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十二册语文全册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全册教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在今后学习中进行实践,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学习习惯。
教学预备:学生预习课文,复习巩固以前学习过的良好学习习惯。
课前搜集的资料、图片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教时一、导入新二、指导看图学习该怎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指导观察第1页的三幅插图。
⑴观察幅图。
①图上的同学看到这些古代的天文仪,会想些什么?②教师小结。
⑵观察第二幅图。
①指名学生说说图片上的内容。
②讨论:同学们应怎样才能揭开宇宙的奥秘呢?③教师小结。
⑶观察第三幅图。
①说说图上画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②图上的同学这时会怎么想,会说些什么呢?③你欣赏过哪些碑刻?学到了哪些知识?指导学生观察第2~3页的插图。
⑴逐幅观察行的四幅图。
①说说图上画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有什么感受?②同学们会什么收获?组织讨论,汇报交流。
⑵观察第二行插图。
①说说图上海面是什么景象。
并指导说话。
②讨论:同学们游览了这些名胜会说些什么?组织讨论、交流。
⑶观察第三行的插图。
结合课外的积累,引导学生说话。
⑷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说说感受。
三、总结1、通过观察图片,你知道了什么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吗?该怎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呢?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谈谈预备怎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四、作业1、进行课外阅读。
2、深入大自然和社会,写观察日记。
第二教时一、导入新二、指导看图,教学生学会运用语文。
1、观察第4、5页行的两幅插图。
①讨论:图上的几位小朋友是怎样工作的?②指名学生说一说。
【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全册教案
【语文教案】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全册教案苏教版小学语第十二册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目标: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科书插图或挂图,结合相关实例,让学生了解“千里迢迢,读万卷书”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英语的学习习惯,致力于知识的自然增长。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的道理,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的习惯。
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语的道理,在今后学习中进行实践,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复习巩固以前学习过的良好学习习惯。
2.课前收集的材料、图片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导入新课程二、指导看图学习该怎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1.引导学生从上到下观察第1页上的三幅插图。
⑴观察第一幅图。
① 当学生们看到这些古老的天体仪器时,他们会怎么想?②教师小结。
(2)观察第二张图片。
①指名学生说说图片上的内容。
② 讨论:学生如何揭开宇宙之谜?③教师小结。
(3)观察第三张图片。
①说说图上画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② 此时,图片中的学生会怎么想和说?③你欣赏过哪些碑刻?学到了哪些知识?2.指导学生观察第2页至第3页的插图。
⑴逐幅观察第一行的四幅图。
① 告诉我谁被画在这幅画上,在哪里,做什么?你感觉怎么样?②同学们会什么收获?组织讨论、报告和交流。
⑵观察第二行插图。
① 告诉我上海的图片是什么样子。
引导他们说话。
②讨论:同学们游览了这些名胜会说些什么?组织讨论和交流。
⑶观察第三行的插图。
结合课外积累,引导学生说话。
⑷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说说感受。
三、摘要1、通过观察图片,你知道了什么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吗?该怎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呢?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讲述如何“千里迢迢,读万卷书”。
四、作业1.进行课外阅读。
2、深入大自然和社会,写观察日记。
第二次教学时间一、导入新课二、引导学生看图片并教他们如何使用英语。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苏教版)
苏教版第十二册语文全册教案1、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诵读,感受祖国幅员辽阔、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特点,伟岸高洁的品质,开拓进取的精神。
课文解读:全诗感情充沛,真挚热烈,从祖国东西南北各具特色的景色入手,展现了四幅形象鲜明的美丽画卷——东海日出、高原星空、北国风雪、南国春色,让读者从四幅画面中感受祖国幅员辽阔,景色秀美神奇。
接着,作者选择奇山秀水——桂林山水、杭州西湖、长江黄河,用简练传神的笔触向读者展现了一幅绚丽多姿、富有变化的山水画卷。
龙井茶、茅台酒、江南丝绸、景德镇陶瓷、吐鲁番葡萄、哈密瓜……傣家竹楼、布达拉宫……大草原、戈壁滩……丰富的物产、各具风情的建筑、各具特色的风光,让读者心中升腾起一种自豪之情。
最后作者由祖国悠久的历史,看到充满希望的未来,用饱蘸激情的笔大声歌唱——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过程:谈话切入:1、幻灯打出中华民族的版图,老师介绍中国国土面积、东南西北各具特色的地理风貌。
2、播放《配套光盘》中配乐朗诵,导入新课。
朗读感知:1、自由朗读全诗两遍,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流畅,划出不理解的句子。
2、小组练读,交流问题,组内讨论解决一些问题。
3、各小组汇报朗读情况,交流还未解决的问题。
4、全班自由练读全诗。
5、指名读、齐读全诗。
品读体味:1、“我们爱你——”是全诗的一条情感主线,作者从哪些方面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2、感受到作者对祖国炙热情怀,你有没有产生和作者一样的情怀?自由交流。
3、再次练读,准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
4、进行朗读比赛。
5、老师做总结评价。
