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干粉末吸入剂研究进展综述

关于干粉末吸入剂研究进展综述
关于干粉末吸入剂研究进展综述

关于干粉末吸入剂研究进展综述

摘要:由于肺部具有特殊的生理结构,决定肺部给药系统将在所有给药系统中占重要地位,而干粉末吸入剂突破了常规气雾剂的局限性,开拓了新型给药系统的又一新领域,具有较好的前景,有取代常规气雾剂的趋势。本文就粉雾剂的粉末处方,粉体性质及给药装置,体内外沉积量性质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粉雾剂,载体,粉体性质,装置,沉积量

吸入粉雾剂是肺部给药的一种新剂型,肺功能,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囊性纤维化(CF)等疾病[1],肺部给药具有吸收表面积大,吸收部位血流丰富,能避免肝脏首过效应,酶活性较低,上皮屏障薄及膜透性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蛋白多肽类药物给药、β-肾上腺素拮抗剂、抗胆碱剂、皮质

激素、强效麻醉剂、抗偏头痛等小分子药物以及胰岛素、生长激素、疫苗和新的生物技术产品等大分子药物也可制成肺部给药制剂,起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

干粉吸入剂(DPFs)又称粉雾剂,是一种借助患者的吸气气流将装置内的药物或(和)载体微粉,经气流雾化吸入呼吸道,使药物进入治疗部位或人体肺部而起到治疗作用的一类制剂,具有所荷剂量大,易协同,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粉雾剂的处方一般由药物、载体和附加剂组成,附加剂包括表面活性剂、分散剂、润滑剂、抗静电剂等,主要作用是提高粉雾剂的流动性。[2]

DPIs作为肺部给药剂型可克服定量吸入气雾剂(MDIs)所带来的许多问题。(1)抛射剂CFC类使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2)所能递送药物剂量小;(3)许多病人尤其是儿童不能协调自身呼吸和吸入装置的释药而无法合理用药。对于蛋白和多肽类药物来说,干粉比液体气雾剂还有如下优势:(1)干粉的室温稳定性好,且吸入效率高;(2)干粉不易被微生物污染。[3]在过去10年中DPI方法广泛研究用于肺

部给药及呼吸道疾病治疗,甚至于可解决蛋白多肽类等生物大分子药物给药困难这一难题,可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从而提高疗效。

1.载体

肺的生理结构要求药物粒子非常微细,且能渗透到肺的周边,一般认为理想的药物粒径为0.5-7μm,大于此范围粒子会在上呼吸道截留,更小的粒子易随呼吸气流排出。药物微粉化后具有较高的表面能,易聚集成团,因此粉雾剂处方中常加入较大载体物质,以改善粉末流动性。另外,药物剂量较小也起到稀释作用,载体要求无毒、惰性、能为人体接受的可溶性物质,如乳糖,木糖醇,海藻糖,甘露醇及一些氨基酸等。吸入时,在吸入气流作用下,药物粒子从聚集态或从载体表面分离,分离状况是影响药物作用的关键,依赖于粒子的流体动力学性质。载体的最佳粒径为70-100μm,过粗大则机械阻力增加,反之则粒子内聚力原因,不易分离。理想载体:在加工和填充时,与药物粒子有一定粘附力,混合物不分离,而在经吸入器吸入时,药物可最大限度地从载体表面分离,混悬于气流中。[4]

Ktaro等人[5]研究通过表面处理乳糖载体粒子法制备DPI。在水乙醇溶液中制备不同表面修饰时间的乳糖载体粒,以硫酸沙胺醇(SS)为模型药制备药物/载体混合物粉末。药物和载体的粘合程度用超声分离方法确定,用空气筛分法衡量气流中药物粒子从载体上分离的特性,结果表明,应用修饰后的乳糖载体药物粒子从载体上分离程度(T50)明显提高。这可提高药物体外吸入特性,乳糖在水醇液(70%w/w)处理可使乳糖表面变光滑,粘附力降低,易分离,但修饰时间过去会使药-栽接触面积变小,使得下冲层积量变小,因此应选择一最适宜的载体表面粗糙度。

2.粉体学性质

粉体的性质包括粒子大小形态,表面特性,流动性,电性,分散性,吸湿性等。

2.1表面特性评价

在DPI处方中,药-药相互作用内聚,药-栽及药-装置相互作用(粘附)及使用过程中分离现象均与界面能密切相关。有人研究了粉体表面特性关于表面能确定及固相特征的改变,评价粉体表面性质的技术:(1)接触角法(2)等温微量热法(3)重差计吸附法(4)反相色谱法,其中(1)为传统评价表面能方法,但对于粉体有困难。目前常用方法主要为反向色谱法复合接触角法,可提供一种评价固体表面的有

效方法。[6]

2.2流动性

常采用休止角和流速来表示粒子流动性,常将药物附于载体上以改善药物的流动性和分散性。这里主要

考察载体对粉雾剂流动性的影响,以SS为模型药研究不同类型、大小的乳糖载体对物理混合型SS粉雾剂粉末流动性的影响。重结晶乳糖较市售乳糖流动性好,在喷雾干燥工艺中加入泊洛沙姆可明显增加乳

糖和甘氨酸为载体的粉雾剂微粒流动性,且以甘氨酸为载体的流动性最好(休止角最小),适宜用量2%。适量泊洛沙姆的抗静电作用,对甘露醇作用不明显。[2]以优选粒径54-100μm重结晶乳糖为载体的物理混合型粉雾剂,在模拟肺内沉积量最大(考虑到流动性和刺激性对粒子大小进行合理选择),[7]仍以SS 为模型药,增加混合型粉雾剂的吸入速度,可提高药物在肺部沉积量;而乳糖、甘露醇为载体喷干法制

备的粒径0.5-6.5μm的粉雾剂,增加吸入速度,药物在肺部沉积量基本不变;物理混合型吸入剂肺部沉积量随气流速度增加而增加。[8]仍以SS为模型药,评价以乳糖、甘露醇为载体的微粒型粉雾剂对药物在呼吸道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含药甘露醇溶液喷干微粉在模拟肺部沉积量最大(30.2%),明显高于两者分别喷干微粉物理混合物(4.9%),处方中加入2%泊洛沙姆未明显改善沉积量;而以乳糖为载体时,呼吸道沉降量并不受乳糖介入方式的影响,但处方中加入2%泊洛沙姆有利于提高药物在模拟肺内沉积量。

[9]

2.3电性

粉雾剂系统中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粒子间的摩擦产生静电,会使粉末发生聚集,粘附,从而影响其组方生

产和使用。可通过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适当提高环境温度,或采用不同性质粉末混合以消除静电影响。Carter等人[10]用电晕电极充电法考察乳糖、SS及PVC(聚氯乙烯),结果表明PVC获得最高电荷,

在30min后迅速减至充电前,乳糖和SS获得较少电荷,乳糖30min后减至0,SS在120min后仍有明显电荷。药物,辅料及仪器材料中电荷倾向明显不同可能与DPI处方工艺及装置应用相关。他们还进一

步研究两种喷干和结晶混合粉末静电荷测量,通过外加好粒子(<10μm)对吸入性乳糖载体粒静电荷修饰,随着好粒子份数(FPF)增加,混合粉末电荷数量减少,喷干和结晶的乳糖对于每一相同的FPF电

