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数据表教学设计
创建数据图表教学设计
![创建数据图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4f912e002d276a201292e2e.png)
《创建数据图表》教学设计
何赛平一、学习内容的确定
本章第五节数据图表制作分为建立图表及编辑图表分为两个课时讲授。
本课题知识点——用Excel生成图表为第一课时内容。
二、学习对象的分析
学生已经熟悉了数据表格的录入、编辑,对数据的简单处理,理解了电子表格的含义和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学会用图表分析数据。
三、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利用图表导向生成图表的四个基本步骤,用图表表现数据。
(2)理解图表表达数据的优越和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探索,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四、学习重点
利用图表向导生成图表以表现数据。
五、学习难点
1、选定用于制作图表的区域(数据源数据的选择);
2、生成图表时系列产生在行、列的区别;
3、图表放置位置的选择。
六、学习方法的选择
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探究
七、学习过程设计。
《创建数据表》教学设计
![《创建数据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81f28cb2af90242a895e5fd.png)
《创建数据表》教学设计
三、学习环境选择
1.学习环境选择(c)
A.简易多媒体教室
B.交互式电子白板
C.网络教室
D.移动学习环境
四、流程规划与活动设计(描述整体教学环节规划,按顺序说明每一环节中教学内容、呈现
方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等)
教学环节知呈教师
活动现方
式(如图
片/视频
等)识点
与教学内
容
一、初始
excel
Excel窗
口界面的
介绍
视频教师播放
excel简介视
频,和同学们
一起“填空”。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与效果
三、自动填充
学生仔细观察
教师演示,完
成作业
让学生了解
excel的快捷输
入方法
自动填充数据的方法微总结微课中
提到的自动填
充的方法,给
出“中国历届
夏季奥运会奖
牌情况表”图
片,大家一起
建立excel表
格课视频。
第13课 创建数据表 教案
![第13课 创建数据表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7e410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7.png)
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13课创建数据表教学设计
下拖动“填充柄”,放开时会出现什么现象?师:在结束本节课的学习之后,大家来总结一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1、你认识了什么软件?2、你Excel中学会了哪些操作?
生:结合自己本节课所学知识,回答自己学到了哪些内容(回答不全时可请其他同学做适当补充)教师结合同学的回答再次总结本课:这节课我们认识到了EXCEL在数据处理方面的强大功能,不但会打开它,还认识了它的窗口界面,并学会了EXCEL中最有用的方法:自动填充。
数、偶数、有
规律的数字的
自动填充。
的重点也是难
点,通过教师演
示、学生自身探
索、教师再讲解
演示,达到学生
突破难点的目
的,由于自动填
充的广泛适用
性,也激发了学
生不断探索的兴
趣。
布置作业 1.创建一张班级同学的信息表,包括姓名、出生年月、身高、体重、生肖、爱好等数据。
2.工作表中的行数、列数有限制吗?课下小组合作
完成作业。
锻炼小组间的明
确分工、合作探
究能力。
课堂小结学生汇报、总结各组汇报总
结,其他小组
成员做补充。
通过学生自身的复述,最大的程度的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
1.2j建立数据表教案
![1.2j建立数据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db9022c5da50e2524d7fcf.png)
3、基本概念
(1)、工作表区及工作簿
Excel的菜单栏、工具按钮等部分与World等应用程序很相似,在Excel中工作表区看上去就是若干张等待填写的空白表格,这些表格被称为工作表;每个工作表以工作表标签命名;
每个Excel文件可以由多个工作表组成。
通常Excel文件被称为工作簿,
(4)格式设置
执行“格式”→“单元格”命令,设置单元格格式
①、标题居中
单击A1单元格,在选中该单元格的情况下,按住鼠标左键拖动至E1单元格,选中整片相邻的单元格(区域,表为:A1:E1),执行相关命令,如下图
②、添加边框
选择区域后,执行“格式”--“单元格”命令,打开“单元格格式”。
教学设计 创建数据表
![教学设计 创建数据表](https://img.taocdn.com/s3/m/adc7ce9d6bec0975f465e28b.png)
第十三课《创建数据表》合理作息,健康成长——昆阳学区团队【教材分析】《创建数据表》是新教材七上第三单元《数据处理与应用》的第一课,在这一单元中主要是学习利用EXCEL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功能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创建数据表,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主要功能。
能够在工作表中输入和修改数据,掌握自动填充数据的基本方法与技巧,从而体验Excel的表格数据处理功能。
