设和新理论的形成,都离不开创新能力。
事实上,每一项科研成果都是科研人员创新性地设计试验,做前人没有做过的试验而获得的。
因此,我们要学会求异、联想、组合、置换等科研思维方法,提高创新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1] 王永飞,马三梅.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尝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8):5~8[2] 丁英宏,胡玉峰.加强研究生科研方法教育的重要性及内容【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9):21—24.[3] 钱伟长.钱伟长和大学生谈学习方法【M】//刘智运.大学学习理论与方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348—365.[4] 高耀丽.从默会知识的维度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 (1): 26- 29.[5] 周志平, 尹丽娟, 王什, 等.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探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 7(6):68-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