拓展探究:1、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收集祖国之最。
(如最长的河、最高的山、最长的铁路线等。
2、收集有关赞美祖国的古代、现代诗文,进行朗诵比赛。
2、暖流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对话理解“暖流”的含义,感受江泽民主席的平易近人、知识丰富、关心教育的领导风范。
课文解读:课文记叙了1994年年底,江泽民主席在天津视察期间,到南开大学看望师生,使南开大学涌动着暖流。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呢?请同学们自由说说看。
4、放录音:《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
主备教师:朱锦飞备课时间:2008/2/21浏览人数:1
教案内容: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材说明:
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全诗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小节,写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即第二小节,写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2、检查处学效果。
(1)出示词语:
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第三幅:简介:碑刻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和图画,大多出自著名书法家和书画家之手,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同桌共同参观三幅图,回顾主要内容,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指导观察下两幅图
1、学生自由观察插图,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思考:图上有哪些人物,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有什么意义?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集第十二册.doc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集第十二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1、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
2、认真观察课本插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课本插图和有关事例,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以及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从一年级起,我们就开始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中我们学到了关于写字、读书、写日记等方法,为我们以后养成习惯打下了基础。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最后一个习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二、指导看图,领会内容(一)指导观察第一页1、学生自由观察,思考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这是会时想些什么2、指明回答,教师补充第一幅在天文台,老师和同学参观古代的天文仪器。
同学门看到这台仪器,一定为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到骄傲。
第二幅在天文台的天文展览馆内,墙上贴着宇宙中星体的照片,希望大家长大后到太空中研究宇宙的奥秘。
第三幅简介碑刻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和图画,大多出自著名书法家和书画家之手,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同桌共同参观三幅图,回顾主要内容,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指导观察下两幅图1、学生自由观察插图,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思考图上有哪些人物,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有什么意义2、同组相互交流,感受体会(三)学生交流观察了这些图画,你有什么想法三、教师小结四、练习介绍自己的家乡1、自由练习2、台前介绍3、教师评价第二教时教学要点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苏教版第十二册语文教学计划.doc
苏教版第十二册语文教学计划2015.3一、本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及重点、难点)1.选文典范,采用主题单元的方式组合教材。
本册教材共有阅读课文24篇,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单元。
各单元主题分别为:“壮丽山川”“正义必胜”“诗文精粹”“探索与发现”“感悟人生”“咏物抒情”“师恩难忘”。
这些课文人文内涵丰富,都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教材。
2.放大语文学习的空间。
一是安排了阅读指导文章:《读书要有选择》,交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尽快学会阅读以提高课外阅读效率;二是安排了“我读书我快乐”栏目,向学生推荐名著,本册是《西游记》。
三是单元练习采取活化训练的思路,注意了语文课内和课外学习的结合,开辟了“语文与生活阅读与积累(感悟、欣赏)”等。
“语文与生活”“阅读与积累(感悟、欣赏)”进一步拓宽了阅读,扩大了语文学习的空间。
3.教学重点突出。
教材继续把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视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课后作业设计始终突出朗读、背诵、复述和字词基本功训练,另外还安排了重点词语训练、阅读训练、小练笔。
以上作业均因课设练,不采取按单元设计重点训练项目的做法。
教材的重点:(1)提高默读速度,学会浏览。
(2)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
(3)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
(4)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
教材的难点:(1)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
(2)作文指导时,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作文创造条件。
