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清澈的溪水.布格缪勒Burgmuller(1806.12.4-1874.2.10) 原版 正谱 五线谱 钢琴谱.pdf
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Die
![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Die](https://img.taocdn.com/s3/m/426165fe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2.png)
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Die schone Müllerin)赏析 《美丽的磨坊⼥》是舒伯特从德国浪漫主义诗⼈缪勒的同名长诗⾥,选出其中⼆⼗⾸谱写成的声乐套曲。
作于 1823 年。
舒伯特著名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是浪漫主义题材声乐套曲的典范。
它不仅是舒伯特⾃⼰的经历和内⼼真实情感的写照,更是他对艺术歌曲的热爱和执着追求的更⾼形式上的成果,对这⼀体裁的形成起了重要作⽤。
长诗所描述的主⼈公是⼀个朝⽓蓬勃满怀幻想⾛向⽣活旅程的青年。
在孤独流浪中,他被雇为磨⼯,并深深地爱上了磨坊主⼈的⼥⼉。
但是,他的忠诚并没有打动磨坊主⼥⼉的⼼,她却爱上了⼀个猎⼈。
爱情的不幸使青年磨⼯陷⼊极度的悲观和苦闷之中,最后他投进清澈的河⽔,到⽔底去寻找慰藉。
这部具有鲜明抒情风格的套曲,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强烈的戏剧性,它反映了当时在奥地利反动统治下的⼩资产阶级知识分⼦的郁闷、悲愤和对于光明幸福的热切期望,在⼀定程度上反映了⼗九世纪欧洲封建复辟时期的社会现实。
同时,这部套曲也表达了作者对⾃⼰的命运和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怨恨。
套曲中除了青年磨⼯(第⼀⼈称)的形象之外,还有辅助的形象。
⼀个是⼈格化了的⼩河,它是主⼈公的忠实朋友、伴侣和唯⼀的安慰者;另⼀个是主⼈公的情敌——猎⼈。
它们都是在钢琴伴奏中加以体现的。
故事的结局是不幸的,但是整个套曲的情绪却是明朗、抒情的。
这说明当时舒伯特虽然处在苦闷、彷徨和悲观失望中,但他对⽣活却仍抱有幻想、充满希望。
他认为“悲痛使⼈的辨别能⼒敏锐起来,使⼈们的精神坚强起来”(1824 年 3 ⽉ 25 ⽇⽇记),“我的⾳乐作品是从我对⾳乐的理解和对痛苦的理解中产⽣的,⽽那些从痛苦中产⽣的作品,将为世⼈带来幸福”(1824 年 3 ⽉ 22 ⽇⽇记)。
《美丽的磨坊⼥》这部声乐套曲在创作思想上和作曲家所追求的理想是⼀致的。
歌词 1.流浪 流⽔是我们的好榜样,流⽔是我们的好榜样, 它们⽇⽇夜夜在奔流,不停奔流向远⽅, 学流⽔好榜样,好榜样。
布格缪勒注解分析
![布格缪勒注解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a67cb169dc5022aaea0058.png)
布格缪勒德国作曲家布格缪勒(FriedrichBurgnlueller,1806——1874)为儿童创作了3本钢琴练习曲:0p.100,Op.105和Op.109;其中Op.100的25首是最常用最受初学钢琴者欢迎的。
布格缪勒的创作风格在作曲手法上继承了古典传统,在情调上却带有浪漫色彩,因而既严谨又优美,抒情。
作为练习:曲,他不仅考虑了技术训练的课题要求,还强调了音乐表现。
他给每首曲子加了标题,来启发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想象力。
因此,学习布格缪勒练习曲应把技术训练和学习音乐表现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学习练习曲Op.100的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初级钢琴弹奏基础,例如基本掌握手指的支撑和手臂放松;手指有一定独立性和灵活性(不需要太快);学习过断、连、跳3种不同的奏法;有过一些复调训练,能使两只手奏出不同的力度,来区分旋律和伴奏等等,否则,就难从这本教材中得到应有的收效。
下面,我在教学方面逐条给一些提示:l.《坦诉》这是一首速度中庸,优美流畅的乐曲。
应用手指连奏和4个音一组的手的动作表现音乐语气。
左手的和弦要弹得丰满,时值弹足。
第13小节右手有两个声部,应保留高音声部。
2.《阿拉伯风格曲》这一类曲子是像花纹那样富有华丽装饰的乐曲。