由于是开篇课,因此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知识、技能的掌握显得尤其重要。
【学情分析】Excel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内容,在小学阶段并没有接触到,在平常实践中,学生对Excel接触不多,给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
但是有一个有利条件是,学生虽然用的不多,但会经常看到,如老师向同学们展示成绩分析情况、奥运奖牌榜等。
因此学生对Excel会有一个初步的概念,知道电子表格在数据处理与分析上相对学过的软件存在优势,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动力。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能够指出Excel 工作窗口特有的组成部分,理解工作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的关系。
2、在创建数据表的过程中,能够根据需要在工作表中输入、修改和自动填充数据。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探究等活动过程,学会在Excel中正确、高效地输入相关数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创建数据表,初步体验 Excel数据处理的能力,从中感悟健康的身体需要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锻炼时间、活动时间。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需要创建一张数据表,Excel的自动填充教学难点: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并创建相应的数据表及分析数据。
【教学准备】Excel任务表,教学辅助网站。
【教学过程】。
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 第十三课 创建数据表 教学设计 (2)
![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 第十三课 创建数据表 教学设计 (2)](https://img.taocdn.com/s3/m/cbe50dd9aa00b52acfc7ca4c.png)
第十三课创建数据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Excel在数据处理方面的强大功能;2.熟悉Excel的窗口界面,理解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的概念,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3.能进行数据的输入,会使用“自动填充”,体会其便捷性,初步了解其原理。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学教材P55、做VB小游戏熟悉窗口界面,理解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2.通过对日历数据的输入、师生的示范操作与解析,掌握填充柄的使用技巧,学会自动填充功能,初步了解其操作原理。
3.通过自学“自定义序列”的微视频,掌握自定义序列快速填充数据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日历的制作让学生感受Excel的强大功能,体验自动填充功能的快捷,激发学生学习Excel 的兴趣。
2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既具有小学生的“童真”又具有初中生的“成熟”,说他们童真是因为他们在课堂上还能够像小学阶段一样活泼好动、发言积极,说他们成熟是因为他们又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动手、探究问题的能力。
他们尽管是第一次正式学习Excel软件,但对它并不是“很陌生”。
基于学生的Word基础和个性特点,本课主张教师搭建脚手架(学案、微视频、VB游戏程序等)让学生迁移“已学经验”进行自主探究、尝试解决式的学习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之间的关系,自动填充操作技巧【教学难点】自动填充的技巧、自定义序列设置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初次见面产生“兴趣”师口述并用PPT显示(配乐):“写作业的时候,日子从笔尖上过去;玩耍的时候,日子从笑声中过去;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屏幕上过去;聊天的时候,日子从嘴边过去,日子总过得这么匆匆。
但是翻开精美的日历,总有一些日子让我们期待!”师口述并用PPT显示:同学们,下面这些日子你期待吗?今天离圣诞节还有几天?离元旦还有几天?离寒假还有几天? ……大家能一下子说出来吗?学生们有的在口算,有的在用笔算,有的在用计算机里的计算器算……师:同学们真聪明,都在想办法寻找答案,但是需要大量的时间。
教案浙江版新课程信息技术七上第13课_创建数据表
![教案浙江版新课程信息技术七上第13课_创建数据表](https://img.taocdn.com/s3/m/1e13a009af1ffc4ffe47ac8b.png)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实际感觉等方法认识电子表格,提高学习电子表格的兴趣
2、以讲授,探究引导等方面,进行常规知识的学习
3、以任务驱动,来进行技能的学习
4、以简答题进行知识的巩固及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电子表格对学习生活的影响
2、激发学生对数据处理强烈的求知欲,养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教案浙江版新课程信息技术七上第13课_创建数据表