感谢你的阅读二、本学期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智能、情意)1.继续掌握原有的学习习惯,培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2.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准确认读135个生字,能默写112个,继续练习书写行楷,做到正确美观。
3.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使学生愿意和别人进行口语交际,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自己表达的意思。
语文第十二册教案1.2.3单元教案(苏教版)
备课时间:2014/2/14 主备教师:董洁丽参备教师:覃柳春课题:培养良好的习惯(十二)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1、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
2、认真观察课本插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课本插图和有关事例,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以及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准备:投影仪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调整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从一年级起,我们就开始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中我们学到了关于写字、读书、写日记等方法,为我们以后养成习惯打下了基础。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最后一个习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二、指导看图,领会内容(一)指导观察第一页1、学生自由观察,思考: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这是会时想些什么?2、指明回答,教师补充3、同桌共同参观三幅图,回顾主要内容,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指导观察下两幅图1、学生自由观察插图,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思考:图上有哪些人物,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有什么意义?2、同组相互交流,感受体会(三)学生交流:观察了这些图画,你有什么想法?三、教师小结四、练习介绍自己的家乡1、自由练习2、台前介绍、评价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指导看图教师带领学生依次观察插图,弄清图中内容。
1、第一行两幅(1)教师简单介绍(2)学生讨论:控制室和播放室的几位同学是怎样工作的?(3)班级交流2、第二行左图(1)提问: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表情如何?(2)教师小结:这几位同学的字真棒,但这并不是轻易得来的,而是他们长久的练习换来的。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最新全册)
魔爪:比喻日本帝国主义凶恶的势力。
咽喉:形容险要的交通要道。
(3)这一段写了什么?(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卢沟桥的战略地位)2.学习第二段。
(1)读每二段,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2)交流并板书:1937年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3.细读第二段,画出描写敌我双方的关键词语。
按三个时间,分别交流圈画的词语,并说说从中体会出了什么?通过理解这些词语,让学生体会这显然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行为”指导读第2、3自然段,读出日寇的蛮横无理,不可一世。
指名读,评议,齐读。
小结:可见,事变的发生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计划的。
通过理解“震耳欲聋”“吼叫”及联系电视、电影、书报的画面来体会日寇的残暴。
通过理解我军的表现,体会我国守军不怕强敌的英雄气概。
通过理解“人仰马翻”等词语来体会在我军面前,侵略者必然遭到的惨败的下场。
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我军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及敌人的可耻下场。
指导朗读按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听录音,加深印象看板书,同桌互相复述指名复述4.学习第三段(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交流在读者心里。
你心中美丽的村姑是什么样的由村姑的美貌,你想到了哪些成语?原文是怎么写的?“好妖精,停下阴风,在那山凹里,摇身一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从西向东,径奔唐僧。
圣僧歇马在山岩,忽见裙钗女近前。
翠袖轻摇笼玉笋,湘裙斜拽显金莲。
汗流粉面花含露,尘拂峨眉柳带烟。
”作者把村姑写得这样美,用意是什么?(作者是为了表现白骨精的贪婪狡诈。
)3.猪八戒见到村姑拎的斋饭,有怎样的表现?哪个字把八戒的形象刻画出来了?用这个词的好处是什么?4.男生齐读悟空识破诡计棒打白骨精的部分,女生读写结果的部分。
5.通过读书交流,我们知道作者通过描写人物动作、语言,按照“变——识——打——结果”的顺序,写出了“一打”的经过。
6.白骨精的美人计被识破,只好走为上。
苏教版第十二册语文教学计划之二_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十二册语文教学计划之二本文是关于苏教版第十二册语文教学计划之二,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苏教版第十二册语文教学计划之二一、任教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学生最大的通病是懒散,学习不肯下真功夫,作业马虎、应付了事。
班级中还有个别学生由于低年级时的基础不扎实,以致于现在的成绩很不理想。
本学期将主要解决学习态度问题以及教给学生合理的学习与复习方法,奠定好良好的语文基础,使他们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全册教材分析:本册课本主要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阅读”、“习作”和“练习”组成。
全册课本安排了7个单元,每单元安排阅读课文3—4篇,共24篇。
课文分精读、自读两种。
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7篇。
每单元安排练习1个,共7个。
三、全册教学目标要求: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培养预习课文的习惯。
(6)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8)继续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9)继续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并养成习惯。