荷无明显不同,旋风分离器的表面电荷及与粉体粘附力的变异性随FPF的增加而增加,可认为,混合粒子相互作用可能与电荷性质改变有关。[11]

2.4吸湿性

湿度增加会影响粒子大小、结晶形态,从而使粉末聚集破坏其分散性,对于Pγ制品可能破坏其稳定性,吸湿性是影响DPI制剂性质的重要因素。不同制备工艺均会影响药物和载体的吸湿性能,从而影响该产

品的质量;R、Price等人[12]用原子能微观(AFM)探针技术研究有载体的DPI处方中相对湿度对粒子

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RH25%-75%,模型药物α-单水乳糖和模型药SS和布地萘德之间的粘附性。通过控制超饱和状态结晶生成至亚微米范围,α-单水乳糖表面形态随湿度增长。乳糖和药物探针(SS-布

地萘德)之间粘附力明显增长,表明非表面专属的毛细管力在药物载体间粘附力中占重要地位,可能明

显减少DPI处方的分散特性。

3. 干粉吸入剂装置

吸入装置的设计原则:增加湍流的产生,即较低的压差即可产生较高的湍流流速。1971年第一个单剂量干粉吸入器研制成功,随后又发展出多剂量型,如Diskhaler,Diskus(60个分剂量)等,及贮库型,如Turbuhaler,[13]贮库型为目前市场最好的产品,Diskus吸入器具有易于携带,体积小,质量轻,形状简单,使用方便,容易保存,有剂量指示,出口舒适等优点,易为病人接受。目前已上市的有沙美特罗,

丙酸氟替卡松及沙丁胺醇的Diskus吸入剂。DDT上面有报导[14]含海藻糖的喷雾干燥的胰岛素处方使用Microdose吸入器给药。Microdose吸入器使用高频压力振动器,使药物颗粒在囊泡内时粉末从它的初始状态开始分散,粉末旋转至囊泡顶部并通过刺孔进到气道中,病人吸气作用进入肺。新颖之处是使用外

力使粉末分散,不依赖于气流流速,体外研究良好的剂量重现性、2期临床效果良好。该装置简单高效,有85%粉末从装置中喷出,产品可室温保存,所需Ins相互剂量减少。且该装置有一内置的气流传感器,

可控制药只有在最佳吸入时释放药物。

DPIs装置可分为两种:被动可主动装置。动装置只需病人吸气气流能力来产生分散作用,虽释药与病人

吸气协同较好,但病人吸入差异较大;主动装置利用外力来分散粉末,如弹簧或电池等外能,减少剂量依赖于病人吸气能力,可能成本偏高,装置复杂。例Spiros DPI为电池驱动叶轮分散,药-叶轮只在病人吸入粉末时操作,以确保不使用时无剂量出现。

4. 干粉吸入剂评价

4.1气流阻力影响

Koning等人[17]研究呼吸气流曲线方面外气流阻力的影响。DPIs的主动装置,病人所产生的呼吸流动曲线,吸入装置的气流阻力是重要因素。故气流阻力是一重要设计参数,也是一优化粒子在气道中沉积的参数。他们分别对健康者、哮喘病人及COPD病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气流阻力增加,吸入气流峰(PIF),气流增长速率(FIR)和达到PIF的吸入体积也降低,另一方面总体吸入时间及80%保留时间增长,总之,在设计DPI时,调和气流阻力可以提高药物在呼吸道的沉积。

4.2体内外沉积实验

体外沉积一般用模拟人工呼吸道和人工肺的二级碰撞取样器、或双级碰撞仪。体外沉积试验考察粉末在呼吸道各部位沉积率,体内肺部沉积一般采用放射标记法,通常选用放射活性物质99mTc作标记物,应用γ-闪烁扫描检测。有人用该法测定一种抗哮喘药的Cydohaler吸入器在健康受试者肺内沉积量,并进行平行药动学实验,所得数据是受药动学方法所支持的,表明放射物标记方法的有效性。Eva Bonderson 等人[15]认为99MTc标记药物时不嵌入药分子中,尤其当药物在一液相混悬液中或固体的DPI处方中,他们阐述了与体内情况相关的使用条件的重要性。对于不同的气流流速,吸入99MTc标记的乳糖在渗透指数、放射活性的计算密度分布方面无显著差异,表明气溶胶在受试者气道的局域分布与个体在吸入实验中呼吸作用不敏感。F.Vander bist[16]等人研究了Nacystelyn的干粉吸入处方在健康者及CF病人的体

内肺沉积量,同时也采用了三种体外方法,多级液相碰撞仪,多级串联冲击仪及二级玻璃碰撞器。三种体外沉积实验结果相似,同时用放射标记法测体内沉积量,建立药物体内外结果相关性。也可以通过药效学方法来评价DPI制剂。

4.3评价方法比较

体外实验,同位素标记和药动学方法的影响因素较药效学方法少,灵敏度高,但与药效的相关性还有待充实数据,同位素标记法尚存在药物标记技术和放射性损伤的问题;测定沉积量在肺而不是由肺吸收的药量。药效学方法是最直接可靠的方法,但不可控因素多,实施复杂,灵敏度也较低。体外测定是保证吸入药物生物等效的前提,体内测定是生物等效性评价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最好选择同位素标记法和药动学方法之一与药效学方法同时进行,若能证明药动学方法或同位素标记法能得到与药效学方法一致的结论,则可舍弃药效学方法。否则,仍应以药效学方法作为吸入药生物等效性评价的权威方法。

5. 结语

作为一种新型的给药途径,干粉吸入剂具有广阔的前景,DPI在发挥药物作用,减少副作用等方面具有许多明显优点,尤其是提高多肽和蛋白类大分子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但干粉吸入剂作为大分子药物全身或局部给药载体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大分子药物肺部吸收机制等一系列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现在把脂质体和微球以DPI的形式进行肺部给药正在研究。如干粉吸入的环丙沙星微球,[18]以天然可降解的牛血清白蛋白为囊材,用喷干技术制得,能提高环丙沙星对肺部感染的药效。Desai等人研究了脂质体以干粉吸入形式肺部给药,[19]脂质体肺部给药还可用于基因治疗,具有同病毒载体相比,制备简单,安全性高等优点。不过肺部作为一长期给药部位可能存在安全性问题尚有待研究,目前随着COPD发病率的增长,DPI制剂显示了潜在的巨大市场,关于干粉吸入剂的装置、处方以及生物效应评价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肺部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1,3

2.

2. 胡富强、袁弘等载体对粉雾剂粉末流动性的影响Chin PharmJ,2002.February vol 37.No.2

3. 甘莉干粉吸入剂中粉末特性及其评价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3年2月, 30(1)

4. 金方呼吸道给药的新剂型-粉雾剂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96年2月,23(1)

5. Kataro I,DA,Youhei, HAYAKAWA. Preparation of dry power Inhalation by surface Treatment of Lactose Carrier , Particles 2003,Chem.Pharm.Bull. 51(1),1-5.

6. Graham Buckton. Characterisation of small changes i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powders of significance for dry powder inhaler formulations, 1997, 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 26,17-2

7.

