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金融学的名词解释

金融学的名词解释

金融学的名词解释
金融学的名词解释:
1、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贷币职能的货币。

2、无限法偿: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多大,属于何种性质支付,支付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3、金银复本位制:黄金和白银同时作为本位币的制作材料,金币与银币都有无限法偿的能力,都可以自由制造,流通,输出和输入,金市和银币可以自由兑换。

4、劣币驱逐良币,是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价值不同的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市时,实际价值高的必然会被融化,收藏而退出流通区域,而实际价值低的又而充斥市场。

5、格雷欣法则:如果政府以法律条款形式对自身价值各不相同的两到三种流准中介形式规定相同的名义价值,那么只要有可能,交付将总是以那种生产成本最低的中介进行,而且比较贵重的中介将从流通中消失。

6、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不能兑现黄金、取消黄金保证,凭借国家信用、通过信用渠道发行流通的货币制度。

7、国际货币制度: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和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所要依据的:系列惯例。

金融专业名词解释大全

金融专业名词解释大全

金融专业名词解释大全1. 利率:指借贷双方约定的资金使用价值的衡量标准,通常表示一定时间内资金的利息占总金额的比例。

2.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增长和通胀率的政策。

3. 证券:指股票、债券、期货等可以证明权益、债权和商业承诺的金融工具。

4. 股票:公司向公众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投资者购买股票即成为公司的股东,享有相应的所有权和分红权。

5. 债券:债务人向债权人发行的有债务特性的证券,债券持有人可以获得固定的利息和本金的偿付。

6. 期货:指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以约定价格购买或销售一定数量标的资产的金融衍生品合约。

7. 期权:指购买或销售标的资产的权利,在未来特定日期以约定价格进行买卖的金融衍生品合约。

8. 汇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用于计算不同货币之间的价值和交易。

9. 风险管理:在金融交易中采取措施和策略来降低潜在的金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10. 财务报表: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11. 保险:一种通过支付保费来转移风险的金融工具,保险公司承担被保险人在某些风险发生时的经济损失。

12. 资本市场:用于企业和投资者之间募集和交易资金的市场,分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等。

13. IPO:初始公开募股,指公司首次向公众发行股票以募集资金的过程。

14. 资产管理:管理个人或机构资产的活动,包括投资决策、资金配置和风险管理等。

15. 市场份额:企业在特定市场中销售的产品或服务所占的份额,用于衡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6. 金融衍生品:以金融资产或指标为基础,通过合约或协议进行交易的金融工具,包括期货、期权和掉期等。

17. 盈利能力:企业通过经营活动获得的利润能力,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

18. 银行:接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

19. 资本结构:指企业财务结构中,资本和负债的比例关系,反映企业的资本运作情况。

金融学名词解释

金融学名词解释

金融学名词解释货币:是能体现一定生产关系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它是商品交换过程发展的必然产物。

实物货币:是以其自身所包含的内在价值同其他商品相互交换的足值货币,是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物品,并且是具有普遍接受性的实物。

金属货币:凡是以金属为币材的货币都可以成为金属货币。

代用货币:通常作为可流通的金属货币的收据,一般是指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币或银行券,代替金属货币参加到流通领域中。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的现代形态。

信用货币可分为辅币、纸币、存款货币等几种主要形式。

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或“预付支付机制”。

价值尺度只能:是指货币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这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流通手段: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这也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

贮藏手段:是货币退出流通、以社会财富的直接化身被贮藏起来的职能。

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在的、足值的金属货币,以确保贮藏价值的稳定。

支付手段:是货币在以延期支付方式买卖商品的条件下,用于清偿债务、支付工资、租金等,作为独立的形式进行价值单方面转移的职能。

世界货币:是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般等价物发挥作用的职能。

世界货币的作用主要是作为国际间的支付手段,以平衡贸易差额;作为国际间的购买手段,用以购买外国商品;作为国际间财富一般转移手段,用于战争赔款、跨国投资、国际信贷、资金外逃等。

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用法律规定的该国货币的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

货币单位:是指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及货币单位所含的货币金属重量。

与规定货币单位密切相关的是规定“价格标准”。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价格标准是铸造单位货币的法定金属量;在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的价格标准是货币单位及其划分的等分,如元、角、分。

金融学名词解释大全

金融学名词解释大全

金融学名词解释大全金融学是研究货币、信用、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学科。

下面是一些关于金融学的常见名词及其解释。

1. 货币:货币是一种被普遍接受作为交换媒介的资产或商品。

货币可以用来购买商品和服务,衡量价值,并在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2. 信用:信用指的是资源的借贷者在约定时间内按时履行还款义务的能力。