课题名称
创建
1课时
教学
内容
分析
《创建数据表》是新编教材的第三单元的第1节内容。本节课是在刚学习了第二单元Office系列软件成员之一的Word的基础上的,在操作习惯、窗口界面上Excel与Word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在学习了Word的表格制作后,拓展电子表格的自动化功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电脑处理数据的便利性及其强大的功能。因此本节课是两大单元的链接点,从教材地位上分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此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电脑处理数据的强大能力,从而为以后的生活中用电脑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任务点评,让学生了解自己任务的正确性
教学环境
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室、广播教学系统、多媒体课件
资源准备:学件(网页)、任务电子表格、示范电子表格、Word表格
教学重点
根据需要创建一张数据表
教学难点
自动填充数据
教学策略
一、创建情境,以学生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普及时,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三、任务驱动、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学习任务中,自己思考,主动探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展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组织、引导、协调、控制作用,创建自我探究的学习平台。
第十三课创建数据表教学设计(4)
![第十三课创建数据表教学设计(4)](https://img.taocdn.com/s3/m/2aa7148aa26925c52dc5bf15.png)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第十三建数据表教课1教课目知和技术:1、能指出Excel 工作窗口独有的成部分,理解工作工作簿、工作表、元格的关系。
2、在建数据表的程中,能依据需要在工作表中入、改正和自填凑数据。
感情目:1、自填补的操作培育了学生行极思虑和主自学的。
2、培育极主手践的美好梦想,增添学生学的成功感和足感。
2学情剖析Excel 学生来是一个新的内容,在小学段并无接触到,在平时践中,学生Excel接触不多,学来必定的度。
可是有一个有益条件是,学生然用的不多,但会常看到,如老向同学展现成剖析状况、奥运牌榜等。
所以学生Excel 会有一个初步的观点,知道子表格在数据理与剖析上相学的件存在,也学生供给了一个很好的学力。
21 世纪教育网版权全部3 重点点教材重点:掌握工作薄、工作表、元格的观点;建工作表教材点:自填凑数据的操作技巧4 教课程活 1【入】入屏幕广播展现几当日布的当地空气量、PM2.5 的片:好了,片播放完了,哪个同学能够大家些了然怎一个社会的啊?学生:空气量、PM2.5 、染⋯⋯:不,通上述的片我得了今日的空气数据。
老用了一段我里的空气数据广播准好的片文件。
:大家得保留数据合理?方便?学生:不方便,太多了⋯⋯:今日老就大家来化繁,些信息便于看、比。
意:通社会点,希望提起学生的趣,以便能迅速的入到下一内容的学中。
活动 2【解说】初识Excel师:请同学们翻开“讲堂练习.xlsx文”件,自学课本P55 页的内容,掌握工作表、单元格名称等有关知识,熟习Excel 界面。
21教育网学生:操作工作簿,依据课本内容熟习Excel 的界面教师随机抽取同学回答以下问题:目前工作簿有几个工作表?D4 单元格位于哪行哪列?目前的活动单元格是哪一个?设计企图:经过学生自学、操作并回答下列问题,让学生迅速掌握Excel 操作中常用的几个名词,方便后边的解说。
师:大家对Excel 的界面都掌握的不错,那接下来我们就来试一试成立一个工作表,让我们把以前看过的图片信息输入到对应的单元格中。
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 第十三课 创建数据表 教学设计
![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 第十三课 创建数据表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92a1934cfc789eb172dc84c.png)
第十三课创建数据表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创建数据表》课程是浙江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
Excel表格是微软office办公软件中重要的一个成员,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功能,认识Excel,认识工作簿、工作表,通过完善表格数据学会在Excel中输入与修改数据。
新教材改版以后,Excel相关内容从八年级教材转移到了七年上册。
虽然前有第二单元Word相关内容作为基础,方便认识和知识迁移,但学生对excel的认识从未有过,不可否认,excel学习对学生在认知和操作层面,特别是逻辑理解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由于是第一课,教学内容上的难度不宜过高,在教学设计时主要是针对实际问题的输入过程,了解并熟悉Excel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2、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
作为00后出生的一代,学生家庭电脑的普及率非常的高,绝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阶段系统学习了相应年级的信息技术内容。