它的性质活泼,声音明亮。
四分音符的和弦节奏性强,要弹得整齐;5个音一组的快音型除了手指轻巧灵活以外还必须用一个手的落滚动作来带。
乐曲中间渐慢处,不要过分地慢。
注意力度变化,使音乐更加有朝气。
3.《牧歌》旋律柔和如歌。
和弦的伴奏要控制得轻一些,尽可能固定手型,贴键弹。
第二乐段,左手伴奏有两个声部,必须把附点二分音符保留住,并将大姆指控制得轻一些。
记住,6/8音拍的节奏韵律是一小节两拍。
4.《儿童联欢会》虽然谱上写了“不过分的快板”,实际上不能弹成板,因为双三度走句,尤其是连奏的技术对这个程度的学生来说是很难的。
弹好双音,必须两个音非常齐。
连奏必须严格地连,真正做到这点,才算学到东西。
5.《天真烂漫》这是一首典雅,流畅的乐曲。
基础钢琴教案-“布格缪勒”习练导读
![基础钢琴教案-“布格缪勒”习练导读](https://img.taocdn.com/s3/m/1a7f6a5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1.png)
课题:“布格缪勒”习练导读一、教学内容布格缪勒(J•F•F•Burgmuller, 1806-1874)是德国作曲家、钢琴教育家,由于他长期生活在法国巴黎,故人们常认为他是法国音乐家。
布格缪勒为学生学习而创作了许多钢琴练习曲,著名的有:作品100号(25首)、作品109号(18首)、作品105号(12首)。
他的第100号作品《钢琴进阶25曲》在我国广为流传,学习钢琴者一般要修练此内容,人们也亲切地称这部作品叫“布格缪勒”(作者的名字成了《钢琴进阶25曲》的代名词)。
二、教学目标:《钢琴进阶25曲》三、重点难点《钢琴进阶25曲》每首都有文学性标题,音乐形象多姿多彩,音乐情景妙趣横生。
下面简述各曲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第一曲《坦诉》用中庸的快板,柔美的音乐表情,安静谦和地表达心灵倾诉的真诚。
四四拍子,右手八分音符均匀地坦诉,弹奏时要用一个动作弹完四个音,音乐语气流畅自如。
左手为长时值柱式和弦伴奏,声音要饱满持续,气息贯通。
第9小节和第11小节双手反向进行要整齐均衡,五指上的节拍重音要有所突出。
第二曲《阿拉伯风格曲》“钢基”第一册第52页标题简化为“阿拉柏风”,节拍鲜明(四二拍子),节奏生动,音乐活泼伶俐,富有朝气,乐曲有小诙谐曲风格。
此曲的具体演奏要领与要求详见第一学期“选修内容”中。
第三曲《牧歌》是一首田园曲风格的乐曲,旋律优美歌唱,音乐形象犹如一幅生动的水彩画,清秀迷人。
左手的和弦伴奏型要贴键弹奏。
乐曲很弱结束的情景令人无限神往。
第四曲《儿童联欢会》音乐语言洁炼生动,音乐形象天真可爱,是一首童趣盎然的优美小品。
三度双音的跳奏和连奏要准确明晰。
在双音弹奏中,要突出三度和声音程的上方音,以便使旋律清晰展现。
第五曲《天真烂漫》旋律优美流畅、活泼跳跃,A段与B段节奏有鲜明对比。
右手是五指和音阶练习。
乐曲的具体弹奏要领与要求详见第一学期第15 课次。
第六曲《前进》生动有趣,音乐有冲击力。
技术训练内容是音阶、连音、跳音、长连线、短连线和连续的切分节奏。
布格缪勒《钢琴进阶25首》作品教学价值研究意义
![布格缪勒《钢琴进阶25首》作品教学价值研究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8e47d0ca98271fe900ef956.png)
122 Northern Music北方音乐 Northern Music布格缪勒《钢琴进阶25首》作品教学价值研究意义孙 敬(长治学院,山西 长治 046011)【摘要】布格缪勒的《钢琴进阶25首》是一套旋律优美、技术性强适合大部分初学者练习的曲子,也是令人比较容易接受的一部钢琴练习曲。
这套练习曲中既有古典风格的歌曲,又不失浪漫主义的乐曲,因此对指法的要求比较高,有助于初学者尽快,学会指尖的变换,作为练习曲,它不仅在技术上为初学者提供了模板,还突出了用音乐传达情感的特点,具有极强的音乐张力。
因此,这套练习曲能够极大地提高学习者的练琴兴趣,激发学习者对钢琴曲的热爱之情。
【关键词】布格缪勒《钢琴进阶25首》;创作特点;教学价值【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课题: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非遗”视野下上党梆子新编剧目音乐的探究”(课题编号:2017B25)。
随着当下全面素质教育的发展,许多人开始培养自己各种各样的兴趣,其中,学习钢琴的人也越来越多,钢琴逐渐成为了一门比较热门的乐器,钢琴的逐渐流行,带动了各种钢琴练习曲的不断发展,在这些钢琴曲中比较著名的便是布格缪勒的《钢琴进阶25首》,其令人称赞的风格和美妙的旋律,使之成为大多数钢琴热爱者的追求。