信用通常以信用评级的形式进行评估,较高的信用评级意味着借款人有更好的信用记录。

3. 银行:银行是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包括存款、贷款、支付和投资等服务。

银行扮演着储蓄者和借款者之间的中介角色,并且在资金流动和货币创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 证券:证券是一种用来证明持有者对某种财产权利的法律文件,例如股票和债券。

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证券来进行投资,从中获得收益。

5.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进行资金和金融资产交易的场所,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等。

金融市场的发展和运作对经济的发展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6. 利率:利率是借贷资本或贷款所支付的成本或收益,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

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和投资回报率。

7. 风险:风险是指投资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和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金融市场上的投资都伴随着一定程度的风险,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决策。

8. 资本:资本是用于生产和投资的货币和财富。

资本可以用于购买生产设备、扩大企业规模、支持企业运营等。

9. 债务:债务是指一方向另一方借款并承诺在特定时间内偿还本金和利息的一种借贷关系。

债务通常以债券的形式来体现。

10. 投资:投资是将资金用于购买金融资产或实物资产,以期望在一定期限内获得回报。

投资可以是购买股票、债券、房地产等。

这些是金融学中的一些常见名词及其解释。

金融学涉及广泛的概念和理论,掌握这些名词的含义将有助于加深对金融学的理解。

金融学名词解释

金融学名词解释

1、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对称。

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特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融资形式。

其工具主要有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

2、经济货币化: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3、企业信用:是指以企业作为融资主体的信用形式,即由企业作为资金的需求者或债务人的融资活动。

其主要形式包括商业信用、银行贷款、企业的债权信用和股权信用等。

4、派生存款: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

5、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国货币,因此也称为应收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

6、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可以由中央银行进行有效的控制,货币供给量具有外生变量的性质。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难以由中央银行绝对控制,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中的投资、收入、储备、消费等各因素内在地决定,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变量的性质。

7、金融风险:经济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给融资活动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汇兑风险等,经济发展的内在复杂性使这些风险相互关联。

8、泡沫经济:是伴随信用发展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

即依靠信用造成虚假需求,虚假需求又推动了虚假繁荣,导致经济过度扩张。

当信用扩张到无法再支撑经济虚假繁荣时,泡沫就会破灭,并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甚至导致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

9、出口信贷:是出口国为支持和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通过提供利息补贴和信贷担保的方式,鼓励本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的中长期信贷。

10、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当它变动时,其他利率也相应发生变化。

11、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3分)银行信用属于间接信用,是重要的融资形式。

金融学名词解释

金融学名词解释

1.资金融通——是指金融机构充当专业的资金融通媒介、促进各种社会闲置资金有效利用的活动。

借助特定的资金融通方式,各类金融机构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集中闲置的货币资金,并将其运用到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去,从而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提高社会资本的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发展。

2.金融机构——是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它通常以一定量的自有资金为运营资本,通过吸收存款、发行各种证券、接受他人的财产委托等形式形成资金来源,而后通过贷款、投资等形式运营资金,并且在向社会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取得收益。

3.存款性金融公司——是以吸收存款作为资金主要来源,以发放贷款为主要的资金运用方式,以办理转账结算为主要中间业务,参与存款货币创造的金融机构,也称为银行类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专业银行、合作性金融机构、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

4.非存款性金融机构——是以发行金融工具或签订契约等方式获得资金来源、通过特定的方式运营这些资金的金融组织,又有非银行金融机构之称,包括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证券公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贷款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

5.商业性金融机构——是指以追求利润为经营目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平衡、自我发展的金融企业。

6.政策性金融机构——大多是政府出资或以政府资本为主设立、由政府依法赋予其特殊的职能、不以营利为目的、其业务经营目标主要是贯彻落实政府经济政策的金融组织。

7.国际全融机构——是指从事国际金融管理和国际金融活动、能够在重大的国际经济金融事件中协调各国的行动、提供短期资金缓解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汇率、提供长期资金促进各国经济发展的超国家性质的金融组织。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国际金融机构体系包括政府间国际金融机构、跨国银行、多国银行集团等。

狭义的国际金融机构体系主要指各国政府或联合国建立的国际金融机构组织,分为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和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

金融学名词解释

金融学名词解释

金融学名词解释
1. 资本市场:指涉及股票、债券、衍生品等证券的市场,也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