(10)继续培养自己修改作文和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
(11)继续培养勤于搜集资料和不懂就问的习惯。
(12)培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语文的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147个生字。
(2)能够按笔画顺序正确默写生字125个,能够按字的结构把字书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学习用钢笔书写,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优品课件之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整册教案(苏教版)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整册教案(苏教版)培养良好的习惯(十二)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1、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
2、认真观察课本插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课本插图和有关事例,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以及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从一年级起,我们就开始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中我们学到了关于写字、读书、写日记等方法,为我们以后养成习惯打下了基础。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最后一个习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二、指导看图,领会内容(一)指导观察第一页1、学生自由观察,思考: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这是会时想些什么?2、指明回答,教师补充第一幅:在天文台,老师和同学参观古代的天文仪器。
同学门看到这台仪器,一定为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到骄傲。
第二幅:在天文台的天文展览馆内,墙上贴着宇宙中星体的照片,希望大家长大后到太空中研究宇宙的奥秘。
第三幅:简介:碑刻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和图画,大多出自著名书法家和书画家之手,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同桌共同参观三幅图,回顾主要内容,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指导观察下两幅图1、学生自由观察插图,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思考:图上有哪些人物,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有什么意义?2、同组相互交流,感受体会(三)学生交流:观察了这些图画,你有什么想法?三、教师小结四、练习介绍自己的家乡1、自由练习2、台前介绍3、教师评价第二教时教学要点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集(第十二册)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1、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
2、认真观察课本插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课本插图和有关事例,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以及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从一年级起,我们就开始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中我们学到了关于写字、读书、写日记等方法,为我们以后养成习惯打下了基础。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最后一个习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二、指导看图,领会内容(一)指导观察第一页1、学生自由观察,思考: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这是会时想些什么?2、指明回答,教师补充第一幅:在天文台,老师和同学参观古代的天文仪器。
同学门看到这台仪器,一定为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到骄傲。
第二幅:在天文台的天文展览馆内,墙上贴着宇宙中星体的照片,希望大家长大后到太空中研究宇宙的奥秘。
第三幅:简介:碑刻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和图画,大多出自著名书法家和书画家之手,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同桌共同参观三幅图,回顾主要内容,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指导观察下两幅图1、学生自由观察插图,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思考:图上有哪些人物,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有什么意义?2、同组相互交流,感受体会(三)学生交流:观察了这些图画,你有什么想法?三、教师小结四、练习介绍自己的家乡1、自由练习2、台前介绍3、教师评价·第二教时教学要点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十二册:全册教案高级教师撰写优质课教学设计下载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优质课教学设计培养良好的习惯(十二)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1、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
2、认真观察课本插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课本插图和有关事例,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以及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从一年级起,我们就开始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中我们学到了关于写字、读书、写日记等方法,为我们以后养成习惯打下了基础。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最后一个习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二、指导看图,领会内容(一)指导观察第一页1、学生自由观察,思考: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这是会时想些什么?2、指明回答,教师补充第一幅:在天文台,老师和同学参观古代的天文仪器。