但从学期初的调查来看,很多内容都记忆十分模糊。
整体七年级的学生非常的活泼,乐于探究和尝试,但往往又存在依赖老师讲解,“拨一拨动一动”的矛盾心理。
因此要在课堂上尽量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明确任务是什么,让他们能自主一步一步往下探究。
上一个单元中较为系统的学习了微软office办公软件中的Word,因此在Excel的界面介绍不需花费过多的时间,只让学生有个大概的了解即可,每一部分具体如何使用可在以后的教学中碰到一处讲解一处。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们积极主动动手实践的美好愿望,增加学生学习的成功感和满足感。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Excel在数据处理方面的强大功能2、Excel窗口界面的介绍3、工作薄、工作表、单元格的区别4、在工作中能使用“自动填充”5、在Excel中能进行数据输入及修改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实际感觉等方法认识电子表格,提高学习电子表格的兴趣2、以讲授,探究引导等方面,进行常规知识的学习3、以任务驱动,来进行技能的学习4、以简答题进行知识的巩固及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电子表格对学习生活的影响2、通过创建数据表,初步体验Excel数据处理的能力,从中感悟保护环境、防止空气污染的重要性。
浙教版 信息技术七年级上 第十三课 创建数据表 教案设计
![浙教版 信息技术七年级上 第十三课 创建数据表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e45554eb4daa58da0114ac2.png)
第十三课创建数据表一.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能够指出Excel 工作窗口特有的组成部分,理解工作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的关系。
2、在创建数据表的过程中,能够根据需要在工作表中输入、修改和自动填充数据。
情感目标:1、自动填充的操作培养了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和主动自学的习惯。
2、培养积极主动动手实践的美好愿望,增加学生学习的成功感和满足感。
二.重点难点教材重点:掌握工作薄、工作表、单元格的概念;创建工作表教材难点:自动填充数据的操作技巧三.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屏幕广播展示几张当天发布的本地空气质量、PM2.5的图片师:好了,图片播放完了,哪个同学可以给大家讲讲这些图说明了怎样一个社会问题的啊?学生:空气质量、PM2.5、污染……师:不错,通过上述的图片我们获得了今天的空气数据。
老师用记录了一段时间我们这里的空气数据广播准好的图片文件夹。
师:大家觉得这样保存数据合理吗?方便吗?学生:不方便,太多了……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来化繁为简,让这些信息便于查看、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社会热点问题,希望提起学生的兴趣,以便能快速的进入到下一内容的学习中。
活动2【讲授】初识Excel师:请同学们打开“课堂练习.xlsx”文件,自学课本P55页的内容,掌握工作表、单元格名称等相关知识,熟悉Excel界面。
学生:操作工作簿,根据课本内容熟悉Excel的界面教师随机抽取同学回答如下问题:当前工作簿有几个工作表?D4单元格位于哪行哪列?当前的活动单元格是哪一个?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学、操作并回答问题,让学生快速掌握Excel操作中常用的几个名词,方便后面的讲解。
师:大家对Excel的界面都掌握的不错,那接下来我们就来试试建立一个工作表,让我们把之前看过的图片信息输入到对应的单元格中。
师:请同学们切换到“试一试”工作表,把表中这几天来空气质量数据填入对应的单元格中,由于这个表格是昨天老师完成的,所以少了今天这一行对应的日期与星期,请同学们顺便帮老师补上。
创建数据表教案
![创建数据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8d1f69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d.png)
创建数据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据表的概念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数据表的创建方法。
3. 让学生学会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表的创建和管理。
二、教学内容1. 数据表的概念和作用2. 数据表的创建方法3. 数据表的结构和属性4. 数据表的数据类型5. 数据表的约束和索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数据表的创建方法2. 数据表的结构和属性3. 数据表的数据类型4. 数据表的约束和索引四、教学准备1. 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2. 教学PPT或黑板3. 教学案例或实例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数据表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数据表的创建方法,包括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设计视图和查询视图创建数据表。