一、布格缪勒《钢琴进阶25首》简介布格缪勒《钢琴进阶25曲》各曲的篇幅都比较简短,大部分是三段式和二段式,风格鲜明,手法独特,韵律流畅连贯自然,每一个曲子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
《坦诉》是一首速度不快不慢,韵律优美的乐曲。
《阿拉伯风格曲》是一首像宫殿一样具有富丽堂皇之感的曲子。
它的风格活泼,展现的色彩也比较明亮。
《牧歌》旋律柔和,就像动听的歌声一样。
《儿童联欢会》欢脱的氛围中又不是典雅。
《天真烂漫》是一首纯真、浪漫的乐曲。
《前进》是一首激进的歌曲,非常适合做练习曲。
《清澈的溪水》将溪水轻灵透彻的特点通过钢琴传达得淋漓尽致,如同身临其境般美妙的感受,俘获了多数钢琴学习者的心。
小溪巴赫
![小溪巴赫](https://img.taocdn.com/s3/m/01b308e0f5335a8103d22027.png)
小溪巴赫作者:肖复兴来源:《润·文摘》2019年第03期我一直想写巴赫,许多次拿起笔,又放下了。
巴赫确实太伟大了,他的音乐影响了三百年来人们的艺术世界,也影响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鼓励我写下去的原因,是偶然间看到一个资料,原来“巴赫(Bach)”德文的意思是指小小溪水,涓涓细流却永不停止。
这似乎一下子解读了巴赫的一切,让我豁然开朗。
我听到的巴赫的第一支乐曲是《勃兰登堡协奏曲》,只是其中的片段,那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情。
但这支著名的乐曲,当时勃兰登堡对它不屑一顾,甚至将曲谱手稿混在其他曲谱中一起廉价卖掉了。
后来,1802年德国音乐学家福尔克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巴赫传记,门德尔松于1829年亲自演奏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才让巴赫的音乐得以重见天日。
真正有价值的音乐,即使看来再弱小,只是潺潺的溪流,也是埋没不了的。
这确实是音乐独具的魅力,出土文物只能观看、追寻、对比,而音乐却能站立起来,用自己的声音塑造起形象,抖落岁月覆盖在身上的一切仆仆风尘,让人们刮目相看。
时间只会为它增值,就像陈年老酒一样,时间和醇厚的味道融为一体,互成正比。
这就是小溪的意义吧?小溪,涓涓细流,就那样流着,流着,流淌了三百年,还在流着,生命力无比旺盛。
它拥有着巴洛克特有的稳定、匀称、安详、恬静、圣洁和旷日持久的美。
它的美不在于体积,而在于它渗透进永恒的心灵和岁月里,就像刻进树木内心的年轮里。
這才是小溪的性格和品格。
这才是巴赫。
巴赫被称为“音乐之父”,很多人认为在他以后出现的伟大音乐家中,几乎无不受过他的滋养。
贝多芬、舒曼、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雷格尔、勋伯格、肖斯塔科维奇……无数后代音乐家敬仰和崇拜巴赫,甚至用只有音乐语言才有的特殊方式(按照音乐乐理体系,巴赫的德文拼音Bach在乐谱中对应的B是7,A是6,C是1,H是7,将这四个音符连缀起来就是巴赫名字的音乐专称),专门创作出有关巴赫的主题音乐。
音乐家们用这种他们心心相通的语汇,以他们所钟情乐器的鸣奏,向巴赫呼唤,表达着对巴赫的敬意。
50首必听古典钢琴曲丨布格缪勒《阿拉伯风格曲》
![50首必听古典钢琴曲丨布格缪勒《阿拉伯风格曲》](https://img.taocdn.com/s3/m/16d9962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4.png)
50首必听古典钢琴曲丨布格缪勒《阿拉伯风格曲》
展开全文
聆听
钢琴文章丨教程丨乐谱
关注
这是一首再经典不过的练习曲了,很多小朋友,学琴的同学一般都弹过,它来自德国作曲家布格缪勒为儿童创作的钢琴练习曲:OP.100中的第二首,中文译为《阿拉伯风格练习曲》,曲子华丽活泼,明亮朝气,是大家最爱弹的练习曲之一,那么在钢琴家手下是什么样子的呢?希望给大家能带来有价值的借鉴,优秀的示范。
让我们听听美国钢琴家,爱荷华大学钢琴教授Alan Huckleberry 的演奏吧~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版本二,来自美籍日裔钢琴家KANA Mimaki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钢琴谱
滑动查看全部内容,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也可以保存到手机再传到电脑打印高清图片