2. 杠杆效应:指借入资金进行投资获得的收益高于借款成本,从而提高投资回报率的现象。

3. 风险敞口:指个人或组织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可能影响其财务状况的风险。

4. 资产负债表:企业或个人详细列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财务报表。

5.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市场和政策的学科。

6. 收益率: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与初始投资金额之间的比率。

7. 稳健性:指企业或个人在面对外部风险和波动时的抵御能力。

8. 经济周期:表示一段时间内经济活动出现增长、衰退和复苏的重复性变化。

9. 财务分析:通过对财务报表和市场数据的分析,评估企业或个人的财务状况。

10. 金融衍生品:一种契约,其价值基于另一种资产,如股票、债券或商品的未来价格波动。

金融学名词解释整理

金融学名词解释整理

金融学名词解说一1、钱币:是充任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收入( income):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在一准期间(往常为一年)内的所有进帐和现金收入。

所有收入的总和是公民收入,包含劳动收入和财产收入。

3、财产 (wealth) :是人们在某一时点所拥有财产的钱币净值。

4、金融:是指钱币流通和信誉活动以及与之有关的经济活动。

狭义的金融是指资本融通;广义的金融还包含金融机构系统和金融市场的构成。

5、金融深入:是指放松对金融市场和金融系统的过分干涉,使利率和汇率能够充足反应资本和外汇的本质供讨状况,并能够克制通货膨胀。

二1、信誉钱币:是以信誉作为保证、经过必定信誉程序刊行、充任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钱币形态,是钱币发展中的现代形态。

2、表征钱币:是指由足值钱币的代表物,包含银行券、辅币等履行钱币基本职能的钱币形态。

3、本位币:亦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钱币。

4、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钱币,主要供应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

5、双本位制:是典型的金银复本位制,是指国家和法律规定金、银两种铸币的固定比价,两种铸币按国家比价流通,而不是跟着金、银市场比价的改动而改动。

6、金汇兑本位制:亦称虚金本位制,主要特色是:不锻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本质流通的是纸币—银行券;中央银行将黄金和外汇存入另一推行金本位制国家的中央银行,并规定本国钱币与该国钱币的兑换比率;银行券规定含金量,但不可以直接兑换黄金,只好兑换外汇;政府或中央银行经过按固定比价买卖外汇的方法来稳固本国币值和汇率。

7、金块本位制:亦称生金本位制,主要特色是:不锻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本质流通的是纸币─银行券;银行券规定含金量,但不可以自由兑换黄金,只能在规定的数额以上兑换金块;黄金集中由政府保存,作为银行券流通的保证金。

本位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钱币;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钱币,主要供应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

8、准钱币:自己是潜伏的钱币而非现实的钱币,一般由按期存款、积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样短期信誉工具等构成。

金融学名词解释汇总

金融学名词解释汇总

金融学名词解释汇总1.货币流通速度:在一定期间货币可实现几次买或卖的行为。

2.无限法偿:是主币具有的无限支付能力,无论每次支付的数额多大,人们都不能拒绝接受。

3.有限法偿:无限法偿的对称。

是指辅币具有有限的支付能力,既法律上虽赋予它流通的权力,但当每次支付超过一定限额时,对方有权拒绝收受4.信用卡:是银行发行的,凭以向特约单位购物、消费和向银行支取现金且具有消费信用的特制载体卡片。

5.纸币:广义的纸币,泛指纸制的货币.典型的纸币是指国家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的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

6.金本位制:国家规定用黄金作为本位币材料的货币制度.7.货币购买力:是所有商品价格的倒数。

8.辅币:本位币以下的供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的小额货币。

9.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条件的取得是其特征实物借贷:以实物为标准进行的借贷活动.10.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11.民间信用:指在国家批准的金融机构之外进行的借贷活动。

12.直接融资:资金供求双方通过特定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13.间接融资:资金供求双方分别与金融中介机构发生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14.消费信用: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15.信用制度:规范和约束社会信用活动和信用关系的行为规则。

16.银行信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17.信用货币:是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

它的形式主要有商业票据、银行券和存款货币.18.金融机构:充当信用中介、媒介以及从事种种金融服务的组织。

19.价值尺度: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

是指货币在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时所发挥的职能.20.铸币:铸造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

21.货币制度:是国家法律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22.商业票据:是在商业信用关系下产生的表明债权和债务的书面凭证。

金融学名词解释

金融学名词解释

1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如果在同一地区同时流通两种货币,则价值相对低的劣币会把价值相对高的良币排挤出流通2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即通过.向社会公开发行一-种凭证来筹集资金,并将资金用于证券投资。

由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公司是设立基金以及运行基金的公司)、基金托管人(基金托管机构是负责保管基金资产,监管基金公司运作,复核、审查基金管理人计算的基金净值和收益等重要职责。

在我国,基金托管公司是商业银行和其他基金机构)和投资人三方通过基金契约设立,通常称为契约型基金。

3回购协议:是指资金融入方在出售证券的同时和证券购买者签定的在一定期限内按原定价格或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的协议。