3. 案例演示: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创建一个数据表,并讲解数据表的结构和属性。
4. 知识拓展:讲解数据表的数据类型,包括字符类型、数值类型、日期和时间类型等。
5. 练习巩固:让学生动手实践,尝试创建一个数据表,并设置相应的结构和属性。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数据表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能掌握数据表的创建方法。
3. 学生能了解数据表的结构和属性。
4. 学生能掌握数据表的数据类型。
5. 学生能了解数据表的约束和索引。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数据表的约束和索引的应用场景,分享各自的见解。
2. 课堂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探讨数据表的创建和管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 课后实践: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实际操作创建一个具有复杂约束和索引的数据表。
七、教学策略1. 案例教学: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数据表的创建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问题驱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逐步讲解数据表的创建和管理方法,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数据表的概念、结构和创建方法等理论知识。
七上第13课《创建数据表》教学设计
![七上第13课《创建数据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55c6f134b35eefdc8d333c1.png)
第十三课《创建数据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创建数据表》是浙教版新教材七上第三单元《数据处理与应用》的第一课,在这一单元中主要是学习利用Excel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功能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创建数据表,学习Excel的界面组成,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功能,能够在工作表中输入和修改数据,掌握自动填充数据的基本方法与技巧,从而体验Excel的表格数据处理功能。
二、学情分析Excel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内容,在小学阶段并没有接触到,在平时实践中,学生也不太有接触。
不过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学习过表格及在Word中插入过图表,所以学生对Excel表也不是一无所知的。
有鉴于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零食与健康”为先导,将Word、PowerPoint作为知识迁移,设计一系列的任务情境,通过自主学习探究、集中反馈、小结交流等方法,解决创建数据表与自动填充的技能点,并将其应用于设计合理的零食安排表中,为生活所服务,体现学以致用。
三、教学目标1. 通过“导学网”自主学习和案例分析,认识界面各组成成分,知道单元格、工作簿、工作表之间的关系。
2. 通过创建第一张工作表,能够将网上获取的数据复制到电子表格中,并能适当修改数据。
3. 通过自主探究和教师指导,掌握自动填充数据的两种方法,能感受其方便快捷。
4. 通过设计一周零食计划表,能够根据需要添加和修改电子表格中的数据,领悟合理安排零食的重要性。
重点:从网络中获取数据来创建工作表;根据需要输入和修改数据。
教师自制“导学网”,将知识点融于任务学习中,让学生经历一个从网上得到信息,并能正确获取信息的过程,落实知识点,并通过集中反馈交流来提炼知识点与技能点。
难点:自动填充的操作技巧与应用体会建立学习的脚手架,在“导学网”中提供教程,,让学生先尝试探索,对自动填充有个初步认识,再通过交流反馈得出自动填充操作的技术技巧,让学生说说应用后的心得体会。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创建数据表》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创建数据表》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b8b5c72e53a580217fcfe8f.png)
PPT 课件、练习素材:创建表格的资料源.txt、任 教学策略选 务一:请修改 A 列的列宽为 15.xls、任务二:请删除
择与设计 A2 单元格内容中的问号.xls、例子:里约奥运会奖牌 榜.xls、节日倒计时.xls。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激发兴趣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展示设计好的“节日倒计时.xls”。
按课件图示及要求完成文件的保存。
1、通过分析文字资料及观看教师演示,完成初始 表格的创建。学生操作约 8 分钟。
2、完善初始表中单元格格式的设置,包括表标题 行及其它边框线的设置。
3、根据老师讲解,自主探究完成完成“请修改 A 列的列宽为 15.xls”
4、根据老师讲解,自主探究完成完成“请删除 A2 单元格内容中的问号.xls”。
板书设计 创建数据表 1、数据处理软件:Excel 2、工作薄工作表单元格 ||| 作文本页格 3、数据录入的方式:手工输入、复制及粘贴
课例研究综
本节课内容较难,学生也不怎么能够很好的掌握什
述
么叫单元格,什么叫活动单元格!总体来说学生的反应