7. 张?国,胡富强粉雾剂中乳糖对药物在模拟呼吸道沉积部位的影响.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s, 2001,32

8. 梁健,胡富强,袁弘. 气流速度对粉雾剂在呼吸道沉降的影响. Chin. HMAP,2002 December,vol19,No.6

9. 黄秀清,胡富强,袁弘. 载体对微粉型粉雾剂呼吸道沉降的影响. Th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Practice , Vol 20, 2002, No.4

10. P.A.Carter, G.rowley,E.J. Fletcher. Measurement of Electrostatic Charge Decay in Pharmaceutical Powders and Polymer Materials Used in Dry Powder Inhaler Devices. Drug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Pharmacy , 24(11), 1083-1088, 1998

11. F.S. Bennett, P.A.Carter. Modification of Electrostatic Charge on Inhaler Carrier lactose Particles by Addition of Fine Particles. Drug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Pharmacy. 25(1) 99-103,1999

12. R.Price. P.M.Young, S.Edge. The influence of relative humidity on particulate interactions in carrier based dry powder inhaler formulations. I.J.P. 246(2002) ,47-59

13. 刘梅Diskus吸入器的药剂学及临床应用, Foreign Medical Sciences Section on Pharmacy ,2000 Oct; 27(5)

14.

15. Eva Bonderson , Lars Asking. Invitro and invivo aspects of quantifying intrapulmonary deposition of dry powder radioaerosol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232 (2002),149-156

16. F.Vanderbist, B.Wery, D.Baran. Deposition of Nacystelyn from a Dry Powder Inhaler in Healthy Volunteers and Cystic Fibrosis Patients. Drug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Pharmacy, 27(3),205-212, 2001.

17. J.P. de koning, Th W.vander Mark, Effect of an external resistance to airflow on the inspiratory flow cur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234(2002).257-266

18. 李凤前,胡晋红. 干粉吸入环丙沙星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调控. Chin Pharm J, 2002 February ,vol 37, No.2

19. TEJASR. DESAI, JONATHANP, WONG, A Novel Approach to the Plumonary Delivery of Liposomes in DPI form to Eliminate the Deleterious Effects of Milling, J. Pharm. Sciences, vol 91,No.2, February,2002

牙髓干细胞 研究进展综述

牙髓干细胞 1牙髓干细胞概念 牙髓组织位于牙齿内部的牙髓腔内,是牙体组织中唯一的软组织。2000年Gronthos[1]等通过对人牙髓细胞的研究,发现了一种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着极其相似的免疫表型及形成矿化结节能力的细胞,细胞中形态呈梭形,可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有着较强的克隆能力。这些由牙髓组织中分离出的成纤维状细胞就称为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现在普遍认为牙髓组织中具有形成细胞克隆能力和较强增殖能力的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即DPSCs[2]。 2牙源性干细胞 至今,已从人类牙齿相关组织中分离和鉴定出7种干细胞: (1)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DPSC)[1],来自恒牙牙髓;张巍巍等[3]以人牙髓干细胞为种子细胞与PLGA支架材料在体外进行复合培养,表明PLGA 有利于于牙髓干细胞的粘附与增值。Lindroos等[4]得到DPSC与其他间充质源性干细胞具有相似的表面标志物和骨相关性的标志物的结论,支持DPSC在硬组织再生方面的可能性。从成人第三磨牙牙髓中分离的DPSC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诱导分化为有功能活性的神经细胞,并在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神经组织专有的标志物[5],为治疗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径。DPSCs不表达成牙本质细胞特征性蛋白DSP、DMP,则表明DP-SCs尚处于未分化状态[6]。我国学者通过对根髓和冠髓进行比较时发现:DPSCs 存在于全部牙髓之中,在根髓中的密度更高[7]。 (2)人类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tem cell from the pulp of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 SHED),来自儿童脱落乳牙的牙髓;Miura等[8]研究发现,正常脱落的乳牙牙髓中的细胞经培养会表现出成纤维细胞样生长,其增殖率和群体倍增数均比骨髓基质干细胞(BMMSC)、DPSCs高,于是首次提出了SHED的概念。Shen YY等[9]发现SHED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可以表达成骨细胞的标志,如RUNX-2、OCN、BSP,表明SHED在体外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将SHED与人类牙齿切片复合后,在体外培养或是植入免疫缺陷小鼠皮下,均表达成牙本质细胞分化的标志( DSPP,DMP-1,MEPE)[10]。一系列实验表明SHED在体内只能诱导宿主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11],而其自身无法分化为成骨细胞,但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却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SHED 可能还具有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等功能[12]。李丽文[13]等用不同密度接种培养DPSCs,计算细胞产量、倍增次数, 观察细胞形态、检查克隆形成率和钙结节形成能力的方法得到,1.5~3cells/cm2低密度接种培养DPSCs 有利于细胞快速扩增,扩增后的细胞保持较高的增殖和分化潜能。SHED 的增殖能力、克隆形成效率和钙结节形成能力均优于DPSCs。 (3)根尖乳头干细胞(stem cell from the apical papilla,SCAP)[14,15],来自牙根发育未完成的根尖乳头;Abe等[16]从人年轻第三磨牙根末端分离根尖周牙乳头,并采用酶消化法从中分离出细胞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这种细胞在低密度下培养时,

粉末冶金原理_考研复习纲要

课程名称:粉末冶金学 Powder Metallurgy Science 第一章导论 1粉末冶金技术的发展史History of powder metallurgy 粉末冶金是采用金属粉末(或非金属粉末混合物)为原料,经成形和烧结操作制造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及其零部件的加工方法。 粉末冶金既是一项新型材料加工技术,又是一项古老的技术。 .早在五千年前就出现了粉末冶金技术雏形,古埃及人用此法制造铁器件; .1700年前,印度人采用类似方法制造了重达的“DELI 柱”(含硅Fe合金,耐蚀性好)。 .19世纪初,由于化学实验用铂(如坩埚)的需要,俄罗斯人、英国人采用粉末压制、烧结和热锻的方法制造致密铂,成为现代粉末冶金技术的基础。 .20世纪初,现代粉末冶金的发展起因于爱迪生的长寿命白炽灯丝的需要。钨灯丝的生产标志着粉末冶金技术的迅速发展。 .1923年硬质合金的出现导致机加工的革命。 .20世纪30年代铜基含油轴承的制造成功,并在汽车、纺织、航空、食品等工业部门的广泛应用。随后,铁基粉末冶金零部件的生产,发挥了粉末冶金以低的制造成本生产高性能零部件的技术优点。 .20世纪40年代,二战期间,促使人们开发研制高级的新材料(高温材料),如金属陶瓷、弥散强化合金作为飞机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 .战后,迫使人们开发研制更高性能的新材料,如粉末高速钢、粉末超合金、高强度铁基粉末冶金零部件(热锻)。大大扩大了粉末冶金零部件及其材料的应用领域。 .粉末冶金在新材料的研制开发过程中发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 2粉末冶金工艺 粉末冶金技术的大致工艺过程如下:

↓ 成形(模压、CIP、粉浆浇注、轧制、挤压、温压、注射成形等) ↓ 烧结(加压烧结、热压、HIP等) ↓ —后续处理 Typical Processing flowchart for Powder Metallurgy Technique 3粉末冶金技术的特点 .低的生产成本: 能耗小,生产率高,材料利用率高,设备投资少。 ↑↑↑ 工艺流程短和加工温度低加工工序少少切削、无切削 .材料成分设计灵活、微观结构可控(由工艺特征决定): 能制造普通熔练法不可能生产的材料,如W-Cu、SnO 2 -Ag、WC-Co、Cu-石墨、金 属陶瓷(TiC-NiCr,Al 2O 3 -Ni或Cu,TiB 2 -Cu等)、弥散强化材料(Al 2 O 3 -Cu Al 2 O 3 -Al, Y 2O 3 -Fe基合金)、粉末超合金(非相图成分)、难熔金属及其合金如钨钼、含油 轴承、过滤材料等。 .高的性能: 粉末高速钢、粉末超合金因无成分偏析和稳定的组织(细的晶粒)而性能优于熔炼法制备的合金;纳米材料,金属-陶瓷梯度复合材料(梯度硬质合金)。 主要不足之处: .由于受设备容量的限制,传统粉末冶金工艺制造的粉末冶金零部件的尺寸较其它加工方法(铸造,机加工等)小; .材料韧性不高; .零部件的形状复杂程度和综合力学性能有限等。

粉末冶金粉体常见的制备方法及综述1

粉末冶金粉体常见的制备方法及综述Powder metallurgy powd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of common 摘要:粉末冶金方法起源于公元前三千多年。制造铁的第一个方法实质上采用的就是粉末冶金方法。粉末冶金制品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从普通机械制造到精密仪器;从五金工具到大型机械;从电子工业到电机制造;从民用工业到军事工业;从一般技术到尖端高技术,均能见到粉末冶金工艺的身影。目前,我国粉末冶金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低下、工艺装备落后,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介绍了粉末冶金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法包括机械粉碎法,化学法包括气相沉积法、雾化法和电解法,气相沉积法、雾化法和电解法目前在工业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粉末冶金;粉体;气相沉积法,雾化法,电解法Abstract: the method of powder metallurgy originated in three thousand years . Manufacture of iron for the first method is essentially by powder metallurgy method. Powder metallurgy product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from the ordinary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of precision instrument; from the hardware to the large machinery; from electronics to motor manufacturing; from the civilian industry to the military industry; from the general technology to sophisticated high technology, can see the figure of powder metallurgy

综述:硬质合金

硬质合金的研究和应用 The studies and applications of cemented carbide 作者:何梓秋机械类创新实验班 3112010441 内容摘要:硬质合金由于具有高硬度,高抗压强度,高热硬性以及高耐磨性,高耐腐蚀性,常用于制造切削工具和耐磨零部件。广泛应用于军工、航天航空、机械加工、冶金等领域。本文将通过新型硬质合金的研发和硬质合金制造工艺的进步两条路径对硬质合金的研究进行介绍。再结合各种硬质合金的特性,介绍其具体的应用。 Abstract:Because cemented carbide has high hardness,high compressive strength,high abrasive resistance and high corrosion resistance,it is always used for manufacture cutting tools and wear-resistant parts.It provides widely applications in war industry,aerospace,machine work,metallurgy and so on.This thesis will describe the studies of cemented carbide on two ways,the inventions of new-type cemented carbide and the progress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 for cemented carbide.And then this thesis will introduce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s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very type of cemented carbide. 关键词:硬质合金,研究,应用,金属碳化物,粉末冶金 Keywords:cemented carbide,studies,applications,metal carbide,powder metallurgy 关于硬质合金的基础知识 一.硬质合金的起源 早在1923年,德国科学家施勒特尔为了提高拉丝模质量,往碳化钨粉末中加进10%~20%的钴做粘结剂,发明了世界上人工制成的第一种硬质合金。 虽然用这种硬质合金制造成的刀具进行切割钢材很容易产生刀刃磨损甚至断裂,但是硬质合金因此得以面世,为至今几乎长达一个世纪的硬质合金研究、发展及应用开辟了起点。 二.硬质合金的成分、分类和牌号 硬质合金是一种金属陶瓷,它的组成是:基体为金属碳化物(如WC、TiC、TaC等),Co、Ni、Mo等金属粉末则充当粘结剂。于是硬质合金具是有金属性质的粉末冶金材料,它具有高硬度,高抗压强度,高热硬性以及高耐磨性,高耐腐蚀性,常用于制造切削工具、刀具、钴具和耐磨零部件。它的分类及牌号如下: 1.钨钴类硬质合金 主要成分是碳化钨(WC)和粘结剂钴(Co)。牌号由“YG”(“硬、钴”两字汉语拼音字首)和平均含钴量(质量分数X 100)组成。例如YG6,表示平均ωCo=6%,余量为碳化钨的钨钴类硬质合金。

粉末冶金原理

1.粉末冶金:制取金属或用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作为原料, 经过成形和烧结制造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各种类型制品的工艺过程。 2.二次颗粒:单颗粒以某种方式聚集就构成二次颗粒 3.松装密度:粉末在规定条件下自然充填容器时,单位体积内自由松装粉末体的质量 g/cm3。 4.孔隙率:孔隙体积与粉末体的表观体积之比的百分数称为孔隙度(θ)。 5.中位径:将各种粒级粉末个数或百分数逐一相加累积并做图,可以得到累积分布曲线, 分布曲线对应50%处称为中位径 弹性后效:在压制过程中,粉末由于受力而发生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压坯内存在着很大的内应力,当外力停止作用后,压坯便出现膨胀现象 6.合批:将成分相同而粒度不同的粉末进行混合,称为合批 7.烧结机构:研究烧结过程中各种可能的物质迁移方式及速率。 8.热压:热压又称为加压烧结,是把粉末装在模腔内,在加压的同时使粉末加热到正常 烧结温度或更低一些的温度,经过较短时间烧结成致密而均匀的制品。 9.活化烧结:是指采用化学或物理的措施,使烧结温度降低、烧结过程加快,或使烧结 体的密度和其它性能得到提高的方法。 10.单颗粒:粉末中能分开并独立存在的最小实体称为单颗粒。 11.振实密度:粉末装于振动容器,规定条件下,经振动敲打后测得的粉末密度。 12.粒度:以mm或μm的表示的颗粒的大小称颗粒直径,简称粒径或粒度。 13.混合: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成分的粉末混合均匀。分为机械法和化学法。 14.搭桥:粉末在松装堆集时,由于表面不规则,彼此之间有摩擦,颗粒相互搭架而形成 拱桥孔洞的现象。 15.快速冷凝技术的特点:(1)急冷可大幅度地减小合金成分的偏析;(2)急冷可增加合 金的固溶能力;(3)急冷可消除相偏聚和形成非平衡相;(4)某些有害相可能由于急冷而受到抑制甚至消除;(5)由于晶粒细化达微晶程度,在适当应变速度下可能出现超塑性等。 16.粉末颗粒的聚集形式:聚合体、团粒、絮凝体;区别:通过聚集方式得到的二次颗 粒被称为聚合体或聚集颗粒;团粒是由单颗粒或二次颗粒靠范德华力粘接而成的,其结合强度不大,用研磨。擦碎等方法在液体介质中容易分散成更小的团粒或二次颗粒或单颗粒;絮凝体则是在粉磨悬浊液中,由单颗粒或二次颗粒结合成的更松软的聚集颗粒。 17.减少因摩擦出现的压力损失的措施:1)添加润滑剂、2)提高模具光洁度和硬度、3) 改进成形方式,如采用双面压制等。 18.粉末冶金技术的优点:1. 能生产用普通熔炼方法无法生产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① 能控制制品的孔隙度(多孔材料、多孔含油轴承等);②能利用金属和金属、金属和非金属的组合效果,生产各种特殊性能的材料(钨-铜假合金型的电触头材料、金属和非金属组成的摩擦材料等);③能生产各种复合材料。 2.粉末冶金方法生产的某些材料,与普通熔炼法相比,性能优越:①高合金粉末冶金材料的性能比熔铸法生产的好(粉末高速钢可避免成分的偏析);②生产难熔金属材料或制品,一般要依靠粉末冶金法(钨、钼、铌等难熔金属)。缺点:1、粉末成本高;2、制品的大小和形状受到一定限制;3、烧结零件的韧性较差。 19.粉末料预处理的方式及作用:1、退火:还原氧化物,消除杂质,提高纯度;消除加工 硬化,稳定粉末的晶体结构;钝化金属,防止自燃。2、混合:使不同成分的粉末混合均匀,便于压制成形和后续处理。3、筛分:筛分的目的在于把颗粒大小不匀的原始粉