4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关于资金集中、流通、分配和更分配的市场。

在金融市场上,资金从盈余方流向短缺方,连接这两者的是各类金融中介机构和交易市场,同时中央银行等监管机构对这一系统进行监督管理。

一货币职能1、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答:①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②充当价值尺度的货币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③价值尺度是货币的第一职能,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2、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作为中介,通过一手交钱手交货媒介商品流通。

特点:①现实的货币②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在交换中转瞬即逝。

3、贮藏手段(自然调节机制)在足值的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

当流通中的货币量大于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时,多余的货币会退出流通领域,当流通中的货币量不足时,贮藏货币会重新加入商品流通。

4、支付手段:货币作为延期支付的手段来结清债权债务关系。

特点:没有商品(劳务) 与之作相向运动,是在信用交易中补足交换过程的独立环节。

作用: 积极的:①支付抵消,节约流通费用;②通过非现金结算,加速资金周转;③促进资金集中与有效利用。

消极的:①使买卖环节进步脱节,加大供求失衡的可能性;②形成经济主体的债务链条,出现债务危机的可能性。

金融学名词解释大全

金融学名词解释大全

金融学名词解释大全1、准货币:一般是指由银行存款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

2、有限法偿:无限法偿的对称。

是指辅币具有有限的支付能力,即每次支付超过一定的限额,对方有权拒绝收受。

3、无限法偿:有限法偿的对称。

是指本位货币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既法律上赋予它流通的权力,不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受款人均不得拒绝收受。

4、支付手段:当货币不是用作交换的媒介,而是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5、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6、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7、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8、名义利率:名义利率则是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9、实际利率: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

10、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对称。

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11、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对称。

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

12、金融工具: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债权债务或所有权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

13、贴现:指商业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前为获取现款向金融机构贴付一定的利息所作的票据转让。

实质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放款。

14、承兑:指汇票到期前,汇票付款人或指定银行确认票据记明事项,在票面上作出承诺付款并签章的一种行为。

15、股票价格指数:即反映股票行市变动的价格平均数。

16、法定存款准备金:一国金融当局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吸收的活期存款,必须按一定比例转存中央银行,这部分存款被称为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该比例被称作法定准备金率。

17、证券行市:是指在二级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实际交易价格。

有价证券的行市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有价证券的收益;二是当时的市场利率。

金融学名词解释大全

金融学名词解释大全

金融学名词解释大全金融学名词解释:1.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以达到稳定物价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和调控经济波动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2. 利率:利率是指资金的使用价格,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是银行对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决定。

3.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段时间内货币购买力持续下降,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4.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指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进行买卖和交易的场所,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等。

5. 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是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可能面临的损失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6. 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指长期融资的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是企业融资和投资的重要渠道。

7. 企业财务:企业财务是指企业的资金筹集、投资、融资和利润分配等财务活动,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

8. 金融工程:金融工程是指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设计和定价,以满足投资者和机构的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需求。

9.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对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以确保企业和金融机构在风险事件发生时能够有效化解和承受损失。

10. 融资方式:融资方式是指企业和政府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支持项目建设和经营活动。

11. 资产配置:资产配置是指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收益目标,将资金分配到不同的资产类别和投资组合中,实现风险分散和收益最大化。

12. 股权融资:股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募集资金,扩大股东权益,促进企业发展和扩张。

13. 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企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告,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

14. 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指国家有关部门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进行监督、管理和监测,维护金融秩序和保护投资者利益。

15. 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流通的货币总量,包括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等不同分类。

金融学名词解释

金融学名词解释

第二章1、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

2、流通手段: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时,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

3、贮藏手段:当货币退出流通而处于静止状态时,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8、格雷欣法则:也叫“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在双本位制下,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熔化、贮藏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则会充斥市场。

11、货币流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内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现金、存款货币的总量,它表现为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流通速度与现金、存款货币的乘积。

第三章6、商业汇票: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一种要求付款人按指定日期向收款人(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数额的票据。

9、信用评级: 狭义的信用评级是指独立的第三方信用评级中介机构对债务人如期足额偿还债务本息的能力和意愿进行评价,并用简单的评级符号表示其违约风险和损失的严重程度。

广义的信用评级则是对评级对象履行相关合同和经济承诺的能力和意愿的总体评价。

第四章2、利率:利率,又叫利息率,是衡量利息高低的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和借贷本金的比率。

7、实际利率:实际利率是指剔除了通货膨胀率之后的利率,反映了所获得利息的实际购买力。

8、利率体系:利率体系指在一个经济运行机体中存在的各种利率及其各种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和。