和接受能力还是很客观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回答问题
也敢于自己动手操作。
功能,能进一步体验到 Excel 数据处理的便利性。本课
作为第三单元的起始课,既“链接”第二单元的《表格
教材分析 的应用》,又开启了 Excel 学习的新视界。在本课中,
学生将首次尝试在 Excel 中创建数据表,根据需要在工
作表中输入数据、编辑修改数据和设置格式,在实际操
作中体验数据输入的方法与技巧,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
下面这些日子你们期待吗?今天离圣诞节还有几
天?离元旦还有几天?离春节还有几天?离你的生日
第十三课 创建数据表 教学设计(表格式)
![第十三课 创建数据表 教学设计(表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ca840c93aa00b52acfc7caa5.png)
课题第十三课创建数据表设计意图以大部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情景进行导入,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Excel软件窗口的基本组成,理解Excel软件的工作簿、工作表、行、列和单元格的概念。
在针对实际问题的输入过程中掌握Excel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目标1. 能够指出Excel工作窗口特有的组成部分。
能准确区分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
2. 在创建数据表的过程中,能够根据需要在工作表中输入、修改和自动填充数据。
3. 初步体验Excel软件的电子表格功能,增强信息意识,提高数据获取能力。
重难点重点:尝试创建一张数据表难点:自动填充数据课前准备范例表格;PPT课件;导学稿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游戏导入小游戏:加法运算,随机叫几位同学起来,报出五位数的数字,最后算总和。
乘法运算,随机叫几位同学起来,报出两位数的数字,最后算积。
(利用EXCEL快速算出)问:你们用过这款软件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Excel。
情景设置:同学们,进入初中已经半学期了,你感觉小学生活和初中生活给你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列出表格,让学生快速算出百分比算一算学习时间多了,锻炼时间少了,睡眠时间少了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入,用趣味计算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学习Excel的兴趣。
二、新授1、初识Excel软件1)自主探究练习一:打开“课堂练习.xls”文件,通过看书和对照软件,了解Excel的界面特点和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概念。
2)思考1、黄色单元格的地址是多少?2、绿色单元格可以这么表示吧?2、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练习二:在“练一练”工作表中,制作出你自己一周作息时间表。
学生看书,自学完成课堂练习.xls考一考内容。
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Excel软件窗口的基本组成,理解Excel软件的工作簿、工作表、行、列和单元格的概念。
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 第十三课 创建数据表 教学设计 (2)
![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 第十三课 创建数据表 教学设计 (2)](https://img.taocdn.com/s3/m/cbe50dd9aa00b52acfc7ca4c.png)
第十三课创建数据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Excel在数据处理方面的强大功能;2.熟悉Excel的窗口界面,理解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的概念,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3.能进行数据的输入,会使用“自动填充”,体会其便捷性,初步了解其原理。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学教材P55、做VB小游戏熟悉窗口界面,理解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2.通过对日历数据的输入、师生的示范操作与解析,掌握填充柄的使用技巧,学会自动填充功能,初步了解其操作原理。
3.通过自学“自定义序列”的微视频,掌握自定义序列快速填充数据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日历的制作让学生感受Excel的强大功能,体验自动填充功能的快捷,激发学生学习Excel 的兴趣。
2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既具有小学生的“童真”又具有初中生的“成熟”,说他们童真是因为他们在课堂上还能够像小学阶段一样活泼好动、发言积极,说他们成熟是因为他们又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动手、探究问题的能力。
他们尽管是第一次正式学习Excel软件,但对它并不是“很陌生”。