细胞研究进展概述

细胞研究进展概述——干细胞技术 20092358 谢芬霏16120901 生物技术 摘要:干细胞是人体及各种组织细胞的最初来源,具有高度自我复制、高度增殖和多项分化的潜能。干细胞的研究正在向现代生命科学和医学等各个领域交叉渗透,干细胞的研究也成为了生命科学的热点,本篇就几个干细胞的研究方向的进展展开一些介绍。 关键词:干细胞;多能性;神经干细胞;造血干细胞 引言: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根据干细胞所处的发育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细胞)和成体干细胞(somatic stem cell)。根据干细胞的发育潜能分为三类:全能干细胞(totipotent stem cell,TSC)、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和单能干细胞(unipotent stem cell)。干细胞(Stem Cell)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干细胞的形态上具有共性,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体积小,核相对较大,细胞核多为常染色质,并具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胚胎干细胞(Embrtibuc stem cell)的发育等级较高,是全能干细胞(Totipotent stem cell),而成体干细胞的发育等级较低,是多能干细胞或单能干细胞。据最新研究发现,成体干细胞可以横向分化为其他类型的细胞和组织,为干细胞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基础。在胚胎的发生发育中,单个受精卵可以分裂发育为多细胞的组织或器官。在成年动物中,正常的生理代谢或病理损伤也会引起组织或器官的修复再生。胚胎的分化形成和成体组织的再生是干细胞进一步分化的结果。胚胎干细胞是全能的,具有分化为几乎全部组织和器官的能力,而成体组织或器官内的干细胞一般认为具有组织特异性,只能分化成特定的细胞或组织。 1 胚胎干细胞 1.1 胚胎干细胞的概念和生理学特性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细胞)。胚胎干细胞当受精卵分裂发育成囊胚时,内层细胞团(Inner Cell Mass)的细胞即为胚胎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可以自我更新并具有分化为体内所有组织的能力。胚胎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有:①全能性,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 胚胎干细胞可以诱导分化为机体的任何组织细胞。全能性的标志是细胞表面有胚胎抗原和Oct4蛋白【1】。②无限增殖性。胚胎干细胞在体外适宜条件下, 能在未分化状态下无限增殖。③胚胎干细胞具有种系传递的功能。④胚胎干细胞易于进行基因改造操作。⑤细胚胎干胞保留了正常二倍体的性质且核型正常。早在1970年Martin Evans已从小鼠中分离出胚胎干细胞并在体外进行培养【2】,而人的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培养直到最近才获得成功。进一步说,胚胎干细胞(ES细胞)是一种高度未分化细胞。它具有发育的全能性,能分化出成体动物的所有组织和器官,包括生殖细胞。研究和利用ES细胞是当前生物工程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ES细胞的研究可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畸胎瘤干细胞(EC细胞)的发现开始了ES细胞的生物学研究历程。目前许多研究工作都是以小鼠ES细胞为研究对象展开的,如:德美医学小组在去年成功的向试验鼠体内移植了由ES细胞培养出的神经胶质细胞。此后,密苏里的研究人员通过鼠胚细胞移植技术,使瘫痪的猫恢复了部分肢体活动能力。随着ES细胞的研究日益深入,生命科学家对人类ES细胞的了解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98年末,两个研究小组成功的培养出人类ES细胞,保持了ES细胞分化为各种体细胞的全能性。这样就使科学家利用人类ES细胞治疗各种疾病成为可能。然而,人类ES 细胞的研究工作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很大争议,出于社会伦理学方面的原因,有些国家甚至明令禁止进行

特种陶瓷的制备工艺综述及其发展趋势

特种陶瓷的制备工艺综述及其发展前景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粉末陶瓷原料的制备技术、特种陶瓷成形工艺、烧结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特种陶瓷中的粉末冶金陶瓷工艺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一些面临急需解决的问题。当前阻碍陶瓷材料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之一是成形技术尚未完全突破。压力成形不能满足形状复杂性和密度均匀性的要求。多种胶体原位成形工艺,固体无模成形工艺以及气相成形工艺有望促使陶瓷成形工艺获得关键性突破。 关键词:特种陶瓷;成形;烧结;粉末冶金;陶瓷材料 引言 陶瓷分为普通陶瓷和特种陶瓷两大类,特种陶瓷是以人工化合物为原料(如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及氟化物等)制成的陶瓷。它主要用于高温环境、机械、电子、宇航、医学工程等方面,成为近代尖端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种陶瓷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耐腐蚀等优点,无论在传统工业领域,还是在新兴的高技术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研究特种陶瓷制备技术至关重要。 1 陶瓷原料的制备方法 粉料的制备工艺(是机械研磨方法,还是化学方法)、粉料的性质(粒度大小、形态、尺寸分布、相结构)和成形工艺对烧结时微观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即陶瓷的最终微观组织结构不仅与烧结工艺有关,而且还受粉料性质的影响。由于陶瓷的材料零件制造工艺一体化的特点,使得显微组织结构的优劣不单单影响材料本身的性能,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制品的性能。陶瓷材料本身具有硬、脆、难变形等特点。因此,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显得更加重要。 由于陶瓷材料是采用粉末烧结的方法制造的,而烧结过程主要是沿粉料表面或晶界的固相扩散物质的迁移过程。因此界面和表面的大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是说,粉末的粒径是描述粉末品质的最重要的参数。因为粉末粒径越小,表面积越大,单位质量粉末的表面积(比表面积)越大,烧结时进行固相扩散物质迁移的界面就越多,即越容易致密化。制备现代陶瓷材料所用粉末都是亚微米(<lμm)级超细粉末,且现在已发展到纳米级超细粉。粉末颗粒形状、尺寸分布及相结构对陶瓷的性能也有着显著