第五章2、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金融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的金融机构,是统领一国金融机构体系、控制货币供给、实施货币政策的特殊金融机构。

3、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各种存款、放款、汇兑为主要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7、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是指以短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期限在一年以内融资活动的交易市场。

9、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是指把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如金融机构的一些长期固定利率放款或企业的应收账款等,通过商业银行或投资银行予以集中及重新组合,以这些资产作抵押来发行证券,实现了相关债权的流动化。

金融学名词解释

金融学名词解释

金融学名词解释1、无限法偿:指某种货币具有无限制的支付能力2、XXX法则:在复本位制中,因为货币本身具有排他性、独占性,所以当两种实际内在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成为良币,另一种则成为劣币。

在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下,良币会退出流通,被储存起来,而劣币充斥市场,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即格雷欣法则。

3、货币制度: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体系和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4、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指商业银行满足存款人提取现金、支付到期债务和借款人正常贷款需求的能力。

5、泡沫经济:指资产价值超越实体经济,极易丧失持续发展能力的宏观经济状态。

6、流动性陷阱: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7、间接金融市场:指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信用中介进行融资所形成的市场。

8、本票: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9、汇票: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10、回购:又称补偿贸易,是指交易的一方在向另一方出口机器设备或技术的同时,承诺购买一定数量的由该项机器设备或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

11、H股:指注册地在内地、以港元计价、在香港发行并计价的境内企业的股票。

12、赢家的诅咒: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有信息者对高定价的不申购、而无信息者在低定价时很难申购得到,因此要低定价。

13、持有期收益率:指投资者持有股票期间的股息收入与买卖价差占股票买入代价的比率。

14、证券投资基金:指通过发行基金证券,募集社会公众投资者资金,再分散投资于各种有价证券,收获收益按基金份额分配的一种集合投资方式。

15、远期:经过相当长时期才干支付。

16、期权:是一种在约定工夫内以一定和谈代价购买或出售金融产物的权利合约。

金融学名词解释

金融学名词解释

金融学名词解释金融学是研究资金的获取、管理和利用的学科。

它涵盖了各种与金融有关的理论和实践,并研究了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运作。

以下是一些与金融学相关的常见术语的解释。

1. 利率:利率是指金融交易中的借贷成本或回报率。

它通常以百分比形式表示,表示借贷资金的成本或回报。

2. 股票:股票是公司所有权的凭证。

当一个人购买一家公司的股票时,他们就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并有权分享该公司的收益。

3. 债券:债券是一种借贷工具,可以用来向政府或公司借钱。

购买债券的投资者将其资金借给发行者,并以一定的利率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回报。

4.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进行资金交换和资产交易的场所。

它可以分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等不同的市场。

5. 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负责管理和调动资金的组织,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

6. 投资组合:投资组合是指一个人或机构持有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资产。

投资组合的目标是通过分散风险和获得最大回报来实现投资目标。

7. 风险:风险是指不确定性对投资或交易的潜在不利影响。

风险可以通过仔细的分析和管理来降低。

8. 衍生产品:衍生产品是一种与标的资产价值相关的金融合约。

它们的价值是基于其他资产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期权和期货等。

9. 金融传媒:金融传媒是报道和分析与金融相关的新闻和信息的媒体,如金融新闻网站、财经杂志等。

10. 财富管理:财富管理是一项专业服务,旨在帮助个人和家庭管理和增加其财富。

这包括投资咨询、退休规划和税务筹划等服务。

11.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以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金融学术语的解释。

金融学是一个广泛的学科,涉及许多不同的概念和理论。

深入了解和理解这些概念对于理解和参与金融市场非常重要。

金融学名词解释

金融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导论金融:凡是既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以及以货币与信用结合为一体的形式生成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

金融学:金融学(Finance)是研究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的学科。

主要包括传统金融学理论和演化金融学理论两大领域。

投资:投资指的是用某种有价值的资产,其中包括资金、人力、知识产权等投入到某个企业、项目或经济活动,以获取经济回报的商业行为或过程。

可分为实物投资、资本投资和证券投资。

储蓄:居民将暂时不用或结余的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一种存款活动。

又称储蓄存款。

收入:收入(英文:Income)是指某一个体,包括个人或者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转让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通常包括商品或劳务的销售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股利收入等。

融资:从狭义上讲,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从广义上讲,融资也叫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

第二章货币与经济一般等价物: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充当其它一切商品的统一价值表现材料的商品实物货币:以自然界中存在的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物品充当币材的货币形式。

实物货币是最早的货币形式,种类繁杂,一般都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其弊端是形体不一,不易分割、保存,不便携带,价值不稳定。