基于学生的Word基础和个性特点,本课主张教师搭建脚手架(学案、微视频、VB游戏程序等)让学生迁移“已学经验”进行自主探究、尝试解决式的学习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之间的关系,自动填充操作技巧【教学难点】自动填充的技巧、自定义序列设置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初次见面产生“兴趣”师口述并用PPT显示(配乐):“写作业的时候,日子从笔尖上过去;玩耍的时候,日子从笑声中过去;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屏幕上过去;聊天的时候,日子从嘴边过去,日子总过得这么匆匆。
但是翻开精美的日历,总有一些日子让我们期待!”师口述并用PPT显示:同学们,下面这些日子你期待吗?今天离圣诞节还有几天?离元旦还有几天?离寒假还有几天? ……大家能一下子说出来吗?学生们有的在口算,有的在用笔算,有的在用计算机里的计算器算……师:同学们真聪明,都在想办法寻找答案,但是需要大量的时间。
(完整版)创建数据表教学设计
![(完整版)创建数据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b59cb6ac1c708a1284a44f9.png)
《创建数据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Excel窗口的界面和使用功能
2、了解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的概念
3、了解向电子表格输入数据的方法:
(1)能够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
(2)掌握自动填充数据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主题活动,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
2、围绕主题活动,收集、加工、管理数据;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excel的表格处理功能,培养自主探究学习意识,激发探究新知的兴趣,提高信息意识与信息获取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掌握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的概念。
2、数据的输入难点:自动填充的方法。
《活动八 创建数据图表》教学设计(2016闽教版教师用书)
![《活动八 创建数据图表》教学设计(2016闽教版教师用书)](https://img.taocdn.com/s3/m/5a191f0a561252d381eb6e54.png)
④思考:为什么要这样设置?
这样设置使主坐标轴上产生7条网格线,并与次坐标轴上的点相重合,便于观察。
⑤保存文件。
3、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学生可参考教材第91^93页的操作步骤。
4、师生共同总结操作方法。
5、小结:通过观察图表,我们可以很直观地发现:白天气温较高,相对湿度较低;夜间气温较低,相对湿度较高。
②应选取的数据区域是A2:G3,还是A2:F3?两者有何区别?试试看。
(2)请学生参考任务一活动主题二中的操作步骤,利用图表向导制作“中学生兴趣爱好”饼图,并保存文件。
(3)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4)提示学生简单估算一下各种兴趣爱好所占的比例,与所制作出的图表表示的比例是否相符?差别在哪里,为什么?
(4)饼图:侧重于表现部分与总体的比例关系,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据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4、提问:你想用柱形图和条形图分别表示什么样的数据信息?
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
倾
听老师讲解,思考,回答问题。
回答问题。
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对图表的构成以及特点有新的认识,便于以后学习修饰图表。
举具体的例子,由浅入深,让学生理解常用图表的特点,明确图表的适用范围,学会应用。
(2)使用图表表达数据信息有哪些特点?
(直观、形象、清晰)一
(3)大家以前学习过或者是粉到过的图表有哪些?
(柱形图、条形图、拼线图和饼图等)
3、课件显示课题:活动八 创建数据图表。
观看课件,回答问题。
明确学习任务。
情境引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小学阶段将饼图称作扇形图,条形图和柱形图都称为条形图,教师要加以适当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建数据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Excel窗口的界面和使用功能
2、了解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的概念
3、了解向电子表格输入数据的方法:
(1)能够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
(2)掌握自动填充数据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主题活动,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
2、围绕主题活动,收集、加工、管理数据;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excel的表格处理功能,培养自主探究学习意识,激发探究新知的兴趣,提高信息意识与信息获取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掌握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的概念。
2、数据的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