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曲名拼音首字母albfgq即可随时调用该谱!(回复曲名也是可以的)
不知道怎么回复的同学请点击这里→找谱方法
最受欢迎内容(点击图片查看)
对不起,宝贝,我还是要逼你练琴
那些纯属浪费时间的练琴
一张表格揭晓你练琴的努力程度!
原创文章合集
历史最佳钢琴谱
《生日快乐歌》四手联弹谱(可下载打印)演奏者原版,全网独家,免费领取
确认领取
长按指纹。
布格缪勒钢琴作品《再会》艺术特征分析
![布格缪勒钢琴作品《再会》艺术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14bc8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93.png)
布格缪勒钢琴作品《再会》艺术特征分析布格缪勒(Johannes Brahms)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他的音乐作品具有深厚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再会》(Farewell)是布格缪勒钢琴作品中的一首代表作,它展现了布格缪勒音乐的独特魅力和艺术特征。
《再会》是布格缪勒的钢琴作品中的一部分,《再会》作品编号为Op. 38。
这部作品是在1856-1862年期间创作的,由于其艰深的技术难度以及富有情感的音乐表达,成为了布格缪勒钢琴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再会》的音乐风格融合了浪漫主义与古典传统,体现了布格缪勒音乐的独特魅力。
从音乐结构上来看,《再会》采用了自由曲形式,由引子、主题、副题、中间部分和尾声组成。
引子部分通过柔和的琶音和复调旋律,为整个乐曲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主题部分展现出了浓烈的情感,旋律优美而又富有变化,既有婉转动人的情感表达,又有悲伤的悸动。
副题部分则是在主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通过复调和对位技巧,呈现出了音乐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整个中间部分则通过交响乐风格的编曲和变奏,展现了布格缪勒对音乐形式的巧妙运用,使整个乐曲的音乐质地更加厚重。
尾声部分则是以强烈的情感表达结束了整个乐曲,让人回味无穷。
从和声结构上来看,《再会》展现了布格缪勒对和声的独特处理。
整个乐曲的和声结构丰富多样,既有经典的古典和声进行,又有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
特别是在中间部分和尾声部分,布格缪勒运用了大量的和声变奏和对位技巧,使得整个乐曲的和声更加丰富多变,更具有厚重的音乐质地。
布格缪勒还在音乐中运用了大量的和声展开和变奏,通过音程、调性和音型的转变,展现出了音乐的层次感和情感张力。
布格缪勒钢琴作品《再会》具有丰富的艺术特征,既有独特的音乐结构,又有丰富的和声表现,更具有深厚的音乐内涵和动人的情感表达。
从这首乐曲中可以看出布格缪勒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和表现,使得整个作品成为了布格缪勒钢琴作品中的典范之作。
通过对《再会》的艺术特征分析,我们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布格缪勒音乐的独特魅力,也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和魅力。
布格缪勒钢琴进阶练习25首
![布格缪勒钢琴进阶练习25首](https://img.taocdn.com/s3/m/618e50b8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4.png)
布格缪勒在目录中还特别注重了技巧与乐感的结合。每首练习曲都针对特定 的技巧进行训练,如手指的灵活性、音色的控制、速度的掌握等。这些技巧又都 是为了表达音乐情感服务的。例如,“前进”这首练习曲,通过一系列快速、有 力的音符,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情感;而“清澈的溪水”则借助轻 柔的旋律和细腻的音色,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自然画卷。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本书的难度适中。它既不会过于简单,也不会过于复杂。 