信用货币:能够发挥货币功能的信用工具。

包括商业票据、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和可以进行转帐结算的银行存款等。

信用货币是在信用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具有派生功能,是现代各国采用的货币形式。

价值尺度:货币表现商品价值和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职能。

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之一。

流通手段: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之一。

支付手段: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的职能。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的职能。

银本位制:金属货币制度的一种,其基本内容包括:白银为货币材料,银币为本位币,可自由铸造无限法偿,银行券可自由兑换白银,白银可自由输出输入。

金融学100个名词解释汇总

金融学100个名词解释汇总

金融学100个名词解释汇总1. 投资:将现有的资金投入到经济活动中,以期获得收益。

2. 股票:公司发行的所有权证明,代表该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

持有股票的人可以分享该公司的利润,同时也可能受到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3. 债券:一种借贷证券,代表借款人向债券持有人承诺支付一定的利息和本金。

4. 期权:一种金融衍生品,代表在特定时间内,以指定价格购买或出售一种资产的权利。

5. 期货:一种金融衍生品,代表在未来某个时间以约定价格买入或卖出一种特定的商品或金融产品。

6. 外汇:一种货币兑换,用一种货币购买另一种货币。

7. 利率:表示借款者向借款人支付的一定百分比的费用。

8. 货币:一种广泛被接受用作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蓄的物品。

9. 税收:政府从个人或公司收取的资金,用于支持政府运作。

10. 信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的借款。

11. 资产:拥有价值的东西,可能是具有价值的财产、股票、债券、现金等。

12. 负债:个人或公司欠债的金额。

13. 偿还:还款或偿付债务。

14. 利润:企业或个人经营活动产生的盈利。

15. 股息:股票持有人从公司分配的盈利中获得的派息。

16. 指数:代表某个市场、行业或投资组合的综合表现的数值。

17. 投资组合:由多个投资品种组成的投资方案。

18. 期限:金融合同结束的时间或期限。

19. 资本:投资者为资产而投入的资金。

20. 风险: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1. 实物商品:实际存在的商品。

22. 金融商品:代表实物商品或具有一定价值的硬货币的金融衍生品。

23. 交易:人们买卖商品或金融品种的行为。

24. 市场:提供商品和金融品种的场所或流程,供买家和卖家进行交易。

25. 收益率:投资所产生的利润与投资成本之比。

26. 财务报表:展示企业财务状况、收入和支出的文件。

27. 资产管理:帮助个人或公司管理其投资组合的过程。

28. 客户关系管理:为金融机构提供客户关系管理支持的软件系统。

金融学名词解释

金融学名词解释

金融学名词解释1.格雷欣法则:金银复本位制下,当金银铸币的法定比价与其市场比价背离时,法定比价上被低估的货币(即实际价值大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良币)会退出流通,被人们收藏、熔化或输出国外;而法定比价上被高估的货币(名义价值大于实际价值的货币,即劣币)会则会充斥市场。

2.本位币:又称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是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3.特点:金属本位制下是足值货币;可以自由铸造;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4.辅币: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供日常零星与找零之用。

5.特点:贱金属铸造,不足值货币;国家统一铸造,限制铸造;有限法偿货币。

6.无限法偿:是指法律规定的无限制偿付能力,含义是: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如何大以及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即不论是购买商品、支付服务、结清债务、缴纳税款等,支付的双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7.有限法偿:有限法偿主要是对辅币规定的,含义是: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收;在法定限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法律保护。

8.货币形态的演进过程:9.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10.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的社会经济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形式。

(货币的职能是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着的。

在货币的五个职能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其他职能是派生职能。

)11.【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12.货币制度的演进:13.信用:作为经济范畴的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并体现一定的债权债务关系。

14.银行信用:广义:指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所提供的信用。

1.狭义:指银行以货币形式通过存、贷款所提供的信用。

15.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以延期付款或预付货款的形式买卖商品所提供的信用。

16.利息:信用活动过程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超过本金的部分,它是本金之外的增加额。

金融学名词解释

金融学名词解释

1.资金融通——是指金融机构充当专业的资金融通媒介、促进各种社会闲置资金有效利用的活动。

借助特定的资金融通方式,各类金融机构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集中闲置的货币资金,并将其运用到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去,从而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提高社会资本的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发展。

2.金融机构——是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它通常以一定量的自有资金为运营资本,通过吸收存款、发行各种证券、接受他人的财产委托等形式形成资金来源,而后通过贷款、投资等形式运营资金,并且在向社会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取得收益。