同学门看到这台仪器,一定为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到骄傲。
第二幅:在天文台的天文展览馆内,墙上贴着宇宙中星体的照片,希望大家长大后到太空中研究宇宙的奥秘。
第三幅:简介:碑刻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和图画,大多出自著名书法家和书画家之手,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同桌共同参观三幅图,回顾主要内容,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指导观察下两幅图1、学生自由观察插图,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思考:图上有哪些人物,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有什么意义?2、同组相互交流,感受体会(三)学生交流:观察了这些图画,你有什么想法?三、教师小结四、练习介绍自己的家乡1、自由练习2、台前介绍3、教师评价第二教时教学要点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苏教版第十二册语文教学计划
苏教版第十二册语文教学计划苏教版第十二册语文教学计划1一、任教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学生通过近六年的学习,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比较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平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但班级中也有个别学生由于低年级时的基础不扎实,以致于现在的成绩很不理想。
本学期将教给学生合理的学习与复习方法,奠定好良好的语文基础,使他们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全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致力于加强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着上述指导思想,教材编写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培养习惯,打好基础。
课本围绕全套教材的"双基"总目标,继续在课本开头安排了有关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语文的图片,作为全套教材关于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系列之十二。
同时,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联系形式的设计上,继续注重突出重点、集中目标、数量适当、讲究实用,以利于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语文基本功,在小学毕业时能顺利地达到上述目标,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强调积累,注重渗透。
本册课本在语文学习方面,继续强调学生对范文语言的感悟和规范语言的积累,仍然安排了50%左右的篇目让学生背诵全文或片断;在单元练习中,继续安排“读读背背”和“熟记成语”两项。
这样安排,将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能力,增加文化底蕴。
在德育方面,仍然是注重潜移默化,注意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习做人。
所选课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注意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又注意对当今时代风貌的展示。
这样,将会有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
3、力求简约,便于教学。
本册课本继续保持了课型简单、课文篇幅不长的特点;练习设计上继续做到训练目标明确、要求适度、可操作性强;内容编排上继续做到训练阅读、作文、写字“三合一”;继续按照“识写分流”,“识写结合、描仿入体”,“例文示范、讨论明法、迁移运用”等思路编写。
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十二册全册教案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全册教案培养良好的习惯(十二)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1、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
2、认真观察课本插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课本插图和有关事例,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以及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从一年级起,我们就开始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中我们学到了关于写字、读书、写日记等方法,为我们以后养成习惯打下了基础。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最后一个习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二、指导看图,领会内容(一)指导观察第一页1、学生自由观察,思考: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这是会时想些什么?2、指明回答,教师补充第一幅:在天文台,老师和同学参观古代的天文仪器。
同学门看到这台仪器,一定为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到骄傲。
第二幅:在天文台的天文展览馆内,墙上贴着宇宙中星体的照片,希望大家长大后到太空中研究宇宙的奥秘。
第三幅:简介:碑刻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和图画,大多出自著名书法家和书画家之手,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同桌共同参观三幅图,回顾主要内容,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指导观察下两幅图1、学生自由观察插图,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思考:图上有哪些人物,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有什么意义?2、同组相互交流,感受体会(三)学生交流:观察了这些图画,你有什么想法?三、教师小结四、练习介绍自己的家乡1、自由练习2、台前介绍3、教师评价第二教时教学要点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苏教版第12册语文全册教案