每首练习曲都由浅入深,帮助学习者逐步掌握各种技巧。同时,布格缪勒的《25 首钢琴进阶练习曲》还强调乐感的培养。每首曲子都有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学习 者在练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技巧,还能够培养出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对于已经具有一定基础的练习者来说,这本书同样具有价值。虽然这些练习 曲的难度相对较低,但它们仍然包含了丰富的技巧和表现力。对于已经具有一定 基础的学习者来说,这些练习曲可以作为巩固基础、提升技巧的极佳选择。由于 布格缪勒的《25首钢琴进阶练习曲》强调乐感的培养,学习者在练习的过程中, 也能够进一步深化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
《布格缪勒钢琴进阶练习25首》这本书的目录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排列,更是 一个富有创意和情感的音乐导引。它帮助学习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去理解和欣 赏音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系统的技巧训练和音乐表达训练,这 本书也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逐步提高技能的平台,使他们能够在音乐的道路上不 断前行。
作者简介
内容摘要
《布格缪勒钢琴进阶练习25首》是一本非常优秀的钢琴练习曲集。它不仅包含了各种不同的技巧 和风格,还注重了音乐性的表现和练习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这本书对于钢琴初学者和中级水平者 来说,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练习材料。
精彩摘录
《布格缪勒钢琴进阶练习25首》:音乐的魅力与技艺的升华
布格缪勒《钢琴进阶练习25首练习曲》(Op.100)创作特色与教学分析
![布格缪勒《钢琴进阶练习25首练习曲》(Op.100)创作特色与教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1bc76358fafab069dc0217.png)
初学者在学 习过程中能体会 和声色彩的变化 , 进而感受
到音乐也是有颜色 的。
以《 饶舌》 为例 , 这首曲子以音乐表现出了一个 唠叨 哕嗦 、 话多的艺术形象 , 以同音换指为主要 的技术练 习, 同音换指要求手指在换指 时紧密衔接 ,声音要有弹性 , 抬指不要过 高, 手指收拢 , 掌关节不要塌 , 要 撑住 , 在弱
集标 题性、 音乐性、 技术性、 趣味性为一体 , 能够极大地提高 学生的练琴兴趣 , 是钢琴技 巧练 习与音乐表现完美结合
的典 范 。
关键 词 : 布格缪勒 ; 钢琴演奏 ; 初级学生 ; 创作特色 ; 曲式结构 ; 音乐风格 ; 情感体验 ;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 4 2 3 . 0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 1 5 7 3 ( 2 0 1 3 ) 0 2 — 0 1 2 0 — 0 3
文 字化 的概 括 , 引导 学 生 可 以更 准 确地 理 解 和 表达 音 乐
清新 的画面映入我们眼帘。 《 天真烂漫》 描绘 出儿童的天 真无暇 。《 行猎》 引子部分用和弦模仿号角的声音 , 和弦
的弹奏手腕不要僵硬 , 要弹 出铿锵有力 的音 色 , 第 5小 节开始部分 , 右手 的跳音表现马蹄声 , 随后狩猎 者英姿 飒爽 的出现 ,从第 5 3 小节开始力度减弱 ,猎人渐渐走 远, 消失在森林 中。
《 鹊鸽》 《 燕子》 都是描写动物的形象 , 《 燕子》 通过标
题可 以联想到燕子在高空 中自由飞翔的情景 , 左手跨越 右手的弹奏分解和弦 , 把燕子从低处飞到天空的画面生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4 — 2 2
作者简介 : 孙月红( 1 9 8 1 一 ) , 女, 河北石 家庄人 , 太原 大学应用 艺术 系讲 师, 研 究方向为音 乐学。
《小溪巴赫》ppt定稿
![《小溪巴赫》ppt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218be330360cba1aa911dae5.png)