脐带干细胞综述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 S )是来源于发育早期中胚层 的一类多能干细胞[1-5],MSC S 由于它的自我更新和多项分化潜能,而具有巨大的 治疗价值 ,日益受到关注。MSC S 有以下特点:(1)多向分化潜能,在适当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肌细胞[2]、成骨细胞[3、4]、脂肪细胞、神经细胞[9]、肝细胞[6]、心肌细胞[10]和表皮细胞[11, 12];(2)通过分泌可溶性因子和转分化促进创面愈合;(3) 免疫调控功能,骨髓源(bone marrow )MSC S 表达MHC-I类分子,不表达MHC-II 类分子,不表达CD80、CD86、CD40等协同刺激分子,体外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内诱导免疫耐受[11, 15],在预防和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诱导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等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4)连续传代培养和冷冻保存后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用于组织工程和细胞替代治疗。1974年Friedenstein [16] 首先证明了骨髓中存在MSC S ,以后的研究证明MSC S 不仅存在于骨髓中,也存在 于其他一些组织与器官的间质中:如外周血[17],脐血[5],松质骨[1, 18],脂肪组织[1],滑膜[18]和脐带。在所有这些来源中,脐血(umbilical cord blood)和脐带(umbilical cord)是MSC S 最理想的来源,因为它们可以通过非侵入性手段容易获 得,并且病毒污染的风险低,还可冷冻保存后行自体移植。然而,脐血MSC的培养成功率不高[19, 23-24],Shetty 的研究认为只有6%,而脐带MSC的培养成功率可 达100%[25]。另外从脐血中分离MSC S ,就浪费了其中的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s,HSCs/HPCs) [26, 27],因此,脐带MSC S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UC-MSC S )就成 为重要来源。 一.概述 人脐带约40 g, 它的长度约60–65 cm, 足月脐带的平均直径约1.5 cm[28, 29]。脐带被覆着鳞状上皮,叫脐带上皮,是单层或复层结构,这层上皮由羊膜延续过来[30, 31]。脐带的内部是两根动脉和一根静脉,血管之间是粘液样的结缔组织,叫做沃顿胶质,充当血管外膜的功能。脐带中无毛细血管和淋巴系统。沃顿胶质的网状系统是糖蛋白微纤维和胶原纤维。沃顿胶质中最多的葡萄糖胺聚糖是透明质酸,它是包绕在成纤维样细胞和胶原纤维周围的并维持脐带形状的水合凝胶,使脐带免受挤压。沃顿胶质的基质细胞是成纤维样细胞[32],这种中间丝蛋白表达于间充质来源的细胞如成纤维细胞的,而不表达于平滑肌细胞。共表达波形蛋白和索蛋白提示这些细胞本质上肌纤维母细胞。 脐带基质细胞也是一种具有多能干细胞特点的细胞,具有多项分化潜能,其 形态和生物学特点与骨髓源性MSC S 相似[5, 20, 21, 38, 46],但脐带MSC S 更原始,是介 于成体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之间的一种干细胞,表达Oct-4, Sox-2和Nanog等多

复合材料综述

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 付鹏,郝旭暖,高亚红,谷玉丹,陈焕铭 (宁夏大学物理电气信息工程学院,银川750021) 摘要综述了国内外在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展望了 国内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应用 Development and Future Applications of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Fabrication Technique FU Peng, HAO Xunuan, GAO Yahong, GU Yudan, CHEN Huanming (School of Physics & Electric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21) Abstract Recent development and future applications of metal matrix compositesfabrication technique are reviewed and some pro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in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at home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metal-based ceramic composites, fabrication technique, applications 前言:现代高技术的发展对材料的性能日益提高,单料已很难满足对性能的综合要求,材料的复合化是材料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陶瓷的高强度、高硬度、高弹性模量以及热化学性稳定等优异性能是其主要特点,但陶瓷所固有的脆性限制着其应用范围及使用可靠性[1—3]。因此,改善陶瓷的室温韧性与断裂韧性,提高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一直是现代陶瓷研究的热点。与陶瓷基复合材料相比,通常金属基复合材料兼有陶瓷的高强度、耐高温、抗氧化特性,又具有金属的塑性和抗冲击性能,应用范围更广,诸如摩擦磨损类材料、航空航天结构件、耐高温结构件、汽车构件、抗弹防护材料等。 1 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 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是20世纪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目前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按增强体的形式可分为非连续体增强(如颗粒增强、短纤维与晶须增强)、连续纤维增强(如石墨纤维、碳化硅纤维、氧化铝纤维等)[4—6]。实际制备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基体金属与增强体陶瓷之间的物性参数匹配之外,液态金属与陶瓷间的浸润性能则往往限制了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的品种。目前,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粉末冶金法 粉末冶金法制备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即把陶瓷增强体粉末与金属粉末充分混合均匀后进行冷压烧结、热压烧结或者热等静压,对于一些易于氧化的金属,烧结时通入惰性保护气体进行气氛烧结。颗粒增强、短纤维及晶须增强的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通常采用此种方法,其主要优点是可以通过控制粉末颗粒的尺寸来实现相应的力学性能,而且,粉末冶金法制造机械零件是一种终成型工艺,可以大量减少机加工量,节约原材料,但粉末冶金法的生产成本并不比熔炼法低[7]。 1.2 熔体搅拌法 熔体搅拌法是将制备好的陶瓷增强体颗粒或晶须逐步混合入机械或电磁搅拌的液态或半

干细胞研究进展综述

干细胞研究进展(综述) Advances in the research of stem cells(LR) 【摘要】:干细胞是人体及其各种组织细胞的最初来源,具有高度自我复制、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干细胞技术是生物技术领域最具有发展前景和后劲的前沿技术,其已成为世界高新技术的新亮点,势将导致一场医学和生物学革命。干细胞研究正在向现代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各个领域交叉渗透,干细胞技术也从一种实验室概念逐渐转变成能够看得见的现实。干细胞研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成为生命科学中的热点。本文对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干细胞的研究现况作一综述。 【关键词】:干细胞因子帕金森病神经干细胞糖尿病 ABSTRACT:Stem cells are the body and cells of various tissues of origin, has high self replication, high proliferation and multilineage differentiation potential. Stem cell technology is the field of biotechnology has the most 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potential of cutting-edge technology, it has become a new bright spot in the world of high-tech, will lead to a revolution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The research of stem cell is to modern life science and medical fields intersection, stem cell technology from a laboratory concept gradually transformed to be able to see the reality. Stem cell research as a new discipline has become the hotspot of life science. Based on the domestic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on stem cell research summarizes. Keywords:Stem cell factor Parkinson disease Neural stem cells Diabetes mellitus 干细胞技术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能再造一种全新的、正常的甚至更年轻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由此人们可以用自身或他人的干细胞和干细胞衍生组织、器官替代病变或衰老的组织、器官,并可以广泛涉及用于治疗传统医学方法难以医治的多种顽症。 干细胞研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干细胞生物学研究与应用几乎涉及所有的生命科学和生物 医学领域。 一、目前干细胞的主要研究热点