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十二册)一、任教班级学生现状分析本班学生通过近六年的学习,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比较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平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但班级中也有个别学生由于低年级时的基础不扎实,以致于现在的成绩很不理想。
本学期将教给学生合理的学习与复习方法,奠定好良好的语文基础,使他们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教学任务、目的和要求1、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养成良好的语言积累习惯;4、通过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多方面的语文能力,拓宽知识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会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
三、教材重点难点1、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精读课文的学习中积累语文学习的方法。
2、针对教材中的习作训练,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写作的素材。
3、注重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力争使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主要教学措施1、加强训练,方法多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2、持之以恒,不断地加强积累。
3、注重实践,培养能力。
4、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理解能力。
5、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课文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五、教改设想和教研专题教改设想:在教学生习作时,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说真话、实话、心理话、表达真情实感。
教研专题:农村小学语言积累训练的探索。
六、教学进度第1~3周: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②第一单元(第1课至练习1)第4~5周:第二单元(第4课至练习2)第6~7周:第三单元(第8课至练习3)第8~9周:第四单元(第12课至练习4)第10~11周:①期中复习②期中测试③期中分析、总结第12~13周:第五单元(第16课至练习5)第14~15周:第六单元(第19课至练习6)第16~17周:第七单元(第23课至练习7)第18~21周:①期终系统复习②毕业测试六年级习作教学计划一、学生习作基础情况分析:本班学生经过几年的习作训练,大部分学生能写较通顺的语句,字数能达到要求,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部分学生能用一定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内容新颖,有独创性。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本班现在学生58人,其中男生38人,女生20人。
总体来看,这个班的知识基础处于明显的两级分化,处于中间位置的学生寥寥无几,有近十名学生基础知识不太乐观。
班上的部分男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放松自己,学习上和生活上皆如此,特别是特殊家庭的孩子,各方面表现要相对落后。
基本情况如下:上课时善于动脑,积极发言,平时又乐于帮助同学,学习成绩优秀的占班级总人数的近30%,是这个集体的主体力量。
他们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较好,团结同学,不仅能较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能和后进生结对,解决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但自身的学习主动性还有待加强,竞争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激发。
基础较差但要求上进的学生他们上课能积极发言,认真完成作业,态度好,但缺乏一定的学习方法及缺少学习毅力,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不能够严格要求自己。
这五名同学是本学期的培养重点,希望从习惯到最终成绩都能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⑿”“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
“习惯篇”的主题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所学语文”,以生动的图片让学生懂得走出课本,走出课堂,丰富生活,开阔视野,逐步养成深入社会,亲近自然学习语文以及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本册安排阅读课文24篇,其中韵文3篇。
大体上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组织课文,并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训练。
各单元主题分别为“壮丽山河”、“正义必胜”、“诗文精粹”、“探索与发现”、“感悟人生”、“咏物抒情”、“师恩难忘”。
本册向学生推荐的是名著《西游记》,让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宝库。
本册在结构形式和选文的难度上,都注意向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靠拢:比如名家、名篇的课文比重明显增大,主题单元的编排结构,文学常识、课外阅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栏目的开设等,都有利于小学阅读教学和初中阅读学习的衔接。
本册习作安排了7课,内容分别为“童年趣事”、“一件往事”、“写一篇读书笔记”、“记一次实验”、“成长的烦恼”、“调查统计谈感受”、“给老师的一封信”,每课习作,均对习作要求、习作要点等作了分析与指点,从而让学生获得具体明确的习作知识。
苏教版第十二册语文教学计划.doc
苏教版第十二册语文教学计划(2013年春学期)一、学情分析本年级共有学生151人,大部分学生热爱学习,积极要求进步,但有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对学习语文缺乏一种热情,特别在阅读习作方面。
本学期,针对本校及各班学生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仍然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和“练习”这几部分组成。
承接前11册“习惯篇”的内容,本册教材安排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在实践中学会运用”两项习惯培养,并能从整册教材编排及教学实施中得以具体的体现。
入选的24篇课文(其中韵文3篇),分7个主题单元安排,分别是“壮丽山河”、“正义必胜”、“诗文精粹”、“探索与发现”、“感悟人生”、“咏物抒情”、“师恩难忘”,并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本册教材所编写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人文内涵丰富。