小
溪
巴 肖赫
复 兴
巴赫的艰辛岁月: 1685年生于德 国一音乐世家,
是虔诚的基督教徒
“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上回响”
写作特色 作者为何不直接叙述巴赫的音乐和品 格,而要绕个弯子用小溪,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
❖用具体描写抽象,让人易于理解; ❖使文章充满了美感;
❖因为是散文,是人物传记,具有文 学性
❖含蓄美
总结:
音乐是属于心灵和情感的,它高 于语言,有时候我们真的无法用 语言形容清楚,于是,作者用具 体的事物描述抽象的事物,不仅 使我们易于感受和理解,而且也 给我们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和美 感。在潺潺的小溪水中,我们似 乎看到了巴赫听到了他的音乐。
“巴赫用一个简单的主题,呼唤出了整个世界!” ——施威策尔(德国音乐学家)
“如果像山峦一样列举伟基 (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
“巴赫是能给予你投资最大回报的音乐家,大师将亲自告诉你 如何管理自己的财富,如何使它增长,直到有一天,突然间你 会发现,你已经拥有了一个世界上任何人都夺不走的宝藏,那 就是——对巴赫音乐的理解和热爱。”
九岁那年,父母相继去世.只得 靠大哥继续抚养
十五岁,独立外出谋生,十七岁 后,辗转魏玛、莱比锡等地,担任过 管风琴手、乐队队长和宫廷作曲家
贫困与死亡一生相随,眼睁睁地 将自已的第一任妻子及11个孩子送进 坟墓.而他创作了千余部作品.
晚年双目失明。于1750年6月 28日在莱比锡与世长辞
“巴赫是一切时代的音乐中最伟大的奇迹!” ——瓦格纳 (德国著名作曲家、文学家)
布格缪勒,9-行猎
![布格缪勒,9-行猎](https://img.taocdn.com/s3/m/0bb71ac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e.png)
布格缪勒,9-⾏猎(图⽚与⾳频均来⾃⽹络)演奏者:佐藤卓史布格缪勒是以这部op.100作为开端,让初学者去体会欧洲⾳乐的各种体裁、各种风格、各种⾳乐语汇和创作⼿法,所以这⾥有⼀⾸《⾏猎》。
狩猎原本是欧洲传统的贵族运动,不过资产阶级⾰命之后,逐渐有平民化的趋势。
欧洲⾳乐史⾥,也⼀直都有描写⾏猎场⾯的传统,⽐如维⽡尔第的⼩提琴协奏曲《四季》⾥《秋》的末乐章,斯卡拉蒂的《E⼤调奏鸣曲》(K.380),还有莫扎特圆号协奏曲的好些个篇章……许多作品或⽚段,都有⾏猎场⾯的描写。
《⾏猎》是曲集的第9⾸,技巧不算难,但之前8⾸的篇幅都⽐较短⼩,⼀页纸装完,从《⾏猎》开始第⼀次出现了两页的作品。
作品C⼤调,曲式为回旋曲式,这也是op.100唯⼀⽤回旋曲式写作的两个作品之⼀(另⼀是第20⾸塔兰泰拉)。
开始的4⼩节为引⼦,左⼿奏出饱满的主和弦与转位,这⼏个和弦像号⾓⼀般,⼒度从p开始,然后cresc.的渐强,越加⾼涨,仿佛是从远⽽近传来的呼唤:evry body come on,⼀起去打猎去嗨嗨嗨、去happy啦!所以演奏时,⼀定要带着神采奕奕的感觉。
叠部A为5-12⼩节,左⼿以f的⼒度奏出主旋律,右⼿以8度轮指的⽅式作出点缀。
虽然这是本曲主要训练的技巧,但这⾥的重点还是要放在左⼿上,突出中声部⾥的旋律线,右⼿控制住,不要喧宾夺主。
从引⼦到叠部的左⼿,⼤家看看乐谱,觉得这⾥像什么乐器?圆号呀!圆号⼜叫法国号,这种乐器由猎⼈的号⾓发展⽽来,是可以吹奏最多⾃然泛⾳的乐器。
⾃巴洛克时期的吕利(Jean-Baptiste Lully,1632-1687)最早使⽤圆号来描绘狩猎场⾯,200多年来的作曲家都追随了这种写法。
所以很多时候听管弦乐时出现了圆号,都要想想是不是在描写狩猎。
布格缪勒也是以这种⽅式去模仿圆号的⾳⾊。
上图左⼿从6度向5度(圈红的地⽅)的进⾏有个名堂,叫号⾓5度,经常狩猎场⾯的描写都会⽤到这种⼿法。
第⼀插部B(13-20⼩节)调性转向g⼩调,素材与之前有所对⽐,⼒度变为p,术语un poco agitato是稍微激动地的意思,这⾥的技巧有点像第7⾸《清澈的溪⽔》的中部,只是左右⼿对换了。
清澈如水——他超越了自己
![清澈如水——他超越了自己](https://img.taocdn.com/s3/m/f8a97cf4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1.png)
清澈如水——他超越了自己
米尔克·韦伯;钱泥
【期刊名称】《音乐爱好者》
【年(卷),期】2005(000)005