粉末冶金 试题

试题 1 、碳还原法制取铁粉的过程机理是什么?影响铁粉还原过程和铁粉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2 、制取铁粉的主要还原方法有哪些?比较其优缺点。 3 、发展复合型铁粉的意义何在? 4 、还原法制取钨粉的过程机理是什么?影响钨粉粒度的因素有哪些? 5 、作为还原钨粉的原料,蓝钨比三氧化钨有什么优越性,其主要工艺特点是什么? 6 、试举出还原 - 化合法的应用范围。 7 、试举出气相沉积法的应用范围。 8 、试举出液相沉淀法的应用范围。 9 、水溶液电解法的成粉条件是什么?与电解精炼有什么异同? 10 、影响电解铜粉粒度的因素有哪些? 11 、电解法可生产哪些金属粉末?为什么? 12 、金属液气体雾化过程的机理是什么?影响雾化粉末粒度、成分的因素有哪些? 13 、离心雾化法有什么特点? 14 、快速冷凝技术的特点是什么?快速冷凝技术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5 、雾化法可生产哪些金属粉末?为什么? 16 、有哪些方法可生产铁粉?比较各方法的优缺点。 17 、从技术上、经济上比较生产金属粉末的三大类方法:还原法,雾化法和电解法。 18 、试论述超细粉末的前景及应用。 19、粉末颗粒有哪几种聚集形式?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 20、氢损法测定金属粉末的氧含量的原理是什么?该方法适用于怎样的金属?为什么说它测定的一般不是全部氧含量? 21、什么叫当量球直径?今假定有一边为 1 m 的立方体颗粒,试计算它的当量球体积直径和当量球表面直径各是多少? 22、假定某一不规则形状颗粒的投影面积为 A ,表面积为 S ,体积为 V ,请分别导出与该颗粒具有相等 A 、 S 和 V 的当量球投影面直径 D A ,当量球表面直径 D s 和当量球体积直径 D V 的具体表达式。 23、请解释为什么粉末的振实密度对松装密度的比值愈大时,粉末的流动性愈好?

人胚胎干细胞研究进展

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周进学号10170807 【摘要】干细胞( Stem Cell)是一类具有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的早期未分化细胞。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 stem cells, ES细胞)是一种早期胚胎内细胞(inner cell mass, ICM)或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 PGC)经体外分化抑制培养,分离和克隆得到的具有发育全能性的高度未分化细胞。人类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是人类发育生物学研究的重大突破,揭示了人体发生发展奥秘的进程,可能为现代临床医疗模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现对人类胚胎干细胞的来源,建系、生物学特性、应用前景及所涉及的伦理学问题作一综述。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克隆;伦理学,医学;综述 1、胚胎干细胞的概念 胚胎干细胞是从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内细胞团(ICM)或桑椹胚分离出来的、能在体外长期培养的、高度未分化的全能细胞系,可在适合的条件下分化为胎儿或成体的各种类型的组织细胞。 胚胎干细胞属全能干细胞。ESCs 这一名词因其来源于胚胎而得名, 但从研究角度来说, 其概念一直没有一个特殊的标准, 2001 年美国国立卫生院根据Austin Smith 对小鼠ESCs 的研究, 概括了ESCs 的一些基本特征, 对其概念提出了一系列标准[1]: ①、来源于内细胞团或囊胚上胚层; ②、能够无限地进行对称分裂并保持未分化状态( 长期自我更新) ; ③、显示并维持正常、完整( 二倍体) 和稳定的染色体核型; ④、全能的ESCs 能够分化成三个胚层( 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 来源的所有细胞类型;⑤、在发育过程中能整合到所有胚胎组织中( 体外经长期培养的小鼠ESCs, 被植入另一胚胎形成嵌合体动物后, 仍能产生所有组织) ; ⑥、具有能克隆形成胚胎细胞系的能力, 并能产生卵子或精子细胞; ⑦、基因克隆, 即一个单一的ESCs 能产生一群具有相同遗传特性的细胞( 克隆) , 这些细胞有着与亲代细胞

柴油机连杆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柴油机连杆加工工艺分析 主要说的是关于传统工艺连杆加工中影响其精度的主要参数和连杆加工工艺路线,连杆加工工艺的分析和改进,以及连杆加工工艺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反映连杆精度的参数主要有五个:(1).连杆大端中心面和小端中心面相对于连杆身中心面的对称(2).连杆大小头孔中心距尺寸精度(3).连杆大小头孔平行度;(4).连杆大小头孔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5).连杆大头螺栓孔与接合面的垂直度。 传统加工路线: 连杆工艺设计注意问题: 工序安排

定位基准: 夹具使用 二.发动机连杆的粉末锻造 主要介绍粉末锻造工艺的技术特点、制造工艺流程、主要制造工艺参数、主要生产工序及工艺参数等;国外采用连杆胀断工艺的公司有哪些 1.特点:粉末冶金烧结件作锻造毛坯可一次锻造成形,无飞边,节省加工工时和设备。具有粉末冶金和机械精锻的优点。粉末锻造可实现烧结材料的高密度化,是材料具有高强度和无明显各向异性。a.避免不必要的机械加工,如模锻连杆早热处理前需要经过几到机加工,而粉锻连杆仅需一道机加工。b.质量偏差小,模锻3%-5%,粉锻连杆仅0.5%。c.疲劳轻度高d.零件致密、轻量,密度≥7.8g/cm3,形状及尺寸经一次性锻造即可达到最终产品要求。e.节约能源50%,节约材料40%,有利于环境保护。 2.制造工艺流程: 预合金钢粉→配料机混料→压制成预制坯→烧结成锻坯→快速送入预热的锻模→致密化闭模锻造→锻件脱模→在可控气氛中冷至室温→热处 理→喷丸强化 3.原料参数:德国宝马生产V8发动机连杆所用预合金钢粉成分为w(Mn)=0.3%~0.4%、w(Cr)=0.1%%~0.25%、w(Ni)=0.2%%~0.3%、w(Mo)=0.25%~0.35、w(C)=0.6%,其余为Fe. 4.主要工艺参数: a.配料及混料经配料计算和准确称取粉重后置于混料机混合20—30分钟至分布均匀; b.压制预制坯要对预制坯的设计应合理,对其密度、质量、质量变化和尺寸要求精确控制,避免过负荷损坏模具; c.烧结预制坯在通有还原保护气体的专用烧结炉中进行,烧结温度1120—1130℃,至完全合金化,后移至无氧化性气体的温饱炉中于1000℃左右保温;