3.存款性金融公司——是以吸收存款作为资金主要来源,以发放贷款为主要的资金运用方式,以办理转账结算为主要中间业务,参与存款货币创造的金融机构,也称为银行类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专业银行、合作性金融机构、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

4.非存款性金融机构——是以发行金融工具或签订契约等方式获得资金来源、通过特定的方式运营这些资金的金融组织,又有非银行金融机构之称,包括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证券公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贷款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

5.商业性金融机构——是指以追求利润为经营目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平衡、自我发展的金融企业。

6.政策性金融机构——大多是政府出资或以政府资本为主设立、由政府依法赋予其特殊的职能、不以营利为目的、其业务经营目标主要是贯彻落实政府经济政策的金融组织。

7.国际全融机构——是指从事国际金融管理和国际金融活动、能够在重大的国际经济金融事件中协调各国的行动、提供短期资金缓解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汇率、提供长期资金促进各国经济发展的超国家性质的金融组织。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国际金融机构体系包括政府间国际金融机构、跨国银行、多国银行集团等。

狭义的国际金融机构体系主要指各国政府或联合国建立的国际金融机构组织,分为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和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张信用货币——能够发挥货币功能的信用工具,包括商业票据、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和可以进行转帐结算的银行存款等。

信用货币在流通中发挥的各项货币职能主要是依赖于其发行机构的信用作基础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银行存款,包括可以直接进行转账支付的活期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等。

货币层次——是指对流通中各种货币形式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目前,各国中央银行在对货币进行层次划分时,都以“流动性”作为依据和标准。

货币制度——是针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内容以国家法律形式或国际协议形式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简称币制。

主币——即本位币,是一个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

辅币——是本位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它是本位币的等分,主要解决商品流通中不足1个货币单位的小额货币支付问题限制铸造——是指只能由国家来铸造金属货币,特别是不足值的辅币必须由国家铸造,其他机构和个人不得铸造。

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买东西、还账、缴税等),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

格雷欣法则——也称“劣币驱逐良币”,即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以后实行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由44国参加的“联合国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并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平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

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放弃金本位,各国也随后纷纷宣布放弃固定汇率,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彻第三章外汇——动态含义:是指人们通过特定的金融机构(外汇银行)将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借助于各种金融工具对国际债权债务关系进行非现金结算的行为。

静态含义:广义上泛指以外币标示的各种金融资产,包括外国货币、外币有价证券(例如外国政府的债券、信用级别比较高的外国公司债券和股票)、外币支付凭证一切可用于国际结算的债权;狭义上(静态外汇),是指以外币标示的、可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一种货币用另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称为汇率,又称汇价。

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l个或100、10000个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计算应付多少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因此也被称为应付标价法。

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表示单位外币能换取的本国货币越多,则本国货币价值越低;汇率越低,则本国货币价值越高。

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目前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4.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单位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来表示汇率,也称为应收标价法。

在间接标价法下,本币汇率的升值、贬值方向与汇率的数值上升或下降的变化方向一致,汇率越高,表示单位本币所能兑换的外国货币越多,意味着本币升值。

即期汇率——是买卖双方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

14.远期汇率——是买卖双方事先约定的,据以在未来一定时期(或时点)进行外汇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

远期汇率的存在,为国际贸易中的套期保值、规避汇率风险的操作提供了工具。

.实际汇率——根据外国与本国价格水平的差异,对本币名义汇率进行调整后得到,可以比较货币的相对价值,用来衡量一国商品相对竞争力的变化即与购买力平价(PPP)的偏差程度。

市场汇率:固定汇率:浮动汇率:第四章信用——包括道德范畴的信用和经济范畴的信用。

道德范畴的信用主要是指诚信,即通过诚实履行自己的承诺而取得他人的信任;经济范畴的信用是指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即信用这种经济行为是以收回本金并获得利息为条件的贷出,或以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为前提的借入,它代表着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融资形式,在直接融资过程中通常也会有金融中介参与其中,但金融中介在其中扮演着牵线搭桥、提供与直接融资工具传递相关的服务并收取佣金的角色,而金融中介在通过金融工具传递实现资金流动的过程中,金融工具本身的特征并不发生任何改变。

直接融资的工具主要是筹资者直接发行的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证券市场的投融资活动通常被视为直接融资的型代表6.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

在间接融资中,资金供求双方不构成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中介机构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因而间接融资过程中至少会产生两种不同的金融工具,金融中介通过一种或多种金融工具实现资金的汇聚和集中,然后通过另外一种或者多种金融工具实现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亦即在资金盈余方的资金流向赤字方的过程中,会发生金融工具特征的变化,而且金融中介就是各种金融工具权利或者义务的一方当事人。