从内容看,既有反映历史人物的课文,如《孔子游春》,又有颂扬现代英雄人物的课文,如《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既有描写著名自然景观的课文,如《烟台的海》、《三亚落日》,又有蕴含人生哲理的课文,如《学会合作》;有的课文主要介绍学习语文的方法,如《读书要有选择》,有的课文则引领我们走近名著,如《三打白骨精》等。
从体裁看,不但有记叙文,还有诗词、故事、说明文等。
从单元主题线性串联来看,第七单元是“师恩难忘”,尤其是《明天,我们毕业》最后一篇课文,既符合毕业前夕六年级学生当时的心理情感实际,又是对学生感谢师恩情怀的启迪教育。
而习作教材及综合练习(各7个)仍然单列,编排体系依旧。
整册教材这样编排,既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又可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真正使大语文教育观得以有效渗透。
课后众多的练习安排,能让学生感受、把握、体味、领悟语言丰富的内涵,在品评中增强语感。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诵读,感受祖国幅员辽阔、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特点,伟岸高洁的品质,开拓进取的精神。
课文解读:全诗感情充沛,真挚热烈,从祖国东西南北各具特色的景色入手,展现了四幅形象鲜明的美丽画卷——东海日出、高原星空、北国风雪、南国春色,让读者从四幅画面中感受祖国幅员辽阔,景色秀美神奇。
接着,作者选择奇山秀水——桂林山水、杭州西湖、长江黄河,用简练传神的笔触向读者展现了一幅绚丽多姿、富有变化的山水画卷。
龙井茶、茅台酒、江南丝绸、景德镇陶瓷、吐鲁番葡萄、哈密瓜……傣家竹楼、布达拉宫……大草原、戈壁滩……丰富的物产、各具风情的建筑、各具特色的风光,让读者心中升腾起一种自豪之情。
最后作者由祖国悠久的历史,看到充满希望的未来,用饱蘸激情的笔大声歌唱——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过程:谈话切入:1、幻灯打出中华民族的版图,老师介绍中国国土面积、东南西北各具特色的地理风貌。
2、播放《配套光盘》中配乐朗诵,导入新课。
朗读感知:1、自由朗读全诗两遍,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流畅,划出不理解的句子。
2、小组练读,交流问题,组内讨论解决一些问题。
3、各小组汇报朗读情况,交流还未解决的问题。
4、全班自由练读全诗。
5、指名读、齐读全诗。
品读体味:1、“我们爱你——”是全诗的一条情感主线,作者从哪些方面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2、感受到作者对祖国炙热情怀,你有没有产生和作者一样的情怀?自由交流。
3、再次练读,准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
4、进行朗读比赛。
5、老师做总结评价。
拓展探究:1、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收集祖国之最。
(如最长的河、最高的山、最长的铁路线等。
2、收集有关赞美祖国的古代、现代诗文,进行朗诵比赛。
2、暖流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对话理解“暖流”的含义,感受江泽民主席的平易近人、知识丰富、关心教育的领导风范。
课文解读:课文记叙了1994年年底,江泽民主席在天津视察期间,到南开大学看望师生,使南开大学涌动着暖流。
全文通过对主席神态、语言、动作的刻画,表现主席的平易近人、关心同学、知识丰富。
教学过程:设疑导入1、读课题,谈谈对寒流的理解。
2、寒冬里的南开大学涌动着一股暖流,这股暖流从何而来?自读感知1、自由朗读全文,要求读通读懂。
2、再读课文,划出你能感受到“暖流”的词句。
交流对话品读感悟1、交流感受“暖流”的语句。
“满面春风,向同学们致意”“和蔼地问……”“拍着王辉的肩让他坐下”“江主席强调说……”“江主席也很有兴致地参加了进来”“江主席高兴的说”“有转过身来笑着问王辉”“频频点头”“再一次向大家鼓掌致意,然后满意地离开阅览室。
”2、练习朗读,感受江主席平易近人、关心青少年、知识丰富。
3、指名朗读,齐读。
4、讨论话题——假如你是南开大学的一名学生,你将与主席交流什么?1、读了这篇文章,你内心感受如何?2、就文章的内容而言,你最欣赏哪一点?3.海伦。
凯勒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体验感受、对话交流,感受海伦。
凯勒非凡的毅力,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同时也能从海伦的经历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精神的力量。
课文解读:文章介绍了海伦。
凯勒小时因病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在家庭教师萨利文老师的帮助下走进了知识的大门。
知识给了她生活的勇气与力量,使她享受到无声黑暗世界中独有的美:她在想象中感受世界,用触觉学会了说话……她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所有的奋斗的力量以及生命的美好。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听说活动:人能走多远,不要问双腿而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不要问双手而要问毅力。
我们要为自己树立起高远的目标,不仅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为了追求一种境界。
不管目标实现与否,人生都会因为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
(听力内容)十九世纪,有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让世界都为之震惊。
她志存高远,坚忍不拔,她用自己奋斗的一生,告诉世人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
她的名字就是——海伦。
凯勒。
自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第二遍默读浏览,感知大意。
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指名读,正音。
双目失明双耳失聪有声有色隔绝暴躁脾气猛然醒悟前所未有不分昼夜吮吸甘霖如饥似渴打开眼界林中漫步湖上泛舟纷纷扬扬触觉夜以继日倾注不屈不挠2、按照词语的提示,联系复述课文。
3、指名复述,师生评议。
布置作业1、抄写出示词语两遍。
2、查找有关海伦。
凯勒的资料。
第二课时交流资料,丰富人物形象请学生自由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海伦的资料,让学生通过资料的交流,加深对海伦这个人物的印象,为更好理解课文中的人物的形象作好铺垫。
体验感受1、老师请几位同学,给他们蒙上眼睛,塞住耳朵,让后让他们回座位。
2、等他们座位后,帮他们恢复正常,请他们谈谈自己双耳失聪、双目失明一刻的感受。
3、根据学生的感受,老师总结,引入新课,特别理解“隔绝”、“黑暗”、“沉寂”、“暴躁”4、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对话交流话题一:是什么改变了小海伦,使她从黑暗和沉寂中走出来。