【摘要】当代伟大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皮埃尔·布列兹今年迎来了他的八十岁生日,我们不禁想问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的音乐具有如此空前的活力?【总页数】3页(P7-9)
【作者】米尔克·韦伯;钱泥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03
【相关文献】
1.抚仙湖——清澈如水晶,浩瀚似大海 [J], 李屏
2.在本该清澈如水的年纪成了"泥石流" [J],
3.清澈如水,甘甜如泉——金信"监听者"套装喇叭PR-6.5试用报告 [J],
4.清澈如水汪曾祺 [J],
5.它们给的温暖如水清澈 [J], 梁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布格缪勒鹡鸰钢琴曲
![布格缪勒鹡鸰钢琴曲](https://img.taocdn.com/s3/m/0101690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07.png)
布格缪勒的《鹡鸰》钢琴曲是一首富有诗意的曲子,描述了鸟儿在树林中自由飞翔的场景。
以下是对这首曲子的简要介绍和600字回答:
《鹡鸰》这首曲子是布格缪勒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以其优美的旋律和生动的音乐形象吸引了无数钢琴爱好者的目光。
这首曲子的旋律流畅自然,节奏明快,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气息。
首先,从音乐的角度来看,《鹡鸰》的旋律线条非常优美,音符之间的连接非常自然,给人一种流畅的感觉。
同时,这首曲子的节奏明快,充满了动感,让人感受到鸟儿在树林中自由飞翔的场景。
此外,这首曲子的和声也非常丰富,运用了许多色彩性的和弦,为整首曲子增添了更多的音乐层次。
其次,从演奏的角度来看,《鹡鸰》这首曲子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表现力。
演奏者需要掌握好音色的控制,既要表现出旋律线条的优美,又要表现出节奏的动感。
同时,演奏者还需要通过手指的力度和速度的变化来表现出曲子中的情感变化。
此外,演奏者还需要注意曲子中的一些难点部分,如和弦的弹奏等,需要认真练习和掌握。
最后,从情感的角度来看,《鹡鸰》这首曲子表达了一种自由、欢快、愉悦的情感。
它通过鸟儿在树林中自由飞翔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自由、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这首曲子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总之,《鹡鸰》这首曲子是一首非常优秀的钢琴曲,它以其优美的旋律、丰富的音乐层次、动感的节奏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吸引了无数人的喜爱。
无论是从音乐、演奏还是情感的角度来看,这首曲子都是一首值得我们去欣赏和演奏的作品。
《溪边景色》的解说词
![《溪边景色》的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4d6c4069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1.png)
《溪边景色》的解说词
溪边景色贝多芬-作者简介贝多芬(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和钢琴家之一,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
他是集古典主义于大成,开浪漫主义于先河的音乐巨人,他的音乐与时代和命运紧密相连,他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歌曲介绍F大调第六交响曲,又名“田园交响曲”。
本曲大约完成于1808年,是他少数的各乐章均有标题的作品之一,
也是贝多芬九首交响乐作品中标题性最为明确的一部。
此时的贝多芬双耳已经完全失聪,这部作品正表现了他在这种情况下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是一部体现回忆的作品。
这部作品1808
年在维也纳首演,由贝多芬亲自指挥,在首演节目单上,他写到:“乡村生活的回忆,写情多于写景”。
整部作品细腻动人,朴实无华,宁
静而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