粉末冶金原理重点

装球量:球磨筒内磨球的数量。 球料比:磨球与磨料的质量比电流效率:一定电量电解出的产物的实际质量与通过同样电量理论上应电解出的产物质量之比,用公式表示为n i=M/ (qlt)x 100% 粒度分布:指不同粒径的的颗粒在粉末总质量中所占的百分数,可以用某种统计分布曲线或统计分布函数描述。 松装密度:粉末在规定条件下自然填充容器时,单位体积内粉末的质量,单位为 g/cm3。 振实密度:在规定条件下,粉末受敲打或振动填充规定容器时单位体积的粉末质量。单颗粒:晶粒或多晶粒聚集,粉末中能分开并独立存在的最小实体。 一次颗粒:最先形成的不可以独立存在的颗粒,它只有聚集成二次颗粒时才能独立存在。 二次颗粒:由两个以上的一次颗粒结合而又不易分离的能独立存在的聚集颗粒称为二次颗粒。 压缩性: 粉末被压紧的能力 成形性: 粉末压制后,压坯保持既定形状的能力 净压力: 单元系烧结:纯金属、固定化学成分的化合物和均匀固溶体的粉末烧结体系,是一种简单形式的固相烧结。 多元系固相烧结:由两种以上组元(元素、化合物、合金、固溶体)在固相线以下烧结的过程。 气氛的碳势:某一含碳量的材料在某种气氛烧结时既不渗碳也不脱碳,以材料中碳含量表示气氛中的碳势。 活化烧结:系指能降低烧结活化能,是体系的烧结在较低的温度下以较快的速度进行,烧结体性能得以提高的烧结方法。 氢损值:金属粉末的试样在纯氢气中煅烧足够长时间,粉末中的氧被还原成了水蒸气,某些元素与氢气生成挥发性的化合物,与挥发性金属一同排除,测的试样粉末的相对质量损失,称为氢损。 液相烧结:烧结温度高于烧结体系低熔组分的熔点或共晶温度的多元系烧结过程,即烧结过程中出现液相的粉末烧结过程统称为液相烧结。 机械合金化是指金属或合金粉末在高能球磨机中通过粉末颗粒与磨球之间长时间激烈地冲击、碰撞,使粉末颗粒反复产生冷焊、断裂,导致粉末颗粒中原子扩散,从而获得合金化粉末的一种粉末制备技术。 热等静压:把粉末压坯或把装入特制容器内的粉末体在等静高压容器内同时施以高温和高压,使粉末体被压制和烧结成致密的零件或材料的过程 冷等静压:室温下,利用高压流体静压力直接作用在弹性模套内的粉末体的压制方法 1 、粉末制备的方法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1 物理化学法 1 还原法:碳还原法(铁粉)气体(氢和一氧化碳)还原法(W,Mo,Fe,Ni,Cu,Co 及其合金粉末) 金属热还原法(Ta,Nb,Ti,Zr,Th,U)-SHS自蔓延高温合成。 1.2还原-化合法:适合于金属碳化物、硼化物、硅化物、氮化物粉末 1.3化学气相沉积CVD 1.4物理气相沉积PVD或PCVD (复合粉)

纳米金属粉末制备方法综述

摘要纳米粉末具有特殊性质, 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制备纳米粉末的方法, 如机械法、物理法和化学法,和这些方法的原理、技术特点、研究进展和局限性。最后提出目前仍需解决的一些问题并对纳米金属粉末新的制备方法做出展望。 关键词纳米粉末;制备方法;机械法;物理法;化学法 一.绪论 超细粉末的概念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粉末的粒度一般要求小0.1um( 100nm),即在1~ 100nm间,故超细粉末又称作纳米粉末。由于纳米微粒本身的结构与常规材料不同,所以具有许多新奇的特性。比如纳米金属粉末就具有不同普通材料的光、电、磁、热力学和化学反应等方面的奇异性能, 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现已在国防、化工、轻工、航天、冶金等领域得到重要应用,因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80年代以来, 纳米粉末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已引起了各国政府及科学家的极大重视,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都将其列入发展高技术的计划中,投入了相当的人力和物力,例如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西欧各国的“尤里卡”计划、日本 1981 年开始实施的“高技术探索研究”计划以及我国的“863”计划,都列入了纳米材料的研究和开发。目前一些纳米粉末,如钛酸钡、氮化硅、氧化锆等已经实现了商品化。我国在纳米粉末研究方面起步较晚,80年代后期才开始比较系统的研制开发。近年来取得一些成效,特别是一些大学和研究所在理论研究和实验室规模中试水平上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总的说来,我国在这一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 仍有一定差距。本文将重点介绍目前已研究的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 二.方法综述 2.1机械法 机械法就是借助于机械力将大块金属破碎成所需粒径粉末的一种加工方法。按照机械力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机械冲击式粉碎法、气流磨粉碎法、球磨法和超声波粉碎法等。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还是球磨法和气流磨粉碎法,其优点是工艺简单、产量大,可以制备一些常规方法难以得到的高熔点金属和合金的超细纳米粉末。 2. 1. 1球磨法 球磨法主要分为滚动球法和振动球磨法。该方法利用了金属颗粒在不同的应变速率下因产生变形而破碎细化的机理。其优点是对物料的选择性不强,可连续操作,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干磨、湿磨,可以进行多种金属及合金的粉末制备。缺点是在粉末制备过程中分级比较困难。 2. 1. 2气流磨粉碎法 气流磨粉碎法是目前制备磁性材料粉末应用最广的方法。具体的工艺过程为:压缩气体经过特殊设计的喷嘴后,被加速为超音速气流,喷射到研磨机的中心研磨区,从而带动研磨区内的物料互相碰撞,使粉末粉碎变细;气流膨胀后随物料上升进入分级区,由涡轮式分级器分选出达到粒度的物料,其余粗粉返回研磨区继续研磨, 直至达到要求的粒度被分出为止。整个生产过程可以连续自动运行,并通过分级轮转速的调节来控制粉末粒径大小(平均粒度在3~ 8 μ m)。气流磨粉碎法适于大批量工业化生产,工艺成熟。缺点是在金属粉末的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连续不断的惰性气体或氮气作为压缩气源,耗气量较大;只适合脆性金属及合金的破碎制粉。

锰在粉末冶金材料中的应用

锰在粉末冶金材料中地应用 罗述东1 ,李祖德2 ,赵慕岳1 ,易健宏1 <1.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2.北京市粉末冶金研究所,) 摘要:锰是重要地工业原料,在粉末冶金材料中有广泛应用.该文概述锰在烧结钢、阻尼合金、铝合金、钛铝合金、钨基重合金、硬质合金等材料中地应用情况.可以预期,在提高粉末冶金材料性能与开发粉末冶金新材料地领域中,锰将具有广阔地应用前景. 1. 引言 元素锰地原子序数为25,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ⅦB族,属于过渡族金属.金属锰密度7.43 g/cm3,性硬而脆,莫氏硬度5~6,致密块状金属锰表面为银白色,粉末呈灰色[1,2].锰元素在地壳中地含量约

0.085%,在已知元素中占第十五位,在重金属中仅次于铁而居第二位[3].锰资源丰富,价格便宜. 元素锰早在1774年就被发现,但是,在钢铁工业中地重要作用直到1856年发明底吹酸性转炉,以及1864年发明平炉炼钢法之后,才为人们所认识.现在,锰作为有效而廉价地合金化元素,已成为钢铁工业中不可缺少地重要原料.约90%锰消耗于钢铁工业,用量仅次于铁,其余10%消耗于有色金属冶金、化工、电子、电池、农业等部门[4,5]. 锰及其化合物是生产粉末冶金材料地常用原料.Benesovsky 和Kieffer于1950年首先认识到锰在粉末冶金材料中地重要性.此后,锰在粉末冶金工业中地应用逐渐扩大.通过开发母合金技术和预合金技术,开发了含锰系列地高强度烧结钢.并且,在其它粉末冶金材料中作为主要组元或添加组元,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锰在粉末冶金材料中地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2. 锰在高强度烧结钢中用作合金元素 锰溶于铁素体中所产生地固溶强化作用,优于许多合金元素<强化作用递增次序:Cr<W<V<Mo<Ni<Mn<Si<P).利用这一特性,传统冶金工业生产了许多含锰地高强度低合金钢牌号.粉末冶金工作者借鉴这一经验,以锰作为添加剂开发出多种高强度烧结钢系列.例如,按ISO5755: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