(可以从萨利文老师的帮助、小海伦自己的如饥似渴的学习、知识打开了海伦沉寂与黑暗的世界等方面谈,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理解。
)话题二:对于“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引导学生理解海伦在想象中感受自然的美,用触觉学会说话,给世界留下自己的声音。
)话题三:从海伦的一生中,你有什么感触?(这三个话题是教师预设的,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调整。
另外在交流对话中,相机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时同时受到海伦人格魅力的熏陶。
)推荐阅读、拓展延伸推荐文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推荐影片《海伦。
凯勒》4古诗两首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领悟两首诗描绘的情景。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春天田园风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美好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受诗篇的语言美和情境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构建阅读话题。
1、引导学生谈谈春天的美景。
2、学生交流描写春天的古诗。
3、引出诗题,介绍作者。
二、初读全诗,读准读通。
1、学生自读。
2、教师检查,正音。
3、出示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4、指导书写。
你认为其中的哪个字最难写?应注意什么?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5、反复朗读,正确连贯认读。
三、自学全诗,解词释句。
1、分小组讨论。
2、汇报,你弄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重点理解:草长莺飞、拂、堤、醉春烟、纸鸢3、同桌互说诗句的意思。
4、集体交流。
5、再读全诗,读出感情。
四、深化理解,领悟诗情。
1、自读诗句,再现画面,练说。
2、读了这首诗,你想到了什么?3、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当时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4、背诵全诗。
五、拓展练习。
把《村居》这首诗描写的内容改编成一个小故事,添加到自己的成长档案袋里。
第二课时一、复习。
1、背诵《村居》。
2、说说诗意。
二、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1、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2、同桌讨论题目意思。
3、自学全诗,解词释句。
(1)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边读边想,做上记号。
(3)小组交流,解决问题。
4、集体交流。
(1)指名读,正音。
(2)理解词语:篱落、疏疏、径、树头、未成阴、急走(3)点名逐句理解诗意。
(4)看图连说诗意。
(5)再读诗歌,读出感情。
5、深化理解,领悟诗情。
(1)自读,体会诗歌描绘的景色。
(2)理解“飞入菜花无处寻”。
(3)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自己的感悟。
三、课后拓展练习。
根据《宿新市徐公店》的诗意,画一幅春景图,向班级墙报投稿。
5、烟台的海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新词。
3、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并能模仿造句。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悟关键词句,感受烟台海的壮观绚丽,人的勤劳能干。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构建阅读话题。
1、引导学生谈谈对大海的印象。
(可回忆《赶海》)2、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发现烟台以及其北面临海的特点。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播放配乐朗诵,交流听后感受。
2、放手试读,整体感知。
3、反复朗读,正确连贯认读。
(小组长在组内主持评议、改进)4、点名分自然段朗读,读后评议。
5、检查生字词的自学效果。
(1)出示,点名认读。
(2)理解:礁石、锚、起锚等词语的意思。
(3)点名说字形特点及书写注意点。
(4)教师范写、讲解,学生描红、临写。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说话提示: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2、强调关键词语:冬、春、夏、秋,海、人。
3、学生在组内讨论练说。
4、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四、课后练习。
朗读课文,练习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1、听写词语。
2、自读全文。
二、精读课文1、师生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各自读介绍“海”的部分。
(2)你觉得要读好这段话,要突出哪些词语?(3)引导学生交流,归纳出“气势汹汹、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扑向……溅起……发出……掀到……”等词句。
(4)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寒流袭来时,烟台海浪汹涌的壮观景象,体会烟台海的独特。
(5)在海边的人们是怎样的?找出课文中描写人的有关词句。
(6)学生交流,教师归纳:有“纷纷顶着……观赏……不顾……站在……拍照留念”等词语,体会烟台的人和外地的游客不畏严寒、不惧风浪的豪迈情怀。
(7)引导学生开展朗读竞赛,在读中进一步感受烟台海的独特魅力。
(8)你觉得冬天的海美吗?愿意记住它吗?先自己读读,再在小组里试背,最后有感情地背给大家听。
(9)点名背,评议、小结背书情况。
(10)小结学习方法:整体读,感知本段主要意思;分层读,抓住关键词句理解体会;赛一赛,读出自己的领悟;背一背,表达自己的感情。
2、学生按上述的学习方法在小组内自学介绍春、夏的两个自然段。
(1)学生自学。
(读、赛、背)(2)分四人小组讨论、汇报。
(3)集体评议汇报情况。
第3自然段,抓住“嬉笑着追逐着奔向、触摸到、退了回去、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等词句,体会冬去春来,烟台的海“微波泛起”的景象。
通过“脱去、驾船驶过、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等语句,感受烟台人不误春时、勤劳繁忙的情景和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幸福生活。
第4自然段,抓住“凉爽和惬意、水平如镜、浮出、拖着、倒映着、呢喃细语”等词语,感受夏日烟台的海的浪漫可爱,人海相依的恬静和惬意。
三、课后拓展练习。
1、把1—4自然段有感情地背给同学、家长听,请他们进行书面评价,将书面评价添加到成长档案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