典型的间接融资是银行通过存贷款业务所实现的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商业信用——是指在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卖方以商品形式向买方提供的信用。

赊销是商业信用中最为典型的形式,作为在工商企业间经常采用的一种延期付款的销售方式,它在促进商品销售和生产方面都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在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实际上包含着两种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商品买卖与货币借贷。

背书——即商业票据的债权人在转让票据时在其背面签字以承担连带责任的行为,一张商业票据的背书人信用等级越高,参与背书的人数越多,该商业票据接受方所面临的信用风险也就越低。

11.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是伴随着现代资本主义银行的产生,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银行信用属于间接融资的范畴市政债券——由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包括一般义务债券和收益债券。

一般义务债券是以地方政府的税收、行政规费等各项收益为偿还来源,期限非常广泛,从1年到30年不等。

收益债券则是以某一特定工程或某种特定业务的收入作为偿还来源的债券,其期限通常与特定工程项目或者业务的期限密切相关。

消费信用——又称消费者信用,是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给消费者用于消费支出的一种信用形式。

主要包括赊销、分期付款和消费贷款三种形式第五章无风险利率——是指将资金投资于某项没有任何风险或风险极低的投资对象(我们称之为无风险资产)而能得到的收益率。

这是一种理想的投资收益,我们一般把国债的利率称为无风险利率。

收益的资本化——各种有收益的事物,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市场利率的对比来对其进行资本定价,而把它看作是一项能够带来收益的资本。

利率:单利法与复利法——单利法是指在计算利息额时,只按本金计算利息,而不将利息额加入本金进行重复计算的方法。

复利法是指把按本金计算出来的利息额再计入本金,重新计算利息的方法。

市场利率——是按照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利率,即由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决定并有借贷双方自由议定的利率。

12.官定利率——是一国货币管理部门或者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利率,该利率规定对所有金融机构都具有法律上的强制约束。

13.公定利率——是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组织,如银行公会、行业协会等,为了维护公平竞争所确定的属于行业自律性质的利率,故亦可称其为行业利率。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限内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化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实际利率——是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不变时的利率,或者在名义利率基础上剔除物价水平变动后得到的利率。

17.名义利率——是指包括物价变动(包括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因素的利率。

18.基准利率——是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该利率的变动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其他利率会随其变动而发生相应变化。

违约风险——又称信用风险,是指不能按期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风险。

第六章金融工具——为了实现资金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参与主体需要通过签订的金融契约或合同将信用关系确立下来,这些金融契约或合同就是金融工具。

金融风险——指在金融活动中由于种种的不确定性给交易者带来一定的损失或收益。

系统风险——无法通过增加持有资产的种类数量而规避的、对整个金融市场都产生影响的风险。

市盈率——是反映股票市场价格高低的一个相对指标,亦称本益比,是股票价格除以每股盈利的比率。

每股盈利股票市价市盈率,每股盈利=(净利润—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14.市净率——是市价与每股净资产之间的比值。

市净率=股票市价/每股净资产,每股净资产(每股账面价值)=普通股股东权益×流通在外普通股债券:股票:第七章金融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

它是一国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多个子市场,其中最主要的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外汇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外汇市场指的是银行间的外汇交易,包括外汇银行间的交易、中央银行与外汇银行的交易以及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活动,通常被称为外汇批发市场。

广义的外汇市场是指各国中央银行、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及客户组成的外汇买卖、经营活动的总和,包括上述的外汇批发市场以及银行同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外汇买卖的零售市场。

黄金市场——是专门集中进行黄金买卖的交易中心或场所。

伦敦、纽约、苏黎世、芝加哥和香港的黄金市场被称为国际五大黄金市场。

金融市场效率:第八章货币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2.同业拆借市场——是金融机构同业间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其参与主体仅限于金融机构。

回购协议——证券持有人在卖出一定数量证券的同时,与证券买入方签订协议,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证券的出售方按约定的价格再将其出售的证券如数赎回。

6.逆回购协议——证券的买入方在获得证券的同时,与证券的卖方签订协议,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证券的买方按约定的价格再将其购入的证券如数返还。

商业票据——是一种由企业开具,无担保、可流通、期限短的债务性融资本票。

银行承兑汇票——银行在汇票上签名盖章,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承担最后付款责任。

转贴现——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收进的未到期票据向其他商业银行或贴现机构进行贴现的融资行为。

14.再贴现——商业银行将其贴现收进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所作的票据转让行为,也称重贴现。

它既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融通资金的一种形式和融资业务,又可以作为中央银行调节市场银根松紧及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

15.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由商业银行发行的具有固定面额、固定期限可以流通转让的大额存款凭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